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素质培养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是学员培养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其他素质的培养居于统驭和领率的位置。以理想、信念、情感、意志、价值取向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人的素质构成系统中最具辐射力和带动作用,对调动其他素质能力的发挥起着导向和调控作用。
(2)思想政治素质目标结构的确立是院校政治理论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决定着政治理论教学的方向和全过程。培养目标的合理构成,对政治理论教学的功能定位、学科建设和方法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确立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院校特殊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院校的教育定位、教育方略、教育训练安排以及各专业教学的具体实施,都应当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而展开。
(4)确立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对政治理沦教学的目标体系进行科学审视和界定,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目标。
2确立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2.1与国家和教育目的相一致的原则
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确立的逻辑前提,必须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方位体现和服从我国教育目的。
2.2充分体现学员成长成才要求的原则
必须坚持把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和思想实际为出发点,体现和满足学员成长成才的需求,促进学员个性的充分发展。
2.3准确反映时展要求的原则
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跟上时展的步伐,反映时展的需要,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发展自身。
3学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3.1政治素质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政治素质目标主要是对民族、阶级、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家关系等方面的立场、情感、态度的教育目标。政治信念是政治素质目标的基础和核心。政治思维能力是政治素质目标的高层次要求。政治信念,是人们对于某一阶级、政党的政治主张、政治活动的认可、信仰,并为之奋斗的坚定决心。政治思维能力,则是人们在政治信念的指引下,在复杂形势中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政治信念是对信仰的要求,而政治思维是对能力的要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信仰、信念是理念、精神层次上的,而不是理论、知识层次上的。不能把政治理论像教物理化学那样教给学员,而是应当将信仰目标融化、隐藏在能力目标的培养中。对政治思维能力目标的培养,依靠的是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一是关于政治观、政党观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政治观的教育,以及对西方主要政治思想评介的教育。二是关于国情、世情、党情的教育内容[1]。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党史的教育、当代世界大国政治博弈与形势分析教育、时事政策教育等。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培养学员政治思维能力的主干课程,其目的是使学员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保持清醒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
3.2思想素质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思想素质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价值观是思想素质目标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形成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依靠严格而系统的不断教育。构建以此相应的教学内容体系,应主要包括:一是突出思想史、哲学史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教育,以及对当代社会思潮的评介。这是构成培养学员思想素质目标的核心课程,其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员自主意识和哲学思维,使其能够初步掌握的思想方法,提高理论思维的素质能力[2]。二是进行思维拓展教育。可采取讲座式、实践式的教学方法,对学员进行系统思维、领导理念、创新方法等方面的思维方法培训。这方面的课程要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可由各院校根据自身教学资源情况自行组织安排,其目的是拓宽学员的视野、激发学员自主学习的潜力。
【关键词】冰山理论 职业素质 完整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80-03
在近年的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普遍反映高职毕业生基本素质好,基本功扎实,自我学习能力强,业务能力提升快,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到具体岗位后,上手较快,能胜任多个岗位需求。但也有相当部分高职学生想法较多,不安心本职工作,比较看重眼前的工资待遇,一旦没有达到预期,就不顾及公司培养所付出的代价,跳槽走人。这些种种现象表明,学生没有建立良好的职业观念。
而专业调研的结果也表明,企业聘用人才最先考虑的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其次是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和团队意识等5个因素。企业更重视一个人是否能够积极、主动、踏实、有责任心地去为企业服务。是否忠于职守、服从调动、遵守制度等是一个企业最重视的素质。在基本能力方面,企业最看重的是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这也就是说企业需要的是具备良好职业意识、敬业精神、合作态度、学习能力等职业素质的人才。
尽管调研的企业大小不同性质不同,但在聘用人才的原则上基本一致,总结起来就是首先考虑态度(价值观),其次考虑技能,再次考虑知识。如果用一句话表达企业的用人原则,就是老板喜欢的人才是能给企业带来财富的人,他们能力强,态度也好。换句话说,就是老板喜欢职业素质高的人才。
那么什么是职业素质?不同的职业会有不同的回答,有人把按时上班,听老板的话,老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认为是职业素质;有人认为技能熟练、遵守职业规章制度是职业素质等等。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实施者,如果对职业素质理解不全面或者有偏差,则会直接影响素质培养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对职业素质的构成有系统的全面的认识。
一、运用冰山理论构建职业素质模型、理解职业素质内涵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也就传布于世。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水面的冰山尖角就是意识层面,水面下那个巨大的冰山三角形底部,即看不见的部分,就是人的心理行为;但正是这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人的行为。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后来,大家在研究任何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是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八分之七”,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
总结地说,所谓“冰山理论”就是指“可见的部分”往往只是整体的一小部分,而那些隐藏在“海平面”以下的部分才是真正的主体,也恰恰是起决定作用的部分。所以,无论是做研究、做管理、做教育,“冰山理论”都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只看表面现象,不要被可见的“冰山一角”所迷惑,要有大局观和整体概念,否则就会“一叶障目而不见森林”,无法把握全局,无法抓到重点。
为了对“职业素质”有一个更清晰、更直观、更系统的认识,在“冰山理论”的启发下,我们构建了一个“职业素质冰山模型”(见图1)。
在“职业素质冰山模型”中技能、知识、行为习惯属于显性素质,因为这些素质往往是可见的且大都是可以规范和考量的。技能水平可以通过“技能等级鉴定”或由裁判按规定标准打分的方式来考量。而知识水平则主要是通过“考试”方式的考量。而人的行为习惯也是可见的,可评价的,可通过要求和纪律来规范的。而观念、思维方式、态度和心理素质往往是隐藏在背后的,很难被规范和考量,所以我们称之为“隐性素质”。
依据“冰山理论”,“显性素质”属于露在外面的“冰山一角”,而“隐性素质”才是真正的主体,所以“显性素质”必然由“隐性素质”来决定。具体地讲,一个人的“技能”来自对知识的应用,所以知识决定技能;而行为习惯则主要决定一个人的学习方式,所以说“行为习惯”决定了“知识来源”;而思维方式则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简单地讲,就是思维决定行为;继续向深处探寻,那么我们则发现一个人的思维其实是由他的态度来指引的,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而心理素质则直接决定了态度的坚持。总结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心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知识、知识决定技能,而且“隐性素质”是“显性素质”的根基。
因此,高职教育要转变育人观念,“将冰山水面上和水面下的部分完全协同起来”,在职业教育中就是将显性的知识、技能和隐性的观念、思维方式、态度和心理等协同起来,这就要在专业学习中有效地渗透职业素质教育,以实现学生的职业态度、工作理念及思想、情感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推行项目课程,构建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实用的工作知识体系
(一)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是职业教育两条互相缠绕的线,不可偏颇
依据“素质冰山模型”我们可以看到在“冰山”的顶部是“技能”而不是“知识”,“知识”属于“知道”的层面,而“技能”才属于“会做”的层面,“知道”是前提,“会做”才是目的。而社会真正需要的是能“会做”的人才,而不是仅仅“知道”的人才,仅仅“知道”的人才属于“半成品”,“半成品”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大学生就业难就有这个原因。但是,我们也不能走向“唯技能论”、“知识无用论”的极端,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今天,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也不能或略知识的学习,否则“职业教育”就会变成“就业教育”。
但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要改变过去与任务相脱离,单纯学习知识的课程模式,要让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去学习知识。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工作知识是在工作实践中“生产”出来的,它们的产生完全出于工作任务达成的需要。工作知识包括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指完成本项目必须具备的操作性知识,如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名称等。理论知识指完成本项目必须具备的理解性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实施项目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思维,增强学生的任务意识,使他们从关注“知道什么”转向“要做什么”、“怎么做”,从而达到更有效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
(二)项目课程是实现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统一的有效载体
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的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
教学项目体现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它来自于对企业岗位深入的了解,通过专业调研、专业技术岗位分析、专业技术人员座谈等途径获得。实用的知识体系是围绕专业技能训练需要而展开的知识选择。
通过项目课程教学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角色的对接。学生通过职业化的学习过程体会到职业素质的要求。职业活动是职业素质产生的基础,职业活动决定着职业素养,职业素质表现为“职业化”、“角色化”的特征。它反映的是职业、行业以及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在教学中渗透职业价值理念
个人在社会中会有各种的不同的社会身份,而作为员工这个身份是作为只有在企业中才有的。员工的价值实现必然离不开企业。无论是生产车间里的普通工人,还是活跃在市场第一线的销售人员,或者是一名总经理,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价值来获得报酬的。在我们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时发现,有的学生总是在不断抱怨公司待遇低,结果在半年内跳槽两三次,待遇也还是原来的样子。这就是职业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对待职业价值,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给我多少钱多少活。第二种,我希望获得更高报酬,所以我努力想办法创造更多价值。前者的态度是被动的,他干活的依据是老板对我工作的评价。干得不好得到报酬就低;给我低的报酬我就对工作敷衍了事,结果报酬总是低,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后者是一个主动积极的态度,他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他就经常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怎样才能创造更多价值?”当一个员工经常这样思考的时候他的工作业绩必然会不断提升,个人价值也就得到了提升。
给企业创造价值是需要能力的,知识不能创造价值,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只有能力才会创造价值。所以在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善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高职教育中,我们应转变教学方式,给予学生任务,指导他们思考的方式、途径,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让他们思考这个任务怎么做,怎么做才会更快更好,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零散的知识,知识只有在使用中学习才会理解更深记得更牢。
四、在教学中培养以结果为导向的职业思维
利润是决定一个企业命运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企业的利润正是由员工所创造出来的。客观地说,员工所创造利润的多少将直接来自于工作绩效的高低,这也是员工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在企业中最受重视的员工,并不是那些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员工,只有那些出成果、重成效的员工,才最有发展前途。高绩效是好员工的显著标志。我们的职业教育应该让学生懂得一个基本道理:对结果负责,是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负责;而对任务负责,是对工作的程序负责,完成任务≠结果。什么是任务?什么是结果?例如,经理准备出差让秘书去买车票。买车票是任务,买到车票是结果。如果秘书去买了车票却没有得到车票,只是完成了任务,却没有得到结果。再如,生产人员的工作结果是提供客户需要的产品,产品要求品质合格、数量准确、按时交货等等。如果你辛苦做了,加了不少夜班,费了不少材料,但提供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或者不按时交货等等,都不是企业想要的结果。没有客户会因为你多加班或多费材料而给你补偿,客户购买的是您产品的价值。
因此,在我们的职业教育中要有结果意识,对我们学生的学习和考核,不能仅仅是学生努力了,有没有结果无所谓,或者仅仅因为学生比较努力,实训课中做出的产品不合格也得到很好的分数,这会给学生误导,使他们在企业生产中只注重完成任务,即使生产出废品来也没有意识到不但没有给企业带来价值还要浪费企业的资源,增加成本,甚至产生“没有功劳有苦劳”的思想,把自己收入低的原因归结为企业太苛刻等,这种结果对学生、对企业都是很大的伤害。
在职业教育中,不但要让学生意识到获得结果的重要性,还要教会学生获得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实施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措施,通过完成训练任务的过程训练学生思考的基本方法、拓展思维宽度等。如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清完成任务轻重缓急、立体交叉作业以节省时间、利用零碎时间做好前期准备、完成任务要及时不拖延等等,通过多项目多任务的训练和考核使学生形成做事要讲究结果和质量、效率的意识。
五、在教学中培养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态度
敬业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职业道德的崇高表现。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人,即使能力再强也不会得到同事的普遍尊重和认同;而能力相对较弱但具有敬业精神的人,却能够找到自己发挥的舞台,并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得到广泛的尊重和认同。
态度是无形的,却比什么都重要。有人牢骚满腹,对工作敷衍了事;有人积极进取,精益求精,其人生结果必然不同。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造就我们、改变我们往往是“态度”。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价值观等在工作中的外在表现。
职业教育中,可以通过项目课程的实施,把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列入考核评价的指标,培养学生的敬业态度。积极的职业态度表现在多方面,如求精、创新等。就是说,工作要做得比别人好。我们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中,有的学生反复实践,反复思考,寻求更好更优的方案;有的学生却应付了事。
六、在教学中培养以成功为导向的职业心理
成功是由99%的心态加上1%的能力构成的。有的企业把人分成四类:
由上表可见培养好的心态是职业人生的重要一课,没有成功的心态就无法成就什么大事,心态是一个人唯一能完全掌握的东西,练习控制心态,并且利用成功心态来引导自己的行为,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职业教育要训练学生在每一次不如意中都能发现与挫折等值的成功一面,学会控制情绪,进行自我激励。挫折是最好的教育,当一个人遇到挫折的时候,把它看成是磨炼自己的一个机会,是自己成长的一个台阶。
关键词 职业素质;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3-0045-03
随着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管理、技能和服务等各类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实际上,一边是社会体育岗位的巨大缺口,另一边却是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的不断下滑,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率低、岗位流动性大等问题比较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社会体育岗位需求分析和改革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两方面入手。
一、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对人才职业素质需求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始终处于一个长期的社会转型之中[1],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鉴于缓解工作压力、放松身心、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老龄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主动进行身体锻炼的意愿空前高涨,各种形式的社会体育健身活动层出不穷,这是我国社会体育大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以社会体育为载体的各种复合型体育产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形式,形成了庞大的新型社会体育行业群体。新型的社会体育行业由于其他经济产业的加入,与原有的社会体育企业在经营目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经济增长点等多个方面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对于从业人员也从单纯的注重体育技能要求,转变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另外,由于体育产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社会体育岗位的职业要求也日趋细化,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纵观社会体育人才职业能力的构成,除体育健身知识,运动训练技能外,还需要具备服务、营销、沟通、团队等多方面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当前社会体育对人才的需求除一般性的职业能力外,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成为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的前四位职业素质[2],其中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手段和团队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强弱是衡量社会体育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来完成。
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发展现状
(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
截至2014年,全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涉及专门院校、师范类、理工类等各种类型高校。各校的培养目标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服务于各种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方面的[3]。在培养方向上,社会体育专业从原有的体育健身指导扩展为康复保健、体育营销、体育管理、体育媒体、户外运动等多个专业方向,与社会体育行业的发展契合愈加紧密。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对于社会体育行业的职业需求和认同度不高。另外,由于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项目的发展及变化周期明显缩短,学生掌握的社会体育知识和技能过时较快,学生就业后经常出现知识陈旧、落后等现象。
(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学术教育理念导致高校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社会体育专业在开设之初,所有的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环节安排都是借鉴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制定的,课程体系和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上是一致的。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于实践教学投入依然不足。对于实践教学不重视,导致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及考核制度不完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数不到总学时数的20%[4];没有完善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与技能学习相匹配的阶段性实习环节;对于学生就业观念培养不重视,导致学生对于社会体育岗位的职业需求较低,对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差,抵触情绪大,常常应付了事;实习环节的考核过程及标准不明确,随意性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情况。
三、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职业素质的构成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劳动者内在的、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的形成主要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和自我提高等途径形成和发展[5],一般可分为专业职业素质和非专业职业素质。专业素质主要指与从事工作岗位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非专业素质是指除专业能力之外的职业文化知识、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心理及人格等,非专业素质往往更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特征[6]。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出口,如何将大学生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转化为高水平的职业素质,是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社会体育岗位加工和服务的对象不是某种产品,而是具有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的人,单纯的具有体育专业素质并不能胜任这一行业的职业需求。从社会体育行业的发展及岗位的职业特点来看,对于从业者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手段和团队意识等职业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综合职业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职业实践来完成,因此,必须对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建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建立分阶段、分层次的实习模式
体育专业职业素质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原有的专业素质实都放在第四学年来进行,由于学习的体育知识和项目比较多,时间过长会出现遗忘和技能退化现象,影响到专业实习的质量,另外,体育技能传授的方法、手段和技巧的形成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以上原因,将专业素质实习由原先的集中实习改变为分阶段实习,和专业教学体系各个阶段相结合,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相结合,利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实习,在巩固提高体育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职业素质。
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手段和团队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以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经历作为基础,因此,要把大学生放到完全的社会实践环境中进行锻炼和培养,在不断的尝试、挫折、总结和反思中去获得实践经验,形成自我职业兴趣、职业心理和生涯规划能力。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按照先校内后校外、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分阶段、分岗位进行有目的的职位实习,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情况和特点,协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早为就业做准备。
2.建立学生实习评价体系和档案制度
建立大学生实习评价体系,对每一次专业技能实习和管理、营销等岗位实习进行评价分析,并形成文字材料,提交给学院教务部门。评价体系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指导教练评价和校外实习基地领导评价,从各个角度对于大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于学生的实习体系进行总结和修正,使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教学与专业发展相适应,形成一个闭合的实习教学系统。建立学生实习档案制度,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和评价结果全部归档保存,并定期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各项素质情况及特点,预期能达到的效果是什么,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同时指导学生改进不足,提高各项职业素质。
3.重点建设校内外社会体育实践基地
校内社会体育实践基地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的第一站,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基本上要在这里完成,同时对于各种管理和营销等岗位进行初步了解和实践,因此,校内实践基地是社会体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好校内社会体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规划,确定建设原则。第二,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建立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基地的运行效率和教学效果。第三,引进俱乐部管理模式,构建俱乐部经营团队,以在校学生和教师为营销和服务对象进行实际运营,重点培养大四学生的各种职业素质和积累实践经验,为最后的就业做好准备。最后,依托校内社会体育实践基地建立短期培训及年轻教师轮换培等制度,促进专业教师队伍知识、技能的更新和替换,保证专业教学质量。
校外社会体育实践基地建设要在与健身俱乐部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实践基地合作范围。要根据所在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选择就业需求大、就业质量高、职业生涯长久的社会体育行业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例如,随着滑雪项目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冬季旅游的新特点,东北地区应把各个大型滑雪场作为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合作对象。同时,对于社会体育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掌握社会体育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不断调整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另外,要加强公益性的社会体育实践基地建设,如与体育管理部门合作建立若干小型实践基地,为社区体育服务,为中老年健身群体服务,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参 考 文 献
[1]雷艳云,李艳翎.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28):8-11.
[2]陈雪娟,牛小洪.我国健身市场人才需求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35):80-84.
[3]汪爱平,范洪彬,李焰,张勇斌.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规范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85-87.
[4]田英,郑玉霞,李凤娟.论高校社会体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39-141.
[5][6]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4-17.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Quality
Qu Honggang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and formation of students majoring social sports should be based on abundant practical experience. It is foun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is very weak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s lack in the majo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Cultivating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based vocat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ged intern mode layer by layer, build social sport practical base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school, and introduce club management mode and public sports services. Meanwhile, the teachers should follow students and understand their vocational quality situation. Based on that,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establish the intern evaluation system and file system for students, guid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mselves, and improve the vocational quality.
一、 基于能力培养的普通物理实验培养方案
物理实验可分为理论性(验证性或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三种实验类型。近年来,我们根据实验室引进的先进实验设备,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优化物理实验项目,提出了分层次教学的设想,对物理实验项目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设计,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基于能力培养型的普通物理实验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对不适应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将普通物理实验内容分成二年级的必修课和四年级的选修课来完成。必修课按理论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开设,而选修课则主要是开设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
1.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贯穿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始终,也是确立物理实验项目的依据,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除了严格要求学生,培养他们严谨的学风、科学态度和实验应用能力外,同时还特别注重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所选择的实验项目既要有利于验证理论,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又要有利于在物理实验中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勇于实验、积极探索的物理思想。
2.能力的培养
普通物理实验是高等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大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重要基础。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这一观点一直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通过物理实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接受了科学实验的初步训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实验基础。但是,这种实验教学也引起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容易把“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教学要求得过死,把“训练”看得过重,在每个实验中,都定要求、定内容和定步骤,学生只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思维定势严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制约。另外,常规实验大都是一些经典的、传统的,而反映现代高新技术内容的比较少;验证性的实验较多;实验技术比较陈旧;力、热、电、光各自独立的实验多,而综合的实验少。常规实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种种弊端已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近几年,全国高校已开始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一方面不断充实和加强现代高科技内容,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现在已出现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应用性实验、专门化实验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并且它们正在被不断实践和改进。
3.物理实验项目设计遵循的原则
根据“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模式,我系物理实验项目设计遵循的原则是:既要吸取传统实验的精华,又要突出现代实验的特点;既要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又要突出本实验室的优势。根据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及各专业的要求,依据所设计的实验项目决定将要配置的实验器材,要求这些仪器既有经典的又有现代的;既有自动的又有手动的;既有模拟的又有数字的。概括起来就是传统的和现代的、基础的和先进的二者兼顾。开出的实验项目要传统与现代内容并存;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训练与独立设计结合。给不同智力、不同需求的学生以充分选择的余地。这样可以改变按传统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开设的拼盘式的旧体制实验,代之以“理论性(基础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新的教学体制,使实验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为主线,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的新体制。
4.开设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性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是在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实验基本技能之后,为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较之理论课更具有灵活性,因而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更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设计性物理实验在教学改革中推出的全新的教学方式,无论从它的形式、内容还是要求上看,都处在不断试验、充实、发展和完善之中。
设计性物理实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给定实验题目,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拟实验方案,自选仪器,自己设计组装线路和设备,完成实验项目所提出的要求。例如,近几年开设的电阻的测定、凹透镜焦距的测定、万用表的设计与制作等设计性实验;二是给定实验设备,实验题目自拟,即由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器材,自己选择实验题目(内容),拟定实验方案。例如,我们在学生学习了基础的迈克尔逊干涉实验后,开设了设计性的迈克尔逊干涉实验,采取的就是后一种设计性实验类型。
设计性实验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的一次检验,也是训练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拟订实验方案、选择和组装仪器、测试和处理数据、写出小论文式的实验报告过程锻炼的极好机会。与一般的常规物理实验相比,设计性实验更注意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智力,培养和发挥学生创造设计的能力。
5.建立物理实验创新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建立了物理系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物理创新实验基地的学生,在2005年得到了我校首届大学生创新基金四个项目的资助。他们设计的教学软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赵传亮等同学撰写的论文《利用Dreamweaver MX 2004制作实验室网上选课系统》,发表在我校自然科学学报上。
二、 丰富实验室文化底蕴,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关键词: 公共基础课 人文素质 人文精神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培养的目标不仅是优秀的专业人才,而且是具有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成为高职高专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环节。事实上,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专业教育,轻视素质教育;过度重视技能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结合目前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状况,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功利导向过于明显的教育弱化了文化熏陶功能,使学生缺少了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探讨与研究,厘清公共基础课在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结合目前高职教育中正在开展的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质量工程,对高职院校以课程改革为重点,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进行思考。一段时间以来,我在阅读大量国内外职业教育及就业能力研究文献的同时,还深入相关企业行业、兄弟院校及本校各年级层次的学生中进行调查,分析目前高职教育中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就改进措施进行思考。
一、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简述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但由于起步较晚和定位不准确,高职院校没有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要求来选用适当教材,在教材使用上,有的采用的是本科“压缩饼干型”,有的是借用普通专科型,有的是本科、专科、中专的拼凑、剪贴型。同时,社会职业岗位中所反映出的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时间许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了相关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但另一方面又出现忽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尤其是存在着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公共基础课,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的现象。并且受社会传统思想影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还有人认为只要专业过硬,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其结果是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单薄、人文素养缺乏,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针对高职学生在实践岗位中所表现出的职业素养,许多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好像是在培养一个个“机器人”。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片面理解,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过窄、文化底蕴薄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
在对省内许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及本校高职学生的调查中,除了发现上述问题外,我们还欣喜地看到:随着党和国家近些年来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社会各行各业对高职教育的重新认识,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中就业能力培养的认可,学校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激烈竞争态势的审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公共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综合素质的积累和就业能力竞争中的权重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高职院校师生普遍认为,公共基础课不仅没有挤占专业课的时间,适量开设公共基础课反而能对专业课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不容忽视。因此,肩负教育职能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而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而人文素质教育的水平,将直接影响这一战略任务的完成。没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支撑,政治教育及其它一切精神价值的活动,都将没有后劲,难以持续。培育当代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一项具有丰富和强烈人文诉求的精神文化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添厚土、增后劲的基础工程和源头工程。它对核心价值观的可持续培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
近年来部分高校一是过分强调科学知识、强调技术技能而轻视了涉及德育教育、人性教育和人文伦理的人文素质教育;二是为了短期的、看得见的局部经济效益和小团体利益而忽视了陶冶人们的伦理道德情操,影响人对社会、他人应有的责任的人文素质教育,致使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错位,一些大学毕业生甚至连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都没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于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表明:人文素质课在学生中的认可度极高,学生选修人文课不再只是为了混学分,绝大多数在上课时都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学生选修更能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是学会学,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二是学会做,即具备在一定社会条件、社会环境下的工作能力。这一能力不仅是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人际关系能力,集体共事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适应社会和实际交际的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即具备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参与、协调合作的社会精神;四是学会发展的能力,即注意尊重和发展个性,并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也就是个人的自主性、个人的发展能对社会负责、对他人和全人类负责,个人的自主性和发展性都能与社会、与他人同步,不对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害。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各个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缺乏人文素质,就难以适应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需求。时代、社会岗位、职业不同程度地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显得十分迫切。
三、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等方面掌握得较好,但由于人文素养方面的欠缺致使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不足,这成为他们再发展、再塑造的瓶颈。
调查表明:相当多的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师生及社会的共同关注,但在教学环节与学生需求的衔接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1.人文选修课还没有普及
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主要设在公共基础课部,负责完成学院各年级全体学生的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各院系的课程开设出现重复和课程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课程之间缺乏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没有实现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院系在课程设置上对人文素质课明显不够重视,部分院系部分专业还未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或只是象征性地开设。
2.各专业人文选修课的开设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不同年级、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对人文素质课的需求存在差异。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正在进行教学改革,分年级分阶段教学,在大一开设更有助于学生合理的规划大学生活,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学习方向的课程;文科院系的学生对《普通话》、《社交礼仪》等课程的学习则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反映这不仅是专业的需求,更是工作及社会的需求;理科院系的学生则要求增加《经济数学》、《工程数学》等课程的开设时间,他们认为这对专业课的学习帮助很大;另外,有相当部分学生希望能开设人文社科类、就业实用类的人文素质课程,他们认为这有助于他们扩大知识面,提升内涵,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适宜于部分学生的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具有局限性
很多学生希望能够开设《音乐鉴赏》、《专业体育》等技能型课程,这说明他们并不满足于单纯的专业教学,对辅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有学生提出了对日语、韩语等小语系的学习要求,这一方面是他们能迅速捕捉外界讯息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陷,应引发我们对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思考。
四、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人文”一词,在词典上定义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高职教育要正确处理好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的关系。根据专业需要的不同,在基础课、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安排上,也可以有不同的比例。
1.重视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人文选修课教师的责任,而且是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的责任。因此,要在广大教师中,倡导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在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人文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专业教师文化素质的培训,使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融入人文教育、渗透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做人”,注重科学技术和人文价值观念的平衡和融合。
2.加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
本着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设置文理交融、渗透的新型课程。人文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宽与延伸,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的拓展课程。因此,学校应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积极开展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点的“三创”教育。同时,通过公共基础课和基础理论课(以下简称“两课”)的教学,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针对目前“两课”教育现状,要勇于创新,把人文素质教育与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并使其融入“两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两课”知识学习中体会人文情感,形成稳定的人文素质,并将其内化、升华为人文精神。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艺术活动
通过举办多种形式人文艺术类学术讲座,丰富校园文化,改善人文教育环境,加强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如我校开展了“爱校荣校护校”活动;通过宣传发动、主题班会、集中讨论、领导带头等多种形式,举办了“我的校园我维护”的示范活动;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开展了“我的教室我打扫”的评比活动;以专业和宿舍为单位开展了“我的宿舍我建设”的竞赛活动;举办了“我与我的学校”的演讲比赛。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爱校情怀,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了文明学风、文明教风、文明校风的形成。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得到熏陶,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同时在开展各类活动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学习中外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注重学术交流,及时介绍和研究国外最新的艺术设计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市场消费动向和关注文化生活变化趋势的意识,创造活跃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4.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
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多掌握一门与专业有关的技能,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方向。
5.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人产生在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培养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体验人间真、善、美,感受人文学科的魅力。同时体会专业知识在社会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对学习、成才目的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特点,安排军事训练、公益劳动、业务实习和一些假期进行的社会考察和调查活动等,充分发挥学校的共青团、学生会及班集体的作用,在校园内外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律、自助、自我教育,培养多方面能力,这对他们提高思想文化修养,陶冶高尚情操,增进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6.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试点改革分阶段教学,在大一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在明确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职业升级的关键一环。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大二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为投身于社会改革和发展大潮、参与竞争做好思想准备。
7.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
传统的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受体;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成了抽象的、晦涩的说教,加上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大部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厌学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就必须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进行改革。
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探讨教中学、学中教、做中学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
再次,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最后,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多层面的评价,因此考核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改革后的考试方法应坚持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还可以有答辩等多种形式;考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不可强调过头,要适度,课程的设置、调整、改革要考虑自身培养目标,切实为培养目标服务,真正体现公共基础课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服务,为专业技能培养服务的以服务为主的教育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李东风,葛力力.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J].职教,2006,(5).
[2]耿献文.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