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研究

区域经济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经济研究

区域经济研究范文第1篇

摘要:目前有效的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是区域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运用因子分析找到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因子分析得出因子得分情况。以云南省为例利用回归分析重点对第三类地区进行经济指标的分析。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确定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并得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区域经济;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多元统计

0引言

近十年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的增长,对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陈斐等人[1]将空间统计分析嵌入到GIS系统中进行可行性分析。李雪梅等人[2]将主成分分析应用于区域经济分析中,吴涛等人[3]基于粗糙集理论对区域经济进行了分析。S.Luo[4]通过聚类分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但是区域不平衡的现象并没有真正地解决,为了对每一类地区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的方案,本文对近几年中国的各类经济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找到加快发展的动力。

1分析方法的理论

本文在对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了两种数据多元统计的方法,分别是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模型由主成分分析发展而来。在降低维度思想的基础上,将多个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转变为少数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的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相比,因子分析的特点是更注重于描述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近年来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提高,人们将因子分析的理论成功地应用于经济学、心理学、医学等各个领域,不断丰富了因子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回归分析属于统计学中的基本分析方法,一般用来确定因变量与若干个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通常称为回归方程或数学模型;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可控变量的数值,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因变量进行预测;回归分析还可进行因素分析,寻找出影响显著的变量,从而可以区别重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2经济指标的选择

区域经济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反应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每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3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

3.1因子分析本节主要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根据相关性大小对原始变量进行分组,从而提高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通过该方法提取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因子。将收集的资料导入数据分析软件SPSS19.0。

3.2多元回归分析

通过对以上各省份的区域经济的划分,可以得出属于第三类地区的省份最多,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大力促进第三类地区的省份的经济的发展,从因子分析的结果分析选取了三个因子得分较高的指标X1(工业增加值)、X2(城镇居民人口数)、X3(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为了便于分析第三类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这里以云南省为例,选取2005-2015近十年的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模型,以便于对未来的生产总值做出预测。

4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区域经济的划分,无论是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的区域划分还是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区域划分都能够得出属于第三类地区的省份占到绝大多数,所以在进行经济战略部署的时候,应该以第一类地区的发展带动第三类地区的发展为重点才能够达到缩小经济区域发展差异的目标。通过区域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区域经济问题:①以广东、山东、江苏为首的发展迅速的三大省份,都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这说明中国沿海地区的省份拥有经济发展的资源更加的丰富,也可能在地区经济制度方面更加的完善,从而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②从第二类地区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直辖市,这说明该类地区的发展影响因素最大的应该是社会因素,人类的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③第三类地区的占到全国省份的2/3,这些地区的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差异,说明影响这些地区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应该从自然条件方面找到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应该从社会资源等方面寻找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5结语

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上述的数据分析在众多的指标中确定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工业生产增加值,所以应该从行业发展的状况中找到适合各类地区的有针对性的经济发展策略。以第一类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先锋,继续保持该地区省份的经济发展势头,整合该地区的各种发展资源,能够为第二、三类地区提供有效的经济发展资源,能够起到各地区相互帮扶的作用。为了加快第三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以第二类地区为联系的纽带,通过第一类地区对第二类地区的经济带动,进一步的使得第二类地区帮助第三类地区的发展,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的链条。通过建立的回归分析模型可以得出城镇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国家要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的原因,所以在今后的经济战略部署中应该加快各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不断的增加城镇人口的数量。

参考文献:

[1]陈斐,杜道胜.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2002,27(4):391-396.

[2]李雪梅,张素琴.主成分分析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19):204-206.

区域经济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区域智力资本 知识经济

引言:新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正在向着知识经济时代转变,这使得全球经济大环境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世界各国都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环境中,知识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内因,直接影响经济运作方式。传统生产要素、劳动力的重要性将日益减弱,无形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知识成为稀有的、不可完全模仿或代替的资源。区域经济发展中想要增强实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就要做好知识资源开发与管理,避免专有知识泄漏,要以增强智力资本为核心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使区域经济符合新的经济环境。

一、区域经济概念及发展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综合体[1]。区域经济研究中注重的是空间与经济间的关系,与古典经济学相比起步较晚,但很早之前就已有学者曾经研究过区域经济,杜能的农业土地区位研究就是最早的区域经济研究案例,并且杜能的这一研究为后世区域经济分析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区域经济研究逐渐成熟,区域经济学理论被提出,经济学理论框架被普遍接受。区域经济研究中将空间要素考虑在内,使空间与经济融合在一起,所以研究结论很多时候会与主流经济学结论截然不同。主流经济学研究中将空间与经济分离,主要研究经济[2]。而区域经济学则将空间看做影响经济的要素之一,通过调节生产区位的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提升效益,避免额外成本的产生,区域经济对经济发展因素的考虑更全面。实际上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要受到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政策等因素制约,所以空间与经济的融合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发展区域经济是发展世界经济的前提,区域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区域性的生态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从而进行区域的科学规划,持续发展。

二、区域智力资本

区域智力资本是近些年提出的新概念,指某一特定区域拥有的符合区域战略发展需要的、能够为区域创造价值、形成竞争位势的无形资产,通常以区域所拥有的知识为存在载体,其实质是区域将资源转换为价值的能力。区域智力资本由区域人力资源、结构资本构成,其中结构资本最为主要。结构资本又包括:社会资源和组织资本[3]。区域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和时展与经济体制改革有着密切关系,智力资本理论能够指导具体社会经济实践活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区域智力资本概念最早提出于二零零一年,由Debra Amidon提出,早期区域智力资本理论主要应用于宏观经济层面。区域智力资本的特点是具有:动态性、无形性、价值性、复杂性、区域性、政策性、多元性。影响区域智力资本的主要因素:区域政策、区域人力、科技水平等等。由于每个区域地理环境不同、经济情况不同,所以形成的智力资本也有有很大区别。区域智力资本指标分为:创新资本指标、关系指标指标、人力资源指标、结构资本指标。区域关系是区域内部各主体的关系以及对外的经济、贸易关系。区域结构资本是区域经济活动中的制度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流通机制、流动机制、沟通机制。而创新资本则由:智力财富,包括信息资源、专利、技术、版权、商标等组成。

三、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通过前文对区域智力资本的分析不难看出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毫无疑问区域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十世纪全球经济环境都在发生转变,工业经济时代将逐渐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美国许多企业都已从原本的经营模式中转型为技术性公司。例如,IBM公司从最开始的IT硬件企业,走向纯技术企业,其技术专利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原经营模式。区域智力资本具有高度增值性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且这一增值属性要大于非智力资本,具有较强独立性,是任何非智力资本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非智力资本通常需要经过原始积累,而智力资本则并不需要原始积累,即可迅速膨胀,创造价值。并且区域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长期受益性,甚至是终生受益。智力资本一旦形成能够长期给资本资本拥有者带来经济收益,以及精神收益,例如:创造经济价值,获得别人的尊重,精神上的快乐等等。但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相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形成具有较强风险性,智力资本的流失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大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要最好区域智力资本的管理与控制。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区域智力资本将成为区域产业转型的主要动力,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加强对区域智力资本的开发与建设,发展知识经济。

四、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业经济发展中的能耗问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单纯依靠物质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并不可行,只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应走知识经济发展路线,发展区域智力资本,利用智力资本带动区域经济,从而实现产业转型。

参考文献:

[1]彭文慧.社会资本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13(11):119-124.

区域经济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

从概念层面分析,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是指对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各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各个区域放在平等的位置,坚持客观公正,通过内部子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互动,推动相互协作,实现整体发展。

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依据

协同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可能独立进行,任何一个区域想要获得长远稳定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推动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的自由流通;二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区域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维持,另一方面需要确保各个区域的高度自主性,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行强化和巩固;三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满足客观事实,不能盲目进行,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实现经济的有序发展,提升经济运作效率[1]。协同理论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深入探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相关部门而言,想要真正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明确和完善,就必须做好全面细致的分析,尊重驱动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分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序参量,提升驱动机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

1.区域比较优势。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自然资源、技术、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共同构成了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2]。在区域经济协同演变的过程中,不同的演化阶段所对应的区域比较优势也有所不同,其演化特征包括:(1)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初级阶段的区域比较优势为核心层、中心层和层的静态比较优势,高级阶段的区域比较优势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变动,属于动态比较优势,能够依照大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整体效率要求,对子区域的资源配置进行即时调整。(2)资源向知识的转变。资源型比较优势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型比较优势则是通过能够体现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级要素,如信息、技术、经验等,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相比,高级要素和核心带动作用更强。同时,在初级阶段,区域经济一般都是依靠自然资源进行产品的开发,比较优势的核心是自然资源,信息、技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需要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状况进行改善;在中级阶段,依靠区域比较优势,各个区域都加强了对于产业分工的重视,加强了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推动了经济发展结构的持续调整,使得大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加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等初级要素的作用逐渐被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所取代,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3];而在高级阶段,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稳定,需要做好发展要素的合理规划和配置,形成区域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确保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使得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大增强。2.区域经济联系。一方面,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度和能量损耗直接决定了其演化阶段,对应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不同阶段,从整体层面分析,区域经济联系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几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一是强度的提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和牢固,子系统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程度大大提升;二是损耗的降低,区域经济联系的效果越好,能量的损耗也越少,实现了对于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问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联系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完善的信息支持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合理,逐渐由初级协同向着高级协同的方向转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趋势越发显著。如果区域逐渐能够形成完全通畅的要素流动,则不仅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降低能量损耗,还可以实现对区域经济的高度整合,完成协同跃升[4]。3.区域产业分工。在演化过程中,区域产业分工呈现出几个比较显著的特诊,一是持续优化的分工模式,从原本的杂乱无章变为规则有序,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也更加合理;二是持续增加的子系统数量,各个区域基本上都开始融入到了大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中,需要明确的是,子系统始终都处于大区域产业分工中,并不存在逐步加入产业分工的情况;三是持续弱化的个体特征。与网络整体不而言,子系统的个体特征在产业分工过程中逐步弱化,更多地突出了整体效率[5]。

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

针对上述三种主要驱动因素,虽然明确了其各自的演变特征和动态作用机理,但是从构建完善驱动机制,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角度分析,需要深入研究系统序参量的识别问题。1.驱动因素间的序参量识别。三种驱动因素都可能成为系统序参量,而实际上,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不同阶段,系统序参量会出现动态变化,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区域产业分工的动态演变规律。在初级协同阶段,子系统之间尚未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产业分工也没有形成,子系统个体特征显著,区域比较优势是决定子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换言之,在这个阶段,系统序参量是区域比较优势。在中级协同阶段,子系统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步加强,个体特征持续减弱,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产业分工在大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发凸显,也使得系统序参量产生了动态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序参量相对模糊,既可能是区域经济联系,也可能是两种或者三种驱动因素的融合。在高级协同阶段,经济子系统的区域比较优势更加明显,区域经济联系也得到了强化,区域产业分工成为了系统序参量,这也是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关键驱动[6]。2.驱动因素间的协同作用。伴随着区域经济协同阶段的变化,系统序参量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而无论系统序参量是三种驱动因素中的哪一种或者哪几种,驱动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始终是实现序参量与相关变量可靠连接的重要纽带,不仅充分体现了协同学伺服原理的经济学内涵,同时也成为了决定系统协同演变的关键环节。驱动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比较优势与区域经济联系的相互促进。区域比较优势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能够推动不同区域之间区域经济联系的建立,而可靠的区域经济联系又会反过来锐化区域比较优势。在区域间,要素的交流主要用来商品贸易,而在利益的驱动下,各个区域会加强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与此同时,区域经济联系使得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产业分工的相互引导。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使得反馈的数据量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必要的引导工作,实现对经济系统的优化和改善,以保障了分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7]。不仅如此,通过对区域产业分工的优化,可以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实现资源的科学分配,对子系统的要素流动可以得到持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产业分工的共同升级和转变。(3)区域产业分工与区域比较优势的相互依托。区域产业分工与区域比较优势是相互提托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保障,后者则是前者的依据。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想要切实提升区域产业分工的水平,需要以区域比较优势为依托,确保其能够参与到产业分工中,使得区域在经济系统中发挥出最为高效的节点作用,而保证节点的稳定性,则是实现大区域经济系统高效性的关键。区域产业分工可以为节点的规划设置提供指导,并且为区域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良好的保障。可以说,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比较优势互为基础,相互依托[8]。

总而言之,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构建完善的驱动机制,针对不同的协同阶段,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在发展初期,应该强调区域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发展中期,应该完善要素流动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强化区域经济联系,构建起高校的信息交流机制;在发展后期,应该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同的区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产业转移模式,从改进大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率出发,构建区域间产业协调机制。

作者:梁卫平 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莹.基于哈肯模型的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2]孙菲,罗杰,王梓群,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3,(35):1-2.

[3]李琳,刘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5,(5):67-73.

[4]张燕.产业协调发展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12X):14-15.

[5]杨玉梅,杨俊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行政运行机制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1,(10):106-108.

[6]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148.

区域经济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双元培育 研究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双元培育的概念

(一)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特殊对象,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研究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经济发展是指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多方面社会经济的变化,受自然资源、制度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二)双元培育的概念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该模式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很广。

二、区域经济现状及劳动力需求分析

“十二五”时期,本溪市把全面落实东北振兴政策举措作为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本溪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把加快建设“三都五城”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药都”,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即将开启的“十三五”时期,本溪市将布局“大健康产业立市”战略――以“中国药都”为基础,构建大健康产业带,建成全域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体系。以生物医药产业为基础,以健康服务业为重点,坚持全域药都发展理念,构建由西至东大健康产业带,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城市。随着“十三五”本溪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调整加快,人才的引领和驱动成为当务之急,未来五年,本溪医药制药企业需要近万药业人才,主要包括四类人员,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技能人员和其他人员,其中,技术技能人员的需求达到60%以上,产业人才需求数量和层次的提高,经济与产业结构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对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需求也日益走向多元化,催生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模式的思考与研究。

三、双元培育模式的构建

(一)建设“双元培养、合作共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双主体办学、双主体育人”为指导,形成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平台。深入研究合作企业的运行管理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情感交流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特点和职业教育的实际,整合合作双方资源,形成校企双元培养、合作育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组成专业双主体办学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学校和企业专家及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对行业企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形成专业及专业群人才需求(本地区职业标准、岗位标准)和岗位素质结构能力的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模式研究及运行。

(二)构建知行合一课程体系

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由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家长、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和各级人才中心共同参与,参考企业生产、服务规律,以典型企业操作过程为项目,梳理为该过程服务的专业人才所需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为典型流程服务所需的技能和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拓展知识和技能,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现场结合,专业与岗位结合、能力与素质结合”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

(三)建立适合双元培养、双导师授课的教学形式

详细分析专业岗位及岗位群操作人员的素质结构需求和能力结构需求,针对学情实际,在专业知识教学、职业技能训练、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等方面开拓思路,构建适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四)双元开发工学结合优质教材

与合作企业协作,针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及实训内容,统筹兼顾社会、学校、企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教材的多元性、职业性、实践性原则,编写优质核心出版教材,做到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融合、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的“双融合”教育。

(五)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开设能工巧匠平台,培育学生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的精神。邀请企业“能工巧匠,技术能手”或优秀往届毕业生来校开展讲座,介绍当代企业管理特点,先进专业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及生产实践中的小改小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六)构建双元评价体系

建立校企双元的学习评价系统。学校主要评价学生的文化素养、理论基础、基础技术、技能水平等,企业主要评价学徒的职业素养、企业认同感和团队意识、实践能力、岗位技术技能水平等。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定性评价与动态评价、行为评价与心理评价相辅相成的原则。

在构建校企共建的互认共享的评价体系基础上,改革学生就业创业办法,完善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使优秀的毕业生找到合适的企业,使优质的企业找到适合的毕业生。

(七)“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在校企合作和“订单”企业中,以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投入设备的方式或从企业引入适合学生技能训练的产品等方式,把企业的生产培训中心引入学校,并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运作,逐步实现“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的八位一体教学模式。

四、双元培育模式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政府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从宏观层面把握参与双元培育的行业背景、企业和学校的资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建立促进校企长期合作的组织保障机制。

二是行业采取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协调和规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对学校和企业实施专业指导、质量评价和技术服务。

三是合作企业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的主体之一,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教育教学过程、“双师型”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合作企业应保障学徒的基本权利,严格执行育人用人交互衔接制度,确保学徒在企业实践的同时,能够参加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将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员工考核,并给予奖励。

四是学校要在政府的主导下,依法牵头筹建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多元投资主体组成的职业教育集团,探索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的职教集团治理机构。

参考文献

[1]徐一畅.《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吉林大学》,2009.

[2]黄巍,唐友,佟明亮.《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

区域经济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二元经济;区域经济;经济趋同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49-02

引言

二元经济思想起源于古典经济学派的灵魂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提到了市场分工理论,认为工业部门是产生于农业部门,二者的并联过程是二元经济发展的本质。缪尔达尔等人认为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的存在,使得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经济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二元结构存在。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的带头人,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基本上要经历一个类似“二元经济”的发展过程。这种经济的特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按照发展的持续进行,将一直进行到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变为短缺,这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是一个质的飞跃,进入现代经济的增长阶段。通常,我们把这个节点称为“刘易斯拐点”。

将区域空间和地理二元理论引入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来解释区域部门二元经济框架在区域间的差异的延续问题,形成了区域城乡经济二元和地理二元相互胶合的结构现象。依据缪尔达尔等人的区域地理“二元经济”固有的“积累性因果循环”的理论,得出对于我国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发展的非均衡与均衡问题,区域空间发展极化与分散和产业发展的集聚扩散现象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一、关于区域经济趋同的理论概述

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来说,经济增长是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前提和生存基础,经济增长的研究始终是经济学的关键研究领域。自20世纪中叶以来,以索洛(Solow,1956)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的进行,资本不断地深化,然而资本存在着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人均资本存量少的地方因为资本的收益高与经济发达区域而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存量的相对减小使得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开始走向趋同。

在经济增长的趋同研究方面,西方学者由趋同的表征开始向趋同机制进展,条件趋同成为研究的热点。索洛(Solow)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除了人力、资本、土地等非技术因素,技术外溢是区域经济经济增长的源泉,对于区域经济的趋同的影响深远。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在条件趋同的方面更加明显,但主要是研究要素投入、基于要素禀赋的条件下的趋同,未能从区域经济趋同的空间、时间上的变化进行度量。本文通过对中国的“二元经济”的初始条件与结构的探究,寻求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经济的趋同过程中的区域经济时空转变,以获得有益的政策启示。

二、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

根据刘易斯的经济观点来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传统的农业部门和以工业为代表的当代工业部门,二者长期并存。在发展中国家由低收入型国家走向消费型国家的过程中,经由两次“刘易斯拐点”之后,区域经济时空发生巨大转变,伴随着农业产品边际价值生产率和工业品边际生产率的无限接近,整个区域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和空间(城乡)彼此融合,二元经济解体。在这种区域经济的变动中,劳动力的转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农业的边际产出接近于零,工业农业存在巨大的工资差,农业流动人口进入工业;再次,农业人口继续向工业部门流出,直到工业化开始受到阻力,工资压力上升;最后,农业机械化改造,农业的生产力得以解放,劳动力的流动取决于两部门边际生产力的相对大小,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

对于区域经济来说,产业是其核心。城市经济“经济发展的时间”与“产业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这种经济生态变化的“时空观”导致了产业发展物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形成了产业经济要素集聚的特殊变化模式。费景汉等人把二元经济理论经济结构的转化放在了政府的身上,政府作为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健全因素的纠正者,弥补市场经济失灵。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视角来看,劳动力为实现“经济人”而向工资更高的部门转移是一种对自身身份的重新定义的过程。

目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与高失业的现状是经济结构引起的。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和知识技术大潮的猛烈冲击,必然造成熊彼特式的“创造性毁灭”的资本深化效应。这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速导致的高技术人才短缺和农业部门转移的人力合理的结果。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的耦合将区域经济增长达到区域经济趋同变为可能,通过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确定经济增长经过外在制度的条件约束来刺激经济内在运行机制的内生经济增长。在资本深化的前提下,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式的区域经济增长会成为主流。

三、区域经济空间趋同模型的构建

1.β趋同系数是指相对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与其初始水平在区域内呈负相关的关系,也指落后地区的某些经济增长接近发达地区水平的速度。

β趋同系数:

该式中i代表每个经济单元,t和T分别代表区域初期和末期时间,T-t为观测的时间长度,yit和yiT分别为初期和末期的人均产出,uit为误差项,假定该式服从正态分布,α为数项,β为趋同速率,它的值的大小取决于初期人均收入水平,与其他参数变化没有关系。

2.二元反差指数。通过二元反差指数来测定二元经济结构,即非农产业值或第二、三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的绝对差值。数值介于0~1之间,二元反差指数越小,说明二元经济趋于一元经济的程度越大,二元结构接近解体;二元反差指数越大,则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差异越大,二元结构越稳固。经二元反差指数的运用,衡量了我国东中西自1978年以来的经济二元结构,发现二元结构的差异十分明显。二元结构强度从东中西开始递增,东部最低,中部其次,西部最高。

我国的二元经济的转型始于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为努力实现工业化,提高二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向现代工业强国一直是我国的宏观战略;我国的经济转型与城市化同时进行,从产业经济的视角来看,传统的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互对立,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剩余了大量的劳动力,且由于政策的因素无法自由流动,导致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极化严重。因此,在关注经济趋同的同时,应意识到不同时点的适宜区域经济空间构成,在β趋同的前提下实现整体区域经济增长的σ趋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结论

本文通过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下的中国经济,就我国二元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以及β趋同的中国东中西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仍存在刚性且区域差异明显,东中西区域的强度由弱到强;二元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时空规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的经济发展留下了更大的任务;二元经济必须打破,随着工业化的末期的到来,农业部门也迎来了发展的曙光,在遵守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区域发展的二元不公,有待新经济发展理论的支持和政府以及市场化手段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Solow 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5).

[2] Swan T.W..Economic Growth and Cap ital Accumulation,Economic Record,November,1956,(32).

[3] Shioji E..Regional Growth in Japan,Mimeo,Department of Economics,Yale University,1993.

[4] Cashin P..Economic Growth and Convergence across the seven coloies of Australasia,1861―1991,Economic Record,1995,(71).

[5] Perrson J.Convergence in per Capita Income and Migration across the Swedish Counties,1906―1990,Mimeo,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Stockholm,1994.

[6] Lewis W.A..Econ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47).

[7] 钱德元,滕福星.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区域差异化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3,(4):65-69.

[8] 郑江淮,高彦彦.从劳动力流动到区域产业转移――江苏双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机制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4):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