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空间设计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项目管理;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6-33 -02
一、项目建设过程中资产移交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既有扩大再生产的改造和新建,也有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治理和改善项目。大型企业总是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管理,但针对转资管理,无论从制度或是实际成效上来看,仍然略显薄弱。
项目建设完成后固定资产转资不及时,形成的资产账实不符等情况,对于项目管理乃至企业管理来说仍是一个顽固的难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转资不及时、单项资产转资不科学,就会造成企业账实不符,特别是对于特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成立的年代久远,资产盘子大,复杂程度高,盘点难度大,这种情况就更为突出。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企业在盘点中发生了盘盈或盘亏,这是根据财务角度来看,账外实物增加或是账内实物减少的情况;第二种是现场有实物已存在或已交付生产运行,财务账面却没有反应,造成了“有物无账”的情况;第三种是固定资产已经报废处理,却没有及时办理资产销账手续,导致形成了“有账无物”。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转资不及时、不准确直接或间接导致上述第二、第三种情况的发生。上述第二种“有物无账”的情况,是典型的项目建设转资滞后造成的。而如果投资项目交付资产清单编制得不科学不准确,也会产生间接影响造成第二种或第三种情况发生。账实不符的情况较难发现,也较难进行纠正,给企业管理带来潜在危害。典型案例就是近年来应地方政府规划发展的要求,对大型企业提出停产或搬迁时,资产因账实不符带来无法评估的问题也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带来的资产移交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艺位号缺失或不准确,现场实物与账面资产对应困难;
(二)分布在不同地点,应形成几个资产号的某一个型号、规格的管道材料等只形成了一条资产;
(三)根据单项固定资产确认规则有关规定,附属在塔、炉等大型设备上的管道、压力表、风机等应形成单项资产,而多数企业做出的资产清单却因对现场及单项固定资产确认规则不熟悉,按照设备管理的习惯分别形成了一大堆资产;
(四)基础、桁架等土建结构中使用的钢材等大宗材料被简单粗暴地分摊,而大型设备基础或桁架本身却没有形成资产;
(五)编制实物清单时马虎大意,与现场没有核对或核对不清楚,造成包括单一设备本身数量、型号等发生错误。
以上是典型账实不符的几种情况。
二、项目建设过程中资产移交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针对目前固定资产移交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算滞后,转资工作不及时
参与大型企业,特别是特大型企业项目建设的单位一般来说都是在企业发展中长期合作建设的施工单位。这些施工单位对企业性质及管理流程较为熟悉,在施工组织、现场安全管理以及交叉作业沟通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在提交施工结算上又往往体现出不及时的共性。在项目已经中交、机器设备已经投入生产运行时,施工结算滞后,导致项目费用不全无法进行财务决算,影响固定资产移交清单的编制。财务对此的处理方式通常是中交时先进行预转资,形成一个整体的打包资产号。施工结算滞后,造成财务决算不及时,时间长了,加上人员变动后续人员对情况不熟悉等原因,资产清单的编制质量大打折扣。
(二)固定资产转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
根据企业对在建工程转资管理规定及内控管理职责要求,固定资产转资工作需要涉及到的管理部门主要有:工程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接收部门等。各个环节的人员由于对固定资产的认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或是缺乏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编制和验收时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4885―2010)及《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及单项固定资产确认规则》(Q/SH0417-2011)的规定严格把关,造成了从头到尾的糊涂或是马虎。核查固定资产的人员责任心不强,根本没有做到账实对应,对单项固定资产的组成不能做到严格审查,资产接收部门不负责任地签字验收,没有认真地进行实物的交接及验收等原因导致形成的固定资产清单有欠准确和科学。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考核细则不明确
大型企业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参与的部门很多,几乎企业中所有的部门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项目建设中,但实际上真正涉及到转资工作的,除了实物资产接收单位,其他的职责基本集中在工程管理、资产管理、审计和财务部门。每个部门根据企业的一体化管理要求在转资工作中各司其职,但如果固定资产转资工作不负责任,形成固定资产不科学、不准确,责任是应该落实到编制单位还是核验单位呢?是落实到财务部门还是接收部门呢?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考核界定。
固定资产转资工作是流水线作业,涉及多个部门审核确认,企业制度中对编制固定资产清单的质量多数没有明确的制度要求,对转资质量也没有明确的考核细则,造成了大家对固定资产转资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即使固定资产会计和转资员有很强的责任心,但由于其他人员对各类资产和费用等的界定划分审核不严格,分类统计核算时频繁纠错和调整数据,又或者是由于清单编制质量过差根本没有办法调整,造成了大量的扯皮和推诿现象。长此以往,由于无法界定责任,不正确的情况也被慢慢忽视变成了常态。本应细化管理的固定资产转资工作变成了只是流于形式,走个过场,实际上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转资带来的账实不符的情况,职责很难落实到位。
三、从项目管理全过程强化固定资产移交工作的思路
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固定资产移交及时与否、移交价值准确与否等,关系到企业成本效益和资产折旧的计提,是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基础,对今后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巨大。所以,工程项目建设控制过程中强化固定资产移交管理,从而完成固定资产形成过程的价值体现,非常必要。
(一)转资应提前到设计阶段,要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交付建设项目固定资产工作应从建设项目立项开始,贯穿项目竣工验收结束的全过程。项目实质性地进入到实施阶段,应该从设计工作开始。设计单位虽然看似和企业的固定资产交付没有直接关系,但设计文件编制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联的细化程度,可以帮助项目建设中涉及固定资产转资的相关干系人了解整个资产形成过程,从而形成最初的主导方向。
但现状是设计单位有自已的图纸编制要求及资料体系。他们一般不会依据固定资产形成的规则对图纸料表进行编制,以下几种现状影响固定资产在图纸料表中的体现:1.各设计专业提交的材料表往往是汇总编制,并不是分别按照单项固定资产形成规则进行编制;2.有些专业图纸料表没有按照固定资产编制要求进行编制,例如电仪专业图纸料表没有以回路为单元进行材料表的编制;3.设备专业图纸料表中,对于附属在单体设备中应统一形成单项固定资产的管道、材料、仪器仪表等没有统一进行编制;4.大型设备基础和土建结构没有材料表,经常是施工单位进行图纸扒料,对大基础、桁架等应形成单项固定资产的没有文件说明等。
因此本文建议,进入方案设计阶段后,工程管理部门就可以会同资产管理单位、资产接收单位、财务部门、设计单位就项目特点进行分析,编制初步的固定资产清单,这份固定资产清单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其中有关资产的工艺位号及名称描述需按照资产接收单位的要求统一编制,同步反应并落实到详细的设计文件中去。在图纸料表中对于不能单一形成资产的保温、伴热、压力表等材料应注明附属资产名称,各专业根据单项固定资产编制要求对材料进行以各专业为主、单项资产为辅的分类要求统一认知进行编制,最后在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单项固定资产清单时便于一一对应。
在这个环节中,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就显得格外重要,其实只要和设计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设计源头统一对固定资产转资工作的认识,将设计资料进行细化管理,就能够从项目最初状态形成清晰的指导性文件资料,便于后期的转资清单的编制。
(二)加强责任落实,强化“账”“实”管理单位作用
转资过程中文件的签字确认人员一般是部门领导,他们往往工作繁忙,无法对编制文件的质量进行把关,因此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转资工作管理和考核制度,不仅要对应到各个职能部门,也应落实到具体经办人员。
此外,企业虽然于在建工程转资管理规定中对固定资产转资的期限提出了要求,但对于固定资产转资的质量却很少有具体制度指导监督,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固定资产转资工作涉及面广,参与单位多,考核难度大。因此细化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就成为加强转资质量的重中之重。在这个环节中,更加应该强化“账”“实”管理单位的作用。
财务部门作为资产核算管理的主要部门,应当进一步细化转资会计核算的管理要求,从源头保障资产核算、分析和管理的有效性。在转资过程中,无论是否直接编制《固定资产转资清单》,作为固定资产账务专业管理部门,都应该组织指导工程、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对清单进行编制。从专业指导的角度统一认识,提高清单的编制质量,便于后期核对。对于在转资工作中的资产接收单位的职责,也应加以重视。资产接收部门在固定资产接收工作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不仅要“以账对物”,更要“以物对账”,从源头控制资产账实不符情况的发生。
(三)依托现代化应用软件,发掘软件信息处理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内容都是相当的繁重。现代化企业基本都启用了各种应用软件来进行项目管理,其中ERP 就是其中非常通用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ERP系统初步实现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与全面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否利用ERP系统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强大功能辅助项目固定资产转资工作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项目性质,建立合理的WBS元素。不同WBS元素下,依据项目建设初期设计方案阶段提交的固定资产清单建立网络,网络名称就是资产名称。这样可以随着项目建设进度逐步形成清晰的资产清单以及资产原值,这样可以使项目管理、工程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随时看到资产形成的过程及情况,财务部门再对各种费用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摊,形成的资产价值科学合理,转资工作一目了然。
项目管理软件大多数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支持开放的后台数据库,可以深度开发应用软件系统的强大功能,也可以选择后台数据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总之, 只要深入挖掘应用系统中的强大功能,就能够为固定资产转资工作提供更好的辅助功能。
关键词:空间;装饰;设计
1现代装饰壁画的定位与发展
现代装饰壁画的定义极为广泛,因其风格种类多样、运用到的材料多样以及多功能等特性,很难使用一个固定的词语来下定义。不管在风格还是材质方面的现代装饰壁画都是会实时被现代美术与现代设计理论和风格所影响的,现代装饰壁画的实质其实就是对现代艺术的一个侧面反映。若是想了解现代装饰艺术,通过现代装饰壁画可以说是不错的选择。19~20世纪阶段,部分画家因为照相的发明选择放弃自然画派,从客观表现手法转至主观思想表达,从而诞生了部分新的艺术画派。这些艺术家倾向于基于自然探索事物形态的基本要素,对其加以分析,随之创立个人的画派风格思想。随后,欧普艺术的出现和米罗、克利等艺术家的出现推动了现代装饰艺术与现代室内设计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2国内外现代装饰壁画的类别
中国现代装饰壁画跟随社会发展进度,已经会选择装饰壁画新材质作为媒介进入世人目光。就中国而言从广义上讲,绘制在建筑物的墙壁上或岩石上,以及其它如洞穴壁上的壁画、图案,都可以称为壁画。现代装饰壁画主要目的为建筑装饰,装饰壁画本身与室内空间设计、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协调、融合的关系越来越被重视,材料的选择上也更加多样化,具有更持久的耐久性。国外现代装饰壁画的流派风格复杂且多样,单就它们的特点来说,大致可分为两种倾向:抽象构成主义与超写实主义。抽象构成主义常常表现在建筑、室内设计和工业造型等装饰艺术领域中,而后者则多体现在大型的现代装饰壁画与公共空间领域的装饰艺术之中。
3现代装饰壁画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现代装饰壁画的身份向来就对绘画艺术有着极大的地位,其本身自带着强烈的视觉传达的艺术属性。所以在现代装饰壁画的色彩上面拥有着颜色本身所具有的很多特质,并且同时加上画面呈现出来的具象与抽象的事物形态,那么自然容易影响观者的欣赏感受以及情绪。因此,不同性质的室内空间选入的现代装饰壁画则会首先思考空间与色调的协调性、功能与感受的统一性,将现代装饰壁画充分的融入到室内设计的整体环境之中。打比方来说,图书馆环境对于选择现代装饰壁画色调的要求,应该在不失严肃稳重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到给人轻松阅读的氛围;咖啡馆休闲吧对于装饰壁画色调选择上,应该着重在柔和、明快、营造浪漫、朦胧的情调;家中室内空间的书房则会考虑选用平静、安心的颜色为优先。成熟独立的室内设计空间都表达着一种装饰设计思维,这个思维方式同时通过室内空间之中的结合表达出来,现代装饰壁画在室内空间中的选择本质上也对空间设计和风格定位的重要参考方向。现代装饰壁画的内容和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中国的、外国的、具象的、抽象的、古典的、现代的,并不是所主观认为的好的现代装饰壁画就会适用于每一个室内设计空间。在室内设计出现的同时就与装饰壁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室内设计与现代装饰壁画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彼此与对方相互存在着。室内空间可以为现代装饰壁画提供墙体空间的载体,现代装饰壁画发挥着其自身的优势表现在室内设计的空间之中。室内设计同时也影响装饰壁画的形式与材质选择,造型空间与环境空间决定着室内空间,室内空间的设计又决定着存在的风格和多种形态,其中现代装饰壁画加入室内空间中就会彼此相融,交互影响各自,从而达成一整个必然的空间存在。
4现代装饰壁画对室内设计的作用
室内设计不仅仅作为一门综合环境设计的学科,其次还关联着生理感受和心理情绪等形式的方面。在进行室内设计过程之中应该要遵守一定的室内装饰设计规则,这样才更好的实现现代装饰壁画的美的享受。现代装饰壁画首先因为其装饰的属性,仅凭它有着方便应用与丰富颜色的特性,就被大量应用于室内空间的设计装饰。不论是大面积的视觉表现还是小面积的增添空间设计的趣味性,都可以对室内空间有着良好的共存合作。空间设计的背景环境因其地域选择的不同,所以其相对应的功能空间也不同。空间设计的环境风格对现代装饰壁画的应用选择上有着部分的制约性,现代装饰闭画是一个空间环境的墙体的点睛。现代装饰壁画的画面内容选择上若是和空间环境融合程度高,就更加突出空间设计的整体设计,使整个环境设计相得益彰。例如,欧式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讲究装饰的繁复与华而不实,在现代装饰壁画的选择应该重点考虑与作品本身氛围融洽的作品,再如风格突出的印象主义现代装饰壁画作品,在色彩选择上大胆突出雅致和贵气,加之配以浮雕边框,用来追求欧式风格的富贵逼人气质。那么若是现代主义风格的空间设计,就会首先思考到极简主义、波普艺术、立体主义作品,整体画面内容通篇使用简洁的线条,错落的色块为表现手法,给整体室内空间设计增添一种现代的、化繁为简和少即是多的舒适感。总之,现代装饰壁画在室内设计中不可或缺,其在室内设计起到的作用影响往往画龙点睛,有利于衔接整体空间环境的设计主题。
参考文献
[1]丁密.室内空间形态的平面化表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点
众所周知,当把一个点放在房间的中心时,由于这个点会作为力的中心,具有单点中心效应,从而使空间产生一种向这个点集聚的向心力,进而会对它周围的事物产生一种控制的行为。然而如果空间中放置两个以上或两个点的话,其中的两个点就会构成了一条线,两个点间会产生吸引力;如果放置三个点不在一条直线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面,给人会产生一种对称、稳定的感觉。如果其中一个点发生偏移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会打破之前的安静和稳定的建筑空间气氛,从而会使整个建筑空间表现出一种动感,也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活跃感。通常线和面是由很多的点组合而产生的,正如很多事物的组成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在点组成线和面的过程中也包含一些规律可循:如果有很多大小相同的点,在排列的过程中,按照某种规律排列成线或者面的过程中,就会给人以节奏感,错落有致,和一种稳定感;然而如果有很多点在排列的过程,并不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大小各异,参差错落,就会让人感觉到一种动感。
2.线
在几何学发展的过程中,对线的定义有很多,目前常用的对线的定义为:一个点任意移动而形成的图形。线在点和面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线的宽度接近某一值的时候就会产生面,而当它的粗度接近某一粗度的时候就会产生体。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其具有力度感和方向感,对人的心理和视觉受线的影响都较大。直线表现整齐、严肃、平静的特征,它能给人以平和的心态,使整体空间和谐统一,体现出沉着、稳定和安定的氛围,当然,使局部空间出现一些曲线,更能营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线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抛物线、双曲线、圆弧线、波纹线等等,它们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的作用各不相同。直线能让人产生一种平和、稳定之感;然而曲线却能给人以动感和韵律,给人的感觉是轻盈、柔和、优美和丰富,同时这些线在设计中的运用会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螺旋线有旋转和上升的趋势,抛物线是速度的象征,圆弧线更加丰富饱满,波纹线展现灵活多变,双曲线有动态平衡的美感,蛇形线富有吸引力等等。
3.面
面由于形成的方式的不同,最后构成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密集的点可以形成面,移动的直线也可以构成面,其中有无规则形面、几何形面、有机形面等。例如,徒手形,是当时设计者在人有意识的情况下有意做出的各种姿势,并在设计者敏锐的观察中完成的一个艺术建筑。世界著名的悉尼歌剧院也体现出了无规则的设计理念,三支巨大并且形状各异的白色建筑相互依偎呈现出远近不同的空间视觉效果,在复杂的设计工作中,体现了设计者独特的动态设计眼光。苏州博物馆建筑完全体现出了由几何图形拼接而成的几何形面的建筑效果,不但体现出时代感,而且也没有改变传统的建筑理念。有机形面虽然没有明显的线条拼接痕迹,但是却给人一种井然有序的感觉,具有华丽而不奢侈的效果。例如,墙面凹凸不平的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其设计造型极具浪漫形式的艺术设计理念。通过专业的设计途径以及对美学的相关研究,在建筑空间的设计元素中添加了形状、色彩、位置以及视觉的概念,集中运用在建筑空间的造型和布局中,从而体现出建筑空间中的视觉环境。众所周知,点、线、面不只是构成平面的基本元素,还是设计建筑空间构成的基本元素,另外还有形体、光感、质感等。面是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基本造型元素,在建筑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直线形面和曲线形面。而不同的面由于个性差异会形成不同的风格展现不同的特征。其中直线形面在空间中与部分点与线相结合,展现出正直、严肃、稳定、具有安定的秩序感,象征坚固、正直、稳定、强壮与庄严,寓变化于逻辑之中。与直线形面不同,曲线形面表现出抒情、运动,丰满、节奏、伸展、韵律、变幻在变化之中蕴含情感,随意而动,不受约束,故而常有设计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一些独特的视觉形象,营造出一种浪漫、温馨的艺术气氛,使得建筑空间自由、活泼,富有鲜明个性。
4.形体
建筑艺术集可见、可触、可感于一身,这就是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区别,并且和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长方体、锥体、球体、正方体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几种简单的形体,正是由于它们各自特点的不同,而各具性格。例如,埃及金字塔,三角锥的形状,加上规模的巨大,再加上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是金字塔给人以一种敬仰和崇拜的感觉。有些建筑在设计上,故意表现出一些呆板和乏味的形式,然而它们通常以优美的造型、独特的设计让城市焕然一新。
5.质感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质感优越的材料。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建筑材料的多种多样,为建筑空间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丰富的材料质感,传统建筑材料的积累,再加上建筑技术在结构和材料等方面的结合,从而使建筑空间设计更接近完美,为建筑设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6.光影
人们认识这个大千世界大部分是通过自身的感觉的器官来完成的,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信息的获取是通过视觉器官来感知完成的,这就需要在有关的环境中来实现,光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正如大家所知的,光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其中自然光最具魅力,这种魅力独特且重要,它一方面管理着人体的生物钟有条不紊的进行,另一方面它让我们保持生命节奏的平衡。光被称为建筑空间设计中的特定元素,其中建筑的实质是空间,建筑空间的灵魂是光,光在建筑实体特征中给人一种温暖、愉悦、轻松、自由的感觉。建筑空间与光元素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了特殊的设计理念——空间与光双向的互动性。建筑空间中在光的映衬下给人一种视觉享受,充分体现出了艺术效果和建筑设计师的技术含量。建筑空间的限定基础是光的明暗程度不同,空间内的明暗变化随着光的强弱来改变,整体效果给人以变化莫测的神秘感觉。光的强弱划分空间区域特别明显,使得建筑空间更加有层次效果。建筑空间可以通过光源突出重点部分,使之形成视觉中心,从而打造空间主体。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光元素来吸引人们的视线,并且集中到某一特定的中心区域,还要学会运用线性光源,水平光带导引和顶光的集中投射突出建筑物的艺术氛围。
二、结语
一、博物馆展示设计现状
近年来,博物馆的展示设计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但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来看还处于低龄化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如在国内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展示设计的教科书,内容大多是笼统的空间、材料、色彩等理论知识,实际案例很少,实践性的方法也很少,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研究则更是一个真空区。
二、博物馆展示空间定义与发展历史
博物馆展示空间是在固定的环境基础下将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安排在内的构建出具有展示性的场所,这种展示场所也可以称之为展示性空间,它是人们生活的映射,体现了公众所处的某个时间段的行为与审美方式,也是设计师对生活的感悟,并且将其与公众的情感融为一体,使参观者得到美的享受。博物馆展示设计属于室内空间设计的一部分,都是利用空间分割和透视法则,把有限的空间变得丰富而又有层次感,以创造更为立体的空间体验,实现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追求的目标。
最先把展示设计运用在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中的是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展示形式多是与标本结合出现的景观场景,复原动植物的繁衍生长过程,如江西省博物馆的恐龙世界、生态鄱湖展区等,都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设计表现当地的自然风貌。这种设计方式表现手法直观形象,科学真实,受到观展观众的喜爱,后来逐渐被运用到各类博物馆中,如民俗类、历史类、军事类、纪念类博物馆。
三、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的类型和特性
(一)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类型
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类型有再现式场景、复原型场景、表演式场景、展演式场景、情境演示型场景、景箱式场景、景观式场景等。
(二)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特性
1.展示性。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是一种具体的表现方式,其中融入了设计师理性与感性的分析,源于空间场景设计对展示的要求。他的展示性充分表现在对文物藏品直观的表现上,让观众更容易了解场景中所展示的主题思想、叙述的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空间情趣。
2.时间性。有人说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是没有时间的、静止不动的,只有空间概念。但是,笔者认为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空间场景是带有节奏韵律的,整个场景的节奏感都是通过空间风格和所展示的藏品来表达。在这个空间中,设计师统筹了时间、空间两者的关系,考虑观众的审美要求及视觉习惯,将时间、空间、观众三种关系合理糅合,以最好地诠释所展示的文物藏品
3.叙事性。叙事性是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对这个展览主题的一个描述表达。对需要展示的内容,主题设计师一般会通过一个个的场景复原来叙述,通过不同场景的转变来描述不同的故事内容,如江西省博物馆自然馆的“生态鄱湖”展区内就通过不同的场景复原表现了赣鄱大地一年四季的环境特征,加以文字说明,配合音频渲染,达到寓教于乐的表现目的,把原本枯燥的文字内容以轻松、充满趣味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4.艺术性。博物馆展示的对象除了历史考古价值极高外,其艺术价值也值得我们去考究,文物藏品既是历史的见证人,同样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品。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怎样把文物身上的文化艺术性表达出来,用何种方式表达,既要理性思考,更要关注观众的心理、情绪等因素,囊括造型艺术、建筑艺术、影像艺术、生态艺术,融入文学、绘画、雕塑,以及当代影音学、光学的技术,不难看出,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所以说,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场景创作须先整体,后局部,以艺术原则为指导,以文物藏品内含信息为纲领,组合整体与部分,从而给受众以美的享受。展示空间艺术性原则要求设计师首具有健康向上的艺术和审美意识,其次更要敢于创新,体现自己的创意。
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创作的艺术性不是简单的外墙装饰、孤立的墙面风格组合,应该是一个局部复合整体,形式与主题内容统一构成的场景空间。此外,对于人流量比较大的博物馆展示空间来说,也是有着自身特殊性的,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公共安全问题,如盲道的设置、专门的升降电梯、应急通道等,这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基础设施在设计施工前,就应充分考虑到。
5.临境性。临境性也可以称之为观众的“沉浸感”。展示设计的成功与否在于观众是否有沉浸感。沉浸感,简单来说就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优秀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环境可以达到让参观者难以分辨真假的效果,令参观者有强烈的视觉、听觉、触觉冲击,利用VR技术还可以虚拟现实,仿佛置身于真实世界中。
四、对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未来展望
面对当今全球经济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随之改变,对于总被扣上“古董”帽子的博物馆来说,也必须顺应时代进行变革创新。首先,要在保证文物安全为前提的条件下,转变观念,更注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其次,改变展示设计方式,强调服务第一的原则;第三,在展示设计中利用高新的科技手段,使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更加智能化,实现博物馆数字化,为博物馆展示设计由静态展示升级为动态展示,告别以往单一、僵化的展览,使设计更加灵活、开放多变。综上所述,创新时代,博物馆展示空设计必须大胆变革创新,首先在展示理念上转变,在展示内容上不断扩充,在展示设计方式利用新技术创新,保持博物馆良性发展的态势。
五、结论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目标是服务整个展览这个主题,使内容与形式更加统一,达到主题突出,令空间场景更有韵律和节奏感,让观众得到更多审美享受,获得更多的文物藏品的内含知识信息。本文通过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发展历史到特征性分析,以及对后期的展示设计的展望,清楚分析了展示设计对于博物馆展览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尊重展示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博物馆展示空间场景设计的发展脉络,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给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今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立的理论与实践教程,但对于场景设计来说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笔者希望通过以上的论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创作理论依据,为设计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此来实现博物馆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1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概述
空间是的概念比较宽泛,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科学家认为空间就是欧氏几何学所展示的实际存在的空间。哲学家认为关于空间的知识领域是地理学。一定的空间分布是地理现象的重要特点。地理学的一大视角就是空间视角,因而各种各样的空间观得以产生。建筑工程师认为把握空间应该从空间知觉入手,认为空间包括路径空间、领域空间、理想空间、街道空间、游牧空间和广场空间。我国有些专家把空间限制较少的空间叫做开放空间,是以大部分居民为服务对象的敞开的空间,除了包括绿地等自然景观,而且也包括庭院、巷弄等人文景观。这种定义比较全面,一方面强调服务目标,另一方面对开放空间的要素构成做了规定。也有专家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开放空间,它由公共绿地、道路、广场、自然风景和休憩空间等组成。因此,目前只能说,城市开放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有很大得相似性。但对于公共空间或者城市公共空间现在还没有比较统一的定义。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秩序性、层次性和整体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一种物质空间,其功能就是供人们使用,使人们的身心需要得到满足;它是城市公共资源之一,空间资源是其本质;拥挤性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特点。
2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使城市的主体,为人们的活动提供空间以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是城市空间的最大价值。因此,在创造城市空间时,要贯彻尊重人、关系人的理念,使得人们的多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在以前,城市管理和规范者把生活、交通、工作和游憩作为城市的四个功能,并以此为原则来设计城市布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巴西利亚就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但它只注重汽车交通,却将步行系统排除在外,使得城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这种规划显示出了设计者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片面理解,最终使城市的活力消失不见,使人们对公共空间缺乏兴趣。现在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发展很快,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也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存在一些问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长远考虑不足;层次感不强,结构系统性不佳;城市规划没有地域文化特色;休闲娱乐空间不足,交通集散空间过多;城市广场规模过大。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在以后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来说,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规划要有系统性,要对开放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给与高度重视。无论是街区,还是社区和邻里,都要做好规划,而且规化要体现城市的总体结构。第二,要适度围合一些建筑,创造积极空间,使人们的领域感和安全感得以提高。如果空间规模过大,可以进行改造,使用地面高差、色彩、设施和植物等来进行改造。第三,尊重边界效应,在使用者容易接触的地方开展空间布局,做好空间边缘部分的设计,使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增强。第四,以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设施的群体为主要的考虑对象,同时也适当兼顾其他群体的需要,使各个群体都有自己合适的活动场所。此外,把残疾人、母婴和儿童的需要也要考虑进去,体现人文关怀。第五,公共空间应该建设一定的设施,使人们的活动需要得到满足。此外遮阳、日照和通风等因素也要考虑进去,使人们能在空间了舒适地享受生活。第六,在公共空间设计要将可能的磨损和后期的维护考虑在内。以前在进行公开空间环境设计时,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一般考虑很少;现在设计者却非常注意环境与人的协调,想法设法使环境满足人的需要。
2.2系统性原则
对城市建筑的研究和分析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古与今,远与进这是整体进程的。城市与分区、单元、地段,体系与城市,地区与城是等等相对的整体。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社会、建设、管理、教育等是各个层次。建筑的内外、单元的内外、城内与城外也是相对的整体。粗与细、上与下是设计操作和系统规划的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应该以工作作为突破口,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环境客体、环境主体和环境主客体之间的交互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三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造的复杂系统。系统的核心是整体。环境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功能正常、要素结构稳定和要素和谐共存。城市空间的一个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所以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应该综合考虑。整体性的思想不仅有物质层面的意义,还有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意象理论认为,每个人眼中的城市环境是多种视觉元素叠加而形成的整体效果,也是几个空间场所的叠加。根据系概念,如果城市街道是点,那城市空间就可以看做是线,点线要完美结合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3动态性原则
很多城市的寿命是很长的,它不像某些建筑存在的寿命比较短。时间跨度长是城市建设的一个特点,它从建立起就会一直新陈代谢,城市空间的塑造也不是某一个建造者或设计者完成的,而是很多代人的智慧结晶。动态性原则主要有四个表现。首先,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是一个建设,反馈,在建设的过程,所以是动态的;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使其系统性逐步增强。其三,互动的动态性。与人为本的原则与互动原则联系紧密,互动原则是基础,实施其他原则要以互动原则为前提;互动原则的发展依赖于其他原则。第四,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实施过程中,其具体设计的的约束条件是政策框架和三维轮廓所提供的。空间尺度、形态及其与周围建筑和环境的关系等众多因素都应该考虑进去。这使得城市设计框架的弹性增加。其实质是要求动态把握公共空间使用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层面、人群细分的关怀。综上所述,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城市整体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功能的发挥有较大影响。开展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有三个,即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
参考文献
[1]付永芳.禅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
[2]赵娟.北京高校新校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