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阅读教学方案

小学阅读教学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阅读教学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阅读教学方案

小学阅读教学方案范文第1篇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引导师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师生实现从“阅读”到“悦读”;

3、通过活动,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构建最理想的成长文化生态;

4、通过活动,推动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家庭的建设。

二、班级具体工作

1、保证学生有书读。

书源:(1)班级图书角借阅 (2)学生自由购买(3)学生之间相互借阅

(4)节假日上书店、校外图书馆阅读等 (5)各科老师推荐

2、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

(1)在校期间每天中午12:40—13:30为固定的学生集中阅读活动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任何老师不得挤占。读书时间还可以与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自主课)、班队活动相结合,做到不挤占学生课外休息时间、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又保证学生有读书时间。

(2)周一到周五建议学生放学回家保证半小时的阅读时间,。

(3)周末要求学生保证至少2小时的阅读时间。

3、保证学生会读书。

(1)读物推荐课

——结合课内教材,推荐读物

——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读物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推荐读物

——结合本土的地方文化,推荐读物

(2)方法指导课

指导内容包括:怎样选择书籍,怎样阅读一本书,如何做内容摘要,怎样在书上画批及写读书笔记、读后感,从而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阅读赏析课

就是让学生把阅读的书籍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通过表情朗读、配乐朗诵、背诵片断、格言及表演等方式表达出来,使大家在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同样老师要引导学生领会全书的主要内容,学会归纳整理知识,掌握不同体裁的作品的阅读方法。

(4)阅读展示课

是通过学生汇报,教师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形式可多种多样,生动活泼。不过于指导,提倡个性化阅读。

(5)主题阅读课

根据语文教材专题组元的特点或者班级风尚建设、时事需要开展短期或长期的“主题阅读”,把学科教学和班级德育、时代精神教育等相结合。

以上课型本学期内语文老师负责至少开展一次,并有资料(指导方案、指导反思、反馈)备查。

4、保证学生读好书。

制定班级读书活动计划,建设班级读书活动制度,含读书目录,读书时段、内容安排,指导预设,反馈资料等,提醒老师及时将班级读书活动资料建档。(期末上交检查)

5、鼓励师生共读。

师生共读利于学生读书活动的针对性开展。做好共读资料的收集与保存。

三、学校工作

1、为各班配置书柜。

2、扩充图书馆藏书,健全学校图书借阅制度,使学校有限的图书“活”起来。书源:学校购买,家长捐赠,学生捐献。

3、编制读书目录(必读书目/推荐书目)。

4、建立读书活动评价制度。

(1)通过资料检查、问卷调查、赛事检查和抽查等形式对各班读书活动进行监督、促进。

(2)开展评比活动。

(3)各班评选“书香少年”。

5、把读书活动与校本研训相结合。

定期开展好课展示,开展读书活动经验交流。

6、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结合上级读书活动的安排,根据年级特点组织学生竞赛,如知识竞赛、征文、演讲、读书笔记评比等。

7、开展“读书节”活动,在“读书节”或期末开展先进表彰活动。

8、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9、发起“亲子共读”倡议,形成家校结合,促进学生阅读。

四、家长工作

1、保证孩子的阅读书源。

2、配合学校读书活动的安排,监督孩子进行校外阅读,积极参与“亲子共读”。

3、积极为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捐赠书籍,出谋划策。

小学阅读教学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兴趣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借助课本,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体验,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熏陶,发展个性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语文阅读教学。

一、设计一个联系学生生活,突出学生体验和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案

一个好的教学方案,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促进,使教师教得顺畅,学生学得轻松,达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写好一个阅读教案是完成阅读教学成功的保证,因此,教师阅读教学方案的编写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安排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预设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联想和想象等环节,尽量让所教内容最大限度地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这样,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方案就成了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的学案,打破了原来程式化的阅读模式,使课堂活跃起来,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达到了新课程备课的要求。

二、教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教给学生相关的知识

教师要随时随地教给学生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知识、文学常识,为必要的阅读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如记叙的方法、说明的方法、议论的方法、语法、修辞手法、文章的几种结构方式、开篇类型、结尾的特点,以及过渡句段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阅读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二)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

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顺利完成阅读过程,熟练使用字、词典都需要许多方法。首先是教师一定要认真指导学生。其次是阅读方法要符合小学生实际情况,使学生掌握和操作朗读法、默读法、勾划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主要的阅读方法,并能融会贯通。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他们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后,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点拨、启发、激励他们,要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三、创设一个阅读的情境

情境阅读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阅读,学生有所感悟,并将自己的独特见解用语言、动作、图画等表达出来,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1.教师借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具,配以激扬的情绪、丰富的情感语言促进气氛,创造情境,并尽可能提供文章所描写的实物,让学生对照阅读,使学生轻松、愉快,敢说、愿问、敢想,增强阅读欲望。如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师可事先准备杨梅,让学生触摸,并仔细观察杨梅的形状、颜色,品尝其味道,然后让学生说感觉,研读课文是怎么写的,这样学生就容易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创造不同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不同的阅读活动。

2.让不同个性的学生依照各自特长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经验和知识不等,因此他们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感受,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如有的学生爱读,教师就让他读给学生听;有的学生爱写,就让他根据阅读中所学,仿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念给大家听;有的学生爱演,教师就让他们依据课文内容扮演角色,表演给大家看;有的学生善画,教师就让他画出课文中的图画、人物,让大家观看;有的学生会说,就让他旁征博引,从实际生活中说出与课文类似的事例,阐述出自己的观点……

四、开展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工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文章题目,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文章题目,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对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开展课内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师要经常通过举行班级故事讲演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成立班级文学小组,整理优秀作文并装订成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方案范文第3篇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重点。阅读的学习是学生与文章进行对话的过程,对于阅读的教学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才能达到互动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进行语文的学习。在现代的教育中,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所以在以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的目标下,需要教师们开拓新的方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起到推进作用。

一、互动教学的意义

互动教学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互动的概念,融合现代的教学的新型理念和模式,开展教学的新课型。使用一些有效的方式,能够对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起到良好作用,从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显著的提高。

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学,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处于初级的成长阶段,所以是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时刻。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上,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交流。在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文章间都可以开展相对应的互动环节,让学生有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并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发现、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在阅读上的兴趣,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互动教学的基本目标

互动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在学生在信息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融合上得到加强的效果,下面就具体来分析。

在信息的交流上,让教师在对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上加以帮助,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和意义有更好的理解。

在课堂的教学中,思维的碰撞是有效地进行文章理解的方法,教师需要将学生在思维上的想象力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跟着教师所指引的方向来完语文阅读的任务,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上的效率。

在情感的互融上,需要做到的是师生间以及学生和文章间的的融合,对于语文这门课程来说,文章感情的表达是主要的学生目标,所以对文章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学生能够与文章情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的基础上,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各个方面的体会。

三、互动教学的实施方案

为了能够达到理想的结果,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上有进一步的突破,对于互动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文提出以下几点:

体验式教学。教师在课堂开始前的课前准备阶段,首先了解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在以往的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呈现一种“主宰”的角色,即单方面的对学生进行灌输知识,而忽略学生的参与性,长此以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就会产生厌倦感。所以,教师在了解课堂的实践活动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展开,让学生可以逐渐地掌握课堂的主动权,从而增强学习的欲望。

激励式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在学习上给予的鼓励可能要比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的作用都要大,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要毫不吝啬地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赞扬,即使是没有做到很好的学生,也需要给予相对的鼓励,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情景式教学。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处于语言和文字上的知识传输,可能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消磨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情景式教学很有必要,开展文章情节的表演或是进行互动的小游戏就是不错的方法,我们可以尝试利用。

小组式教学。在学生中设立小组进行阅读教学的开展,让学生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相互进行交流讨论,让每一个学生又能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理解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们之间的相互竞争,在集体的环境中相互进步。

实践式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开展到一定阶段后,就需要进行实际的应用,在实践中加强对语文阅读的理解,即开展写作的训练,这里的写作不同于在语文教学上的作文。传统的语文作文相对比较固定了文章的格式、内容等,而阅读教学所需要的文章写作则是针对不同形式、结构、内容的文章开展不同的写作,在写作能力上进行全面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不断提高。

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要对学生从小开始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与“学”不能很好地区分开,教师单方面地进行知识输出而忽略学生的接受情况是过去一直让人们诟病的,所以在今后的语文阅读教育开展中需要不断地创新。本文所总结的一些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阅读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不过在教育这样一门学问上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就是不断地开拓与创新,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唯其如此,才会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断地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朱兰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0,5(56):43.

[2]马之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2,1(9):27-29

小学阅读教学方案范文第4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读书本缺乏价值。

阅读不是让学生随便阅读一些书籍,阅读的书籍需具有一定价值,如果书籍没有价值,小学生进行阅读就是浪费时间。当前,很多小学生由于没有语文教师的正确指导,在选择阅读课本时以自己的爱好为主,选择的书本大多没有文学价值,很难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一些小学生总是阅读一些幼稚的读物,对于一些名著、传记、科普读物等没有兴趣,这样很难健全小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不能起到锻炼小学生思维的作用。

2.阅读课形同虚设。

小学语文教师对于阅读不够重视,在阅读课上教师只是组织学生阅读,学生呆板地阅读一些所谓的课外书。阅读课的学习氛围比较呆板,缺乏活跃性。这是因为语文教师在阅读课上起到一个组织者的作用,在学生遇到阅读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阅读课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体现阅读的真正意义。

3.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很多小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影响了阅读质量。阅读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的因素。当前小学生的阅读是一种快餐式的阅读,只是走马观花,对于阅读过的知识没有深刻的印象。小学生在阅读中不能随时记笔记,这样的阅读没有丝毫价值。

二、拓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阅读课如果不进行改革,很难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阅读情况制订出阅读教学方案。

1.定位教材文本,开拓浏览范围。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具有文学价值的,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学修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定位教材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不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精华内容进行挖掘,能够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学生通过对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作品进行阅读,能够培养自己的语感,慢慢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语文教师可以扩大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拓展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当小学生面对新的读物时,他们对知识可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增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能够快乐阅读的动力,小学生对知识有了兴趣才可以把阅读当成享受。如果小学生对知识缺乏阅读兴趣,阅读课只会以失败告终。所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当成工作的重点。首先对语文阅读教材中的空白部分,教师要重视,让学生对空白部分进行大胆的想象,通过对空白部分的想象,增加自己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增加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课外读物中获取知识。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因此学生的阅读不仅仅依赖于课本知识,还要通过阅读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视野。教师要根据学生喜欢的读物类型,给学生提供读物,让学生在喜欢的读物中尽情地体验获取知识的。

3.开拓多种多样的语文阅读交流平台。

如果阅读方式是单一的,阅读课就会失去它原有的价值。当阅读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建一个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阅读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交流阅读经验。学生通过交流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改善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教师在班级可以开设一个阅读角,让学生把一些优秀的读物放在阅读角,在课下学生可以自由阅读。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一个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让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积极指导。教师可以建立一个阅读网站,让小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把自己的阅读总结到网站,利用这种网络平台交流阅读经验。

小学阅读教学方案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将重点的工作放在培养学生多元化的知情方面,尊重学生在体验和理解方面的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所谓“五定”,主要指定向、定位、定点、定情以及定性。在不同的环节中,“五定”的内容、要求以及目标各不相同。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五定”的具体策略,以期能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科学的定向,确定目标指南

作为阅读教学最初的出发点与最终的归属,教学目标同时还是阅读教学活动的灵魂。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除了整体目标之外,还分列出了学段目标,并根据学段目标提出了相应的阅读教学建议。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对新课标进行仔细的研究,熟悉教学建议,明确编者的实际意图。同时,结合教师自身的理解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方向之后,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阅读教学目标。

例如,对《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需要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根据文章的要求与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切入点。这篇文章词句、段落等方面的教学并没有提出较高的要求,其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享受,使学生了解到“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在讲解结束之后,可以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表达其阅读感受。

二、合理的定位,进行学情导航

语文教学专家普遍认为:教学设计应该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作为起点,并尽力给学生创造或提供有效的途径,使其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对阅读教学起点进行定位,再结合学情,就可以找到文章切入的关键点。

例如,在教学课文《放飞蜻蜓》前,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研究蜻蜓与人类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切入点;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之后,他们就会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当教师讲到人类应该保护蜻蜓、保护小动物等知识时,学生会发出疑问:老师,你小时候有没有保护动物,有没有捉过蜻蜓呢?此时,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进行耐心的解释,让学生知道: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并以此作为反面教材,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三、能动的定点,以文章作为指路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以对文章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作为其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大力研究,通过切入定点,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设计出开展阅读教学的最优方案。

例如,苏教版第九册的《莫高窟》一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又以第二部分作为重点,主要介绍了莫高窟中的壁画、彩塑以及藏经洞。因此,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该部分上。由于第二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句,同时也有文章的中心句,因此教师可以以过渡句作为其教学切入点,学习文中的成语;同时,在学习这些成语的过程中引入壁画知识与彩塑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浑然一体。

四、准确的定情,对生活进行渗透

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促使阅读教学深深地根植于现实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象与品德修养,并养成良好的品格,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阅读内容来源于生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在设计教学切入点时,必须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作为目标,结合其生活情境,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例如,《落花生》一文,描写了生活中非常平淡的事情,但父亲的话却颇有深意,旨在教育子女要以花生不计名利、默默无闻的精神为学习对象,从而形成要做有用的人的思想意识。文中的“我”实际上是所有子女的缩影。采取切入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认识到具有高尚品格的重要意义。学生把自己定位于文中的第一人称“我”之后,他们就会朝着文章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去努力。

五、有序的定性,教师进行严格把关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在备课环节都会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这样的备课形式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设计出许多优秀的教案。然而,针对这种备课形式,仍有许多教师持怀疑的态度,认为会对其个性化教学风格产生影响。鉴于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以他人的优秀教案作为参照物,并结合自身教学风格,找准最佳的切入点。取长补短,不仅找到教学的最优方案,而且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