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生态学 教学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需求越来越高,社会对生态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才能够使生态学专业学生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研究性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近年来这一教学方法受到高度重视,正在全国高校逐步推广实施。本文就生态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角色

生态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教育理念和教学角色的转变主要是指教学目标、教学关系以及师生关系的重新确定和定位。利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研究性教学方法在生态学专业课程的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老师,他是研究性教学从个体向团队合作方向发展的基础环节。所以,老师应该改变原来教学中的角色,努力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引导者和培养者,逐步使自己由教育者向学习者和创造者方向转变,这样学生才能够从原来被动的接受知识,逐步转变为学习的主导者,进一步朝着知识的探索者、思考者和实践者方向发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研究性教学方法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因素是教师队伍。在以往的课题教学中,老师往往注重书本中各知识点的讲解,但是研究性教学方法更注重将各种知识点转换成为一些案例,并通过集成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理论和知识体系,而且要与学科当前的前沿研究相结合。所以说,研究型教师队伍是区别传统教学模式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教师队伍首先应该参与到各种相关的生态学研究课题中去,从而使教师队伍不断紧跟相关知识领域的前沿,通过自身的不断充实和学习来带动学生的研究型学习。

三、优化教学内容和知识点

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实施是相关知识和理论不断创新的一个过程。所以,老师在进行生态学专业课程教学时,除了要讲授基本的理论和知识,还应该将生态学相关的最新理论和成果带到课堂中来,使学生不断进行讨论和质疑,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质疑问题和批判的精神,进而逐步实现学生新思维、新观点的形成。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老师必须时刻站在生态学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引导学生不断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时刻保持在实践生产的第一线,使学生对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积极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科研和实践类的教学,尽量增加一些与课程内容和实际问题紧密联系的设计、创新类实验,努力增加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机会。

四、完善教学政策和制度

研究性教学方法在生态学课程中的应用,也对教学的各种管理、政策以及制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这些方面更加科学、灵活、合理和多元化。

1. 逐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授课相匹配的制度。当前很多学校存在教师授课内容与自身专业发展方向不匹配的现象。有的老师由于工作原因或经济需要,授课内容与自身的专业发展不一致,一些教师的授课内容甚至经常发生变动,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直接影响了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实施,因此,需要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授课相匹配的制度。

2. 建立与研究性教学方法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整体课程质量为核心。着重对教师就课堂教学中的态度、组织、表达、互动、气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考量,对课堂教学中的科研内容进行考察,如教师是否引入生态学相关前沿知识、是否包含自己相关科研内容等。

3. 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习成绩考评制度。改变以闭卷考试作为唯一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平时的各项教学研究过程考核。鼓励课程教师和教学团队以多样化的创新形式进行全过程考核。

4. 建立教师教学和科研均衡发展激励制度。当前普遍存在着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这种倾向背离了研究型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严重地影响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推广,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与研究型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激励制度。

总之,要想使研究性教学方法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得到良好的运用,除了上述这些外,还有很多需要注意和完善的地方,还需要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光军, 田大伦, 闫文德, 朱凡. 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1).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第2篇

英语学困生是指因为后天或者外界的原因,造成英语学习障碍,不能达到英语教学基本指标要求的学生。这些学生智力正常,但是由于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距离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基本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较为明显的困难,需要教师给予较大力度的帮助。

二、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环境会使学生积极上进,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优越的物质环境使学生的斗志降低,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读书没有用,有的学生说花钱就可以上高中,有的学生说上大学不如去打工赚钱。学困生逃避学习,认为学习是无所谓的事情,上课玩手机、看小说等现象屡禁不止,学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社会的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态度。

2.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许多英语学困生的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明显的不足之处。如:给学生太大压力,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不然就会对学生进行惩罚;父母与孩子的交流甚少,不知道学生想要什么,一味要求分数多高,而不问考不好的原因;个别家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期望不高,这样会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学生不会去认真学习。过度溺爱和过度粗暴都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利,学生容易养成偏执的性格。

3.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影响

英语教师对职业缺乏热情,上课缺少激情,工作压力大,导致工作情绪低落,只是单纯地教学,不愿意进行教育科研。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而对英语学困生的关注比较少。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失败在于学生的自身原因和来自社会、家庭等环境的影响,只有少部分教师认为英语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一见到教师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4.学生自身的原因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两面性。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但是却没有自控能力;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却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他们有自己的意见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重感情,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但是如果指引不当,就会引起反效果。良好的学习基础是很重要的,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学习意志等。这些学习基础正是学困生所缺少的,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来帮助学困生。

三、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课堂导入要生动精彩,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要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枯燥的内容通俗易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鼓励学生自主解决一些问题,整个过程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素质

教师要加强自己的管理能力,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习小组。要抓住学困生的特点,关爱与严管相结合,增强学困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智慧,讲课要深入浅出,见解要独到,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要做到教育有启发性,要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有敬业精神和勤学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政府要为教师提供经济保障,鼓励在职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要提高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06-03

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地理学对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功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1],在生态保护与环境规划治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价值。许多高等院校中“景观生态学”已成为相关本科专业或者是研究生教育的必修课程。但在不同的高校专业设置中,“景观生态学”所处的学科地位不同,由于景观生态学学科交叉性和所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其可出现在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设计、资源管理等专业。专业设置的不同体现了学生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差异,而教学中也往往出现由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新内容缺乏衔接,使目标课程设置呈现跳跃性的现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景观生态学”是河南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设置始于2013年秋季,以选修课形式被学生所接受,2015年以专业基础课的形式纳入到生态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此时已经具有了基本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但由于学生的专业认识局限于传统生态学中由生物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研究,缺乏宏观的地理视角,在面对不同时空尺度景观原理及景观结构与过程研究时表现出一定理解难度。如何针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减少或避免因学科理论基础薄弱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景观生态学”教学任务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景观生态学”课程的特点

景观生态学概念的产生来自于两个科学概念的结合,一个为地理学上的景观,一个为传统生物学上的生态。一般认为, 景观生态学是景观学发展到生态学领域,跨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2]。按照现代科学产生发展的动态模式, 可以找出景观生态学的四个主要理论来源,分别为地理科学、生态科学、经济科学和系统科学[3]。生态学的研究范围由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逐步过渡到景观和区域, 其研究尺度不断扩大,反映出对生态问题的探索由微观走向宏观的趋势,并最终用以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从其理论发展及学科价值上分析“景观生态学”的课程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并兼具实用性和实践性。在学科交叉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与地理学、土地管理学交叉;与农学、林学及环境学交叉;与园林规划、城乡设计等交叉;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与管理学、旅游学等交叉[4]。一言以概之,“景观生态学”在不同类型大专院校中的设置涵盖了与其基础理论有关的各个学科。同时其广泛性也暴露了在课程设置中的缺陷,如基于追求学科与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并满足部分学生对基础理论应用性的要求,机械性的将“景观生态学”课程加入到培养体系中,忽视了该学科与同专业其他学科尤其是学生已有知识储备之间的联系性,学生的专业基础有失平衡,导致学习热情降低,被动学习,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地理学思维在“景观生态学”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学与生态学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差异性与同一性,而景观生态学是二者同一性的直接体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圈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该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关注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在进行地表过程分析、人―地关系分析的同时,还注重各种生态过程的模拟评价。从系统论范畴讲,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圈中一个系统及其周围的生物的以及非生物的物质所组成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需要或产生的所有物质都属于地理圈的组成部分,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展,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包括信息与技术系统也纳入到生物圈研究中,从而表现出生物圈与地理圈的融合。由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叠合、研究方法的类同、研究内容的近似以及互为补充的需要, 使这两门学科相互联系成为必然[5]。地理学是探讨人地关系的科学,从该角度讲生态学本身是地理学学科体系的一部分。当代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经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至整个生物圈,其中一些宏观领域的研究与地理学的研究密切相关。景观生态学是将现代生态学和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高度融合,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持,研究大中尺度范畴问题的生态学,因此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是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的。

景观生态学不同于传统的生态学,其区别表现为传统生态学是以生物为中心,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机制,景观生态学则强调以无机环境为基础, 以生物为中心, 以人类为主导, 正确处理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 并实现景观生态系统的合理调控与规划。景观是一个生态系统,但它首先是一个由不同的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实体,并依据研究尺度不同其组成内容和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景观生态学坚持了自然环境这一整体的概念,秉承系统论和等级理论的原则,使各个地理要素得以综合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及相互联系,克服了分析上的片面性和孤立性。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模型,空间异质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等无一不体现了地理学的广域性、地域性以及综合性特点。此外,景观的研究尺度由微观向宏观转变,尺度变化的同时生态学的格局和过程规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在群落生态学部分的演替顶级理论中包括有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假说,但如果考虑到尺度问题就会发现单元顶级理论具有明显的缺陷[6]。因此需要进行不同研究层次生态规律的尺度转换,即尺度推绎。尺度分析中涉及的粒度、幅度、范围等概念也无一不是地理学中所包含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传统生态学中没有体现。

不仅在学科基础层面,地理学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理论支撑,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与相辅相成还表现在地理学的新理论、技术方法的进步也同时制约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应用。景观生态学从诞生到现在已逾70年,其研究内容从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计算、景观演变特征的追踪描述,逐渐深入到对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意义的探索,同时注重尺度效应的研究,并进一步向景观的生态服务延伸[7]。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向更加多样化,涵盖了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城市景观安全格局构建、景观生态规划、自然保护区网络优化、农田景观与生态系统健康、源汇景观格局分析与水土流失危险评价等。此时,新的统计分析模型与方法纷纷涌出,如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斑块顺坡连通度指数等。众多新方法的建立与验证离不开定量地理学的分析方法,而在不同时空尺度研究对象数据的连续获取以及区域格局的对比分析方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在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空间景观模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8],应用更加广泛,为景观自然过程的相互作用和景观管理评价提供了研究依据。

因此,在以人类行为为主导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中,地理学思维是理解和解决景观生态学中的科学问题的必备条件,具有一定地理学知识背景的人才会为景观评价及景观规划提供更宏观、更理性的视野。

三、传统生态学下“景观生态学”教学的障碍

在众多学科交叉类型中,景观生态学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十分普遍,在具体学科体系中表现为在传统生态学框架中机械性加入“景观生态学”课程。一定的分子、植物学、动物学知识积累有利于向生态学及不同分支学科逐渐深入,但离开地理学简单地讨论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区域概念和大尺度的空间思维的缺失,从根本上限制了景观生态学教学的深入有效开展。

1.人类活动是导致景观变异与破碎化的根本因素。地理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与环境的对立和统一,但传统生态学在认识不同生态过程关系中,忽视了人类行为的主导性,对人类行为引起的自然生态的变化缺乏客观的综合的评价。因此学生对景观进行分析时,忽略了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再塑造和人文景观的重要性,对教材中的内容只进行机械性理解,缺少发散思维。

2.地理学强调生态系统格局对地域的依赖性。地球各圈层中生态系统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内部的景观要素形态、景观空间结构、景观动态发展规律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对景观稳定性及功能的影响是综合的,表现为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效应理论。这一点在传统生态学中未得到足够的表达,限制了学生对景观多样性的理解应用。

3.景观格局与过程是动态性。传统生态学只重视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忽视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的矛盾,不能从历史角度看文明发展和景观格局演替动态之间的紧密关系,在生态平衡中未曾重视人地关系协调状态的实现。景观的时间演变是环境变化与人类行为的双重作用结果,地理学中对区域历史过程的研究为景观生态过程的动态性拓宽了研究视角,并为景观的现状分析和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4.地理学的分析方法是景观分析的基础。景观要素结构、镶嵌性格局、景观变化动态模拟等过程,无一不是运用了地理学的分析方法。此外,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现代技术也应用到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分析模拟和预测评价等环节,该方面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缺乏直接影响理论的实践,影响学生动手能力提升。

四、地理学视域下的“景观生态学”教学策略

鉴于地理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对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性,有必要针对学生的现有学科知识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各院校景观生态学设置及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师范大学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对传统生态学下“景观生态学”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其主要目的为培养或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最终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全局的视角看待景观问题。

(一)深入了解学生地理学基础,增强地理学科认同

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限制了理工科本科生对地理学的认识,因此从意识上提升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是形成地理学思维的首要任务。综合探究式及引发式学习,克服惰性心理,从问题着手,激励学生主动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其形成地理学不仅是理论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等认识,自发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参与到“景观生态学”的学习讨论中。

(二)优化教学内容,以契合本科生的理解水平

面对不同的专业,“景观生态学”的本科教材在内容取舍和深度确定上差异较大[9]。首先要选择适合本科生接受范围的教材,根据景观生态学学科内容,即结构、功能、动态和景观规划,选择教学侧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标识。其次,依据学生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分析教学的层次性,依次展开教学,对重难点辅以实践教学,避免由于基础知识缺陷影响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不足,构建较为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生态问题多尺度分析能力

在“景观生态学”课程内部及外部关注学生地理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内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地理学基本原理,重视人―地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等,突出人文关怀,在景观动态研究及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体现人的作用和需求,不拘束于具体的规范和指标。外部设置地理学相关的选修课模块,如“自然地理学”,“植被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以达到与专业课程的相辅相成。

(四)教学方法多元化,理论与实践并重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仅依靠教材内容不足以体现其特色。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增加实践部分的操作。如通过课堂PPT演示与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具体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亦可选择周围一定地域,通过实地测量与考察,对该空间内的景观类型进行规划设计等。实践是验证理论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知识构架,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保证“景观生态学”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方面。景观生态学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新技术的产生以及模型的建立拓宽了其在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各领域的应用。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掌握地理学、生态学等景观生态学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进展,并参与具体景观生态问题研究,促进优良的教学队伍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1:1-10.

[2]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3:1-5.

[3]肖笃宁.从自然地理学到景观生态学[J].地球科学进

展,1992,(7).

[4]何东进,洪伟,吴承祯等.景观生态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

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8).

[5]冯明义.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0,(3).

[6]张雪萍,张淑花.地理学学科体系下生态学课程的建设

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3).

[7]陈立顶,李秀珍,傅伯杰等.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

未来研究重点[J].生态学报,2014,(34).

[8]刘海燕.GI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学

报,1995,(50).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第4篇

教育不能在“象牙塔”中进行,它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又要引领社会发展。在理论的万花筒中,探求最贴近教育形态的思维模式,以形成扎根性教育理论,是教育理论发展最本真的诉求。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着自然、社会与教育生态危机的凸显,生态学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渐彰显。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生态问题,这是人类付出沉重代价后的明智选择。“可以说,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具有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①方兴未艾的生态范式将是开拓视野看教育的新范式,或许它的思维模式本身更贴近教育的形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ofEducation)”一词,并列专章进行讨论;20世纪60年代,阿什比用生态学诠释大学,用生命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突变说”、“遗传环境论”等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论;1977年,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出版了《学校生态学》,以研究教育资源分布为主旨;华盛顿大学古德莱德主编的美国教育协会第86期年鉴的主题为“学校革新的生态学”;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了《教育改革与学校教育生态学》;波特兰州立大学的鲍尔斯教授等人则多年来坚持研究生态危机给文化、学校的教学、课程等带来的影响;美国加州成立了伯克利生态学方法读写学习研究中心,并将生态学原则解释为“对于所有有机体和系统的发展提供活力的引导原则”,等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教育研究的“生态潮”现象有增无减,近几年更为兴盛。

目前,已出版关于教育生态的专著7部,发表关于教育生态的研究论文2878篇。这些论著涉及到教育的宏观研究(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学校制度等)和微观研究(大学学术、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环境等)。当我们领略教育生态研究的进展时,似乎省察出其逻辑架构上的问题:中国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还刚刚起步,人们忙于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上,忙于确定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忙于使教育生态学真正成为具有科学性的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性条件:生态学对于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的适切性确证。这个问题如果在理论上没有回答清楚,那么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文化学、管理学、行政学等学科之外,独辟蹊径的生态学研究将会是多余的;如果这种适切性被确证,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分析视角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生态”、“生态学”、“生态观”的内涵

在某种意义上,学科体系即概念体系,因此,学科话语是在理解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后的准确表达,“理解一个概念,把握表达这个概念的词的含义,至少应了解支配着这些词的使用的规则,从而把握这个概念在语言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②论证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首先就要理解和把握“生态学”的词义及其使用规则。“生态学”(Ecology)一词由希腊文Oikos衍生而来,Oikos的意思是“住所”、“家务”或“生活所在地”,可以用“Eco”表示,而“Logos”则是表示学科及理性之意,后来演变成为“Ecology”。“生态就像一个家,家是什么?实际上,家始终不可能只是一套房子、几件家具摆设或者纯粹的人口数量总和,显然,家应该首先是一种关系复合体,蕴涵着深厚的并且难以被我们作知性认识的关系结构。”③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彼此之间以及整体与其环境之间交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从一开始,生态学关注的就是“共同体”(Community)、“生态系统”(Ecosystem)和“整体”(Holism)。虽然“生态学”一词出现较早,但它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还是20世纪初的事。生态学是在多学科背景下进行跨学科综合的产物,是交叉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综合性学科的典型代表。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在其早期的研究过程中就显示了宏大的综合特征。它既包含了众多学科的内容,又与一些基础学科交叉,同时还大量运用物理、化学、生理、气象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首先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明确将有机体与其生存的环境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并引入热力学的能量循环思想对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继他之后,美国学者林德曼提出了营养级位生态金字塔学说。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吸收了“旧三论”和“新三论”等系统科学思想,使其理论更趋合理与完善。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先后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浅层到深层,从以研究生物为主体,以个体、种群、群落为重心的自然科学到以研究人类为主体,以生态系统为重心,并致力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以探讨和研究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己任的方向发展的转变。这种转变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需要,而转变的基础是自然与社会(包括人)有着共同遵循的生态学原理。

有学者认为,目前已经被普遍使用的“生态”概念,一般都具有两种词性。一是作为形容词的“生态”,主要指有利于生物体生存的、对一切生命持续存在有所帮助的,如在生态农业、生态食品、生态住宅、生态社区等词语中,“生态”即指“生态的”。二是作为名词的“生态”,指环境总体以及包括人在内的物与物的相互关系,如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行政生态、文化生态、生态环境、生态保护等词语中,“生态”即指一种利生性的总体关联。作为现代汉语的“生态”,一方面始终保持着与生存、生命、生产的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又具有总体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的指称。④由此可见,生态的观点,从根本上说就是生命的观点、有机的观点、自组织的观点、内在关联的观点,它把世界包括人、自然、社会看做是鲜活的生命体。而生命的重要特性就是有机性,有机性的本质就是内在的关联,“生命有机性”是生态合理性的首要原则。

三、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

现代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其发展呈现开放、渗透、融合、共生等特点。在教育研究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许多教育问题和现象,如教育公平、学校职能、学校效能、教师专业发展、素质教育等,很难用一元的、单向度的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进行满意的解释,也难以用单一的因果关系或矛盾关系的原则进行恰当的解决。论证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需探讨理论的适切性、实践的适切性和方法论的适切性等三方面的课题。理论的适切性,即在学科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和确证揭示自然之生态规律的原则与揭示人类之教育规律的原则的价值适切性和现实适切性;实践的适切性,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建立创新型国家等),如何构建和确证教育与生态的理论合理性和现实适切性;方法论的适切性,即面对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面对世界教育的巨大发展,面对“知识本位”与“关系本位”,“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合理性方法的艰难选择,面对从“冲突论”向以“和谐论”为哲学基础的教育理论发展,当代中国的教育应建构怎样的价值观,教育研究应实现怎样的方法论超越。

在这三个课题的研究中,方法论的适切性往往是前提性的,因为“方法论研究是应人类认识发展需要新的认识方式而产生的”,⑤方法论的适切,是夯实教育理论之基的关键,它为理论的适切性和实践的适切性提供了必要条件。生态方法论之精髓在于“整体关联”和“动态平衡”,在此,笔者将生态的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通称为“生态学原则”。揭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可从下表中得到说明。表中生命的和社会的生态原则分别引用美国学者卡普拉和兰伯特的描述,⑥并略做修改而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教育的生态学原则进行阐释、比较,可以看出,自然、社会和教育系统有共同遵循的生态学原则,在和谐价值观的观照下,生态智慧可以应用于教育研究,生态思维模式本身更贴近教育形态。

四、生态学研究教育的方法与视角

普通生态学认为,指导生态学研究的理论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层次观。生命物质有从分子到细胞、器官、机体、种群、群落等不同的结构层次。生态学是研究机体层次以上的宏观层次。第二,整体论。每一高级层次都有其下级层次所不具有的某些整体特性,这些特性不是低层次单元特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低层次单元基础上重新组建时出现的整体涌现性。整体论要求始终把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生态整体来对待,注意其整体的生态特征。第三,系统学说。在生态学中,系统观点与整体论和层次观是不可分割的。生物的不同层次既是一个生态整体,也是一个系统。第四,协同进化说。在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层次及各层次的整体特性和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产物。⑦

由此,指导生态学研究的理论观点可归纳为系统观、平衡观、动态观和整体观四个方面。而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则主要有实地观测、受控实验以及生态学的综合等方法。实地观测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受控实验指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生态学的综合方法指对原地观测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的方法技术,包括资料的归纳和分析、生态学的数值分类和排序以及生态模型与模拟。显然,这三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在教育学科的研究中具有通约性。除了上述具体方法外,生态学研究教育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作为跨学科研究,教育生态学的分析视角(I),既包括普通生态学的某些基本范畴所构成的研究视角的“集合”(A),也包括教育学的某些基本范畴所构成的特定的研究视角的“集合”(B),即它是两者研究视角“集合”的“并集”。也就是说,针对教育问题的研究,生态学研究教育的分析视角可用I=A∪B表示。

由于概念和范畴是人们在一定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认识客观事物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水平,一定时期内也能体现事物的基本规律,但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使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需要不断拓展,因此,研究视角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而变化和丰富。固定不变和不断发展相统一是正确理解“研究视角”的前提。结合生态学、教育学等学科特性,笔者认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研究的分析视角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主体与环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按照主体基本特征(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的作用取向及标准,去认识、整理、要求教育活动和现象。这一角度所注重的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存在价值,把发展性作为研究和分析各种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本位。环境的分析视角是按照联系的、优化的、整体涌现性的假设或模式去认识教育活动和现象。这一角度所注重的是教育活动与条件之间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以环境为本位,把环境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研究和分析各种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2.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是知识传承和知识创造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与本位,与上述分析视角相比,遗传与变异的分析视角属于教育生态学特有的一对分析视角。遗传的分析视角,是指按照事物的“基因”自身所固有的逻辑和法则去认识、整理各教育现象和问题。因此,教育活动只有坚守教育品性,才能成其为教育。变异的分析视角,是指按照适应变化、发展求新的观点或标准去认识、整理和评价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也就是说,它从变异的角度赋予教育现象和问题以意义和价值,并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定位。由此,对教育创新的现象和问题,其赋予的是意义和价值的优先性。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81-1

0 引言

道路作为一种基础性设施,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该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道路中去,逐步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道路生态学。因此将其定义为:研究道路、道路网络空间结构和功能时空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机理,进行道路景观评价及规划设计,合理利用和保护道路景观中集成生态、地理、经济和人文各要素,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生态、文化及美学价值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国内,道路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边坡生态恢复、绿化设计、道路环境污染等方面,而真正涉及到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就比较的少。

1 国外道路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人们关注道路景观是从重视道路景观的美学价值开始的,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最初在美国道路景观美学一直是研究主题之一,研究的主要是对道路景观进行美学评价。后来利用景观格局指数与大众审美感知相联系,结果显示景观指数可以解释约一半的景观感知,这是个有待研究的新方法;同时将3s和未来3D空间模拟技术也引进到道路景观美学评价中来,也是种突破。

而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欧洲和北美开始对道路的生态学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对道路对生物物种的生态影响做了研究;此外,道路对景观格局和过程具有强烈的改变过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道路网络和交通廊道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分割、干扰与破坏方面的研究涌现,是由荷兰和澳大利亚的学者率先提出来的。9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将研究重点转移到道路网络、道路影响带及其相关领域。2002年,Forman等人出版专著《道路生态学:科学与解答》,详细论述了道路生态学的形成基础、发展过程等。

在当前,土里利用/覆盖变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道路也是导致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道路对森林景观的影响分析上,因此对道路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比较少。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道路生态学的研究也经历了由探索到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国内还没有对道路生态学提出明确的概念时,就已经开展了少数属于此方面的研究。1996年,陈华新详细的论证了道路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研究道路的生态影响,对公路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同时期,公路的生态环境影响成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后,中国道路生态学研究领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研究内容开始由单一的生物影响,逐步与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相结合,主要道路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和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等领域。

关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张镱锂通过研究公路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表明道路导致沿线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多样性加剧。

在中国,部分学者通过从生态、视觉、经济等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道路景观进行评价。如王红通过对道路景观敏感度指标评价,建立了评价道路景观数学模型。

3 问题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