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的工艺性质

煤的工艺性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的工艺性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煤的工艺性质

煤的工艺性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探;煤质工作;煤质指标;煤炭资源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3-016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3.085

煤炭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对煤质的勘探工作是煤炭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十分重要的内容。煤质工作能够为煤田地质报告提供地质情况的数据,并且显示出煤质指标。此外,煤质工作还能引导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为矿井的开采提供有效资料。

1 什么是煤质工作

在进行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煤质工作主要包括对煤田地质的具体情况以及煤炭质量的详细指标来做出一定的书面的地质报告,不仅能帮助我们评价煤炭的开发和利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做好矿井采掘计划。所以,在对煤田地质勘探中,负责煤质工作的工作人员应向整个工作的设计部门提供出煤田的具体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四点:(1)煤层的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裂隙、褶曲和断层以及煤层所具有的倾角及它的变化规律;(2)煤质的结构和厚度、各分层的变化情况以及层间距离和变化规律等;(3)煤质的具体特征,主要包括煤炭的种类、成分(水分、硫分、灰分)、硬度、可选性以及它的变化规律等;(4)裂隙透水性、断层透水性、含水层厚度、渗透系数和位置以及透水层厚度等。

2 煤田地质勘探中勘探煤质的重要意义

煤质工作对煤田地质勘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为煤炭开采工作排除安全隐患,进而制定相应的开采方针,煤质工作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合理评价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煤质工作能够依据煤质特征的调查制定相关报告,分析勘测出煤的种类、水分、灰分、硫分以及发热量等多项指标,并优化相应的煤质开采工作,最终使得煤质开发和利用的策略更合理化。同时,煤质工作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评价,使煤矿企业了解所需开采煤矿的质量、开采条件以及相应的准备措施。总之,煤质工作能够通过分析地质勘探的结果,将单纯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确保煤质资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 在煤矿设计中为确保煤质提供一定的凭据

在设计煤矿时,需要考虑到煤炭的水平及盘区的划分、所使用的排矸方式、对回采工作面的设计、应用的排矸设施以及井田划分的选择等工作,这时就应该将煤田地质勘探中所提供的地质资料作为参考依据来对整个工作进行指导。在对水平及盘区进行划分工作时,需要考虑到煤层的厚度、煤质变化规律、煤种的不同以及地质构造等一系列的因素。将煤田划分成井田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地质、煤质以及煤层等多方面的因素,尽可能以自然地质的构造线、水文地质与煤种的变化线等因素作为井田的边界。至于对回采工作面进行相应的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到工作面的采高、一定的推进度、相应的斜长以及工作面未来走向的长度等参数,之后还要依据煤田地质报告中提供的相应资料来确定这部分参数,进而合理选择作业中的回采工作面的位置、之后的合理分层和所使用的回采工艺,进而使开采出的煤炭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2.3 为矿井煤质的技术管理工作树立坚实的基础

煤质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煤质工作需要确定煤层质量及其分布规律,同时了解采区的具体情况,再根据其实际制定出适合的开采计划;(2)可以根据煤层质量以及储量的相关信息,拟定出相应的开采计划,确保煤炭质量能够达到稳定、合格的目的;(3)煤矿的开采需要满足用户的需要,并且开采后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再根据加工后的具体情况来对煤炭产品的种类以及等级进行合理的安排,达到在合理且有效地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使企业获得最大收益的目的;(4)掌握影响煤质的各项因素,对煤质变化要有预见性,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煤炭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煤炭企业主要是以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来进行煤炭的开采,因此加强自身市场竞争力有利于长期的发展。目前,煤炭企业需要制定长远的计划和开采方案,因此煤质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煤质计划作为煤矿在生产与经营计划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的煤质计划需要得到准确的科学方法和数据的支持。此外,还需将煤质的种类和特征等内容编制到煤质计划中。由此可知,地质勘探中所获得的数据的准确性会与煤质计划制定的准确性产生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关系到是否能够完成既定的质量指标,这些工作对企业产品的质量与信誉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煤炭企业与企业中员工的发展。

2.4 分析数据审定强化了煤质质量的研究

分析数据审定是煤质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煤质工作时,需要全程分析煤质属性,而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就需要分析数据审定,从而对勘测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取舍,最终保留科学有效的数据。

3 做好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工作的措施

在对煤田进行勘探工作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够选到最具有代表性的煤样是对煤质特征进行评价以及找到它的变化规律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煤田地质勘探中需要做好以下五点工作:(1)采集钻芯煤的过程中,需要将煤芯的采取率控制在80%~92%的范围中。采取率较低意味着煤质检验结果不是很精确,这样将会导致煤样煤层检验结果和开采后存在很大的差异;(2)在开始钻取时,如果钻头受到摩擦而使本身产生热量导致起火,研究煤种变化需要依据分析样本得到的数据,尽管这样的分析在实际中没有任何意义;(3)必须去除煤矿中所含有的钢渣以及铁渣等磁性物质,如果这类物质存在,就会对灰分的测定产生干扰,甚至还会干扰煤灰的成分以及灰熔融性;(4)若在采集样本时不小心掺入了碎石或泥垢等异物,将会提升样本的灰分。如果用水对煤炭的样本进行冲洗,则可能会溶解样本中的Na、K元素的碱性化合物,从而使样本的灰分降低,同时影响煤矿质量指标的检测。因此,需要避免与水分的接触,用干燥的布擦掉样本表层的泥垢;(5)对于形成年度较晚的煤种来说,在采集完样本后一定要将样本密封存放,从而避免样本与空气或是水分等接触,出现一定的化学反应。这是由于煤样自身的化学性并不稳定,在直接与空气等接触后它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在存放样本时可使用惰性气体来对放置样本的容器进行填充,从而来达到有效防止或使氧化速度减慢的目的。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下构建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努力追寻的目标。因此,为了使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就必须提高煤炭的开采质量,满足社会的能源和环境保护需求。近年来,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不断发展,在勘探速度和精度上都有很大提升。然而,面对煤炭开采技术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我国的煤炭地质勘探技术达不到要求,必须不断进行深入的改进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胡明岩.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煤炭,2009,35(11).

煤的工艺性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协作性公共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 美国州际协议

[中图分类号]C9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5―0050―05

在美国,州际协议(Interstate compacts)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州之间协商达成,并经国会同意的法律协议,缔约州受协议条款和《联邦宪法》“契约”条款拘束,就像商业交易中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受契约约束一样。这是一种最有法律约束力的州际合作机制,它使州与州可依宪治原则,通过政府间契约基础而非科层权威把他们自己联合起来形成自主性的区域公共管理关系社群,构建州际区域公共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制度框架,从而在一种一致性、有序的、可预见的区域环境中促进资源、技术和信息实现跨州整合、流动与共享,共同运用这些资源、技术和信息,满足州际区域交易方面的各种欲望,促进州际区域协作秩序的发展。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州际合作形式,州际协议的历史和美国自身的历史一样悠久。州际协议最早起源于北美殖民地时代英属殖民地间边界和土地争端治理中的“协议”程序,经由邦联时代的初步发展,到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颁布,则标志着州际协议进入了正式化与永久化发展阶段。至今,州际协议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

一、州际协议的宪治框架:美国《联邦宪法》“协议”条款

(一)美国殖民地时代的“协议”程序:州际协议的原型

在美国殖民地时代,广泛存在的英国女王特许状使得各殖民地的边界不断变更,从而有关殖民地边界和土地产权的争端也不可避免。当时英国女王已经授权英国枢密院(The Privy Council)解决了北美殖民地间的许多边界争端和土地产权冲突。具体程序是:由殖民地先向英国女王,然后由英国皇家调查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审理这些争端案件。当皇家调查委员会作出判决时,争端各方可以向英国枢密院上诉。显然,这种争端治理机制类似于今天的法庭诉讼(Litigation)。但在当时,英国政府和殖民地总督凭借行政命令,还规定了解决边界问题的另一种方式,这就是美国殖民时代著名的“协议”程序(The Compact Process),它可能是美国州际协议的原型。通过“协议”程序,各殖民地的代表(这些代表一般称呼为“委员”)可以坐在一起通过谈判和协商,签订边界协议。有时候,英国枢密院派专门的委员到北美殖民地现场监督和促使争端各方达成协议。这些协议必须得到英国枢密院和英国女王的批准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因为女王的批准将合法化殖民地间通过谈判达成的各种边界协议。英国女王通过颁发特许状(Charter)许可和批准这些协议。当这些协议获得了女王批准后,签订协议的各殖民地必须严格执行,并且英国枢密院和女王在殖民地的王室总督会监督这些协议的实施。如果殖民地间通过谈判和协商的方式,也就是缔结协议不能解决这些争端和冲突问题时,则可以通过英国枢密院向英国女王上诉,之后通常交由英国皇家调查委员会对这些争端案件进行调查,并将调查和审理结果移交女王,由女王作最后裁决。实际上,这种方式带有诉讼特性。

因为诉讼增加了英国女王和皇家调查委员会调解这些殖民地间冲突的负担和诉讼成本。法庭诉讼被证明不是解决殖民地边界争端和州际问题的一种理想手段。“协议程序”在当时是一种能为各方所认可的治理机制。通过设计“协议程序”,北美殖民地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自治权,他们能够真正自主治理他们之间的争端与冲突。这与当时殖民地人们所进行的各种为争取自治展开的自发性斗争是分不开的,也创造了一种和平解决北美殖民地间边界争端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看,殖民地边界与土地产权争端治理的协议程序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制度变迁的内涵。虽然这些殖民地在解决当地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存在差异,但到1700年,一种普遍的边界争端自治制度实践模式已经形成。

上述解决殖民地之间争端和冲突的两种机制在北美独立革命以前已经有100年的历史。其中,协议主要被用来通过确定殖民地间的管辖边界,合理界定和保护殖民地间的边界和土地产权。殖民地间协议(Inter-eolonial agreements)在当时是相当普遍的,经各殖民地总督签署并经女王批准后,协议将对签订争端各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即使后来美国建国和《联邦宪法》实施以后,这些边界协议继续有效。

“协议”程序在北美殖民地时代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政治发明,它以英国女王法令形式体现出了北美殖民地之间通过相互订立圣约和“把我们自己联合在一起”的协作治理方式,为后来美国“国父们”(The Founders)学习和创新这种争端与冲突治理制度、规则与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进而也有助于设计《邦联条例》和《联邦宪法》中有关协调州际关系的制度安排。到美国建国后,对持续地解决殖民地间边界争端的方法的要求最终导致了“州际协议”最早在《邦联条例》中体现,并随后在美国《联邦宪法》中被继承和被正式制度化了。

(二)美国《联邦宪法》“协议”条款:州际协议的宪治框架

美国建国初期,原有的殖民地和新独立的州不断发生边界争端。随着州际关系紧张和州际合作变得十分重要。这使得从国家宪法制度的高度设计大家可信赖的、相当规律的协调州际关系的制度安排显得非常重要。《邦联条例》(The 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是由深深意识到州际争端与冲突和熟悉调节这些争端与冲突的政治家们制定的(Frankfurter and Landis 1925,685-758)。加上从17世纪初期至18世纪中后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已经通过协议(Agreements)程序来解决殖民地间的各种争端,这种政治经验,使美国国父们充分意识到双边和多边州际协议可以用来解决州与州之间的争端和通过合作行动来解决跨边界的问题。1776年8月20日,大陆会议最后审议通过的《邦联条例》中对有关协议的条款作出如下规定:没有合众国国会的同意,任何州不能与任何国王、君主或国家缔结任何联盟、协议、同盟或条约。……没有合众国国会的同意,两个或更多州不能在他们之间缔结任何条约、联盟或同盟,并且具体指出签订该协议的目的以及持续的期间。从该条款可以看出,《邦联条例》的起草者们非常含蓄而精巧地使殖民地时代的“协议”程序(The Compact Process)最早在《邦联条例》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后来被明确写进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北美殖民地时代的“协议”程序和邦联时代的州际协议经验,直接影响了独立后美国《联邦宪法》“协议”条款(The Compact Clause)的出

台。

《联邦宪法》第1条10款这样规定:“任何州不得缔结条约、同盟或联盟;……任何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与其他州或外国缔结协议”。《联邦宪法》“协议”条款在立宪选择层次上赋予州享有缔结州际协议的有限选择权,为州与州之间在集体选择层次上建构州际协作关系秩序提供了一种激励与约束共存的制度化结构,体现了联邦性与国家性、授权激励与限权约束、分权与制衡、自治与共治等双重原则的有机结合。之所以这样设计《联邦宪法》“协议”条款,一方面,基于授权激励的考虑。州际竞争与合作是联邦制的内在产物。调和这种竞争,促进州际协作对于联邦制的有效治理是非常重要的。州际协议已被证明是解决州际争端和加强州际合作的一种重要机制。因此,从国家宪法的高度,在立宪选择层次上设计这种促进州际协作的法律制度框架,有助于强化这种州际协议的基础,也借此激励各州组织州际协作行动的信心。另一方面,基于限权约束的考虑。为了阻止各州之间进行合谋或者颠覆合众国,从而造成对合众国的政治安全和下级政府间有效竞争的破坏,进而削弱联邦的政治平衡的可能性,因此,州际协议必须得到国会批准才具法律效力。授予国会对州际协议的批准权,即,一项州际协议只有得到国会的同意才能生效,借此可以约束州际协作的滥用。宪法规定国会同意的基本目的在于确保没有任何州际协议能够反对国会的立场。很显然,这表明国会对能够限制州际商务的州际协议具有最后决定权。当一项州际协议将增加各州的政治权力机关或者损害联邦政府的至高权威时,即影响到联邦政治权力结构的平衡时,得到国会的同意是非常必要的。这实质上体现了契约主义(联邦性)与国家主义(国家性)的双重倾向,贯彻了分权与制衡的政治原则――以联邦权力制约州权力,预防州权滥用,确保州际协议不会侵占联邦的政治特权,从而维护了国家的根本利益。

二、州际协议的类型和功能

(一)州际协议的基本类型

赖特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政府间政策:边界或管辖型政策;分配型和发展型政策;规制型政策;再分配型政策。作为一种政府间关系形式,州际协议具有政府间的政策内容和特点,所以笔者根据赖特对政府间政策内容的分类,将州际协议分为四种类型:州际边界协议(Interstate boundary or iurisdiction-al compacts);州际分配或发展协议(Interstate distributive or developmental compacts);州际规制协议(Interstate regulatory compacts);州际再分配协议(Interstate redistributive compacts)。目前,这些类型的州际协议共有300多份,涵盖的领域包括边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流域水资源管理、环境污染共同防治、区域经济发展、大都市区治理、共同资源开发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

1、州际边界协议。州际边界协议主要是用来界定或重新划分州与州之间的边界或行政管辖区范围,解决州际边界争端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北美殖民地时代和美国建国初期,协议通常用来调解殖民地之间、州与州之间的边界争端和冲突。一旦经过各成员州批准并得到国会的同意。州际边界协议就永久地确定了成员州之间的边界。从现有州际协议的成员构成来看,边界协议主要用来界定两个州之间的边界和管辖范围。即双边州际边界协议。美国建国以来最早的州际边界协议是1780年宾西法尼亚与弗吉尼亚缔结的边界协议。而弗吉尼亚与肯塔基在1789年缔结的边界协议是美国《联邦宪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第一份州际协议。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新签订的州际边界协议主要有北卡罗莱纳与南卡罗莱纳边界协议(1981年),新罕布什尔与缅因边界协议(1985年),加利福尼亚与内华达州际水资源管辖协议(1987年),南达科他与内布拉斯加边界协议(1990年),弗吉尼亚与西弗吉尼亚边界协议(1998年),密苏里与内布拉斯加边界协议(1999年),乔治亚与南卡罗莱纳边界协议(1999年),奥克拉马与得克萨斯边界协议(2000年)。

2、州际分配或发展协议。州际分配或发展协议的主要特点是,政策所产生的利益分配给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州的居民或具体的行政管辖区,而政策的成本是分散化的。这意味着,双边州际分配或发展协议(bi-state distributive or developmental compacts)倾向于促使具有明显的利益获得者的政策和政治条件。目前主要的州际分配或发展协议有《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协议》(1921年),《科罗拉多河协议》(1922年),《特拉华河流域协议》(1961年),《华盛顿大都市区交通管理局协议》(1966年),《五大湖流域协议》(1968年),《南部区域发展政策协议》(1973年),《州际固体垃圾处理协议》(1982年),《中西部客运铁路协议》(2000年)和《五大湖-圣・劳伦斯河流域水资源协议》(2005年)等。

3、州际规制协议。州际规制协议政策的成本集中由所针对的目标群体承担,而政策的利益是分散化的。州际规制协议有时由寻求阻止国会立法干预涉及州际问题的州政府的规制权力的经济利益集团所推动。目前,美国州际规制协议涵盖的政策领域主要有污染控制、公共安全、营业执照、个人从业资格许可、交通车辆运载、自然资源开采、保险、治安等。如《波托马克河协议》(马里兰和弗吉尼亚,1958年),《新英格兰州警察协议》(康涅狄格、缅因、马萨诸塞、新罕布什尔、佛蒙特和罗德岛,1934年),《新英格兰州际水污染控制协议》(康涅狄格、缅因、马萨诸塞、新罕布什尔、罗德岛和佛蒙特,1947年),《驾驶执照协议》(1958年),《交通工具安全协议》(1958年),《华盛顿大都市区交通规制协议》(马里兰、弗吉尼亚和哥伦比亚特区,1960年),《教育从业人员资质州际协议》(1968年),《州际环境协议》(纽约、新泽西和康涅狄格,2000年),《州际护士许可证协议》(2000年),《州际保险品规制协议》(2003年)。但有些州际协议名为规制,实际上并没有赋予协议以强制和规制的权力效力,如《州际采矿协议》(1971年)。

4、州际再分配协议。州际再分配协议所涵盖的政策领域包括福利、医疗健康、公共援助、教育、社区公共事务等。州际再分配协议主要有《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协议》(1953年),《州际收养与医疗互助协议》(1984年),《州际地震应急管理协议》(1989年),《五大湖地区森林防火协议》(密歇根、威斯康星和明尼苏达,1989年),《中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协议》(伊利诺、堪萨斯、密歇根、明尼苏达、密苏里、内布拉斯加和俄亥俄、威斯康星等8个州,1991年),《州际应急管理互助协议》(1996年,49个成员州,加利福尼亚州除外)。

(二)州际协议的主要功能

1、构建跨州统一法律制度框架,促进了州际协作行动的制度化。在美国联邦治理体制环境下,各州按照《联邦宪法》“协议”条款确立的宪治原则,通过谈判和协商,自愿签订州际协议,构建以治理跨

州共同问题或推动共同政策议程为目标的跨州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框架。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州际区域法制协作,是相互独立的政治管辖区政府主体就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的合作立法,是建构州际协作秩序的基本形式。这种州际区域法制协作的主要目的是相互独立的政治管辖区对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采取立法协作行动,形成州际协作的理念和程序,设计一致的行为规则,创造州际协作秩序运行的法制基础,实现跨州区域法制一体化,推动州际协作性公共管理行动的制度化与规范化。通过州际协议所建构起来的跨州区域法制协作框架,为州际协作行动创造了激励和约束的结构,减少了由跨州市场交易、分工发展和资源流动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州所面临的由于国家的发展与领土的扩大和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所带来的跨州区域公共问题,创造了州际协作行动的法制基础。

煤的工艺性质范文第3篇

材料与设备盐酸洛美沙星、甘油、乙醇、依地酸二钠、配液罐(吉林华通制药设备有限公司,型号:PG 2001.1);液体灌装机(上海拓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型号:HHGNX-2);贴标机(上海拓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型号:HH LT);标示扫L(温州华侨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型号:M F-380F)。

1. 2处方和处方依据

1. 2. 1处方盐酸洛美沙星15.0 g;甘油1260 g;乙醇1230 g;依地酸二钠5g;纯化水适量(定量至5000 mD,制成1000支((5 m 1/支)。

1.2.2批量10000支或20000支。

1.2.3原料用量折算方法

折干折纯投料量旬=批量(瓶)X原料处方量(g/瓶) (1一干燥失重)X干燥品含量

1.2.4处方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 S1一水一034)一20027.。

2操作过程

2. 1生产前检查各生产工序检查作业场所是否有清场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检查设备容器具是否有已清洁状态标志,计量器具是否有校检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检查设备状态是否有完好及待运行状态标志等。

2. 2称量按批生产指令对物料名称、规格、批号、数量等进行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按批处方量准确称量,经操作人及工艺员、质检员复核无误后转至配制工序。

2. 3配制①取少量纯化水加热至40 -45 0C,保温,加入盐酸洛美沙星,超声5m,加入纯化水并搅拌使其全部溶解;②将处方量的依地酸二钠加入到盐酸洛美沙星溶液中,搅拌使之溶解,备用;③将处方量的甘油和乙醇加入配液罐中,搅拌使混合均匀,加入上述备用溶液,再加入纯化水至定容量,搅拌30min;④过滤;取样检验。

2. 4灌封①调整装量,标示装量为每瓶5m1,平均装量小低于标示装量,每瓶装量限度小得低于标示装量的93%;②每小时抽查1次装量,如有异常可随时增加抽查装量次数;③抽查拧盖的严密性。剔除小合格品,将合格品与小合格品分别做好标记,并将合格品转入中转站,小合格品单独存放,及时销毁。

2. 5待包品检验质检员取样送检,检验项目为全项检验。

2. 6包装①包装规格:5m1X1瓶X10盒X 40中包;②确认使用的包装材料与该产品批包装指令相符;③在药品瓶上贴标签,距瓶底边基线2 mm处端正粘贴,小得有皱褶,标签上要求打印批号及有效期至。之后连同1张折好的说明书装入小盒。小盒按照规定打印批号,批号应清晰准确。每10小盒套上收缩膜。收缩膜要平整光洁;④大箱按批包装指令卡印批号,批号应清晰准确日,5〕。将热膜收缩好的中包整齐摆放在大箱中,每箱40中包,并装有装箱单,用胶带封箱,打包呈井字形。

2. 7清场以上各工序在生产结束后按《清场标准管理规程》}M P-PM -0039-00)的要求进行清场,并填写相应记录。

3小结

盐酸洛美沙星为哇诺酮类第3代广谱抗菌药,对大多数细菌有优良的杀菌作用,其在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感染症时疗效特别显著 , 杀菌力强。在该滴耳液中加入乙醇 , 可以增加药物溶解度及渗透作用 , 帮助药物作用于炎症部位 , 有一定的刺激性。甘油可缓和乙醇对黏膜的刺激性 , 并可延长药物在局部的滞留时间。该滴耳液黏度适宜 , 作用迅速而持久 , 并呈弱酸性 ,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符合滴耳液的全部质量要求。

参 考 文 献

[1]高洪燕 , 张咏 . 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制剂的研制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14):52-53.

[2] 盛高峰 . 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 济宁医学院学报 , 2010(5):10-12.

[3] 王剑林 . 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的制备 . 医药导报 , 2003(3):105-107.

煤的工艺性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洗煤厂 中煤磁选尾矿管路改造 煤泥重介分级旋流器改造 尾煤泥处理系统改造 粗中煤泥分选 指标可控 效益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P6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019-01

一、概述: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自2012年下半年起,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严酷的市场环境使得众多煤炭企业纷纷改革图存,或实行产业结构的重新分配,或进行工艺流程的优化调整等。孙村煤矿洗煤厂为适应煤炭市场新形势,满足客户对产品指标的要求,充分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对现有洗煤生产工艺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精煤、中煤、煤泥三种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二、针对当前煤炭形势,采取的主要措施:

1、改造中煤磁选尾矿管路,实现了洗煤效益最大化

为更好的适应矿井提升高硫煤的提升,洗选厂根据洗煤技术数据分析,经过多次探讨,在中煤磁选机尾矿管增设了4寸管路:当入洗高硫煤时,开通管路将中煤磁选机尾矿引入精煤泥桶,通过掺入高灰煤泥来提高精煤灰分。

根据现场采样推算,此4寸管路每小时通过中煤泥水40m3,浓度为50g/L,则每小时向精煤当中掺入量为:40*50/1000=2吨。

管路上设置阀门,当入洗高硫煤时进行开启,按每天入洗10小时高硫煤,精煤价格950元/吨、中煤价格500元/吨计算,每月可产生经济效益:2吨/小时*10小时*30天*(950-500)元/吨/10000=27.0万元。

通过这一举措,一方面做到了精煤质量可控,确保低灰的高硫精煤灰分合格,另一方面提高了精煤产率,实现了洗煤效益最大化。

2、煤泥重介旋流器改进,保证精煤产品质量

在选煤工艺里,精煤泥回收是重要的一环,是煤泥水能够得到妥善处理的前提。在本厂设备流程中,煤泥重介旋流器对中煤泥和精煤泥进行分选,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中煤泥、精煤泥回收率和质量。通过对净化悬浮液的煤泥重介旋流器做单机检查资料分析,旋流器底流(中煤泥)+200网目以上的煤泥占71.3%,加权平均灰分10.7%,这部分低灰分物料产率高,灰分低,进入中煤产品中,降低了中煤泥灰分。如果将其掺入旋流器的溢流(精煤泥)中,会提高粗精煤泥产率和灰分,也相应提高精煤产率和灰分,增加经济效益。

经过分析研究,孙村煤矿洗选厂将煤泥重介分级旋流器组拆除两组,分别在入料管上焊接一根4寸弯头,弯头底部插入溢流槽,替代一组旋流器;根据原煤煤质情况,以及精煤产品的灰分,适当调节掺入煤泥重介分选旋流器的入料量,不经过旋流器分选,直接进入煤泥重介旋流器的溢流,进入了精煤泥回收系统(精煤磁选机),稳定调节精煤产品质量。

通过煤泥重介旋流器的使用改造,可提高1856筛上精煤泥回收率0.5%个百分点,也相应提高了最终精煤产率和灰分,保证了精煤产品的质量稳定。

增加经济效益:年产精煤量为80万吨,精煤泥占精煤产品的五分之一,精煤泥增加0.5%,增加精煤量为80万吨÷5*0.5%=800吨/年,精煤与中煤的差价为(1070-530)=540元/吨,800吨*540元/吨=43.2万元/年。

通过对煤泥重介分选旋流器的使用进行技术改造,既能提高中煤泥灰分,又能提高精煤泥的灰分,增加精煤泥的回收率,从而也相应的提高精煤产品的灰分,增加了经济效益。

3、完成尾煤泥处理系统改造,实现中煤、尾煤灰分的可控

为满足客户对中煤发热量的不同要求,选煤厂积极完成尾煤泥旋流器\高频筛系统的改造,实现了尾煤泥桶内物料的双系统处理:1、当客户需要中煤发热量较低时,将原先尾煤泥桶内进入φ30m浓缩机的物料通过泵打入到新安装的尾煤泥旋流器内,底流进高频筛,筛上物经刮板掺入到中煤产品中,增加中煤产率;2、当客户要求中煤发热量较高时,尾煤泥桶内物料依然进入φ30m浓缩机,提高尾煤泥灰分。

通过在尾煤泥高频筛进行实际取样计算进入中煤皮带的尾煤泥,平均为5t/h,灰分平均为82%。此部分尾煤泥的掺入,不仅提高了中煤市场适应性,而且每月可增加中煤销售等收入32.8万元,极大的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益。

4、安装自动测灰仪,实时监控产品质量

精煤是孙村矿洗选厂主要产品,原先精煤产品采样采用的是人工手动方式且化验时间较长,相对生产严重滞后,无法及时、准确的指导司机现场操作,不利于精煤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影响整体精煤产品质量。同时,原人工采样频率高,职工劳动强度大,不利于职工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精煤皮带安装自动测灰仪,实时监测产品质量,检测时间覆盖所有生产时间,同时将手动采样时间由原来的每15分钟一次改为每半小时一次,整理化验数据,用于核对、校正自动测灰仪读取的数据。

自动测灰仪检测的数据及时、准确、有效,有利于司机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证精煤产品质量;减少手动采样次数,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职工的工作效率。

5、实施粗中煤泥分选,提高精煤回收率

孙村煤矿选煤厂采用三产品无压给料重介旋流器分选及煤泥浮选工艺流程。旋流器溢流(精煤)中分流出来的悬浮液经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后,分别进入精煤磁选机和中煤泥磁选机,粗精煤泥和粗中煤泥分别回收,具体工艺流程见下图:

孙村煤矿选煤厂粗中煤泥主要来源于中煤磁选机尾矿,磁选机尾矿经分级旋流器浓缩分级后进入高频筛脱水混入中煤。通过对高频筛筛上物料(粗中煤泥)筛分浮沉试验结果的分析,粗中煤泥中含有相当量的低灰精煤。因此,洗选厂联合山科大,制定实施了粗中煤泥分选工艺流程:

1、在洗煤车间五楼,将原Φ350mm浓缩旋流器拆除,原址上安装新Φ350 mm三锥水介分选旋流器。

2、在洗煤车间四楼南侧,撤除原先旧弧形筛,安装新振动弧形筛

3、在洗煤车间三楼南侧,撤除原先旧煤泥离心机,安装新1856筛

目前该工程处于调试运行阶段,改进后,预计粗精煤灰分可控制在10%以下,占本级产率35%以上,改造后精煤产率可提高0.52%以上。按照年入选140万吨原煤,每年可多出精煤0.73万吨,年可增加销售效益500余万元。

煤的工艺性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降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6(a)-0097-02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Therapy for Nonalcoholic Fatty Hepatitis and Its Effect on Liver Function

LIU Tian-bao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CM Hospital of Jiyuan City, Jiyuan, Henan Province, 45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hepatitis and its effect on liver function.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cases non-alcoholic fatty hepatiti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May 2011-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lipid base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hi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PC III, C- I V, HA and ALT, AST, TBIL, -GT and other indexes of hepatic fibrosis gamma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difference of indexes of hepatic fibrosi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index PC III, C- I V, HA etc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group was statistics significance (P < 0.05). Before treatment, differences of liver function index, ALT, AST, TBIL, -GT and other gamma between groups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after the treatme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within group compariso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each index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which can protect the liver cells,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NASH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fibrosis of liver cells, promote liver function recovery, so i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Lipid-lowering therapy; Non-alcoholic fatty hepatitis; Liver function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改变,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成为继慢性病毒性肝炎后第二大肝病[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由脂质代谢紊乱以致肝内脂肪发生沉积并继发病理生理改变所导致,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及由其演变而来的脂肪性肝炎(NASH)及肝硬化。NASH肝纤维化、肝硬化概率较高,严重时还会导致肝癌。NASH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降脂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肝细胞保护剂等[2]。有临床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在慢性肝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还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促进肝功能的恢复[3]。该研究以该院于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患者展开研究,探析异甘草酸镁联合降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疗效及对肝功能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2011年5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92例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患者展开研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并分级,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所制定非酒精性脂肪型性肝炎诊断标准[4],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超过正常范围1.5倍,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B超检查显示发生典型弥漫性脂肪肝改变,排除病毒性、酒精性、代谢性、药物性、寄生虫性等因素所引起肝损伤和肝脏肿瘤者,存在乏力、肝区疼痛、大便不畅、腹胀等症状中至少1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均为46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9~65岁,平均(44.7±5.8)岁。病程0.6~3个月,平均(1.2±0.5)个月。对照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在31~66岁,平均(44.8±5.6)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以调脂为主综合治疗,辛伐他汀(批号: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7793,规格:100 mg*10 s):20 mg/次,1次/d,治疗期间控制体重、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运动,疗程6 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批号:国药准字H20051942;规格:10 mL∶50 mg):200 mg加入250 mL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疗程6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①肝纤维化指标,包括PCⅢ、C-ⅠV、HA;②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TBIL、γ-GT。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CⅢ、C-ⅠV、HA等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

组间比较上,两组治疗前ALT、AST、TBIL、γ-GT等肝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NASH患者肝细胞内存在类堆积,同时脂质过氧化、氧化应激等会引发继发性肝细胞损伤以及炎症反应[5]。基于此,降低肝细胞内及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对于 NASH 患者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该组将降脂为主综合治疗与异甘草酸镁联合降脂治疗NASH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联合组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幅度明显更大,同时肝功能指标得到更显著改善。他汀类药物通过与HMG-CoA还原酶特异性结合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以此改善机体血脂代谢。辛伐他汀为其中代表性药物,可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浓度,增加肝脏LDL受体表达,循环中LDL水平因此获得降低,NASH症状得到改善[6]。再有,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AOP-B100在肝脏合成,降低TG水平[7]。国内不少临床研究也表明他汀类药物在NAFLD或NASH中的应用可改善血脂紊乱,不良反应少,患者基本可以耐受,与该研究结果保持一致[8]。该组研究中,两组AST、ALT、TBIL、γ-GT 等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更大,其中观察组ALT由治疗前(90.8±21.1)U/L降低至治疗后的(42.6±14.1)U/L,降低幅度明显,提示异甘草酸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在改善患者肝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积极意义,可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临床价值大。有国内学者进行大鼠试验[9],结果显示大鼠AST、ALT、TBIL、γ-GT水平均大幅降低,其中ALT降低幅度最大,推测原因在于异甘草酸镁减少炎性细胞、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与血脂水平等机制有关。此外,其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可提高肝细胞膜稳定性,疏通肝毛细胆管,利于胆汁排泄,进而发挥解毒、抗生物氧化、改善肝功能作用。也有研究提出,异甘草酸镁肝功能保护机制与其它他汀类药物不同,原因在于药理研究发现异甘草酸镁为18-α甘草酸,亲脂性高,可与类固醇激素、脂蛋白受体结合而发挥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作用。体外研究证实,甘草酸胺类药物可促进肝细胞促增殖,加速肝细胞修复及再生[10],从而抑制肝纤维化进展,为理想肝细胞保护剂。

综上所述,异甘草酸镁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与降脂治疗联合治疗NASH患者可有效抑制肝细胞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刘江奎,沈毅慧,刘祥川,等.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8):614-618.

[2] 肖德梅,谭兰香,姚专,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2):26-27.

[3] 季巍巍,车念聪,法振鹏,等.清热解毒法与养阴活血法对NASH大鼠IL-1β、IL-18影响的实验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国际中医药管理局专科专病协作组(肝病组、传染病组)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635-638.

[4] 刘静,柳银兰,杨文君,等.高脂高果糖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的建立和鉴定[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2(6):445-450.

[5] 张诤,潘勤,段晓燕,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鉴定[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9):658-663.

[6] 梁黎,傅君芬.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 23(8):568-570.

[7] 韩玉香,刘国旺,钱静,等.健肝降脂丸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2014,42(6):610-612.

[8] 胡可荣,张志勇,袁剑锋,等.保肝降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清瘦素含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0,20(6):356-357.

[9] 刘繁荣.降脂理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评价[D].咸阳:陕西中医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