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空间设计课程总结

空间设计课程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空间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空间设计课程总结

空间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库;课程;环节;解析

一 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的实践意义

我院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主要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训——就业几个环节掌握知识。对于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设计经验和设计经历。设计经验的积累主要来自于课堂训练和校内、外实训,设计经历主要来自于时间的积累。设计经验的获取需要比较漫长的阶段,要靠学生在实习单位不断地碰壁获取,并且获取的信息还不一定全面。如果我们把这个环节当成是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把设计经验总结成学生学习的设计师手册,学生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这样以来大大地缩短了校内实训和就业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真正的零距离就业。

二 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思路及应用思考

利用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促进课程资源进一步建设,加以合理利用既可以发挥资源的优势,又可以体现教学特色。通过对我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阶段、课程设置的调查,反映出我院的设计教学模式正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之路;对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中教学环节设置、教学过程体验,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问题,提出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积极作用的重要性。

(1)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①研究课题的来源:本文将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中教学案例的探索与实践作为切入点,以室内设计10-271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践的研究分析,并对比本院前几年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此课程教学案例的探索与实践的必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室内设计教育的内涵及发展概况,继而分析了本院室内设计教育中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情况及课程模式的设置;其次论述了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案例的探索与实践的必要性。最后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个人的建议,讨论了关于引入本土文化带来的启示。

(2)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发展概况及课程模式

①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内容:居室空间设计是一门相对独立、高度综合的整合艺术,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本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居室空间设计一和居室空间设计二。居室空间设计一主要针对住宅的室内进行设计教学。包括住宅的空间特征、起居室设计、餐厅设计、 厨房设计、卧室设计、书房设计、卫生间设计、公共走道楼梯设计及储存空间设计等多个方面内容进行。在课程中需要学生在考量住宅室内的使用要求和精神功能及设计的实施与材料、技术和经济的制约条件上,把握比例尺度的合理性。强调材料的质感和纹理、色彩的搭配、灯光的布置和细部处理的效果,体验设计效果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更要注重住户文化状况与生活习惯、心理和生理的感觉。

居室空间设计二的教学内容包括室内环境、住宅建筑设计和室外景观的设计,是对居室空间设计一的巩固、扩展与提高。在我院居室空间设计的这两个阶段中,通过对传统及现代风格的典型设计实例的介绍、观摩、分析,对艺术手段、材料、工艺、细部做法的讲解,培养学生具备对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②本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概述:教学内容既是专业教学的起点,也是专业教学成果的综合体现。具有多教师轮换制、时段长、综合实践性强的突出特点。教学成效对专业建设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关系。该课程建设发展和改革始终以服务和实现室内设计专业总体培养目标为宗旨,专业建设的成果也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

自2006年我院成立室内设计专业以来,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一直都是教师课程教学和改革的重要对象。教师始终围绕该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进行科学教学,并以系部为依托成立了课题组,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居室空间设计,是本专业学生社会就业后参与的最为广泛的设计内容之一。在教学伊始,老师们考虑到本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本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发展概况及课程模式与实际相联系,在传授知识时强调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尝试,这门课程开始向“以教学带实践,以实践促教学”的教学模式转变。同时教学时间也由原来教学和实践相分割的形式调整为现在的整体模块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使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能体验到就业后的工作内容,受到了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阶段。我院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从开设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对课程实践的探索和开拓,教师们始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有自身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近几年来,本课程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摸索实施阶段;2)初步提高阶段;3)调整发展阶段。④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模式: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本课程也以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技术、能力为核心的标准来进行定位。目标定位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的思想及课程目标。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实践课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专业化在强化专业性质的层面渗透专业教学内容的各要素。在课程教学内容上以造型艺术为主导,以专业设计要求为目的。实践课教学的基本教学内容。1)市场与基地调研。2)概念设计——包括基地的建立划分、空间环境的确立、功能流线分析、形态元素分析,平面布局初稿。3)深化设计——包括风格与形式的构思,立面设计,生活空间、交往空间、垂直空间、枢纽空间的设计,绘制住宅平立面,进行方案阶段完善。4)细部设计——包括会客、居住、储物、门窗、家具等细部节点大样。平立剖面和详图设计按照制图规范要点完成设计表达,达到施工图表现深度。5)成果展示——完成总图设计与说明,打印施工图册,成图排版布置。

实践课教学的考核方法:居室空间设计这门课程的考核内容有明确的评分标准,用来全面评价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分的标准通过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过程的学习,综观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与评价。考核以课题项目为单元,以学生完成设计的构思、表达及实训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能力等为标准。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系统地学习,提高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式与手段: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为指导,变单一注入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为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讲授与同学讨论相结合教学法。第三,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方法。第四,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应是平立剖与详图设计等部分,内容较多,学时较少,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做学时数的调整。在教学上主要是点评学生所创作的方案,指出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在不同的阶段,组织学生进行方案的沟通和讨论,开展设计演讲,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总结中提高、完善自己的设计能力。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是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住宅结构、构造、材料学等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是本课程一难点。因此在设计的不同阶段组织学生不定期开展实质性的跨学科交流研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并在交流和合作中促进教学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教师应在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下,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观摩和现场讲解,从感性上理解室内物理环境的设计及其重要性。通过对装饰材料的观摩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材料学知识和结构常识,以便在设计当中更好的发挥材料的特性,扩展设计思路。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循序渐进地串联起相关的居室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上,培养学生在完成课程设置目标的同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以及设计创造力的培养。

具体教学环节:1)设计前期环节。2)专业设计环节。专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时间是7周,共112个学时。如何在这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因此,科学而又紧凑的教学时间安排是必须的。这个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设计初稿、设计中稿、设计创意、设计定稿几个方面。这一环节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联系理论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主动地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将知识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专业热情、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和讨论问题的兴趣,组织学生研讨。现将设计环节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及过程分述如下:设计初稿、设计中稿、设计创意、设计定稿。3)成果展示环节:PPT课件汇报、作品展示两个方面。居室空间设计教学案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上带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能力指向性、教学方法时效性、教学环节的开放性和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亲自参与和体验,注重设计实践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这些正好与课堂教学形成鲜明的互补关系。同时这门课程,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下,注重研究性的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研究过程,每个课题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设计研究,其学习过程表现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学习状态表现为想做结合,理念与方法并重互动。学生也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实践教学是通过学生在深入生活、社会实践中,体验课堂内所学知识,培养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取得能力过程,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的重要举措。实践性教学是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艺术教育的一个独特之处。旨在对学生已有设计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加充分激发学生设计的兴趣和潜力,它增强了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教学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提升设计教学效率,使每个学生形成与其专业能力强势密切相关的设计能力强势。它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创作观念,同时也是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精华的重要窗口,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途径和手段。鉴于此,我们采用以下教学方式将现有的教学形式及过程进行优化。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输,关注学生在研究性的设计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具体的设计原理和理论。主要是情境式教学方式、过程式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方式。

三 结论

通过课堂的教学实践和本论文撰写过程中对设计发展走向分析得出设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针对本院的居室空间设计课程的发展历程提出以下几点个人建议。

(1)鼓励学生突破墨守陈规的思维定式,加强原创性设计意识

在设计教育中注重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并不是将学生的设计思维束缚在传统居室空间设计中,而是建立科学而合理的课程结构、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上,提炼设计元素烘托设计主题,训练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传统住宅功能的不足。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思想观念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的设计思想观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其一,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优秀理念。如何通过设计改善环境又能有效合理的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需要在居室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有所体现;其二,设计作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无论多么宏伟的人造工程,都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住宅建筑更是如此,探寻与本土生态相融合的景观、建筑等艺术表现形式是设计教育不变的审美诉求。

(3)回归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现在设计类高职院校教育多注重艺术的现状。现代艺术教育启蒙时就曾强调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在我院艺术教育为前提的同时,一定要求学生亲自到建筑或室内装修工地去,了解建造过程和学习施工工艺。在此过程中,教师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加以引导,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灵活的课堂。

(4)加强设计教学与社会沟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受到社会的检阅。设计作为一门应用专业,其教育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管理规范的设计院和设计公司之间形成教学、科研和人才推荐一条龙的共同发展体系,是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过渡阶段。

参考文献

[1] 朱昌廉.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霍秉坤.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旅程.四川: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 杭间,何洁,靳球强.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4] 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张绮曼.室内设计经典集.

空间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环艺设计;空间;措施

环艺设计专业在我国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它的发展历史比较短,但其所呈现出来的发展势头却是蒸蒸日上、芝麻开花节节高。趁环艺设计专业发展的这一强劲势头,全国高校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扬长避短,积极关注环艺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的质量,更加注重教学规律在环艺设计专业中的重要作用。环艺设计以对人们所处空间环境进行有序的规划为目的,作为实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艺术化的有效手段,环艺设计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空间”的改善。“空间”作为环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在环艺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常将空间的训练作为引导学生进行环艺设计探索的起点,空间的研究对于环艺设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教师们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以使空间训练能够与环艺设计培养目标更加的贴近,但由于各院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思路不尽相同,使得对环艺设计中空间训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总结不具有概括性。在此,笔者总结以往教师的环艺设计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经验,对环艺设计专业中空间训练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重视对空间的功能性的认识

对空间的“功能性”的认识上,不能简单理解为满足实用的需求,应该进行综合的考虑,注重空间居住者在所处空间中由视觉引起的心理感应,以使得人们在空间中的联想和情感得以唤起。因此,在环艺设计时应注重空间立意与实用的结合,并以此为创作目标。创造出首先能够感动自己、有意义的空间形态,并将空间的功能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贯穿组织起来,使空间成为具有物质性与精神性双重属性的综合。

二、设立空间表现环节

环艺设计专业的空间训练,虽然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环艺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内容却被分解在不同的课程教学之中,这是由于难以将“空间”与其他设计要素相剥离,在设计过程中,要达到对空间效果和其他设计要素的重视以提高环艺设计方法的运用能力。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在空间设计学习阶段反映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虽然具备较好的空间设计构想、造型能力、却达不到空间设计的预想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达到各课程的阶段性考核目标忽视对空间训练内容系统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付设计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主题空间设计教学中,应该在关注空间的趣味性、层次感等要素的同时,还要空间设计的功能性进行充分考虑,保证其方案可行性。当运用不够成熟的思维去应对复杂的设计矛盾时,对空间设计效果的把握必然不甚理想,这就违背了空间训练的初衷。在特定的教学阶段设立相应的内容来强化空间设计十分必要,以实现对空间设计方法探索的顺利进行。该类课程可以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空间表现”。这里所说的空间表现与绘画的技法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实现设计表现与空间设计两方面内容的融合。使学生在了解空间设计与设计表现关系的基础上重视设计表现意识的培养。

三、注重空间设计的表现意识

环艺设计任务大体可分为对即将生成设计方案的感性描述和对设计执行环节的理性把握两大阶段,作为环艺设计子项的空间设计同样如此。在空间训练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是重视空间设计的生成而忽视对设计内容的操作,这极易造成空间设计与后续设计的脱节。重视空间设计表现,既是培养正确、完整的设计思维的需要,也是对空间设计复杂性的保证。如何把已经构想好、已生成的空间形态规范、真实的变成为空间设计平面计划、剖面计划、立面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应该从环艺设计训练开始就应重视的内容。突出秩序感和表现角度是设计表现的重点,这要把握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为保证空间设计的实施而进行多角度分析,另一方面是指设计者本身对设计进行的的多角度总结。前者是以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侧重点,后者强调提升专业素养。

四、重视与主题空间的联系

(1)空间是由物体与感觉它的人之间所产生的相互关系形成。在空间设计的主题上,要更多探讨空间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空间设计者能够巧妙处理精神需求、物质功能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功能对于空间来说,除对形式、容量、性质等的规定性外,还要注重考虑多个空间组合的功能联系。功能对空间要求的不断变化,决定了空间设计的发展和复杂性。精神需求对空间的规定性不但涉及到空间本身的物质特性,海鱼诸如宗教、情感等因素有着间接的相关。精神要求与物质功能两者性质虽然不同,但却是密切联系,总之,设计的任务就是能够使得三者间复杂循环关系中的障碍得到排除。雅各布说“城市的特性来自丰富的融合”,这揭示出了人的活动对于空间环境的重要意义。主题空间设计开始之前的空间训练,要在降低复杂性程度的基础上对此框架的解析进行尽可能多的模拟,注重适宜的影响因子的添加,以创造相对真实的处理环境,是设计训练的重要目标。(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空间思维培养的阶段需要培养特定的思维方式,以便适应了解、界定、分析、解决问题的处理设计问题过程。适应专业要求的思维模式是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法的基础,灵活地安排设计步骤。成熟的设计者可以以灵活的工作流程来应对不同的项目类型,这种应付自如的能力是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够形成的,并不是在环艺设计学习初期就能够具有的,我们在安排教学训练内容、制定训练任务时应该多有意识得注重对空间训练直观感受的培养、引导和修正。此外,要注重模型制作对于提高设计认识、开拓设计思维、变换设计手法所起到的作用,在空间设计阶段,通过模型制作来完成对空间设计思维的引导。

五、注重理性思维和设计方法培养

强调空间设计理性思维和设计方法是的最主要原因是出于对环艺设计作品本身的实施需要和与环艺设计相关理性思维的培养两方面。笛卡尔在《方法论》中写到:“如果说古老的城市有什么动人之处,乃是偶然的结果,而经过统一规划建成的城市的优越性则是理性的成就。”这说明了非个性化的环艺设计未必是可取的,但对理性设计的追求值得颂扬。理性的思维和设计方法恰恰是环艺设计初学者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所匮乏的。注重对理性思维和设计方法的培养,是此阶段空间训练中突出设计表现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在环艺设计训练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的思维活跃,刚接触空间设计时,对个性化的设计感觉较敏锐,且有较好的形式感和表现力,欠缺的是通过理性思维和设计方法来实现设计构想,遇到矛盾由于解决问题答案的能力不足就难以达到设计构想的预期效果。设计初始,往往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构思,但只停留在对设计形式的直观层面上,缺少理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得一个概念性方案难以得到平面、剖面和立体展示,最终的方案难以得到提高。当设计方案的构思明确以后,各环节问题的处理要按照一个既定的程序模式,理性思考方案设计过程的的各个环节,注重几个环节和环节的各方面之间的联系的分析,统筹兼顾,全面分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弄清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点,对这些相互作用点进行相应的整理与归纳,使得物质、精神需求与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勇.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建筑空间认知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6(7)

[2]唐建.观念突围―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0(4)

空间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一)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包括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工程预算与报价、陈设设计、家具设计、家居设计、别墅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该模块是让学生认识行业发展特点,掌握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引导和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培养应用型的设计人才,为学生就业指引方向。

(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包括摄影基础、装饰画、民间美术、广场景观设计、小区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城市环境景观雕塑、快题设计、模型制作。该模块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拓宽专业层面,丰富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设计模块

计算辅助设计与核心设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例如,在办公空间设计课程中,将课程分为两部分进行,一部分理论基础课程;一部分设计课程,并使用设计软件完成最终作品,题目应来源于实际工程,使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工程实践。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并指导学生参与设计竞赛活动。该模块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并像真正的设计师一样独立完成整套设计方案,为更早的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坚实基础。

(二)社会实践模块

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学习,学有所用的同时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再学习再实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自我完善。该模块是使学生考察市场,认识社会,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三)毕业设计模块

空间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居住空间设计课程 “项目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37-02

随着设计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也在不断的更新,不仅注重思维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设计理念的构建,更注重职业岗位的能力培养,强化教育教学与企业融洽对接。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项目式”教学也成为各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常熟理工学院(以下将简称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职业岗位胜任和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教学及课程改革实践,取得良好成效。现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路径探究加以说明。

1.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现状及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作为室内设计大类课程的一个分支,具有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在室内设计课程体系中是以掌握室内设计入门知识和加强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主,不仅要了解室内设计要素、基本设计方法、空间界面处理等基础知识,还要掌握装饰材料、构造以及施工绘图,以及所有知识点在设计中的应用能力。因此,课堂内容繁杂、容量大,也加大了学生接受难度,学生学到的知识往往也很浅薄。在实践教学部分,课题选择和指导方向上出现偏差,以往课题多为概念性空间设计,如在4*4*4的立方体空间中限制很小的情况下实现家居空间的布置,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往往天马流星,设计作品追求个性和独创性却忽视方案的可行性,并且养成了刻意“为新而新”、“为异而异”的不良习惯,导致创意十足却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缺点,影响后续课程教学。为此,我校环艺教研室提出教学内容的整合及“项目式”教学的理念,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方针,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践,拉近教学与社会要求的距离,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居住空间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或个体)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自主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在这一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掌握教师讲授的相关理论知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的主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居住空间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高的课程,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课题,做到真题实做,对课程教学、学生学习以及学生以后的就业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1“项目式”教学中项目案例的选取

“项目式”教学中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如一个项目中要集中空间设计的基本法则、设计要素、设计宗旨、不同空间类型、造型要素等多层次知识点,并且知识点之间要有一定关联性和综合性,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将以往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此外,要顾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项目的难易程度要在学生容易接受的范围内,才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项目中选择小户型作为切入点。涉及的知识点多又具有可行性、真实性、趣味性的特征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小户型面积小、空间要求具体且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有吸引力。户型面积虽小,但功能不少,在这个寸土寸金的空间里怎样做到“小空间,大利用”实现功能性、经济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需要学生充分利用室内设计基础知识,做到空间布局合理、空间界面处理简洁大方不失实用性,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体现“小空间·大智慧”。

2.2“项目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项目选定后,根据工程项目工序和程序,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可将项目分成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情景设置、提出问题。首先,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业主的设计要求和意图,由任课老师或教研室教学团队共同讨论制定详尽的任务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直接和业主沟通),内容包括设计要求、户型信息、业主基本信息、功能特点、等级标准、基本造价、设计进度等。其次,教师讲解调研方法和访谈要领,学生以2~4人自主分组(具体分组根据班级人数实际情况而定),根据课题要求进行现场调研和客户访谈,通过访谈,明确业主详细信息、设计意向和设计需求,包括房间的使用情况、色彩配置、风格定位等;通过调研,对户型进行全方位诊断,了解建筑外环境、住宅结构,分析居住空间内部条件优缺点,收集、整理项目现场资料,绘制原始平面图,完成项目的前期资料的汇总。

第二阶段:自主探索、分析问题。这个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 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身设计、创造能力的阶段。对前期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已知信息,大胆设想,运用各种创意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符合设计任务要求的初步创意构思;再经过反复讨论、多媒体汇报、各方面点评,完善设计构思,并且可以运用图形语言如功能泡泡或模型小样, 将设计构思视觉化表达,在经过多次研究、探讨后,形成方案初稿。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 检验了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人交际、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更好的锻炼了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三阶段:协作交流、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就是方案细化、深化阶段,组员或组与组之间不断地沟通、讨论,调整细节,包括空间的分隔或整合、界面设计、色彩搭配、灯光处理、家具与艺术陈设的选择等。教师全程指导并策划期中考核,分组汇报方案,以教师点评结合学生互评,完善方案修改。这期间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空间设计语言应用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设计能力。

第四阶段:“人人评我,我评人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一阶段属于设计成果考核,学习成绩测评阶段。在考核内容上,注重学生对居住空间设计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掌握的考核,更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设计理念的表达的考核。在考核方式上,结合业主对学生设计作品的评价,加上“人人评我,我评人人”的互评法以及指导老师的综合评分作为这门课程的评分标准,该考核形式体现了“能力本为”的教学理念,和职业岗位能力的教学效果。

3.对“项目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应用的体会

“项目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根据项目流程来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的教授,实现“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课堂化”的教学理念。在项目中,学生自主讨论、研究,自己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收获了实际项目经验。然而,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对任课教师和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3.1“项目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工作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行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有极强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然而目前多数高校教师是从校园到校园,很少有直接的企业工作经历,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障碍,但我校提出了“双百工程”,鼓励青年教师走入基层、深入企业,实现教师的双重身份,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实践改革目标。此外,教师也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教师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改革能否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涉及到项目选择、教学模块的组织、教学效果的验收等都需要教师积极配合、认真执行,每个环节都要严格落实,不能流于形式,否则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3.2“项目式”教学需要与实际市场结合更加紧密

在未来实践“项目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如果能引入实体公司或企业以及外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项目工程师加入、指导,同时结合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使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对接,实现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做到教学与市场的零距离化。

总之,以项目为核心的居住空间设计教学法,不是单纯课程的增加与创新问题,而是一样系统工程。它能有效的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到设计公司具体的工作流程,明确毕业后的就业定位,为以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实现教学与市场无缝对接。因此,大力开展应用性、实践性类专业的“项目式”教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参考文献:

[1] 张丹.“家装项目”驱动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1

[2] 冷淑君.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 张群.任务和项目综合驱动教学法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的运用[J].中国市场,2009,11

空间设计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本课程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对常见家居空间进行功能划分,能够根据施工工艺、客户要求、美学意境对家居空间进行设计、绘制方案图、效果图和施工图;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家居空间类型、设计方法、常用人体工程尺寸、色彩的搭配、灯光的类型、家具陈设等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创意设计能力、提高学生专业审美的修养,培养学生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室内设计专业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室内设计;空间设计;整体设计

1《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课程设计目标

(1)能力目标

能够对家居空间与业主沟通,进行实地调研并编写调研报告;能够根据业主信息选择家居空间功能,结合业主要求确定设计立意;能够熟练的利用软件按绘图规范绘制图纸(平面图、天花吊顶图、立面图、效果图);能根据装饰风格选择装饰材料、家具、陈设品;能够结合设计立意、项目书对业主进行装修汇报。

(2)知识目标

了解家居空间的设计领域及发展前景;掌握家居空间设计的概念、作用、设计原则;掌握家居空间设计的空间类型、装饰风格;掌握设计前期调研的内容;掌握家居空间功能区域及空间功能划分的方法;掌握家居空间基本设施、人体工程尺寸、设计方法,并熟悉家居空间的装饰材料、施工工艺;掌握家居空间的家具陈设、灯光照明、家具陈设及色彩心理等相关知识。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养成从室内设计专业人员角度进行评价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编排信息能力(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成功案例、网络资源);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典型工作任务

本课程共设计了3个项目和15个任务,内容涵盖了家居空间室内设计过程中的经典户型设计,并且所选项目任务基本覆盖了家居空间室内设计的所有知识点,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增减。

3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以“项目教学”模式教学,课程可建立项目教学情境虚拟公司:例如“XX室内装饰公司设计部”,老师是项目部总工程师,每班设立7个项目组(7组),每个项目组由4、5名学生构成,每个学生轮岗担任项目组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每个学习单元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阶段法开展,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承接,任务完成情况汇报,进度检查以及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各项目部制定自己的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老师介绍各个项目的背景,以项目部为单位领取图纸、工具书,填写登记表,各项目组负责人与项目总监签订合同书和任务书。

4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本课程的课程任务要明确,以真实项目、任务的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开展课程教学活动,课堂就是公司,通过真实的项目训练,学生能更多接触实践,获得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且反复训练,提升技能,最终达到课程的所要求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作者:郝丽宇 单位: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冬,张菲菲.景观设计的留白———避免乡村景观的城市化[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