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生儿护理指导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重庆市垫江县 408300
【摘 要】目的:分析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6 月-2014 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 例母婴同室产后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反馈式健康宣教,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健康宣教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良好率、母乳喂养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反馈式健康宣教;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
反馈式健康宣教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母乳喂养能力,促进其产后恢复。为了研究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选取收治的110 例母婴同室产后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反馈式健康宣教与常规健康宣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 年6 月-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母婴同室产后产妇110 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 例。观察组最大年龄38 岁, 最小年龄22 岁, 平均(27.5±2.8)岁;自然分娩38 例,剖宫产17 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5 例,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者20 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30 例。对照组最大年龄37 岁,最小年龄22 岁,平均(27.8±2.6)岁;自然分娩35 例,剖宫产20 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4 例,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者22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29 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无合并急慢性疾病、妊娠合并症、母婴喂养禁忌症;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产妇年龄、分娩方式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根据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主要包括口头宣教产后恢复注意事项、新生儿常规护理、母乳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观察组给予反馈式健康宣教,具体内容如下:
(1)产妇产后恢复。详细向产妇讲解缓解产后疼痛的方措施、自行排尿的重要性、促排尿方法、下床活动注意事项等,并教导产妇如何自我检查产后恶露排出情况。
(2)新生儿护理知识。护理人员亲自示范并同时指导产妇实施更换婴儿服、更换尿布以及脐带消毒、抚触等四项新生儿常规护理内容;并教导产妇如何正确观察新生儿面色、黄疸情况、溢奶情况、排便及肚脐变化情况。
(3)母乳喂养方面。积极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并教导产妇哺乳喂养的正确方法、产后乳房护理等内容。
(4)出院后健康宣教。叮嘱产妇产后恢复注意事项,保证居住环境温湿度适宜、饮食均衡;判断产褥期体温、恶露异常现象,加强会阴清洁。
1.3 观察指标[1]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新生儿护理情况、母乳喂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新生儿护理情况。产妇能够独立完成上述至少三项新生儿常规护理,并掌握判断新生儿情况的方法,可视为良好;
不满足上述指标者,可视为一般。
(2)产妇能够独立哺乳,且未出现破溃、涨奶,或出现轻度涨奶、破溃,可视为良好;有严重涨奶现象出现,可视为一般。
(3)护理满意度。采用两端为0mm与100mm 的游离标尺进行测量。0 表示不满意,100 表示非常满意。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观察数据选用spss19.0 统计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 )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 检验,P<0.05 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优良率为92.7%
(51/55 例),母乳喂养优良率为94.5%(52/55例);对照组新生儿护理优良率为72.7%
(40/55 例),母乳喂养优良率为69.1%(38/55例)。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优良率、母乳喂养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1±2.9)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0.2±3.3)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建立母婴同室病房对于产后产妇具有积极作用,不仅能够促进新生儿与母亲的交流,也有助于帮助产妇尽快转变角色,接受母亲这一新身份;同时还有利于整个家庭尽快适应新生儿的到来。但对于产褥期产妇来说,其生理与社会角色发生了巨大改变,并且由于缺乏产后卫生保健知识以及新生儿喂养知识,因此易导致产妇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影响产后恢复[2]。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优良率、母乳喂养优良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给予母婴同室产妇产后反馈式健康宣教,可显著改善其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其新生儿护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产妇社会角色的转变,有利于产后产妇恢复。并且实施反馈式健康宣教还可有效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提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玉红, 张良, 张瑞青. 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119-119.
【关键词】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92―01
为寻求更科学的护理方法,我们对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方法进行改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我院住院分娩的80例产妇及家属(丈夫)为对照组,同月分娩的60例产妇及家属(丈夫)为实验组。两组的年龄、文化程度、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新生儿出生后放在寄养室,每日由护士定时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包括沐浴、脐部护理、喂养、更换尿布、衣物等;每天定时送到母亲身边短时间接触和喂养并由专人指导。实验组改变护理模式,新生儿出生当天,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护士迎接产妇和新生儿,祝贺产妇的生产,给予产妇情感支持,协助产妇角色转化。根据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实施新生儿相关护理,让家属参与,采取一对一指导的方式,由专业护士介绍并演示新生儿一般护理知识和技能,每日由同一专业护士对新生儿护理进行评估。对不正确处予以指出,循序渐进,反复指导。新生儿出生第三天,让自理能力基本恢复的产妇协同家属为新生儿换尿布、衣物、喂养等,根据家属及产妇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做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中。出院时对两组家属和产妇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及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产妇及家属基本情况、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判定标准: (1)在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及技能每个项目中能正确回答或示范4个子项目及以上者为掌握,2~3个子项目为基本掌握,1个及以下为未掌握。(2)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综合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方法:满意度用百分率,日常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产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实验组60例中有58例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满意率96.6%,而对照组80例中仅有70例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满意率87.5%。
3讨论
3.1母婴同室护理方法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促进母性角色达成,使产妇快速进入母亲的角色中去:母性角色达成是一种经过一段时间相互作用和发展的过程,母亲在此过程中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母亲需要有照顾孩子的能力,对母性角色感到快乐和满足。分娩是一种正常生理过程,但住院环境使产妇进入患者角色,特别是传统的护理模式,新生儿护理绝大部分由护士承担,强化了产妇的患者角色,不利于母性角色之获得。母婴同室护理分娩后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护士给予产妇情感支持,开始2天由护士和家属承担新生儿日常护理,使产妇得到充分休息,产后第三天产妇对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程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直观认识,同时产妇自理能力基本恢复后,可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让产妇协同家属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护理,如喂奶、洗澡、尿布的更换等,母亲通过母乳喂养眼神的交流和触摸而认同婴儿,而且这种温柔和体贴的感觉是建立母子关系不可缺乏的要素。与孩子肌肤的接触有利于感情的建立,顺利完成角色适应。
3.2母婴同室有利于产妇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新生儿护理方法,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如换尿布、母乳喂养、新生儿水浴、新生儿抚触等都能掌握,对新生儿的护理得心应手,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
3.3母婴同室有利于新生儿早与母亲接触,进行母乳喂养,促进乳汁分泌。
3.4母婴同室有利于调和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的评价不可能脱离患者进行评价。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6%)高于对照组(87.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是对照组新生儿护理完全与产妇家属隔离,产妇及家属不能看见护士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十分缺乏,加之对新生儿的一切变化特别关注,新生儿变化快随时都会变化如不及时告诉家属,产妇和家属又看不到孩子,使产妇和家属会产生担心和怨言,对护士的满意度下降。而护士整天忙于应付这些简单的护理,超负荷工作,护理工作得不到承认,没有成就感。护士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甚至与患者产生矛盾,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实验组改变这一状况,产后由专业护士主动接纳新生儿,评估产妇及新生儿情况,实施新生儿护理,介绍新生儿护理知识,让家属和产妇循序渐进学习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2~3天后,新生儿的一些生理特点,如生理性体重下降、“马牙”、新生儿黄疸等,产妇和家属已有初步了解,对一些简单的日常护理,如为新生儿更换衣服、尿布、新生儿喂养等可以单独完成,这样就不会对新生儿不知所措,而且对新生儿的一些变化都能看见就不会特别担心和护士发生矛盾了,护士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危重患者的护理上,使工作有计划进行,护士工作顺心,护患关系融洽,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关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24-631.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中华儿科杂志,2007,35(2):99.
【关键词】产妇家庭; 亲子课堂; 新生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28-01
随着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新的家庭成员诞生了,产妇及家属在欣喜的同时,对于育儿护理知识的缺乏也随之而来。针对此情、我科与2009年2月-12月成立了《产妇家庭亲子课堂培训班》(后面简称培训班),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培训辅导,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示范、一对一辅导实践,让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健康知识、母乳喂养的掌握有了实质性提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09年2月-12月在我科分娩(包括顺产和剖宫产)、产妇和新生儿无哺乳禁忌症、产妇无产科并发症、营养状况良好、产后2-7天、母婴同室、新生儿胎龄37周-42周、体重>2500g-3999g、Apgar’s评分≥8分的产妇及家属纳入标准[1]。筛选出220例家庭参与产妇家庭亲子课堂的培训。
1.2方法:培训班时间为每周二-周五下午4-5点,用多媒体课件、布娃娃、新生儿衣服、尿布做教具,让有经验和有资质的责任护师,采用多媒体观摩、示范、一对一辅导实践的方式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培训辅导。培训班结束发放问卷调查,调查培训内容在培训前后产妇家庭的掌握程度。发放问卷调查220份,回收问卷调查220份,回收率100%,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培训班内容如下:
1.2.1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2] :体温: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皮下脂肪少,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变化,注意保暖;皮肤:新生儿皮肤嫩,易损伤而发生感染,衣物应清洁;呼吸:新生儿腹式呼吸为主,呼吸浅快、每分钟20-40次;心率及血液循环:新生儿耗氧量大,心率较快、易波动、波动范围在每分钟90-160次,血液多集中在躯干和内脏,四肢易发冷、发绀;胃肠道:新生儿胃容量小,肠道容量大,哺乳应少量、多次,新生儿喷们括约肌不发达,易溢乳,缺乏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类物质;神经系统:新生儿大脑皮层及锥体束未发育成熟,哭闹时有肌强直、眼肌活动不协调、对明暗有感觉,有吸吮、吞咽、觅食、拥抱、握持等先天性反射活动;免疫: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败血症;其它特点: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新生儿出生2-3天可有乳腺肿大,女婴1周内阴道有白带及血性分泌物,新生儿肝内葡萄糖醛酰转换酶活性不足,出生2-3天可出现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2-3天摄入少易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
1.2.2母乳喂养指导:我院是爱婴医院。正常新生儿均提倡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家庭母乳喂养指导有重要意义。产妇的营养、休息、家属关心、心情愉快是保证乳汁分泌十分重要的因素。结合多媒体图片观看,指导哺乳姿势、方法,哺乳时间原则按需哺乳,哺乳次数,间隔、持续时间由孩子的需要决定,每次哺乳时应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哺乳后挤少许乳汁涂于上,保护免受损伤,哺乳后抱起孩子轻拍背部,排除空气,以防吐奶,每次哺乳时应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激发产妇喂哺热情。
1.2.3日常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在26-28℃,示范新生儿穿脱衣服、更换尿布、沐浴室观摩新生儿沐浴,沐浴后脐部护理,75%酒精消毒脐带残端、脐轮,沐浴用品清洁、柔软、专用,尿布、衣物易暴晒。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产妇家庭亲课堂培训班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示范训练、实践课程促进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成为妇产科发展趋势,加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目的主要是保障产妇、婴儿健康,满足产妇家庭全面掌握新生儿知识,认知水平,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是一种人性化护理服务。
通过产妇家庭亲子课堂培训班的开展激发产妇及家属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健康教育具体化、多样化,浅显易懂,易于掌握。同时也增强了责任护士责任心,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新生儿护理;安全事件;护理质量
品答圈活动是指具有共同工作背景及兴趣爱好的人员组成团队,该团队组织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品管圈活动能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效果[1],本文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我院新生儿护理中,通过观察其对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74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男92例,女82例,日龄在3~25d,按照护理期间是否介入品管圈活动将174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监护人均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89例,男49例,女40例,平均日龄(19.2±1.4)d,足产儿85例,早产儿4例,分娩体重(3.19±0.24)kg,胎龄在36~42w,平均胎龄(40.1±0.4)w,对照组85例,男43例,女42例,平均日龄(17.8±1.7)d,足产儿83例,早产儿2例,分娩体重(3.27±0.28)kg,胎龄在37~41w,平均胎龄(39.5±0.5)w,两组新生儿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整个护理期间未介入品管圈活动,观察组护理期间则介入品管圈活动,活动方法如下:成立活动小组,由我院年资较长护士担任活动小组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及工作安排;确定选题,本次品管圈活动经开会讨论决定选择新生儿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作为活动主要内容,活动选题确定后进行小组内部交流和讨论,分析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护理质量有较大不良影响的因素,并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表对新生儿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安全事件、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等,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74份问卷,问卷发放率及有效回收率均为100%,通过整理调查问卷内容发现,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较高的护理过程包括水浴、腕带混淆脱落、进食、更衣等[2];对策拟定,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意识教育,由活动小组定期组织品管圈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教育,让活动小组成员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安全及质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意义,临床护理工作应以安全为基础,在安全前提下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定期举办护理经验交流,邀请专家或他院优秀的新生儿护士来我院进行经验交流,如探讨新生儿洗头、进食、按摩、输液等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文书书写不仅涉及到日常诊疗工作,而且也与医疗纠纷等问题息息相关,为此要组织活动小组成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指导护理人员如何进行文书规范书写[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事件主要包括腕带脱落或遗失、院内感染、发药错误、红臀、鹅口疮、窒息及护患纠纷等,比较两组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主要包括护理评估准确情况、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护理文书规范情况,每项评价指标根据好坏情况分别积1~5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由我院专业人员负责问卷发放及指导填写,护理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四类,将很满意及满意例数视为护理总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软件SPSS16.0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统计值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落实及护理记录书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1.0%(81/8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2%(69/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能明显降低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这主要源于品管圈活动能将护理工作与安全管理相互渗透、螺旋递进,相比传统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品管圈活动能从护理安全操作、安全文化及理念全方位介入干预措施,整个干预过程是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比单纯针对护理安全事件就事论事的干预措施,品管圈活动的干预效果更加全面,能更好的营造护理安全理念和氛围,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在新生儿护理干预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如先,黄开霞,邵妍,等.二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7):163-165
关键词:新生儿;延伸护理服务;效果评价
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出院后父母护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新生儿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新生儿出院指导是教会父母在出院后如何科学地护理新生儿,对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预防疾病,提高父母的育儿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1]。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新生儿家属大多数会从书刊杂志、电视及网络上获取护理新生儿的知识,往往理论性强而实际操作性不强,在应对各种实际问题时比较教条。在与新生儿家属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普遍不知道如何护理、照顾新生儿。为了使新生儿在出院后得到正确的护理,我们在新生儿出院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新生儿均来自我院儿科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出生后 1 d~20 d新生儿120例,其中男婴55例,女婴6 5例,住院天数为6~10d,平均为7 d。
1.2方法 出院时给予照顾新生儿的家属讲解并示范动作:护士在患儿入院时告知我科的联系电话及一些护理新生儿的宣传教育知识。
2 护理指导
2.1 新生儿的保暖 新生儿的衣物应以棉质、柔软、舒适为宜,新衣服一定要洗过后再给孩子穿。经常摸摸新生儿的小手、小脚,要保持手脚的温暖,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新生儿的穿衣、盖被。通过三句宝典判断新牛儿穿的衣服是否合适 ( 三句宝典即宝宝手脚是暖的,背上没有汗,衣服是合适的;宝宝的手脚是凉的,背上没有汗,衣服不够,要添加衣服;宝宝的手脚是凉的,背上有汗,衣服穿多了,要减衣服)
2.2 新生儿的喂养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优点是目前新生儿健康宣教的必须内容[2],向家长宣教母乳喂养的优点,建立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决心。母乳营养丰富、方便,且能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喂奶后给婴儿拍背,吃奶后给予右侧卧位,夜间将新生儿放置在母亲身边,防止吐奶后误吸。指导选择人工喂养患儿家长喂奶时试温的地方是手掌的大鱼际, 不是手心;喂奶过程中奶嘴要充满奶汁,避免吸人过多空气。同时告诉家长正确的配置奶液浓度,并教其学会奶具的清洁和消毒。一般母乳喂养 2 次奶要间隔 2~ 2.5 h,配方奶喂养间隔 3 h左右,如果喂奶次数频繁,会消化不良,新生儿吃奶一般需要3 0 min左右, 如中途休息时可给拍背, 打嗝后再继续喂奶,如果吃饱了,这时就不再吃了。
2.3 沐浴及脐部的处理 沐浴时室内温度要达到30℃ ,先洗新生儿头部,然后依次洗新生儿的颈部、上肢、腋窝、躯干、下肢、会阴及臀部;沐浴后可用安儿碘棉签(或浓度为75%的酒精)对脐部进行消毒,如脐部有渗液,为防止感染,每天需用安儿碘棉签(或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脐部 2 ~3次,直到脐带脱落结痂愈合为止。
2.4 臀部皮肤护理 现在多数父母为方便使用一次性纸尿裤,最好提倡使用柔软的棉质尿布。大小便后更换尿布要及时,每天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每次清洗后,易被尿液浸湿的部位可涂上少许婴儿润肤油,这样不易刺激皮肤。如果发现臀部皮肤发红,可涂护臀霜或紫草油保护皮肤。
2.5 新生儿哭闹时的处理 新生儿大声哭闹,首先要检查新生儿是否有大小便,如有大小便要及时更换尿布,其次检查新生儿所穿衣服是否松紧合适,再看看是否要吃奶,体温是否过高或过低。总之,新生儿当有不适时才可能出现啼哭不休的症状,如无原因的哭闹不止,安抚无效,则有可能是生病了,及时去医院就诊。
2.6 新生儿抚触 新生儿抚触是科学规范的对新生儿全身进行按摩[3]。向家长宣教新生儿抚触的好处,告诉家长抚触存家庭同样适用[4]。护士示教抚触的手法,首先抚触的环境在 2 8~3 0℃,有条件者可以播放轻音乐,抚触者要洗净双手,不戴首饰, 宜选择在两顿奶之间或者是沐浴后,充分温暖双手后涂满油,依次按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和背部的顺序轻轻按摩,每个部位按摩 3次,抚触的时间控制在 1 0min左右。
2.7新生儿房间的管理 新生儿出院后会有很多亲戚朋友来到家里探望,尽量减少与新生儿接触,并且有固定人员护理婴儿,防止交叉感染。婴儿室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室温不宜过高或过低,温度在 24 ℃左右,湿度55%~65%为宜。
3 结 果
出院时对家属做好新生儿延伸护理服务指导,通过电话回访了解到有 120例家属都能正确地护理好新生儿,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也能自己正确处理,只有 8例产妇由于知识水平、智力因素、身体因素等不能完全掌握。做好新生儿出院时延伸护理指导对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预防疾病,提高家长育儿自信心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4 讨论
新生儿延伸护理服务丰富了家长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提高了出院指导的效果,提高家长对新生儿护理技巧的认知,增强他们护理新生儿的信心,保证护理质量。通过1月后的电话回访,对健康教育的内容能全部掌握的有112例新生儿的家长,占93.3%。新生儿延伸护理服务通过示范性操作的指导,让家长在实践中学到护理知识,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并在实践中纠正错误之处, 可以提高操作的准确程度, 使家长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巧,从而提高家长的护理能力,使专业的护理从医院得以延伸到患儿家中。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开放式、延伸式的护理服务形式,是医院将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家庭的手段之一[5~7],是出院患儿家属及时获得康复保健指导与咨询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出院患儿开展电话回访,使患儿家属更愿意与医院保持长期联系,不仅丰富了整体护理内涵,而且使人文关怀得到延续,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参考文献:
[1]张娟.如何做好新生儿出院宣教[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 0 0 6 ( 8):8 5.
[2]张素珍,孟永勤,丁焱.新生儿出院前健康教育需求比较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J].2008,23(16):2208- 2210.
[3]黄河清,洪琦,李仪风,等.新生儿抚触对神经行为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 (3):203 -204.
[4]卢林阳.早产儿发育照顾护理综述[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 4 (1):85- 87.
[5] 刘素娥,覃桂荣,麦蔚莹,等.产妇产后健康教育方法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5,(11):977 -978.
[6] 殷艳玲,蔡敏,丁海燕.产褥期家庭访视的调查分析[J] .护理研究 , 2005 ,19 (5):464-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