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心得

劳动经济学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学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经济学心得

劳动经济学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区域收入差距;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2-0055-07

陈 恩(1956―),男,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台港澳经济与区域经济;于 绯(1983―),女,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广东广州 5106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从内陆向沿海区域的流动日趋频繁,经济活动集聚造就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但同时我国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日趋拉大。毋庸置疑,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密切相关。虽然学术界对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的研究颇为丰富,但是大多数文献关注现实问题的讨论和政策建议的制定,对理论演变的探索和内生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了劳动力迁移理论的演变过程,立足于学者们普遍沿袭的新古典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范式,总结主要的实证成果,并且对两种理论范式下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撇清现实生活中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劳动力流动”①与“劳动力迁移”。White & Wood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将迁移定义为“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居住地在管辖区间发生变化”。学术界普遍认为,如果劳动力在空间上流动导致了常住地的变更,这种流动就是迁移;如果劳动力流动不涉及常住地的变化,这种流动就是通勤者。但是在实证研究中,由于劳动力迁移比劳动力流动的数据更容易统计和获得,所以,学者们通常用前者替代后者。因此,本文也没有严格区分这两个概念,将它们视为同义。

一、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经济地理学的演变

(一)理论演变过程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无论是实际的还是预期的区域收入差距都会引发劳动力流动,因此区域收入差距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机制。Hicks就明确指出,“纯经济利益的差异是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原因”。William Arthur Lewis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创立了“二元经济理论”和“无限过剩劳动力发展模式”,奠定了研究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和城乡二元模式的里程碑。Harris-Todaro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他们不仅将就业概率引入劳动力的效用函数,而且摒弃了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假设,进而认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影响机制是劳动力对区域之间预期收入差距的估计而不仅限于实际收入差距,因此劳动力迁移决策模型是一个关于预期城乡收入差距净贴现值的增函数。虽然新古典迁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失业并存的现象,但是根据区域收入差距来判断劳动力是否迁移,决策因素过于单一。

然而在现实中,即使面对相同的区域收入差距和外部条件,不同劳动者也会做出迥异的迁移决策,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本理论中找到合理解释。因为人力资本特征是存在差异的,这正是个人迁移回报率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例如地区i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地区j,只要这个人的人力资本特征能够保证他未来收入增加,他也可能从地区i迁入地区j。由于人力资本难于量化,美国经济学家Schultz Theodore W.将人力资本投资活动概括为五项,②第五项“个人和家庭为适应于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就标志着迁移活动也可作为一项人力资本③。Sjaastad沿袭Schultz的人力资本理论,引进“成本―收益法”,认为劳动者为了增进个人利益,在比较其所有可能目的地(包括现住地)的净收益,决定是否迁移。虽然人力资本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劳动力迁移的选择性④,但是没有考虑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并且暗示潜在的迁移者是孤立于社会的,忽略了所在家庭和群体对劳动者迁移决策的影响。

在工业化水平较低和社会保障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家庭成员共同分享家庭财富的收益和风险是普遍现象,劳动力迁移往往成为整个家庭生存及发展的策略。Stark et al.首先提出“劳动力迁移的新经济学”,该理论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投资组合理论。农村家庭要对内部劳动力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配置,派出部分成员外出从事非农产业,通过家庭成员在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分布控制其财富的风险⑤,以消除或减缓家庭收入的不稳定性。第二,契约安排理论。家庭与迁移者之间的汇款往来可视为一种“自愿契约”。迁移初期,通常由家庭向迁移者提供资助,帮助移民适应新的环境。当移民的职业及收入稳定后,开始向家庭提供资助⑥。而家庭为了防范风险,也会强化这种契约关系。

不同于前述迁移理论,以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吸收了Marshall的外部性理论、Myrdal的循环因果理论和Arthur的路径依赖思想,利用Dixit-Stiglitz的垄断竞争模型,从产业空间集聚的层面阐述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带来的影响。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是“向心力”与“离心力”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均衡的结果。向心力表现为“需求关联效应”⑦和“成本关联效应”⑧的循环累积因果;而离心力是指:“要素市场拥挤效应”⑨和“产品市场拥挤效应”⑩的共同作用。当贸易自由度大于临界值时,向心力开始大于离心力,区域对称分布均衡被打破,劳动力及其经济活动开始向某一区域集中,直到形成“中心(制造业)―(农业)”的均衡格局??。在此过程中,众多厂商因某一区域的需求优势而在该区域集中起来,市场需求份额增加会导致更大比例的产出份额,产生“本地市场效应”??。同时,厂商竞争使中心区域商品种类丰富,需要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就越少,节约的贸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就降低了劳动力的生活支出,导致该区域实际工资水平提高,形成“生活成本效应”??。可见,一旦劳动力流动引起集聚向心力大于离心力,从而导致“中心―”均衡格局的形成,中心区域的“本地市场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就会拉大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理论演变特征

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经济地理学演变的过程中,都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改善福利状况是劳动力流动的根本目的。但在此过程中,考察劳动力迁移决策的视角越来越重视微观因素,变量由外生转变为内生,对现实的解释力也越来越强。新古典迁移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的动因是区域收入差距或者预期收入差距。而人力资本迁移理论认为,除了区域收入差距和外部条件,人力资本差异也会导致个人之间迁移回报率的不同,成为劳动力迁移的重要原因。新劳动力迁移理论认为迁移决策是由与潜在迁移者密切相关的群体共同决定的结果。以上迁移理论的共同假设前提是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市场,而新经济地理学将厂商的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贸易(运输)成本等因素纳入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按照“劳动力流动―产业空间集聚―区域收入差距”的逻辑链条来阐释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的内生关系。

二、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实证经验

(一)基于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的研究

1.劳动力迁移对迁出地收入水平的影响

第一,劳动力迁移对迁出地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之分。从短期来看,劳动力流出降低了迁出地的农业生产率,不利于区域收入水平的提高。但长期中,移民汇款汇往迁出地,增加了迁出地的投资,从而提高了迁出地的生产率和农业产出。Rozelle,Taylor, De-Brauw以我国河北省及辽宁省的农村家庭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印证了这一观点。第二,移民汇款的种类、劳动力迁移的阶段和规模影响迁出地内部收入差距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国内汇款可以降低迁出地内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但国际汇款会加剧收入的不平等。原因在于移民存在选择性,国内移民与国际移民是两类不同素质的群体。McKenzie在研究从墨西哥到美国的国际迁移时发现,当迁移规模较小时,位于财富分布上端的家庭从迁移中获得更大利益,使迁出地收入差距扩大。随着移民分布的家庭越广、移民规模扩大,位于财富分布下端的家庭获利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迁出地内部的收入差距。我们可以认为,随着迁移阶段的进行和迁移规模的扩大,迁出地内部收入不平等与国际移民汇款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

2.劳动力迁移对迁入地收入水平的影响

劳动力迁移对迁入地收入水平的影响取决于职业选择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多数学者的实证结果表明,与迁入者职业相同的本地劳动者将受到替代效应的影响,工资水平下降;而与迁入者职业形成互补关系的本地劳动者,则会受到互补效应的影响,工资水平上升。形成互补关系的迁入者与本地劳动力是否产生竞争效应?这与移民自身的人力资本有关。Knight,Song and Huaibin通过分析中国的案例发现农村移民往往承担了城市居民不愿意承担的工作,两者之间并未构成竞争效应。但Roberts的研究表明,上海的外来劳动力与从国有企业下岗的本地劳动力在正规部门形成了竞争关系。

3.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收敛性的作用

新古典迁移理论认为:首先,在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劳动力总是从低工资区域向高工资区域流动,而资本则是从资本回报率较低的区域流向较高的区域,因此区域收入增长倾向于趋同。第二,劳动力通常从落后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就会降低落后区域的相对人口增长速度,使得落后区域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提高,因此可以缓解区域之间工资水平差距,表明劳动力流动有利于区域收入收敛。但实证研究的结果往往与上述理论不符。Barro and Sala-i-Martin对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的较长时间序列进行收敛性分析,发现人口迁移促进一部分国家人均收入收敛,而为另一部分国家带来发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其原因在于迁移的劳动力往往是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群体,尽管这些群体向发达地区迁移,使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增加,但会加剧两个区域的人力资本差距,产生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结果。??Shioji利用日本1960―1990年39个地区的数据检验了劳动力流动对收入收敛性的作用。他发现区域之间人力资本差异的确降低了劳动力流动导致的经济收敛,但影响较小,不至于使区域收入水平绝对的发散。Rappaport建立了一个两区域的理论模型??,当劳动力从小国流向工资较高的大国时,小国劳动力减少会降低小国资本的边际产品,小国居民的投资率就会降低,由此减慢了经济收敛速度,说明劳动力流动对促进区域收入收敛的作用十分有限。[1]Larramona and Sanso演绎了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收敛的动态变动规律。当达到稳态时,各国将以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收敛,但这并不表示各国人均工资水平也具备收敛性,各国人均收入仍可能长期存在差距。[2]因此可以认为,劳动力流动不必然导致区域收入的绝对收敛,只存在条件收敛机制。

(二)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范式下的研究

1.空间均衡状态与实际工资差距

根据中心―理论,名义工资率差距取决于市场潜力的大小,但实际工资率差距取决于产业空间状态。如图1所示,l1表示贸易成本较高的集聚过程,区域1产业份额任意小的增加都会导致该区域实际工资率的下降,所以劳动力不会流动,区域对称分布是唯一长期稳定的均衡状态,此时两区域的实际工资水平相等。 l2表示贸易成本处于中间水平的集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多重均衡,但是内点不对称均衡(不完全集聚)在长期中是不稳定的,只有完全集聚均衡才是长期稳定的。因此只有达到完全集聚的中心―状态,区域实际工资水平才会产生差距。l3表示贸易成本较低的集聚过程,在产业份额的1/2点,工资差距曲线的斜率为正,表明区域1产业份额的任意小的增加都会导致该区域工资率的上升,于是劳动力流动与实际工资率上升形成一个循环累积因果,最终导致中心―的空间收入差距格局。[3][4]可见,只有完全集聚的中心―状态才存在实际工资差距,而在其他长期均衡状态下,实际工资差距为0。

2.集聚对不同区域产生的福利效应

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对集聚进行分析,可以认为产业空间集聚会产生以下几种福利效应:第一,集聚会同时促进中心和区域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提高,但区域间的福利差距存在扩大趋势。[5]因为集聚带来地方化的知识溢出使中心区域增长率高于,并且创新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当贸易成本低于临界点,中心区域就会获得较高的增长路径而实现经济起飞,而区域会享受到中心区域经济起飞带来的好处,福利水平大幅上升。但是只要贸易成本不为0,两区域的相对福利差距是持续扩大的。第二,地方化的知识溢出促进创新成本降低,从而使现有厂商资产缩水,对中心和区域都产生负效应。由于中心区域资本存量较高,所以对中心带来的负效应比更大。第三,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会影响交易费用,给中心带来交易费用下降的正效应,而给则带来相反的负效应。

3.集聚状态对异质劳动力产生的福利效应??

当贸易成本较高时,熟练劳动力均匀分布在两个区域使他们的总体福利水平达到最大化;当运输成本较低时,经济集聚也会导致熟练劳动力总体福利水平达到最大化。但是对于不熟练劳动力而言,无论贸易成本如何变化,分散的经济活动对于他们来讲都是最有利的??。Ottaviano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Vanessa Strauss-Kahn进而提出就业不平等的空间模型,他把劳动力分为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并且各自分布于两个区域。两类工人可以选择高技术密集型行业或者低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但是不可以跨区域流动。当技术创新相对集中于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产业将向高技能工人所在区域流动,如果相对工资保持不变,低技能工人所在区域就会存在较高的失业率,福利水平大幅降低。此外,Mu-rata、Mossay、Tabuchi & Thisse的研究显示,工人对原居住地的特有偏好、产品多样化和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向心力与异质偏好产生的离心力构成一对相反的作用力。这一对作用力随着贸易成本的增加而增加,影响着集聚的规模和速度,导致区域工资差距也随之发生改变。

4.异质劳动力流动与集聚

虽然Walz的研究表明,高技能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知识和技术信息在区域间的转移,为落后地区形成产业集聚和提高生产率提供了有利条件,但Wolfgang的分析表明,知识技术溢出效应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随知识起源地与扩散地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6]Takatoshi Tabuchi et al把劳动力流动的异质性引入到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中,强调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劳动力流动不仅受到经济因素影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烈,劳动力流动将呈现多元化趋势。[7]近十年来欧洲国家迁移流的变化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欧洲国家以低素质劳动力流动为主的传统模式逐渐被打破,有技术的高素质劳动力在欧盟内部的流动性不断增强。所以,劳动力的异质性对“中心―”模式具有明显的分散效应,劳动力异质性程度越高的区域,经济活动的离心力就越强。可以预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劳动力的经济活动将经历“分散―集聚―分散”的演变。

5.异质空间与收入不平等

空间的异质性对空间收入结构会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有关学者15年来的经验研究,可以认为异质空间正是通过以下三类地理特征影响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进而影响产业集聚过程,从而促进空间收入不平等。第一类地理特征是指[8],运输成本、要素禀赋、矿山资源、交通枢纽、贸易港口等区域优势将有利于产业集聚。第二类地理特征是指,[8]需求、供给和知识创新的接近以及规模经济等因素会引发产业集聚,使生产和销售节约成本,获得更多利润,并且这些因素具有自我强化作用。第三类地理特征是指社会基础制度特征。Bao Shuming et al.运用我国1978―1998年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沿海各省具有自然地理优势,造成较低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这些地理特征提高了要素报酬率,从而吸引劳动力和FDI向沿海区域集聚。检验结果表明,沿海变量能够解释我国各省增长率差距的60%,肯定了空间异质性因素对人均收入水平的显著贡献。Songhua Lin利用Redding-Venables模型对我国1988―1998年的工资差距进行检验,发现区位差异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力十分显著,并且沿海和内陆省份之间的工资差距呈扩大趋势。

三、对两种理论范式下的研究的比较

(一)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内生作用机理不同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的研究,区域收入差距导致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通过影响迁出地收入水平、迁入地收入水平、资本等要素的流动方向、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的变化等,达到缓解区域收入不平等的目的,并且只存在劳动力流动导致区域间收入收敛的条件收敛机制。而新经济地理学范式下的研究认为,劳动力流动通过引发集聚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变化促使区域形成产业完全集聚的“中心―”均衡格局,这种格局一旦形成,中心区域的“本地市场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就会拉大中心与区域的收入差距。其中,制造业名义工资率差距取决于市场潜力大小,市场规模扩大和劳动力流动的循环累积因果作用会导致中心与区域的名义工资差距扩大。与名义工资率差距不同,实际工资率差距与产业空间集聚状态密切相关。只有劳动力流动导致“中心―”这种完全集聚的长期均衡状态时,才会产生中心区域高于的实际工资差距。

(二)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各异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的研究认为,移民汇款种类、劳动力迁移的阶段和规模、职业选择的替代和互补效应、人力资本竞争效应等是作用于区域内收入差距的机制;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迁移者人力资本水平等是作用于区域间收入差距的机制。这些影响机制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既可以加剧也可以缓解区域收入差距水平。而新经济地理学范式下的研究认为,贸易(运输)成本、市场潜力大小、产业集聚状态、劳动力的异质性、空间异质性是导致区域间形成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在一定条件下,贸易(运输)成本越小、市场潜力越大、产业完全集聚、流动的劳动力异质性越低,越容易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形成。

(三)劳动力与区域的内在关系不同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的研究根据劳动力迁出地和迁入地内的收入水平,以及区域之间收入的收敛性来探讨区域收入差距,可见区域的存在是先验的,并且区域之间相互独立。而新经济地理学范式下的研究认为,劳动力流动通过引发集聚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变化促使区域形成完全集聚的“中心―”均衡格局,只有在这种完全集聚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区域之间的实际工资差距才会产生,而在其他均衡状态下不存在实际工资差距。可见,区域存在与劳动力流动是一种内生关系,并且区域之间相辅相成。

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理论界关于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各方面观点尚未达成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二者通常互为因果,并且导致二者产生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对于这一命题今后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原有理论范式的基础上继续拓宽假设前提和微观基础,如考虑更加多样化的消费者偏好函数、更多细分的劳动力异质性、更多种运输成本类型等等,使研究结论更加具备一般性意义。第二,将多种外部性纳入劳动力流动导致的集聚过程,如异质性知识外溢,进一步建立动态的分析框架探讨空间均衡路径,从更加接近现实的角度考察区域收入差距。第三,从空间经济视角对区域贸易政策、财政政策、区域基础设施和福利政策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缓解劳动力流动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政策办法。

注释:

①可分为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水平流动”通常指劳动力在相似的社会经济状况下的工作变动。“垂直流动”通常指劳动力从一种职位流向更高级别或更低级别的职位,如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流动,从一般工人向管理人员的流动等。

②这五种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分别是: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在职培训;正规的教育;成人教育;个人和家庭为适应于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

③虽然迁移本身并不改变人力资本存量,但是能够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来扩大人力资本的潜力。

④如年轻、有技能、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更倾向于迁移。

⑤包括缺失的或者不完备的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对家庭财富造成的损失。

⑥从迁移者的角度看,这种契约关系的建立除了互助及利他精神以外,很大程度源于迁入地就业的不稳定、教育开支、继承家庭财产的愿望、维护自己在家乡的社会地位等等。

⑦当运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一个偶然因素会使厂商在某一区域集中。厂商为了获得规模报酬递增的利益而扩大规模,不断流入的劳动力同时成为消费者,对工业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大,于是市场规模扩大吸引更多厂商的进驻,这就是“后向关联效应”,也称为“需求关联效应”。

⑧厂商集中会刺激名义工资上升,而产品市场竞争力会导致产品多样化和运输成本减少,于是劳动力生活成本降低,实际工资和生活水平提高,又会刺激更多的劳动力流向这个区域,这就是“前向关联效应”,也称为“成本关联效应”。

⑨“要素市场拥挤效应”表现为农业生产对土地的依附性,使得农业的生产必须分散进行,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之间又不具有替代性,于是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农产品运输成本的存在增强了分散力。

⑩“产品市场拥挤效应”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随着一个区域生产份额的提高,如果相对市场规模一定,将会降低该区域每个厂商的销售额,从而降低流动要素的收益,这显然不利于厂商集中的分散力。

⑾人们对工业品的支出份额越大,工业产品的种类越多,导致向心力就越强,临界值ΦB就越早出现。当贸易完全开放,即贸易自由度为1时,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都不复存在,企业选择任何区位都是一样的。

⑿可视为一种“需求关联效应”的循环累积因果。

⒀可视为一种“成本关联效应”的循环累积因果。

⒁典型实例改革开放初期“孔雀东南飞”现象。

⒂该理论模型中包括一个已经达到均衡的大国经济和一个未达到均衡点的小国经济。

⒃标准的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中假设流动要素是同质的,偏好是相似的,并且他们根据实际工资率的高低决定是否迁移。因此只有完全集聚状态下,中心和区域的实际工资率才会存在差距,否则,两区域之间的工资率是相等的,但实际情况比这种假设复杂得多。

⒄当熟练劳动力向中心区域集中时,既没有考虑移民增加带来的竞争加剧给当地企业造成的负外部性,也没有考虑导致市场需求扩大给企业带来的正外部性。

[参考文献]

[1]Rappport,J.,How does Labor Mobility Affect Income Convergence?芽.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2005, 29(3).

[2]Larramona G. and Sanso M., Migration dynamics, growth and convergence.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Control, 2006,(30).

[3]Baldwin,R.E. and P. Martin,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in V.Henderson and J.F.Thisse,eds..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es: Cities and Geography,North-Holland,Amsterdam.2003.

[4]Helpman,E.,The Size of Regions,in D.Pines,E. Sadka and I. Zilcha(eds.).Topics in Public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5]Martin,P.and G.Ottaviano, Growing Locations: 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43).

[6]Wolfgang Keller,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2(1, Mar),2002.

劳动经济学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隐性心肌缺血;颈动脉内膜;内膜厚度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b)-0075-02

原发性高血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1-2]。颈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与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是基本一致的,在不同致病因素影响下,使得患者动脉壁出现脂质碳水化合物积聚的情况,尤其是内中膜[3]。发病早期,容易影响颈动脉内膜厚度,导致其出现厚度增加的情况。目前临床中对于颈动脉内膜形态学变化的检测手,主要手段为超声,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并且操作简单。该文针对该院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研究分析其隐性心肌缺血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龄分布在65~85年,平均年龄为(76.3±3.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或者是餐后血糖>11.1 mmol/L[4],排除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与1型糖尿病患者。另外选择同期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一共12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分布在63~85岁,平均年龄为(76.0±3.6)年。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一共12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分布在63~85岁,平均年龄(76.3±3.4)年。对各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检测方法

给予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记录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依据诊断心肌缺血的方法,通过踏车运动进行试验筛选: 依据患者年龄大小,设置成相应年龄的80%~90%最大心率,心电图KD段J点后水平或下斜型下移>1 mm,且持续时间需≥0.8 s,则为阳性。对各组心肌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比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采用GE超声对颅外颈动脉进行扫描,检测部位为两侧颈总动脉距离颈动脉分叉处10 mm内、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距颈动脉分叉处10 mm内动脉后壁内膜中层厚度,探头频率设置为7~10 MHz,取其平均值。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数据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行χ2与t检验。

2 结果

2.1 心肌缺血

与对照组对比,单纯高血压和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P

2.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与对照组对比,糖尿病伴高血压和单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更厚,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3,P

3 讨论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的关系。相关研究证明[5],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硬化的检测中能够有效地鉴定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三者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随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动脉僵硬硬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所以,颈动脉早期发病对预防亚临床血管病变患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6]。

心肌缺血是一种心脏供氧缺乏的病理状态,由心脏血液灌流减少导致发生,对心脏正常功能产生负面的影响[7]。近年来,我国心肌缺血所致的死亡病例有所增多,该种病理状态的分型包括:隐匿性、心绞痛型、梗死型、猝死型[8-9]。多数患者死亡前没有明显的心绞痛发作史,因此必须对心肌缺血的发生予以重视,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高血压是导致内膜受损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动脉硬化主要发病在颈动脉,颈动脉和心脑连接,彼此相同,与冠状动脉对比,其病变发生时间更早,可作为观察全身动脉病变的窗口[10]。

该研究中采用超声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中,与健康的对照组(0.60±0.15)与单纯高血压组(0.69±0.16)比较,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85±0.18)增加较多,提示这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心肌缺血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另外研究中糖尿病伴高血压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发生率(80%)也明显高于健康的对照组(33.33%)与单纯高血压组(58.33%),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隐性心肌缺血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梁晓.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隐性心肌缺血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3,35(6):717-718.

[2] 张妮娅,刘超.高尿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及其机制[J].山东医药,2015,55(42):92-93.

[3] 杨卉.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0): 1645-1647.

[4] 张兆云,阿布力克木.吐尔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 19(2):310-315.

[5] 刘俊鹏,刘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IL-18、CRP、CysC及APN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619-620.

[6] 吕亚亚,师维雅,左玉琼,等.2型糖尿病Toll样受体4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12):1017-1021.

[7] 权晓慧,张春艳,王聪霞,等.CD31+/CD42b-、CD144+内皮微粒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3):327-330,335.

[8] 祝森志,蔡耀权,胡峻岩,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肾动脉阻力指数与高血压危象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4,35(10):1513-1515.

[9] 祝森志,蔡耀权,胡峻岩,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肾动脉阻力指数与高血压危象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4,35(10):1513-1515.

劳动经济学心得范文第3篇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

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同志以产业升级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无疑有更深刻的增长方式在现实地发挥作用,这就使我们更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增长理论,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实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长政策和计划。并由此出发考察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人力、管理等等相关经济因素在新的经济状态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识经济的理论。

劳动经济学心得范文第4篇

近期将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前夕,我十分幸运地参与了市司法局在市委党校举行的“市实习律师培训班”,听取了省和市司法厅律管处指导关于律师执业品德的教育、毛勤勇律师关于处理刑事案件经历的引见、邵雪明律师关于处理民事经济案件经历的讲座以及朱伟律师关于处置非诉官司务相关问题的讲座,并赴市喜欢国主义教育基地---沙家浜承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和实习律师宣誓典礼。两地利间虽短,但三位知名律师的讲座给我留下十分深入的印象,使我不只从执业理念上,并且从营业才能上都获得了一次极为可贵的洗濯和飞跃。现将自己在该次培训中的一些心得领会扼要汇报如下。

从心里深处将,我以为有一颗喜欢心是一名及格律师的立业之本。关于一名刚才执业的律师而言,知名度不高,营业才能有限,只能接一些标的额不大的民事案件,所接触的当事人也往往是社会基层的通俗群众。他们收入不高,生活拮据,但又经常发生一些工伤、交通、医疗事故。但他们遭遇不幸时,没有什么人可以协助他们,而只能用有限的钱延聘律师为他们蔓延公理。试想,假如作为一名律师,关于他们托付的事项不够不遗余力,不要说做一名律师了,就是一个卖菜的大嫂也比本人强。所以我感觉,做一个律师首先要做一个耿直的人,一个有同情心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人活活着上,就那么几十年,无论是锦帽貂裘,照样衣冠楚楚,都少不了一死。所以关键是生活的质量。什么样的生活是有质量的生活呢?我感觉应该是高兴的生活。高兴从哪里来?泡吧能带来高兴吗?大吃大喝能带来高兴吗?其实那些基本不叫高兴,只是临时地忘怀自我,一旦一个人静下来了,就会特别的孤单。然则,假如你去协助他人,假如你让他人获得高兴,你从中所获得的高兴将是深条理的,更有耐久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阴郁中探索,当你握住他人的手,他人也会握住你的心,这样彼此都能获得暖和。所以,我更应该感激那些承受我协助的人,由于恰是他们让我获得了高兴。我的床头不断放着一本圣经和一本赞誉诗,虽然我不常常看,然则看到他们,我的心里就非常安静。我有时分也去教堂,听唱诗班唱着好听的歌,也随着主唱摊开嗓子,讴歌生命,讴歌生活。感激造物主赐赉我们一颗可以感触到高兴和苦楚的心,也感谢他赐赉我们的每一个浅笑和每一个宁静的问候。在那边我晓得只要喜欢是高兴的渊泉。要喜欢本人的家人,喜欢本人的职业,喜欢每一个你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但你带着这样的心境去见当事人的时分,诚信就不是问题了,热情也不是问题了,甚至案件的后果对当事人也不主要了。由于你尊敬他,你曾经把他的工作当成你本人的工作。老百姓找律师,外表上是恳求你协助他获得某些道理,实践上是由于遭到了损伤而但愿获得补偿。但你用喜欢的尊敬的心去看待他们的时分,他们曾经承受你了。

也许你会问,在通俗的民事案件中你可以有上面所说的那种立场,但在纯经济的纠纷中也有这种需要吗?答复是一定的。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做“为了最大多数人的幸福”,权衡一个工作的好坏往往是看它能否有利于“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假如这个规范成立的话,那么一个自在的经济体是需要的。在这个经济体中,每个人都可以自在的劳动,自在地用本人的劳动换取他人的劳动。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它回绝诈骗,回绝暴力,回绝一切阻碍自在的行为和阻力。从这个意义讲,你维护了经济上的自在(这种自在其实曾经包括了公道),你就为“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作出了本人的奉献,这种喜欢虽然不分明,的确深入而耐久的。相同,在处置非诉官司务中相同如此。

以上是我参与此次培训班的一些心得领会,虽然和培训的主题不直接相关的,倒是引申出来的最最实质的道理。

劳动经济学心得范文第5篇

做为一名企业员工,我深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搞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形象及生存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安全文化也最终影响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效与成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gdp连续多年以9%左右的速度增长,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但是也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发展极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工业整体素质较低,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工业结构和布局不甚合理。大部分企业主要聚集在东部及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区域,投入较高、产出较低、资源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来拉动,而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效率提高来产生。

“安全生产”指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各个行业和领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以安全生产为基础、前提和保障。这就包括经济发展要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态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人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安全生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是相辅。

现代安全经济学“三角形理论”认为,经济是两条边,安全是底边,如果没有底边的支撑,即使经济发展再快也构不成稳定的三角形,可见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搞好安全生产能够保障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三大要素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而事故与职业伤害使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伤害,劳动力受损,而搞好安全生产是人力资源稳定的最根本保障,只有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才能充分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热情和动力,只有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才能使社会安定有序。

安全生产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活动是人们经过劳动的物质转换活动,而生产过程中,人们会遇到各类的事故隐患,排除事故隐患,遏制事故发生,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安全生产所产生的效益是隐性效益,不象普通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数量的增加和提高产品质量上,而是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不发生事故,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开展和连续进行。

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受到结构、体制和环境三大因素的制约,而安全生产是影响环境因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安全生产在市场竞争中是一个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砝码,良好的环境因素可以给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充足的资金、可观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国际市场,欧美发达国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制裁,其中安全卫生方面的限制和标准,也影响我们参与国际经济领域的活动,安全和谐发展对于开发国际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