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学生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的独立学院是一种在新形势下探索与创新高等教育办学机制模式而发展起来的产物,它所依托的背景是公立高校,在保证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99年7月成立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独立学院开始的标志,发展十余年来,从沿海辐射到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极大地缓解了公办院校的办学压力及社会矛盾。截至2012年,我国独立学院已增至303所,占全国高等院校的12.4%,其中云南省独立学院占到了7所。随着独立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管理成为了重中之重。相较公立院校而言,独立学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不断发展和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一、学生人数多,班级规模庞大
云南省七所独立学院,截至2012年在校生人数突破万人的就有三所。教学班级庞大,一个普通教学班级少则六七十人,多则百人,这对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无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方面,独立学院规模不断扩大,人数急剧增加;另一方面,辅导员增长幅度远远跟不上学生增加人数,师生比达到1:120-1:150,严重失调;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对学生的关注缺乏,学生管理工作细致性、周到性不够,缺少人文关怀。
二、学生心理问题渐增
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者居多,他们普遍缺乏吃苦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喜欢单打独斗,没有团队合作意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产生敏感、多疑、焦虑不安的情绪,这些性格特点导致了心理问题多发。随着独立学院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也呈剧增趋势,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如何将学生心理问题控制在萌芽阶段,如何在学生爆发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采取一套系统完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学生管理队伍不适应工作需要
学生管理队伍主要反映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面对独立学院的特殊性,辅导员队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专职辅导员的数量远远达不到合理的师生比例。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调,加之辅导员工作的杂乱繁重,使得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上显得力不从心,工作难以到位。
第二、辅导员流动性大。辅导员队伍普遍年轻化,多以选拔本校优秀毕业生留校为主。但是很多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把辅导员工作当作跳板,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学院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第三、学生管理方式和方法有待改进。在学生日常管理的工作当中,没有把师生关系放在一种平等、自由的氛围当中,学生管理工作者通常采用说教式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另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工作体系和工作内容过于庞杂,这是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凡是涉及到学生工作最后的落脚点都在学生管理上。这样的情形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者每日陷于大大小小的事务当中,疲于应付。工作重点不突出,对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性问题关注较少。
四、云南省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云南省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就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以下需要逐步完善的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严格校规校纪的同时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偏重强调共性,强调个人服从而忽视个人价值的发挥。正如学生对老师也是以一种服从的态度为准,这就造成学生管理工作过于僵化,无法发挥激励人内在的积极作用。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理念也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应该成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努力的主要目标。“个性突出”是独立学院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应该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至始至终贯穿在学生工作的整个过程当中。
(二)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人数多,规模庞大,单一依靠学生管理者进行管理,难度大、任务重;因此,在面对学生规模庞大的问题上,应该充分调动以学生为主导的社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是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在利用学生组织的优势上需要把握两个方面:第一、重视学生社团组织的培养和管理创新能力,成为学生管理队伍的有力补充;第二、班级管理是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务必要把所有管理工作落实到班级和学生管理上来;充分把握和班级和社团组织的作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凝聚力和感召力,增强团队意识,体现出学生的精神风貌。
(三)全方位、多元化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首先,以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例如:增设心理辅导的专业课程;聘请心理咨询专家开设专业心理咨询讲座,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利用网络的高普及率,采用心理测试等多种形式来增强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其次,引入专业机构加强合作,提高校内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化程度。能够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专业疏导,同时辅助后期的跟踪治疗。能够帮助或者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恢复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再者,加强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指导,从心理上缓解大学生的思想压力。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配合解决。一方面可以对学生形成双向监督,另一方面也能给予学生更多关爱。
(四)加快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发挥学生干部及优秀典型的作用
第一、加大双重管理的力度,进一步推动“专业指导+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行专职辅导员和专业班主任双向结合的管理模式,一方面由专职辅导员管理学生的日常事务;另一方面由本专业的专职教师负责专业指导及学习咨询。互相补充,能够更加全面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指导和帮助。
第二、一方面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借鉴企业的激励、绩效机制,实现学生管理的专职化、职业化道路。结合辅导员自身的发展需求,为辅导员未来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导向;同时,考虑借鉴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在企业内部实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激励、绩效机制,完善绩效考核的人性化管理,构建岗位提升的愿景平台,减少人员的流动性。
第三、加强完善学生管理的实效性。本着提高管理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把“为学生办实事”作为管理的真正目标。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一,学习和借鉴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将管理的重心落到实处;其二,精简繁琐的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管理的流程“瘦身”;其三,加大目标责任考核力度,提升管理的服务意识。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独立学院的规模逐步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改进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体系,是我们需要一直关注和努力的方向。(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2012-08-16
[2]徐婷婷.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刘怀.黄伟萍.人文视野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2).
一、海南高校留学生的调查结果
1.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客观真实地了解来琼留学生的基本情况,笔者及其科研团队根据留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困惑,有针对性地设计调查问卷,先后在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等高校对在校留学生进行了随机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答卷112份,有效回收率93%。
2.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着针对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的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留学生的和文化背景。因为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有着不同的和价值取向,而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也势必存在着文化冲突的情况,这无疑给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是留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面对和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2)留学生在海南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困惑。因为要改善留学生的服务与管理质量,必须从解决留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可以说,留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解决问题,改善服务。要解决问题,就要了解清楚留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困难和困惑。
(3)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来海南高校学习的专业、来海南前的汉语水平、和中国师生的交往及沟通情况、住宿情况、对管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对管理工作的建议、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等。通过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了解这些基本信息,有助于准确把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症结,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方案和对策。
(4)留学生对海南高校教学及课程安排、任教师资的水平、学习及生活设施、学习氛围、图书馆外文藏书和服务以及留学生网站建设情况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建议。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决定着留学生在海南高校留学的质量,也必然决定留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因此是留学生比较关心和重视的内容。同时,了解这些方面的信息也有助于我们改善海南高校的软、硬件条件,完善留学生管理和服务,为今后海南高校的留学生招生和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调查的主要问题与结果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的调查结果,这些结果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1)留学生中普遍具有。在回收的有效答卷中,有73%的的留学生信仰伊斯兰教,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且都是作为学历留学生在海南医学院从事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另外,还有6%的留学生信仰佛教,16%的留学生信仰天主教,5%的留学生信仰其他宗教。
(2)在专业方面,有31%的留学生来海南是为了学习汉语,有69%的留学生学习医学,这与海南医学院集中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历留学生有关。这说明除了这些医学专业的留学生外,其他留学生在海南学习的主要专业是汉语。
(3)从来海南之前的汉语水平来看,问卷结果显示,有69%的留学生从未学过汉语,20%的留学生仅学过几句,只有11%的留学生来海南之前学习汉语超过半年以上。
(4)在住宿方面,有64%的留学生选择住在学校提供的留学生宿舍,但仍有近36%的留学生在校外居住。这固然和留学生追求自由的个性特点有关,但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5)关于留学生和中国师生的交流沟通方面,有59%的留学生选择和中国师生仅有一点点沟通,选择沟通较多的仅占28%,另有13%的留学生选择很少或非常缺乏和中国师生的沟通。沟通在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加之语言交流的障碍,造成一定的沟通困难,势必影响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6)当被问及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时,有60%的留学生选择管理工作同其实际需求不一致,文化环境不适应,有40%的留学生选择语言障碍。
(7)在问及学校管理部门能否及时有效地解决碰到的困难时,有74%的留学生持否定回答,只有26%的留学生持肯定回答。
(8)在回答学校管理部门哪些方面应予以改进时,有61%的留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39%的留学生选择沟通能力。同时,留学生在答卷中还建议管理老师加强自身外语水平的提高。
(9)在问及碰到困难的情况下一般向谁寻求帮助时,有54%的留学生选择朋友,有43%的留学生选择同学或室友,仅有3%的留学生选择管理老师。
(10)在问及教学上哪些方面应予以改进时,有58%的留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有42%的留学生选择教师的外语水平,但对所在学校的教学安排总体比较满意,对硬件设施和学习氛围满意度一般。
(11)在问及在学校图书馆能否借到所需要的外文图书时,有62%的留学生持肯定回答,有38%的留学生持否定回答。
(12)在问及对学校的留学生网站是否满意时,有61%的留学生表示不满意,22%的留学生表示尚满意,只有17%的留学生表示满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刚柔并济
一、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理念忽视学生个体需求
无论是刚性化管理还是柔性化管理,管理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管理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过于重视职业性要求,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确立,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没有得到学校的充分培育,使得学生自我管理过于松散,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此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管理老师对学生权利与自由的需求没有全面的重视,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2.管理方法及制度不科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需要突出管理中的人文关怀,而现实中的高职学生管理方法缺乏人文关怀,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过多使用高压式的管理方面,学生无法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过于强硬、刚性的管理方法打压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管理方式缺乏信心与激励,进而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缺乏感染力。高职院校实施管理制度过于刻板,偏重以刚性管理为主,过于重视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教师希望通过强制性的制度与纪律监督及奖惩规则来达到管理目的,但这反而会造成管理工作的低效率。
3.管理过程缺乏无形管理的渗透
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并非仅以直观的管理手段为主,无形管理熏陶是另一具备重要作用的管理方式。在高职学生管理中,院校过于注重直观化的管理方式,忽视了无形管理熏陶的作用,通常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老师在管理工作中往往忽视了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和作用,仅以片面的刚性约束进行学生管理,忽视与学生的良性沟通交流,造成管理低效率;二是学校层面对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不够重视,忽视了以精神风貌为基本形态的校园群体文化的作用。学校对校园文化的构建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学校缺乏自身文化特色。
二、高职学生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
我国传统高校管理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其强调刚性管理,通过制度的约束来达到管理的目的。而柔性管理则侧重情感的沟通,通常以鼓励、尊重、引导、启迪等方法进行管理,显然这与刚性管理具一定的冲突,因此在传统刚性管理制度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传统刚性管理理念偏重物本思想,忽视人本理念,强调制度的约束。在管理手段方面,传统管理方法缺乏弹性,管理制度过于死板,缺乏应变,管理的过程趋于封闭。
2.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
从高职院校学生的情况来看,高职生自身的纪律约束性普遍较低,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使得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学生管理。告知学生在学生管理活动中表现出一些特殊性,如学生对外界信息感召性强,在面对外界各种信息时的自控能力较弱,学生内部学习动力与自制力差,违反考勤制度、迟到早退旷课、上课走神等问题突出,高职学生所表现出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管理工作。
3.院校管理者自身管理素养的不足
教师是高职学生管理的执行主体,因此,教师自身的管理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管理中,管理者的学生管理理念相对较为落后,长期的严格管理模式使其缺乏情感疏导,对柔性管理缺乏足够的认知。学生工作队伍专业水平不强,在学生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管理者表现出来的学生工作方式较为简单,没有突出人性化管理,而且多数教师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三、基于“刚柔并济”的高职学生管理建议
1.创造“刚柔并济”的管理条件与环境
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应从财力保障、人力保障与硬件保障上构建“刚柔并济”的管理环境,积极培养和组建现代化、高水平管理队伍。在硬件上,要加强硬件建设,提高宣传力度,强调标志物、宣传栏、指示牌、阅报栏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构建高职学生管理的专属硬件区域,创造“刚柔并济”的管理环境。在柔性的情感环境中,要精心营造情感氛围,建立通畅的情感交流渠道,维系健康的师生情感关系。在管理中,要注重精神鼓励、精神支持的作用。
2.培育“刚柔并济”的管理机制
在传统高职学生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融合柔性管理理念,培育“刚柔并济”的管理机制。通过目标指引,充分挖掘“刚柔并济”管理的动力源,培育协同联动机制,在柔性中凸显刚性,在刚性管理基础上突出激励。通常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的情感与激励可分为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二者并举则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来支撑“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
3.科学合理的选择“刚柔并济”的管理路径
在高职学生“刚柔并济”管理中,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管理”路径,包括精神文化管理路径、行为文化管理路径与制度文化管理路径。在精神路径上提升高职生自觉性,引导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制度上明确学校学生管理的实施条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的权利义务及奖惩措施;在行为文化路径上,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活动,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滕苏苏.试论高职院校“刚柔并济”的学生管理模式[J].南昌高专学报,2011.10.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改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70-02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地方政府为加强各地经济、文化、医疗、科技的发展而兴办的各类院校,到现在不断发展升级建立的普通高等院校。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转型期的各种观念和思潮的影响,高校学生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在地方高校尤其突出,严重制约着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篇文章从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方面,提出如何改善、改进存在不足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管理体制影响,学生发展难以个性化
研究表明,目前对大部分高校而言,更加注重社会需要,轻视学生个体需要;注重学校总体发展需要,轻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注重学生的共性培养,而轻视学生个性培养;注重制度管理,轻视人文关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忽视了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需要的统一。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具有健全、规范、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于地方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地方高校学生工作涉及具体的事务多且纷繁复杂,故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度可依,使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井然有序的进行。但是中国教育体系还不完善,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不健全和规范,即使存在制度,未真正按章办事和严格执行,导致规章制度的表层化、泛化或空化。同时,学校常常还出于对学生同情和人文关怀的考虑,有时候往往执行不到位或难于执行。除此以外,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过分依赖制度管理,忽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面对本就不完善的制度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水平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太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作用、限制学生个性发展、抹杀学生创造力的管理模式必将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绊脚石,难以培养出创新人才。
2.学生工作理念与实践脱离。中央提出的“以生为本”或“以人为本”,几乎每个高校都在谈学生工作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要求,要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个性化、学生的主体性等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地方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是以满足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重点,而不是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重点。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仅仅摆在使之适应学校的稳定和发展需要的层面,一切服务学校发展,忽视学生个人的权力,忽视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和个人追求的管理观是当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并且没有把“以人为本”贯彻并且落实好,这难免造成学生工作理念的重复化与空淡化。
(二)生源复杂、质量降低,加大学生管理工作难度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已发展为大众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的质量有所下降,并且地方高等院校招生的生源也由原来的面向当地转向面向全国。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受各自家乡的经济条件、发展水平、当地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的严重影响,使得高校管理工作难度更大:
1.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理念,思想、看法、观念更加复杂、更加多样、更加多元化。但是现阶段地方高校的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在对待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流于形式,手段单一、内容单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地方高校教师和辅导员等承担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忽视了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即便是对待思想有问题而犯了错误的学生也只是三言两语,根本就没有深入剖析问题的实质与根源。
2.学生管理模式呆板、雷同。目前,高校还是采取“教育管理学生”模式,辅导员或班主任等安排任务,发号施令或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学生干部或学生按部就班地去执行。学生管理模式死板、缺乏创新。不利于学生工作效率的提高与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也严重制约了学生良好行为、品格及习惯的养成。
(三)社会迅速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新问题
1.新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原来单一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已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转变:学生工作的管理职能正逐渐向服务职能转变;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已经由过去的国家统包统分过渡到完全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转变;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社会资助转变。这一系列的转变都需要有新的、系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方式来保证实施,而目前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办法尚未完全在普通高校范围内形成,过去单一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此需求。
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信息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乃至语言习惯。虽然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条件,但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使高校教育工作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积极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进行。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中的有害信息污染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使得大学生难以辨别和抵御,易上当受骗,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改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问题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227-01
“问题学生”是相对于“优秀学生”而言,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探究这类学生的成因,以塑造他们的心灵、转变他们的思想,正视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对症下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从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艺术设计系“问题学生”管理的实践出发,探讨高校“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
一、何为“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是指由于个体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张扬,不能或基本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教育对象,在这里我们不是想将学生进行刻意的分类,而是觉得上述学生应该成为我们一线学生管理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他们往往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他们有一个共性:即在思想上缺乏理想,在行为上没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方法,心理上没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毅力。为此,学生管理工作者在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由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切实做到教育观念上的人本化。其次,要注重学生工作的个性化,做到要树立民主的理念,给学生充分的自我管理机会。最后,在学生管理上要体现人性化,即热忱服务与无私关爱,使学生愿意合作、乐于合作。
二、高校“问题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和策略
学生违背规章制度,出现问题行为,大多都是无意识的,或者是约束力不强,经不起眼前利益的诱惑或别人唆使,有的即使有目的、有计划,但也很少是本质问题。而学生往往不是不接受管理者的教育内容,而是不接受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因此作为管理者对问题学生不应该一味说教或是严厉批评,应该针对他们的特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帮助他们。我认为可以采取如下的策略:
(一)安排信息员
在班级内部安排信息员,做到及时准确获得这些问题学生的情况,实现辅导员视线同问题学生形影相随,掌握他们的言行踪迹。
(二)批评加表扬
根据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在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用提建议的口吻指出当时应该怎么做更好。学生接受辅导员建议后,应及时赞扬他们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决心,做到有批评教育又要有表扬鼓励。并建议这些学生每月写一份自己的成长日记,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近期表现。
(三)管理教育进公寓
深入寝室是发现学生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办公室里和寝室谈话的效果不同,办公室里学生很少会把真实的想法以平等的观念和辅导员交流,学生会有紧张感,所以深入学生寝室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变得尤为重要,而且深入学生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其他问题。同时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进而可以掌握和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
(四)注重引导,最终实现“三自”教育
“三自”教育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指在学校的指导下,学生把自身作为教育、管理、服务的对象,按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能动性,通过自主、自觉、自为、自律,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活动。通过“三自”教育,让学生增强自我胜任感和责任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才是我们治理问题行为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相结合
往往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就行。至于教育,完全归属学校。首先管理者应转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此外,管理者注重教育过程中加强与家长沟通、反馈,共同做学生的转化工作。
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管理者要转化问题学生各种行为,就需要管理者积极并且经常地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问题学生要多投入一份爱心,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把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作为自己热爱本职工作、关爱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善于总结工作方法,并努力提高自身应具备的素质,这项工作开展的一定会更加有效果,最终一定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知行统一、适应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现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白海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专业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2]王生龙.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冀学锋.沉重的边缘:“问题大学生”的内涵及成因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