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科学前沿问题

环境科学前沿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科学前沿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科学前沿问题

环境科学前沿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培养研究;学前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652;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45-02

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幼儿常识教学法》;20世纪90年代《幼儿科学教育》;21世纪初至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我国幼儿科学教育从常识教育过渡到科学教育,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这一现象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且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走在科学教育改革的前沿,承担起这个重任。

一、幼儿园对科学教育的要求

随着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能够了解、掌握、分析最基本的自然常识、科学常识,而且要求教师能够把掌握的科学知识用最浅显、最明了的,可以让学前儿童接受、理解、并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探究而习得,同时还要与孩子们日常可以接触到的事物结合到一起。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弥补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学前科学领域活动的引领,只有教育教学的理论及技能还远远不够,学生还必须要有浓厚的科学底蕴才能很好的胜任,尤其是幼儿园一日常规中各个环节所随机触及的科学内涵。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成因分析

(一)高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科学类课程设置不足

以某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开设的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钢琴、舞蹈、美术实践、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指导、幼儿园课程论、0-3岁婴儿保育与教育、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史、儿童弹唱、书法、幼儿教师礼仪基础与口语训练、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纲要》解读、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教育评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前沿及热点问题研究、学前教育改革研究、幼儿园环境与玩具制作等等。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科学教育课程只有一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开设在第四学期,只有32学时。在课程体系中根本没有系统的科学教育课程,致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难以适应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对象,必然造成学生科学基础薄弱

在目前,多数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招收文史类学生,有很多高校的招生对象还有一部分的幼儿师范的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他们接受的主要是文科课程教育,这就造成学生理科知识结构的严重不足和缺失。虽然在初等教育阶段他们曾经学习过理化生等课程,但是并不系统,不能构建他们自己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不能对自然科学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在我国初等教育阶段有关天文学、宇宙学等方面的常识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更是基本涉猎不到。加之文理分科之后,在高考的重压下,学生对既有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也缺乏巩固和提高,上了大学之后,连最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都知之甚少了。更不用说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学生们更是一无所知。在以某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看,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对最基本的科学常识和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在访谈中,多数学生对毕业后从事幼儿科学教育感到非常的困惑和畏惧。

(三)学生缺乏独立开展儿童科学教育的能力

学前专业学生在设计和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面,普遍存在定位不准确、选题不恰当、表述不清晰、材料准备不充分、环境利用不能有效支持开展活动、活动设计与指导过于注重知识灌输而轻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解决突况、不能正面准确回答相关科学问题、不能把科学教育有效的与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和幼儿的日常生活充分融合等问题。因此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几乎都会回避科学教育类的课题。

(四)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缺乏性别平衡的意识

绝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性别比例上严重失衡,男女生招收比甚至小于1:30,以至于让人逐渐产生了学前教育专业是女生专业,幼儿教育只需要女教师,男人不做“孩子头儿”。而事实是男生在科学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也大大的影响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质量。

三、关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对策

自从2001年《纲要》颁布以来,对于学前科学教育在价值取向、构成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的重知识掌握的幼儿园常识教育,学前科学教育转向以探究为核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改变传统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把知识习得模式转变为技能模式,这不仅包含了科学知识的学习,也包括了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应转向“反思性实践家”的课程理念和培养模式,即实践反思模式――强调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过程,强调幼儿教师应以“行动”、“实践”为平台,将书本的、外显的、公共性的知识通过实践生反思转化为内在的、高度个性化的、经验化的个人知识。[2]

(一)构建合理的科学教育体系

很多西方国家,在师范教育采用“3+2”模式,即在前3年开展学士学位课程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系统学习数、理、化、生、天文学及科学常识等,合格者可以获得学士学位。如果要从事教育工作,必须要经过2年的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实习并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又如,新西兰设立了幼儿科学教育专业,其录取对象为有着优异理科背景知识的综合性中学毕业生,在进入本科教育的第一年将要参与为期半年的幼儿科学教育专业的筛选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顺利进入学前科学教育专业。之后接受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包括物理、生物、地理、化学、天文等幼儿科学教育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以及学科的知识。而在我国,高中三年文科学习的学生,进行大学后他们更多的在学习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艺术技能、各幼儿领域教学法等方面。[3]在我国,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让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科学类课程的教育,如文科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科技发展与社会、科学与探究等课程。

(二)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由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偏低,对于自然科学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学习科学课程的基础,因此,在开展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目标。具体可以结合科学课程内容开展探究式学习,把教学重点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转向对既有自然科学发现过程的“模拟”。教师在课堂里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演示或证明,而是提出问题,然后充当学生的“助手”,向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设备以及其他服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科学教育多样化、生活化,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

1、组织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以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组织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开展各种科学实验、科学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等等。另外,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自己动手探究感兴趣的问题。

2、进行科普知识讲座,普及学生的科普知识。为学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在讲座中可以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及其发展过程、前沿科学动态、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及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科学问题等。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科普书籍,以弥补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发展状况方面知识的空白。

3、开展各种有关科学知识的活动,加深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组织开展与科学知识相关的各种竞赛,科普知识竞赛、一站到底、科技创新大比拼、科普论文竞赛等,在各种活动及竞技的过程中,学生的科普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以实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及运用得到加深、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4、开展多种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组织学生到化工厂、制药厂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到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等地参观、观察,到幼儿园去见习、观摩科学教育课,与幼儿多接触以发现幼儿日常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科学理论应用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工作之中,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及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适应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1).

环境科学前沿问题范文第2篇

环境科学论文2800字(一):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论文

摘要:在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市场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文章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从而达到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培养模式;创新

一、引言

“我国环境科学专业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广泛研究领域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学科。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环境科学专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适应社会及环保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急需探索出培养创新专业人才的路径,强化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以社会及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为适应轻化工行业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需要应运而生的,在近20年的办学过程中,该专业始终以社会及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逐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专业创办以来,坚持理论教学、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学原则,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突出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生产实习中,系、教研室主任和科任老师带队,深入现场指导,使学生在现场教学中学到了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性,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作为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实施体系,课程体系建构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在常规学习中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积极实践,锤炼自身,适应专业发展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既要包含体育、外语、人文社会科学等通识类学科,又要包含生态学、环境监测与分析、分析化学等学科专业课程;既要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有集中实践环节;既要有必修课程夯实专业知识,又要有选修课程,给予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与未来发展方向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与平台。此外,课程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不断调整课程结构,随时增加或者删除科目,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和市场引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重视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本专业开设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基础课包括:电子电工、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环境学导论、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地学、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专业方向课分为两个方向——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科学方向。其中环境工程方向包括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质量评价、创新创业基础;环境科学方向包括环保设备的设计与应用、饮用水处理工艺与工程、环境法学、创新创业基础。学生可以根据的自己的爱好和规划选择除“创新创业基础”之外的任意三门专业方向课程。

(三)重视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让学生通过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工作,检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了解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需要的联系与区别,体验自己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和实际工作所需知识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其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为其将来参加工作、选择就业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将生产实习的时间延长为一个学期,学生就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提炼知识、拓展视野、锻炼能力。这充分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思想,强化了学生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为其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探索出一种校企联合、合作育人的有效模式

1)校企联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邀请相关产业、行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制订与生产实践需求、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对部分课程进行合并和增删,以适应专业技术的提升和行业发展需求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2)校企联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聘请环境工程行业及知名企业的总经理、高级技术主管、核心研发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学术报告、专业讲座、专业教育、理论授课,带来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使学生及时掌握专业发展的动态与市场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3)校企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按照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企业内建设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实践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实践岗位与课程体系,安排实践指导老师,出具实践鉴定报告,接受或推荐实践学生就业,较好地保证了实践教学效果。4)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信息反馈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反馈机制。在人才培养需求上,企业及时将市场需求动态反馈给学校,校内教学及时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考核与评价标准,在学生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动态考核与评价,切实保证实践教学效果。5)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环境工程专业除了设立校内奖学金,还广泛设立企业奖学金,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激励途径。

(二)强化专业实践模块

作为紧跟时代潮流发展、不断动态变化的应用学科,环境科学时刻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论是在生态发展层面、学术层面、企业实践层面,抑或是高校教学层面。因此,环境科学教学应当紧跟发展潮流,注重专业实践,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参与实验室、实习、实训,得以锻炼和提高。首先,强化专业实践模块,可以引入项目化教学,学生在课程中能够根据某一相对独立的项目展开学习,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其次,可以组织技能比赛、开设校级科研项目,一方面能够替代传统的作业训练,另一方面,专业的评审队伍和结果能够使学生得到反馈、取得更大进步。

五、结语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全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环保人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优化,构建具有應用型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科研成果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

摘要:在环境科学概论实践教学中引入科研热点知识和成果,能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欲望的同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应用能力。通过环境科学概论课堂教学中引入科研成果的经验介绍和实例分析,本文总结了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应用方法,为环境科学教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成果;环境科学;教学;途径

1前言

环境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全球热点问题,环境科学涵盖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技术理论和方法指导,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也一直受到环境相关专业的重视。但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仍存在教学方法落后、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教学效果不佳,也无法全面地反映其科学内涵。为提高教学效果、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研究前沿科技和热点,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效果。

2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现状

环境科学的高等教育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没能发挥该学科应有的作用。

2.1教学内容落后

由于环境科学相关研究发展飞速,前沿热点实时变化,而教科书从修订、审批到最终通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因此教材很难紧跟科学前沿实时更新。一般来说,环境科学概论的教科书会用大多数篇幅介绍基础理论知识,极少涵盖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应用。教科书的局限性导致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的只是理论知识和针对过去的环境问题的分析及技术方法,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2.2教学形式单一

环境科学概论包含许多基础理论知識,且如上文所言,教科书的内容局限落后。在这种前提下,仍存在许多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单方面讲解理论知识,而不进行扩展和应用。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课堂,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甚至会产生学生自学教科书的现象。在形式单一的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仅为纸上谈兵的理论,学生无法及时有效的了解其科研应用,也没有掌握该课程涉及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的教学,也会影响毕业生质量。

3在教学中引入科技成果的途径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环境科学问题也日渐增多,如雾霾、全球变暖、海洋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工程三废排放等。但同时,不断涌现的环境问题也推动了环境科学的发展,大量科研人员投入到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研发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为环境科学领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案例。教科书存在难以及时更新的局限性,考虑到教科书的严谨性和受限制的信息量,也很难选择涵盖哪些案例和技术更为合适。因此,教师需要成为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的主力。

3.1紧跟学科发展方向,关注科研动态

时刻关注前沿,了解学科发展情况和热点,是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唯有多关注前沿动态,教师才可能选择合适的、前沿的学术成果补充进原有的知识体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讲解并探讨案例,促进学生实践水平的发展。例如教科书中有关“伦敦烟雾”的叙述部分,教师可以补充中国治理雾霾的有效技术和措施,以及国内外对治理大气污染问题的新技术、新理论,同时还可以对几次重大大气污染事件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清楚大气污染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也有助于他们了解国内外科学研究者解决这类问题时的思路。

3.2传统知识体系穿插前沿科研成果

传统知识体系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仍然是学生需要深刻理解的主要内容,引入科研成果归根结底也还是为了让理论知识不止存在于纸面,而能成为学生日后解决相关问题时的有力工具。因此教师实际是在原来的教学计划中穿插介绍科研成果,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避免单一的“照本宣科”打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传统知识体系中与最新研究进展有较大断层的内容,教师用科研前沿进行补充和完善,或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学习到更新后的更为实用的内容。教师讲解环境科学前沿领域的案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通过剖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

环境科学前沿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医用物理; 教学; 科研

The significance of medical physics teaching combined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SHEN Hong-tao,LI Rong-feng.

College of Pharmacy,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1,China

【Abstract】 Medical Physics,the basic course in medical college,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biological medic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owever,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Medical Physics,lag behind the cutting edge of medical,remain unchanged for a long time,which can hardly satisfy the needs of modern bio-medical devolopment.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status of Medical Physics teaching in China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were analyzed,some suggestion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 Medical Physics were given.

【Key words】 Medical;Physics;Teaching

作者单位:541001桂林医学院药学院(沈洪涛);百色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李荣峰)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高等学校的重要指标。它既决定了学校的社会地位,也体现了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将科研融入教学、 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医用物理学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科研,对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改善教学过程的软硬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科研成果尽快地体现在教学过程里,更是医学院校物理教学工作中所关注的课题之一。

1 我国医学院校物理教学及科研工作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学在医学上应用日益广泛与深入,但是医学院校的物理教学仍然是墨守成规,学科和科研没有及时调整,科研和教学滞后于医学前沿,使学科缺乏活力,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生物医学的需要。

1.1 教学、科研脱节 教学、科研两者分家,交流传递信息不够,互相脱节,造成了教学中知识老化,而医药学涉及的物理前沿知识又难以迅速系统化、理论化。我国的医学本科教育普遍只重教学,不涉及科学研究,忽视了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方法改革,而对教学质量起决定作用的科研没有足够的重视。

1.2 缺乏系统化、定量化的研究 从事医学物理学教学的老师大多是从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他们具有较深厚的物理学知识以及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医学知识十分缺乏,因此,不能将物理学与医学的知识技能成功地整合起来,很难触及医学发展的前沿。并且由于缺少必要的物理学实验设备。大多数医学物理学科研都局限于普通物理教学范围内的一些浅易的物理现象,对于与医学联系紧密的物理学前沿问题没有太多的涉及,缺乏系统化、定量化的研究。

1.3 学科横向交叉研究缺乏活力 现行的医学物理学教学研究过于注重物理学的系统性和深度,而忽略物理学与医学的横向联系、学科交叉新进展[1]。医学物理教研室与其他医学科室交流少、合作少,与外单位的项目合作更是凤毛麟角,许多科研仅限于物理学课本上的内容,搞封闭式的的科研,或者从根本上脱离物理与医学的联系,与其他综合性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搞一些与医学无关的研究,缺乏医学横向交叉研究的活力。

2 医学院校物理教研室必须搞科研

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研活动能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环境的改善,科研成果能充实和改革教学内容、使教学与学科前沿相联系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2.1 科研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条件,而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不能单靠埋头读书,只是重复已有的教材,还必须开展科研.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的每一环节都是锻炼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的极好机会。例如,科研立题时要检索大量相关文献,查阅大量资料,这使教师能很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科研工作能使教师本身具有严谨的科研思路和良好的科研作风,言传身教,这对学生的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影响等等。大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治学态度和师德风范。而参加科学研究对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2 科研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固定的,但时代对于人才的知识要求须不断更新,书本上的知识总是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求,书本和时代要求之间的知识断层必须由教师来填补,需要教师不断地汲取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和研究现状来充实自己的大脑,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2];而教师从事的科研工作正好满足了这个需求,弥补了单纯教学的不足。例如,本科室某教授曾在血液流变学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在教学的“流体力学” 这部分内容中就以此为例将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与形变规律的流变机制融合进去,在讲授中将这些新知识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内容更为具体、富于实际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或灵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科研促进实验室条件和教学环境建设 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实验室建设能否与现代科学技术同步发展[3]。为了满足教学更新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要求实验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科研和实验室条件和教学环境条件是相辅相成的,有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就能促进科室科研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如果科研的规模、档次上去了,一方面会得到国家和学校的经费扩充再投入,另一方面又可以面向社会,把科研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继而,随着学科经费和科研经费的大量投入,教研室、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就会得到了充分改善,同时为教学提供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为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教学环境和条件建设。

3 医学院校物理教研室如何搞科研

许多教师认为医学物理学作为基础的基础,搞科研非常困难,所以在很多人的眼里,物理教研室科研上不去是理所当然。但是,我们认为物理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很多方面都是应用学科的基石,许多学科中都会涉及到物理知识的科研,这些项目我们都可以搞。医学院校物理教研室要搞好科研,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3.1 需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医学物理科研是一门边缘学科的科研,其学科性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它的学科性质决定了科研内容的复杂性,因此对科研人员的知识水平与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提高科研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是完成高质量科研的首要条件。由于科研内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懂物理与科研设计方面的知识,也要对医学基础与临床各学科的内容有广博的了解。只有对医学各学科有相当的了解,才能更好的进行科研。所以任课教员一定要在物理与医学两个知识系统中,不断完善与进步,以胜任不断发展变化的医学科学研究。

3.2 科研应与教学相结合 科研选题时除了考虑医疗上的需要外,还要考虑到教学的需要,需结合医院现有的教学基础、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首先选择与专业学科特点相适应,具有起点高,创新性强,有利于发挥医院优势的研究课题,要本着有利于医疗,有利于出成果,有利于出人才的原则。科研计划安排要注意结合教学的要求,在研究内容上,不仅要注意医疗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技术的要求,还要强调相应的基础理论的研究。注意总结科研经验,在取得大量科研成果的同时,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将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内容,这样就拓宽了医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以后工作时研究课题选择的领域。

3.3 将学生带入科研,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是促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学只能培养一般人才,只有与科研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级人才,科研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成功的科研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学生进行研究,完成设计性实验,并在实验课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所进行的实验方案予以实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会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学生从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用品到分析实验结果,每较好地完成一个目标,都会使他们获得主观上的成功感,以此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阮萍,沈洪涛.关于医学物理学课程目标的思考.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191-192.

环境科学前沿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 大学化学 问卷调查

大学化学课程在我农林院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涉及几乎所有的农林专业范围,如园艺、设施、园林、食工、农学、植科、植保、动医等各个专业,是学生今后学习的专业基础课。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真正实现我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对我校已学过这门课程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听取反馈意见,以便找出影响我校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已学过这门课程的在校2011级(大三)和2012级(大二)学生共计270人。调查采取不记名问卷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共发出问卷270份,收252份,回收率为93.33%。

二、对大学化学课程的认识和态度调查

1. 你认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是否有着重要的意义?A:是 B:否

2. 你是否关注化学前沿相关的知识?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从不

3.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关注过化学与食品安全、环保等相关的新闻或常识?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从不

4. 你对化学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A:是 B:一般 C:没有

5. 若是有机会参加化学类竞赛,你希望参加哪一方面的?

A:化学基础知识竞赛 B:实验技能操作类竞赛 C:科研创新类竞赛 D:课外拓展类竞赛(趣味实验、生活小发明等) E:其他

6. 除了教材外,你是否经常阅读一些和化学有关的课外书?A:经常 B:偶尔 C:从不

7. 化学学习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部分是?(7-11选项相同)

A:基本概念理论 B:化学计算 C:元素化合物 D:有机化学 E:化学实验 F:化学前沿

8. 你认为化学课程内容重点应该放在?

9. 你认为化学课程内容难点是?

10. 认为化学课程内容与你专业联系紧密的是?

11. 与你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是?

12. 你对化学实验的态度怎样?

A:喜欢且想尝试 B:喜欢但害怕操作 C:一般但不至于反感 D:不喜欢且害怕受伤

13. 对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你会?

A:尽可能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 B: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 C:等待老师的解释

14. 以下的学习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A:靠老师的传播 B:自学 C:结合老师的指导,课后继续探索 D:小组学习

15. 您目前对于化学学科的态度是

A:很有发展前途 B:非常普通 C:专业性很强 D:危险性很高

三、结果分析

问题l中有86.11%(217人)的学生认为认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充分感受化学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知识。

问题2中接近80%(199人)的学生很少或者根本不关注化学前沿相关的知识,更有甚者(14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化学前沿,因此在课堂上适当添加前沿的相关内容,如每年的化学诺贝尔奖、现行的化学热点、焦点等等。

几乎每天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在报道食品安全、环保等相关的新闻或常识,但是问题3中只有28.17%(71人)的学生经常关注,多数对之不闻不问,这就充分说明食品安全、环境等给人类所带来的危害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应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

问题4仅有17.46%(44人)的学生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多数一般(153人)或者没兴趣(55人)。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教学人员的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问题5结果显示同学们比较喜欢实验技能操作类竞赛(187人),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问题6超过85%以上的学生只是偶尔(152人)或者根本没有接触到(64人)有关化学的课外书,这也许是对化学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课程中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7至11的调查结果分布比较均衡,但是普遍显示课程的难点重点在化学计算,而此块内容与其专业联系并不是特别的紧密。这就说明在学习这块内容时,我们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例题,讲精讲透即可,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化学计算上。例如,在学习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这四大平衡,对其重点进行归纳,实质就一个问题――平衡常数。

问题12仅有6.1%(15人)的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是不喜欢且害怕受伤,102人喜欢并想尝试,47人喜欢但害怕操作,88人一般但不至于反感。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通过实验课既可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适当加大实验学时。

问题13当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有17.46%(44人)的学生只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解答,多数同学喜欢通过相互讨论或者询问(148人)来解决,这说明相对理论知识来讲,学生更喜欢实验课程。

问题14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56人选择靠老师的传播,84人选择自学,81人选择结合老师的指导,课后继续探索,31人选择小组学习,这就说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实施课程教学中可以针对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分组讨论、辩论、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讲解等。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形式,又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但问题15中53.17%(134人)的学生认为化学是一门非常普通的科学。学生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可能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没有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

四、对策

1.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首先,剔除大部分专业普遍反映的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一些内容,选择部分教学内容作为各专业的共性基础化学。此外,与各相关学院、各专业相结合设置专业特色内容。如:食品工程专业应加强食品安全、仪器分析的学习,园艺、农学、植保、植科专业应加强环境化学、土壤分析的学习,畜牧兽医则应加强生物化学相关知识,其他相关专业加强绿色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营养、化学与健康等的学习,从而形成特色教学体系。因此,我们在实施教学时补充相应的扩展内容,同时注重平、高起点,注重反映化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2. 教学内容模块化

我们在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从当今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的高度来构架高校大学化学教学体系和框定教学内容,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出发,以工程技术的观点来组织教学。删除了那些陈旧的或能够被新理论所涵盖的内容,增添与专业技术和社会热点有关的内容,将课程按“模块”构造,“把知识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面”,教给学生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

第一模块: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二模块:物质结构:原子结构与周期系、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第三模块:化学与人类、社会:化学与食品营养、环境与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这三模块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以灵活选择教学模块,进行组合,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需要。

3. 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思维活跃,观念开放,他们不满足于书本上已有知识的讲授,厌倦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多向学生讲解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适当穿插化学史教育,体现化学在社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我们就可以增加一些在薛定谔、海森堡、玻尔、普朗克、爱因斯坦等伟人在学术上孜孜追求的故事,消除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无论是讲授有关章节,还是介绍课外知识,教师都要采取各种办法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对科学结论获取过程的科学思想的分析和阐述。可以布置一些科技小论文题目,让学生查阅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不仅能激发化学专业学生朝成为优秀化工人才的欲望,也会促使《大学化学》受到非化学专业学生的重视和欢迎。

5. 注重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化学是完全凭借实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首先,要对原来的教材内容进行精简、更新,将陈旧的、实用性较差的内容精简掉,适当增加现代社会需要的、体现现代化学思想和方法的先进的实验内容,增加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联的实验内容。其次,增加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内容。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验证性实验较多,学生只是机械地照做,没有新奇感。因此,我们可以在保证基础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内容,将实验教学内容。还可以将科研成果及学科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科学品质。例如: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感染、抗癌、防癌、抗过敏、抗炎等而成为研究的热门,因此我们可以增加天然物中黄酮的提取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立足专业背景,增加专业性强的一些实验项目。如:食品检验专业可以增设蛋白质检验试验,园艺、农学专业增加土壤成分分析等等。

6. 编写学习指导书

该学习指导依据大学化学教材设立章节,各章分设:知识点归纳、典型题剖析、拓展题解析、综合能力自测题等栏目,同时附有“大学化学”教材中部分难度大的习题与解答。通过配套《大学化学学习指导》中知识点的归纳和思考题、习题的训练,引导大学一年级学生入门新课程的学习,并将课程要点融会贯通,力求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春英, 李丽,冯锡兰. 大学化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优势[J]. 高等理科教育,2009(6):136-138.

[2]李丽, 李汝奕,冯锡兰,等. 大学化学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 (增刊): 60.

环境科学前沿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耕作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57-02

在20世纪50年代初,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耕作学科的原因有两个:①现代科学对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研究并开始应用;②在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结合有关作物的套作、间作、复种、布局及用地养地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结合耕作制度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一门与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等关系密切的综合性较强的边缘学科就是耕作学,从近些年来看,对耕作制度的研究已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热门关注,对于多熟制、旱农以及免耕、少耕等问题已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强烈关注和重视。将seminar教学法应用于耕作学课程的教学中,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学生在农业生产中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并且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合作交流,促进理论与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

一、Seminar教学法

Seminar教学法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讲授式教学单向式、垂直式和机械式的教学方法,它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体的教学主体,是学生为探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探讨的一种交互式教学路径。Seminar独具特色与其活力与创新。Seminar教学法的表现特点:第一,Seminar教学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是一个教学互动的过程,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营造了课堂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氛围;第二,Seminar教学法中教师提出某一问题,供学生讨论,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够在交流当中进行思维发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的科学前沿相关联,督促学生查阅资料和相关文献,总结科学前沿,提出问题。从而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第四,Seminar教学法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平台,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耕作学的飞速进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立国之本”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近年来,可持续农业为世界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各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农业发展方式、类型的日新月异提供了充足条件。随着无污染、无公害、反季节性农产品倍受青睐,出现了立体高效型农业、超级型农业、设施型农业、观光型农业、保健型农业等新型农业。高新技术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问题,减少及消除资源超耗、浪费及环境破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是高新技术的两大核心框架。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生物技术在农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全球卫星定位(GPS)、计算机、遥感等信息技术成为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同时精细农业也是中国农业前进的方向。

三、Seminar教学法在耕作学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耕作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Seminar教学法在耕作学中的重要性。耕作学从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与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生态学、农业经济学等相互联系与渗透。它有其特定研究对象和以种植制度为主体的内容系。其主要研究的任务是农业的全面增产技术体系与农作物合理布局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Seminar教学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在课题中获得相关学科知识的平台,而且Seminar教学法重点强调了实践、合作与对话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2.耕作学着实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生产实践中获得研究方向和课题,从而服务于农业生产。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和品质是农业生产中的终极目标,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现状的重要课题是在耕作学中获知的。在Seminar教学法中一条独特的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Seminar教学法通过理论数据分析和生产实践和运用耕作学知识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确切问题。

3.耕作学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可在Seminar教学法中体现。近年来,耕作学的研究范围还是实践意义,其研究进展在国际上的十分迅速,大量的研究论文每年都有发表。学科的前沿,理清学科的重点,把握学科研究方向和阅读重点是教师必须依据的。Seminar教学法的推广使得学生必须阅读和查阅相关问题的大量阅读材料和相关文献。这样非常有利的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的主动性及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课题与学术前沿接轨。

四、Seminar教学法在耕作学课程的应用

在耕作学教学过程中实施Seminar教学法,应该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要结合生成实践和科学前沿,对实际生产问题的灵活处理,将较近科研成果和实际生产问题植入Seminar教学,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比如研究耕作学的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中分为不同的研究小组,例如庭院立体种植模式和庭院的立体养殖模式等。研讨会以Seminar的形式进行,可邀请学科的资深教授、生产一线专家参加,还可以邀请兄弟院校的专家参加,并对某一题目的实际工作和研究报告进行讨论,大家可对演讲者合理提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耕作学科的特点,老师提出研讨章节的具体题目,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追踪并把握研究发展动态和科学前沿。利用课堂时间(1小时30分钟)进行研讨。

2.主持人介绍(2~3分钟)。主持人有任课老师担任或者邀请专家担任,简要介绍研讨内容的主题及科学前沿。

3.宣读主题报告内容(约30分钟。由报告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发表想法,陈述观点,也可结合自己认为感兴趣的命题进行陈述。报告内容要求学生用精练的语言、主题明确、简介精简明了,针对耕作学前沿中某一具体问题研究进展利用多媒体进行论述。同学或者邀请专家提问(约15min),要求报告小组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发表看法,或对相对的命题进行辩论。这是研讨过程中最精彩的部分,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术积累和思辨才智。

4.由主持人进行总结(约5分钟)。邀请专家点评、简短地对讨论进行总结,对学术问题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讨论内容的理解和印象,并做好阶段性的总结

5.发表小组总结(约5分钟)。主要由发表小组对本次讨论内容的准备、发表的学习心得进行总结。

6.Seminar的课程整改。研讨结束后由发表小组根据讨论的内容和专家的建议认真修改报告的内容,为了能够使资料得以保存,最终由学生将报告内容装订成册。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