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JGA120,2012JGA117 )。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8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内容。《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许多同行对《 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教材选择及内容取舍
在《环境生态学》现有教材中,多数是面向环境类专业不具生物学或生态学背景的高校学生编著的,现有教材种类多达10余部,其主要内容多为介绍生态学基本理论,而联系国内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容较少,并且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存在大量的重复。比较众多教材,结合环境专业学生生物学知识不足的特点,选择了由杨持主编的《生态学》作为教材。该教材内容比较详尽,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培养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也便于自学,比较适合环境科学类各专业使用。
环境生态学源于传统生态学,但有别于传统生态学,现代生态学从研究层次上主要向微观与宏观两极发展;在研究范围上,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拓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不难看出,环境生态学更强调生态变化过程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即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基于以上特点,环境生态学的教学内容不是生态学研究为主,而是以生态过程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为主。搞清这些问题后,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侧重点不同,对内容进行取舍。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上侧重于宏观过程,而不拘泥于细节;侧重于生态学理论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应用,而不是去研究生态学本身;侧重于较大尺度下生态过程的变化研究。因此,教材取舍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景观生态学、环境规划、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恢复等内容为主,适当增加能反映环境生态学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的教学内容。
2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演讲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要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还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授课时要有热情,精神饱满,讲述内容充实,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能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和创新的启迪。
教学过程中除了适当增加反映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外,还利用一些热点事件,联系当地生态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授生态入侵时除了介绍当前热点“美国亚洲鲤鱼入侵”、“德国大闸蟹入侵”外,重点介绍了桂林本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态入侵”事件及过程,配以教师实地拍摄的影视频资料,引导启发学生认识生态入侵的危害及如何做好防控工作,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努力学好环境生态学的热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要有特色和创新,结合教师教学方法,课件制作力求清新简洁,结合本地实际。课件中只列出每章节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课程内容多以提纲为主,避免大面积“拷贝”教材,声像资料尽可能使用实例和当地素材资料。广西师范大学的环境生态学教学课件的一大特色是六成以上的影视频资料均出自任课教师之手,例如,桂林南溪公园的南溪河治理前后实例图片;及今天日本水俣海湾的生态恢复现状图片资料等均为任课教师实地考察拍摄。教师利用这些资料,讲起课来形象生动,学生听起来也印象深刻。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环境生态学专业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有着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桂林周边的教学资源与环境,已建立了桂林古东生态公园、广西植物研究所和猫耳山自然保护区3个实践教学基地,学生通过到基地进行野外实习,加深了对课堂理论学习的理解和认识。
实践教学中,除通过野外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外,让学生参加科研和实践锻炼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专业的做法是尽量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相关研究工作中,组织学生参加教师的生态恢复研究、评价报告编写和生态规划调查等工作。通过协助老师的相关工作,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起到了促进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信心,为走向是会做好准备。
4结语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专业培养对象是环境类应用型人才,而生态学的原理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生态风险评价、生态恢复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如何学好环境生态学课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对于在校生显得尤为重要。鉴于环境生态学的学科发展特点,必须紧跟国内外环境生态学理论变化发展趋势,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教学上更应根据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和案例,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表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实践,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杨持,盛连喜,邬建国,等.[M]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9.
[2]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通报,2012,18(1):168-170.
关键词: 湿地生态学;教学方法;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湿地生态学(Wetland 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学科,也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该课程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物种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交换,研究湿地的空间结构、内部功能、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及时空模型。近年来该课程已成为许多高校相关本科专业或研究生教育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湿地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运用有关的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学问题。课程组根据近年来对此门课程的教学,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知识。
1 湿地生态学课程特点
湿地生态学是生态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研究对象为“湿地”。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只有了解和认识湿地的性质特点,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因此加强湿地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湿地生态学理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土整治、资源开发、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旅游开发和城市建筑等许多领域,如在生态建设规划、水域生态环境预警、水体生态评价与规划、园林规划与保护区设计等方面,尤其是通过湿地生物的适应、水文过程和水量预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能量流动、植被演替和系统发育、生态服务评价和管理以及生态修复和工程湿地的营造等工作,对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等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目前湿地生态学的发展水平和研究现状来看,湿地生态学具有整体观和系统观、综合性和宏观性、目的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2 课程教学大纲的深入分析和解构
教学大纲是规范教学工作,科学严谨地指导教学,落实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的最基本的教学文件, 根据课程主要内容和特点对制定的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和解构也是课程组的重要任务。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课程组对教学大纲进行了分析和解构,突出了湿地生态学的特点、重点和难点,强调湿地生态系统的系统性;以湿地的结构、功能、评价、管理和恢复为主要线索,加以重点介绍;同时介绍湿地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原理、研究方法、应用、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等[1-2]。结合国内外湿地生态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完善教学大纲中有关内容和课程特点的教学,为课程教案的编写提供理论依据。
3 课程教学方案的重新设计
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已经成为诸多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方案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建议,可以对教学的具体环节进行改进和修订,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3]。
3.1 课程教材的选用
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注重选用适应教学大纲并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教材,同时还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增加许多科研前沿和社会实践的问题。目前课程组选用的教材为陆健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湿地生态学》,此教材既具有科学严密性,又深入浅出,保证了内容和体系的完整性,又积极吸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尽可能完整地、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湿地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概念框架、理论体系、方法论特点和应用领域[4]。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扩大知识面,课程组还选用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如吕宪国编著的相关教材[5-6]。
3.2 教学过程中经典案例的分析
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应特别突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从湿地生态学的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理论和生态学应用来规划和设计课程教学方案[7-9]。在教案的设计和编写中引入经典案例的分析可以生动、活泼的揭示湿地生态危机的来源、内在机制和解决办法。如巢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即可作为经典案例进行讲解,由此而引导学生掌握湿地的重要性,湿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人工湿地的布置方式等。
3.3 教学过程中相关讨论题的设计
课堂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全身心的投入湿地生态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掌握中。同时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对知识点的理论基础了解更加深入[4]。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授课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讨论题目。可以先讨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寻找答案。
3.4 课后的课程总结
经典案例的分析和课堂讨论均需要进行总结,才可以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课后的总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肯定和提炼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中精彩的内容、独到的见解,并找到其中不足的地方,指出改进的方法;强调课程中出现的2~3个重点内容,还可以请学生写出在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中印象最深的几个,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影响,巩固学生学到的新知识,提高教学效率[7]。教师可以从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出现的问题因势利导,使学生对知识的难点、重点有系统和全面的理解。
4 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
4.1 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使用
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激发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障教学目标的达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积极、主动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去。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此目的[4,7]。如讲到影响黄河中下游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时,可以结合黄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和生态恶化等因素,启发学生分析影响黄河中下游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就黄河改道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很多学生很难准确的回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古代民谣中“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河泥”开始进行分析,突出黄河上游水土流失的生态学意义,让学生了解到黄河上游水土流失造成黄河中下游的河床上升,淤泥堆积,造成的河道阻塞等问题,并由此提示在水往低处流的规律下,黄河下游的水环境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中间穿插讨论得出答案,这样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掌握了灵活学习科学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在轻松、热烈的教学环境下完成课程的教学,既保障了教学质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4.2 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
湿地生态学是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学及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与升华。湿地的形象灵活生动,可以用不同学科的认识方法来概括和定义[4-5]。因此,在湿地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中的图、文、声像、动画以及活动影像等信息通过多媒体的数字方式来表现,可以给学生留下鲜活,生动的印象,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强、科学性强、学习效率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同时,网络上大量湿地知识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如通过Google earth 观测地球上的湿地现状,包括著名的南美洲亚马逊流域湿地,北美洲的5大湖区湿地,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湿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湿地,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湿地。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不同类型湿地如海滨、河流、湖泊、沼泽和人工湿地的感性认识,又可以对不同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异质性有全面和系统的了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克服教学内容中的空间尺度差异。如在湿地生态系统介绍,湿地微生物的介绍需要利用微观摄影等技术实现,而大型植物群落的介绍往往要通过航空图片乃至卫星图片的方式展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克服这种空间尺度的差异,可以引导学生由微观向宏观系统全面的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在观看影音资料以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避免学生对湿地知识的单纯表象感知,讨论可以使学生对湿地基本知识和原理有更加深化的认知;双语式教学。湿地(Wetland)本源于西方的研究,本意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m以内的海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英语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加直接,形象的认知[10]。同时,湿地生态学的教学与国际上湿地生态的研究密不可分,应用英语教学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国际上最新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此外,根据教育部在2001年制订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 4号)文件精神, 高等学校中应使5% ~10%的课程用外语授课。我国湿地生态学研究相对较晚, 但发展较快,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需要吸收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多选取国际上研究湿地较有影响力的杂志如《Ecology》和《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等中的经典文章进行外语授课,既培养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又实现了促进教学内容与学科研究最先进水平的接轨,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5 结合野外实践的科学考核方式
了解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运用能力最好的检测方式就是考核,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考核是学生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同时,基于湿地生态学的实践性特点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需要,在课程的考核过程中,需要改革现行考试方法,以考核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学习中的科学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
5.1 实行教考分离,增加平时考核比重
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确立全面的考试模式,建立试卷库,完善考试考核内容及办法;加强对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的考核;形成平时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平时性考核是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科学评价,对于判定学生的前期准备;有助于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正确地确定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平时性考核可以反馈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信息,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总结性考试是对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判断,同时也提供教学目标适当性与教学策略有效性的信息;有助于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恰当的教学决策。
5.2 加强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考核,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建立和健全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野外实践和野外实习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培养学生野外观测、分析和动手能力的基础。通过野外实践和野外实习,学生对课本上的抽象概念产生直观的、感性的了解[11-14],有助于学生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直观、理性的实际技能进行掌握。既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学生可以对实践基地的生物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及分析, 可以得出该研究区域的物种数量、种群密度、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大小。通过分析和研究还可以得到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物种优势度指数等的现状及变化情况。
5.3 结合科研项目的科研能力考核
结合授课教学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参与了研究的相关环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入领域内科研的最新技术和理论[15],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参与具体的科学研究项目可以提升学生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6 结语
湿地生态学作为一门较新的课程,学科研究发展迅速,学科理论和实践技术不断更新。如何将其教授给学生值得教师们长期、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教师要与时俱进, 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探索出适合课程特点、授课对象的教学方法, 来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授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师,本身就得吃透教材、更新自己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实行专课专师,专师专课, 教师只有在一门课程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授课方法进行了教学研究,才能更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授课效果。同时,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专业进修、让新知识、新技能出现在教师的课程教学中,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课程的教学、讨论和学科研究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实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协调一致。将湿地生态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技术和科学思维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了理论基础深厚、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杰,郑维列.“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2008(3):52-54.
[2] 章家恩,骆世明.生态学专业“五位一体”建设模式的实践探索[J].生态科学,2012,31(4):467-472.
[3] 黄璞祎,于洪贤.湿地科学专业“鱼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1(4):93-95.
[4] 陆健健.湿地生态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吕宪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尹军,崔玉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7] 楚光明,宋于洋,王炳举,等.案例教学模式在城市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 (23).
[8] 华常春.环境科学教学中以湿地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探讨[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80-83.
[9] 崔娜娜,周申立,李传永.关于湿地生态教育的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3):69-71.
[10] 郑忠明,陆开宏.“普通生态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2):66-68.
[11] 杨持.生态学实验与实习[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9-142.
[12] 李全发,张杰.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3(10):129-130.
[13] 郑惠芳.鱼类生态学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 sup):31-33.
[14] 徐驰,刘茂松,杨雪姣,等.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5):158-161.
关键词:行政生态学;过渡社会;行政改革;行政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5-0039-03
一、行政生态学
行政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行政学兴起的一门以生态学的方法研究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公共行政,是行政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行政生态学的理论先驱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高斯教授。他于1947年在《政府的生态学》一书中,正式将“生态学”一词引入行政学研究领域,并强调外部环境对行政管理的作用。夏威夷大学教授利格斯分别于1957年和1961年分别发表了《比较公共行政模式》及在此基础上写成的《公共行政生态学》,这使得行政生态学真正成为系统的学科在行政学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生态学认为,任何有机体均须依赖外界环境,以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来得以生存,行政生态学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行政生态学认为,行政系统与其周围行政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构成行政生态系统。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凡作用于行政系统并为行政系统反作用的条件和因素。都可属于行政环境的范围。“当我们研究一个国家的行政制度和行政行为时,不能只是从行政本身作孤立的描述和比较,而必须进一步了解它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按照他的这种划分,我国现阶段处于过渡社会。
行政生态学的理解视角为我国的行政改革提出了新的启示。从外部环境来看,人类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发展迅速,这要求政府必须不断更新发展理念、思路。经济全球化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考验,而这些与政府的管理体制、能力与水平密不可分。同时。新公共管理运动等治道变革正成为公共管理领域内的流行话语。内部环境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格局较以往有很大变化,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民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民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这些都对我国的公共行政形成了巨大压力。而由于政府现有运行机制不太合理、行政能力偏低等方面的不足,使得难以适应国内外的巨大挑战。“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区别,并不在于政府统治形式的不同,而在于政府统治程度的高低”,行政系统对这些对环境进行回应是政府统治程度的重要体现。行政生态的变迁,传统行政模式与行政环境的冲突日益突出,这就要求行政系统亦不断变革,以适应行政环境的需求,因此,行政改革变得尤为重要。
二、行政生态学的理论架构
1.三大行政模式
里格斯将行政系统分为三大行政模式,即农业社会、过渡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他借用物理学上自然光的折射现象,来形象地解释三种社会的行政发展。分别为溶合型、衍射型和棱柱型行政模式。第一种溶合型行政模式主要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传统农业社会如同折射前的自然光是一道白光,其社会结构是混沌的,缺乏明确、细致的社会分工,行政与立法、司法等社会行为混杂不清,没有专业化的行政机构,行政效率极为低下。管理则来自特殊阶层,实行世卿世禄制度,行政系统中的职业化程度较低,裙带之风盛行,腐败猖獗并且不受制约,国家行政机器整体的效率和机能退化。第二种衍射型行政模式主要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白光经过棱镜的折射后,衍射出各色光谱。这如现代工业化社会,有着明确的、细致的分工,故政府职能也是明确的,行政机构执行着各自不同的行政职能,追求行政的效率与科学性。第三种棱柱型行政模式主要是适用于介于传统农业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过渡社会。如光进入棱镜中的折射情形,兼有溶合的白光和衍射光的特点,过渡社会带有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特征。由于其过渡性,故既保持着传统社会的一些特征,又具有现代社会的一些因素。行政行为已经渐渐与其他社会行为区分开来,但还未完全分化;行政过程仍受着各种传统势力的制约等等,因而行政效率低下。过渡型社会有一定的动员性、同化性,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有一定的沟通,但沟通水平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开始凸显,行政行为开始逐渐与其他的社会行为分离,并逐渐由专业化的机构来承担日益细化的行政功能。
2.五种行政生态要素
公共行政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与其生态环境中的某些要素发生相互作用。“里格斯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公共行政的生态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生态要素有五种,即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以及政治构架。”经济要素是影响国家行政的首要因素,一个国家的行政模式基本上是由该国的经济结构所决定,现代工业社会主要为市场经济。社会要素主要指各社会组织,主要分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自然团体,如家庭、家族,以及以利益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社团”,如教会、政党等。不同的社会组织在不同的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有较大差异,现代工业社会中,社会中介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大量涌现,从而公民社会得以培育。沟通网络主要指社会的文化水平、使用语言的状况、社会舆论的力量,以及通讯和交通的状况等使整个社会互相“沟通”的手段。符号系统主要指包括政治“迷思”,即政治神话、政治准则、政治典则在内的一套政治符号系统。政治构架主要指政治与行政的相对分离,前者是决策过程,后者是执行过程,二者间的存在着依存关系。
3.过渡社会公共行政三种基本特点
里格斯认为。过渡型社会的公共行政有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三个基本特点。所谓“异质性”,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过渡社会的多元社区、多元经济形式、多元价值观念使得公共行政具备明显的多元性。同一个社会中同时存在的不同行政制度、行政行为和行政风范,易出现不调和现象。所谓“重叠性”,“是指行政机构的重叠现象,这种重叠性是过渡社会的公共行政所特有的现象”,所谓形式主义,是指“应然”与“实然”不相符,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过渡社会里,国家虽然具备完整的法律与制度,但实际上起不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只是形同虚设,传统的做法仍具有很大影响力。
三、生态学视角下我国行政改革
1.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正经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对转型成功与否有重大影响。政府须对职能进行合理定位,坚持“有所为,有
所不为”的原则来调整职能权限,建设有限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让市场承担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效解决政府的缺位、越位、错位问题,摒弃全能式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的权力边界应以民众的让渡为界限,其行政活动应基于社会、民众的要求,“市场经济的社会本位要求和服务行政的理念都要求政府职能是有限的。政府行政范围不能事先由政府单方面决定,而必须取决于社会自治的范围和市场原理起作用的程度”。政府的职能应结合社会自治的程度,努力弥补“市场失灵”等现象,这是政府职能创新的最大行政生态。
2.处理异质难题
我国正处于过渡社会,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同时存在,并均有较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问题。如国家极大地倡导依法治国,但人治现象亦相当普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等成为通行法则,但地方保护主义、垄断等仍有较大干扰:科学文化知识随着教育的发展迅速普及。但迷信等不科学活动在许多地区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民众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日益多元,但现有制度内的诉求渠道不畅等。这种异质性给国家的治理造成了重大挑战,在某些领域,传统的权威已逐步消逝,而新的权威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会出现权威真空。导致规则真空现象,进一步诱致民众的行为失落。我国在转型过程中所存在的异质性问题,需要政府加强法治意识,科学、规范行政,直面而不回避异质难题,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
3.抵制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政府所制定的法令和政策不能付诸实施,形同虚设,徒有虚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相当严重。现在中国处于过渡期,虽然法律政策相对完备,但由于各种原因,执行起来相当困难,没起实质性的作用。法律、政策执行的形式主义使得其效用大打折扣,破坏了政策的严肃性,同时也使政策制定者的权威受到损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公共政策执行难题,其通常的表现形式有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和附加性执行。为使政策得以顺利执行,首先一定要保证政策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要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包括政策认知水平、政策执行能力等,注意相应的配套性资源的配备,最后引入问责制相当重要,这是落实具体责任的关键。
4.破解重叠怪圈
在里格斯看来,重叠性即行政机构的重叠,是过渡社会特有的现象,行政机构不定期产生其应有的功能,尽管专门化的职能机构及相应的制度已经建立,但其功能尚不能很好地发挥。中国的行政机构改革历经多次,但始终未能走出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怪圈。从改革的理念看来,“小政府”是世界各国行政改革的指导准则之一,而其内涵包括政府组织结构合理、政府人员精简等。“政府部门层次重叠,人员膨胀且分工过于复杂。严重的肥胖症使得其在全球化的剧烈变化面前反应呆滞、行动迟缓。”行政机构有一种自我扩张的冲动,重叠问题主要由政府职能扩张、行政权扩大、官本位思想等原因造成。因此,解决重叠性问题首先要进行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退出某些领域,而将其交由市场、社会自主运行。形成多元主体治理的多中心状态。同时坚持“精简、统一、效率”的原则来设置行政机构,严格按照工作需要来安排人员编制,切忌随意膨胀。
5.建设电子政府
关键词:生态系统 生态伦理 生态主义 生态批评
生态系统是指包括人类、其它物种以及整个自然界在内的系统整体。为了表达生态系统内各个系统之间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联系,有学者称之为“地球共同体”。前苏联生态学家费多谢耶夫认为,人类在20世纪所给自然界带来的危害和消耗比人类历史已经过去的200万年还要大,而且这种危害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人类自身,自然界乃至整个地球在内的生态系统都有发生生态灾难的危险。具体而言,生态系统面临三种失衡、三种危机。三种失衡为: 地球南北的失衡;穷人和富人的失衡;人与自然的的失衡。这三种失衡实质上是三重危机的反映,即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危机;人与人关系的危机;与其生存环境的危机。基于对这种严重危机的洞察,基于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生态主义走在了时代精神的前列,成为新世纪人类文化的先锋。
二战后是美国历史上持续的经济增长期,美国经济国际化取代了英国,工业的批量生产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农业机械化高,汽车业也进一步发展逐渐实现了汽车私有化,七、八十年代迎来了信息化时代,城市化转入郊区化。由于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信息发达,户外休闲活动增多,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成了休闲旅游胜地,大众消费型社会形成,其结果就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危机加深。这一时期的环境保护思想的基本特点是将科学和伦理学分离,形成了生态学和生态伦理,其中后者主要涉及人文领域。
生态伦理是研究自然的权利和内在价值,以及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具有广延性、多元性、多学科性、全人类性和革命性,克服了人类中心论和发展至上论。按关怀的对象来划分,可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权利、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分为弱式和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人们提倡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因为它对人类利益进行理性的约束,批判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它对人类的利益不进行任何区分。
动物解放与权利论认为现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出现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上,现代文明与动物的关系体现了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动物解放与权利论开始关注动物的禁欲主义,反对工厂饲养,关心动物的境遇,反对实验室对动物的残害,提倡素食主义,反对猎杀动物。代表人物有辛格和福克斯等。辛格著有《动物解放》一书,认为人和动物是平等的,反对物种歧视,他主张平等的理由不是建立在体力、能力的基础上,而应该是在道德的基础上,判断的标准就是感受能力,即感受痛苦与快乐的能力,这也是平等的必要而充分的条件。福克斯的代表作是《深层素食主义》,他把肉食习惯跟文化、历史和环境结合起来,多角度,全面地分析素食的意义与优点,认为肉食行为有很多非理性因素。
生物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泰勒认为应该将道德关怀扩展到所有生物。他认为感受性是事物具有道德地位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一些没有感受性的生物,如植物和低等动物,也应给予道德关怀。人类与其它生物一样,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一个成员,物种之间没有优劣,一起构成了相互依赖的体系。每一种生物的存在和福利的损益不仅决定于其环境的物理条件,而且决定于它与其它物种的关系,所有的机体都是生命的中心。因此每一种生物都是以其自身的方式追求其好的唯一个体,而人类并非就优于其它动物。
生态中心主义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沙乡年鉴》的第三部分,利奥波德生命共同体、道义论和伦理进化思想的三个概念。生命共同体就是生态体系,大于个体利益;道义论就是生态良知,强调对生命本身而不是对人类的利益的尊重,强调人对生命共同体的义务;论理进化思想是进化论的升华,把进化论延伸至伦理的范畴。第二,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自然价值是开放性的概念,没有完整定义,不依赖于人。所有生物都有评价角度,人对价值只是一种翻译,不是投射。自然的价值是创造性,人不可能完全把握。生态系统包括很多个体,是个体赖以发展的基础,所以价值高于个体。第三,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深层生态学全面地从文化价值上根除了人类中心论,探讨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反对人类中心论、机械论和盲目经济开发。除以上三种观点外,全球正义论和非西方文化借鉴论也是比较有影响的生物中心论。
现代工业社会超速发展的300年间,人类在一手酿成地球生物圈的种种悲剧之时,也在人类精神圈遗留下种种偏执、扭曲和裂隙,从而加剧了人类精神的病变。显然,人类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就是填补人类社会精神圈的空隙,修补这个精神圈,无疑也是文学艺术在这个时代的重要使命。
生态批评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环境危机的产物,晚于生态伦理,也是对人类中心论的批评。1974年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主张批评文学应该探讨文学所揭示的文学与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与其它物种之间的关系”,要细致并真诚地审视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生态伦理是生态批评的基础,受到了后结构主义影响,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乃至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自然文学、传统文学中的自然和生态意识以及作为艺术象征的自然。生态文学批评主要是以生态整体观、现实观作为主要思想,将文学作为批评媒介,其主要目的是挖掘和揭示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揭示人类思想、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等如何影响并决定人类对自然的索求无度。在诸多的生态主义文学家和批评家中,雷切尔・卡森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一位。她敏锐地意识到破坏自然美与人的精神沦丧有着密切的联系。她指出:“长期栖居在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当中,没有人能够不深入地思考,不追问那些往往没有答案的问题,不努力获得某些哲学的理解。……我相信,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毁掉了自然美,只要我们用人造的、手工的东西取代了自然物,我们都会在一些方面阻碍人类精神的发展。”
在人类经过漫长的侏罗纪、白垩纪,并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开创了新的文明,又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创新时代之后,再一次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人类生态学的时代”。在经过了生态学发展的最初阶段之后,生态学的概念已经跳出了其狭窄的研究领域,渗透到了社会学、人类学领域,促进了一批新的人文学科的诞生。生态学的人文转向必将为人类与自然、与自我、与社会之关系赋予更为深刻的意义,注定要成为21世纪的一门“显学”。
参考文献:
[1]Brooks, Paul.The House of Life:Rachel Carson at Work [M]. Boston:Houghton Mifflin,1972.
[2]Meeker,J.W.The Comedy of Survival:the 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 [M].New York:Charles Scriber’s Son,1973.
[3]陈文娟.生态文学批评述评[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1),34-38.
关键词:化工产业 产业生态化 层次分析法
现今,产业生态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潮流。产业生态化是一种产业化和生态化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其理论与研究方法都具有创新性。产业生态化就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到生态系统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生态系统物质、能源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消耗、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能够更好地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因此,产业生态化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1 化工产业生态化的内涵的界定
化工产业生态化是将环境保护纳入化工产业经济运行机制,结合生态效率的理念,要求化工企业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能源使用、减少有毒物质、加强物质循环、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服务强度。并且,按照产业生态学的原理,建立企业之间废物的输入和输出关系,构建更大范围的产业链和产业网,实施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化工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的思路如下:依据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化工产业自身的特点,按照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构建指标体系。可以采用“目的树”的分析方法,首先确定产业生态化的总目标,然后将它分解为经济、资源、环境、科技四个子系统,逐级发展,推导出各子系统的评价目标,最后提出描述和表达目标的各项指标,即最后一层的具体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参考了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并且结合了化工产业的特点,除此之外还考虑到了数据的可获性。构建完成后的化工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如表2-1所示。
3 指标权重的确定与分析
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层各指标项的权重如表3-1所示。
3.2 结果分析 经过分析,本文从三个方面选了21个指标来评价化工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水平,从表3-1可得,每个指标的权重分布不一,最大的为0.261157,最小的为0.008126。因此,可以看出这21个指标对化工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同。三个系统指标的权重:资源再循环与再利用指标0.61750>污染控制指标0.29687>资源减量化使用指标0.08563。
从表3-1可以看出,化工产业生态化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再循环与再利用程度,在所有因素中占得比重也是最大的。化工企业只有提高了资源的再循环与再利用程度,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态化发展水平。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气的排放程度成为所有指标比重最大的,即化工企业产生的废气的排放严重影响了化工产业的生态化进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的权重位居第二位,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能否继续进行综合利用,关系到化工产业能否顺利的进行生态化发展。原材料和能源的重复利用率在指标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利用率迫在眉睫。工业废水排放是否达标关系到化工产业生态化发展能否顺利得到实施。单位工业增加值SO2排放量也是关系到化工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国家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SO2排放量居第3位,化工危险废物产生量占全国工业行业总产生量的60%以上,居第1位。各种烟尘粉尘废弃物的排放同样影响化工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我国的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对这些废弃物的控制并不到位。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化工产业及能源化工产业既是能源、资源消耗大户,也是环境污染大户,单纯的依靠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以及严重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发展化工产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化工产业的生态化发展的全面要求。
参考文献:
[1]Frosh R.A.GaloPoulos N E.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Scientific Ameriean,1989,261(3):144-150.
[2]邓南圣,吴峰.工业生态学一理论与应用[M].北京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00.
[3]周哲,李有润,沈静珠等.计算机与应用化学[J].2001(3):193-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