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教育学的方法

护理教育学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教育学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教育学的方法

护理教育学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护理;教学;探索

我国老年人在人口比例中逐年上升,为解决老年人患病以慢性病为主问题,我国正建设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主要生力军,绝大部分社区卫生工作将由社区护士承担。如何在护理教育过程中,提高护理人员开展社区护理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成为护理教育过程中重要课题。结合社会实际需要,我校教学改革过程中把《社区护理》作为重点改革实验课,从培养目标、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注重实践教学的探索。

1调整课时安排,增加实践训练

我国现行《社区护理》教材存在内容宽泛,杂而不精。许多内容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学科重复。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已经掌握,重复教学是教学时间的浪费。教改组在备课过程中与相关教师沟通,压缩重复内容,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调整前理论课时64学时下降到18学时,实践课时16学时上升到62学时。知识传授过程更加形象、逼真,易于理解并能掌握[1]。对比改革前后,改前理论成绩平均在85.6,改后84.9;实践成绩由平均78.4上升到90.2。分析原因,首先教材内容重复对于提高成绩无多大益处,学生对于重复内容反感,影响学习效率。其次实践的教学大量开展练习了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护理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克服实践操作过程中紧张心理,提高了实践成绩。再次编写社区护理教材的人员缺少社区工作经验,几乎所有的社区护理教材都是借鉴国外、预防学或按照自己的理解编写的,难免出现理论与现实脱节。通过调整改变了学生的观念,认识到社区护理重要性。

2理论教学多样化,加强课堂互动

理论课改变填鸭式教学,注重实用。对于概念、原则、分类理论性内容主要靠学生自学,教师释疑的方法解决,学生理解上没有难度。实践性强的步骤、方法、评价等知识点采取角色扮演、视频演示、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与老师在互动中学习,摆脱三尺讲台的局限性,无论从距离上还是心理上都与学生更亲近,清除了师生间隔阂,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习功能,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改变学生被动的教育状况。作业的形式既有传统的知识点的书面作业,还包括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中社区实践内容,与周围的老年人、成人和儿童的交流沟通,分析存在健康问题,记录交谈过程并总结心得,训练判断能力及沟通能力。组织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教师也受益匪浅,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

3平衡现实与理论脱节,开展实用性训练

我国医疗模式处于转型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大多在服务中心开展,入户服务很难开展,如家庭护理、家庭访视等。实践教学难以完成实习目标。我校用三种途径解决以上问题。第一开展模拟教学,模拟教学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病例可以多样化随机再现,操作安全,纠错性强,有利于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2]。护生在课前分组针对所选实践课进行主题文献查询,内容要具体、可行性强,充分还原护理对象真实的需求;制定模拟方案,积极排练,体现真实场景。临床模拟教学通过模拟临床情境,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3]。第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活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开展活动,学校以学生作为人力资源,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经济与技术支持,开展入户实践活动,学生亲身体会人际间交流的差异性,训练了入户技能和沟通艺术,弥补模拟教学不足。第三组织实践交流活动。在模拟训练和实践活动后,组织教师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通过交流解决实践教学接触面过小问题。及时做好教学评价反馈工作,使护生真正理解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的相互关系及我国现行医疗卫生政策和社区护理发展方向[4]。

4重视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教育

为了培养优质社区护理人才,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充满感恩精神,对护理对象具有非凡的爱心,对自己从事的护理事业具有奉献精神。从护士素质、法律意识、管理、物质、环境、病人方面分析了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针对性地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及法律意识以保证护理安全[5]。媒体曝光了个别护生虐婴、虐尸事件,充分证明对现代护生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及爱心,实践教学中遇到弱势群体,组织学生进行献爱心活动,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剪指甲、洗脚、捐款等。这些人大多数生活环境差、自理能力差、理解能力有限。利于培养学生不拍脏、不怕累、爱心和爱岗敬业精神。只有学生具备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较高专业素质,才能在护理行业找准自己的位置,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做好社区护理工作。

通过《社区护理》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学风,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就业观念有所改变,去社区从事基层护理服务的意愿明显提高。《社区护理》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探讨更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教育教学方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覃业宁,官江.护理本科生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0,13:149.

[2]张明亚,罗良平,赵辉.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发展方向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7):646-647.

[3]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0-22.

护理教育学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 互动式 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历史与社会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统摄下的课程必须是一种“活”的课程,这是一种生命课堂、合作课堂,是广泛的沟通、交流、对话,并渗入人的情感、态度、体验、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关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型课堂生活的主旋律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教师、学生、文本的三重对话。我们应指导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体,片面强调老师的教,这就形成了教师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互动式教学法是从满足学生求学有效需求,适应社会人才产生需要出发,以促进教师自身水平与教学效益提高为目的,通过教与学全方位的相互促进和沟通来达到上述目的的过程,称之为互动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重在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

一、课内外相结合,创立师生互动的平台

历史与社会的周课时较少,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发言的机会受各方面限制。如何建立平台,让师生交流畅通无阻,是一个难题。经过考虑,我在讲台上放一本本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把有关问题写在记录本上。或许这可以看成是教育的预设。“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看似很简单的一本本子,却是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平台,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到极致。每周双休后,本子上常会出现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和很有水平的提问。如:有学生称,阿基米德发现的浮力定律应该是曹冲发明的,为什么没有称曹冲为科学家?经过整理,我作了如下解释:曹冲虽然能够把大象称出来了,但是没有从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的先人在这个事情以后也没有在这上面再下功夫,在理论上再深化和提高。而阿基米德不但有联想能力、逻辑能力、抽象能力,而且有理论升华能力,注重科学实证。最后我还给学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概念。这个互动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民主和平等。很多问题我都会在课内外一一给予回答。当然,我们应因问而答,因人而答,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传道、授业、解惑,在现代学校教学中找到一个较好的途径。

二、积极引导,促进互动

问题是进行互动的前提,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度。问得太深或太陌生都无法唤起学生探寻的兴趣,问得太浅太容易则无法使学生获得发展。教师要加工感性材料和创造一定的启思环境(如:创设故事情境、漫画情境、触模拟情境等),让学生面临矛盾,在“好奇”、“迷惑”、“疑问”的感觉中,在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和教师对话,从而打破“熟视无睹”的无思维习惯,主动探求真理。教师的引导要体现“新、巧、奇、乐”等特点,要有新意,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体现寓教于乐,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设计的思路走,步步深入,环环紧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的《应对资源危机》时,我提出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导入时,我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个短片来感受现实中家乡水资源危机,运用“东白湖(陈蔡)水库引水工程”相关材料导入,或者说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口,直接转入资源危机的教学。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具体水资源危机的感受,又使教学直奔主题,可谓独具匠心。当然,这个导入还有一个目的是联系实际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教学生活化的原则。我从生活入手,从小处入手,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萌发提问题的念头,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鼓励学生,参与互动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做永远的赞扬者。“道人之长,越道越长;指人之短,越指越短”。赞扬和鼓励可以迁移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某种情境中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能迁移到另一情境中。老师的鼓励与赞扬恰恰是学生形成知识、技能、习惯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持续发展,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更好地参与互动。为此,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理论和传统观点进行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敢于探究。对学生在争辩过程中表露出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和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该给予鼓励。其次,对于学生参与过程中遇到困难,应及时为其打气,予以激励,在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与学生一起庆贺。这样,通过鼓励,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不害怕出错误,不回避错误,勇于参与互动。比如,在讲解八年级下册《最后的盛世》时,有学生提问:明清时人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是怎样的?明清时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古代科举考试有没有作弊行为?通过古今对比,学生明白了社会生活的进步,明白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四、更新观念,回应互动

护理教育学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护理专业;教学现状问题;有效方法;

作者:朱金璞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护理教学模式也在摸索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临床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本文分析了当前医学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1、案例教学法

在医学护理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照教学内容,选择一些经典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获得新的护理知识与护理技能,该教学手段在临床护理课堂教学中被频繁使用。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学生对教学案例的分析逐渐推进教学过程,以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及主观能动性,进而加深学生对医学护理知识的牢固掌握及护理技能的熟练应用。通常情况下,案例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准备环节、实施环节及归纳环节。①准备环节。教师应依照案例教学的适用条件,确定哪些内容适合应用该教学法。一般来讲,与生活紧密联系、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用案例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应依照具体内容的特点恰当选择案例并设计展示案例的形式,比如录像、录音或者文字。在设置案例题目时应坚持“恰当、简洁”的基本原则;在介绍案例基本情况时,教师应确保案例的时间、人物、地点、过程、环境等要素不可缺失;设计问题时,应有思路提示,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应用什么知识发觉什么观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归纳观点时,教师要有重点思路的提醒。②实施环节。在该教学环节中,教师应为学生详细介绍案例的基本情况及发生背景,并确定案例题目,让医学护理专业学生以寻求问题答案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分析案例,避免学生不懂门道而只看热闹;为学生展示具体案例;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启发学生以新学的理论知识为依据分析案例详情,最终让学生阐述分析到的观点。③归纳环节。在该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总结学生分析到理论观点,针对正确的观点给予表扬,针对有所偏差的观点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更多深入思考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揭示案例中蕴藏的准确观点。

2、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当前医学护理专业教学中十分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其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同,该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倡导以实际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问题教学法的优势是目的性强、生动灵活,并且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学习等能力的提升。在问题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中,教师通常可将学生分成10人小组,组员围绕教师事先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在护理内科的教学中,以问题法为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怎么护理高血压患者,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设置如下几个问题:影响高血压病的因素是什么?护理方法有哪些?选用这些护理方法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在各个小组周围巡视,适时启发学生思路,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根源。在完成讨论任务之后,每个小组应选派一个代表阐述本组讨论的观点,如果各组观点不一致的话还可用组间辩论的形式再进行深入讨论,最终形成一致观点。利用问题教学法完成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可在和谐与民主的氛围中加深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牢固记忆,并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也被引进了医学护理专业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法可将护理知识以动画、图像、语音、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这种生动、灵活的形式可使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接触新知识,并且也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可将抽象的医学护理理论、原理、概念以更加客观、清晰、具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精力集中地参与课堂活动,为学生牢固记忆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条件。比如,在讲解对腿部骨折患者的护理技巧时,教师可将护理过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学生,在播放时辅以语言解说,让学生全面了解护理方法与护理要点。为了让学生更细致了解护理细节,教师可借助慢镜头播放方式,让学生从一点一滴了解护理措施的完整过程,针对护理难点,教师应暂停播放,为学生详细讲解并确定学生毫无疑问地掌握后再播放下一个要点。

4.其他教学方法

护理教育学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动教学;中职礼仪;分组教学

一、中职礼仪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1.中职礼仪教育专业跨度大

纵观中职礼仪教育过去十年的发展过程,以往开设礼仪课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酒店管理、公关文秘、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几个专业,但在近几年由于社会需求对礼仪教育的重视,大部分中职学校已经对所有专业开设礼仪教育,造成一个老师一个学期需要对多个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学。如,文秘等文科类专业学生,基本是以女生为主,且专业特点对应就业需求,学生对礼仪教育比较感兴趣而乐于接受;而电子商务等工科类专业学生,基本是以男生为主,传统的专业特性令学生因思想上不被重视而导致实践训练难以有效进行,实践教育秩序也很难维护,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效果,学生对于礼仪教育多数持反感,甚至不参与状态。另一方面,从事礼仪教育的老师一般是艺术类教师或者是德育类教师,且多为女性教育工作者,这种多专业的教学对象对于中职礼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就业单位对中职学生礼仪要求高

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礼仪是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员工修养素质的综合体现。就业单位除了对个人专业能力关注度的要求提升外,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包括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职场礼仪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据笔者在近几年的中职学生实习跟踪指导工作中发现,中职学生毕业后大多数是从事公司企业的前端工作,比如银行的大堂经理、销售部的业务员、客户部的前台、工程部的操作员等,因此端庄的仪表、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言谈,更能完善、提升毕业生的职业形象,从而使学生在职场中赢得更多的信任和机会。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礼仪教育不能表面化、形式化,更应注重课程内涵、内在价值。

3.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礼仪的影响

当前很多中职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尤其是经济环境较好的家庭,在家人溺爱环境中成长,使得他们组织性、纪律性较差,特立独行,行为懒散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同时,这些学生喜欢我行我素,参与活动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情要看心情,追求个性现象普遍存在。家庭中、社会上,甚至校园内不讲礼仪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学生礼仪规范缺失,从而影响礼仪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二、互动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含义

如果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单纯靠教师讲授,“动”的仍然是教师,脑动、嘴动、手动;“静”的依然是学生,神静、嘴静、行静。这种教学方法根本不可能解决上述中职礼仪教育面临的三大问题。深化互动的中职礼仪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何为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互动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D.P.Ausubel)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的结合。

奥苏贝尔认为,课堂讲授是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只要满足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有意义的知识内容、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意义的学习心向),那就不是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结构强调学生在课堂接受学习,强调老师在讲授中教学,却忽略了学生的读书学习和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相反,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结构过于注重学生的“学”,相对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互动教学方法的含义

奥苏贝尔(D.P.Ausubel)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这两种教学结构都有其优点与不足。互动式教学就是一种兼取两者之长的教学模式,即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加强教学效果。

三、强化过程,深化互动

从教学实践来看,笔者以《职业礼仪》(北京,高等教育出版)为教材,在中职礼仪教学中应用到以下一些具体的教学做法,强化过程、深化互动,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分组教学与管理

以2014级15班学生为例,学生人数是49人。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让学生随机抽签,分成7个组,每组7人,通过组内成员推选的形式任命正副组长各一人,建立公司并分工,由小组公布奖惩机制。通过分组,有效推进分组教学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中职学生课堂纪律管理难题。

2.分组讨论与发言

通过布置任务,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全组成员加分,特别奖厉发言人等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每堂课当场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分别给分,由课代表做好分数记录和汇总。每次讨论请组长做好本小组成员的情况记录,形成个人课程档案。课程表现分数按小组进行竞赛排名:以小组平均分予以排名,每月公布一次,期中对小组前三位的团队予以表彰“礼仪优秀团队”。期末对个人得分前十名的学生予以表彰“礼仪之星”。个人累计课堂得分情况作为平时表现的重要参考依据。

3.礼仪实操与展示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PPT图片、礼仪教学视频等讲授礼仪知识,还要让学生集体参与到礼仪实操训练中。如在站姿、坐姿、走姿等仪态礼仪实操教学中可能受传统意识的影响,男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如女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采用“个别展示―全班实操―分组展示”的流程开展,对参与展示的个人、小组表现情况予以评分,统计到课堂得分中,从而顺利推进礼仪教学各环节。

4.分组情景演绎

如在日常交往礼仪教学中,通过设置情境(面试、社交、工作等场合),让各小组提前准备收集相关资料,演示自我介绍、介绍他人的情景,融合握手礼仪、递接名片和物品的礼仪。如红组负责演绎:公司接待客户的饭局上,业务员小张向新客户敬酒时,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姓名、职位、爱好等,两人又分别介绍自己的领导、在场的同事;认识后互相握手、递接名片;黄组负责演绎:在生日聚会中,小王将自己的妹妹、爸爸等家人介绍给男同事小张认识,认识后互相握手,小张送上生日礼物。通过情景演绎,一方面考核各小组的团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考核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自我介绍中,有否使用礼貌用语;在为他人介绍时,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规则(即先介绍位卑者,后介绍位尊者);在握手礼仪中,则遵守“尊者决定”的原则(即尊者先伸手);在递交名片与物品中,一定要注意“双手为宜,方便接拿”等原则。当然,由于学生的参与,语言表达、人物身份、行为表现等各异,将为课堂教学增添很多乐趣。在情景演绎过程中,要通过小组自我评价(20%)、其他组别评价(40%)、教师评价(40%)予以评分,从而提高情景演绎的教学效果。

5.分组汇报考核

以“涉外礼仪”教学为例,由于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节日风俗习惯各异,如果由老师讲授,不论多少个课时都不可能完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笔者让各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并进行汇报、现场配合演绎等,汇报内容分别有:红组负责完成“美国的节日礼仪”;橙组负责完成“日本的鲜花礼仪”;黄组负责完成“英国的见面礼仪”;绿组负责完成“泰国的风俗”等。在汇报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互动教学法的考核方法和教学效果

礼仪课程的考核方法注重过程评价,因此做好课堂表现记录是推进互动教学法的保证。而分组考核评价是提高全员参与礼仪实践操作、完成礼仪情景任务、掌握职场礼仪规范的“秘密武器”。通过定期公布小组分数排名、个人得分,可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有效激励表现突出的同学;提醒小组分数暂时落后的小组和同学,分析原因,创造机会不断进步。通过分组管理及组间与组员的互相监督机制,有效加强课堂纪律维护,避免和缓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冲突。

通过笔者五年多的礼仪教学实践,并对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验证互动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中职礼仪教育专业跨度大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社会,展示职业的礼仪形象。对比传统教学方式,在中职礼仪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方法,显现出以下好处。

参考文献:

[1]陆国栋,何钦铭,张聪.强化过程、深化互动的教学方法改革[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护理教育学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生;护理;个体化;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510-01

临床实习是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深化[1],对护生今后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本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护生在学历、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心理素质、思想动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情况的护生对知识的需求程度就有所不同。考虑护生个体因素,2009年8月~2010年4月,我们对护生实施个体化教学,实践中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我院护生56名,均为女性,年龄16~23岁,其中中专学历11名,大专学历30名,本科学历15名。将56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名。两组在学历、年龄、在校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包括集中科内讲课、操作讲解、出科考试、带教反馈等。实验组根据护生自身心理特点、动手能力、对知识的需求程度等方面,实施以护生为主体的个体化教学方法。本科护生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护士带教,大专及以下护生由各科室带教老师带教,实施跟人或跟班形式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同时各科室对本专业的理论、技术操作系统归纳,制成“教学方案集”,每周对护生进行1―2次小讲课,护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而选择学习内容。心理干预与专业思想教育贯穿教学始终。护生年龄小,多为独生女,独立生活能力、心理素质差。特别是对中专护生,实施心理干预、语言鼓励,并用以往成功事例进行说教,增强护生的自信心。本科护生普遍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动力不足等情况,认为本科毕业后与大、中专学生干同样工作――打针、送药、整理床铺,从而动摇了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此带教的重点放在专业思想教育上,使护生逐步理解护理工作的真正内涵,引导本科护生树立学科的自豪感,培养护生稳定的专业思想。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与“学导式”教学方法。如对于动手能力强而理解能力差的护生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法;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理解能力强而动手能力差的护生,应着重技能操作手法的讲解与示范,配合现身说法讲解其意义,引导护生利用理解能力强的优点补其动手能力弱的不足[2]。开展护生喜闻乐见的角色模拟训练及急救实战模拟训练,使护生置身于真实情景中,让其换位思考,切实体会到患者的感受,训练过程中增强了护生的学习情感及护患沟通能力,使原来枯燥、机械的护理知识变得生动、直观,易学易懂。护生考核标准采用带教老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每周评价与终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周由带教老师和护生对教学情况做出评价,包括服务态度、组织纪律、专科理论技能等,出科时由带教老师实施综合考核,并计入实习生个人鉴定表中。

1.3 评价方法:8个月后对护生综合考评和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自行设计。发放问卷56份,收回56份,有效率100%。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理论与操作成绩比较,见表1。

2.2 护生对两种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个体化教学方法下护生在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上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 (P

表1 两组护生理论与操作成绩(分,x±s)

表2 护生对两种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

3.1 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成主动行为。

3.2 培养护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3.3 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医院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4 小结

临床实习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实习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胜任护理工作。由于当前护生来源的多样化,其个人素质及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教学医院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以护生个体特点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高临床实习质量,为护生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蒲豪杰,潘月坤.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的压力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61-62

[2] 杨淑美,梁汉武,潘红,等.根据学生不同实习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