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从众心理特点

从众心理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从众心理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第1篇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同时,衣食住行也反映出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掩盖下的文化心理。建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物质外壳,是文化的外化,在形成过程中不仅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当地文化观念的影响和熏陶,昭示了居住者的文化心理内涵。

素有风车王国之称的荷兰,其建筑外观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小门大窗户”,大面积的窗户表现了荷兰人开放的文化心理,对各种事物有较强的包容性。而传统的中国建筑,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普通民居,都习惯将建筑设计成一个较封闭的空间,门窗等与外界相连的部分也比较小,并用雕花窗格等阻拦外界的视线,显示了中国人较为严谨的文化心理。

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方面的文化差异会阻碍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交流。在当前全球化环境下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是文化的双向传播,对于外国文化我们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文化传播应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融合与进步。

二、建筑与文化

说到建筑,大家头脑中会立刻出现古今中外各色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印度的泰姬陵等等,这里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建筑本身。就建筑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建筑所反映出的民族特性、社会道德、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等等。建筑与文化,其关系是多方面的。[1]

“文化”是一个汉语古典词。“文化”构成整词,始于西汉末年经学家刘向的《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只是在与武力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文化获得现代义是在日本人以此词对译西洋术语过程中开始的。文化的本质内涵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塑造。[2]文化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它有两重性质。[1]首先,建筑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劳动力和智慧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其次,建筑是文化的“容器”,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不仅记录古代中原人民抵抗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历史事实,也体现了中国人勤劳勇敢、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筑文化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三、“小门大窗户”的荷兰建筑及宽容开放的文化氛围

荷兰的建筑就其外观来说,给人们最深的印象的就是“小门大窗户”,建筑物的表面积的一大部分被窗户占据,大大的窗户让人对室内一览无余。房子的外面正对着街道,如果有院子的话,通常也是开放式的,有的用低矮的栅栏象征性地围起来,或者只种上草坪。

这样的小门大窗户的建筑必然有其产生的社会原因,据说以前荷兰房屋建筑收税的多少是按照门的大小来确定的,所以家家房子就都建成了这种前窄后长,瘦高小门大窗户形的建筑了。这样的房子上下搬东西肯定不方便,所以荷兰人通过滑轮从窗户搬运东西,荷兰的古董房子上都会有一个滑轮,可见,荷兰人搬东西早就只用窗子不用门了。

除了社会原因之外,这种开放型的建筑类型必然是在一个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的。荷兰宽容文化的形成有着悠久的传统,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3世纪成立的水利委员会(Water Boards),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奠定了荷兰民主和宽容的基础。[3]荷兰的宽容概念首先诞生在宗教宽容领域中,它与16世纪宗教改革以来的宗教不宽容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到中世纪后期,随着商品贸易的繁荣和对外交往的频繁,荷兰人更增强了对宽容文化的认同感。当今的荷兰社会依然延续着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甚至对交易、同性恋婚姻以及安乐死等大多数国家无法接受的行为保持着极宽容的态度。由此可见,荷兰宽容开放的文化氛围由来已久,并且已经深刻地影响着荷兰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独门独院”的中国建筑和含蓄内敛的文化氛围

(一)中国建筑的内向性

说到传统的中国建筑,有两点必须要说一下。一是“改朝换代,结构不变”。[1]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期间虽然改朝换代的事情虽然时有发生,但基本的社会政治结构并没有改变,经济结构也是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文明不变,而建筑也承袭了“秦砖汉瓦木结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二是建筑结构的内向性,各个建筑自成一体,其内部体现封建等级、儒家礼法制度,等级明确,系统完善,与外部的联系甚少。小到平常民居,大到皇家宫室无一不体现了建筑的内向性,甚至有的人会想到万里长城,是不是企图将整个中国都划为内向性的。

现代的中国建筑,由于改革开放的浪潮和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受国外各种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中国国民思想的进步和开放,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但文化心理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在人们思想中的存在相当牢固,其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比如,大多数人都向往独门独院的一套宅子,大多数有院子地房子都会建一道一人多高的围墙把院子严严实实地围起来,窗户也会配上厚实的窗帘,一些底层的住户会在窗户外加装一道防盗窗,总之,外人难以看到屋主在做什么就对了。

(二)内向性特征的形成

中国建筑的内向性特征的形成也有其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部落时期,部落组织为抵抗外敌产生的内聚特性,以及在长期的群居生活中形成的权力中心和等级划分,早期的部落建筑就显示了内聚性和权力中心的特点。

其次,中国建筑的内向性的形成也是人们对传统儒家礼法制度的一种认同。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乐之邦,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十分推崇“礼”,而礼制在安邦定国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清代的儒学者阮元曾指出:“古今所以治天下者,礼也。”所以,以家庭为核心的建筑形式其实是对儒家文化中“礼”的一种认同,而这种认同也同样扩散至城市的建设和国家的建设。

从庭院式住宅到围合的都城是一系列内向空间的嵌套,从向心的聚落到向内发展的城市又体现了向内性特征在时间上的传承,这种内向性特征正是由千年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确定的。[4]

(三)含蓄内敛的文化氛围

内向性的建筑显示了中国人民含蓄内敛的文化心理。长期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是对礼乐制度认同的中国人,也就是说,自古以来的君臣父子已经深入骨髓,即使时代变迁,中国人尊尊、亲亲、毕恭毕敬的行为方式依然存在,严格的社会等级、传统的家长制度使得中国人很少有机会像西方人那样进行平等的交流,因而也就无法形成开放的文化氛围。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角度来看,在中国这样的高权力距离指数的国家,很多决定都是由在上位者做出的,普通的群众只需执行。且在抒发己见的时候由于所处的权力阶层不同,人们必须注意措辞,尽量使用委婉含蓄的话语说出自己的意见,不具有攻击性。

其次,中国的社会是以集体为导向的,个人是为集体而服务的,无论是家庭、团体还是组织机构,都有其自己的系统,而中华民族这个整体是由很多的小集体构成的,民族的向心力伴随着民族的形成过程而产生。内在向心力则产生了内敛的文化心理。

道家的无为也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无为的本质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顺应事物本身的规律,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老子?八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认为无为即不争,不争而取胜且没有祸害。无为作为一种精神境界,强调顺应、辅助自然,反映在社会关系上则是不恣意妄为,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不妄图通过个人改变事物获得利益。因此,文化心理上的不作为也促进含蓄内敛的文化氛围的形成。

五、中荷两国文化心理差异及其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心理差异比较

荷兰的外向性的文化心理和中国传统的内向性文化心理是两国建筑风格迥然不同的根源。外向性文化心理关注个体与外部的联系,乐于与外部沟通,并对外部的信息进行积极的反馈,通过讨论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内向性的文化心理则倾向于内部决定,对外部有一定的防御心理,不善于通过沟通交流获得结果,倾向于单一地接受大家长的决定。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二者也不相同。外向型的文化注重沟通,为保证沟通的流畅和良好的接受性,因而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并且每个人都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而内向型的文化由于其内部的阶层高低分明,处于较低阶层的人通常选择接受而不发表意见,决定权在于地位高者,在交际中可以感觉到明显的等级差别。

在利益取向方面二者也不同。外向型文化注重个体的利益,个体为了自己的利益乐于做出各种努力,并认为个体有影响全局的能力。而内向型文化由于其向心力而形成的内聚性,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个人是为集体服务的,个人的行为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而凝聚起来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因此,内向型文化的人们有较强的家国观念。

在交流的方式及程度方面二者也有差异。外向性文化交流的语言比较直接,语义比较直观,不需要太多语境的参与。而内向性文化由于社会关系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交流的内容通常有较多的语境参与,不能从交流的语言直接理解交流的内容,是高语境文化。

(二)跨文化交际

不同的权力距离对交流会产生影响。权力距离指的是地位低的人们对于社会权力不平等分配情况的接受程度,分为高权力距离国家和低权力距离国家,中国是高权力距离国家,而荷兰则是低权力距离国家。在高权力距离的文化里,领导与下属或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是垂直的,人们注重地位的权威性。在低权力距离的文化里,社会关系相对来讲要平行些,个性更能得到彰显,更能自由表达个人的看法。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的高或低权力距离会直接影响到交际的进行,甚至会造成语用失误。[5]

人类交际中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也存在不同的特点。语境是语言赖以存在、被人们实际所使用的环境,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把语境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不同的语境文化中,语境和语言在意义传递上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其交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6]一是二者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同。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信任并使用客观来源的信息,而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则偏好人际交往之中的信息来源。二是在交际中所使用的媒介,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不注重非语言传达的信息,并认为交流是有意义的言语信息的交流,而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则更善于从情景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正如很多外国人无法很好地理解中国人的客套话、礼貌用语等,这些话内容形式相似,但重要的信息并不是在话语内容中,而是通过话语内容表现出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此外,在书面表达方面,低语境文化倾向于具体、准确的描述,而高语境文化则更具感官化和抽象化,颇有言内意外的特点。这些由于语境高低不同造成的交际差异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两种文化的内向性和外向性不同,而在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方面所体现的各种差异,往往会造成双方交际中的障碍或误解。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特点,为交际奠定基础。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装销售;市场营销;消费心理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促进消费成为企业和商家实现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而市场营销即是企业实现自身利益的主要途径。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耗品,服装市场的发展也验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服装市场营销该以怎样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促进企业销售目标的达成,成为每个销售人员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1.服装市场营销的发展概述

1.1 服装市场营销的理论

服装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与广义的市场营销是相同的,即实现产品、价格和地点的统一,并用适当的方法销售给尽可能多的顾客以实现销售行为的经济价值。但服装市场营销理论又具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即服装市场的“客户需要”并不一定是来源于客户的,即时尚领头者可能引导着客户的需要走向;另外,客户的需要有着十分明显的群体特征。

1.2 服装市场营销的策略

与其他产品营销策略不同的是,服装市场营销很容易通过现实展示而达到营销目的,这包括橱窗中的模特展示和各地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服装秀。可以说,服装营销的产品展示是服装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也是最有效果的策略。也正是服装展示过程,使消费者对服装产生相应的兴趣和需求,因此,不同的服装展示方式所带来的销售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1.3 探讨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的意义

消费心理指的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除了在消费当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之外,还包括消费者的兴趣、习惯、价值观、性格和气质等。消费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成为“买”与“不买”的关键。如今的服装市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心理状态完全决定了服装销售的成功与否,因此,探讨服装市场营销中的消费心理特点,对服装市场营销的发展以及销售策略的选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服装市场营销中的消费心理特点

2.1 消费心理的年龄特征十分明显

年龄并不是心理特征的要素之一,但是年龄却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审美观念,因此,年龄也决定了消费者对服装消费的态度,这是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年龄层的人对服装消费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和解释,这一点在我国大众消费者中尤其明显。出生于60年代的人群,因为儿童时期没有十分丰富的物质资源,必须勤俭,因此这个年龄层的大众人群对服装消费的基本心理是“够用就好”,这些消费者对服装的材质要求很高,因为结实耐用的服装材料能够减少他们在服装这一项上的花销;而对于出生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群来说,服装不仅仅是衣服,更是他们社会地位和职业的象征,因此,这个年龄层的人对服装消费的基本心理是“符合我的社会形象”,他们很难接受标新立异的服装,又对服装有着较高的审美要求。

2.2 从众和标新立异的心理

服装消费者的个人性格特征和所受的教育以及对审美的理解,决定了消费者在购买时的基本态度,其中有两种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值得我们讨论,即从众和标新立异。从众是大众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得出人们为什么要从众以及从众心理的社会反映。在服装市场营销中,一款衣服或裤子卖得好,实际上就体现出了消费者的从众行为。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大家都买的东西肯定有它的价值”,因此倾向于购买那些具有“卖得好”的特征的服装,认为那是符合消费潮流的消费行为;而另外一些顾客则比较讨厌“卖得好”的服装,他们在穿着搭配方面力求标新立异,以凸显自己在生活品位或者审美观点上的与众不同。实际上,无论是从众心理还是标新立异的心理,都是消费者们在着装和穿搭过程中追求潮流的象征,前者代表了“不出错”的审美标准,后者则象征着“求新求异”的潮流趋势。

2.3 极简主义与时尚心理

消费者的消费基本观念决定了购买方向和购买过程,因此,消费观念成为最具有特色的消费心理之一,在服装营销中,存在着两种消费观念值得我们注意。在现代社会,服装不仅是人们遮蔽身体的工具,还是人们彰显自己的社会身份的方式,从穿着搭配划分人群,成为现代人们人际交往的手段之一。很多消费者力求通过服装穿搭凸显自己独特的审美观或者艺术范儿,即追求时尚,这是服装消费中很普遍的一种心理特征,拥有这种心理特征的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穿搭风格随时添置衣物,并且不在意衣物的质量,只求价格和样式能满足穿搭的需要;而另一类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以“环保”和“简约”为中心,即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极简主义”风格。这些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是既要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又要符合简约环保的要求,他们经常有目标地购置衣物,并对衣物的质量和款式有极高的要求,反而对服装的价格要求不高。

3.迎合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的营销手段

3.1 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

对于服装市场营销来说,品牌形象就相当于服装设计和销售所针对的人群,因此,在营销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大学生服装消费为例,企业应该定期调研他们对于产品的意见与建议,虚心接受他们所提出的合理要求,这样可以为服装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是追求快、新、奇,只要抓住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品牌文化与他们的个性需求相匹配,就会增加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美特斯・邦威的目标顾客是以20岁~25岁为主的年轻人,这个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是以周杰伦、潘玮柏等港台明星为主的一群备受大学生喜欢的公众人物,因此,这个服装品牌也赢得了大学生消费群体的高度认同。

3.2 重视多渠道的宣传以带动潮流趋势

现在是信息的社会,大量的媒体广告每天都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在潜意识中对品牌产生印象,甚至直接产生忠诚度,同样,对服装潮流的接受和认同也可以借助现代宣传渠道来实现。以今年秋冬的服装流行色:酒红、墨绿为例,无论是服装和时尚类杂志还是公交、地铁广告上的服装主打颜色都是这两种,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就默认了这两种颜色是秋季服装的“潮流”,进而引发了很多人的购买行为。企业可以利用目标消费人群经常接触的广告网络进行服装宣传,为本企业所进行的服装设计“造势”,成为消费者眼中“潮流”的代表,以此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扩大营销影响力。

3.3 区分不同的风格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需求

考虑到由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所引发的不同消费行为,在进行服装市场营销时,有必要区分不同风格,让每种风格的喜爱者都可以在店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服装,这也是利用消费者对服装消费的不同理解以促进消费的一种营销方式。企业在服装卖场中设立服装销售区域的时候,可以在不同的楼层分别设置服装销售区,每个区的装修风格可以大不相同,不同的配饰一搭配不同风格的衣服。另外,还可以将一个大品牌细分成不同的子品牌,每个有不同的风格适应不同的人群,像艾格女装就分为艾格周末(Etam weekend)和艾格(Etam)以及艾格运动(ES)三部分,艾格周末和艾格运动,就比较适合以极简主义为消费观念的人群。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服装市场发展需要企业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获得营销战役的胜利,在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者的心理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不同的消费心理特征使消费者对服装购买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观念,展示出了完全不同的消费需要,进而形成了对服装的不同消费模式。服装市场营销在把握消费者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可以从品牌形象塑造、潮流趋势的带动和同品牌产品不同风格的划分三个方面来进行市场营销,以取得更加明显的营销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玉珊.基于大学生服装消费心理的市场营销对策研究[J].美术文献,2014(2):115-117

[2]王秀.基于女性消费者心理的我国服装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对外经贸,2014(2):225-227

[3]张政.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4):108-120

[4]孙肇伦.消费心理认同对市场营销效率的影响探究[J].商业时代,2013(1):330-332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第3篇

马克思说过,“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2]从众心理作为人的一种社会化本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人们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倾向,对个体的道德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这一方向探讨学校道德教育是有现实意义的,它能够为道德教育找到新的切入点。

一、 学生从众心理分析

据调查,学生最易从众于室友、朋友、同班同学(现在可能还包括网友)。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群体生活特点、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使他们在思想、情绪、生活、情感上存在着较多的共性,从而导致学生这个群体极强的从众心理。

1.独特的心理特点对学生从众的影响

首先,中学生是处于一种双重的年龄状态的人,即生理上的成人和社会上的婴儿。生理上已经成熟的学生,有着对成就的强烈追求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渴望。但是,由于尚未涉足社会,没能形成较为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再加上这一代学生又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共识尚未形成,从而导致他们对自我发展把握的一种无奈。

其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又有着独立意识及强烈的归属需要,被理解、被尊重的需要又强化了其从众心理。再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是其社会化的一种必要形式。随着思维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学生的心理不断完善和成熟,逐渐意识到对群体规范的自觉遵从,按照群体或社会的期望和价值标准行事不仅具有其现实意义,而且是人类理性法则的客观要求。

2.特殊的群体生活对学生的从众影响

现在的学生寄宿都很早,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实行周托。学生这种群体生活的特殊性表现在:有着相同的学习目标、相同的学校管理规范、相同的学习生活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处在群体中的个体必然受到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等的约束。

3.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着学生的从众心理

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儒家文化,这种文化的积淀使我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有着很强的团体意识,一旦脱离集体除自身有孤独感外,还会遭到他们的攻击和谴责。同时,性格里的价值取向也表现出很强的社会性和他律性,使得对周围人的评价及社会的舆论看得很重,他们会按照社会的评价和态度来塑造自己的社会性格。

4.社会的发展强化了学生的从众行为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大发展的世纪,而学生又是对信息变化最敏感的社会群体。这种对信息的反应成为学生从众的一个隐性因素,校园又是先进信息的集散地,学生通过群体内部的交往,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正是对信息的需要、利用和满足,强化了学生的从众行为。

二、 从众心理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人类的从众心理对于个体和社会道德的发展也是一样,既有制约作用,又有促进作用,但是促进作用占主导地位。在传统的品德教育中,要么忽视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要么过分强调从众心理对个体、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而没有认识到从众心理作为人类社会化的一种本能,在道德遵从上理性因素常常多于感性因素,是积极的、健康的、合理的心理体现,对德育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从众心理是学生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加速器

社会道德的强制性不像法律那样依靠特定的政治权力机关,通过有形的惩罚来实现,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对个体起作用的。人总是同其他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交往关系之中,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在自我和团体观念发生矛盾时,会屈从于团体的压力,采纳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归属的需要。当一个学生感到他被群体接受和需要,他不仅会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而且会产生积极的合作态度。社会群体是个体存在的普遍形式,群体在为人们提供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舞台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个人只有归属于一定的团体,才能参与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可以看出,从众心理加速了个体的社会化,加速了社会道德向个体内化的进程。

2.从众心理是社会道德发展变化的影响者

任何一个社会,无论从社会功能的执行,还是从社会文化的延续角度来说,多数人的观念和行为保持一致都是必要的。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顺利地交往,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合理从众是个体对社会、群体规范的一种积极的内化,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增强个体道德理性、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和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建立健康合理的社会道德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会的发展变化时期,个体对群体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从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社会道德观念的进步。当传统德育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变化,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时,群体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评价标准对个体道德发展就具有重要的作用。

3.从众心理是当代道德教育的新载体

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价值观念单一,人们对善恶、是非、道德不道德等的认识和评价比较统一,德育工作关注的是个别人的思想问题。但是由于现代社会越来越开放,价值选择多元化,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因素越来越多,任何一个机构无论其采取什么样的现代化手段,都不可能完全无误地把握住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心态变化和行为轨迹。所以,现代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落脚点应该是把握主旋律,增强学生的自我疏导、自我调整和自我教育能力。通过学生的从众心理,来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言行。因此,“群体”应该成为当代德育的新载体,“群体效应”应该成为当代德育追求的目标。

4.从众心理是传统道德教育的补充

传统的德育不顾学生是否理解和认同,把教育者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使学生失去了自主性、自觉性,教学内容是单一的书本知识,并且主要是课堂讲授,缺乏开放性、情境性。而利用从众心理进行道德教育,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

第一,自主性、自觉性。虽然学生个体对群体中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是从众于他人的,但个体拥有接受或不接受的权利,拥有接受这种或那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选择权,并且个体可以抒发自己的价值观念,展示自己的行为方式,充分满足学生追求个性独立、反对他人干预的心理需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克服了传统德育容易抑制人的主体性的弊端。

第二,开放性、情境性。科尔伯格认为,理智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理智发展本身并不直接导致道德发展,道德发展还需要社会性质的刺激,它们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能为学生提供广泛多样的道德信息。同时,人自身的意义感主要产生于自己投入群体活动的生活情节[3]。学生作为主体投入群体生活情境时,能真切地感受生活情境中的具体过程,从而达到道德相互内化的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用学生自己所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4]

总之,学生是一个高度集中的群体,他们群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念是一致的,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因此,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充分运用学生从众行为对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这一特点,重视、支持和诱导学生积极的从众行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集学习、科技、文体和娱乐活动于一体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促进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塑造。

参考文献

[1] 郑雪.社会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章士嵘.心理学哲学.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第4篇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可是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放上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零花钱了。但是对父母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的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以下的几种消费心理特点:|

1、求新性。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鲜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

2、兴趣性。据了解,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买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等等,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兴趣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3、从众性。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邯郸地区;;地域文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场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的群众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这便是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邯郸地区是这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在广阔的中国,邯郸地区之所以能成为的发源地之一,其根本原因是列强侵华加剧,直接原因则是教会活动猖狂,教民矛盾激化,从而频频引发教案。但是我认为,除此之外,在邯郸地区的兴起还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地区经过长期积淀的深厚文化是一种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民众的生活、思想和行动。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就以邯郸地区为例,深入分析一下现象与地域文化的联系,以求唤醒学术界对一些重要领域和课题的研究,同时也希望能为整个的研究开辟更为深刻和更为新颖的研究方向。

一、邯郸地区秘密社会活跃

邯郸地区秘密社会活跃与的兴起什么关联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秘密教门的传教特点入手。

第一,秘密教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们将血缘、地缘关系作为纽带,吸纳家庭成员、亲朋好友、邻里同乡入教。这种传教方式不仅适应了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结构,同时也使秘密教门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后来也采用了这种传教方式,从这一点来说,是秘密宗教的承继。

第二,秘密教门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它们大多以治病作为传教的重要方式,但却把“治病”渲染上了神秘主义色彩。比如会道门 “烧香上表,低头弯腰,将两手摇摆,随势倒在地上,声言祖师附体,即须脱卸衣服,光赤上身”, 还伴有正式的仪式。邯郸地区的民众生活上自给自足,思想上闭塞愚昧,因此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秘密教门的神秘主义正与民众狭隘的迷信心理产生共鸣,使其更能吸引民众入教,也沿用了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施药治病方式吸纳民众。

最后,这些秘密教门利用严格的纪律和禁忌来约束教民。比如圣贤道禁吃狗肉、鸽子肉、大雁肉;九功道、老师道、黄天教禁吃五荤;先天道禁吃牛肉,理门禁吸烟、喝酒等。沿袭了一些禁忌,比如规定“凡是进坛者,一律不许吃葱、非、莲、蒜等五荤。否则法术本灵,连看热闹的入港吃这些就会当‘二毛子’拿问,轻者罚款跪香,重者有身家性命之忧。”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树立自身的震慑力和权威感,同时保证教民对的忠心和反抗敌人的决心。

总之,秘密宗教为的发展壮大准备了条件,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同时义和闭也积极汲取了秘密宗教发展的宝贵经验。

二、邯郸地区保持着习拳练武的传统

邯郸古为赵国之都,这里历史悠久、民风犷悍,是民间习拳练武组织进行活动的重要地区,素有“中华武乡”美誉。据统计,清末直隶“已形成了以长拳、形意、太极、八封、翻子等拳系为主,80多家多项拳种,60多个单项拳械广泛传习的格局。”在清代112次武举考试中,“现有籍可查的武状元90人,其中河北籍的达32名。” 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社会动荡不安,为了自保,邯郸地区民众有的参加传统的拳会、刀社,有的结团习武自卫。据今人调查,在直隶南部南宫、曲周、清河、威县和东明等县的广大农村里,梅花拳历来非常流行,一般民众都喜欢细犬练武,甚至有一家几代人都曾练过梅花拳的。多重证据表明,习拳练武在邯郸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邯郸地区参加习拳练武组织的主要是家庭负担相对较轻、闲暇时间相对充裕的乡村或城镇青壮年和儿童,习拳练武使他们身体素质更好,性格上也形成了冲动易怒、争强好胜、好打抱个平、以救时艰为己任的特点。这样,这些习拳练武组织就为进行暴力斗争积蓄了组织力量。

三、燕赵民众的心理特点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当外来文化“侵入”时,燕赵人民也会做出相应的主观反应。与燕赵民众的心理也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第一,因迷信而敬畏上天的心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下层民众的受教育水平极低,加之平原生活的自给自足性使他们思想十分闭塞,因此在他们之中,封建迷信思想很是泛滥。在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下,民众往往将自己悲惨的命运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归咎于上天震怒,认为“万物莫大于天”。对上天的畏惧掩盖了造成这一切残酷现实的真正原因,于是民众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天久不雨,皆由上天震怒洋教所致,因其劝人勿拜神鬼也”。被当做一切苦难源泉的洋教自然会遭到民众的痛恨和排斥,从而也就引发了中西文化冲突。

第二,因尚武而产生的极端心理。前文我已论证过邯郸地区的民众有习拳练武的传统,他们的这种尚武情结在外因的促使下逐渐演变成崇尚暴力的价值观,从而产生嫉恶如仇的极端心理。清末频发的教案就是这一极端心理的集中体现。这种极端心理所产生的暴力行径,只会“火上浇油”,激化中西文化冲突,使民众更加痛恨洋教。

第三,狂热的从众心理。从众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个人盲目地接受和模仿他人的言行举动,即俗语所说的“随大流”。从众心理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心理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迫使个人盲日地服从多数人的意志。当时民族危机严重,社会动荡不安,民众在惶惶不安中易排斥外来势力而“抱团”、“从众”,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敌人。于是一些很小的中外个人冲突就演变成了中外两种文化、两个民族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