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低碳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绿色廊道;控制形态;规划设计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concept and the features of Greenway,it focuses on discussing the planning proposal to be Low-carbon.Simultaneously,the paper gives the best width, species andcontacting way of different types.
KEYWORDS: Greenway;Form leading;Urban planning
由于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节能减排成为当前社会共识。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总排放量处于较低的水平。我国主流学者认为,现阶段中国要达成低碳城市化建设的目标,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展“紧凑型城市”形态,发挥自然固碳作用,减少机动车出行,推广节能绿色建筑,推进产业向低碳化转型。经笔者研究,通过各种“绿色廊道”将孤立的绿地联结成网络,在增强其生态固碳作用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又在控制城市扩张型式、普及低耗能交通模式等方面发挥巨大的隐性作用。
1 绿色廊道的定义
“绿色廊道”(Greenway):“Green”表示自然或半自然的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原意指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美国马塞诸塞州立大学教授Jack.Ahen将城市绿道定义为“一种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目的而被规划设计的包括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内容的土地网络类型”。
景观生态学认为,城市景观是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的,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基质是斑块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形式,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绿道属于廊道范畴,通常起连接各斑块的作用。对绿道这个概念的关注是因为基于这样的事实:很多城市在规划发展过程中,城市绿地没有形成有效的、联通的系统,即仅有局部的“斑块”而无整体“网络”。
2绿色廊道的分类与功能
人们对于这类特殊的廊道形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从城镇层次上讲,就是指某些被认为是公园路(parkway)或绿带(greenbelt)的条状或线型的公园。本文根据城市绿地系统中常见的、功能显著的绿色廊道,按其结构和功能差异,分为绿带廊道(Green Belt)、绿路廊道(Green Road-side corridor)、绿色河流廊道(Greenkilen Corridor)三种。
2.1绿带廊道
20世纪初期,英国人将两个社区、城市之间连接区域的带状隔离植被定义为绿带廊道,宽度从数百米到几十公里不等,多位于城市边缘或各城区之间,如柏林、莫斯科的绵延的坡脚森林,上海市正在兴建的一圈环城林带,总宽度500m,全长97km,总面积7241hm,蜿蜒环绕整个上海市区一周。绿色廊道在低碳城市化进程中主要起两个作用:
一是绿色植被本身的固碳功能。所谓“植物固碳”,是指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并将其分解后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小大气中CO2的浓度。单株树木固碳能力主要取决于光合强度、叶面面积、生长速度。因此在树种的选择上,尽可能多种植光合作用强的树木,一般来讲落叶乔木中的垂柳,常绿乔木的桧柏,灌木中的紫薇,这些植物同样也是释氧能力较强的树种;在速生树和慢生树的比例上,以树形美观的慢生树为主,用快生树配合,以期早日实现绿化,又能达到稳定的“绿肺”效果;在乔灌木的配合上,要以乔木为主、乔灌木结合,形成立体绿化景观,植物光合作用是在叶面完成的,乔木的叶面积,可达到它树冠正投影面积的20倍左右,灌木的叶面积只有它树冠正投影的5~10倍,草坪更小,由乔木、灌木和草坪结合建造的覆层结构绿地其生态效益明显大于双层或单层结构绿地,由乔灌草结合产生的生态效益可为单层草坪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1hm阔叶林在一天中可吸收1000kgCO2,释放730kgO2,制造的O2可供1000人呼吸。城市森林可以直接吸收城市中释放的CO2,同时通过缓解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减少空调的使用次数,可以间接减少碳的排放。
二是控制城区规模并引导城市形成有机分散的型态。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后,如果仍不加控制地由单心圈层式向四周发展,必然会在建成区中带来一系列诸如生态环境恶化、市中心交通拥堵等问题。紧凑型城市理论认为:在将中心城区控制在适当规模的前提下,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快速公共交通为发展轴,轴上串结次级中心的轴心结构。各次级中心按照功能偏重进行整合布局,避免能源管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重复构建。越近轴心密度越高,越远离轴心密度越低。各轴间以连续覆盖的田野、森林契入,虽然增加了各轴心间的空间直线距离,但在轴线快速交通下,反而缩短了时间距离,经过整合,能源得到集约利用,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必然大量减少。按照该理论,要使城市运行重新回归有序,就必须要利用建成区圈层外的土地设置屏障,控制城市建成区圈层的进一步扩大,并从规划理论和方法上采用公共交通引导开发,把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真正结合起来。运用绿色廊带成功解决该问题的有英国城市规划专家Abercrombie提出的大伦敦规划方案和哥本哈根的“手指规划”。”大伦敦规划的方案是在伦伦四周设置一条平均宽度5英里的绿带,位于二战爆发时的城镇集聚区边缘,构成一个制止城市蔓延的有效生态屏障。在绿带之外,规划了8个生活与工作能自我平衡的、人口规模在5万左右的新城,最终在空间布局结构和生态系统上形成符合生态经济学的有序状态。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市(Copenhagen)于1948年编制了著名的“手指规划”(图1),使城市沿着选定的几条轴线,建设新型高速交通线,并通过延长手指建设新的功能区分明显的卫星城镇。城区与卫星城镇,保留延续的绿野,形成宽厚的绿带廊道,使城市地段被绿色保护区环抱而不联片,其目的一主面可以阻隔郊区市镇之间的横向扩张,使它们能够在规划的区域内合理发展,维持规划体系的稳定。
图1 1948年出版的第一个“手指规划建议书封面
2.2绿路廊道
绿路廊道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供散步、运动、自行车等休闲游憩之用的林荫休闲道路,另一种是道路两旁的绿化带。
林荫路为公众提供安全、舒适、夏季阴凉、冬季充满阳光的步行系统。经过合理的设计,“绿道”能够联系城市、家庭、工作场所、学校、购物中心和文化中心,形成令人愉悦的交通纽带,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草皮相结合,形成视线通透、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通道,自行车作为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在城市有限空间内的交通通行能力是小汽车的20倍。也可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根据德国驾驶学会的调研,车主驾车出行时,半数以上的旅程在6公里以内,更有大约5%的旅程在1公里内。而在合理设置林荫休闲道路的城市,上述数据分别下降至18%和1.2%,大大减少短途出行对私家汽车的依存程度。机动车尾气热污染、机动车排放的CO2和公路路面吸放热是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因素。通过健康步道和自行车专用道开辟晨练及短时、短途锻炼场所。没有机动车辆通行的道路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在荷兰Lelystad镇和Bi2jlmermeer居民区中,由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组成的绿色“动脉”将住区联系成为一个环境舒适、宜人的整体。
道路两旁绿化带的降温增值作用能够明显改善小气候,据测定,夏天中午有行道树比无行道树的街道气温低3~4C,有地被植被的下垫面比硬质铺装地面辐射低1.4C;树木一般可增湿4%~30%,草坪可增湿6%~12%。它不但是城市的重要自然景观体系,而且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热的夏季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在冬季可降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著名的美国内华达州高速公路景观(图2)规划使公路交通成为舒适的景观体验之旅。
图2 内华达州太平洋1号公路景观
2.3绿色河流通道
河流水系是城市中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大型城市都是依水而建,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河网密布,纵横交错,城市河流水系构成了城市的自然骨架。城市水体包括流流和湖泊,河流往往作为城市景观中的线性要素。绿色河流廊道包括河道、河漫滩、河岸和高地区域。植被覆盖良好的河岸对提高整个城市气候和局部小气候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保存良好的植被或新设计的植被告别能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在小环境方面,河流植被可提供阴凉、防风和通过蒸腾作用使城市变得凉爽。游憩和文化价值也是城市水体最具价值的生态功能,同时城市中的水域在冬夏都有助于减小温度偏差,改善由于城市中大量的吸热表面和使用源而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
绿色廊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河流及其两侧的植被可有效地降低环境温度5~10C,植被完全被砍伐的河流,其月平均温度升高7~8C,在无风的情况下最高时温度高出15.6C,水温的控制需要60%~80%的植被覆盖。
3以低碳化目标为导向的绿道规划设计
3.1横向宽度
越是高级、复杂的生态系统,越能稳定存在,就绿道设计而言,越是多层次、立体、多种群就越接近自然体系,具有丰富的自然多样性。在综合考虑边缘效应的情况下,其物种多样性主要取决于绿道的宽度。
一般来讲,廊道规模在满足最小宽度的基础上越宽越好。由于廊道为线性结构,生境的质量和物种数量都受到廊道宽度的影响,随着廊道宽度的增大,廊道内的边缘种和内部种具有不同的数量变化和格局(如图3),随着廊道宽度的增加,内部种逐渐增加,而边缘种在增加到一定数量后趋于稳定。而生态多样性的增加与绿道在小气候调节方面的能力成正比,即是说,随着廊道横向宽度的扩大,生态多样性的递增,越接近自然,其调节温度与湿度的能力越强。
图3 物种随廊道宽度变化定性分析图
Juan Antonio Bueno等人提出,廊道宽度与物种之间的关系为12m为一显著阈值,12m以下,廊道宽度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相关性接近于零,而宽度大于12m时,草本植物多样性平均值为狭窄地带的2倍以上。
Budd等人在研究美国的Bear-Evans河时发现30m宽的河岸植被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维持是必须的。
对于带状廊道,以适用于Csuti的森林宽度模型,理想的廊道宽度依赖于边缘效应的宽度,通常情况下,森林的边缘效应有200~600m宽,窄于1200m的廊道不会有真正的内部生境。
综上研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绿廊的最佳宽度的最小值。绿带廊道的宽600(单边封闭)~1200m,能创造自然化的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道路廊道60m宽可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河流植被的宽度在30m以上时,能有效起到降温,提高生境多样性的作用。
3.2树种的选择
绿廊结构指植物群落的配置方式和类型。无论是道路绿带还是河岸植被带,都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综合考虑休闲游憩功能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植物配置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观赏性和城市景观,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设计依据,配置生态性强、群落稳定、树冠优美的树种。
3.3联结模式
实际上,自成体系的绿地系统与城市建筑实体构成了共轭关系,前者避免或限制了城市的无休止蔓延,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后者则提升了前者的生态、文化内涵,体现其存在价值。国内外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形式和方式。如伦敦的环绕形、哥本哈根的嵌合型,阿姆斯特丹的核心组合型、巴黎塞纳河两岸绿带的带形连接式(图4)。
图4 绿道的不同联接模式
【关键词】绿色低碳供应链 碳排放成本 模糊综合评价法
供应链的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从上述概念可知,一条供应链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供应商(原材料或零配件的供应商),制造商(例如装配厂、加工厂),分销商(例如批发商、商),零售商(、杂货店、专卖店、便利店、大卖场、百货商店、超市),此外还包括消费者。
管理好企业供应链的目标是多重的。最重要是要满足客户的需要的,这就要求企业要对整个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调度和管理,例如从采购原材料、库存的管理、生产产品、产品的配送、市场营销,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其次还要确保整个供应链的货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畅通无阻,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与库存管理成本。
然而,传统的供应链体系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无法将“碳排放成本”计算其中。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存在局限性的,只能够从商业、利润角度来进行管理,而不能够做到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绿色供应链的分析。
从供应链的概念出发,我们很容易得出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概念。所谓低碳绿色供应链,并非只是将环境保护的标语挂在嘴边,而是要将绿色化的理念融入这个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回收――每一个流程都必须贯彻绿色低碳的理念,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碳排放的成本。
碳社会成本(social cost of carbon)简称碳成本(cost of carbon),是用于衡量超过某一个标准的排放量的二氧化碳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这一影响通常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因此碳社会成本的衡量单位是美元/公吨二氧化碳。由于碳社会成本很多情况下衡量的是未来的情况,因此,在实际计算时,还需要折算为现值。
在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指标体系之前,首先要分析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影响因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具体影响因素具体包括:
第一,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可以反映供应链的“价值增值”,这也最能够直观体现供应链的绩效。资产管理可以显示供应链的实施和执行可否有利于整个组织的运营。
第二,成本管理。顾名思义,成本管理反映供应链的成本的高低。通过成本计算,可以为企业管理以及供应链的适时调整提供数字依据。
第三,客户服务。供应链的运作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期望是衡量供应链的重要指标,是一个企业的首要目标。
第四,业务流程。供应链绩效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流程能否顺利的进行,好的供应链的要能够应对业务流程的不断更新和优化。
第五,环境绩效。这一项是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核心指标,评价供应链绿色化的程度,能够将了绿色化思想贯穿于供应链的各个流程中,引进绿色技术并且改变供应链的管理方式,从而将供应链产生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最高并且使得供应链的综合效益最优。
分析了“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影响因素,接下来具体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影响因素的分析,参考供应链绩效与相关的绿色评价体系,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衡量指标体系,以便对于整个绿色低碳供应链进行考核和优化,具体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第一,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最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供应链的绩效如何,然而财务指标通常只能够反映企业近期的表现情况,而难以反映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还需要设置一些其他的指标来衡量企业长远期的效果。
第二,客户指标。顾客就是上帝,因此客户服务角度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绩效的重要方面。除了“产品质量合格率”、“准时交货率”以及“顾客抱怨率”等,还需要增加“顾客绿色认同度”的指标,以衡量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在公众眼中的环境声誉。
第三,内部流程。主要是指供应链内部流程优化的相关指标,使得企业可以随机应变,适时调整。具体而言是希望实现如下目标:提高响应性;减少提前期;减少单位成本;构成敏捷企业。
第四,学习和发展。该指标又下设为“开发成功率”、“员工人均培训费用”以及“环境保护了解度”,可以反映供应链的发展能力、员工的学习发展情况以及员工对于环境保护的了解情况。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属于典型的多目标综合评价的问题。目前常见的评价方法有:遗传算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本文推荐用于分析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是“模糊数学”。1965 年,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L.A. Zadeh)教授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理论(fuzzy sets)的概念,这一概念可以用以表达事物的不确定性,并由此延伸出了“模糊数学”的概念。
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则是基于这一概念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理论,有效地将一些难以衡量的定性因素转变为更加直观的定量因素,这一理论解决了棘手的问题。例如在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中,“环保认同度”就是一个难以衡量的模糊概念,模糊数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难题。模糊以及难以量化的问题,以及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本文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在于,尚未进行实证分析来验证该种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准确可行性,同时有一些指标尚未找到合适的衡量方式,例如客户对于企业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认同度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A.K.C.Beresford,B.M.Gardner and S.J.Pettit.The UNCTAD andWORKPORT models of port development:evolution or revolution
MaritimePolicy&Management,2004(31).
[2] Bird J H.Seaport and Seaport Terminals[M].London:Hutchinson,1963
[3] Hayuth Y. Rationalization and deconcentration of the U.S. container port system[J].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88(5).
[4] K1in.H.A Towards the Borderless Mainport Rotterdam[M].Tinbergen Institute Research Series,1995.
[5] Pol lock E.E,Free ports,free trade zones,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In:Hoyle B S,Pinder D A(eds.).Cltyport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C].London:Belhaven,1981.
[6]倪艳.区域物流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北物流业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1).
[7]龚顺清.重庆建成西南物流中心策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8).
[8]沈小静,谭广魁,唐长虹.采购管理.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近年来,会展业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会展业发展到今天,国内外会展有识之士都在探索新的会展发展模式,绿色会展无疑是会展未来发展之潮流。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会展业本着遵循维护地球、永续经营的理念不断向前迈进。会展产业的未来趋势将是更加重视环保,避免不必要的污染与浪费,还给地球纯净的空间。绿色会展的概念涵盖广泛,涉及采用大众运输、减少纸张印刷、减用纸杯、展览摊位的设施材质可否回收等,这些都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环保焦点。
在第六届会展文化节上,来自国内外50多个城市会展行业的600余位专业人呼吁中国的会展活动需与“低碳、环保、绿色”的潮流相匹配,应将中国的会展业发展成为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也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中国会展业向低碳环保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他指出,“现代会展业必须顺应低碳环保的潮流才能健康发展,而那些浪费的、大量消耗资源的、不可持续的产业都会走向灭亡。” 中国会展理事会理事长刘海莹说,“绿色会展在发达国家都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但国内的部分会展项目仍然存在着粗放式经营的弊端,场馆建设一浪接着一浪,造成极大浪费。新型会展对传统办展的冲击迫使我们改变目前的思维发展。被动、主动也好,我们必须改变,只有这样中国会展业才能更快的向前驱动。”
由此可以看出,绿色会展的概念范围广泛,首先,它要还给地球纯净的空间。其次,它要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从会展整个产业链上倡导低碳生活,注重物品循环节能功效,让人类在大自然中不断追求绿色和蓝色的回归。
二、 绿色会展的特点
从绿色会展的广泛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绿色会展既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特点,也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它将不断引领人们探寻生活的新理念和世界发展的新潮流。
2.1 符合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早是在一九七二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于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现时拟出的定义已达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有五大要点,分别是: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清洁水源、绿色贸易、发展援助。绿色会展既是绿色贸易的交易平台,也是新能源的展示基地,同时也是节能环保应用的前沿阵地。可见,绿色会展的实质就是展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平台和应用基地。绿色会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实际应用。在我国广泛提倡绿色会展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国会展管理机构可以将绿色会展列入新型会展的发展方向,增加立法和监督,为中国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2 符合低碳环保生活理念
关键词 环境 绿色会计 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1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 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2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的关系
2.1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的不同发展
21世纪,世界进行了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带来了环境破坏和能量资源的快速流失,我国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受到了阻碍。因此实行低碳经济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经之路。由于绿色会计的概念是最近才被提出来,其制度并非完美无缺,所以它依靠在现代会计发展的基础上,具备着很强的专业性。与此同时,因为这是第一次把经济以及环境问题合并在一起作为评价准则,正因为其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加强绿色会计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经之路。
2.2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的协调发展
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相辅相成,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两者才得以结合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我国现阶段主要任务,低碳经济和绿色会计是一种包含的关系,低碳经济需要绿色会计整合经济内的一些环境方面的内容,同时绿色会计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推动低碳经济的逐步提升。实现我国经济的环保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加强环保型的城市建设,绿色会计工作是发展低碳经济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3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的问题
3.1我国理论与方法体系内容的不全面
中国的低碳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我们需要不停的探索与发展。 并且在绿色会计这个方面,我们处于“坐而论道”阶段,缺乏理论和实践。绿色会计是由国外引进的新观点,我国的对绿色会计的研究少之甚少而且不够全面, 当务之急是提高绿色会计的内容,才能对低碳经济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改善。
3.2政府以及各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
我在谴责环境污染的同时,政府企业以及人民群众却做不到在实际行动中去进行监督,可谓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从另一个角度看,绿色会计本身不完善,需要得到公众的监督并提出意见加以改善,另一方面,企业在绿色会计方面的违法行为和不合常理利用,也需要有关部门的监督。对于环境污染暂时仅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社会监督,这说明我国在绿色会计各种监督中并不重视。
3.3宣传的范围不够广阔
由于我国的绿色会计起步比较晚,社会对于绿色会计还不是很了解,在不了解的情况绿色会计的推广将面临巨大的困难,人们不会将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联想在一块,更加不会想到两者的结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子绿色会计就得不到完善与补充,促使绿色会计理念与研究在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得不到相应的应用。
3.4绿色会计专业人才不足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由于部门及社会对绿色会计的推广不够广阔,对绿色会进行研究仅限于一些专业的学者,研究的范围也小导致人们对绿色会计认识的不足,企业的不重视导致培训的不到位,没有系统的培训计划也不能进行专业的培训,这也是绿色会计人员严重缺乏的原因。
4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的策略
4.1制定合乎我国国情解决方案
我国对于绿色会计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相关的规则及理论也不够完善。绿色会计理念是由国外提出并得到了发展,国内绿色会计的发展并不成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关于绿色会计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状况制定出合理正确的方法。进行反复验证和推敲,制定符合国情的制度。
4.2政府必须加强对绿色会计信息的监督及宣传
企业本身往往存在着企业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全面的状况,政府必须大力加强监督,监督机制也要持续完善,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机构一起强化企业信息审查和评估,确保应有的全面性以及真实性。在同一时间内加强宣传的力度,对人们的思想也进行耳濡目染的影响,加上政府以及各部门的政策,有益于绿色会计内容的进一步落实,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4.3培养专业人才
对绿色会计人员的培训不要仅仅局限于专业的学者,要从基本出发,挖掘人才并对其进行专业绿色会计的培训,同时要进行高质量的培训,资金要准备充足。广阔的宣传绿色会计理念及完善,人们才能更有兴趣的进行探讨,更要鼓励专业人才对绿色会计进行深刻的研究,更为我国开辟出一条新的绿色会计发展道路。
5结论
低碳环境与绿色会计相辅相成,绿色会计作为新的概念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人们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需要低碳经济对其引用,让更多的人知道绿色会计并发展绿色会计。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迅速损失导致环境破坏严重,使得人们更加重视低碳经济下绿色会计对环境保护的问题,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宋诗雨,钟骏华.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工作[A].中国商贸,2014.
[2] 王宁,陈阳.低碳经济背景下对绿色会计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3.
2、追求绿色节能时尚,拥抱绿色低碳生活
3、同享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
4、低碳生活让地球不再低叹
5、低碳引领环保时尚,品质生活从我做起
6、不要浪费,凡事适度,低碳生活
7、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
8、推进绿色办公,促进资源节约
9、倡导低碳生活,高新青年在行动
10、低碳关系你我他,成果取得靠大家
11、爱低碳,爱生活
12、选择低碳 健康相伴
13、低碳生活,自觉的生活方式
14、过低碳生活,做低碳达人
15、低碳不是概念而是一种生活习惯
16、城市宜居低碳天人和谐自然
17、同创低碳城市,共享低碳生活
18、城市低碳宜居,人与自然和谐
19、大道至简,低碳生活
20、低碳环保齐心齐力,绿色城市宜人宜居
21、衣食住行少点“碳”,城市绿色常相伴
22、低碳城市你我共创,宜居家园人人共享
23走低碳发展之路,建生活品质之城
24、种一棵树,攀住城市天空,少一点碳,守住生态家园
25、凝聚低碳力量 共筑中国梦想;
26、为文明喝彩 为低碳点赞;
27、气候改善 始于低碳;
28、多一份低碳 少一份“霾”怨;
29、全民同心 低碳同行;
30、低碳新时尚 中国正能量;
31、天天低碳日 人人低碳行;
32、越低碳 悦生活;
33、同享低碳精彩 共赢绿色未来;
34、低碳每一天 中国美一点。
35、天天低碳日 人人低碳行;
36节能降耗 减污增效 保护环境 利国利民
37.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造福子孙
38.倡导低碳生活 呵护生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