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雾霾治理措施

雾霾治理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雾霾治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雾霾治理措施

雾霾治理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雾霾 防治措施

2013年以来,“雾霾”一词成为网络上人们关注的热词,在不知不觉中雾霾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我们切身感受到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它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突出矛盾,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严重地影响了公众的正常生活。因此,如何有效治理雾霾成为现在了现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一、雾霾的成因及危害

1、雾霾的相关概念

雾霾天气,称为“霾”的浓重雾气,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一般在气温持续走高,高温导致气压偏低,加上连续几日的静风天气,在高空形成了逆温层。湿度高时形成大雾,湿度低就形成雾霾天气。

2、形成雾霾的原因

(1)交通运输污染。全国数量庞大的机动车、船,整体上为雾霾的形成提供巨大的空间,在区域内部又形成移动性雾霾污染物排放源。

(2)生活污染。餐饮锅台的油烟污染。我国传统饮食中须用油烹制的食物占绝大部分。

(3)工业及建筑业污染。就工业污染而言,企业为了自身经营利益暗排、偷排污染物,甚至公开排放,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

二、国外治理雾霾的措施

美国:

1、成立专门治理机构划区域统一管理

美国早在1955年就设立了空气质量研究中心,根据各地地形和气候特点,科学制定各地空气污染状况的管理参数。

2、实时监测小颗粒物,方便民众查询和监督

美国环保署根据《清洁空气法案》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2006年对标准进行了完善,可实现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24h监测。

3、重点限制机动车及电厂排污,为民众提供应对污染建议

美国是汽车工业大国,然而美国的空气质量却多年保持在污染最低的水平,这是因为美国有《清洁空气法》,并在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不断修改和完善。

三、国内治理雾霾的缺陷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雾霾防治的相关法律,仅在一些行政措施中有相关的规定。

1、法律责任设置的漏洞

法律责任作为法律运行的保障机制,是法治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就雾霾防治相关法律的处罚内容上来说,有些处罚力度较轻,有的模糊无从执行。

2、现有立法缺乏具体操作细则

纵观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其中多处表述为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制定,而这一说法,使得很多治理工作并不能得心应手,反而多添空泛之谈。

3、大气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

一般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大背景就是工业生产造成的排污超标,因此,引发大气污染的主要主体就是工厂与企业,而这些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的客体却是自然的生态平衡和公民群众,在处理损害赔偿方面难以计算。

四、相关的政策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防治大气污染立法模式,完善环保法律制度,是治理雾霾天气的根本途径,使雾霾天气防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出台雾霾天气应急方案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都建立大气污染物监视系统,并实时向民众监测数据。我们应当借鉴其做法,增设小型地面空气质量监测点,同时装备流动监测设备,逐步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快捷高效的公共媒体空气质量高效体系和预警机制。

3、注重城市绿化

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城市绿化,要提倡多种树、多建绿地。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各地要根据自身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做出科学可行的绿地规划方案。

4、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

机动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机动车设定排放标准,禁止超标车辆投入运行;同时,政府应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适度发展私人汽车。

5、淘汰落后产能,节能降耗

高耗能产业不仅能耗高,污染也严重,因此,我们在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应当淘汰落后产能,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科技含量的提升,减少排放的同时降低能耗,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兼顾。

参考文献:

[1]赵军.气候变化漫长的十五年谈判[J].世界环境,2005(2).

[2]曾晓东.在雾霾中醒悟,不在雾霾中沉怨.中国环境法治,2012(下).

[3]张春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立法研宄[J].现代经济探讨,2009(12):52-55.

[4]王新、何茜.雾霾引反思[J].生态经济,2013(4):18-23.

[5]张丽.关于法律移植的经济学思考[J].法学杂志,2005(1).

[6]谢琴.从雾霾谈我国绿色GDP的实施[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3,27(2).

[7]褚兵.应对雾霾――结构性减税该如何“发力”[J].特区经济,2013(11).

[8]刘丹.零资源经济”背后的环境污染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6):50-53.

雾霾治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伍; 合理性;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R9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139-02

静脉输液是一种静脉补液、给药途径,迅速有效,在临床疾病的治疗及抢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静脉药物的配伍也越来越复杂。为了将静脉药物配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保证用药安全[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150份不合理静脉输液配伍药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100份不合理静脉输液配伍药方,和2012年2月-2013年2月由药师统计审核出的50份不合理静脉输液配伍药方,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个时间段内各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发生的原因例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析时严格依据参考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临床用药须知》等文献和资料,并依据分析出来的结果将相关预防干预措施制定出来,然后对上述药方进行统计,对预防干预前后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2]。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临床由于药物配伍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溶媒容量不当导致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3.1 临床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发生的原因

随着静脉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等也不断增加,变色浑浊已经不能当做判断药物能够配伍的标准。一些静脉药物和其他药物配伍后发生理化变化,而外观并没有随之改变,但是效价却显著降低,甚至会产生毒副反应[3]。同时,一些临床药师在临床中由于对一些不合理医嘱进行长期使用但没有出现不良后果,形成了一种用药习惯,这些用药习惯没有随着形势的改变而改变,违反药物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溶媒容量不足、药品剂量不当等,从而造成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

3.2 预防临床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的对策

3.2.1 提高临床药师的职能 要想对临床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进行有效的预防,首先要求医院切实加强临床药师审核医嘱的职能。医院应该经常性的组织药师对各种药物的性质、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细致地学习,切实发挥药师的职能,将药师审核医嘱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对不合理的医嘱进行及时有效纠正等[4];其次,临床药师自身也应该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如果医嘱存在争议,则积极进行多种途径的论证,将有效的依据提供给临床用药。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多查阅文献,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不断总结并积累经验,从而将临床药师审方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临床合理用药得到切实保证[5]。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临床由于药物配伍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溶媒容量不当导致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的发生率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2 加强药房管理 医院药房管理的基本工作是药品管理。要想保证用药安全,医院就必须切实加强药品管理,促进工作质量的显著提升,将发放过期药品和错误药品的次数降低到最低限度。医院应该严格依据医疗安全和药品发放要求,对药房中的药品管理进行有效地强化,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监测,使管理上的漏洞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同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药品管理,对药房中的每位职工的医师和责任感进行切实强化,严格追究出现差错事故的相关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人负责药品安全管理,这样既能促使各种事故失误发生率的显著降低,又能在无形中对医院的人员管理进行有效地强化,让每位员工都能投入到防范用药差错的事故中去,从而将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6]。

3.2.3 加强制度管理 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医院药房发生差错事故,不完善的制度管理和欠缺的落实力度是其中的关键原因。医院药房应该从这两方面出发,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并保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落实。应该从医院药房工作的实际出发,认真建设并完善制度,通过对日常工作经验的总结,将一套符合医院药房管理要强求且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来,从而对差错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地预防,并切实做好事故的善后和处理工作。比如,可以将医院药房差错登记本建立起来,详细记录日常工作中发生的各种差错和事故,并由药房工作人员定期整理和分析。这样一方面让相关人员认真吸取原来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也会加倍注意和小心容易出现的问题。跟踪处理相关人员的差错事故,既能在事后及时采取相关的处理补救措施,对负面影响的范围进行有效控制,又能促进医患纠纷的最大程度减少,从而对医院形象进行切实有效地保护[7]。

综上所述,临床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静脉给药,它一方面具有较快的疗效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对血药浓度进行有效地控制。但是,由于药物的作用机制、剂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临床上静脉药物不良反应时常发生。临床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能够对医院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进行有效地纠正,并促进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

[1]杨天燕,刘冠达,王劲.临床药物治疗中氨茶碱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配伍问题的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4):73.

[2]肖钦,程心玲,吴学辉.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0~2011年不合理医嘱分析[C].第五届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2012.

[3]孙冲环,杨文清,陈玲玲.静脉注射液中药物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考察[J].中国药业,2011,20(5):46-48.

[4]魁学梅,张华,杨彦彪.临床药师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事,2012,26(10):123-125.

[5]王宝江.我国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现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6):104-105.

[6]苏素红,王雅萍,张秀霞.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输液微粒危害的控制[J].海峡药学,2010,22(1):145-146.

雾霾治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雾霾治理;雾霾指数;具体目标;措施构建

本文为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北京市雾霾形成机理与综合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JGB066)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5日

一、引言

科莱斯平衡记分卡是目前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绩效管理体系、战略管理工具,在集团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将股东收益率这一核心指标分解为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经营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的具体目标、指标,测度各个主体对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贡献程度,进行敏感性分析,构建高效解决措施。

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根本在于体系构建、管理,其外延适用性广泛,因此将其有效地引入雾霾治理领域是一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挑战式的理论跨越。雾霾治理与企业管理有共性之处,都具有核心指标,都具有分层次的主体和不同的具体目标、规定、准则,这为平衡计分卡在雾霾管理方面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构造价值。本论文基于科莱斯平衡记分卡这一模型,通过将其修正、改良测度方式、测试的方法,形成全新的为雾霾治理的有效体系,将政府、企业、居民不同社会利益相关体融入一个共性体系中,方便管理与评价,最终贡献于降低雾霾指数,构建高效解决措施,降本提效,造福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二、指标选取

(一)核心指标。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核心指标,去衡量整个模型的有效性。基于雾霾治理,我们选取PM2.5指数作为核心指标。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细颗粒物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根据PM2.5检测网的空气质量新标准,24小时平均值标准值分布如表1。(表1)

(二)具体指标体系。针对不同主体,具体指标选取应符合各类主体的职能、社会分工作用以及对雾霾治理的影响度大小等详细因素。并采用经济可量化的方法进行指标的构建。

1、政府评价体系。现代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3E”理论(Efficacy、Efficiency、Effectiveness),“3E”理突出了资源、投入、产出和效果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具体而言,“3E”理论分为资源作为投入要素的经济性、投入和产出的配比效率性、产出作为治理活动效果的效益表现。其中,经济指标用以反映政府部门资金利用情况,如政府部门是否注重资金成本的节约、资金的利用是否符合规定等;效率指标体现了投入与产出的转化关系,用以分析各类物力、人力投入最终转化为产出的情况;效益指标是政府环境治理结果的最终体现,反映为社会各类群体的受益情况。“3E”理论能够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观测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为量化政府环境治理绩效提供了统计指标依据。本文将以“3E”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雾霾污染和治理现状,构建适合我国的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3E”理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指标分类原则,政府雾霾治理指标细分为雾霾治理资金运用指标、雾霾治理资源利用指标、雾霾治理项目完成指标以及雾霾治理社会效益指标4个一级指标。雾霾治理资金运用指标用以衡量政府行为的经济性,雾霾治理资源利用指标和雾霾治理项目完成指标将用以量化雾霾治理投入产出的效率性,雾霾治理社会效益指标反映体现社会各群体的受益情况。(表2)

2、工业企业评价体系。工业行业作为空气污染物的重要主体源头,在雾霾治理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雾霾肆虐的期间内,根据记者调查显示,全国超标排放的企业竟达数百家。专家表示,一些企业长期超标排放说明新环保法还没有打到痛处,需加强环境执法,念好污染的“紧箍咒”。但是,仅仅靠外部压力和督促并不能真正改变企业超额排污的现状,因此如何构建合理的企业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企业评价体系共分为三个层次指标:排放合格率、治排资金效率性、群众满意度、企业交通工具保有率。排放合格率旨在衡量企业工业排放的合格比例,从而监管部门可以进行相关措施的督促、企业内部也可以进行相关调整。治排资金效率性旨在衡量企业对污染排放的重视程度以及治理的有效程度。群众满意度是根据企业周边民众意见进行打分,用以进行社会影响性衡量。(表3)

3、社会公众评价体系。从公民角度来看,PM2.5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私家车量急速上升、汽车尾气排放量居高不下,尽管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出行方式比如乘污染物排放较少的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但多数公民仍然追求方便驾车出行。因此,从公民视角,建立合理标准的公民雾霾指标评价体系也是亟待实现的目标。公民评价体系较为简单,主要是从公民汽车出行次数出发,衡量汽车流量从而推断其对雾霾形成的影响。由于计数单位庞大,因此只统计固定人口方面的数据。以家庭为最小统计范围,小区为统计报送集体和计分标准,统计结果定期上报给监管部门。(表4)

汽车出行率主要用来反映小区内公民出行方式的变化情况,并与PM2.5建立回归分析找寻相关联性。汽车保有量比率则衡量私家车比重,根据相关数据变化政府可出台相关措施进行管控。

三、指标框架图(图1)

四、平衡计分卡作用机制

(一)选取计分范围。一般以一个地区为一个计分范围。

(二)主体覆盖与登记备份。平衡计分卡主体包括选定地区的政府部门、所有工业企业、所有小区。

(三)建立计分区间与数据统一性。计分区间一般以月为小修周期,半年为中修周期,一年为大修周期(小修、中修、大修指的是措施构建的周期)。数据统一性指的是数据选取以平均数为记取依据(比如以一个月的PM2.5均值作为核心指标的月登记依据)。

(四)建立平衡计分卡管理机制。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各地区平衡计分卡以及对各地区政府的评分,各地区政府负责收集工业企业、社会公众方面的计分数据,整理后上报至中央政府进行备案。

(五)平衡计分卡具体作用机制。建立核心指标与三个主体指标的敏感性分析与相关标准,以月度变化趋势为评价标准。比如:第一个月某地区PM2.5均值为30,第二个月该地区PM2.5均值为40,上升幅度为33%。则以该上升或者下降幅度为线索,根据不同主体的计分变化情况寻找哪个主体出现了问题,哪个主体做出了有利/不利贡献。各个主体总分数与核心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权重关系,根据各主体性质不同,权重定为政府0.4,工业企业0.4,社会公众0.2。

五、总结与展望

本论文基于雾霾治理提出了“平衡计分卡”概念,在雾霾治理的当下仍没有一个全方位的体系去评价各个主体的行为标准,从而为雾霾的治理针对性方面带来了问题,Y本浪费、措施不治本、效率低下成为了雾霾治理的瓶颈。通过构建“平衡计分卡”量化指标,将责任“数据化”落实到不同主体的不同方面,从而为雾霾治理提供针对性指导,为构建解决措施提供便利。

本论文提出的雾霾治理模型目前仍处于理论框架阶段,指标、标准等具体数据是根据各个主体在雾霾治理中发挥的功能、作用以及现实状况进行初步赋予的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与不严谨,仍需要在日后实践中结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专家意见等不断修正。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意义不仅仅限于雾霾治理的敏感性分析,更在于措施的高效构建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数据考量和实践修正是日后不断进行完善的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海英,张秀秀.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环境工程,2015.

[2]胡曲应.环境绩效评价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J].中国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5.

[3]王依军.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J].统计与决策,2011.21.

[4]姬霖,吴安平.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中国矿业,2012.12.

[5]闫晓圆,王立斌,李佳,王颖娇,崔骁.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综合治理的调查研究[J].工程技术,2014.13.

雾霾治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雾霾天气;绿色施工

近些年以来,全国部分城市先后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污染范围覆盖近270万平方公里,波及17个省市,影响近6亿人口,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大气环境、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紧迫需要解决工作之一。

今年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雾霾治理问题成为提及频率最高的热点之一。在参加上海、广东及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均提到PM2.5等相关环境治理问题。说,十上我们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意识在增强,认识也在提高,这是在一个发展阶段绕不开躲不开的事,治理空气污染要有定力和努力。总书记还强调,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毋庸讳言,治理污染已是中国人的集体意志,上至中央最高层,下至社会最基层,莫不如此。强调PM2.5关系民众幸福感,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对污染宣战,都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足以说明治霾等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缓。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显示的危机感:“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所以,“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雾霾是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等。中科院的专项研究表明:“雾霾天气是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机动车为城市雾霾的最大来源,约为1/4,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1/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这就是在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消除雾霾天气的应用对策。

(一)昌导绿色施工,把绿色施工做为一项最基本方法来解决除雾霾天气,绿色建筑对于气候和天气的环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施绿色施工,应规划、设计阶段,在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通过科技和管理进步的方法,对施工图纸所确定的工程做法、设备和用材提出优化和完善的建议意见,把建筑业推进绿色施工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切实推进绿色施工,实施建筑能效提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强化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使施工过程真正做到“四节一环保”对于促使环境友好,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绿色施工组织管理体系,现场由项目经理组织制定绿色施工方案及细则,负责组织绿色施工的实施;对绿色施工的关键点进行监控、动态调整。对现场所有管理人员进行职责分工,把绿色施工具体落实到位。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等方面具体地实施管理

1.前期施工阶段,对施工道路、料场等进行硬化,降低裸土面积,;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建筑施工区域以进行覆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应设置洗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采取全面覆盖密目网的措施,以减少扬尘,土方运输车辆采用全封闭车斗,保证车辆清洁,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达不要求暂停土石方开挖、运输作业。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材料仓库采用全封闭库房,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5.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水化阻隔法,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

6.机械设备与机具,定期保养机械设备,减少废气排放,控制空气污染。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7.建筑垃圾控制,对现场废物处理进行监控,每天不少于两次的全场清理清理可能增加扬尘的材料、废物;对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8.制定综合应对雾霾天气的专项应急预案,应对严重的雾霾天气,很重要的一点是制定综合应对雾霾天气的专项应急预案。联合开展雾霾天气影响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先做好顶层设计,使预案内容精细化、人性化和公众化,真正制定出操作性强的综合应对雾霾灾害的部门联动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应对措施,有效应对不利影响。

9.加强人员的培训教育宣传工作,聘请监测公司到现场测试空气质量,对检查发现问题区域,分析原因,制定控制措施。

解决雾霾天气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作为!我们要加强自身工作环境的严格要求外,也要呼吁环保执法人员加大工作力度, 也提醒公众加强自我防护。这件事需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从共识到责任,从制度设计到贴地而行,重拳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在民众的广泛参与、在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治污之路将一步一步坚定地延伸下去,“绿色美丽中国”将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2014年全国“两会”报告相关内容。

雾霾治理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雾霾天气;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P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愈发严重,全国五分之一以上的国土遭遇雾霾天气的侵袭,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更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解决雾霾天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将从自然因素与社会原因两个方面分析产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为治理这一亟待解决的大气污染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雾霾天气产生的自然原因

据调查,去年我国大范围爆发的雾霾天气大多数出现在秋冬交替季节。这主要是由该季节特有的气候因素所决定的。一是当空气相对湿度较高,达到80%-90%时,雾滴易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相互结合,迅速推进污染的形成;二是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明显增多,随着城区高层建筑物的与日俱增,风速被减弱,导致悬浮颗粒滞留空气中,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三是垂直方向出现频繁的逆温现象,即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层结稳定,上下层空气流动减少,从而使得近地面的大气污染物无法向高空扩散稀释,越积越多。

二、我国雾霾天气产生的社会原因

(一)生活污染废气排放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地旧区改造、新区开发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建造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灰尘、粉尘等悬浮物的大量沉积导致空气不易扩散,无疑造成空气的严重污染,助长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数量亦与日俱增,2013年我国机动车数量突破2.5亿辆。这不仅导致城市交通不堪重负,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也成为雾霾天气加重的首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而汽车尾气含量构成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烟尘微粒如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甲醛等均是构成雾霾天气的主体。

随着秋冬季采暖期的到来,人们生活取暖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北方城市更需要使用采暖锅炉和生活锅炉燃烧大量煤炭来维持其正常的生活。然而煤的燃烧必然导致二氧化硫和其他烟尘、粉尘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因此烧煤取暖亦势必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恶化。

(二)工业生产废气排放

尽管自然因素与生活污染废弃的排放是我国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工业生产废气排放产生的污染才是造成雾霾的根源。以江苏为例,据绿色和平组织统计报告:2012年江苏水泥产量达到167754667吨,位居全国第一,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3.3%。另外在钢铁方面,无论粗钢、钢材还是生铁,2012年江苏省的产量都是全国的三甲。 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过度发展必然依赖庞大的煤炭消费。长三角2011年共消费了4.83亿吨原煤,工业废气排放量达到86677.1亿立方米,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居民生活排放的25.8倍;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居民生活的116.2倍、交通排放的3.7倍;烟尘排放量是居民生活排放的 27.8倍、交通排放的15.9倍。而这三种大气污染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前体物,也就是雾霾的根源。

三、我国雾霾天气治理对策

制定相关国家政策。首先,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充分考虑大气扩散条件,预留空气通道.特别要注意研究城区上升气流到郊区下沉距离,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其次,减少机动车辆废气污染,政府部门要重视机动车辆的污染防治力度,实行奖励和制约两手抓政策,推动汽车使用的燃油质量和机动车排放标准开展速度相一致,提高汽车燃油清洁能力。另外政府要加大对机动车环保监管力度,完善车辆环保验收机构的监督机制,全方位控制汽车排气总量;同时开发取暖新型能源,发展新能源,减少煤燃料的燃烧和排放,不仅可以降低雾霾天气的产生,更是降低大气污染、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必要措施和手段。针对采暖期的北方,更应该发展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一方面使部分地区、部分生产生活用新能源来代替煤燃料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要提高环境和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的投入,开发脱硫新技术,尽量减少和降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从而降低空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的产生。

四、健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

空气污染的加重反映了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曾因工业污染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天气的出现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但通过颁布《清洁空气法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得空气质量得到全方面有效的治理。而我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与治理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使其遵照严格的排放标准,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缺乏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的严格控制,导致了污染的加剧。因此,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强制执行,依法处置重度污染企业是治理雾霾天气的首要措施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林云,李美玲,宋党育.焦作市城区雾霾天气成因与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1):27-31.

[2]李金岚.论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46.

[3]渠雪.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3(11):144.

[4]董娜,聂英.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长春市为例[J].吉林农业,2013:49-50.

[5]刘翠,薛科社.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J].地下水,2013(35):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