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鼓励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亲角色;回归策略
一、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重要性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在颜之推的第一本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中就提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从小缺少父亲关注的儿童,在身心发展上要明显落后于其他儿童,焦虑情绪明显,自卑心理严重,自控力较差,社交能力较弱,学业成绩不良者居多。因此,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和母亲角色同等重要,具有不可替代性。
1、有利于儿童自我性别的发展
性别认知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与自己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价值期望的性别认识和性别行为的过程。精神分析学派指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能直接向儿童提供性别角色示范,儿童也会将父亲的行为视为榜样进行模仿,使自身言行越来越像男性。尤其是当男孩对父亲性别角色有了一定的认同,就会观察、模仿男性的行为方式和语言模式,把父亲当作是自己未来发展的模型。对于女孩来说,父亲角色中所具有的坚毅、果敢的男子汉气魄都将深化她对于不同角色的认知,更加明确男女性别差异,既能强化自身性别意识,又能从父亲角色中获得异性性别参照。
2、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加德纳曾提出,人类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而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支撑多元智力的是个体身上相互联系的8种智能。这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研究表明,男性在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比女性略有优势。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会在思维、创造、数学等方面对儿童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父亲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儿童的关注越多,与儿童的互动越多,越能够使儿童拓宽思维、以更发散的思维方式认识和了解世界。例如,在父亲与儿童的互动中,会经常出现起拆卸玩具、使用工具、球类运动、修理机械等行为,这些行为更能促进儿童运动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所以父亲应发挥父亲角色的正面影响,付出更多时间参与家庭教育。
3、保障儿童心理健康
父亲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游戏中,儿童游戏经验的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父亲角色的缺失,从而出现“父爱缺乏综合症”,如情绪不稳定、不善于社交、沉默寡言等。父亲在儿童的互动中常常扮演着玩伴的角色,通过与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促使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母亲的依赖,培养儿童的独立精神,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儿童的自信心,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所以,父亲应及时认清其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给予儿童许多陪伴时间,带给子女安全感,增强儿童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使儿童能更积极地面对和处理挫折。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等方面也具有重要影响。在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中,儿童在道德判断、道德意志方面的得分要远远低于其他儿童。同时儿童在未来还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社会行为。所以父亲角色在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建策略
如上所述,父亲角色与母亲角色一样在家庭教育中同等重要,父亲角色的作用更应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但由于中国传统家庭角色分工中“女主内、男主外”的根深蒂固影响,长期以来,家庭中照顾和教育子女更多的被认为是母亲的责任,父亲角色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因此,为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应及时回归。
1、激发父亲学习育儿知识的兴趣
随着二胎人数的增多,人们对于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种社会媒体也在积极倡导父母共同参与的育儿观。所以男性开始逐渐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体会到儿童潜力的开发需要父亲的全力参与。所以,父亲应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如,通过阅读中外权威育儿书籍、网络查询育儿方法、参与幼儿园或社会组织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经常和其他人交流、探讨育儿问题等等,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育儿活动中,以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自身的育儿行为。
2、帮助父亲明确自身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父亲角色的内涵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所以父亲角色的自我认知和成长也是时代和生活的要求。只有父亲首先抛弃传统的家庭教育观,积极从母亲背后走出来,与母亲共同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才能真正发挥父亲角色的作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父亲角色的树立首先需要积极认识到自身角色作用,要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要努力构建良好的夫妻关系。有些父亲会认为母亲应该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夫妻关系破裂。所以如果要使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父亲就必须在家庭中和妻子共同承担教育责任,使自身角色受到妻子和儿童的认同。
3、构建父亲角色回归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蒙古族;家庭教育;女性教育;青旗;洲国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1-157-01
《青旗》(1941.1.6-1945.7.23)是日本统治中国东北时期的产物,也是政府发行的蒙文报纸之一。它的发行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占领者为其殖民统治需要大力加强新闻出版等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文化侵略措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蒙古族各界进步人士为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事业所做的努力。创刊词指出其宗旨是“蒙古民族全体的振兴和精神文化的发展”。
《青旗》共发行178号,内容丰富涉及较广。据统计,蒙古族家庭教育相关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卫生、家庭与健康教育”栏目。内容从家庭教育的作用与重要性、女性教育、学前教育、贤妻良母应具备的品德、新时代女性到作为父母应注意的育儿常识、科学的教育方法等事无巨细,系统的介绍了家庭教育与女性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本文主要对“养生、健康教育”栏的内容进行研究,论述时期日本在内蒙古地区的教育政策,同时阐述蒙古族进步人士在艰难地环境下为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所做的努力。以期对时期蒙古族家庭教育及女性教育做一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本文对《青旗》报家庭教育与女性教育有关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如下。
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教育可分为三种: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初生的孩童如同一张白纸,家庭教育是这一张纸上的第一抹颜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这一抹底色的基础上着色,所以底色决定了这幅画的走向。
《青旗》报中刊出多篇文章循循善诱,劝导蒙古族必须要重视家庭教育,民族落后是因为轻视教育,忽略女子教育而导致的结果。并大力宣扬家庭教育对整个蒙古民族复兴与每个家庭兴旺发达的重要作用,激励广大蒙古族在人才培养中重视家庭教育的导向性。由于蒙古族自古以来采取游牧生活方式,坐落较分散,学校教育发展相较于其他民族非常落后,平均入校年龄在十多岁。因此入学前的十余年学校教育的空白期,家庭教育所承担的任务更加重要。
家庭教育中应注意不因独生子女而溺爱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需要统一。家庭和睦,对子女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子女明辨是非后使其谨记作为蒙古族肩负的使命,为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培养其民族意识,成长为一个优秀正直的人。
二、女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在《青旗》中指出,教育子女是家庭主妇的任务,须重视女性的开化即女性身体素质和知识素养的提高。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中子女主要依靠母亲的抚养教育而成人。最易模仿母亲的性格言行,母亲如果能受到教育,对其子女可进行入学前教育。如识字教育、讲求卫生、并且可以培养其忠诚朴实、尊敬长辈的优良品德。母亲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是任何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正因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者独一无二的角色,母亲的文化水平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成败。受过高等教育的贤妻良母,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子女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尤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定型的年龄,母亲就是人生导师。相反母亲如果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文盲,带给孩子的教育定是与知识型母亲天壤地别的。总而言之,母亲决定了子女的人生起跑线。因此女子教育决定着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时期鼓励女子入学,除个别的军校或者男子学校,均接受女学生。在蒙古族聚集地兴安省建立了兴安女子高中。康德三年(1937年)洲国中学校统计中,兴安省女子在校生人数为309人,男女比例约为5:4。本刊多次指出学习日本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办学模式,教育振兴蒙古族这一概念。对蒙古族文化教育的发展与重视不仅是当时日本对兴安四省的蒙古族采取的政策,更是一批蒙古族知识分子为了民族振兴而对这一政策顺水推舟,为民族文化事业而做出的努力。
三、科学的育儿知识的重要性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形式与内容
(二)调查的结果
1.家庭教育弱化。调查分析发现,我镇有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模糊,他们片面地认为:孩子上学了,其思想、学业等方面的责任已转移到学校老师,老师是孩子的成长责任人,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殊不知,即使孩子上学了,子女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家中度过,况且,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3.家长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据调查了解,一些家长无视自己对子女的榜样作用,在家中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 家庭缺少情感交流,导致家庭气氛、家庭环境、家庭习惯差,对子女的成长十分不利。
4.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家庭中,家长只注重给予子女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政治认识水平的教育,忽视对子女的意志品格的培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普遍采用反诘、讥讽、用别家孩子优点与自家孩子缺点进行比较,甚至实施粗暴教育办法来教育孩子,教育效果差,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5.对子女教育投入比较重视。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学生家长为了子女教育舍得投资,对子女学习需求尽量给予满足,他们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日后能够出人头地。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正在转型,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结构等状况有了较大变化,一些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仍较落后、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经济环境较差,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还对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观念未转变,他们受新读书无用论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影响,对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不了解,特别是对部分普通高中、职校学生,毕业后外出打工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所得回报与教育程度不成正比,导致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漠不关心。
(二)苦于教子无方。虽然一些学生家长也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但因自身文化程度较低,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督促子女学习方面,更感到无计可施,教子无方已使他们为之烦恼。
(三)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家长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子女的影响,他们在教育方式上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并且个人言行不一致,失信于子女,难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威信。尤其是,当前独生子女较普遍,大多数处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庇护,物质的满足和行为的自由放纵,使家庭教育形同虚设。
三、强化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家庭教育意义的宣传力度。家庭是孩子的成长的港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为此,各级政府及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尤其是加大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重教善育的社会氛围。
(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家庭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学生家长,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加强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并重视个人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创设一个有利于子女生存发展的家庭空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父亲角色 中西方 差异
“角色”一词最初是在戏剧中使用的概念,后被社会学借用,指“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1]。“父亲角色”没有统一的定义,从传统养家者的经济角色,到西方工业革命以前的道德指引者,到20世纪20年代末的性别角色榜样,再到70年代中期以来的多元化角色,有关“父亲角色”的界定一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父亲角色”被笼统地定义为“特定社会对父亲期待(规定)的行为(职责)”[2]。本文中的父亲角色主要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有所不同,父亲角色在不同的家庭教育中又存在差异。虽然存在差异,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却是共同的,父亲扮演好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不仅能与母亲角色的相对缺陷形成互补,还能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使父亲自身及妻儿的幸福感有所提升,从而有利于家庭和谐,有利于社会和谐。
一、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表现
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中西方父亲在参与程度、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缺席”与“在位”
“缺席”与“在位”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程度的差异性表现。中国父亲的缺位现象在城市和农村都有出现,在核心家庭、传统家庭及婚内家庭、离异家庭的家庭结构中,都会出现显性或隐性的父亲缺位现象。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调查统计,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父亲一方外出的就占40.2%,4.3%的留守儿童一年连父母的电话也接不到一次。城市家庭中,据英孚教育联合腾讯教育频道的问卷调研显示,在近5000个被调查者中,78%的人认为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仅6%的爸爸会把80%以上的业余时间用来陪伴孩子,但用来亲子共读、科学探索等高质量的互动仅占不到25%。因此,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陪伴质量更是得不到保证,这是中国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普遍状况。传统家庭中,孩子主要由祖辈照顾,易出现教育不一致;在核心家庭中,很多男性忙于工作,经常不能陪伴孩子,孩子虽然生活在双亲家庭,却只感受到母爱,出现很多“婚内单亲妈妈”,很多爸爸变成“隐形爸爸”;在离异家庭,父亲很少有机会和意愿陪伴孩子,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父亲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则稳步上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1965~2010年间,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从每周2.6小时大幅增长到7.2小时。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201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家有5岁以下孩子的父亲,96%跟孩子一起进餐,98%跟孩子一起玩,90%给孩子洗澡、换尿不湿或者穿衣服,60%给孩子念故事书。即使孩子父母离异,孩子的父亲也会时常陪伴孩子,注重孩子健康成长。
因此,与中国父亲相比较,西方国家的父亲在陪伴孩子时间、质量方面更可观,对孩子成长更有利。
(二)“集体”与“个人”
“集体”与“个人”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内容的差异性表现。“集体”指中国父亲注重培养子女的集体意识,“个人”指西方父亲注重培养子女的个性发展。集体主义文化是中国的一大文化,这一文化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通过集体中的他人对自己进行定位,认为个人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出来。受此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父亲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做横比,引导孩子用外在的标准衡量自己,以了解和调整自身在集体中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服从和服务集体。如2012年春节期间,漫画《别人家的孩子》走红网络,引发了网友的感同身受,反响热烈,很多网友疯狂转发,转发和评论量一度达到了13万之多。不少人纷纷吐槽,最恨“别人家的孩子”,因为父母总是拿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且自己永远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同时,《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扬子晚报》、《江南时报》、《青年报》等报纸都刊登了这则漫画,一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共鸣。
与此相反,西方父亲对孩子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认为个人高于集体,个人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集体应该满足个人的需要。西方父亲普遍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天分,因此,西方父亲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会引导孩子表现自己的天分,充分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你真棒”是美国家长经常用来鼓励儿童的一句话,通过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所以,家庭教育中,中国父亲注重通过横比培养孩子在集体生活的能力,而西方父亲很少拿孩子做比较,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导致中西方孩子在个性发展及社会化过程中的差别。
(三)“管教”与“陪伴”
“管教”与“陪伴”是中西方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的差异性表现。中国父亲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大多数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或者在子女做错事情时出现呵斥甚至打骂行为,“不行”、“不许”等命令式词汇更常见。在中国父亲看来,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子女就应该听从自己的命令和管教。同时,大多数中国父亲认为子女没有社会经验,而父母是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他们认为对子女进行管教能帮助其少走弯路,所以中国父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大多数扮演的是管教者的角色。
而在西方家庭教育中,父亲普遍扮演陪伴者的角色,他们会鼓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孩子从自身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在西方父亲看来,人生而平等,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与孩子处在平等地位,所以西方父亲会选择尊重孩子的意见,他们会选择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引导孩子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西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是陪伴者的角色,与中国父亲管教者的角色存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
二、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古代“父权”观念的影响程度不同
父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权利,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在一定时期内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其历史法律中都有相关对父权的保护条例。具体来说,古代父权主要包括父亲对其子女的生杀权、责罚权与送惩权、财产权。“但中西方法律在内容上不完全相同。中国的父权几乎是绝对的、永远的,而在西方社会,则有一定限制,并随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父权在中国一直得到强化,在西方则逐渐削弱,最终走上不同道路”[3]。随着时展,尤其商品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转变,古代西方的父权观念逐渐淡化,西方的孩子逐渐被视为独立的个人,所以有关父权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基本已经消失殆尽了。
但中国不同,由于中国是自然环境比较封闭的农耕社会,因此当父权观念在西方社会逐渐淡化的同时,中国的父权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甚至在现代化社会,父亲仍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这种现象尤以农村家庭为主,而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可能导致父亲的优越感,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古代父权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到古代父权观念影响程度不同,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就呈现出差别。
(二)父亲自身的角色意识程度不同
“现代科学在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发现,父亲对孩子来说和母亲一样重要,只是其影响方式有所不同”[4]。同时有较多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对孩子的认知状况、个性发展及社会化程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相反,若父亲普遍缺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各方面健康发展则会受到影响,部分孩子甚至走上危害社会的犯罪道路。因此,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父亲角色的重要性,中西方父亲的意识程度存在不同,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关于父亲角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推进程度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父亲自身的重视程度有所差异。关于父亲角色的理论研究,西方国家起步早于中国,而在其理论支撑下,西方国家开始重视父亲角色,在实践中一步步推进父亲角色参与家庭教育的程度。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西方父亲普遍认识到父亲角色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会主动参加相关亲子教育培训课程,会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如美国的父亲会带孩子参加童子军组织,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会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中国父亲有所不同,由于国内对父亲角色的研究起步比西方晚,社会上有关的亲子教育活动普遍较少,主要以专家讲座形式开展,且宣传覆盖面较窄,因此中国父亲了解父亲角色重要性的途径较少,从而导致中国父亲对自身角色意识程度整体性不高现状。另外,由于中国父亲主要把精力放在挣钱养家上,投入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对较少,即使部分父亲能够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付诸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与西方父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据2006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8.3%的父亲听说过“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其中,城市地区有33.5%的父亲听说过,农村地区仅有21.5%的父亲听说过。另外,约有25%的父亲不知道自身对孩子成长有何影响力,23%的父亲只能笼统地说出是孩子的榜样,只有35%的父亲零散地谈到了一两点影响,如对孩子性格、三观、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关于对自身独特角色的认识,中国父亲没有认识到,或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三)母亲态度及他人看法不同
罗斯・帕克和艾斯利・拜特等人于1993年就发现:母亲所持的态度与父亲的实际参与水平有关,这个结果是他们通过调查300位初为父母者得到的,其中父亲在育儿过程中均有所投入。具体来说,“母亲对父亲的育儿技能和参与活动感兴趣及对父亲参与水平的评价等都能对父亲的参与水平产生影响”[5]。因此,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父亲的参与程度。
在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中,母亲主动承担大部分教育责任,但是中西方母亲对父亲角色投入问题存在态度上的差别。例如,当父亲给孩子喂奶或者换衣服手脚笨拙时,中国的母亲大多会说“你放那儿,让我来”,而西方母亲可能就会耐心教导父亲的动作,这种反差可能造成中西方父亲在角色投入中积极性的差异。另外,中国人看到父亲整天和孩子腻在一起,可能就会觉得这位父亲“奶味”较重,也会质疑这位父亲的工作能力有问题,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父亲的形象应该是高大上的,是忙于挣钱养家的,这就间接导致在意他人看法的中国父亲可能避免或减少角色投入。
但对于西方人而言,家庭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他们看来,陪伴孩子是正常的事情。例如,部分美国的男卫生间里,有专门为带孩子的父亲准备的换尿布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更常态化。
(四)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同
“目前,不少国家的父亲可利用三种形式的假期照顾年幼的孩子,分别是父亲假、育儿假及在孩子有突发状况时的临时假期”[6]161。瑞典的父母一起可以获得480天的带薪病假,其中60天是分别分给父亲和母亲的,另外孩子出生时,父亲还有额外的10天带薪假期;芬兰父亲有最多可达54个工作日的陪产假,可以和母亲共同分配孕妇假期休完后的育婴假,同时有育婴假后的育儿假,以及兼职育儿假;英国法律规定父亲享有两周法定陪产假,允许夫妻共享育婴假,西方其他国家,如美国、保加利亚等都有相关假期。西方国家在相关法律政策出台后,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近来最重大的政策发展莫过于1996年的福利改革法案的通过”,“这导致2006年至2010年联邦计划每年要分配1.5亿美元支持婚姻和父亲项目。5000万美元已经作为推进责任型父亲项目的支持金预留下来”[7]189。另外,美国白宫于2012年6月专门发了“中央文件”,题为《促进有责任感的父道》,促进美国社会有责任感的父道,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父道”网站,以帮助美国的父亲成为一个更有父道的父亲。因此,西方父亲角色投入家庭教育得到了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父亲角色的投入程度。相比较而言,中国没有父亲假、育婴假等相关假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父亲角色投入不及西方。
三、中西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扮演的相互借鉴
中西方父亲角色投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存在差异。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中西方父亲角色的扮演各有优势所在,中西方父亲要相互借鉴。
(一)中国父亲应积极主动参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8]。相关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个性形成及行为塑造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因此,身为父亲,一定要扮演好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相比较而言,西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要高于中国父亲,因此,中国父亲应该向西方父亲学习,积极主动地自觉参与到家庭教育中。一方面,中国父亲要从思想上积极主动起来,积极了解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另一方面,中国父亲要从行为上积极主动起来,积极投身于家庭教育活动,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二)中国父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根据美国权威学术机构2004年2月17日公布的一张“全球最有创造力的国家”排名榜,北欧国家瑞典高居榜首,其次是美国、芬兰、荷兰、丹麦。这些西方国家之所以有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除了制度开放,同时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西方父亲在参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在父亲引导下逐渐得到培养与发展。中国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给予过多的身体保护和物质嘉奖,反之,给予的情感呵护及精神鼓励则较少,尤其在父亲缺位的现状下,祖辈抚育孩子的情况较为普遍,而祖辈又过于溺爱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孩子的创造性发展。因此,中国父亲要学习西方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从而让孩子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三)西方父亲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
个人与集体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集体由个人组成,个人是集体中的个人。因此,在重视孩子个性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并融入集体。在这方面,中国父亲比西方父亲更具优势,因此,西方父亲应向中国父亲学习。一方面,父亲要让孩子认识到国家、社会、集体的重要性,在必要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全局观念,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当集体利益需要个人力量的奉献时,要不吝啬给予。
(四)“管教”与“陪伴”合理结合
“管教”与“陪伴”合理结合,指中西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时,要善于采取严格教养与民主教养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严格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并没有导致比西方国家有更多儿童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出现问题,而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积极作用”[9]。虽然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各自社会价值取向有所不同,但西方父亲仍可合理借鉴中国父亲的严格型教养方式,对孩子进行适当管教。同样,中国父亲可学习西方父亲民主式的教育方式,给予孩子更多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理解和温暖。因此,中西方父亲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要善于将“管教”与“陪伴”相结合,掌握适当时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父亲角色参与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政府、社会、家庭及父亲自身都要提高认识,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父亲角色参与程度,提高父亲角色参与质量。家庭教育中,中西方父亲角色参与存在显著差异,但各有优势所在,要相互借鉴,充分发挥父亲角色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社会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2]赵娜.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陈志.古代中国父权与西方古代父权的比较[J].江西警官学院学报,2005,(6).
[4][5]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
[6][7]张亮,徐安琪.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关键词】厌学;学生;案例;教育;心理辅导
【案例介绍】
王辉(化名),男,高一学生。该生自尊心极强,性格古怪,自私,浮躁,自由散漫。该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不好。学习上,没有进取心,对自己也没有信心,作业很少交,成绩自然很差。生活上,大手大脚,每个月的生活费都在500元以上。
该生对自己很放纵,纪律性非常差,经常违反纪律。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总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有时尽管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一转身又“旧病复发”,把自己的错误忘得一干二净。虽然班主任和老师多次和王辉谈心交流,对其进行教育,但收效甚微。
【案例分析】
通过家访以及与王辉交流,我们了解到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王辉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从王辉上初中开始,他的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一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虽然父母经常给王辉打电话,但每次除了问问他有没有生病、缺不缺钱花之外,其他的就很少关心了。
而爷爷奶奶对王辉生活上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他学习的重视。同时,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如何教育管理孩子没有正确的理念,只知道不让孩子受委屈,所以两位老人对王辉很娇惯,甚至有些放纵。按照王辉的爷爷奶奶的说法,只要孩子饿不着、冻不着就行了,其他方面他们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在初中时,王辉就曾出现过几次重大违纪事件。
进入高中以后,王辉每次双休日回家,爷爷奶奶都要给他做顿大餐,补补孩子在学校“缺乏”的营养。返校时,除了生活费,爷爷奶奶还要多给王辉一二百零花钱。
根据对掌握的材料的分析,我们认为,王辉之所以没有在初中形成各方面良好的习惯,没有纪律观念,性格怪异,与他缺乏父母的关爱、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有重要关系。
【心理辅导和教育过程】
根据对了解的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王辉,除了班主任和老师做好自己的工作外,更为重要的是先要改变其父母和爷爷奶奶的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为改变王辉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自身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利用学校和年级召开家长会的机会,班主任和老师与王辉的爷爷沟通交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方式。首先,让他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其次,让他了解在家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方式。经过沟通,班主任和老师决定让老人首先从生活细节开始加强对王辉的教育管理,如每次过双休回家给他的生活费要定额,规范王辉的生活习惯。同时,老人给王辉的父母打电话,让他们不要再直接给王辉寄钱。王辉的爷爷还在家庭生活方面对王辉进行“控制”,不再专门为王辉做大餐,而是吃家常饭,以培养王辉节俭的习惯。
第二,班主任和老师进行不定期家访,向他的爷爷奶奶送去家庭教育的“真经”,了解王辉在家的情况,并告诉他们王辉在校各方面表现。在向两位老人介绍王辉在校的表现时,我们坚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哪怕是王辉很小的一点点进步和改变,让两位老人对王辉充满希望,增强教育的信心。王辉的爷爷奶奶也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困惑告诉我们,我们就和他们共同商量讨论解决办法,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回到学校后,我们及时就王辉在家里的良好表现对他提出表扬,鼓励其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增强其改变自我的信心。
第三,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加强与王辉的父母的联系,我们把王辉在校的良好表现及时告知他们,让他们为孩子的转变和成长感到高兴,同时也委婉地把王辉身上存在的问题告诉他们,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他们沟通,既提出我们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倾听他们的想法。我们也把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科学方法介绍给他们。基于亲子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建议王辉的父母能够回家创业,让王辉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哪怕他们有一人在家也好。经过多次沟通和他们的慎重考虑,王辉的母亲决定回家照顾孩子,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后来,我们在家访中对王辉的母亲也做了多次关于家庭教育的指导,以提高其教育效果,促进王辉转变和成长。
第四,加强对王辉的教育,特别是感恩教育。班主任通过召开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座谈会,让他认识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辛苦,认识到老师、同学和朋友对自己的帮助,增强王辉的感恩意识。王辉的母亲也根据我们的建议,在双休日让王辉参加家务劳动,到地里干农活,假期带着王辉到父亲打工的地方去和父亲一块干活,以此让王辉更深刻地体验到父母的劳累和付出,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更加关心、感恩父母。
通过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脚踏实地、认真细致的工作,王辉开始慢慢改变自己。他每周花的钱比以前少了许多,心胸打开了很多,开始关心、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心态逐渐稳定、端正,课堂上基本上能坐住认真地听讲,偶尔也有举手发言的表现,纪律观念也有所增强。尽管王辉的不良习惯还不时出现,但他身上的变化让我们老师和家长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案例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溺爱是家长和儿童关系上最可悲不过的东西。用溺爱的态度培养出来的人,是自私自利到所谓透顶了的人。”“父母与子女间相互关系中最可怕的东西,就是父母那种轻率的满足物质快乐的‘供养’与孩子精神上、心灵上、生活上的空虚和贫乏。这就是说不善于去爱。”在王辉的家庭教育上,父母和爷爷奶奶给予他的就是溺爱和“轻率的满足物质快乐的‘供养’”,这是造成他性格怪异、习惯较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帮助他们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改变王辉厌学情绪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