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学科建设

老年学科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学科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年学科建设

老年学科建设范文第1篇

一、立足飞行,重点开展校本教材建设

知识和信息大爆炸是当今时代的典型特征,飞行人才未来的发展充满变数,而且日新月异的技术,给基础课程教学单位及教员提出了严峻而现实的课题。

我们通过分析研究对比国内外教材,在理解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立足飞行,着眼学员的终身发展,在六个方面探索并充实教材内容。即每章引入物理学史;增加军事、工程应用阅读材料;内容小结,强调物理概念和物理思想;改革习题,配置了反映物理在生活、工程和航空等应用的题目。其中,航理及军事应用模块主要用物理学定理定律分析航理及军事、工程应用问题。物理知识拓展模块,在保证物理学知识体系的逻辑性、系统性和严谨性的同时,发散学员思维,引导学员自觉深入学习未知领域,为优秀学员的探究式学习搭建平台。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校本教材建设的效果:

应用习题案例:对于传统教材中一般曲线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题目,相同的知识点,我们加入了飞机转弯时向心加速度的问题,阐明了黑视、红视等飞行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物理课的重视程度。如传统教材中的习题: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做圆周运动,速率v=c-bt,求:任意时刻加速度的大小。《飞行特色大学物理》教材中的习题:当F-22战斗机飞行员以2500km/h的速率飞过曲率半径为5.80km的圆弧时,问此时向心加速度多大?

二、务求实效,着力强化教员能力素质

从合格的教师到合格的大学教师再到合格的军校教师等不同的层面帮助教员认识其职业特点,提醒其履行职责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结合教材建设搭建学习研究平台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收集了国内一流大学教材和教辅资料电子版近百种,军事航空、科学思想、科学史等方面的图书电子资源近百种。规定了必读书目,如《清华物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历史与前沿》《航空飞行器飞行动力学》《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美国教育家爱德华希尔斯等编著的《给大学新教员的建议》《教师的道与德》等书籍,使教员从更高视野思考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为开展基于研究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通过学习研究文献找到努力方向

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在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教案研究、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员培养、精品课程建设、多媒体演示实验、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衔接等专题上开展国内外文献解读,从中找到个人努力的方向。

三、学员为本,全面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飞行特色大学物理教材编写有力地牵引和促进了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我们成立了7个研究团队,在完成《飞行特色文科物理》《红外物理及军事应用》《军用光学与激光武器的物理基础》《航天物理概论》和《航空航天传感器物理基础》等课程教材编写的同时还针对飞行特色习题开发、物理与人文的融合、自主学习内容研究、物理科学思想方法、航理内容研究、物理学史与创新意识培养、翻转教案与翻转课堂等方面开展长期、持续、务实的教学研究。

四、质量牵引,大力提升学术科研水平

老年学科建设范文第2篇

“私人定制”的居家养护

山东青岛的郭爱萍刚迈过50岁门槛,家里却有两个卧床的老人:西屋住着中风瘫痪的父亲,东屋里躺着去年因突发心脏病成了半植物人的母亲。每天全科医师都会到家里巡诊,老人有什么不舒服,一个电话,不出半小时大夫就会上门。郭爱萍说:如果没有“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我是不可能这样轻松的。

“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是2012年青岛市建立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用制度解决因年老、疾病等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的参保人员的医养难题。

这项制度分为“家护(在家护理)”“医护(在医院护理)”“老护(在有医疗资质养老院护理)”3种模式。符合条件的参保居民可以选取任何一种,不需额外缴费,符合医保政策的所需药费和医疗护理费,由医保基金支付。“家护”和“老护”费用,个人自付4%,“专护”自付10%。

“俺爸妈都是老年人,病情比较稳定,但是离不开人,不仅需要医疗更需要护理。他们长期住院不现实,况且医院床位紧张。以前,老人只要住院,就得自掏三四千元。”郭爱萍说,她为爸妈办理了 “家护”手续,今年一季度,两位老人医疗费加起来才500多元。

青岛市人社局医保处处长马青说,医疗护理保险的资金一部分来源于职工医保基金、居民医保基金,达2.8亿元。同时福彩金每年拿出2000万元补贴参保居民。目前,青岛市护理保险基金支出2.2亿元,受益老人2.4万人。

在没有开展养老护理险的城市,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因为护工短缺,不得不长期泡在医院里。在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痴呆病科室床位几乎到了“只进不出”的程度。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为25天,进院的老人很有可能一住就是一两年。有些老年人虽然已经进入康复期,不需要留院治疗,但老人宁愿在医院享受可以报销80%的医疗照护。

“美国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5天,而在国内的大医院平均住院时间在11天以上,原因就在于住院有医疗保险,而出院后没有护理保险可以报销,因此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泰康人寿副总裁、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发现中美两国的病人住院时间差很大。

“现在存在较严重的过度医疗现象,很多失能老人常年住在医院,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这是困扰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方面。”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表示,发展护理保险十分必要。他指出,2012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法》提出了老年人监护和长期护理的保障制度,为建立中国特色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预留了立法空间。

宁愿当月嫂,不愿做护工

除了居家养老护理费用不能医保报销,失能失智者老人对医院的依赖更多是因为无法聘用到专业养老护理员。

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均呈现“三高三低”――社会地位低、流动性高;收入待遇低,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高;学历水平低,年龄偏高。家政服务业培训也出现“两极分化”,家政从业者更喜欢伺候小孩,却不愿意照顾老人。目前无锡市拥有育婴师资格证书的人数,远远多于养老护理员。去年参加培训的育婴师约有2000人,而养老护理员仅有500人,相对于育婴行业的社会关注度和职业稳定程度,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更苦、收入也比育婴师低,因此流动性更大。

“都是伺候人的活,养老(护理)员收入低,时常受气,而且没有前途。”四十出头的保姆小张是甘肃人,曾在一家民办养老院做了半年护理员,当时月收入1200元。为了改变命运,她一咬牙交了3000元培训费,学做月嫂。现在,月收入7000元,接单接到手软。

“护理人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有时还需要忍耐力,比如有些失智老人很可能经常和你闹情绪,甚至冷不丁打你一拳。”一位养老护理院经理说,很多人因此不愿意当养老护理员,民办养老机构当护理员的多在40岁以上,且大都文化素质偏低。某家政公司的李群英说,这部分人的确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可是后期培训他们难度很大,“送他们培训,也不会做笔记,你怎么和他们沟通谈提高服务水平呢?”

同时老年服务与护理专业人才培训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全国仅有60多所院校开办养老护理专业,每年毕业生不到3000人。再看美国,根据1976年美国高等教育老年学会的调查,当时已有1275所大学、学院和社区学校开设养老相关课程,目前开设该课程的学校还在继续增加。另据了解,日本目前也有394所大学设置专门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可见,我国目前在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上投入的教育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显然还远远满足不了老龄事业发展的需求,这也是制约养老护理人才数量和质量提高的重要一环。

养老护理能否成为体面工作

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养老护理员短缺的燃眉之急怎解?

上海市正在积极研究养老护理员报酬行业指导价,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还将会同人保、财政、教育等部门共同研究人力资源储备、培训和激励机制,从用工机制、待遇保障、职业培训、学科建设等方面支持鼓励,提升专业化水平,力争形成10万人的专业养老服务队伍。上海市已将“养老护理员工种”纳入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家政服务人员参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项能力或技能等级培训后,经鉴定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的培训费补贴。在大中专院校、职业专科院校等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养老护理专业人员和师资队伍。

财政部门研究养老护理人员岗位补贴。目前,部分区县已经对持证率提出要求,有的区县已经实施岗位津贴、工龄补贴等办法,来推动行业人员队伍建设。

而在这些计划、规划付诸实施之前,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外来务工人员已是申城养老从业“主力”,如何让他们有动力不断提高服务技能,让有资质、有能力的从业人员留下来、做下去?

为了让养老护理员成为体面的职业,今年8月1日,广州市2014年积分入户工作启动后,养老护理员首次进入入册职业工种,在积分入户中获得单列计分资格,今年将有20名合乎资格的养老护理员能在广州退休,并把家乡的子女接来求学、就业。此举属于全国首创,目的就是有效缓解广州养老护理员紧缺困境。

据悉,未来两年广州将猛增1万多张养老床位,但目前养老护理员缺口已达千人,为了跟上养老床位升级工程,广州今后每年至少须新增四五百名养老护理员。

老年学科建设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古代文学研究 研究生人才 培养

论文摘 要:当前古代文学研究的培养重心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该专业的研究生人才应该具备崭新的文学观念,将方法、主体、客体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以及大胆可贵的开放式创新意识。与此相适应,古代文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从本质上而言,古代文学是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它通过研究具有相对独立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和符号,探索以审美心理为主的古代人类心灵运动轨迹,又通过古人的心灵感悟了解各时代社会的全貌。它与探索古代人类认识发展的哲学史一起,构成了一部有层次的人类精神史,进而与主要研究古代人类物质活动的一般历史科学一起,构成了整个古代社会的立体透明复原图象。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带有深厚历史积淀而又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的学科,其发展的空间经受了种种极其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唯有不断更新和改进古代文学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内容和方法,挑战和考验才会转变成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现实。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于后备力量的培养,准确而言,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塑造。这里所说的“研究生人才”,具体是指学历在本科层次以上的硕士、博士乃至于博士后。当前学界对古代文学专业的本科层次教育―通识教育探讨甚多,而对该专业研究生层次教育-精英教育甚少涉及。《中国大学教育》2006年第12期刊登了南开大学文学院宁稼雨教授的《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要培养精英素质》一文,该文从学习重点的差异、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学术研究过程的艰难三方面对怎样培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精英素质这一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宁教授所论皆为凿凿之见,然笔者读后颇有意犹未尽之感,故作此文以论述之,聊作宁教授文章的一点补充。

当今学界,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年轻学者已露头角,学术刊物不断增多,人文社会科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就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而言,老一辈学者渐次凋零殆尽,而以新时期培养的博士为主体的学者全面占据了学术舞台。整体而言,学术的传承完成了顺利的交接。然而,正如一些学者所担心的:“我们对古典文学的命运却有一丝隐忧,担心在当今学术体制的制约下古典文学的内在精神逐渐消亡,担心未来古典文学界的话语霸权被毫无古典情结的学科带头人所占据,担心未来的新进博士最终以现代学科建设的名义‘革’掉古典文学的‘命’”[1],这种忧虑绝非空穴来风,当前学界的古代文学研究确有沦为其他现代学科附庸的倾向。笔者认为:要想在当今多元化的语境下保持古代文学内在精神的纯一性,要想让古代文学不至于消失在其他学科的侵袭之中,根本环节还在于对从事该门学科研究事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课题,也是古代文学学科能否发扬光大的命门所在。

一、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内在品格

外在行动发生于内在品格,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内在品格。

首先必须具备崭新的文学观念,摒弃将古代文学作为历史附庸、技巧渊擞的狭隘理念,树立将古代文学视为一部与当代相通、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民族心灵史的文学观,具有宏观的大文学意识。古代文学学界倡导宏观研究已有数十年,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似乎存在一种误解,以为题目大才是宏观,于是有了许多大而无当的东西。其实,倡导者的本意并非如此。著名学者陈伯海说:“于是我联系唐诗的发展,晚唐诗坛的分派,乃至由唐诗向宋诗、宋词转变的轨迹,来探讨李商隐诗歌的历史地位,写出《宏观世界话玉溪》的文章……此后,由作家研究进入唐诗总体研究,由唐诗进人中国文学史总体研究,甚而涉足于文化史研究。”[2]陈先生阐释了他本人治学的轨迹,即由宏观步入微观,再由微观回归宏观。由此可见,没有宏观意识的宏观研究实为微观研究的大杂烩,却失了微观研究的严谨扎实,正是一种空疏无用的学风。形成大文学意识观的客观依据是: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以审美心理为主的整个心灵世界感受客观现实作用而外化形成的特殊物质形态;作家的心灵也就是民族心灵的浓缩和积淀,他寄寓在作品中的心灵也就是民族的心灵,体现了民族心灵发展的历史。因此,就本质而言,文学是人类心灵的科学,古代文学本质上也就是人类心灵史的科学。此外,不能满足于从丰富的文学作品中寻绎出古代民族心理的特征及其拓展脉络,还要探明那些消极民族心理的形成原因,用以指导现实,人为消除某些心理环境,从而避免消极民族心理的不良影响。这里的大文学意识并不意味着取消学科界限和专业分工,而是强调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从事人文科学研究必须具有尽可能宽广的理论视野和尽可能渊博的知识储备。就古代文学专业而言具体体现为四方面,一是打通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二是打通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三是打通古代文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联系;四是打通研究与创作的关联。

其次,应该具备将方法、主体、客体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

方法是从实践和理论上把握客观世界,为解决具体课题而采取的途径和手段的总和,也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古往今来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总是与其完善的研究方法紧密相关。任何科学的方法都具有实用性,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方法有其适用的对象,但它没有事先设定用它进行的研究所能达到的层次,出神入化地运用某种方法,自可取得成功。方法、研究主体、研究客体都有自身规定性,要入化境,除首先要把握三者各自的规定性外,还要寻求三者的最佳整合。李泽厚认为:“人们的性格、气质、背景、基础、兴趣、潜力才能因人而异。。。例如有人适合于搞精确考证;有人更长于提出理论问题;有的长于分析;有的喜欢概括;有的更偏于冷静的客观描述;有的则不免主观情感倾向的注入。”[3]他主张在多样的方法中,寻求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研究客体的规定性只有靠苦读积累才能把握,在这一基础上,我们似可采取“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用什么方法”的策略[4],以方法为手段,舍筏登岸,决不可为方法而方法。因此,三者的有机整合是不易的,既有客观的限制,又需主观的努力和识力。也许正因如此,当前古代文学学界我们看到的运用“新方法”的典范性成果还不多。

再次,应该具有大胆可贵的开放式创新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能够拥有今日之辉煌,靠的就是历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有识之士所组成的这支中间力量的开创性探索,假使没有魏晋以来大胆主张文学脱离史、哲而另立门户的有识之士,我国漫长封建社会的文学研究或许长期只是游离于文、史、哲研究之间的“四不像”,假使没有进行纵横贯穿、探索规律的开放式研究的有识之士,古代文学研究也只会停留在诗话、词话式的小本经营;假使没有建国以来大胆主张古代文学研究应不拘于单一社会学模式的有识之士,今日的古代文学研究又岂能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局面?然而,相当部分学者认为:古代文学并非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前沿学科,在当今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已难以像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时髦学科一样,有着施展创新才能的广阔天地。这种偏见促使一些古代文学研究者在业务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更遑论去进行创新和开拓了。殊不知古代文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创新与开拓的余地将永远是难有穷期的,正如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前进而难有穷期一样。从问题的多端性,可以产生大量新的假设;从问题的伸缩性,可以改变思维;从问题的新颖性,可以去探索不同于传统方式的解决方法。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古代文学研究生人才而言至关重要。

上述三种品格,即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必备的人文素养。与该素养相适应,研究生人才还应该具备扎实的美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史知识,对伦理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史知识也应有基本了解。总之,应最大程度地掌握关于人的学说,尤其是有关汉民族学说的知识。

二、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措施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的各种转变,以及这一转变对于学术的推进,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与学术界其它领域一样,上世纪80年代初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拨乱反正仅仅是一场序幕。本世纪初,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掀起的“新方法”热及“宏观研究”热,其意并不是某种方法或研究模式的单纯倡导,实质上是借助当时思想界和文艺理论界的新的话语方式,旨在清理长期盘踞于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旧的政治一元论霸权,扬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使古典文学研究由单一的政治批评转变为多元的文化、美学、文学批评,同时又不致于影响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要想实现这一目的的话,新型研究人才的培养对古代文学研究系统的更新转变具有战略性的价值意义。而哪些人更有可能成为新型研究人才呢?我们认为:老年学者和大部分中年学者的知识结构以及研究方法基本已经定型,能够使文学观和研究方法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只能是青年古代文学研究者,其范围主要包括在高校从事古代文学教研任务的人员,在社会科学研究部门从事古代文学科研的人员,在校学习深造的研究生,大学生以及部分青年业余文学研究者。他们中的部分人有可能通过广泛接触各门人文学科及其前沿动态,并广泛接触新科学方法论知识而转变成新型人才。而在这些人员中,研究生群体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才能实现研究生向新型研究人才的转变?首要条件是研究生本人基于当前学术界发展状况而对古代文学现状产生的不满情绪和改革需求,这是转变的内在动因。此外,必要条件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有关制度和观念的相应改革,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改革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建构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创造力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新型模式可以避免将古代文学研究塑造成泥古不化,矜夸多识而盲于现实,无益新知的“掉书袋”,而有利于使其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开动智力去鉴别,评价所学知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并由此出发去发掘创造新知识。导师可以要求研究生独立查阅文献,要求他们针对相关问题写综论或述评,并争取在有关的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是对研究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与分析能力、汉语的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还应从多个角度了解研究生的情况,从入学直至论文撰写阶段,要不断发现学生在科研基本功训练上、知识面上的薄弱环节,并及时指出,使之加以充实改进。也要了解学生的为人,并与其及时交流。同时,导师也要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捕捉研究生思维活动的闪光点,才能有利于开发研究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塑造其创新人格。

其次,与教育模式的改革相适应,要调整古代文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并改变教学方式。除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外,要适当根据学科的相关性以及研究的兴趣和要求,广泛开设人文科学各学科的选修课,对于一些相关性密切且研究生兴趣浓厚而本院校却不能开设的课程,应允许并积极支持研究生跨校选修。所有选修课程都应该采用多提示、低课时的(包括提示学科重点、主要书籍文献和解疑)的教学方式,而不必进行规定性考试,研究生在学习中确有所得者,可作自选题论文呈教师批阅。只有做到广泛开设选修课与讲授方法的改变相统一,才能使古代文学研究生既不致因课程繁多、考试频仍而被动听讲、死记硬背,从而泯灭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够多、快、好、省地获得形成创造力所必须的广厚知识基础,这一知识基础也是形成全新文学观和宏观研究气魄所必需的。

再次,要改变古代文学研究生信息相对闭塞的现状,充分保障其信息来源。不仅保障其一般信息来源,如各类古籍文献和前人研究著作以及本学科的各种刊物杂志,而且要重点保障那些传达相关学科前沿动态以及新技术革命和新科学方法论最新成果的信息来源。不仅要保障其静态信息来源,积极主动地提供各类书刊和网络资源,而且也不能忽视动态信息来源的摄取,允许、支持并积极组织古代文学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指导教师不要以自己习惯的传统治学方法限制研究生的学习和思维,不要将研究生所具有的新文学观念及其所运用的新方法视为旁门左道,也不要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失误和偏差来否定其研究,而应该在责任中加入对其勇于创新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各有关方面都能对古代文学研究生采取宽容谅解乃至支持的态度,那就必然会促使大批研究生迅速转变为新型研究人才。

注释:

[1]周裕锴:《原文阅读与经典模拟》,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12期。

[2]陈伯海:《中途小识—谈谈我对文学史模式的探求》,文史知识,1993年,第4期。

[3]李泽厚 :《在多样的方法中找到最适和自己的方法》,《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22页。

[4]董乃斌:《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性和新方法》,《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44页。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1996,(9).

[2]王前新.创新教育全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

[3]王小盾.在文学研究的边缘[J].文史知识,2003,(5).

[4]宁稼雨. 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要培养精英素质[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

[5]李素娟.大学文科教学改革之我见[J].江苏高教,2004,(6).

老年学科建设范文第4篇

据本次大会执行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在致辞中介绍,本届论坛以“中国高血压与脑卒中10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涵盖了宏观到微观、基础到临床等多角度学术观点的内容,同时新增了“心脑血管疾病与传统医学”、“中青年学术论坛”、“健康大讲堂”等新板块。会后,本刊记者围绕上述话题,对孙宁玲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4C论坛,屹立在心脑血管领域最前沿

据记者了解,在9月15日的开幕式上,大会执行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院长在热烈的掌声中登台致词,与大家共庆“中国心脑医学论坛(4C论坛)”的辉煌历程,共谋“中国心脑医学论坛(4C论坛)”的美好未来。在开幕式当天,各主要领导、专家先后做了关于“中国高血压与脑卒中10年回顾与展望”的致辞,同时“中国心脑医学论坛”的多位领军人物也做了精彩报告。

中国心脑医学论坛执行主席孙宁玲教授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4C论坛”历经十年的发展进程,也和与会专家分享了过去十年承办4C论坛的成功经验。孙宁玲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自2002年首次举办论坛至今,4C论坛已经成为心脑血管领域的高端论坛。在过去的十年里,感谢上级领导的大力扶植,感谢众多专家学者的倾情支持,感谢全国各地医学同行的积极参与,更要感谢各大企业的鼎力协助,使4C论坛屹立在我国倡导心脑同治理论的最前沿。

孙宁玲教授说,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现今中国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预计在未来数十年,由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各种疾病还将不断增加。心脑血管防治与保护十分必要且急迫!

在回首“4C论坛”走过的十年长路时,孙宁玲教授简短说:“为了更好地共同应对来自心脑血管疾病的巨大挑战,2002年夏末,首届‘全国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脑卒中防治论坛’在北京、上海、广州相继亮相;2008年,该论坛正式更名为‘中国心脑医学论坛’。十年弹指一挥间,论坛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心血管高血压领域为主,联合神经内科及其他交叉学科共同发展,在诊治与防控方面进行‘跨学科、多方向’探讨的自身特色。在未来的道路上,论坛将继续秉承以中国心脑血管疾病规范诊疗为中心的方针,遵循转化医学,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扶植基层区域学术带头人。”

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减少血压波动性、血压达标

谈及专业问题,身兼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常务理事等职的孙宁玲教授,“三句话不离本行”地首先谈及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血压控制问题。她认为:“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压的持续增高是一种最重要的原因。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的风险就升高46%。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几率则会上升14%。据2002年的营养健康调查发现,高血压已是我国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目前我国已有1.6亿高血压患者;而血压的长期增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及事件发生的不良影响,已极大地损害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因此,高需要的达标治疗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国际、国内提倡合理的联合治疗的目的在于较好的达标,降压的获益体现在对器官的保护及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降低。降压达标对临床器官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后,孙宁玲教授指出:“器官损害的程度与血压水平及血压波动直接相关。”她进一步介绍说:“从东、西方人群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血压水平不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在相当大的测值范围内与中风的危险性有连续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年人为主的人群中,舒张压长期降低5mmHg,可使中风的危险性降低35%~40%;HOT研究显示,舒张压降低至83mmHg,心脑血管风险可以降低31%,并且不存在舒张的低限水平。但随着年龄的增高,收缩血压的水平与脑出血和脑梗塞都有正相关关系。”

“急性及慢性应激对血压及血压波动性会产生影响,应激会造成血压异常波动,将对靶器官产生影响。应激是导致控制昼夜节律的生物钟的分子机制(即时钟基因)以及自主神经分布的异常(即神经重构),应激后时钟基因表达及自主神经分布的异常在靶器官损害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孙宁玲教授继续阐述道,临床流行病调查还发现:应激可使冠心病事件(冠心病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增高,这与血压水平有联系的正相关关系。这种相关的强度约为与中风相关强度的三分之二。已发现心力衰竭的危险与肾脏疾病的危险性与血压水平有关,但这些关系的强度还不像中风和冠心病那样明显。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心力衰竭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是可以明显获益的。鉴于上述的心脑肾的终末疾病均与高血压有关,因此合理、有效地进行血压的控制应作为心、脑、肾、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础、降压的治疗策略不仅仅为降低血压,还应放在改善器官的损害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点上。

孙宁玲教授接着又指出:“器官损害与高血压患者不同的血压类型相关。”她详细阐述说,人们长期以诊室血压作为诊断血压水平的标准。近年来,动态血压测量技术的开展纠正了一些由于诊室血压诊断的不足,单纯的诊室血压测量不能识别出那些“隐形”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135/85mmHg)及“白大衣”高血压(诊室血压BP≥140/90mmHg;动态血压

“降压药物对不同的器官起到的保护作用也有所不同。”孙宁玲教授继续阐释着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大量的循证医学已经证实ACEI、ARB在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其对肾脏的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效应(即扩张出球小动脉大于扩张入球小动脉),实现了降低蛋白尿的特性,由于这类药物的抗氧化应激、改善肾脏细胞外间质的非血液动力学作用效应,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体现出可以延缓肾病的进展,并使大部分患者获益。循证医学也证实钙离子拮抗剂的长期治疗在改善颈动脉硬化、延缓颈动脉增厚的程度及延缓冠状动脉内的斑块进展方面优于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目前认为:两种降压药物将血压水平降至一样水平(血压达标),而两组药物的主要重点出现差异者,可能存在一定的降压以外的器官保护作用。

“已公布的LIFE研究就显示了这样的结果。”孙宁玲教授认为,LIFE入选的均是左室肥厚的高危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1岁。随机分为ARB(科素亚)治疗组及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治疗组。随访5年,研究结果表明,在血压下降幅度相同的情况下,与以阿替洛尔为基础的方案相比,以氯沙坦为基础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24.9%。这一结果在单纯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亚组分析中也得到了同样的证实;而诸多研究也显示,合理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对那些高危的患者更有意义。

在谈到减少脑卒中如何从平稳降压中获益的问题时,孙宁玲教授认为,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收缩压下降10mmHg、舒张压下降5mmHg,10年内对于极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可使心脑血管事件的绝对风险下降10个百分点。在5个老年抗高血压的荟萃分析中,对12484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随访5年,发现收缩压降低12~14mmHg,舒张压下降5~6mmHg,使脑卒中的风险下降34%。而国际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60mg/d治疗4年,由于缓慢降压,血压从治疗前177/99mmHg降至4年后的138/82mmHg,并使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50%。降压药物联合的原则应当体现协同降压,使降压幅度增加,同时联合降压的不良反应不增加或者减少,这称之为合理的降压联合。而联合后降压作用增加但不良反应也上升,这种联合则会使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下降。目前,中国高血压指南提出了降压药物的联合方案,即:ACEI或ARB+利尿剂;CCB(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ACEI或ARB;CCB(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CCB。以上的联合方案体现了协同降压及副作用少的原则。2005年公布的2项重大的临床研究试验,则体现了优化联合治疗对降低事件的益处。

在结束这个话题时,孙宁玲教授建议:“在临床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减少脑卒中方面,应当首先对有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选择初始降压药物时,应关注血压下降的平稳性及有效性,此药不应当增加危险因素。其次对已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应考虑此药物可以逆转靶器官的损害。第三,对已有相关的临床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应具有可以改善相关临床疾病的适应证。第四,还必须认识到,降低药物不仅具有血压控制的特点,还有降压以外的可能器官保护作用,但应当充分考虑血压的达标及减少血压波动的特点。最后必须认识到,对降压药物合理的优化联合应用,既可以使血压达到靶目标水平,又可能更好地改善危险因素、逆转器官损害,最终可以达到总死亡率下降的目的。”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任重而道远

在采访中,孙宁玲教授提出:“我国是高血压大国,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在我国不同于西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我国由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发病率很高。从高血压到动脉硬化再到脑卒中是有一个过程的。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病变的发生、发展,是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又一重任。”

据此她说:“要想提高我国高血压的防治水平,切实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广大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的认识极为重要。同时,心、脑血管系统无论在解剖上、生理功能调节上及致病因素方面,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对合并脑血管事件的高血压及冠心病的高危患者,如何进行血压的控制、如何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如何使用他汀类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在心血管内科与神经内科的医生和专家学者之间还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不同和争论。目前随着循证医学的进展,一些新的证据不断推出,要达到认识的统一,是需要通过‘心脑对话’取得一定共识的。中国心脑医学论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心脑对话’十分重要!”孙宁玲教授继续说:“比如说,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反映心脑血管病变的窗口,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指标和中间终点,过去很少有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想到给病人进行颈动脉的检查。在以往的各届论坛上,与会专家曾多次就‘高血压动脉病变与脑卒中’的关系展开研讨与交流,心血管和脑血管专家分别从动脉功能异常及颈动脉病变进展中的治疗对策、颈动脉病变在TIA及缺血脑卒中发作中的作用——比如危险因素、自然病程、处理等方面的差异等,以及24小时血压波动性对颈动脉病变与脑卒中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不同血压状态在不同颈动脉病变时对脑血流的影响以及降压、降糖和调脂治疗对颈动脉病变的延缓和逆转作用等,多角度深入探讨颈动脉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诸多成就,达成了诸多共识。”

据记者了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专业是北京市综合医院中第一个成立的高血压专业科室,下设高血压病房、高血压研究室、专家门诊、专业门诊、心电图室、动态血压监测室、超声检查室和实验室等,坚持基础和临床科研共同发展的道路,在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都处于国内高血压领域的第一方阵。在采访中,记者希望了解一下该团队在学科建设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

孙宁玲教授介绍说:“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对高血压所涉及的器官损害如动脉硬化、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从发病机制到病理生理过程进行了系列研究,为更好解释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机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具体的数据及经验。在基础与临床结合方面,进行了药物基因组学、血压波动性以及神经内分泌激素与高血压相关关系的系列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在临床方面,更是在血压波动性、左室肥厚、颈动脉硬化、微白蛋白尿及代谢综合征等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近些年来,陆续申请到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科技部‘863’项目等多项国家课题,以及国家教委‘211工程’、‘985’课题等多项基础研究基金。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开展各种与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有关的专业检查项目,包括血管功能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交感神经张力测定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等心血管新的危险因素的测定。在学术交流方面,已组织召开了全国性高层次的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大型专业性会议多次,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广大医师的欢迎;尤其是已成功举办十届的全国心脑论坛,第一次创新地将两个相关学科联系在一起,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多学科的共同发展。”

孙宁玲教授继续介绍说:“自2002年以来,我们定期举办北京市基层医务人员高血压相关知识培训,对于普及高血压知识,提高基层医师高血压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并倡议并成立了由北京大学十所教学附属医院参加的北京大学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论坛,旨在更好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调动心血管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专业人员的积极性,通过专业的互动、学习、讲演等活动,在全国体现出北京大学在本专业领域的实力,并带动及逐渐领导全国的心血管高血压动脉硬化专业。”

话题回到刚刚闭幕的“第十届中国心脑医学论坛(4C论坛)”上,孙宁玲教授坦率地说:“自2003年起至今,‘心脑医学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在以往各届论坛上,国内外广大同仁从脑卒中的流行病学、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的循证医学证据、脑卒中防治中抗凝药的合理选择、脑卒中与颅内外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干预对策、代谢性疾病与脑卒中、抗动脉硬化治疗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中的作用以及脑卒中患者如何降压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对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孙宁玲教授最后说:“经过10年的携手前行,我们肩负着繁荣学术、规范临床、指导诊疗、培养人才的重任。学科发展需要我辈不懈的努力。我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联手全国各地的医学同道,团结一心,一定可以使我国心脑共患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得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