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创新能力;调查分析

目前,大部分浙江省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只不过专业名称稍有不同,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贸易类(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医药方向)、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纺织设计与贸易类等。招生类型主要有文科、理科、单考单招和五年制转入(3+2)四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中小微企业。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缓1慢的情况下,一方面,很多中小微企业纷纷裁员降低成本以求度过难关。就业难就成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毕业时面临的紧迫任务。另一方面,随着出口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对外经贸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为了切实了解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更好的促进外经贸人才的培养,开展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调研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是基于企事业单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学生和实际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三维视角进行的。根据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我们的调查目的,我们设计了3份不同的调查问卷,即高校企事业单位问卷、学生问卷和高校专业教师问卷。企事业单位问卷选取浙江宁波、绍兴、杭州、温州等地区的外经贸企业、事业单位共49家外经贸一起进行调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问卷包括绍兴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2015级毕业生。同类院校同类专业教师调研主要是到嘉兴、杭州的两所兄弟院校调研。

2.调研方法

三份问卷在编制过程中先参考了相关文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头脑风暴法将已有研究成果重新讨论,加入新的开放式问题,在广泛征求来自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教师、学生与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基础上,编制形成的相关选项。49家外经贸的企事业单位调查问卷,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电邮方式)和实地访谈两种方式进行。企业所在地覆盖了浙江的几大主要城市。其中我们对绍兴、义乌、海宁和宁波的10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调查是通过向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实务专业2009级-2015级的21个毕业班共发出学生问卷500份,其中收回问卷301份,有效问卷235份,有效回收率为60.2%。实际从事教学的专任教师问卷选取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任教师。访谈对象主要是选取我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2015级各班的学习委员、相关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任课教师及个别企业的经理代表。通过与他们座谈、单独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任课教师和企业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和岗位对接情况在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二、调研结果分析

1.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分析

(1)教师、学生和企事业单位都倾向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问卷调查显示,49.3%的专任教师、51.6%的学生和54.7%的企事业单位认为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2.8%的专任教师、35.4%的学生和40.1%的企事业单位认为应该是应用型人才,10.4%的专任教师、8.9%的学生和3.6%的企事业单位认为应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只有7.5%的专任教师、3.1%的学生和1.6%的企事业单位认为应该培养复合型人才。这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的背景下,深处时代变革的教师、学生和企事业单位,都已经意识到了经济全球化对经贸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不仅能够从事一般的经贸岗位工作,而且都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见表1)

(2)课程结构基本合理。对于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结构,73.5%的专任教师认为基本合理,16.4%的教师人才不太合理;60.4%的学生认为基本合理,20.9%的认为不太合理;51.6%的企事业单位认为基本合理,39.7%的认为不太合理。(见表2)

2.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程度

通过对兄弟院校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表示“非常关注”的人数占34.8%,“比较关注”的占47.6%,“关注”的占17.6%,;2005级-2009级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学生当中有28.1%选择非常关注、50.4%选择比较关注,21.5%选择关注;企事业单位对创新能力培养格外关注,其中35.7%选择非常关注,40.5%选择比较关注,这说明在当前全社会崇尚创新的大背景下,专业教师、学生和企业对创新能力培养普遍持关注态度。(见表3)

3.创新能力素质的内涵

创新能力素质,集中反映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从更高层次上提升和评价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素质。53.6%的专任教师、48.4%的学生和52.6%的企业选择了业务拓展能力。(见表4)这说明业务拓展能力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创新能力素质中处在的核心地位。关于如何培养业务拓展能力方面,而在形成和培养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的业务拓展能力调查中,显示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和专业、毕业实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同时,各类专业学术竞赛和学年的毕业设计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社会实践调查和毕业实习,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经验和阅历,而这一点正是外经贸企业招聘职工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见表5)

4.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际状况

关于当前学生实际创新能力状况,有53.6%的专业教师、58.4%的学生和39.4%企事业单位认为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很强,只有3.6%的教师、6.7%的学生和4.6%的企业认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强,这说明我院毕业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识深刻,但是创新能力不强。(见表6)

5.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在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方面,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创新能力的因素占较大比重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分别站到45.1%和42.4%,而自我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所占的比重比较小,但是事实上自我创新意识和自身的思维能力却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的内在因素,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学生对创新能力概念认识不清的现状。(见表7)

6.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在面向2005级-2009级学生的抽样调查中,“您通常以什么形式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可以多选)”,选项占的比例最大的是参加科研项目训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其中有76.8%的学生认为通过参加科研项目训练可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70.1%的学生认为通过小组讨论实现,46.7%学生认为通过案例分析实现。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创作良好地合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见表8)

在面向专任教师的问卷调查中,“您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教学中应该?”,多数专任教师认为通过建设教育创新工程,提高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改革教学理念,改革灌输式教育为启发诱导式教育,其中有53.42%的专任教师认为通过建设教育创新工程,提高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改革教学理念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8.72%的老师认为通过改革灌输式教育为启发诱导式教育来实现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见,大多数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见表9)

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的创造力

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依靠长期综合性的陶冶与熏染,而民主、自由、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创新能力素养成长不可或缺的土壤。只有在良好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和性格塑造,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一个公正、平等、竞争的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成长环境。

2.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素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创新型师资队伍,只有教师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外经贸人才。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就无从谈起。要建立健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机制,包括管理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增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

3.更新传动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来自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单一知识结构难以提高创新能力,合理的课程体系是知识结构优化的保证。在设计课程体系方面要体现多学科的交叉、文理的渗透,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具有人文、社会、经济、法律、管理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4.积极改革考核方式与考试方法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应灵活多样,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为加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考试可以采取知识和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点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有实践环节的要进行实践能力考核。具体考核形式可以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小论文、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以促进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加强校企协同创新,整合实践资源

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操作层面,要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各产业的协同创新,借助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当然,校企合作的前提是互信,合作的基础是互利,合作的目标是双赢。校企双方要建立长期合作的机制,可以以项目带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现校企双赢的目标。

总而言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专业的教师、学校管理者,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要不断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为社会培养大批创新型外经贸人才,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瑞荣.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对外经贸,2012(9):125-127.

[2]吴建功,万雅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实践能力结构探究[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1):116-118.

[3]胡俊文汪朝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索质的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6,(5):63-64.

[4]惠啸.地方综合性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11):317-318.

[5]江高翔.论大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54-56.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元上都遗址分为城址与墓葬区两大部分。其中城址由宫城、皇城、外城和关厢四大部分组成。宫城呈长方形,东西宽570米,南北长620米,主墙体用黄土版筑而成,外侧以石条为地基,以青砖包砌,现存城墙高约5米。宫城内的主要建筑大安阁、穆清阁、水晶殿、香殿、宣文阁、仁春阁等建筑遗迹清晰可辨。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1400米,城墙用黄土版筑,表面用石块包砌,墙体残高约6米,建有高大的角楼。乾元寺、大龙光华严寺、孔庙和道观等宗教建筑分布其中。外城为正方形,每墙皆长2220米。城墙用黄土版筑,现存高约5米。外城北部是皇家园林,称为“北苑”,当时这里有“高榆矮柳,金莲紫菊”,是皇家豢养珍禽异兽、培植奇花异草和举行小型射猎活动场所,著名的“棕毛殿”就建在这里,也是举行大型宴会“诈马宴”的所在。西部是“西苑”,内有忽必烈汗所建的行宫,是皇帝的避暑地区。

元上都现存有13个城门。其中宫城分别为东、西、南“丁”字三街相对的东华门、西华门和御天门,元诗:“东华、西华南御天,三门相对腻池连”即指的是这三个城门。皇城南门为明德门,北门为复仁门,皇城六座城门均建有瓮城,在皇城和宫城墙体外侧,建有护城河环绕。

上都城的东、西、南、北都设有关厢区。关厢内建筑分为粮仓,大型院落,小型民居和临街店铺等几大类,建筑布局整齐划一。在西关发现的东西向主干街道两侧,有成排的临街店铺遗迹,此类建筑均连有后院及成排的住房,应是元上都的商业区。东关因靠近皇城,地势空旷,遗迹较少,为王公贵族觐见皇帝之处,也是帐幕云集之所。元代有“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帐房乱如云”的诗句,即指的就是元上都东关、西关当时的场景。南关遗址为酒肆、客栈一类的建筑遗存,因靠近滦河,故元诗有“滦水桥边御道西,酒旗闲挂暮檐低”的描述,也有“滦河美酒斗十斤,下马饮酒不计钱”的感叹。北关为屯兵之所。在北关,发现了建筑规模较大的并列的两处整齐划一的建筑遗迹,应是驻军的院落遗址。

在元上都城址西北外侧还保存一处完整的防洪设施,这就是著名的铁幡竿渠,是由郭守敬于大德二年(1298)实地勘查设计的。目前堤身与沟渠仍然保存完好,全长6千米,堤身用褐色粘土夯筑、外用石砌。每当雨季来临,洪水暴发,铁幡竿渠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在元上都城址周边较远的地区还分布有羊群庙祭祀遗址和砧子山、卧牛石、一棵树墓葬区。羊群庙祭祀遗址位于元上都西北3.5公里处,由4处祭祀遗址组成。祭祀遗址均由石围墙、祭台、汉白玉石雕像和建筑基础及供祭遗存组成。汉白玉石雕像雕刻精美,人物端坐于靠背圈椅之上,形象逼真。史载元文宗时,太平王燕铁木儿祭奠先人石橡,“像琢白石,在滦都西北七十里地,日旭泥白。负重台架小室贮之,祭以洒湮,注彻,则以肥脔周身涂之。从祖俗也”(见许有壬《陪右大夫太平王祭先太师石像》《至正集》卷一六),从中可以窥到羊群庙祭祀遗址的具体性质。砧子山墓葬区位于上都城东南的砧子山的东南和西北两侧的山坡上,共有500余座墓葬,多数都有石砌方形茔墙。卧牛石墓葬区位于元上都西北,墓葬地表均用自然石块叠砌一凸字形墓茔,有砖椁墓、木椁墓和竖穴土坑墓三类。一棵树墓葬区位于元上都古城西北的另一处山坡之上,墓葬地表形制多为石圈状,主要为竖穴土坑墓与木椁墓两类,根据出土遗物与埋葬方式判断,一棵树墓地应为元上都城内部分蒙古人的墓地。

考古调查发掘揭示

真实的元上都

元上都遗址的考古调查与研究工作,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原田淑人一行对元上都进行了考古调查、测绘,其调查报告《上都一蒙古多伦诺尔元代都城址调查》首次把元上都分为内城、外城与外苑城三部分。1973年,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贾州杰、李逸友等学者对元上都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调查与测绘,并发表《元上都调查报告》一文。此次调查将元上都遗址按都城的建制划分为宫城、皇城、外城三大部分,确定了大安阁、穆清阁、华严寺、御天门、明德门、龙岗、御苑、广积仓、万盈仓、铁幡竿渠的具置。1990年至2003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元上都明德门遗址、大安阁遗址、皇城东城墙、砧子山墓地、一棵树墓地、卧牛石墓地及羊群庙祭祀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基本上摸清了元上都遗址重要建筑的基本形制及地下文物的埋藏情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首次对元上都遗址进行了航空遥感摄影调查,这对于准确地判断元上都遗址遗迹分布与组成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象泉河流域是西部最为重要的古代文明发祥地,历史上著名的象雄王国(汉文史书称其为“羊同”、“女国”等)、古格王国都曾以这一流域为中心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化。由于这一流域与南亚、中亚紧相毗邻,因此也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一个十字路口,历来被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以意大利藏学家G・杜齐为代表的外国学者开始在这一区域内进行考古调查,但在50年代初期以后,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地区的考古工作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学者才重新进入到这一区域开展考古工作,相继取得了佛教时期的古格故城考古、托林寺考古、皮央・东嘎石窟寺考古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考古新成果。

在国家文物局边疆考古专项资金的资助下,由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学系与自治区文物局联合组成“象泉河流域考古调查队”于2004年6至8月赴象泉河流域对中方境内沿岸文物古迹进行了调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此次调查工作以象泉河发源地噶尔县门土乡为起点,西抵札达县香巴乡,主要在象泉河上游地带由东向西展开,新调查发现石器地点、大石遗迹、古代墓地、岩画等各类前佛教时期遗存以及石窟壁画、寺院遗址等佛教时期遗存17处,复查既往发现的文物点11处,获取了大量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于全面、系统地认识这一流域各个历史发展阶段考古文化的面貌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尤其是对这一地区前佛教时期各类考古遗存的发现,对于揭开历来文献记载不详的古老的象雄文明的神秘面纱,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所谓“前佛教时期”,主要是指以佛教为立国之本的古格王国成立之前的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约当公元10世纪以前。此次调查发现的前佛教时期考古遗存中,最为重要的是位于噶尔县门土乡境内的“穹隆银城”遗址群的发现。“穹隆银城”藏语称之为“穹隆古卡尔”,相传是历史上象雄王国的都城所在地,遗址地处札达盆地东缘的象泉河北岸,有名为曲那河、曲嘎河、朗钦河的三条小河在遗址南侧交汇,故小地名亦为“曲松多”。经调查队周密的调查测绘,初步查明该遗址分布于略呈北东――南西走向的长条形山顶,依地势高低和遗迹分布状况,可共分为A、B、C、D四个小区,遗址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

A区位于山顶地势最低的南部,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地面相对较平缓,建筑遗迹最为集中,经编号的地面建筑共有90余个单位,均为由砾岩岩块或砾石砌建的地面建筑。据观察,A区建筑依用途大致可分为防御性建筑(防墙和堡垒等)、家庭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宗教祭祀建筑、生活附属设施等类型。防御性建筑均分布在A区山顶东、西、南三面边缘,居高凭险,由多重防墙和与之连接的方形堡垒、暗道构成;家庭性居住建筑主要分布在A区的东、西两端,常见为方形、圆形的多间式或单间式,部分附有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牲圈类设施。可能具有公共建筑性质的遗迹分布在A区中部,其开间较大,有的依地势用砾岩岩块砌有多重阶梯。生活附属设施在A区主要有两类,一是附属于家庭式居址的畜圈类,二是分布在居址群中圆形水坑,推测可能作为积蓄居民牲畜用水的蓄水坑;宗教祭祀性建筑一处主要发现于A区西南端,该处建筑遗址平面呈长方形,近正南北方向,依地势呈南低北高状,经发掘在遗址北端封土墙内出土有一尊青铜双面神像。A区地势相对平缓,建筑密度最大,建筑形式和用途多样,保存的墙体相对较高,地面采集遗物较多,推测是遗址的主要生活区。

B区位于遗址中部的西北边缘,地势高于A区,并与C区之间有一凹地相隔,东西长约350米,南北宽15~50米,面积近1.5万平方米。B区地处山顶最高的西缘部位,经编号的建筑遗迹共计13个单位,其中主要是建在山顶崖边的防护墙、堡垒等防御性工事建筑,另在B区北部发现有可能与宗教礼仪活动有关的建筑遗迹和一个地道入(出)口。B区的防护墙遗迹自西向东分布在山崖边缘,现存总长度近300米。据观察,原防护墙体一直是沿山崖而建,分为建在山顶地面的主墙和建在外侧崖坡下的护墙两部分,主墙及护墙皆用人工凿下的砾岩岩块和少量砾石、石板(条)砌建而成,但主墙只有一条,宽0.6~0.8米,现存高仅0.1~0.3米;护墙则建在崖坡外侧,根据坡度的缓陡,护墙的位置和形式(多重或单墙)亦有所不同,少数墙段还发现有插在墙体中的木桩残段,推测可能是原墙上的旗杆之类残迹。B区东北端的一组建筑建在山顶最高处,与A区的居住性建筑明显有别,并且在该组建筑下发现有早期的文化层(灰土),推测其相对年代晚于遗址的早期,其用途亦可能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此外,B区和C区是整个遗址中地面砾石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且均处于遗址的东南、西北边缘,据现场观察,可能是有意在防墙、堡垒工事附近堆放砾石,以作防敌进犯时的武器。

C区位于遗址中部的东南边缘,地势亦高于A区,与B区基本相对,东西长近300米,南北宽约30米,面积近1万平方米。C区地处山顶东北的最高部位,经编号的建筑遗迹共计20个(组),其中大部分是建在山顶东北边缘的防护墙、堡垒等防御性工事建筑,在C区西部(今小拉康附近)发现有一组可能具有宗教礼仪功能的公共建筑。C区防御性建筑的分布,先是自东向西,再转向由南向北,形成一个“L”形建筑群,现存总长度约200多米,其中编号为04KLCS13的遗存是一处较为典型的堡垒与防墙相结合的建筑,另在崖坡外侧亦发现有多重护墙遗迹。

D区位于遗址的最北端,与A、B、C三区不同,遗址的D区是在高程略低的另一个山丘顶上,且遗迹相对少得多,经编号的建筑遗迹仅8处,全部为防御性工事建筑,其中04KLDS8是一处带防墙的多间式堡垒,附近有一圆形水坑,可能是作为较长期居住的一处防守营地,从整体上看,D区应是这处大型聚落遗址镇守北部的防御重地。

遗址除山顶的A、B、C、D四区之外,在山体崖坡下亦保存有少数防墙遗迹和可能通向山顶的暗道口。尤其是B区北端的崖坡下,用砾岩岩块沿山坡砌建有数道护墙,建墙的岩块修整整齐,比较讲究,由此可见琼隆城遗址军事防御设施和城堡的规划建筑事先显然经过周密布局安排。

在穹隆银城遗址地面采集到的文化遗物主要有:夹砂红褐陶器残片若干;多种形状的磨石、石臼、石片等石器;铁甲残片;铜口器残件;料珠等装饰品;骨料及骨器残件等。大部分遗物采自遗址A区,D区未见遗物。

与穹隆银城遗址共存的另一处大型遗址是泽蚌遗址,该遗址位于穹隆银城遗址山脚下

曲那河谷西岸的一级台地,其东紧临曲那河,其西与曲那河二级台地相连接,遗址的南、北两面为河谷狭窄的入口,遗址正好选择建在河谷的宽谷台地上。据初步调查,该遗址分别由居住聚落、列石遗迹、墓葬群等不同遗迹组成,占地范围南北长约1300米,南北最大宽500米,分布总面积近60万平方米。

居住遗迹是泽蚌遗址的主要部分,集中分布在遗址的中部、南部的河流一级阶地上,大体上呈南北一线排列。居址建筑显然事先经过周密规划,成组布局,形成错落有致的房屋群落,其中以遗址中心部位编号为第6、12、13、14、35等组房屋建筑遗迹规模最为宏大。以第6组房屋建筑遗迹为例,由大小近20余间房屋以及火灶、石台(坛)、石框等构成,在总体建筑布局内形成不同用途的功能区。房屋形制主要以方形、长方形为主,各类房屋皆在地表遗有明显的石砌基础的残痕,均采用砾石砌建,从遗址所处自然环境分析推测,这些建筑用材均就近取自曲那河谷河滩上的天然砾石堆积层。在主要建筑组群的周边,还散布有一些相对规模较小的建筑遗迹,形制除有方形之外,还有圆形以及不规则形等,推测后者可能系搭设帐篷等遗留下来的痕迹。

在遗址的东部近二级台地处,发现有大小不等的土坑,形制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从其分布在建筑遗址周边、具有一定规模等特点推测,或有可能系当时人们用以蓄水的水坑之类遗迹。

墓葬是该遗址内另一重要的门类。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墓葬主要分布在居住遗址的南、北以及西南部。从墓葬的规模上划分,既有规模巨大的大型积石墓,也有形制较小的积石墓葬。其中,尤其以编号为M2 的一座积石墓体量最为宏大,该墓全部采用天然砾石人工垒砌,砾石之间可能采用泥土作为粘合,大体上可分为石基础及墓丘两个部分。石基础形制呈长方形,长62米,宽17.3米,逐层向上收分,形如梯形。在石基础之上再垒砌墓丘,因早年盗掘破坏严重,墓丘已基本不存,并形成向下的巨大盗坑。墓葬现存高度约3―6米。在该墓的西部(背面)位置,发现有石砌成的门道样遗迹,此外还用砾石砌建有三座圆形或近圆形的石台,推测后者的用途可能属于祭台或祭坛一类建筑。编号为M1的另一座积石墓体积次于M2,但也基本上可以归入大型积石墓。此墓平面形制呈梯形,顶边长28米,底边长24米,两腰分别长31和31.5米。垒砌方式与M2相同,也采用天然砾石层层收分叠砌成墓葬基础,其上再砌墓丘,墓丘现亦被盗掘破坏,形成4个巨大的盗坑。墓葬现残存高度约2―5米。遗址内的小型积石墓主要集中分布于遗址的南部,成群分布,多呈东南―西北方向排列,墓葬多为边长1.3×1.5米,采用砾石砌出边框,其残存于地表部分的石框基本与地表平齐。

此外,在遗址内还发现有石砌的石台(石坛)多处,如编号为66的一座石台,形制呈长方形,在石台的一端有凸出的圆形台坛与石台相接,其用途或与某种特殊的祭祀礼仪活动有关。泽蚌遗址的东端紧临曲那河岸边,遗有一座列石遗迹,遗迹的基本形状为平面略呈梯形的石框,在石框的西边框及南边框上各树立有长条状的石条,大部已残断,但仍有两根立石的长度在1米以上。在遗址地表采集到部分残陶片。

出土遗物中,穹隆银城遗址编号为04KLAS66的一处可能属于祭祀遗址中发掘出土的一尊双面青铜神像造型奇特,上身,两乳突出,呈跪坐状,一手扶膝,一手向上举持器物(因残破过甚无法详辨),其头部前后两面均有面孔,五官粗犷,面容狰狞,具有西部地区前佛教时期造像的显著特点,明显有别于佛教时期的造像,初步推测其很可能与原始宗教――苯教的神灵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印度湿婆教系统神像风格的影响。

在穹隆银城遗址的周围,还调查发现有地名为拉托、曲松果的两处大型墓地,各有数以百计的墓葬,表面多以石丘为墓丘,经试掘的几座墓葬均以石块砌成石棺。墓地和遗址的附近还发现多处石器地点,采集到大量石器标本,表明这一区域早期人类活动十分密集和频繁。

象泉河上流以穹隆银城为中心的大型遗址群的调查发现,对于推动西部“象雄时代”的考古研究意义重大。据汉、藏史籍的描述,象雄王国建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兵力强盛,以苯教作为国教,有自己独特的文字系统,曾先后建立过不同的都城与城堡,并设立大臣分掌国事。直到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发兵击灭象雄王国之前,象雄一直是雄踞于西部和北部高原的一个强大部落联盟。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相应的考古材料与文献相互应证。此次调查发现的“穹隆银城”遗址群,至今为止当地苯教高僧仍将其奉为象雄王国王子的诞生之地加以崇拜,穹隆银城这一古老的地名也曾见诸于藏文史书的记载。从遗址表现出的时、空特征而言,其属于象雄王国时代遗存的可能性不容低估。遗址内发现的规模如此巨大的城堡式建筑、巨大的积石墓丘、众多的居民聚居区和形式多样的祭祀遗迹等迹象,都暗示出其作为政治、文化、军事统治中心所具备的强大功能。当然,要最终证明其为象雄王国时代的都城,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乡土资源 中学课堂 案例探究 教学策略

一、乡土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新课改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明确指出: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主动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1]。其特别强调课程资源开发中家庭、学校与地方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三方面的有效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学习氛围。

乡土资源是指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学校所在区域各种历史文化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文化名人、历史遗迹、饮食文化、社会经济、民间艺术等方面,其存在形式主要包括文本、实物、传说等,覆盖面广、数量丰富。所以,乡土资源的开发只有依靠教师、学生、社会的有效互动,才能够实现。

开发乡土资源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学过程中乡土资源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于身边所发生的人与事,由于距离较近,会特别感兴趣,因此对于激发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乡土资源的运用对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具有促进作用。陈新民先生指出:“乡土课程资源属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范围,是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若用于替代教材中某些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的内容,可以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2]再次,乡土资源的运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乡土课程是一门探究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对家乡社会走访、观察、实践才能顺利完成。因此,学生对乡土生活的了解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最后,乡土资源开发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陈康衡老师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在寻找我们的根,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根;乡土资源的开发不仅增加了我们对乡土知识的了解,而且加强了我们对乡土的精神联系[3]。

从塘栖古镇资源开发与初中历史与社会《水乡孕育的城镇》课堂教学结合的角度,探讨三维目标与乡土资源的结合。

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分析水对太湖流域民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塘栖地处太湖流域南缘,有京杭大运河南大门之称,为明清时期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因此,结合塘栖古镇资源讲解《水乡孕育的城镇》这一课较有代表性,并且运用学生所处环境诠释教科书中的知识,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有利于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水乡孕育的城镇》一课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运用采访老人、实地考察、完成小论文等形式,培养学生分工合作、交流学习的技能。塘栖古镇的历史遗迹见证古镇的辉煌历史,古稀老人讲述古镇的峥嵘岁月。通过参观历史遗迹、采访老人等形式,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了解身边的人与事,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水乡生活,撰写调查小论文,培养学生调查报告的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塘栖的具体情况,培养对家乡塘栖的热爱;了解家乡水资源污染现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家乡塘栖的生活环境、传统习俗等,树立我以家乡为荣、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观念;通过对塘栖水污染的调查,树立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观念。

二、塘栖古镇乡土资源开发实例探究

塘栖古镇乡土资源的开发主要结合初中历史与社会中《水乡孕育的城镇》一课开展。按照课堂教学的步骤,从新课导入、太湖流域的位置与自然条件、“鱼米之乡”的来源、水乡城镇的形成、水乡城镇的特色、水乡城镇的发展六个方面展开论述。

新课导入:《水乡孕育的城镇》采用视频导入的方法,截取《生活着的运河古镇――古今塘栖》中精彩片段作为导入视频。初一学生对于感官刺激较易接受,并且运用塘栖的纪录片更能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视频内容主要关于塘栖的由来、饮食、交通等,为下文讲述水乡城镇的饮食、交通及城镇形成等内容作铺垫。

太湖流域的位置及自然条件:从塘栖所处位置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太湖流域的具体范围,从而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归纳太湖流域所处位置:长江三角洲的南缘,三面濒江临海;地跨苏、浙、沪两省一市。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问学生塘栖的地形、气候,引导学生回答:塘栖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降水丰沛。运用归纳的方法,得出太湖流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并且对照中国地形图与气候分布图验证归纳结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事物分析的能力。

“鱼米之乡”的来源:让学生独立思考:为什么太湖流域会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可以结合塘栖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运用熟悉知识,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采用提问探究的方法层层设问,逐步引导学生结合塘栖现象寻求答案。首先,引导学生概括塘栖的饮食习惯,以食用米饭和鱼类为主。其次,引导学生回答塘栖地区食用米饭和鱼类的原因,从而推出这里适合水稻的种植和鱼类的繁殖。再次,引导学生分别归纳太湖流域成为“米”之乡、“鱼”之乡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综合概括太湖流域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水乡城镇的形成:给出《太湖流域古代城镇分布图》,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太湖流域城镇密集,沿河流分布。讲述与塘栖古镇息息相关的京杭大运河,其使塘栖成为苏、沪、浙的水路要津,成为杭州的水上门户。并且,讲述塘栖古镇的历史沿革:北宋以前,塘栖只是一个渔村,渔民们在这里散居。元朝张士诚拓宽官塘运河后,人们沿塘而栖,塘栖镇始现雏形。明代弘治年间,广济桥的建造使镇区两岸连成一片,逐渐形成集镇。明清时期,塘栖镇已是富甲一方,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4]。光绪《唐栖志》记载道:“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唐栖官道所由,风帆梭织,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来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陆辐辏,商家鳞集,临河两岸,市肆萃焉”。请学生思考塘栖古镇的形成哪几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结合前述,塘栖古镇被称为“鱼米之乡”,可以推出物产丰富,多余的农产品,需要进行交换,为城镇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需求;从塘栖古镇的地理位置看,京杭大运河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归纳运河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在二者基础上,农村百姓开始在此进行贸易,交易人数不断增多,集市逐渐发展为城镇。

水乡城镇的特色: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家乡在饮食、住房、出行、习俗方面有哪些特色。结合塘栖古镇美食:细沙羊尾、粢毛肉圆、米塑、汇昌粽等,说说这些美食的原材料是什么;展示塘栖古镇的民居图片,让学生总结江南水乡民居的特色;展示塘栖御碑码头与广济桥的图片,并讲述其历史,引导学生归纳水乡交通的特色:以船和桥为主要交通工具;展示塘栖古镇开运节与年味节的报道,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节日,说说水乡古镇节日的特色。最后,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回答水乡城镇的特色。

水乡城镇的发展:给出两幅塘栖图片,一幅为晚清民国时期塘栖的图片,一幅为当今塘栖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感受当生的巨大变化,谈谈自己的感想。展示学校周边水资源污染的相关图片,从身边所发生的污染事件讲述,提醒学生污染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树立我们热爱的水乡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三、乡土资源利用原则

1.教学目标原则

乡土资源与中学课堂的结合,中学课堂教学是其主要目的,乡土资源的利用一定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主次颠倒。在利用乡土资源时,教师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熟悉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如果乡土资源滥用,则会引起教学目标淡化、学生知识结构碎片化等现象,对课程教学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目标性原则是乡土资源开发的最基本原则。

2.学生主体原则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因为乡土资源距离学生生活较近,所讲述的事件是学生身边的事,所描述的历史遗迹就在学生周围。这可以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田野调查、分享交流等方面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乡土资源的运用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方法的传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土资源运用应该注重学生主体原则。

3.运用适当原则

乡土资源的运用必须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由于乡土资源的数量极为丰富,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面面俱到,则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乡土资源运用的适当性主要分为:方式适当性、内容针对性、目标高效性。方式适当性指乡土资源的运用必须根据学生接受能力与心理特点来确定。如直接提供《塘栖志》中的一段史料,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必须转化为其能接受的形式。内容针对性指乡土资源的存量巨大,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全部运用,必须选取最符合教学目标实现的资源。目标高效性指乡土资源的运用其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其要求乡土资源的运用快、好、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1.

[2]陈新民.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12).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古人十分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环境予以立法,禁止污染。商鞅曾制定“弃灰于道者被刑”的环保法律。秦朝的《田律》规定:每年二月起,不准进山砍伐森林;不准设置捕鸟的网绳陷阱;不准诱捕幼兽、幼鸟和抑制鸟卵。苏州虎丘山有一块“永禁虎丘染坊碑”,此碑立于清乾隆二年,颁布了严禁在虎丘周围地区设立染坊,保护河流水质的有关环保法令。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清时期,苏州的棉纺业日益发展,虎丘、山唐一带出现大量染坊作坊,染坊的污水大量排放进河中,河水污浊不堪。于是人们纷纷呼吁,经过各方努力,当地地方政府便颁布了“禁染法”,并立碑于虎丘。

海报的由来

“海报”这个名词含有通告给大家看的意思,海报并非现代才流行的公告形式,远在古埃及时代就已有之。据考古学发现,在埃及废墟里残存的墙上、桩子上都有壁画的存在,这种壁画意味着公告当地百姓将有某种事情发生,这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早的海报。到了罗马时代,海报的运用则更为普遍了。每当竞技场上将有比赛、决斗的演出之前,各处都会张贴海报来宣传。印刷术发明之后,海报出现的形式更活跃快捷,不仅可用以张贴,而且可以人工分发。1796年平版印刷术的面世,给海报加上各种色彩和图案,更加强了宣传效果。海报从此也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为什么叫“海报”?据说,早先戏院的观众座位称池子,舞台称海子,演员正式登台演戏叫下海。这么一来,张贴在戏院门口报告戏名的红纸,也就叫“海报”了。

我国古代的交通规则

古代有《仪制令》,这是唐代创制的交通规则,也是我国最早用于交通管理的书。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朝廷下令,令京都开封及各州在城内主要交通路口悬挂木牌,上书《仪制令》作为交通规则,人人要遵守。如“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这就是说一般平民百姓要给当官的让路,年纪轻的给长者让路。“去避来”就是说出城的要给进城的让路。到了清代,轿子的轿顶还分等级,有金顶、银顶、锡顶等,两轿相遇,小官让大官先走。如皇帝、贵妃乘轿用金顶、妃嫔用铜质锬金,亲王、郡王、一品大臣用银顶、一品以下用锬银、光锡。清代坐轿就像朝服一样,以品论等级。武官骑马不坐轿。

950万富翁

控制全球四分之一财富

据最新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约950万名百万富翁(个人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者)的资产总额达到37.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财富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同时,全球百万富翁人数也有显著增加,从2005年的870万人增至去年的950万人。报告还显示,全球“超级富豪”(个人金融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者)的人数同样增长迅速,较前年增幅超过11%,达到约9.5万人,其资产总额达13.1万亿美元。报告说,全球富豪人数及其资产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较快增长,以及企业流通股在全球市场市值的提升等。

十恶不赦溯源

十恶不赦,常用来形容罪大恶极、不可宽恕的人。实际上,“十恶”真有律法规定的十条大罪,始见于1300年前的北齐法律。隋、唐把这十条大罪的内容略加增删,正式定名为“十恶”写在法律的最前面,以示严重。以后经历宋、元、明、清各代,都规定犯了“十恶”罪不能赦免。古代“十恶”罪的内容为:1.谋反,即企图朝廷。2.大逆,即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3.谋叛,即背叛朝廷。4.恶逆,即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5.不道,即杀戮无辜。6.大不敬,即冒犯帝室尊严。7.不孝,即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等。8.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9.不义,即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10.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等。当时,由于“十恶”成为“不赦”之罪,以至人们一接触到罪恶的、不可宽恕的事情,很自然地就称为“十恶不赦”。

香水的起源

世界上最早的香水制造者是古埃及的师仙。他们将草药、芦荟、鸢尾、月桂、熏衣草等芳香植物,浸在水中和酒中,便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香水。公元前1500年的埃及,香水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埃及艳后克娄巴特奥就经常使用15种不同气味的香水来洗澡,甚至还用香水浸泡她的船帆。当时,在公共场所不涂抹香水是非法的。古罗马人也喜欢把香水涂抹马的身上。随着罗马帝国的没落,香水的发展也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领域。一方面,德国教士发明了蒸馏技术。另一方面,香水王国――法国从东方进口的独特香料中,发掘其中的芳香特质。于是欧洲香水工艺开始进入了繁盛时期。

西班牙发现

欧洲最古老人类化石

考古学家近日在西班牙国阿塔普埃尔卡地区发现了一块人类牙齿化石,将人类出现在欧洲大陆的时间提前了40万年,证实人类在欧洲的生活历史超过了120万年。考古学家所发现的牙齿化石是第二下前臼齿,应该属于一个20至25岁之间的人。截至目前,发现牙齿化石的洞穴还有14米的深度没有挖掘,估计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洞底。考古学家认为:“这颗牙齿证实了我们之前的猜测,因为在以前的考古发现中我们找到了以石器为主的文物,但还需要找到能够使用这些工具的人类的遗迹。”

海外赤子的由来

“海外赤子”是我国旅居海外同胞的一个美称,指旅居海外的同胞依然心系祖国,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但“海外赤子”实际上来源于“海内赤子”。相传,在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殿试射箭比赛,大臣劝谏:“人们张弓挟矢在殿前,距离你这么近,万一有狂妄无知的人暗中发射,可对社稷极为不利呀!”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妄加猜忌乎!”其意思是,我把四海之内的人都看成是赤子,真心相待,哪能对他们都不信任呢。此后,人们便从唐太宗这段话中引申出“海内赤子”一语。而“海外赤子”则是由“海内赤子”一语转换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