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第1篇

低碳生活方式:小举动带来大变化

生活在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快速发展的城市里的人们可以马上“消除碳依赖”。实际上,这并不难。

《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指出,只要采取一些很简单的措施,就可以减少一个人每天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如果像电力公司、汽车制造商、以及航空设备制造商这样的企业也努力实现绿色经济,那么我们可以削减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

研究表明,如果每个飞机旅客将携带的行李减少到低于20公斤,就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削减2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其他在家里或在旅行中可以采用的低碳生活方式包括:

1.鼓励航空公司提供免费公交车或铁路奖励里程,而不是免费的飞行里程,以便促进旅客采用更环保的交通工具;

2.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每人每天可以节省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

3.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每天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4.用在附近公园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这样可以节省近1公斤的温室气体排放。

开始你的“低碳的一天”:将碳足迹减半

《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中有很多小的“不后悔的选择”,可以帮助减少每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些方法的使用者可能来自澳大利西亚、欧洲或北美洲――这是历史上造成全球变暖的几个主要地区,采取以上方法有可能将人均排放量从38公斤减至14公斤。

这些建议对人们生活舒适造成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同时也可能部分地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部门和人有关,因为他们的碳足迹正在急剧升高。

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是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的,例如我们的驾车方式、航空旅行方式、房屋的能源以及取暖方式。

在余下的个人难以控制的50%中,有大约一半间接来源于为我们的工作提供能源,有10%以上来源于对基础设施和政府部门的维护,剩下的大约20%来自于商品的生产。

应怎样开始“低碳的一天”呢?在你关掉发条闹钟后,穿上日晒干燥的衣服,接下来的刷牙和早餐应该怎么做呢?请考虑以下几方面:

1.选择非电动牙刷将避免近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用烤面包机烤面包,而不是用15分钟的烤箱,这样可以少排放近170克的二氧化碳;

3.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4倍;

4.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你的电脑和显示器,将使这些设备造成的排放减少1/3;

5.购买使用节水型淋浴头,不但每分钟会节省10公升的水,而且也将洗3分钟热水澡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削减到一半。

如何尽力减少航空旅游排放量

不论你是成功人士还是普通游客,乘飞机是目前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长途公交车可能是城际旅行的很好选择。

除了削减手提行李、削减飞机上的免税额等措施外,专家们还提出了其他建议:

1.鼓励旅游经营者预订直航航线,而不是那些绕路或是中途需要经停的航线;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碳;生活方式;传播途径

1 低碳生活方式的内涵

1.1 实现低碳生活,要深刻理解能源浪费带来的严重影响。

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经研究发现,由于温室效应影响,已经显现的影响主要有,两极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持续上升;高山冰川融化,引起局部干旱,逐渐导致江水减少、断流;全球沙漠化加剧,沙尘暴现象增加;生态平衡遭到毁灭性打击,成千上万物种将面临灭绝,后果不堪设想。在我国,高碳危害也十分严重,由于人口众多、工业负荷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北京、上海、广东等一线城市频繁雾霾。特别是在当前,由于新能源相关技术不够成熟,且受全球经济影响,油价将持续低位徘徊,中国工业生产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势必增加环境代价。

1.2 实现低碳生活,要准确把握低碳生活方式的深刻内涵。

低碳生活主要是指通过节能降耗和回收利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大气污染,最大限度阻止生态环境恶化。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它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大排量汽车、高耗能冰柜和空调等,造成了能源的极度浪费,无形中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些都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因素。在工作中,无论各行各业,只要使用能源,就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火力发电厂、化工厂等高耗能企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说低碳生活方式,没有旁观者,只有责任者。因此,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厉行节约、减少能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祖国的碧水蓝天做一份贡献。

2 国外低碳生活方式发展现状

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对于过度使用能源问题关注较早,并领先一步提低碳生活方式,并达到较为成熟的发展阶。英国实施“气候变化税”、“可再生能源配额”等政策手段,为合理利用能源创造了政策保障。瑞典从宏观到微观,都力争尽善尽美,关注生活细节,鼓励小排量环保型汽车和清洁燃料,树立了低碳生活方式的榜样。日本努力开发研制新能源,积极致力于应用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多种能源。同时,日本鼓励推动广大市民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法国在各行业都力求节能减排,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减轻能源过度使用,逐步实现低碳生活。2003年10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碳交易指令,2005 年1月EU-ETS 启动。EU-ETS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2005~2007年实验阶段;2008~2012 年执行阶段;2013~2020年为第三阶段。2008年欧委会新碳交易指令,对EU-ETS作重大修改,并作为欧盟气候与能源一揽子政策的重要组成,以实现2020年减排、能源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生产3个20%的目标。与欧盟不同,美国没有承担《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强制减排义务,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自下而上地探索区域层面的碳交易体系建设,比较知名的有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自愿交易、区域温室气体行动、西部气候倡议和加州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等。

3 实现低碳生活方式的途径

3.1 实现低碳生活,要清醒看到我国低碳生活方式存在的阻碍。

目前,市民对于低碳意识还没有形成,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生活中,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往往喜欢大排量汽车,认为这样才够有面子,才够档次。生活普通的家庭,虽然不选择大排量汽车,但通常考虑的都是维护保养、油耗等直接经济负担,很少考虑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中国经济仍然需要石油化工行业的有力支撑,虽然石油化工行业造成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但它是生产能源的主要供应者、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提供了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一系列重要产品,也是促进中国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例如吉林市几乎各个化工厂都位于江北化工区,那里低碳基础建设还不完备,对于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控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相对缺乏对于环保企业奖励措施,没有真正形成双向积极机制。同时,我们也缺乏对生活基础设施的统一化管理,比如电器市场中,高耗能产品仍然随处可见,低碳生活方式的基础保障还没有筑牢。

3.2 实现低碳生活,要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前提。经济发展需要利用环境、利用资源,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有限,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发展控制在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然后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来整治遭到破坏的环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例如松花江贯穿整个吉林市,但是依旧有多个化工企业向松花江里排放污水,甚至还有居民向松花江里乱扔生活垃圾,有些游览观光的游客乘船游览时,也顺手扔些果皮纸屑,虽然看起来都微不足道,但是这些都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4 结论

本文深刻剖析国外低碳生活研究现状,结合实际,提出低碳生活方式的意义和实现途径。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提出具有吉林

市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意见和建议。我国作为世界大国,肩负着

改善世界生态环境重任,我们现有成果还远远达不到形势要求

和人民期望,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快低碳发展转型。

参考文献: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第3篇

引起癌症的因素

环境污染

虽然目前癌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明晰,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癌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素和个人健康问题非常相关。搜狐健康频道的网上调查显示,网友对于生活因素的重视度排序依次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饮食习惯、生活压力、吸烟、装修污染、酗酒。

关于癌症的情况

目前,伴随着全球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卫生健康问题困扰着各国的市民。减少碳排量,保护周边环境的低碳生活不仅是环保人士所倡导的,也是肿瘤医生推荐的,因为不少癌症都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有关,如果改变不良生活习惯,50%的癌症可避免。

20xx年4月,中国抗癌协会以“关爱生命 科学防癌 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发起了第1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为了让网民了解正确的癌症知识,某健康频道推出了网上调查,从与癌症相关的生活因素和健康问题两个方面收集网民反馈。

该健康频道的网上调查显示,接近六成的网友对于癌症表示“非常怕”,近三成的网友表示“一般怕”。

改善生活习惯可防癌

1 低碳生活方式:

如何才是低碳的生活方式?比如,通过戒烟、避免室内过度装修、勤通风来改善生活环境;比如,倡导个人少开车、多运动,少吃肉、多吃菜来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从而消除诱发癌症的各种因素,防止基因发生突变,减少癌症发生。

对女性来说,参与低碳生活的最好方式之一是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这样不仅可减少因饲养奶牛、奶制品加工和运输等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还能预防乳腺癌发生。

如果已是癌症患者在保证蛋白质供应前提下,应多进食谷类、蔬菜和水果等低碳饮食。同时要加强身体锻炼,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低碳、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等,这样可提高免疫力,减少癌症复发。

另外,低碳生活倡导用最少的钱,排最少的碳,做最有效的事。预防癌症发生就是为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因此建议35岁以上的人,尤其是高危人群,每年或是半年到专科医院体检1次,以尽早发现病患,早采取治疗措施。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生活;廊坊高校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逐渐被世人广泛认识和接受。它是倡导能源的低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低排放,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消费的生活。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节能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碳排量”、“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很流行的名词,但是大学生们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具体行为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而有效探索引导大学生选择低碳生活、宣传低碳生活,使其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让他们更好地肩负起社会的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低碳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低碳认识上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了解到有85%的大学生熟知“低碳环保”的概念,但是对“低碳生活”内涵模糊不清。另外,很多同学认为推行“低碳”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8%的大学生对减少碳排放非常关注,他们不仅自己过简单的低碳生活,而且在生活中非常注意减少碳排放并能够向周围的人做宣传;有16%的大学生认同碳排放会带来气候恶化、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等不良影响,且正在采取行动减排;有70%的大学生觉得应该减少碳排放量,但自己并没有采取行动,其真正原因还是未对低碳引起足够的重视;有6%的大学生不认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自己有关系。

2.行为习惯上的问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受访者对于“低碳生活”的认知度高达98%,但是,在实践方面,只有71%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将“低碳生活”理念付诸实践,也就是说还没有将低碳意识于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比如在使用一次性购物袋和一次性筷子等物品时,只图一时方便,又如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攀比的心理,他们把购买高档商品看成是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幸福生活的象征。因而在青年大学生中出现超前消费、奢侈消费和面子消费等消费行为,这就与低碳经济所倡导的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的低碳生活方式所背驰。低碳生活应该体现在生活细节上,需要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坚持。

3.低碳责任意识上的问题

调查中不难看出,现在大学生在力所能及的低碳行为上,都能够起到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碳排放。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大学生主动向他们身边同学、家人及朋友宣传环保知识,进行低碳传播的并不多,在生活中,如果发现有人破坏环境,有58%的同学选择观望或认为无所谓,只有42%的同学会积极制止。可见,很多同学虽然自己十分注重环保,却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向他人宣传,或者对他人的破坏行为不敢制止。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责任意识还有待加强。实际上,“低碳生活”首先提倡一种环保意识和生活理念,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爱,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4.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低碳宣传上,学校做得不够深入和全面,因而学生了解的也相对很少;二是低碳配套设施差,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应有的低碳意识与校园内低碳生活必备的生活设施不同步,造成实施难。校园内很多低碳生活设施不够完善,很多想实行低碳生活的学生力不从心,这是导致不能低碳的直接原因;三是高校缺乏制度和机制建设。由于没有建立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因而难以明确减排目标、策略以及实施体系,学生很难在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上有所作为,使得建设低碳型校园往往成为口号和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低碳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

1.缺乏专业知识

现在大学生对低碳生活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不能满足当前广大青年学生对低碳生活深层次理解,不选择低碳生活的学生表示,他们不坚持低碳生活是因为缺乏对低碳生活专业知识的了解。应使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了解低碳、深入低碳,合理全面地宣传推广低碳,让低碳生活深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的指导,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低碳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2.校园内能源单一化

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高校能源主要是电能和煤炭,而这些能源消耗过程中都会出现大量的碳排放,并且在能源的利用上也往往是效率很低,造成这种高能耗、高浪费、低效率的现象。这对于身处校园的大学生来说,起到一种反面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低碳行为。

3.媒体的宣传力度不大

从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了解途径上,也仅限于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学校教育和环保宣传部门了解得很少,这说明低碳政策的宣传或者广告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

4.公共设施不够完善

学生的生活环境是学生开展低碳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基本条件,而制约学生参与低碳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校园低碳环境的短缺。在调查的一些高校中依然有不少教学楼、餐厅、厕所等公共场所使用耗电量巨大的白炽灯。在高校公共浴室里,部分高校使用的是传统的阀门开关,学生在洗浴过程中一直使用最大水流量进行洗浴并且洗浴时间很长,水资源浪费严重。

三、推进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策略

1.大力宣传

针对目前高校低碳宣传流于形式,只浮于表面,参与面不够广,针对性不够强的特点,高校应把低碳知识普及作为学生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使每个学生清楚明白“低碳”生活的内涵。利用校园网、校内刊物、广播、宣传橱窗,开设“低碳生活”栏目,宣传介绍“低碳”的基本知识、国际国内环保形势、国际和国外大学的先进做法等等,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加深加强对低碳的理解;举办“低碳经济与生活方面”的培训班和讲座,树立正确的“低碳环保”发展观念,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知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生活文化。将“低碳环保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地层层推进,不断增强学生“低碳”的认识,逐渐增强学生低碳环保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让大学生了解当前严峻的生态形势与发展趋势,理解构建低碳校园的意义,建立低碳的生活理念。

2.行为引导

通过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体验对比等形式,对照低碳生活方式,找出自身与其不相一致的行为习惯,并加以改进,并通过自身示范、宣传扩大影响,辐射到家庭社区。在具体的行为上,强化对青年学生的理性消费教育,引导他们构建低碳科学的消费观:少打车,多乘公车、地铁、电车或骑自行车;多吃素食少吃肉;集体去教室学习,教室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扇停,开空调时门窗关闭,及时关闭显示器,对水进行二次利用,选择环保节能型商品;双面用纸或多用电子邮件等无纸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传真机、避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重复使用塑料袋、笔杆等;垃圾分类是为了使资源能够被合理地分类回收并循环使用,而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校园内不定期开辟跳蚤市场,让旧书籍、生活用品得到再次使用。

3.文化带动

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低碳行为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使他们的低碳行为和习惯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把大学生低碳生活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培养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大学生低碳的文化节,充分发挥环保社团辐射带动作用,开展低碳环保交流会、低碳生活研讨会、低碳行为评比、低碳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如校园网络、学校广播、校刊杂志等传播媒体进行形象直观的低碳教育,在校园形成浓郁的低碳文化氛围。学校可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寝室低碳评比、教室低碳调查、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展览等,围绕“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细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的主题,自觉地节电、节气、节水、节纸、节油、节粮、节约办公用品,最大限度地杜绝浪费现象、污染事件,把绿色学习、低碳生活变成每一名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携手营造“爱护环境,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校园 影响因素

0 引言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低碳理论的兴起,低碳校园建设也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要群体,其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自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广州大学城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情景-意识-行为”的理论模型为基础,从个人实施成本、低碳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技术制度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在了解广州大学城低碳行为践行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其行为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1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为广州大学城内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其中以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为调点,以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辅助调查对象,针对全日制本科生,对理工科类、文史哲法类、经管类、医学类、艺体类等各专业类别学生开展调查。调查过程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形式进行问卷调查,以纸质版问卷收集第一手资料。

1.2 调查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通过书籍期刊、网上检索等方法,阅读低碳生活建设和校园个人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等相关资料,为开展本次调研奠定文献基础。②问卷调查法。本次调研共发放并回收问卷750份,有效问卷739份,回收率98.53%。调查问卷共27道题,均为封闭式问题,包括个人信息资料、大学生个人低碳实践现状以及影响广州大学城大学生低碳行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内容。③数理统计法。课题小组运用Excel,STATA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

2 调查数据分析与结论

2.1 大学生缺乏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近50%的学生都出现“宿舍里电脑等电子电器设备经常待机”和“打包食物时,为图方便美观,往往使用一次性餐具”的行为。学生从生活便利的角度出发,较少考虑低碳环保。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生活也日益便利快捷,加上学校又缺乏对学生的低碳消费观进行系统的教育,学生没有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低碳的发展不应该因此牺牲生活的便利性,但是也不应该为了生活方式的便利而采取高碳的生活方式。

2.2 低碳购买和使用情况理想,但处理废置水平有待提高 本文的低碳消费行为涉及购买处置、使用管理以及处理废置三个方面。大学生在购买衣服以及短途出行都表现出良好的低碳情况,整个购买处置呈现出良好的低碳局面,在宿舍随手关灯的人数高达95%,赞成作业上交无纸化的人比不赞成高出53%,表现出良好的低碳使用管理行为。但只有25%的学生会选择在宿舍中二次利用已用过的水(如洗衣服、洗手的水)。

2.3 低碳消费行为的个人实施成本较高,且存在专业和校际间的差异 本文所指的个人实施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时间成本三个方面。低碳消费行为的个人实施成本较高,量化值8.99,(注:成本很低区间[1 3) 成本较低区间[3 6)成本适中区间[6 9)成本较高区间[9 12) 成本很高区间[12 15] )较高的个人实施成本制约了高校学生的低碳消费行为。个人实施成本还存在专业间和校际间的差异,经管类专业学生个人实施成本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个人实施成本,华师学生的个人实施成本明显高于其他高校学生的个人实施成本。

2.4 低碳宣传渠道单一,缺乏针对性,且宣传力度有限 80%的学生认为目前低碳传播最主要的途径为互联网,电视,其次才是学校社团。而对于教学的低碳宣传只有13.26%,专业机构的宣传也仅有34.78%。单一的宣传渠道严重制约了低碳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普及。此外未能充分利用大学城建设的特殊性和大学教育的普遍性,缺乏低碳课程,未能利用课堂教学引进低碳教育。此外,有565名同学认为学校低碳宣传力度有限,仅有14名同学认为学校有很多宣传,这与学校单一的宣传渠道,微弱的宣传力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专业的选择差异度较大,理工科、医学科的学生相对认为低碳宣传较多,而艺体类学生认为较少。

2.5 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有技术优势,但制度建设不足 接近40%的学生对大学城的能源使用仅停留在“听说”的层面,超过25%的学生对此完全不知。对大学城的空调统一供冷系统,20%的学生认为在其弹性使用时间、温度调控及环保节能方面可以有改善的空间。而对于大学城整体的提升改善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739名学生中,对于弹性选择空间、投入成本、技术成熟度及意识驱动各方面都有所期待。在制度方面,各大高校基本上没有相对应的制度规范宣导低碳消费行为。

3 建议和对策

3.1 学生应养成低碳的消费习惯和低碳的生活习惯 日常消费中,尽量购买低碳环保的产品,如购买节能环保的台灯;出行上,采用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的方式;衣物购置上,少买非必要的衣物,将废旧衣物捐赠回收;饮食上,提倡素食,节约粮食;日常生活中节约、回收利用资源,如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洗手的水可以用于冲厕所等。

3.2 学校应改善沟通宣传途径,扩大宣传对象 提倡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利用电子牌、海报、横幅、宣传栏等平面媒体,有针对性的对老师和学生进行低碳知识的宣传;高校低碳教育课程应该同步建立。学生们通过系统性的学习相关低碳知识,能从根本上提高低碳意识,实现低碳行为。此外以低碳App来普及低碳概念,设计出一个具有基础碳足迹计算功能以及社交功能的App,通过相关拓展以及包装将它推广出去用于计量学生的碳排放量。

宣传时主要以大学城的学生为主,同时加大对大学城老师和居民等的宣传,通过对出入校园的教师、村民等人群进行渐进式的低碳引导,实现低碳建设的全民行动。最终,在推动低碳校园建设过程中不断扩大群众基础,实现大学城低碳建设向全民努力的方向发展。

3.3 学校加大对学校低碳活动及科研项目的支持 学校应鼓励师生进行低碳校园建设的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开展有关低碳的学术活动,低碳调研大赛等。还可综合整个大学城各个学校的优势学科,开设一个跨校跨学院跨学科的课程,将理工科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的低碳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由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对其做一个市场推广,吸引企业关注并投入高校研究。在企业的支持下又能够很快将研究结果直接应用生产,创造经济利益,还可应用于大学城各大高校的管理实践,形成“高校-企业-知识产权”的良性循环。另外,学校可以成立低碳节能协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研究。

3.4 学校建立和完善低碳校园建设的制度安排 首先,加强对师生宿舍用水用电情况的监督和控制,将水电的使用情况纳入星级宿舍的考评指标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奖励力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师生宿舍。其次,增加对宿舍管理人员的节能考评并建立宿舍楼节能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每栋宿舍楼的用水用电情况进行定额定量管理,对于超标使用水电,则应当追究宿舍管理人员的责任;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对宿舍管理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的节能培训。

3.5 政府利用财政手段来规范碳排放 政府作为低碳经济治理的主体,可通过财政手段增加低碳行为的收益,降低低碳行为的成本,以此来减少校园碳排放。一方面,政府可对每个学校的碳排放量进行规定,实时监控。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学校分配不同的碳排放量的许可权。对超标学校征收一定额度的碳税,对达标高校进行财政补贴。通过碳核算指标实现对高校节能减排的指导,使其在低碳建设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可比性。另一方面,政府可扩大对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资金的支持实行统一改造。

4 结语

高校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培养是低碳校园建设的重点,但低碳校园建设不仅仅是高校学生的个人责任,必须有政府支持、高校重视和学生参与;现阶段,低碳校园建设应当超越理论宣传,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层面着手,真抓实干、具体落实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树勋,张志业,田占君.低碳视角下的大学园区建设[J].节能减排,2013.

[2]陈宝玉,张思雨,章也,刘晨,汪鑫强,庄慧玲.中南大学低碳校园模式构建研究[J].节能,2012(5).

[3]陈俊娟.梁思娴.邱艳君.大学生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价值工程,2010.

[4]赵晶.国际低碳校园建设之于中国高校的经验[J].国际城市规划,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