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倡导低碳生活的必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调查课题:我们身边的低碳生活现状调查
二、调查分工:根据本次调查的课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五名学生进行如下分工
侯赛茵:负责调查资料的搜集和课题的总体策划;
苏浩男和魏鑫羽:负责发放问卷和入户调查;
王晨曦和刘凌泽:负责调查问卷的整理和解决方案搜集和整理;
四、调查内容:
1.什么是碳拍量?
大家都知道,现在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生活.那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呢?
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碳排放量.了解了碳排放量的危害,就理解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有实际意义的.
2.碳排放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是一直都在排放着二氧化碳,比如我们坐汽车要耗费燃油,燃油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气中就增加了碳排放.我们每天要看电视用电脑,这些家电都耗费电能,电能的生产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通过节约能源,节制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调,少用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等,都是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3.如何进行碳排量计算
我们生活中的碳排量是可以计算的.如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度数×0.785.根据这个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器还可以算出市民开车、乘坐飞机、吃一个汉堡等到底能排放出多少二氧化碳,从而计算出碳排放量
4.调查问卷的发放
由调查小组设计好问卷,问卷涉及到我们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玩,这些方面我们都采取了哪些方式,与三年前比,我们的增长了还是下降了.然后被这些问卷在锦州市范围内发放,送到住户里,然后定期收回,进行统计分析.
五、调查分析:我们生活中的碳排量比三年前增加6%
我们共发放了100张问卷,收回100张,有效问卷98张.根据这些问卷调查问题分析如下:
1.锦州家庭汽车使用量比三年前增加了30%,这也就是说,就出行汽车消费,比三年前的碳排量增加了30%.但是由于汽车还不是锦州家庭出行的主要工具,所以次指标增长幅度很大,但总量很小.
2.家电的更新换代较多,节能型家电逐渐被市民认同,所以家电的电耗费量增长只有3%.
3.锦州人吃穿的消费增长量逐渐下落,吃的逐渐趋于绿色,早市、夜市红火,所以按碳排量计算器的计算,吃穿的碳排量增长幅度只有1%.
1.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合作探究氛围
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需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与训练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分散教学难点。利用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声画并茂等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催化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系统,燃起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火花,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意识。
例如,执教“天体与天体系统”一课时,先放映一段约5分钟的“宇宙的奥秘”,学生观看十分投入,兴趣极高。又如,学习“地质灾害”内容时,先放映一段“震撼世界的七日”短片,提问学生,看了短片后,你们想到了什么?接着发放一些有关地震文字材料让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环保意识与自强不息的精神。
创设情境,激起导入,课堂气氛被渲染起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轻松、生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用心去感悟、去积累、去体会、去探究。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合作探究兴趣
现代教学理论越来越强调,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生活空间,也就是说,要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教师不能用自己的生活代替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代替学生的生活经验。
例如,今天假如是冬至,教师进课堂后就应提醒学生,冬至日对生活会产生哪些变化?一让学生独立思考;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使每位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三让同学代表小组交流。此时教师用线段图作补充,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讨论交流与探究,让学生理解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将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图分析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时,地球上会产生哪些变化?这样使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带进课堂,使课堂鲜活而生动。
3.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利用多种感觉的协调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环境污染与防治”一课时, 笔者配合学校开展了以“绿色校园、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倡导全体教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停开办公室的空调一天;停开校内除必要场所的照明灯具一天……通过体验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师生真正感受到资源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二是开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抵制过度包装”专题活动。在校内明显位置张贴“节能减排宣传画”、 “节约粮食宣传画”,号召全校师生从自身做起,节约粮食,反对浪费,自觉抵制商品过度包装,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树立节俭文明的生活消费理念。
三是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等途径,广泛宣传我国能源短缺现状以及公共机构节能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广大师生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节能意识,倡导绿色理念、低碳生活。
四是开展“低碳生活我创造”学科活动。各班团支部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家宣传低碳,号召大家争做低碳小标兵。各年级部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低碳生活我创造”、变废为宝设计大赛和“我的低碳生活”征文比赛,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4.创设开放情境,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注重开放教学,促进创新思维培养,尽量让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表达各自的想法,鼓励学生用多种策略分析问题,突破规定的程式,从而发展学生个性,有效培养创新精神。
一、时间和主题
时间:2012年6月11日至17日
主题: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
二、宣传重点
节能宣传周期间,要把倡导节能低碳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作为宣传重点,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优势,积极运用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广泛宣传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的重要性,形成更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
三、任务分工
经发科技局负责全区节能宣传周的总体协调,牵头利用LED大屏幕和公益广告宣传牌等载体,广泛宣传节能降耗的口号(宣传口号附后),扩大受众面,增强宣传效果。深入开展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国情宣传教育,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区“十一五”期间在社会各领域开展节能降耗取得的优异成绩,倡导全社会进一步把节能理念转化为全民行动。结合夏季用电高峰形势,加强有序用电,鼓励节约用电,倡导绿色消费,践行节约行动。积极倡导低碳消费,组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空调、节能汽车、高效电机。积极开展节能评估审查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发展等方面工作成效,积极推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绿色饭店、绿色宾馆建设,倡导公众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使用节能产品。
宣传部牵头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开发时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以新闻、专题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节能成效,播出倡导节能生活的公益广告。
群工部要继续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动员和组织职工为节能减排献计献策。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集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低碳宣传实践活动,通过家庭影响社区,通过社区带动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积极开展以“四个一”(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和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强化青少年节能减排实践。
财政局要组织国有企业开展企业节能成效展,倡导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普及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能效,调动国有企业积极配合开展节能宣传活动。
建设房管局要大力宣传绿色建筑行动,引导开发建设绿色低碳住宅。
教育局要在各类学校广泛开展能源资源国情教育,通过实地体验等多种方式强化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合理用能的行为习惯。
交通局要积极宣传我区交通节能成效,推行节能驾驶和操作,倡导公众绿色出行。
农业海洋与渔业局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大力宣传推广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技术与产品。
城管环保局要通过典型案例宣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全民环保意识。
知识产权局要积极宣传节能新技术,运用多种方式推广普及节能、低碳技术。
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在辖区内采用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节能降耗宣传活动。
四、有关要求
关键词:低碳旅游;必要性;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24-02
1 引言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我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世界第四大游客来源国,而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旅游业这一“低碳”型行业已被提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性产业。可见,低碳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解读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是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其概念最早在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在我国,低碳旅游的实践在民间已经开始,但一直没有正式提出。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明确提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对旅游饭店、景区景点的节能减排提出要求,为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1 低碳旅游的含义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新名词,已有学者对其定义加以界定。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蔡萌、汪宇明,2010)
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刘啸,2010)
总之,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低碳生活的逐步认识与追求,低碳旅游的定义和内涵必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2.2 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生态旅游,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方式显著不同,它强调景区内野生动植物的自然属性,是一种蕴涵有自然生态文明的高雅休闲旅游形式。生态旅游无疑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的相对局限性日益明显。首先,由于生态旅游内涵的丰富性,众多学者对其定义进行探讨,但仍未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从而导致相关的生态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过程等概念模糊化;其次,生态旅游强调“生态”,仅侧重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发展;第三,为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规模必然受到一定限制。
低碳旅游的出现恰好弥补了生态旅游的不足。低碳旅游强调“低碳”,着眼于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注重旅游及其环境整体发展,在涉及旅游环境生态性的同时其内涵不断扩充。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由此,低碳旅游亦可进行量化,从而避免生态旅游内涵的空泛化。此外,低碳旅游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强调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低碳,这样既可避免关于旅游资源、对象和过程的争议,又可以突破旅游规模的限制。
3 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3.1 发展低碳旅游是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
一方面,低碳旅游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核心,通过控制碳排放量来获取旅游经济、环境、社会等多重效益,其本身就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必然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旅游资源盲目开发,造成滥砍滥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旅游经营模式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公众环保意识缺乏更使得旅游活动中产生大量垃圾,碳排放量随之增加。这些无疑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可见,发展低碳旅游是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2 发展低碳旅游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低碳经济基本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由于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在发展旅游经济的长期过程中,旅游业的贡献不可小觑。旅游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大领域,以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贸公司等为主要内容,对其他产业既有极大的依托性,又有极强的带动性。每一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每一个旅游项目的建成,都会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会带动其上下游产业的共同低碳化,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3 发展低碳旅游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旅游业的发展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简单来说,就是旅游业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某些地区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气候变化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因此,旅游业应该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积极发展低碳旅游,为减少碳排放量承担责任,维护和创造清洁健康的环境,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发展低碳旅游是响应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最佳手段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我国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并相继出台许多政策。而在减排的长期过程中,旅游业将大有作为。有分析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超过法国、西班牙、美国而成为世界上第一旅游目的地。同时,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40%-45%,可见,旅游业的低碳发展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低碳旅游势在必行。对于旅游业的环保发展,国家也有相关政策支持。2008年11月4日,国家旅游局正式了《关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气候变化是长期渐进的过程,旅游业要积极适应气候变化趋势,充分把握可利用因素,因势发展,顺势发展。而发展低碳旅游正是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对该意见的最佳响应形式。此外,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有关专家指出,该《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这表明发展低碳旅游无疑是响应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最佳手段。
4 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
发展低碳旅游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共同参与。
4.1 政府
4.1.1 设立低碳旅游标准
在刚过去的两会上,马元祝代表建议加快制定推进旅游业低碳建设的法规,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将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政府部门可以对旅游景区、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等制定严格的低碳标准,并将其纳入星级酒店和A级景区的评定标准中,加强旅游相关企业低碳的考核制度。对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污染破坏资源环境的程度征收排污税、碳税、污染产品税等环境资源税,从而加快整个旅游产业抢先进入低碳旅游的步伐。
4.1.2 资金和政策支持
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低碳旅游企业的发展,对该种企业在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激发旅游业开展低碳旅游的积极性;同时,对于旅游景区的低碳旅游项目,政府应当投入必要的资金,鼓励旅游酒店、交通等相关旅游企业采用新能源、新材料,引进先进高效的节能减排技术。
4.1.3 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
政府应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共同宣传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多做公益广告,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低碳旅游,促进公众主动进行绿色消费,践行低碳旅游,追求低碳生活。
4.1.4 开展国际合作
低碳旅游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我国发展低碳旅游必然要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低碳管理模式,实现技术共享,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高其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4.2 旅游企业
4.2.1 旅行社
作为旅游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行社在低碳旅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旅行社要积极开发设计低碳旅游产品,倡导农业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次,设计低碳旅游路线,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景区景点为重点,可适当设计徒步旅行路线、自行车旅行路线等,引导旅游者走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减少碳排放,从而维护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2.2 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作为整个旅游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减少旅游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渠道。旅游景区要从规划开发建设时就着眼于低碳,建立并执行低碳评价制度,合理确定景区容量,科学设置游览项目与设施;景区建筑应尽量采用环保型材料,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景区管理也要注重低碳,尽量减少办公用电、办公用纸等;此外,景区还可推广重复使用的电子门票,使用生态公厕、环保垃圾箱等,发展低碳旅游环境卫生设施。
4.2.3 旅游交通
交通是旅游的重要支撑,有着较大的节能空间。发展低碳旅游需要提倡公共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对于需要燃料的交通工具,要采用无污染的新能源,对于一些短程旅游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选择徒步旅行或自行车旅行,这种环保的旅游方式既可以让人接近自然、放松心情,又可以最小限度地减少碳排放量,从而为低碳旅游创造了更多机会。
4.2.4 旅游酒店
发展低碳旅游,酒店必须继续坚持“绿色饭店”的经营模式,通过前厅、餐饮、客房等各部门的节能降耗来推动酒店的全面低碳化发展。酒店应深入了解自身的能源消耗情况、能源的比例和种类、能源的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制定全方位的酒店能源管理计划,并针对能源的性质进行相应的诸如时间、温度、压力、洗涤量等方面的控制。同时,酒店要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节水节电,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如煤、石油等,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尽量利用可再生能源,促使酒店向无污染的绿色方向发展。
4.3 旅游者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是促进低碳旅游发展的主要力量。旅游者可以将低碳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即吃住行游购娱之中,实现其自身真正的低碳旅游。在吃方面,旅游者可选择以蔬菜和植物性食物等低碳食物为主;在住方面,旅游者可选择绿色酒、小规模酒店或青年旅馆等,减少能源消耗;在行方面,旅游者可选择环保型交通方式,不乘或少乘飞机,减少自驾游,选择徒步旅行或自行车旅行,尽可能减少乘坐出租车的频率;在游方面,旅游者可选择生态旅游景区或去郊外旅行,自觉处理垃圾,维护环境,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为低碳做出贡献;在购方面,不购买过度包装的旅游纪念品,使用帆布购物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率;在娱方面,去一些放松心情的低碳娱乐场所,享受低碳环保的娱乐方式。这样,旅游者在享受健康的旅游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健康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低碳旅游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13-17.
[2]刘啸.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10(1):42-4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通知》的宣传解读,切实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做到“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全社会人人参与节能,促进全社会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发展。
二、目标
发挥专电力专业优势,积极引导大客户削峰填谷等和全社会每个家庭科学用电。
三、活动主题:
(一)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
(二)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宣传周期间,企业、机关、学校、农村、社区、军营、家庭等要把倡导节能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作为宣传重点,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优势,积极运用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在全社会强化能源资源国情宣传教育,普及合理用能、提高能效、减少浪费的节能理念,进一步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三)各地区节能主管部门要会同联合主办单位抓好本地区的节能宣传周活动,加强组织协调,制定社会影响力大、安排节能宣传专项经费。各级节能监察机构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等单位要积极配合开展宣传活动,持续推动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要通过举办展览展示会、技术交流会、现场体验活动,建立节能科普基地,印制宣传海报、宣传手册,深入开展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国情宣传教育,倡导全社会进一步把节能理念转化为全民行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倡导低碳消费,组织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利用宣传周大力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空调、节能汽车、高效电机等。
(四)各部门要围绕“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举办开展各种节能宣传活动。节能宣传周期间,各部门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成果和经验,广泛宣传节能、低碳发展理念;要结合夏季用电高峰形势,加强有序用电,鼓励节约用电,倡导绿色消费,践行节约行动。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继续组织公共机构能源紧缺体验、使用环保再生纸和抵制商品过度包装等专项活动,积极推进公共机构厉行节约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各类学校广泛开展能源资源国情教育,通过实地体验等多种方式强化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合理用能的行为习惯。各级科技部门要积极宣传节能新技术,运用多种方式在全社会推广普及节能、低碳技术。各级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要组织工业企业总结和推广节能增效的经验和成效,继续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等活动,组织电信运营商发送倡议节能减排的公益短信。各级环保部门要通过典型案例宣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大力宣传绿色建筑行动和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计量收费改革成效等。各级农业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大力宣传推广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技术与产品。各级商务部门要加强绿色饭店、绿色宾馆建设,倡导公众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各级国资委要组织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企业节能成效展,倡导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普及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能效,调动相关行业协会积极配合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各级广播影视部门要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节能成就,播出倡导节能生活的公益广告等。各级工会要继续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加强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动员和组织职工为节能减排献计献策。各级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开展以“四个一”(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主体实践和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强化青少年节能减排实践。
四、活动安排
(一)节能宣传周部署阶段
1、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重点突出、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强的节能宣传周
活动方案。
2、通过会议等形式层层动员,全面部署,确保节能宣传周活动的贯彻落实。
(二)具体实施阶段
1、营造节能宣传周氛围。在企业、校园内悬挂节能宣传横幅,张贴节能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节能宣传氛围。
2、组织主题活动。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主题活动进行多形式、开展全方位的节能宣传,如组织专题讲座、文艺晚会,宣传节能知识等。
3、积极参加各部门组织的集中节能宣传活动。
(三)总结建制阶段
节能宣传周活动结束后,各部门要认真总结本次节能宣传活动的开展情况,建立节能宣传工作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及流程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部门要把宣传周活动作为贯彻《实施办法》的重要工作内容,有计划、有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