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电安装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1.机电安装工程图纸深化的基本概念
1.1图纸深化工作的定义
图纸深化包括各专业的施工图纸深化及所有专业的综合施工协调图纸制作、设计及校核性计算、吊顶图上各功能点综合布置安排等。
2.图纸深化工作的具体内容
综合图纸制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各专业管线的现场合理排布,一般按专业划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管道:
2.1空调系统
各种管径的空调水管(包括保温厚度)和冷凝水管;送风、排风、排烟用风管及送、回风口位置;安装在吊顶中的盘管风机、薄型空调、风机等以及电动阀及其它调节阀门的位置。
2.2蒸汽系统
由于蒸汽管道保温层较厚,坡度要求明确,较长管线要求有疏水装置,施工时焊接要求高,施工完成后需探伤,并且运行后的表面温度较高,不宜接触供电线槽、易燃材料等要求,应该全部绘制出隐蔽部位的走向。
2.3给排水系统
各种管径的排水管、雨水管、透气管,排水管应注意将横管上的检修口及弯头上的阀门位置标出;>DN50的给水管;给水管道上的阀门、水表等附件。
2.4消防系统
消防、喷淋主管;主管上的控制阀、喷淋湿式报警阀、减压阀等;若喷淋管道穿梁安装时,一般不需将穿梁的喷淋支管表示在综合图中,在施工时喷淋支管根据现场情况安排。若喷淋管道安装在梁下,则需将较大直径的喷淋支管表示出来,统一考虑。
2.5强、弱电系统
高压线槽、母排、各种强电线槽、托盘、电缆桥架、配电柜及控制柜、弱电线槽等;电管一般不需在图中表示出来;因可用软管连接到位,所以吊顶上灯的定位可不用考虑。
2.6各类机房内的设备
各类机房内设备、工艺管道、支架的合理布置及设备参数、支架的校核计算。
3.图纸深化工作的着手点
不同的项目,图纸深化及综合的内容和要求是不同的,具体的工作方法及着手点也不相同。
3.1从初步设计着手的深化图纸制作,需要设计院参与
业主提供的工程图纸多为境外设计的初步设计图纸或扩大初步设计图,尚不具备施工图纸要素。如暖通专业的图纸只表示了风管道的大致走向,设备参数表示不全,设备厂家及型号没有表示,无施工节点图、无关键部位剖面图,另外,图例及标注习惯不同于国内、初步设计图纸与建筑、装修的配合程度也不够深。
3.2从施工图纸着手的图纸深化工作
目前,国内的很多工程都是由国内设计院设计的。国内设计院设计的图纸更符合国内的相关规范要求。但设计院出图深度一般到施工图为止,对机电系统复杂的项目,现场施工时仍需要施工单位对各机电专业进行综合协调性质的深化工作。
4.图纸深化工作通常的工作方法:
建筑内的公用走道、核筒体周围、管井内等空间,是各专业管线密集的区域,是图纸工作的重点,虽然具体的工程实际情况千变万化,也能总结出一些通常的做法做参考:
1螺栓联接问题
当开展机电装置的安装活动的时候,针对螺栓以及螺母开展的联接活动是最基础的活动,其关键是用到电气项目里的传导电流,所以,在开展安装活动的时候要综合的论述机械效应等的干扰。螺栓、螺母联接过松引起部件间的装备松动,使得接触电阻变大,导致通电后发热,严重时会烧断熔联接处,产生短路问题。螺栓、螺母联接过紧,使得其在长期的机械力和电磁力的双重影响下,容易导致金属疲劳,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剪切以及螺牙滑丝等问题。
2电气设备问题
断路器弧触指和触头的装配不当,使得接触压力、插入行程、分合闸速度以及同期性满足不了其要求,使得触点过热,延缓熄弧的时间,引发绝缘介质的分解,压力急剧升高,严重时会引起爆炸。安装检修马虎粗心,可能会引起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断开,会产生极高的电压,严重威胁设备和人员的自身安全。在装配载调压装置的调节装置的机构时出现装配的错误,一些杂物掉入会卡住机构,导致事故的产生。在安装主变压器的主变吊芯和高压管时,由于杂物、器身,套管内残留的水分以及密封装置的安装不当等,都会不同程度上降低了主变压器的绝缘强度,引起局部被击穿,从而引发事故。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1关于安装建设时期要关注的原则理念
结合不一样的规定选取对应的装置。经由科研工作者的技术探索,保证装置的使用性以及优秀的利润的背景滞洪,选取优秀的装置,确保安装活动能顺畅的开展。预定计划实施,总体布置,安装主次分明。科学、合理的计划机电设备的安装顺序,确保设备安装的连续性。施工前,对变电所、压风机等主要的设备进行总体布置,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安装井架、提升绞车等设备时,按照主次分明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安装,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工程质量。结合设计规定开展安装工作。该项安装要切实的结合技术规定而开展,要降低安装活动偶读用时以及物质的损耗等。保证建设者的综合素养优秀。安装项目的工作者要具有非常优秀的专业理论,在建设之前的时候,要对其开展岗前培训活动,要了解有关的安装内容以及建设规定等,进而确保建设活动的品质以及安全。像是,相关装置的安装活动都要由有关的工作者来切实的开展,当安装完成之后要对其开展测试,进而能够及时的察觉存在的不利现象,进而使用合理地应对方法。
2安装建设时期的品质管控活动
设置综合化的建设流程图纸,合乎建设的规定。为了确保建设活动能够顺畅的开展,就要综合化的布局,在建设的时候要始终遵循着先进行有难度的,然后进行容易的。先进行大的然后进行小的,先进行高的然后进行低的。建设前期的品质管控活动。在建设之前,要对项目开展好前期的准备活动。比如要明确设计内容,要对所有的文件资料清楚,而且要检查有关的机械等。最后要明确相关的活动规定。开展好技术交底活动。建设时期的品质管控。在安装的时候要切实的结合图纸和相关技术规定开展,建设时期如果得知图纸有问题的话,要认真的修整,坚持执行“三检”制,重要的安装部位要有旁站监督;编制合理的质量控制程序,最后完成施工的相关记录。通电调试刚出厂的设备和已用过的设备,安装完成后,都要尽早的进行通电调试的操作。此外,新增、自制、改造的机械设备使用之前也需要进行调试,同时,在施工现场还要进行空负荷和负荷的测试,确保其各项功能都达到有关的技术要求。关于验收。当项目完成之后,要对其开展综合化的自评活动,保证项目没有问题之后告知监理机构,尤其开展预验活动,当达标之后告知建设方。
关键字:项目教学;送料机构;安装;调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03-03
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各校各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应用,具体教法各有区别。我们将《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课程中的“供料机构安装调试”项目作为应用教学研究,其目的就是要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项目任务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成才提供服务。本文着重阐述《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中的“供料机构安装与调试”项目教学内容。
一、研究背景及其目的意义
1.“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开设的历史过程与不足。以往的机电专业既学机又学电,机和电是单列教学。一般中职学校所开设的《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模拟设备“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普遍购置较少,设备可拆性差,教学时只能讲些机电设备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等抽象理论知识,然后再到实验室演示一下“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模拟操作,学生以看代学,学而不习,很难实现知能转化。因此,诸如上述教学设备不足,教学方法存在缺陷,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技能要求脱节,重理论,轻实践,与当今中职学校培养社会急需的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等种种弊端亟须改革,方能使《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满足企业生产岗位的需要。
2.通过“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开展项目教学应用研究的目的意义。为此,我校特购置三十二台南京康尼公司所产与工厂真实生产状况一致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模拟教学实验设备(见图)运用于教学。该设备把机械、微电子、电工电子、传感测试和PLC控制等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具备了适应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条件。老师通过南京康尼公司的培训,增强机和电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以模拟教学实验设备中的“供料模块”为主,在《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中设置“供料机构安装与调试”项目,以这个项目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制定与企业岗位工作过程一致的项目教学内容,采用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性教学,其目的意义就是使学生得到切实的训练,毕业后能为企业所用;使老师在制定与企业岗位工作过程一致的项目教学内容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得到专业的提升和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中的“供料机构安装调试”项目教学实践,把以前所学各门课程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掌握企业生产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2.制定适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教学内容。
3.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以项目任务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三、研究的内容
1.对企业“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调研分析,从而确定适合“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种岗位技能的项目任务引领的教学内容。
2.通过“供料机构安装调试”这一项目的教学实践,使学生从单纯书本学习向模拟真实情境领域学习转换,确立具有提高学生动手技能的教学方式。
四、研究的实施过程
1.第一阶段:企业调研和参阅有关机电行业的技术资料、工作要求等。从企业调研和查阅的资料可知:随着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与电子技术已密不可分,从以前单纯的“懂机”或“懂电”,向既“懂机”又“懂电”,特别是懂得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综合了机械、电子、气动技术、PLC控制技术知识和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以确保项目教学应用研究的实施。
2.第二阶段:制定“供料机构安装调试”项目教学内容。如何把“供料机构安装调试”项目教学内容和企业生产实际岗位技能要求相结合,是上好“供料机构安装调试”项目课的关键。我们将企业调研获得的工种岗位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和有关“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制定了符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如“供料机构安装调试”项目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任务,每个任务又有三个活动,即:
为完成“供料机构安装调试”项目教学,我们把企业中的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情境引入到“供料机构安装调试”项目教学内容中,使教学的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一致,从而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任务一“安装供料模块机械”,以前要认识机械结构是在上完“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的科目后,再通过“机械设备构造”理论课程来认识,许多知识点重复且单独教学。现在通过“供料模块机械”的安装内容一个活动来构建完成对机械结构的认识。因为要完成“供料模块机械”的安装,就必须要能看懂图纸,了解机械构造和装配工艺才能正确安装。因此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不但把以前学过的零散知识串联起来得到巩固,而且学会了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
3.第三阶段: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在实施“供料机构安装调试”项目教学过程中,我们打破了原有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通过“做中学、做中教、边做边教”,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为此,在“供料机构安装调试”项目一体化教学中我们实施过程的特色做法为:①以实物为基础、多媒体为辅助,强化项目任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以实物为基础(即:供料模块的全部元器件),充分利用实训实物进行现场教学,因为实物最结合实际,学生获得的印象最深。结合实物只需简单讲解,学生就可明白,事半功倍。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供料机构安装调试”的装配调试全过程,教师首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装配调试,并且把这全过程拍摄下来,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剪切成一个个独立单元。在以实物教学的过程中,用视频播放演示,通过肢体动作,把一些难以表述的技能知识用视频形式播放,再配以讲解分析说明,直观明了。如果学生在实操时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并且模仿操作。此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非常有帮助,由此可见,“听+看+说+动手做”是“做、学、教合一”的最佳教学方法。②在做中学、做中教,形成项目教学机制。学生自己制定项目任务工作计划。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两个组为一个大组,以学生为主体,根据项目任务,学生自己制定项目任务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融入一个个活动内容,通过活动完成预定的项目任务,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学会技能操作。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个人特点,使学生在做中学到技能。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项目任务难点。当碰到疑难问题学生解决不了时,老师就用启发式的提问一步步由简入深地解开学生的疑问,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掌握技能技术充满信心。学生互检、互评、互改,交流经验。当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活动后,首先让各小组交叉检查、交流经验。因为学生相互检查并在互评互改中,必然要认真阅读相关专业知识,思考、研究别人的习作,阅读和检查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学习、思考也是一种提高。通过互评互改,学生能及时发现各自的不足,推己及人,有助于提高纠错能力。同时,从别人的习作中吸取优点,使合作探索研究的精神在习作互评互改中充分体现。这种“做中学”中的互评互改方法,让学生过瘾地当了一会小老师,还使他们的习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师检查评估考核。当各小组交叉检查和互评互改结束后,教师进行提问考核。通过这些提问考核,让学生及时总结、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③在模拟企业真实工作情境的活动中完成“项目任务”。从培养实际职业岗位能力出发,在模拟工作场景的实训室中让学生做中学,讨论项目任务、分析项目任务、操作完成项目任务、总结项目任务。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竞争能力教师在下达“项目任务”后,由学生以小组为作业单位安排工作计划,教师不必干预。当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证明,自己小组的工作计划有别于其他小组时,会思考分析,从而产生竞争意识。但是教师下达给学生的“项目任务”如果过于简单,会使学生认为缺乏挑战性,从而失去兴趣;如果教师下达给学生的“项目任务”难度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又会使之不知从何下手,失去学习信心,起到相反的作用。因而教师需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应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项目任务”,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竞争能力;教师全程参与学生项目任务。在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中,专业教师要全程参与,当学生碰到难题,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学习分析归纳整理,然后加以适当点评。真正做到像职业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④改革考核方法。采用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后,整个课程体系变了,培养目标精确了,考核方法也要相应调整和改变。改革教学考核方法,是实行以项目任务为引领,贯彻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方式的保证,尝试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引入学校,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使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有机结合在一起。采用“理论+实操”的一体化考试。以前,对于专业课的考试,往往是理论笔试一张卷子,实操成绩最后考核。这种考核方法的弊端是理论考核往往脱离实际;实操考核不管中间过程,只看最后结果,这样,不利于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采用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后,我们把理论考核融合在实操考核中,在进行完一个活动任务教学环节后,立即进行操作考核。让学生比速度、比质量。这样,如果学生一个活动任务没有考好,可以随时补练、补考。因为每一个项目的考核是由一个个活动任务的考核成绩相加才是最后总成绩,还可以引起他们对下一个活动任务训练的重视,力争在下一项考核中努力赶上。结合考证加分。如今各个专业都有相应的工种资格证,学生学习完有关规定课程,且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后,就可以组织他们去考相应的等级资格证,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可以视为该门功课合格。其中,机电专业考的资格证书有电工初级和中级二种,为此我们采用加分方法,凡考出初级电工资格证书的可加20分,考出中级电工资格证书的可加30分。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刻苦练习的劲头,还可为他们就业增加筹码。以我们实施该项目的教学班为例,考出中级电工资格证书的学生占90%。
五、实施项目教学后,学生、老师、企业三方的收获
实施项目教学应用研究后,从收集到的学生、老师以及企业招聘反馈信息中得知:
1.学生的体会与进步。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即学即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项目任务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许多理论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兴趣,让学生乐于去实践、去思考。②增强了合作精神,促进了竞争意识。当学生按照自己的工作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的活动后,首先让各小组交叉检查、交流经验,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交叉检查,还能找出各自的差距,促进竞争意识。③满足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当学生完成了某一项目工作任务后,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喜悦感,一种成功感,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从学生的每一项任务考核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但在技能上学会了很多,更是在后几项的考核论述中,能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依据来阐述为什么要这样来完成项目任务,做到有理有据。④强化了操作技能,锻炼了综合职业能力。最可贵的是有很多学生在教学结束时的小结中写道:老师把我们分成两人一个小组,两个小组又为一个大组,我听从组长安排,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只有团结协力才能顺利快速地完成任务。在组长的安排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今天我排线号、接线,明天我调整机械结构位置、编写PLC程序,每个工种的工作都不是固定一个人做,而是大家轮流做,有时装了拆、拆了又装,就是为了给我们学各种技能,非常有趣,特别是调试完成后,看着这些机械按我编写的程序指令自动完成一个个动作时特别有成就感,特高兴。当我们遇到难题时相互讨论解决,解决不了时再请教老师,非常自由开心。最难的是每当任务完成后的考核提问:“为什么这样做?理由依据是什么?”“你的装配过程为何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哪个更好呢?”“你的传感信号为何要采用这种方法?”这些问题逼着我们看书找理论依据,由此锻炼了我们学理论、用理论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项目教学方法是成功的,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转变成主动学,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2.教师的体会与收获。①增强了自我提高意识,促进了专业发展。要搞好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关键是教师,能讲又能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是进行这一专项教学的保证。项目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师自我提高的意识,促进了专业发展。②提高了教学业务水平,增强了动手能力。在项目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帮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道路上前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任务,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教学业务水平,增强了动手能力。可以说,项目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③提升了教学科研水平,转变了教学方法。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不同于一般课堂说教。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边干边教,对教师要求很高,要上好每堂课,教师就要不断研究教学的方法来提升自己教学科研水平,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3.企业招聘时的反馈。参与实施“供料机构安装调试”项目教学的学生,企业招聘时,表现都很积极。从已经在企业上班的学生电话采访中得知,通过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他们所掌握到的知识与能力对于他们的就业岗位工作很有帮助。比如:小杨同学在世博园物业管理公司上班,他的具体工作是智能楼宇管理和维修,当他看到诸如液压泵、管路、线路、电梯线路、智能楼宇的各种应用程序时觉得很好理解,师傅一说就马上明白,所以上手操作维护特别快,得到企业领导认可。他说:这些都得益于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真正学到了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技能。为此,我们对于实施这种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所用,使毕业学生受企业欢迎而感到欣慰。
根据“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而教学的内容只有适合企业的实际才能真正起到服务的作用”,以及职业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的教学理论,我们反思《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过程的技能要求衔接上的问题,重新制定与企业岗位工作过程一致的项目教学内容,采用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做、学、教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这是与当今中职学校培养社会急需的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愿我们的《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中项目教学应用研究能为读者所借鉴。
参考文献:
[1]程蓉.浅谈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3,(3):99.
【关键词】电动机;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安全保护
中图分类号: TM32文献标识码: A
电动机原理是通过线圈转动产生电磁感应效力使得机器产生转动的动力,形成机械能,这一过程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是将电功率转化为机械能功率的过程。电动机将转化的机械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精密机械加工过程的进步,对电力拖动在起动,制动,正反转以及调速精度与范围等静态特性和动态响应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交流电力拖动比直流电力拖动在技术上难以实现这些要求,所以20世纪以来,在可逆,可调速与高精度的拖动技术领域中,相当时期内几乎都是采用直流电力拖动,而交流电力拖动则主要用于恒转速系统,这些不同种类的电动机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和作用。根据电动机工作电源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本文就以交流电动机为例,详细分析电动机从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到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维护保养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
(一)、电动机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电动机安装之前要进行检查,出现异常要进行仔细排查。常用的实验方法是直流感应法,通过检测确定连接正确排除故障隐患。确保电机能正常运行后开始安装,对所有操作要做到细致谨慎,线路的连接牢固,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接点做好相应的处理。电机的固定很重要,还要确保电机与底座的稳定。安装结束后进行电机的测试。按交接试验标准测量电机的各项参数,并与设备出厂实验报告比对分析,对于超出的项的数据要分析原因,最终保证电机安装调试能够符合规范要求,保证电动机运行的安全。
(二) 电动机启动前的准备
1.为了保证电动机正常安全地启动,一般启动前应作好下述准备:
(1)检查电源是否有电,电压是否正常,电源的波动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若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不宜启动。
(2)启动器是否正常,零部件有无损坏,使用是否灵活,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正确、牢固。变频和软起参数是否设置完毕等。
(3)熔丝规格大小是否合适,安装是否牢固,有无熔断或损伤。
(4)电动机接线板上接头有无松动或氧化。
(5)检查传动装置,如皮带松紧是否合适,连接是否牢固,联轴器的螺丝、销子是否紧固等。
(6)传动电动机转子和负载机械的转轴,看其转动是否灵活。
(7)检查电动机及启动电器外壳是否接地,接地线有无断路,接地螺丝是否松动、脱落等。
(8)检查负载机械是否妥善地作好了启动准备。
上述要求均已检查完毕,下一步就是电机的启动调试,启动调试应在空载情况下进行,调试过程中要对电机的旋转方向进行观察,并对电机发出的声音进行分辨。注意电机的稳定性,对过高的温度,过于强烈的震动以及不正常的声音都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通过现场情况和故障经验来判断电机的工作情况,电机一旦出现异常必须立即停车进行检查。测量电机参数,并与正常数据比对分析,对于超出额定数值过多的数据要分析原因。通过不断的分析和调节最终使电机能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三).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分析
电动机在现代人们生产生活中使用相当普及,不管是工业生产,还是生活家居就会涉及到它,已经成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电动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安装、违章操作、运行环境以及生产工艺等原因,电动机难免出现故障,导致电动机故障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类:
(1)电动机短路
短路因素包括定子绕组的相间短路和一相绕组的匝间短路,还包括供电线路的短路。
(2)电动机缺相
变压器一次侧缺相、电动机绕组或供电线路一相断线。
(3)电动机单相接地
电动机及供电线路因受潮而使绝缘电阻下降,漏电电流增加。
(4)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鼠笼式电动机转子断条
(5)电动机定子绕组低电压
(6)同步电动机失步、失磁或出现非同步冲击电流等
(7)供给电动机的电压过高或过低,或频率异常
(8)电动机机械过负荷发生堵转
(四)电动机常用的保护装置
1、热继电器、熔断器和电磁式电流继电器构成的保护
A、热继电器是利用双金属片热效应工作的,双金属片是由不同膨胀系数的两片金属铆合而成,当电流通过时它将产生热量,并向膨胀系数小的一边弯曲,电流的大小和弯曲的程度成正比,当电流超过热继电器整定电流的一定倍数时就会启动其中的脱扣装置从而切断主回路达到保护的目的。
B、电磁式电流继电器具有过载、堵转保护功能,有的还有缺相保护,其过载保护具有反时限特性,但其结构复杂,机械制造精度高,价格高且体积庞大,因而目前已被基本淘汰。
2、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构成的模拟电子式保护
由晶闸管型发展至集成电路型的电子式保护,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半导体模拟器件的兴起及普及,涌现出了一批性能比较可靠、功能多样化的电子式电动机保护器,为电机的可靠运行提供了较可靠的保障。
3、微机型数字电子式保护
采用微机技术的微机电动机保护方式,这类电动机保护器主要以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可实现电机的智能化综合保护。因为采用了单片机就使得在相同硬件条件下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保护器的出现称为可能。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动机保护器正朝着智能化,综合化,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种保护:
A、温度保护装置
B、过载保护装置
C、短路保护装置
D、缺相保护装置
E、欠压保护装置,
F、失压保护装置
不管采用何种保护装置,必须考虑过载保护装置与电动机、过载保护装置与短路保护装置的协调配合。
(五)为了保证电动机正常工作,除了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运行过程中注意监视和维护外还应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间隔时间可根据电动机的类型、使用环境决定。主要检查和保养项目如下:
(1)及时巡视,按规定检查电机的温升以及电机的运行参数,确保各项数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2)及时清除电动机机座外部的灰尘、油泥。
(3)经常检查接线板螺丝是否松动或烧伤。
(4)定期用煤油清洗轴承并更换新油,如有磨损则应更换新的轴承。
(5)定期检查启动设备,看触头和接线有无烧伤,氧化,接触是否良好等。
(6)绝缘情况的检查。绝缘材料的绝缘能力因干燥程度不同而异,所以保持电动机绕组的干燥是非常重要的。电动机工作环境潮湿、工作间有腐蚀性气体等因素的存在,都会破坏电动机的绝缘。最常见的是绕组接地故障即绝缘损坏,使带电部分与机壳等不应带电的金属部分相碰,发生这种故障,不仅影响电动机正常工作。还会危及人身安全。所以电动机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绝缘电阻,还要注意查看电动机机壳接地是否可靠
【关键词】 波浪能发电 不规则波 浮码头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与此同时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也预示着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波浪能便是一种新型海洋能源[1],若能将其大量转换成为对于生产、生活有利的电能,则必将会推动海洋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且能够大大缓解能源紧缺的现状。
此外海上运输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发展趋势,船舶向着大型化发展。在现有船舶保有量中,大型船舶数量约占30%[2],由于大型船舶的吨位较大,因此靠岸时的靠泊能量也较大。同时我国各大港口码头的吞吐量呈逐年上升之势,以南京港为例,随着龙潭港保税物流中心的正式封关运营以及客货航线的不断增加,南京港的年吞吐量保持快速的增长[3],因此大型港口码头每年积累的靠泊能量也较为可观。
1 基于不规则波的岸边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构想
1.1 背景
近年来,各国学者对于波浪能发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北欧的一些国家[4],并且也发明出了大量的波浪能发电装置,但传统的波浪能发电装置结构都较为复杂,发电效率普遍不高,并且适应性较差,无法适应恶劣的海域环境抑或是在恶劣的条件下无法正常工作,能量转换效率大为降低,这也成为了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的一个瓶颈。简化波浪能发电装置结构,提高其发电效率并使其能在恶劣条件下正常工作成为了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此外近岸的波浪大多为杂乱的不规则波,少见有孤立波,更少见有传统理论上的微幅波[5],然而目前与波浪能发电有关的装置大多是基于微幅波理论[5](即波浪的形状为余弦曲线,波峰与波谷关于静水面对称)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因此实用性较差。
1.2 具体构想方案
设想若能将波浪能发电装置的主体部分设在受海域环境影响较小的岸边,则可使波浪能发电装置免受恶劣海况的影响,提高波浪能发电装置的适应性。
如下图1所示,基于不规则波的岸边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由迎浪板、滚球、弧形导轨、水平连杆、传动杆、大棘轮、小棘轮、发电机、浮球、传动杆、铰支套筒、传动固定珠、大棘轮、小棘轮、发电机等组成。迎浪板通过滚球安装于弧形导轨上,且迎浪板可在弧形导轨上自由运动,弧形导轨通过水平连杆与堤岸相连。大棘轮通过传动杆与迎浪板相连,小棘轮安装于大棘轮的旁侧,且与大棘轮相啮合。发电机安装于小棘轮的旁侧且发电机的上下齿轮与小棘轮相啮合。浮球漂浮于海水的表层,可随波浪做机械运动,能够有效地将波浪能转换为电能。浮球的末端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从铰支套筒中穿过,其可在铰支套筒中自由运动。铰支套筒固定于岸边,可绕其转动轴自由转动。传动固定珠安装于传动杆的末端,并固定于大棘轮之上,当传动杆运动时,可通过传动固定珠带动安装于岸边的大棘轮转动。小棘轮安装于大棘轮的旁侧,其齿轮与大棘轮的齿轮相啮合。发电机安装于小棘轮的旁侧,其上下齿轮与小棘轮相啮合。
1.3 解决方案
当不规则波向迎浪板冲击时,迎浪板通过滚球在弧形导轨上作往复运动。开始时滚球位于弧形导轨最低点,传动杆固定于大棘轮的一端位于最低点;当传动杆固定于大棘轮的点运动至最右端时,滚球运动至弧形导轨的最高点,之后迎浪板及滚球将在弧形导轨上向右下方运动,传动杆固定于大棘轮的一端将因为惯性继续向上运动;当滚球再次位于弧形导轨最低点时,传动杆的一端运动至最高点,之后迎浪板及滚球继续向左上方运动,传动杆的位于大棘轮的一端将向下运动;当迎浪板及滚球运动至初始位置时,传动杆固定于大棘轮的一端恰好运动至最低点,至此完成一个周期的运动,之后将不断重复这种运动直至迎浪板停下。在此过程中,迎浪板通过传动杆带动大棘轮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啮合的小棘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上下齿轮与小棘轮啮合的发电机转动发电。
在迎浪板作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其后方会产生规则波(可近似看作微幅波)。假设波浪如图1所示的方向前进,则当波峰来临是,浮球会随波浪做机械运动,因此会被抬起并且向右侧运动。此时,浮球会带动传动杆在铰支套筒中向右并向上运动。传动杆运动后会通过传动固定珠带动大棘轮绕其转动轴转动。安装于大棘轮旁侧的小棘轮由于其齿轮与大棘轮的齿轮相啮合因而也会被带动转动。由于发电机的上下齿轮与小棘轮相啮合,因此当小棘轮转动后其上下齿轮会被带动而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发电。
当波谷来临时,浮球会随波浪发生机械运动从而向下向左运动,此时传动杆会被浮球带动而在铰支套筒中向下向左运动。传动杆运动后会通过传动固定珠带动大棘轮绕其转动轴转动,安装于大棘轮旁侧的小棘轮由于其齿轮与大棘轮的齿轮相啮合而被带动转动。发电机的上下齿轮由于与小棘轮相啮合而会被其带动发生相对转动,进而实现了发电的功能。
1.4 方案优点
实用性强,考虑的原理和实际情况吻合度高。本波浪能发电装置基于不规则波,与实际的近岸波浪情况相符,与传动基于微幅波理论的波浪能发电装置相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结构简单,发电效率高。本波浪能发电装置是由迎浪板、浮球及机械传动装置组成,结构非常简单,因而在将波浪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比较少,同时利用浮球将迎浪板往复运动产生的规则波的波浪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较高。
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恶劣的海域环境。由于本波浪能发电装置的主体部分集成于岸边,因此受海域环境的影响较小,因而能够较好地适应各种恶劣的海域环境。
2 立体组合式发电浮码头
2.1 背景
上文提供了一种岸边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初步构想,在实际工程中浮码头是一种用能够随水位变化而变化的码头,其亲水性强,构造简单,拆装方便,是波浪能及碰撞能发电装置的优良载体。同时船舶在靠泊前需要通过与码头碰撞才能完全静止,之后才能进行相关作业。由于大型船舶的吨位较大,因此其与码头相撞时的动能也较大。若能将船舶与码头碰撞时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那么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能源压力同时还能减少船舶靠泊时对于码头的冲击,有效地延长码头的寿命。
2.2 具体方案
如下图2所示,立体组合式发电浮码头由钢结构浮箱、传动杆、铰支套筒、传动固定珠、大棘轮、小棘轮、发电机等组成。钢结构浮箱为浮码头的主体部分,漂浮于海水的表层,可随波浪做机械运动,能够有效地将波浪能转换为机械能。钢结构浮箱的末端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从铰支套筒中穿过,其可在铰支套筒中自由运动。铰支套筒固定于岸边,可绕其转动轴自由转动。传动固定珠安装于传动杆的末端,并固定于大棘轮之上,当传动杆运动时,可通过传动固定珠带动安装于岸边的大棘轮转动。小棘轮安装于大棘轮的旁侧,其齿轮与大棘轮的齿轮相啮合,当大棘轮转动时可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作用带动小棘轮转动。发电机安装于小棘轮的旁侧,其上下齿轮与小棘轮相啮合,当小棘轮转动时可带动发电机的上下齿轮相对转动,进而发电。
2.3 具体运行方法
假设波浪如图2所示的方向前进,则当波峰来临是,钢结构浮箱会随波浪做机械运动,因此会被抬起并且向右侧运动。此时,钢结构浮箱会带动传动杆在铰支套筒中向右并向上运动。传动杆运动后会通过传动固定珠带动大棘轮绕其转动轴转动。安装于大棘轮旁侧的小棘轮由于其齿轮与大棘轮的齿轮相啮合因而也会被带动转动。由于发电机的上下齿轮与小棘轮相啮合,因此当小棘轮转动后其上下齿轮会被带动而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发电。
当波谷来临时,钢结构浮箱会随波浪发生机械运动从而向下向左运动,此时传动杆会被钢结构浮箱带动而在铰支套筒中向下向左运动。传动杆运动后会通过传动固定珠带动大棘轮绕其转动轴转动,安装于大棘轮旁侧的小棘轮由于其齿轮与大棘轮的齿轮相啮合而被带动转动。发电机的上下齿轮由于与小棘轮相啮合而会被其带动发生相对转动,进而实现了发电的功能。
当船舶驶向浮码头进行靠泊时,船舶与钢结构浮箱相撞,从而使钢结构浮箱向右作机械运动,此时钢结构浮箱会带动传动杆在铰支套筒中向右并向上运动。传动杆运动后会通过传动固定珠带动大棘轮绕其转动轴转动。安装于大棘轮旁侧的小棘轮由于其齿轮与大棘轮相啮合因而也会被带动转动。由于发电机的上下齿轮与小棘轮相啮合,因此当小棘轮转动后其上下齿轮会被带动而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发电。
2.4 方案优点
能够立体式利用波浪能进行发电,同时还能有效地利用船舶靠泊时的碰撞能进行发电,有效地开发利用了新能源。由于浮码头的主体部分钢结构浮箱会随波浪做机械运动从而带动机械传动装置工作,进而带动发电模块发电,因此可将波浪能转化为电能,且既能提取波浪能中的水平波浪能又能提取波浪能中的竖直波浪能,实现了立体式开发利用波浪能。此外当船舶靠泊时由于冲击力作用会使钢结构浮箱发生机械运动,从而带动机械传动装置工作,进而发电,因此可将船舶靠泊时的碰撞能转化为了电能。
能够适应恶劣的海域环境,亲水性强。由于该新型浮码头的发电模块主要安装于岸边,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恶劣海况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同时浮码头的亲水性较强,拆装方便。
3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波浪能发电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规则波的岸边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构想同时将其应用于浮码头中,提出了一种立体组合式发电浮码头并作出了结构示意图,之后通过分析对比得出了改进后方案的优点,即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并且能够较好地免受恶劣海况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蔡浩然.我国海洋能源的利用,1988.
[2]茅宝章.大型船舶靠泊能量计算,2009.
[3]吴歆,方志耕,刘远,刘思峰.南京港港口吞吐量预测,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