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团队合作精神的核心

团队合作精神的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团队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团队合作精神的核心

团队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18-02

引言: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国家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实施的实验项目[1]。体现了国家对目前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度重视,也激发了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新的教学热情。

本人连续两届担任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指导老师。2009年度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肖浩、殷小智等四位学生组成团队获得资助,该项目于2011年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参加湖南省首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论坛项目之一,经过五位学生的密切协作,顺利完成了该项课题,并发表实验论文三篇。笔者在2013年度再次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一项,也于2015年顺利结题,3篇。课题组共指导了5项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注意到同学们在团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摩擦,我们有意识地观察、协调、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为顺应当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协作精神需求,以及未来工作岗位要求,适应高层次协作的社会需求做好准备。以下笔者谈谈其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实施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可行性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一般都是由3~5名大学生组成的团队,是大学生为了完成实验课题这个共同目标而自发组成的团队。从组建团队,选题、设计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大学生自主独立完成,指导教师在设计、实验技能方面予以指导。在具体的长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之间需要大量的分工合作与磨合,这个过程可以充分利用来有效地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与团结合作能力。

要及时并比较完满地完成一项相对复杂的实验计划。需要组队的同学们进行大量的合作并相互学习,即合作学习,最终成为一个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奋斗的团队!一项创新性实验研究往往涉及多门学科、数门课程,需要多种技能与多种仪器的综合使用等等,再者加上研究的周期长,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从组队一开始,所有的事项要求团队同学通过相互间的紧密配合和协作,相互鼓励来完成最终的目标。而基于大学生实验计划平台的这种合作学习不但能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快速掌握多种知识与技能,还能促进他们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的形成,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2]。

二、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实施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不仅需要个人能力的发挥,也需要充分与团队合作,发扬团队合作,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创新。未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这四个基本的学习过程来创新设计、组织。学会共处即是培养学生在人类各种活动中的参与和协作精神,也就是团队精神。当前大学生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其中之一就是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缺乏。而从就业方面而言,在当今就业形势不断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合作精神的重视和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缺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经过精心培养而逐步形成的并为团队所有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折射出一个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格,成为凝聚团队成员的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大学生在这个社会扮演着未来社会建设主力军的重要角色,在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工作岗位上都必须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他们对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的诠释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团队精神的有效培养是必要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在大学校园中,能够充分运用团队精神、有效培养团队精神的良好平台,这样对于实验计划的顺利实施也有良好的推进作用。而且随着现代科学交叉性和渗透性日益突出的特点,各种知识领域的界限愈加模糊,要想在现有的科学领域有所成就和突破,就必须学会参加团队,突破个人认识的局限性,与他人进行信息共享,达到共赢。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的社会意义。

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途径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团队是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组成,每个大学生作为普通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包含生理、心理、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不同层次,只有从大学生本身着手,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谈及团队精神的发挥。

如何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选定培养优秀的团队领导者,制定可行的团队目标,加强团队内部的分工与合作,建立有效沟通机制与激励机制。

一个战斗力强的团队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带头人。一个优秀的领头人能把团队带往正确的方向,快速正确地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3]。因此,在组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团队的时候,我们指导老师就明确指出团队必须有一个负责人,负责团队的分工与协调。如2009年度创新团队的肖浩、殷小智,2012年度的创新团队的李正祥、廖媛媛同学,2013年度创新团队的林仕桑同学。实践也证明,他们在团队中积极主动地工作,创造了团队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和谐的协作气氛,他们善于组织,善于学习,信任他人,永远保持着乐观与热情,巧妙的理解与协调能力对把握团队的发展方向有重要作用。

没有目标就没有追求,一个优秀的团队更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团队目标就是要在大家的齐心合力下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实验计划。只有大家一起努力,集思广益,紧密配合,才能保障实验按照计划逐步推进直至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团队的协作是我们成功的基础。因此优良强有力的领头人,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了优秀的团队成员,接下来就要求所有的成员以高度的团队协作精神紧密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因为随着现代科学交叉性和渗透性日益突出的特点,各种知识领域的界限愈加模糊,要想在现有的科学领域有所成就和突破,就必须学会突破个人认识的局限性,与他人进行信息共享,达到共赢。有了这样的共识,团队成员自然会很投入地从事实验,从而保证团队精神的最大发挥。当然在项目初期的过程中,个别成员由于个性、环境的不同可能会与其他成员产生摩擦,这就要求指导老师加以引导,使每个人都感受到团队大家庭的温暖,引导成员与他人沟通,学会尊重他人,爱护、关心他人,并使团队尽量满足每个大学生的不同层次需要,激发团队成员的献身精神以及忠诚团队的信心与决心[4]。

团队的凝聚力来源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要让他们充分意识到想融入一个团队,除了要有过硬的才能,还必须学会与人有效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让四面八方的成员互相了解,互相理解,达成共识,紧密协作[5]。

最后,还需要建立长效的奖励机制,通过强化物质激励,形成一种荣辱与共的强大的集体荣誉感。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这个也许不太突出,毕竟这个计划没有太多的经济利益牵涉其中,但是也可能会涉及到学生的评奖评优,或者论文的署名先后等等,这也要指导老师合理地分配。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一个团队的利益就是所有团队成员的共同利益,没有团队的利益就不会有个人的利益;每一个成员都真诚地为团队其他成员的成功而欢欣鼓舞,并激励自己不断提升个人才能,不断为团队带来更多的利益,既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关注所在团队的集体成果,这才是真正的双赢,真正的团队协作!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平台,一方面努力提高大学生实验设计及实验实践能力,一方面又紧密地进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两个方面的有效配合可以使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使大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的生活、工作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吴平,黄本笑,张芳.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化的进展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9,(3):72-75.

[2]张哲瑜.引导合作互助 培养团队精神[J].体育教育,2014,(3):247.

[3]陈桂英.如何培养团队企业精神[J].电子产业经济,2014,(4):39.

团队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体活动;高职学生;团队精神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团队合作使人们的联系更为紧密,重要事项的完成都是沟通合作的产物,都是团队精神的体现。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一、高职生团队精神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生薄弱的沟通交流意识。部分同学来到大学之后不主动与人交往,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冷漠,如此以来,团队协作精神就无法体现和发挥作用。同时,教、管、学三者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团队合作模式。然而,这一模式很大程度上因为学生认为任课教师、辅导员很难接近,往往敬而远之的做法,使之失去了他的优势。

(二)高职生薄弱的集体主义意识。部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较差,个人主义思想很严重,漠视组织纪律,很少参加院系和班级活动。很多学生甚至不愿意担当班委等学生干部职务,此外,一些同学宁愿睡觉或者长时间玩电脑也不愿意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舞台易搭,演员难请,观众更难请”的现象在各所高校普遍存在。系部活动大多以强制报名方式为主,观众更是以轮流参加的方式进行,能自愿参加的极为少数。

(三)高职生紧张的宿舍成员关系。宿舍是大学生学习、休息、娱乐的综合性场所,学生在宿舍时间占在校全部时间的二分之一以上。目前各高校学生主体都是90后,他们宿舍成员的关系明显紧张,申请调换宿舍的学生明显增多了。很多宿舍都出现小团体现象,或是形单影只现象。由此可见大学生沟通合作的态度及方法有待提高。

(四)高职生强烈的重竞争轻合作的观念。大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往往注重单打独斗,习惯于个人奋斗,缺少合作的经历。

(五)高职生团队合作的心理素质较差。大学生希望通过团队合作提升自身的学习绩效和综合素质,但在实际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些心理问题值得关注。部分学生自负意识较强,部分学生宽容精神不够,部分学生自卑自闭。此外,嫉妒、猜疑、急躁、不想“便宜”了别人等心理问题也是合作心理素质较差的体现。

二、高职生团队精神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来自社会的影响。当前形式下就业压力十分严重,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无处不在。许多大学生认为只有竞争才能在社会中得到更多的利益,他们往往把同学当作竞争对手,他们的心中合作的意识比较的单薄,更谈不上什么团队的概念了,高职生们缺乏团队合作的机会自然就没有什么团队协作的意识和精神了。在面对追逐名利、不劳而获、不公平竞争等不良社会现象时,部分大学生缺乏明辨力和控制力,对人际关系心存芥蒂,影响了其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

(二)来自教育的影响。现行教育体系下,学生面临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的同学。在“分数”和“排名”的指挥下,在家长危机意识的的推波助澜下,谦虚礼让、团结合作等素质教育的目标被大大弱化,学生很容易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从而淡化团队合作精神,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因此,到了大学这个开放的环境中来很难适应,往往不愿意与人合作,继续延续十多年来的习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三)来自家庭的影响。独生子女都能享受到父母提供的一切,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孩子,首先在家庭中就没有与同龄人合作的机会,从小就缺少与他人之间的磨练。父母对孩子竞争意识的培养远远大于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个人中心思想强烈,自信心也比较强烈,到了大学中有些人不屑于与他人的合作,往往缺乏与人合作的主动性。家庭环境对于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不平衡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缺乏。

三、文体活动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

文体活动是根据学生特点和爱好而开展的,大多以团队形式组织,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文体活动能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理念。

在社会竞争的大环境下,面对社会种种不良现象的误导,学生容易滋生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而通过一些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的开展,比如每学期的升旗仪式,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到对于国家的荣誉感、社会责任感。

(二)文体活动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激烈的社会竞争强化着竞争意识,文体活动以其团队性的特点,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到无论是足球比赛中的配合、还是广播操比赛中的整齐,无论是合唱比赛中的高昂,还是运动场上拼搏,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与努力,亲身体验到团队成员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努力的群体情感,深刻认识到竞争与合作并非简单的对立,可以相互转化和促进,从而培养他们在竞争中保持合作,在合作中促进良性竞争这一更高层次的视野和 胸襟。

(三)文体活动能弥补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团队精神教育的不足。

利用文体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参加文体活动可以让学生们跳出应试教育中“你教我学”的传统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只追求分数化的问题。通过文体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共同努力,共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共享成功带来的快乐,而且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文体活动能纠正学生的自我意识。

团队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第3篇

一、教师是幼儿模仿榜样

在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模仿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幼儿的模仿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间接的影响幼儿,因此,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做好榜样。有一次,在表演区“我给小熊穿衣服”的活动中,小熊的衣服破了,纽扣也掉了,正当我左右为难时,我们班的张老师走过来对我说:“需要我帮忙吗?”我把我的难处告诉了她,她很快把小熊的衣服、纽扣给缝好了,我们的合作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班的孩子,他们玩区域活动“娃娃家”的游戏时,有的幼儿扮演幸福的三口之家,有的扮演四世同堂,他们的合作意识非常强,从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也增强了教师与幼儿相互交流的乐趣!

二、搜集区域活动素材,激发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一部好电影的播放,一部好的小说的写成,都源于素材,区域活动的功能就是通过材料的表现,新《纲要》中明显指出:区域环境的创设应该从幼儿的水平和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要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还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

“建构区”是幼儿最爱的地方,积木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一栋栋高楼,漂亮的花篮,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孩子们爱玩的“魔方”游戏,要求幼儿把小动物的图案组拼完整的图形,为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我先把魔方中的小动物的图形打乱,然后在发给幼儿组拼,这样幼儿会非常的感兴趣,这样,当一名幼儿组拼不成功,可以请他的好朋友帮助,一次,卢沛阳组拼魔方图案是一个太阳,图案组拼很完整了,只剩下太阳的眼睛,无论如何让他也拼不好,这时他向身旁的好朋友求救,瀚宇小朋友主动放下自己的魔方帮助他完成了最后一步,他们俩高兴的笑了。这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逐渐形成了。

三、提高幼儿团队合作能力必须创造合作机会

作为教师,尽可能多给幼儿创造与同伴学习和做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从小形成团队合作精神。老师要以大孩子的身份参与到幼儿活动中去,当孩子发生争吵时,尽量不当“裁判员”,而是根据区域情景的需要对幼儿的语言和动作做出应答式的反馈,也可以偶尔的提出问题,适当进行引导。例如:谁都愿意当善良的小羊,没有人愿意当可恶的大灰狼,怎么办呢?一块儿冰糕三个人吃,会怎么样?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下,幼儿交往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逐步得到有效培养。又如:在用橡皮泥捏奥特曼模型时,是有许多小部件组合而成的,一个幼儿不可能独立完成,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才可能圆满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必须相互商量、互相配合,形成统一思路,共同创造出形象的手工作品,孩子们的合作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四、让孩子们享受团队合作成功的快乐

不管干任何事情,人们都想把事情干好,都想成功,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也是这样。幼儿在于伙伴儿的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这时老师应及时指导幼儿掌握合作技能,让幼儿产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因此,我有意识的让幼儿在游戏时学习使用合作用语。如:谁最想和我在一起做游戏?请参加我们的游戏好吗?这一箱苹果该怎样吃?活动结束后,我们要求孩子们进行总结、思考,是孩子们学会谦让、谅解等合作技能,懂得与人合作要有礼貌、团结、互助。

团队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 体育精神 ;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33-01

1.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本质而言是人与人之间在理解体育价值达成的共识,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体育实践过程。体育精神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平竞争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构成,发挥培养人的顽强拼搏精神规则、纪律意识的作用。在体育精神方面展现出属于社会共有的超越时间、地域、种族、政治、生命的精神财富特征,能够表达社会共同的意识和文化观念,也能够高度概括人们共同的体育审美意识。因此可以说体育精神所具有的精神能量和教育价值都是非常强大的,加强体育精神的培养是正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有效方式和必然要求。

2.体育教学中培养的体育精神及其意义

体育教学以其特点成为是各类教育形式和内容中,能够以独特方式塑造学生人格的教学方式。诸如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养成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顽强毅力品质。

2.1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与合作意识

体育运动是特别能够培养人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意识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团体运动项目,由于需要团队成员的齐心协力的合作才有可能获得比赛的胜利,因此更能激发每个成员的集体观念、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现在科学的发展,增加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使得学科联合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形式,这必然要求学生们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关系,让他们明白个人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已经不能完全胜任科学研究和工作需要,同时个人竞争力的强弱也取决于合作精神的具备与否。对于年轻的在校生而言,体育运动不失为锻炼竞争意识和善于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方式。更为重要的是体育运动锻炼个体与团队的合作能力,要强于个体之间的合作意识的培养。

2.2 爱国意识

在各种国际体育赛事中,运动员代表国家出征,都以能够让国旗升起在比赛场所中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荣耀,在场外更是激发了无数人强烈的爱国意识,推动了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特别是对于青春热血的年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有巨大的鼓舞和激励效果。

2.3 竞争意识与公平竞争精神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的本质在竞争,虽说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难得一见紧张激烈的竞争,但学生表现出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互相间比、赶、超现象,直接表现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学生的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发展潜力,使他们敢于挑战和超越自我。

2.4培养艰苦奋斗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项目如攀岩、障碍跑等,都需要学生经过反复训练,艰苦努力之后才能娴熟地掌握比赛技能,这一过程并不简单而是他们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不畏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又如长跑项目能够锻炼学生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艰苦奋斗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品质,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挑起国家发展的重任。

3.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育精神的途径

3.1提升体育精神的重要性

体育精神的载体是体育活动,教师应该坚持将体育精神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锻炼身体之余,感悟体育精神的内涵与魅力。此外,教师还能够在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精神的感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体育运动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对体育教育的创新,也是替身体育精神重要性的有效手段,通过深入研究现有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基于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将体育精神融入其中,实现体育活动与体育精神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3.2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学校教学模式基本是以灌输模式为主,不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获得的教育效果差强人意。而体育精神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思想文化意义,能够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方法,将主导性体育精神规范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情景教育等途径,组织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促使其形成自律性品质。

3.3增强学生的体育意志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心理容易因身体生理不适、疲劳、疼痛、酸胀等引发怕苦、怕累、怕酸痛和受伤。体育教学对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得到了无数教学实践的证明,如体育教学中常见的队列的操练,更是效果明显。这也是借鉴军训的训练效果,在体与教学中的应用。在体育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疼痛疲劳的身体反应。这时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传授有关的体育生理知识,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顽强的体育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4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种与生俱来的喜好,许多人更是痴迷于一些体育赛事,如NBA、FIFA、五大欧洲足球联赛等。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对学生兴趣点进行理性引导,以观看体育电视赛事、阅读体育书刊等形象生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明确她们体育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改善学校运动环境和设备,为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提供物质基础。

此外,学校还可以紧扣强烈的学生求胜心理,通过举办一些竞技气氛浓的体育比赛,如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进取心等。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精神在满足当代学生的精神追求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领悟体育精神的极大潜力和深刻内涵,把体育精神的教育功能和体育技术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去,为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罗亚娟,彭崴.浅析社会体育学视角下的体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01).

团队合作精神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集体性体育项目 合作 付出 协调 赢利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12-02

孔子认为学《诗》,可以“兴、观、群、怨”。“群”指通过《诗》的学习,一个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这说明学习《诗经》文本对个人提高所具有的功能。同样,集体性体育项目对竞争合作的强调,也使得它能成为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教育“阵地”。中国传统儒家重视对个人社会性的培养,认为个人修养的提高是在与他人不断的合作中实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不管从道德修养的意义,还是从逻辑层面,古老的中西文化都揭示了合作协调对整体发展的意义与价值。现代意义上的系统论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的,他认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其中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1]他从系统论角度阐释“部分”有机协调对“整体”产生的意义。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加入竞争、实现自我价值,而群体性体育活动正好可成为学生合作意识形成的最直接“教材”。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将合作理念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并不断认识到竞争与合作之间的矛盾统一。教师除了给学生讲清技术要领外,要有意识地强调战术配合的意义,强调成员相互间的合作对全队取胜的重要性。

集体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团体操等比赛,它不同于“多人项目”比赛,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团体比赛。“多人项目”比赛更多依赖个人的发挥,最终成绩只是线性相加,而集体项目则不同,它不仅需要个人的发挥,更依赖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倘若缺少默契的配合,每个成员的技术水平及整个团队的战术都很难很好地发挥,良好的合作精神在集体项目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一、付出是合作的前提

体育作为竞技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但同时也能培养个体的合作意识,从而求得竞争与合作的内在统一。尤其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更需要每个运动员有效地发挥其个体水平与整体协同作战的群体水平。在篮球、排球、足球等运动中,单打独斗是很可怕的,每一次的防守与进攻都关系到整个战术策略的发挥,关系到整场比赛的节奏。你需要他人的合作,他人也需要你的合作,这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要将竞争与合作统一到个体的思维及行动中,就需要每个人身上有牺牲小我的意识,贪婪和自私在团队合作精神中,没有任何生存空间,只有学会甘当“绿叶”,才有可能成为“鲜花”。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技术层面,从情感教育层面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并在合作中形成一定的牺牲精神。而且要使学生意识到个体在团队中“付出”的价值,这种牺牲不是绝对的,适当的放弃与更好的获取是相统一的。在团队中,此时他人需要你,彼时你需要他人,只有每个人之间默契地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当人与人之间没有合作,没有付出的意识,并看不到队友的价值时,这样就很难真正从合作中取得利益。

这启示我们:要养成合作精神,首先需要有付出、牺牲小我的意识;具有“诚”的品质,即忠实于自己的团队,这也是在合作中取得他人信任的前提。如果个体的这种品质注入到他人体内,就必然会出现团队合作的结果。真正的团队合作必须以别人“心甘情愿与你合作”作为基础,而个人也应该表现出合作动机。团队合作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过程,虽然合作的成败取决于各成员的态度,但是维系合作关系却是合作各方责无旁贷的工作。

二、协调配合是合作的方式

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成员相互之间需要技术的配合,更需要情感上的更深层的默契,协调配合不仅指在技术层面,更是情感层面。在篮球、排球等运动中,我们常常一次传球、一个眼神、一种情绪都会影响到队友,这种极其迅速的感染力会影响到整个团队最终的发挥。所以,协调配合在团队的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在合作中各方呈现的方式。

其实,体育中的各种项目都带有竞赛评比的特点,但在对抗的竞争中,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不仅在竞技上有交锋,也在思想、感情上有交融。参与其中的队员的运动行为,除了受自身身心素质的影响,还受到队友、教练的影响,也受到运动气氛、队员间角色及责任等因素的影响。正是这种综合因素的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与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运动员应该在运动中养成友好、同情、体谅、协作、团结等优秀品德,树立团队精神及集体情怀。有这种团队精神和集体情怀,队员之间就能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信任,在行动上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全队的战术配合就更容易奏效。

这些都对我们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体育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他人协调配合的能力,并使学生意识到:合作不仅是行为上的配合,也是情感、情绪上的交融与感染,是技术与情感的交流。只有这样,队员间才能形成共同的心理气氛,困难时相互鼓励,胜利时相互庆贺。倘若每个人都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协调配合,也会使得个体在心理上感到强有力的支持,增强整个团队的自信心。在进入信息社会后,协调配合在合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融合200多家公司、120所大学、耗资300亿美元、400万人合作的结果。教师帮助学生养成协调配合的能力,也是学生在进入工作、融入社会及不断实现自我过程中所必备的素质。

三、赢利是合作的目的

牺牲是合作的前提,但这种牺牲或者付出一定不是绝对的。约翰·洛克菲勒说:“合作可以压制对手或让对手出局,达到让自己向目标阔步迈进的目的。合作的目的不是捞取情感,而是要捞到利益和好处。没有任何结盟是永远持久的,合作只是一种获利战术。”[2]这句话揭示出合作的本质意义,即“利”,它强调合作中隐含的利益博弈,竞争越是激烈,就越需要合作。

集体性体育项目中,个人的付出、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整个团队的胜利,这是合作存在的灵魂,这也是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也只有在队员之间的合作中,才能充分实现自我的技能,才能最大化地实现个人价值,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竞技本质就是挑战自我,达到极致,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取胜利。在进入全球化之后,经济、文化、技术等领域都被纳入“在竞争求生存”的轨道,虽然领域迥异,但精神实质是相通的——即竞技精神。而在集体性体育项目中最能体现在合作中求利益的精神,利益合作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从集体性体育项目追求胜利的过程,我们能看到“合作精神”所具有的意义。但在具体运动的博弈较量中,我们也能看到“合作”本身的双重性。它既有牺牲自我的一面,但又能最大化地实现自我,既相互协调,又相互较量,既妥协,又进取。“收”与“放”两种力量交融于“合作”过程中,所以,教师在集体体育项目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合作”的本质,培养健康积极的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