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政治教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在师德上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劳任怨。在不断地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对待学校分配的工作,在思想上不敢有半点懈怠,积极认真的去完成,向优秀的同志看齐,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甘于平淡,不流于平庸.在与人相处中,做到谦虚谨慎,与人为善,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二)教育教学工作
根据学校的课堂教学常规严格做好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追求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热情辅导中下生,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考查,做好学生的补漏工作。把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充分发掘学生自己的潜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
(三)班级管理工作
(1)主动和家长沟通。
(2)家长对班级整体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满意率高,师生关系融洽。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管理模式
信息狂潮在给经济领域带来全新冲击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文化生活、教育生活带来一定的挑战。西方价值观和思想以隐秘的方式潜入生活,影响着互联网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辨析各种渠道不明的误导性信息是教育事业从业者必须严肃对待的重要议题。作为高校的基础课程的重要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必须以现有的资源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做到课程教育的高效化、全面化就必须要在认识以往教育模式不足的前提之下进行新型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以此来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热情,鼓舞学生们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热情,培育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才。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有助于结合新时代需求,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和内容。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对教育和人才势必会提出新的要求,对以往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育模式必定会提出新的议题,只有切合时代的步伐和需求,进行人才教育理念的反思、总结和创新,才能使教育理念不与时代脱轨,使教育真正落向实处。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文化需求、价值需求和技能需求三个层面,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则能够培育更有益于社会发展和经济上升的专业人才。这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它总览了思想、法制、历史、哲学的精华,能够在文化辨析和文化认同方面指引正确的方向,同时它囊括的优秀理论能够帮助人才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培育出社会和企业真正所需的人才,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推动相关学科发展,融合实践经验促进理论更新。探索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也能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重点理论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本就是在实践中检验总结得来的科学理论,探索新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激发高校教师研究理论、钻研理论的热情,使新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全新机制的运作下争鸣,带动学生积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形成积极有效的正面影响。另外,思政理论课程的顺利开展对于其他学科也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促进其他学科的不断更新。以美术类课程为例,对于美术类课程来说,运用“大思政”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使原本枯燥的课程具有了哲学灵魂,推动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基本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状和困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门特殊学科,它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并非在技能提升和理论基础的充实之上,而是使其保持对于信息知识的敏感度,在不同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因此更具有素质教育的特点,切合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面临一些资源配置不合理、课程教学僵化的不足。
(一)教育资源分散化、闲置化、短缺化。一方面,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规划,教育资源过于分散、零碎。具体来说,就是教育资源的配置未从顶层宏观设计,资源结构未形成整体化、高效化的运作状态,导致教育资源各自为阵,重复浪费,降低了教育的实效。从分类上看,资源分散可分为条块分割和职能分离。条块分割:高校课程教育体系的设置由教学部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各下属资源并不重合,两者之间在工作上的配合往往缺失,两者之间的资源不能互换。职能分离: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常常各自为政,不能劲往一处使。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闲置化,许多优秀的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一些高校对于高效利用资源缺乏意识或者经验,导致教师力量还是教学设备,或是新媒体条件下的信息资源,被大量浪费,实属可惜。资源的利用效率过低,自然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
(二)课程教学僵化,逐末失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许多教师和学生的眼里是一门偏重理论讲解的学科,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背后的时代需求和重要意义。由于在理念上的认知失调,导致课程的设置和学习陷入一种消极循环,教师以完成课程目标为目标进行教学,仅将授课重点放置在基础理论和要点的讲授之上,未能在重要的价值理念层面给学生答疑解惑,结合时代和社会的最新讯息来将专业知识趣味化,拓宽学生的认识便捷。而大部分学生在高校课堂上往往不专心,注意力分散,靠临时的背诵来进行考前突击获得学分,而未能意识到高校政治思想理论背后的哲学魅力和思想火花。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授课也止步于课堂,未能很好地贴合时代信息流的特色,实现“场地和时间”的灵活处理。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路径的创新
(一)立足新背景,贴近新需求。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一直在持续推进,而最基础的就是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教育改革。一方面,高校教育者要有长远观和大局观,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在短期内是无法显现其成效,而其影响则是更加深远和持久的,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人生道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人员和从业者要在完成短期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学科的长远发展考虑,避免功利心、懈怠心理的出现;另一方面,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大资源的理念。具体说来,是指高等教育管理者应培养整理、整合的观念,从整体观念着手,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分开。满足新时期人民对于高等教育的期盼,需要跟紧时代步伐。因新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自身及周围的教学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最大限度利用人力、科技、教育和信息等资源的力量。此外,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高校管理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引进,引导教育者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做民族精神文明的航海家。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住历史和现实的衔接点,做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融会贯通,以以往的哲学思想和理论观点来推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仅止步于理论教授,在当今的人才市场上需要的并不只是掌握了基本专业技能的人员,而且要求从业者具有问题解决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思想政治理论中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其价值教育也能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勤劳奋勉的集体意识和奋斗精神,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将人才需求和教育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二)创新教育手段,推行新型教育方式。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第二步便是创新教育手段,推行新型教育方式。针对以往高校思想政治资源零散化的情况,首先便要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在校园中,高校管理者、教师需要最大限度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实际效用,让各种资源在对的地方发挥更大的价值,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教材作为基础,合理地扩充教材的内容和内涵,综合多本教材的内容,同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时事新闻事件、网络热搜等手段来创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创新来赋予原本抽象、不易理解的理论知识以生命,让课堂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二是思想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师生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把握校园以外的各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行影响力联动教育。帮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形成基本认识,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产生兴趣。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交流与互动,以期形成家校携手共行、家校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家长交流群、家访、家长课堂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一方面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教育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家校共同教育,可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家庭氛围和学校教育环境。
(三)总结以往教学经验,进行管理模式的试点与推行。要秉持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教学工作理念,从文化、制度、行为等方面落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实效的目标。第一步,要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督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活跃氛围和学生的平时作业,以学生的反馈作为课堂实效验证的重要参考,畅通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改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固有性认知。第二步,要建立以师生为主体的督导评估机制,通过学生来进行课程的听评,推广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范例,定期举行教学主题活动和教学评比。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的教授,举办相关的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比赛,让学生走向思想政治教学课程的讲台。另外,在人才招聘角度,要广纳贤才,吸取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人才,提高对思想政治教学者的劳动报酬,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
四、结语
关键词:新形势;政治教学;实效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转型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必将发生变化,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高中生,肩负着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服务社会、强盛祖国”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基于此,加强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培养学生政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增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是广大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纵观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传统的“被动灌输、强行注入”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课堂上教师“自我陶醉”、学生“恹恹欲睡”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这种教学现状存在的原因,与我国教育体制及政治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政治”二字曾一度是极其敏感的话题,教师对“政治”的紧张心理,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多以照抄照搬、照本宣科的“稳妥路线”为主。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高考取消思想政治科目考试,也使高中院校以及学生家长,包括学生自己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一落千丈。
二、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内涵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与深入,如何增强教学实效性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内容。教学实效性简单来说,就是教学的实际效果,即教学效益。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实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教师行为。即运用一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向学生传播社会思想、灌输道德文化。(2)学生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包括对思想道德的认同与选择、理解与掌握、整合与实践。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就是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从而收到“低投入、高效益”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一)提高政治教学实效性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吻合
新课程提出,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我们所开展的一切教学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中,教师采取的一切方法、手段,都要以提高学生主体意识为主,要让学生变被动认知为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相一致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目标要求,要让学生了解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常识,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就是让学生在掌握思想政治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对一切现象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具备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政治头脑,进行更好的社会实践。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提出,思想政治教学要实现学生由传统的“知识型”向创新的“能力型”的转换。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政治的眼光去对待一切问题与现象,提高对善恶、对错、美丑的辨别与区分,以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政治人才的渴求和需要。
四、具体方法和措施
我们经常说,思想政治课是“与学生灵魂对话”的一门课程,如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做到:(1)教材内容应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2)教师要加强自身观念、水平的转变;(3)要不断研发、创新教学方法。在这三方面中,教材的制定、修订往往不受我们教育者所控制,因此在本部分中,笔者重点对观念与方法分别进行阐述。
(一)更新思想,转变观念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要带着全新理念去进行教学实践。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教师首先就要摒弃自己是教学的“主宰者”的思想和认识,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为他们创造一切条件去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新课程改革也特别提出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走向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去被动认知,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彰显“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
1.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点,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行为准则与衡量标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判断和有效认知。如,讲到“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可以将我国近几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回放与总结,从“非典”引起的恐慌到2012年北京的特大暴雨,从西北的沙尘暴到最近北方频繁的雾霾现象,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引发的后果。在从这些存在于现实生活又来自于真实经历的案例中,引发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个科学、客观的联系与认识,形成一切发展都应做到“既要功在当今,又要利在后世”的意识,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和价值观。
2.辩论式引导的教学方法
辩论式学习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辩。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各持正反两个观点对问题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怎样“敏于听”,还会懂得如何“善于言”,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展现对思想政治的理解掌握和独到见解的空间,并通过人人参与的过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
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为例。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让物质条件如此优越的高中生体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真正内涵。因此,笔者以“社会进步、勤俭让步”和“社会进步、勤俭同步”正反两个辩题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辩论。课前一周要求正反方代表对自己所持辩题进行资料搜集。课堂辩论由三部分组成:(1)正反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时间为各5分钟;(2)进入自由辩论阶段,其他学生均可参与辩论,时间为15分钟;(3)正反双方进行观点总结,时间为各5分钟。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析:无论是在创业艰难的战争年代,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永不过时的传统美德。同时,重点针对反方提出的“勤俭节约与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相悖”的观点进行正确诠释:国家鼓励消费其实质是鼓励“适度消费”而不是“过度浪费”,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对保护资源、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体验式教学方法
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实际进行政治实践的机会并不多,缺乏对政治的直观印象和感官体验。而体验式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些政治场景的模拟与再现,让学生真正投入其中,亲自参与,亲自体会,并从这个过程中,获得真实感受与经验,最终对政治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真实的认知。
以“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一课为例。这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社会听证制度,因此,可以为学生模拟组织一个听证会。让学生自己分组,来确定申请人、主体人以及各方代表,代表应包括社会各界人士。然后由申请人提出听证会的主题(此主题可以由教师提出参考,也可以让学生自定),由主持人组织听证会现场工作,按照听证会的程序进行安排部署,申请人陈述主张,各方代表展开辩论,最后主持人做总结。这种模拟体验的方法,让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理解和实践进行了加强,也直观感受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了他们主动参与民主决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他们将来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仅仅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或者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而是身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学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在新形势下的今天,我们应该积极引领学生前行,让学生推动教育发展,让思想政治课程引导他们勇攀高峰,使他们成为具有坚定政治信念、知识与思想并重的当代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周善斌.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商情,2012.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初中政治教学 教学设计 课堂实施
案例教学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我国教学中的,由于其独特的魅力,很快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和推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革新教育教学方法,既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又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以其真实性、生动性、具体性、启发性、针对性、典型性、系统性、实践性、互动性、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正在被推广应用于思想政治等大部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1.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从教学目的看,传统教学目的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案例法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等;从教学载体看,传统教学的教学载体是多年一贯制的固定教科书,主要讲述的是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案例教学法使用的教学载体是精心选择的纸质案例、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媒体资料;从教学方式看,传统教学方式是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内容单方面由教师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往往导致高分低能。案例教学法作为一个有效的载体,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促使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从教学主体性来看,传统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点,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的技能发展,给予学生能力发展发挥的空间。
2.思想政治课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围绕中考升学的要求,还肩负德育教育任务,这是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优秀思想政治教学案例的特征
优秀的教学案例应该有理论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应该有详细的教学提示,有助于教师的使用;案例长短取决于教学时间和教室环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案例还应当叙述明确且生动、真实、有趣,焦点和目的明确,使学生“移情”或“同理”,把枯燥的书本理论内化为思想品德修养。
二、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
1.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
对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制定教学目标,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制订教学计划;其次要选择合理案例,尽可能选择符合教学和学生要求的优秀案例、经典案例、激发正能量的案例;再次要根据案例设置问题,问题的设计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数量适中;最后要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课堂活动设计时,“呈现案例―分析讨论案例―总结评价”三个环节必不可少,案例讨论方式设计时,应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学时间分配设计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分清轻重缓急,既不要太死板又不要太随意。
2.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
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主要包括案例呈现、分组讨论、发言交流和总结提升四个部分。案例呈现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片材料、口头描述、学生表演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式。在案例呈现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及思维发展水平,提出问题的方式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语言生动,内容丰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勇于发表观点,又要仔细倾听他人的想法,,还要引导学生目标聚焦,不要“跑题”,避免过度概括、过度陈述、过度简化、没有资料支持的结论。在发言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气氛,有效控制案例交流的进程,确保围绕主题进行,让针锋相对的观点尽情地表达出来。同时适度把握和控制学生讨论的节奏,做到既激烈尖锐,又富有理性和真诚。在总结提升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为主,要善于总结成功经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通过正确的引导、说理等方式让他们自觉接受,使外部的案例信息不断内化为学生的感悟。还要把握好重点与难点,详略得当,提纲挈领,掌握好课堂教学时间。
三、结语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个体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促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推广与应用。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案例教学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案例的合理选取与编辑、课堂讨论的方式与方法及教师的总结提升技能与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袁文凤.论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方法.学周刊,2013(11).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支架;分层;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57-01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该理论阐明了教学和学习者的发展关系。该理论认为教学在学习者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学要走在学习者发展的前面。“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师教学的内容要始终高于学习者的知识水平,但又不能过高,教学应处在一个“跳一跳摘桃子”的合适位置。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教学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并没有进行分层次教学,这很容易造成好学生不想学、差学生听不懂的课堂教学问题。“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当前制约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常常发现学习者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兴趣低,不重视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学习者在课堂上,经常进行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无关的活动,如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等等。
1、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无兴趣跟教学内容有很大关系。目前,高校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不强,一些思政教材建设滞后,不能与时俱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教育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
2、学生自主性不强
内因决定外因,自主性就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因,学生的自主性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当前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却恰恰忽视了学习者的自主性,通过对一些高校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堂进行了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依靠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当前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抹杀了学习者的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很差,起不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3、无差别教学的缺点
教育部规定,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必修课程,各级院校必须坚定不移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决定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都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进行,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依然以院系专业的行政班级作为大班教学的教学单位,来进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这种形式忽视了班级内部学习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差异性,无差别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使低水平的学习者跟不上课堂教学的步伐,而高水平的学习者则觉得教学内容太过于简单,最终会导致所有学习者都“学无所获”,而使他们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失去信心。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支架式”教学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是为学习者提供一种知识建构的概念框架,以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支架。支架式教学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摸清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下限,科学配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拉大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幅度,合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然后,教师应让学习者进行独立探索。最后,教师应对支架式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可以通过练习、考试、学习者自我评估的形式进行。教师应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支架式教学的步骤,以完善教学效果。
2、“交互式”教学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交互式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法。在支架式教学模式基础上形成它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交互式教学的概念最早是由Brown提出的,他们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交互式教学的概念。教师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使用交换式教学可以遵循以下一些步骤。教师要启迪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自学,要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让他们交换意见,各取所长,然后在不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最后对各组的汇报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加深学生的思想教育知识的印象,从而起到加强学生认识的作用。
3、“分层式”教学教学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分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及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目标,把学习者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分层教学。“分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典型的应用形式。教师在进行“分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要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受教育者各种事故案件的触发点,使本来有可能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能够转化的学习者,由于教育者的放纵和遗弃,使其滑入深渊。二是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僵化看人的目光,转变单凭依靠老经验、老框框辨人识人的标准,以辩证统一的视角来看待新世纪的广大受教者三是要用渐进的眼光看待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赵 南.徐利新.对教师支架类型体系的理论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5(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