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特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特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经贸;影响;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2

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催生了一种新的商务交易模式,即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一种以电子数据的交换以及网上交易交易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的商务模式而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地域性、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等特点,成为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商务模式。这种商务模式不仅对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有一定的改变,会对传统的贸易形式带来冲击,同时会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对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也有很大的影响。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是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一种重要发展措施。本文浅述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以及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策略。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的特点分析

电子商务相比于传统的商务模式而言,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电子商务的交易形式技术化。电子商务的产生以及发展都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为主要支撑的,其中有各种计算机软件程序的设计、信息系统的处理和传输、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和维护等,电子商务的发展,无论是各种商务信息的还是交易,都离不开各种技术服务的支撑,信息技术化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特点。其次,电子商务的交易虚拟化。电子商务的交易相比于传统的交易而言,其交易的形式是虚拟的,与传统的实物市场相比较而言,商务活动的生产者、中间商以及消费者,基本都是利用数字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传统的交易方式变为一种数字化的、虚拟化的、电子化的交易方式,实现一种在线经营管理。第三,电子商务是全球化的。传统的交易模式所覆盖的范围是有限的,尽管近年来各种进出口贸易逐渐增多,但是传统的贸易形式在范围以及地域方面仍然有一定的限制,电子商务贸易的全球化特性取决于网络的全球性,由于网络是全世界覆盖的,因此电子商务也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商务模式,无论是在世界上的什么地方,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电子商务的各种活动。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从表面向深层次逐渐扩展。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逐渐发展,对国际经济贸易的方式、机制、营销以及管理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电子商务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于电子商务而言,电子交货的手段是一种全新的方式,对于传统的交货手段可以进行有效的替代,电子商务的贸易额可以不断上升,电子商务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以及价格的方式来提高交易的效率,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这些机会可以让那些成本比较高或者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的交易变得更加简单可行,比如在网上进行咨询、教学、医疗等,电子商务是传统的交易手段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和有形的交易进行互相的补充。电子商务突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使得各种信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进行共享,可以满足国际贸易快速增长过程中的要求,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2.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电子商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虚拟性,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中,通过虚拟信息的交换,产生了一个新的市场,这个市场是开放的、立体的,对于传统的市场必须要有地域作为基础条件是一个极大地突破。电子商务的信息全球化使得经济的全球化逐渐形成,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促进了资本以及商品等各方面要素之间的快速流动,从而使得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和联系。

3.电子商务的产生促使国际经济贸易的经营主体发生改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很多企业之间通过信息的联结成为一个企业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企业承担的市场功能变得更加完善,能够向社会以及市场提供更加完善的商品以及服务。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的产生,使得企业的虚拟性得以展现,国际经济贸易过程中的企业联盟的形成就是一种虚拟经营的体现,创新的经营模式使得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促进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等方向发展,也给跨国企业之间的合作、资源利用以及利益共享带来一定的帮助。

4.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国际经济贸易的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改变。电子商务提供的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市场交易环境,为国际经济贸易提供了完善的交易基础,通过网络,使得跨国企业之间的各种生产要素之间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使得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这种贸易的方式对于传统的贸易方式是一种颠覆,建立起的是以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品流为主体的体系,对国际经济贸易的经营管理而言,可以带来更加全面、更多层次和角度的商业贸易服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经营管理方式的改变而言,是一种有效的促进作用。

5.电子商务促进国际信息贸易的发展。国际信息贸易是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可以说是一种产业革命的成果。在未来的社会中,知识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知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知识的传递需要通过信息的传递和接受来完成,因此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产业。电子商务不仅对提高国际经济贸易的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那些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产品以及服务而言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促进其成为国际贸易的对象。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将包含商品、服务以及信息贸易三种形式,而且信息贸易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部分。

二、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策略

电子商务对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快速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形式、环境等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是未来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术研究

电子商务的基础是各种信息的传递,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应用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信息技术设施的完善程度的。就当前形势而言,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基础还比较薄弱,投入也不足。这对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无论是光缆的铺设、网络建设,还是电脑硬件的普及,都显得相对比较落后,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不足,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从而阻碍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促进国际经贸的发展,首先需要对各种信息基础设备进行相应的完善,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支持,从而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各种关键技术的研究。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各种关键技术要不断加强研究,解决电子商务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技术的革新带动电子商务的效率,从而利用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以及形式来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对于国际经济贸易相关的各种行业,如银行、税务、外汇保险等,都应该加强与电子商务的协调,加强对各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比如保密保密技术、安全管理、电子支付等,

(二)加强公众对电子商务促进国际经贸发展的认识

要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加强全社会对于电子商务时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认识,其中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鼓励,比如新加坡政府在推EDI的推广、应用上进行了鼓励以及支持,对于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电子商务的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EDI在税收、贸易、运输、教育等多个领域中都有认识,电子商务的应用普及水平也在进一步提高,但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仍然是不容乐观的,利用电子商务的各种优势来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三)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的管理

电子商务与国际经济贸易相结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应用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进行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出口商品的配额方面可以实行电子招标。对于出口的商品,实现电子招标之后,有助于国家的各个部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的投标资格进行有效的确定;对于各种产品的跟踪、检查以及反馈和调整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提高国际经济贸易管理的效率;对于招标商品的配额可以实行动态管理,对于配额使用不均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可以进行网上抽查,对于违规的企业可以及时取消其投标竞标的资格等,电子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规范国际经济贸易的秩序,净化国际经济贸易的环境,促进其正常发展。其次,可以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的网上申请、领取以及发放工作,电子商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应用,可以简化进出口许可证的申请、领取等各个环节,使得效率不断提高,可以增强操作过程的透明度,减少个人因素的干扰。同时,利用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进出口许可证的申请发放,还可以节省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提高效率。第三,加强海关的电子化管理以及电子报关。海关是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关卡,海关工作中加强电子商务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方便,提高企业的效率,防止各种偷税漏税的现象发生。第四,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实现管理全过程的电子化。电子商务的核心就是利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实现各种商务交易,在国际经济贸易过程中应用电子商务,可以使得交易的双方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从而建立起交易的过程,对于货物的运输、款项收付等都是利用电子信息的平台,即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对企业交易以及经营管理实现全程的动态管理。最后,可以加强电子商务与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管理之间的结合,对于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管理是国际经济贸易的必备环节,与运输、银行、保险、生产企业等方面都有紧密的联系,加强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检验检疫的效率,促进检验检疫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为企业在通关方面节省一定的时间。

(四)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国际经济贸易,其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加强国际经济贸易过程中的电子商务的应用,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加强对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研究以及制定,当前的国际贸易法对于传统的贸易方式比较适用,但是对于电子商务不太适宜,给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因此为了促进国际经济贸易过程中的电子商务的有效利用,应该要加强对现行法律的修订,加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环境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为电子商务和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五)加强与国际之间的合作

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球性,相比于传统的贸易而言,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电子商务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统一商业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面对这些问题,各个国家之间应该要加强合作,加强各个国家之间关于国际经济贸易的政策交流,尤其是对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形势而言,更应该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为我国的电子商务以及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以及坚实的后盾。

结语

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商务模式而言,电子商务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交易虚拟化、范围全球化等,打破了传统交易模式的限制,这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不断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电子商务与国际经贸的有效衔接,利用电子商务的各种模式和方法促进国际经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尤松杰.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发展[J].商场现代,2007(04).

[2]李胜军.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结合与发展[J].企业导报,2009(07).

[3]蔡民达.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J].国际商务研究,1998(12).

[4]杨坚争,段元萍.我国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10).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特点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入手,提出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

近几年,高等院校正在努力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它的特点就是在教育过程中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重视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及创新能力,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培养从事国际贸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为宗旨,最终目的是提高我国的整体国际贸易实力。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但要具备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又应该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的特色。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1、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紧贴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趋势,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相一致。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日后择业的需要,不仅应使学生获得当前就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还应该培养其继续学习与提高的能力。

2、素质为基础、综合能力为本的原则。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建立在国家“素质教育”基础之上,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活动的实施与管理、教学的评估等工作,以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外贸业务能力为主线进行。

3、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

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中心。把专业知识传授、岗位技能训练以及职业精神培养结合起来,使三者相互融通、相互促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作用,协同提高;把素质教育、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得到优化,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内容

1、更新教育观念。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改变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不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人才的社会效益。此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为核心,使学生成为集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管理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而适应现国际贸易行业对从业者能力的考验。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就必须从职业岗位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特点进行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岗位知识、能力的分析,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出与岗位业务需求保持一致的课程体系,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需求。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制定不同的专业方向,增强课程的引导性和学生的选择性,并随着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下设方向以及相应的课程模块。

3、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很多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是中青年教师,学历较高,但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建立一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过硬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只有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才会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可靠的保证。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定期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其他院校交流和学习,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大力推行“双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素质,更好地掌握国际交流、国际对话、获取国际信息的工具,符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涉外性、实践性的特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简单渗透阶段。比如教师在上课时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第二个层次是整合阶段。教学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个层次是双语思维阶段。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推广动态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法,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增加小组研讨的课时,采用讲授和小论文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内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5、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实习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增加综合性、实践性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实训设备和软件,形成全真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以保障专业校内实训正常进行。在完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同时,大力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争取能与外贸公司、外贸生产型企业、报关行、货运公司等分别签订校外合作协议,以保证教学工作始终以实践为依据,同时满足学生实习要求。成立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确保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得到有效落实,保障基地的正常和高效运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确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内容,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在学生掌握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能迅速地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符合我国国际贸易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3月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双语教学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我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1 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1.2 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1.3 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1.4 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2 《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2.1 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2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涵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3 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2.4 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3.1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3.2 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ECFA;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组织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规范两岸经济贸易合作的基本协议,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作为WTO框架下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ECFA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WTO体制内存在和发展,同时受到WTO的约束和监督。WTO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区域”概念的解释具有特定的含义,WTO绝大多数成员方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但特殊情况下,单独关税区也可成为WTO的成员方。于是,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规定中,不论关税同盟,还是自由贸易区,其区域均指“关税区”,在这个意义上,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不同主权国家之间成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一个主权国家内部建立的经贸合作安排应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的发展模式[1]。

    一、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上讲,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为了谋求共同的经济贸易发展,通过缔结条约而建立起来的经济贸易联合的过程[2] 。而法律角度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是发生在某一国际区域的有一定政治、经济联系的多个国家或关税领土内,兼有跨区域性的特征。其所涉及的领域具有特定性,即主要限于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一定范围内。目前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领域,从货物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范围,如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投资措施等。

    为保证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顺利进行,就需要一定的法律规则作为保障。国际条约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法律规则的主要形式,因为条约是具有缔约能力的至少两个国际法主体意在按照国际法产生、改变或废止相互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一致。条约的造法性和契约性的功能可以为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有效运作提供法律支持。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法律规则突出规则导向性。以规则为导向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可以较为公正、公平地分配以货物、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利益,而且,规则为导向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往往具有可操作性、可预见性以及稳定性的功能。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强调一定的强制性。强制性不仅体现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机构设置、条约方式、法律规则的采用等方面,而且重要的是,这些形式里面贯穿一些带有诸如争端解决机制的强制性的机制。

    除了法律规则的保障之外,一系列永久性机构的建立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运作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些永久性的机构包括立法、行政或执法、司法或具有司法性质等方面的职能,并且具有制度性场所、相当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性。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实施往往是重大、实在的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故需要具有立法职能的机构,有执行最高权力机关决定的机构以及处理、协调、服务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各种经常性工作的机构。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类型的确立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运作的具体表现。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在法律角度上分为四种类型,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完全的经济同盟,它们的自由化程度由低到高,每一种类型在法律上各有不同的要求[3]。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必须遵守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相关规定。在WTO框架协议中,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规则主要规定在四个国际文件中:《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第24条、《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5条、《对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和更优惠待遇、互惠及更充分参与的决定》的“授权条款”以及《关于解释1994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第24条的谅解》。上述四个文件中规定了建立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规则。

    综上所述,法律角度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一定国际区域内的诸个国家或关税领土以协议为基础并建立一定机构,确立一定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类型,在某些特定经济领域有效地实施统一规则的整合过程。在此整合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性、规则性以及组织性的特征。

    二、ECFA是WTO框架下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

    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方面,2008年5月后,海峡两岸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两岸经贸往来向着正常化方面发展。“海协会”与“海基会”在2008年6月以来,进行制度化协商,签署多项协议,成果丰硕。然而,在未来两岸贸易及人员往来日趋紧密的情况下,必会产生各类经贸问题。仅靠“海协会”及“海基会”处理两岸经贸关系,渠道过于单一,对未来两岸经贸的发展上,必将形成瓶颈。因此,有必要建立全面性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才能满足贸易上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两岸经贸事务需求。在此基础上,中国内地和台湾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如果落实好协议内容,积极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早期收获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

    ECFA包括序言和5章16条及5个附件,内容涉及双方合作措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程序内容。这些内容包含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内容之内,完全具有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性的特征。在ECFA序言中指出:本着世界贸易组织(WTO)基本原则,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通过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因此,ECFA是在无损于对其他WTO成员所作的承诺前提下对两地经贸关系所作的安排,符合WTO及GATT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内在要求,因此,ECFA属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符合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规则性特征。ECFA作为WTO框架下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受到WTO的约束和监督,并在WTO体制内存在和发展。

    但是,ECFA又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式。从国际公法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主权国家,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ECFA不具有国际法的属性。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者,谓国家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之国际书面协定,不论其载于一项单独文书或两项以上相互有关之文书内,亦不论其特定名称为何。1986年《关于国家和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相互间条约法的维也纳公约》把国际条约从“国家间”扩展到“国家和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相互间”的条约。中国内地与台湾同属一个主权国家,不具有“国家间”、“国家和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相互间”的因素。但是内地与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内的两个单独关税区,于2001年先后成为WTO的正式成员,ECFA的主体是WTO体制下的两个正式成员。所以,ECFA的调整对象既不是国家间的国际经贸关系,也不是中央与地方间或地方与地方间的国内经贸关系,而是一个主权国家内不同的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贸关系,是WTO不同成员之间的贸易关系。

    从国际民商事法律角度看,“国际”既包括主权国家,也包括一个主权国家内的不同法律区域,由中国政府和中国台湾签署的ECFA,是一个主权国家统辖的不同单独关税领土间的区际协议。也就是说,传统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规则是调整同一区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国际因素和“国家间”的特性,而ECFA则不具备这一特点,它调整的是一国主权之下的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济关系。它所追求的经济一体化,是指各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是一种WTO框架下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

    三、ECFA是一个弱化机构设置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各方经济利益,就会出现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可以说,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基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载体,是在契约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的组织模式。ECFA亦不例外,它既是WTO框架下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又是一个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组织是一种主要执行经济职能的专门性国际组织,是国家间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形式,也是一种制度性活动场所 [4]。“国际”揭示出国际经济组织的参加者一定是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个人、法人或民间团体。“经济”说明了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和活动范围,即它是经济领域的组织。“组织”说明的是国际经济组织体制上的特点。一般情形下,组织应该是一种常设机构,一种实体,它应该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5]。这些是国际经济组织的共同特征。在国际经济组织名称前冠以“区域性”修饰,就构成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只不过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区域”是指能够进行多边或双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或一个法域的地理范围。由此,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区域性。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由特定地域的国家或地区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传统上,其成员一般限定在某一个比较特定地理上相连的若干国家或地区。目前,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朝着开放性的方向发展;第二,国际性。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建立起来的,超过了一个主权国家或法域的地理范围;第三,经济性。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主要职能不像一般国际组织那样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有活动,它是为特定的经济目的而设立的,主要致力于协调区域内各国的经济政策,就经济领域内的冲突进行调节,其活动范围主要限于经济领域;第四,组织性。如同国际经济组织中的“组织”一样,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中的“组织”是一种常设机构,有办公地点和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4.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

5.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案。作为一门对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如何处理好理论模型和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专业方向以及学时安排等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等有所选择地讲解模型,并着重讲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班级,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理解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论证过程和经济含义等。学以致用!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认识现实中的国际经济问题,然后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