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教育的原则

护理教育的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教育的原则

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第1篇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本文通过举例,分析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模糊现象在礼貌原则中的应用及其语用功能。实践证明,遵循礼貌原则、恰当地使用模糊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

关键词 :模糊语言;礼貌原则;英语课堂教学;语用功能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30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65—03

收稿日期:2014—07—10

作者简介:朱赟(1973— ),女,江苏丹阳人。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外语教学。

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于1965年提出的模糊理论对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语言模糊性研究的深入,一门研究语言和言语中的模糊现象的新兴学科——模糊语言学随之诞生。1972年,著名语言学家Lakoff发表的“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推动了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在中国,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伍铁平在《模糊语言初探》中运用模糊集论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了研究,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模糊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交谈氛围,避免过于直接和唐突的表达,给学生留有余地;同时,也使师生双方的言语显得得体,维护了师生双方的平等地位和友好关系,使教与学可以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一、礼貌和礼貌原则

(一)礼貌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由于使用的语言不当或不得体而引起相互之间的误解或冲突,最终导致交际失败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礼貌有助于实现良好的交际效果,对于交际的顺利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73年,Lakoff从会话原则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礼貌三原则——不要强加于人、给对方留有余地、增进相互间的友情。1978年,Brown和Levinson在《语言使用中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一书中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礼貌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面子保全论”,认为礼貌就是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人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作为“补救策略”,礼貌是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听话人和说话人的面子所做的努力,礼貌分为积极的礼貌和消极的礼貌。积极的礼貌以“接近”为基础,说话人尽量满足听话人的积极面子需求,以减轻可能对听话人产生的面子损伤;消极的礼貌以“回避”为基础,通过谦让等承认并尊重听话人的消极面子需求。

(二)礼貌原则

1983年,在Grice的合作原则的基础上,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1]礼貌原则解释了会话中的礼貌现象,解释了人们在会话中常常有意地违反合作原则、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是出于礼貌的考虑,是为了使言语得体。礼貌原则包括六大准则,每条准则各含两条次则。

1.得体准则(Tact Maxim)

(1)使他人受损最小;(2)使他人受惠最大。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

(1)使自己受惠最小;(2)使自己受损最大。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

(1)尽量减少对他人的贬损;(2)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美。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

(1)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赞扬;(2)尽量夸大对自己的贬损。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

(1)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分歧;(2)尽量夸大与他人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1)尽量减少自己对他人的厌恶;(2)尽量夸大自己对他人的同情。

礼貌原则规定人们通过语言来表示礼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目的是以最礼貌、最含蓄的方式使言语交际双方既能成功而顺利地交流,又能相互理解、坦诚相待。[2]对于一些敏感性、刺激性的话题,人们在交际时要避免直言不讳,而要采用含蓄、委婉的语言,以维护交际双方的平等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何兆熊指出:“礼貌原则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程度。”[3]

二、课堂模糊语的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在特定环境下能起到精确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 [4]在课堂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下,模糊语具有特有的语用功能。

首先,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参与。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了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观点,加上学生在课堂上害怕回答出错丢面子,从而不愿意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就会引起学生的尴尬不安、反感、抵触等消极态度,最终影响到教与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模糊语有助于缓和紧张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其次,缩短师生距离,缓和师生关系。英语课堂上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模糊语的使用缓和了教师说话的语气,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师生距离,有助于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新模式。[5]

再次,促进课堂话语的顺利进行。课堂话语的顺利进行是课堂教学活动完成的前提。要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就要避免师生双方语言表达不连贯的情况出现。而模糊语的使用能够填补语言表达的空白,改进教学效果,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突出信息要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的信息有轻有重,并非所有的内容都是重点或难点。教师通过使用低调模糊语或话语填充词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其所说的内容,以便于学生获取有效的信息,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

(一)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和得体准则

得体准则要求说话人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或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得益。过多的否定或批评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损伤学生的面子,挫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遵循得体准则,将学生置于利益的中心,让学生在师生交际中尽量多受惠,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例如:

Teacher:Could you please retell the story we learned yesterday?

Student:Sorry,I didn?t prepare for it.

Teacher:Generally speaking,it is essential to review what we have learned.So you?d better make preparation.

在上述对话中,教师没有因为学生未事先准备而直接批评学生,相反地,他使用了模糊性语言“generally speaking”,大大地减弱了批评的语气,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没有复习是不对的,维护了学生的面子和自尊。

(二)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和慷慨准则

慷慨准则要求说话人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即少让自己得益,多使自己吃亏。教师适当地使用慷慨准则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

Teacher:You did a good job in the examination.

Student:Thanks.And thanks to your help in the past days, I got high score.

Teacher:You deserve it because of your hard work.I just worked like a guide in a sense.

在该对话中,学生认为自己取得好成绩是由于教师的帮助,而教师使用了模糊性语言“in a sense”,弱化了自己给予学生的帮助,突出了学生自己的努力,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维护了师生间的良好关系。

(三)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和赞誉准则

赞誉准则要求说话人最小限度地贬低他人,最大限度地赞誉他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赞赏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Teacher:You have made much progress in this examination, but it seems that you could have got higher score if you had been careful.

在这句话中,教师首先表扬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后,使用了模糊性语言“it seems”,委婉地指出由于学生粗心而导致分数不是非常理想,避免因直接批评而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其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诸多期待。这样,学生能够愉快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去反思,以吸取教训。

(四)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和谦逊准则

谦逊准则要求说话人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谦逊准则,显示教师的宽容,使学生的积极面子得以保留,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例如:

Teacher:You have made some grammatical mistakes.Well, perhaps it is my fault,to some extent.I didn’t make it clear in the previous class.

在上述例子中,学生因为没有掌握所学知识而出错时,教师没有批评、责备学生。为了减少冲突,教师使用了模糊性语言“perhaps”、“to some extent”,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符合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相对减少自身与他人的分歧,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赞扬,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表面上否定了教师的权威,实际上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五)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和一致准则

一致准则要求说话人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分歧,尽量夸大与他人的一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意见分歧。当学生对教师的看法持有异议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时,教师要避免直接说“You are wrong” 或者“I don?t agree with you”,让学生感觉丢了面子。当师生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不一致时,教师要尽量夸大自己和学生之间的一致,保护学生的自尊,避免冲突,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

Student:Do you agree with me?

Teacher:I agree with you to some degree.

在该对话中,教师遵循了一致原则,使用了模糊语言“to some degree”,间接地表明自己有不同的看法,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愿意去倾听教师或其他同学的看法,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维护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六)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和同情准则

同情准则要求说话人尽量减少自己对他人的厌恶,尽量夸大自己对他人的同情。当学生犯错误时,如果教师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 就会使学生感到难堪,进而引发其逆反和敌对的情绪。同情准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维护学生的面子,避免师生发生冲突。例如:

Teacher:Most students did a good job in this composition,but some of you made some spelling mistakes.

在这句话中,教师使用了模糊语言“most”、“some”,委婉而含蓄地表扬了做得好的学生,间接地批评了拼写错误的学生,既维护了被批评人的感受和自尊,又点明了其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不足。

四、结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糊语言的运用非常普遍。这些模糊语言和礼貌原则关系密切,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语用作用。教师遵循礼貌原则、使用模糊语言可以避免过于武断,从而使自己表现得更加礼貌、客气,表达得更加客观、准确;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Leech,Geoffrey.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1.

[2]何自然.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外国语,1985(5).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王雪玉.二语课堂教师用语中模糊语的分类及教学功能[J].成都大学学报,2005(S1).

[6]周红,钱纪芳.模糊限制语-表达礼貌的语言策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2).

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第2篇

[摘要]英语在众多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课程安排里是属于公共基础课,如何提高公共课堂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很多因素,而选择一套合适的教材对课堂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就这个问题浅谈一下如何选择一套适合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英语教材。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医学护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6)30-0129-01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它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最近几十年来,举国上下是掀起了一阵阵英语潮,而这股热潮也吹到了各大高职院校。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大院校都相继开设了英语课程,并且希望能够适应和满足社会对英语方面人才的需求。正因为这样,各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也铺天盖地孕育而生。那么如何在这众多的教材当中选择一套合适的英语教材呢?

据了解,有些人学英语是为了出国移民,对于这类人他们所用的教材应该偏重于生活技能和国家人文文化介绍等内容;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学,对于这类人适合他们的教材可选的范围就很广了,内容可以涉及各个领域;对于为了应付各种英语考试而学的人群来说,适合他们的教程内容就应该包含相对应的考试技巧和模拟训练等。那么对于高职院校的医学护理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呢?在对某院校高专医学护理专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工作而学习英语:一方面她们觉得国外的医疗技术水平比国内相对来说要先进,而且国内很多药品和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或引进的,如果懂点英文对未来从事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现如今全球对医护人员的需求庞大,如果能多了解医学行业的专业英语对拓宽他们的未来发展空间是非常有利的。基于这点,很多学生希望能利用大学的英语课好好充充电,为以后从事的工作做准备。但现实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开设的英语课所用的英语教材跟专业并不挂钩。就拿我们学校来说,非英语专业所选的教程是《高职国际英语》。这套教材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它是以公共英语为主,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全方面发展。虽然它的实用性很强,但是这种实用性主要偏向日常起居生活以及介绍国外的人文文化。比如,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讲授如何用英语问候“howtosayhello”;第二单元重点是如何用英语问路“howtoaskandgivedirections”;第三单元介绍如何用英语购物“howtoshop”等。所以相对来说,这本教材并不适合医学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它比较适合那些以出国为目的学生使用。而对于广大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与她们的英语学习目的差异太大,很多学生认为这些内容很多都派不上用场。因为她们没有打算出国,这些知识内容没有实用性,所以更容易引发她们厌学的情绪,就算老师在课堂上使出浑身解数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造成现在很多学生在大学学了一年英语却感到和没学一样,甚至把以前的知识也扔了。所以了解学生的需求是选择教材的重点,只有选择一套对学生“胃口”的教材才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学生有动力了,愿意主动学习了,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学科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找到了与学生相对应的专业英语教程后还要分析教材的难易程度,看该教材是否是循序渐进,是否有由易到难的过渡。如果教材内容太难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会使学生产生过多的负能量,学生容易放弃;如果教材太易又让学生觉得不够新颖,没有挑战性,学生学得提不起劲。另外,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比如,涉外护理医疗方面的英语教程,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医疗护理专业的英语教程,可谓是令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而对于专业英语的初学者来说,教材内容过于专业化会让学生消化不了。笔者认为中国人卫出版社出版的医用英语这套书比较适合高专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使用。这套书共三册(上,中,下)。上册内容适合大一学生第一学期学习,中册内容适合第二学期学习,有了前两册的基础,下册可以自己自学。每个章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情景对话、短文、写作。情景对话全部是出自医院里可能遇见的任何场景。比如,引导病人挂号问诊,帮病人测血压量体温,嘱咐病人吃药忌口等,这些内容既简单又非常有实用性,操作性强,非常符合卫生类学生的学习。文章的选材都是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疾病或药物的介绍等,篇幅不长却和学生的专业知识挂钩,与该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内容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关于写作,则是选择如何阅读和写病历等等在医院常用的应用文。除此之外,在教材后还附有《常用医学缩写词》《医院部分科室和医务人员名称》《常用标识用语》,以及《药品说明书》,充分体现了高职卫生职业教育专业的特点。这样一套紧扣专业的英语教材不但满足了學生的求知目的,也充分体现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授课教材的选择在整个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想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让学习者体会到学习的实用性,一套合适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护理教育;教育学理论;护理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尤其是对于护校学生来说,护理技巧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学校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来提高学生护理水平,体验式教学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为重点,全面改变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为护理教学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护校学生护理服务水平整体提高。该研究对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体验式教学相关研究

1.1体验式教学的涵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在亲身经历过程中理解知识,产生情感的一种教学观,也是一种从实践出发,再回归到理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教师来创设教学情境,从理论教学出发,对学生护理技能进行培训。护理学科主要学科有:人体解剖学、药物治疗学、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主要是用来培养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人才,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一种有效的教学气氛,组织学生参与到临床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护理知识,促进学生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体验式教学类型众多,通常包括:直观感受型、动手操作型、社会调查型、师生置换型、角色模拟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开展临床实践教学,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为学生呈现更加立体、全面的画面,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护理知识。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充分顺应了时展,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2体验式教学理论依据

1.2.1认识的直观原理实质上,体验式教学法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外界活动[4]。它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主动积极。

1.2.2思维科学相似的原理相似原理也是普遍性原理,它是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体验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各种场景,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场景教学的魅力所在,充分促进了学生相似思维能力的提高。

1.2.3情感认识活动相互作用原理体验式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积极引导,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体验式教学法让整个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感官的刺激更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

1.3体验式教学应用的基本原则

1.3.1愉悦轻松的体验性原则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必须坚持愉悦轻松的体验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展开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护理教学的快乐。

1.3.2师生互信互重的自主性原则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法时,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应该适当给予鼓励帮助,建立平等交流的和谐关系,将英语教学建立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

1.3.3合作交流的实践性原则护理教学不能仅仅扎根于理论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亲自示范给学生看,再示范后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护理技巧,或者可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互相示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进步。

2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1创设真实情境

情景教学创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时,必须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6]。教师在护理教学中应对病例情景进行巧妙设计,可应用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到真实临床诊治与护理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创设小组活动式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真实体验机会。

2.2实施探索研究

教师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临床实习时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每完成一个典型病例的教学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鼓励实习生大胆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教育,以及一些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实习生的护理工作水平[7]。

2.3开展互动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采取小组合作,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将相关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概念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提高学生的思考与批判思维能力。

3体验式护理教学特点分析

体验式护理教学特点包括:亲历性、个体差异性、缄默性等[8]。亲历性是指通过实际行动经历某件事,如:组织学生到医务科观摩。从而获得与医患接触的机会;个体差异性是指主体之间兴趣的不同与水平的不同,导致其对产生的情感不同;缄默性则是指学生从体验中获得丰富内心感受,而这种感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在开展护理教育时必须充分遵循其教学特点,利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增加护理实践经验,让学生对护理教育学习具有更大的热情,真正爱上护理学科,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效率不断提高。

4讨论

体验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愿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提高学生护理水平,学校必须全面改变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为护理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护校学生护理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促进我国医疗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园园,江智霞,张永春,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10):880-882.

[2]李景菊.《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36):52-53,56.

[3]王佳琳,田甜.《护理学导论》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5(3):315-318.

[4]刘运梅.护理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分析[J].中外医疗,2012(33):183.

[5]王万玲,张亭亭,罗祎,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研究》和《护理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5):108-109.

[6]吴开莉.护理实习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17):152.

[7]朱金星,梅桃桃,张银萍,等.体验式学习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4(10):796-799.

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水平;评估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129-02

开展高等护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和医学科技进步的必然需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蓬勃发展,先后有100多所院校设立了高等护理教育,已经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护理人才。但是,由于各校的整体办学能力、开设护理高等教育的时间、从事高等护理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有着很大差异,在护理教学上的水平良莠不齐,目前尚无一个明确的标准和尺度来进行科学评估。因此,构建一个符合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实际的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逐步规范高等护理教育评估与管理,适应高等教育理想化、产业化、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势在必行。

1 护理教育的研究

1.1 教学内容

护理教育的教学内容[1,2]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体现教师角色和任务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1.2 临床实习

临床护理学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学科[3],讲授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人的身体和行为,使学生能胜任包括为个体、家庭和社区的医疗护理服务,通过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目的,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理解人和帮助人。

1.3 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师资队伍总体学历层次偏低,因此院校需要加强师资培训的力度和速度。目前,全国除一些早期开办高等护理教育的医学院校其护理院校师资队伍中研究生学历达到85%以上外[4],大部分新开设本科护理教育的院校存在护理师资队伍学历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学术带头人不突出、年轻教师不拔尖的现象,特别是临床师资队伍稳定性差,教学意识不强,教学技能不熟练。

2 护理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护理教育评估主要是由国家教育部或卫生部统一负责,与医学教育评估一并进行,与医学教育评估执行同一评估标准和方法。因而,在护理教育评估内部缺乏等级性、联系性和承接性,在医学教育和护理教育评估之间缺乏专业的独立性、特殊性和区别性。由此而带来的弊端有:不能充分反映护理专业教育和实践发展的需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专业,造成护理专业教育计划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等方面都缺乏专业特色,最终限制了护理教育专业化发展和护理学知识的体系化及对公共社会应用的性能。

2.1 评估标准

美国护理教育评估七大标准由美国NLNAC制定,这些标准和指标只是一些框架性、定性的指标,给各州、各校以人的自主性和自我发展特色的空间,评估的宗旨、任务、方法等充分体现了护理专业的特点,从而保证了评估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准确地反映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2.2 拟订草案

在资料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目标要素,就国内外同类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对比研究,结合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拟订高等护理(本科)教学上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组织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修正,形成较为合理的草案。

2.3 确定体系

选聘长期在医学及护理教育领域,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有代表性的国内外专家,采用Delphi法对草案中的各级指标予以进一步筛选,并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级指标的分级内涵和权重系数,形成较为成熟的评估指标体系。Delphi法可确定各级指标、指标权重及分级内涵,其核心是通过进行几轮函询,征求专家意见,并予综合、整理、归纳,再反馈给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如此多次反复,意见逐步趋于一致,得到一个比较一致且可靠性较大的意见。

2.4 应用

美国护理教育评估是美国护理联盟教育评估委员会(NLNAC)负责实施,该机构及其所承担的使命和任务得到政府教育部门认可和资助。NLNAC特别强调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参与评估的人员均为护理专业人员从而确保该机构评估结果的权威性。我国除了加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护理教育实施评估以外,还应当建立专业的高等护理教育评估机构,由专业人员组织实施评估工作,负责对所有提供护理学位教育的院校进行评估。这样,可以使评估标准切实符合护理专业的标准和原则,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独立性,使高等护理教育不但能更好地适应护理学科的要求,而且推动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

美国的高等护理教育评估组织有政府的,也有民间的,评估的层次和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我国在评估方法上,除了专业机构、行政机构等组织的评估以外,还应当鼓励各院校开展自我评估。在现代教育评估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评估的作用,强调自我评估应作为各类教育评估的基础。自我评估是院校以自身为主体开展的评估活动,它是学院自我约束、自我制衡、自我调控的基本手段。经常性的自我评估和自我反思活动,有助于院校的自我完善和不断发展。评估内容上,除了综合评估,还可以开展专项评估,对护理院校的局部或单项进行评估。在评估形式上,可以进行合格评估、选优评估和个体内差异评估等评估方法。通过开展多种层次和类型的评估活动,不断促进高等护理教育自身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如何合理评价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成效,科学评估相关院校的高等护理教育水平,已成为进一步深化我国护理教育改革所必须研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高等护理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护理教育现状和特点,对高等护理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科学、客观、全面的护理教育评估体系,逐步规范高等护理教育评估与管理,适应高等教育理想化、产业化、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李芳芳,姜安丽.护理专业大学生专有素质结构理论模型的构建[J].护理杂志,2005,22(8):27-29.

[3]周红.护理临床教学改革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39.

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临床;外科;护理;教学

护理临床带教是帮助护士将学校所学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与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1]。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换的一个重要过度阶段,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价值所在,使之今后在护理领域有突出的表现。

1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历届南丁格尔奖得主和一些工作在临床护理一线的模范护士的先进事迹应该是我们教育护生的好素材[2,3]。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爱岗敬业教育。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做起,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加强责任感。合格的护士首先是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和责任心的人,护士要给予患者细心的护理、耐心的解释、真心的关爱和尊重。

2 带教老师做到以身作则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护生对带教授予知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在整个临床护生带教中占重要地位,担负着为护理事业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作为带教老师,进一步端正教学态度,对不同层次的实习护士做到一视同仁,特别是对中专生,因其年龄与大专、本科相比较偏小,更需要在带教过程中避免重干活、轻教育,重操作、轻理论的错误思想。更新带教观念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带教能力[4]。

3 改革教学方法,启迪临床思维

主张从问题着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并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的作用[5,6]。针对普外科病种特点,我们在临床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以避免护生产生抓不着头绪的感觉。考试是用来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客观、有效的手段[7]。现代考试理论重视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综合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各种技能,突出解决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问题[8]。

4 临床护理中交流的原则

为了达到治疗的目的,患者要遵医嘱,遵护嘱。但护患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护士不要潜意识里把自己放到支配地位。把护患关系摆对,是交流中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清楚、直言、诚实和有分寸是临床护理中有效交流的4大要素,也是专业护士必须具备的沟通能力和素质[9]。

5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

临床带教老师在不断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帮助护生加强安全和法律意识,带领学生学习《护士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学生体会到在法律中自己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10]。护理带教过程中需使护生了解完善护理操作技术和充实业务知识的必要性,并督促护生在进行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和严谨的作风和慎独精神[1112]。

此外,带教老师在教学中要强调人性化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护患关系,注重培养护生的职业道德和对护理专业的情感,启发护生的主动思维和自学能力,使其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临床带教是培养新一代护士的光荣任务,它不但能督促带教老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学习和创新,使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有所进步,患者满意程度及临床护理质量也有所提高,更重要是在临床带教中给予学生进行素质、技能、法律知识等全面的指导与学习,以培养临床上需要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寇贺荣.高效护理临床带教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09,4(13):255256.

[1] 刘苏君.为你骄傲.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197.

[2] 田维忠.外科护理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探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5):6364.

[4] 周立,席淑华,王蓓.护理临床带教的现状分析.护理杂志,2002,19(3):7475.

[5] 张美芬,古宏文,张俊娥,等.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临床护理,2004,3(6):4243.

[6] 王志红,徐燕,郭璐璐.谈加强对护理本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护理杂志,2002,19(4):5152.

[7] 李晓东,赵广建.关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9,29(4):46.

[8]王俊杰,马小琴.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7879.

[9] 刘玲,刘均娥.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73875.

[10] 马培娥,刘春英.临床护理带教的做法.实用医学杂志,2007,25(1):634.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电话:400-888-7502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