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鼓励式教育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分层次教学与评估;心理辅导

分层教学和评估的教育模式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得到最好的发展,然而对于该教学模式下的主体——学生来说,心理上对该模式的承受力和认知力如何直接影响到该模式的成败,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从心理上认可这种教学模式并积极参与其中时,分层教学和评估模式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其受益者。因而我认为在该模式实施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分析与研究以及教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本人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阐术。

一、心理辅导在分层教学与评估教学模式实施准备阶段的作用

1.心理辅导先行,让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有个正确理解,为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和评估分层奠定基础

分层教学与评估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以往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以学生为主体,它的有效实施能让每位学生从中受益。所以,要在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实践中顺利实施该教学模式的前提就是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它,接受它。要让学生明白分层教学和评估模式不是去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更不是对差生的轻蔑和歧视。分层不是目的,它是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间”获得最大成功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它的顺利实施必将让全体学生受益。因而在该模式实施准备阶段,我们教师做了大量的前期宣传工作,以大量有说服力的理论和事例对该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论证和宣传,并根据问卷调查中学生所反映的顾虑进行了细致的解答,让学生和家长明白我们这样做的目的,赢得他们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2.注重学生的心理,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

要想顺利实施分层教学与评估教学模式,科学合理的分层是关键,学生能否配合分层取决于最终的分层结果是否客观,整个分层过程是否公正、合理、透明。要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全面细致了解,我们的做法是先在全班做个摸底考试,在做完摸底考试后我们会粗略地根据学生的成绩大致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我们会再拿出两个星期的时间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察,包括对其听课、回答问题、作业以及接受能力、学习主动性等各个层面进行细致研究,调整分层结果;最后我们会让学生自己填一份意向表表明自己的分层意愿,然后综合考虑以上主观和客观因素,最终确定分层结果并把结果向学生公示。这样的分层结果应该是比较客观、准确的,学生也不会有什么情绪,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心理辅导在分层教学与评估教学模式实施过程阶段的作用

1.关注各层次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调整其心理状态

在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分层后,教师在该模式实施过程应注意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和进行恰当的心理辅导,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A层学生的心理压力,B层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我满足状态和C层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对A层学生的高负荷的压力和承受力,教师应正确引导,缓解其压力,让其“良性”竞争。从知识、能力的掌握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加大重视力度,让其在“减压”的同时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潜力得到最大发挥。B层学生由于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特殊地位,教师的不停鼓励和加压是其前进的最好动力。既要让其客观认识到和A层学生的差距,也要让其明白这个“距离”不是无法跨越的,只要其调整好状态,付出多一些的努力是完全可以“晋级”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让他们继续努力,不敢懈怠。C层学生往往会由于自己在英语方面能力的欠缺而感到自卑绝望甚至更加厌学,因此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注、鼓励、帮助和支持。面对这些学生教师应适时的对这些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加以赞美,让其重拾自信,他们重拾自信的那天便是他们蜕变的开始,因为有自信的人才能创造奇迹。总之,“立足中间、抓住两头”,既注重全体“面”的共同发展与提高,又注意个体“点”的突破与挖掘的心理辅导是分层次教学和评估顺利实施的必备法宝。

2.教师应适时对出现层次变化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

等级制的分组应是流动的,进步明显者应调至上一个等级,成绩明显下降者应调入下一等级,以便教学具有针对性,也使学生有压力感。这种评价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成绩。可层次变化有时也会让一些学生产生思想波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关注自己的学生,给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让他们“胜不骄,败不馁”,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去迎接自己人生中的每次挑战。

三、心理辅导在分层教学与评估教学模式成果阶段的作用

分层教学与评估教学模式是否有效要用实验结果来检验,而实验结果应既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包括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变化数据。而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学生主要会以成绩论成败,倘若其考试成绩虽然比以前有较大提高但要在高考中胜出还是成绩差距较大时,他们往往又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对其只是个欺骗,他们的所谓发展并不能改变什么,甚至部分家长和学生还会对我们的分层评估模式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积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告诉学生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所发展的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其对于目标的不懈追求的源动力必然会让其终身收益,是他一生的宝贵财富。

总之,教师对学生适时的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分层次教学和评估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分层次教学和评估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态度决定一切,相信学生,给学生一片空间,使其身心和能力都得到健康发展,他们必将创造出自己的一片辉煌。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关于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山东教育,2006.

3.《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中学教学与研究,2007.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鼓励式教学 护理教学 中职护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18-01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13级护理专业1个班作为实验班,抽到的班级为13级护理3班,该班级学生总共有60人,女生占总数的90%,男生点总数的10%,并对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17.3岁,按学号的单双分成鼓励教育组和传统教育组。

1.2 研究方法

(1)采用同一个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对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和鼓励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统计好他们的学习成绩。进步的组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而退步的组将得到批评和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

(2)测量工具:采用调查和问卷这两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查。并分成以下几点:1.对老师的鼓励认可吗?并标有是和否两个答案。2.老师鼓励后将会加强对学习的兴趣吗?并标有是和否两个答案;3.鼓励是提高学习的重要方法吗?并标有是和否两个答案;4.在老师上课时开小差而得到严重的批评,你会讨厌老师吗?并标有是和否两个答案;5.你希望在学习上每点进步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吗?并标有是和否两个答案;6.老师采用的鼓励方法喜欢吗?这道题为同学们填空题。

(3)资料收集:利用学生刚刚放完长假返回学校时进行调查问卷,并把他们进行分类,以班级为主体,进行组织,采用不需填写自己名字的问卷进行发放,填定完必在进行收回,每人各一份,共60份,并将有效问卷占总份数的96%。都是采用无名字问卷方式进行填充 。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单位采用t检验,p<0.05左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单位采用x2检验。

2.结果

采用鼓励式教育组和传统教育组这两组,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鼓励教育组远远大于传统教育组,统计两组之间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以下表:

表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s)

3.讨论

(1)鼓励式教学法的科学依据讨论。例如人在做每件事情都需要得到认可,这句话刚好讲到学生在上课时的每个细节都要得到老师们的肯定,利用鼓励教育方法和传统教育方法对比,而传统教育方法单方面只要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恰恰忽略了老师教学的各种细节,对学生的对与错直接强调,在教学时老师要加强对学生交流和沟通,鼓励学生在理论操作中有一定的自信心,从而更容易展现出学生在上课时对结果的肯定,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2)鼓励式教学法的现实依据。对中职护生来讲,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大胆放手去实践操作,学校的学生都希望早点去临床实习,这样有利于真人实践操作,更加提高学生的胆量,但这需面临社会上的诱惑以及家庭各方面的压力,从而导致了学生心理上有重大的阴影。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学生以后在走向社会中谋生的最基本要点,但学生在临床上产生害怕的心理,首先要在学校课堂上一步一步的实践操作,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自信心,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为学生以后在工作上打下基础。

(3)利用班集体的活动进行讨论,重点是分组教学法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讨论。首先要将鼓励教育方法和传统教育方法这两组同学进行讨论,并将问题进行以发言的方式进行提问。并了解下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老师鼓励时的感受。便于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显得老师具有亲和力,对老师的课程更感兴趣。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鼓励方式教学远远大于传统教学。对学生的成绩和学生的自信心都得到提高。对中职教育和义务教育两者进行对比,中职教育主要培养社会上的人才,以后在社会上可以做到熟能生巧的技能。而义务教育是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基本的基础。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好好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未来,更好的生活。勇于实践是高护的最基本要求,必须要以课堂上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作为学生在课堂上的首要。

4.2 建议

(1)一般鼓励教育方法都是采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在鼓励教学方法中,利用语言性的鼓励为教学鼓励,而这种鼓励恰恰给学生带来比较强的教育方法。课堂上的鼓励维持的时间比较短,必须把他柔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加强对学生的交流,表现出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2)鼓励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学生的自信上,使学生慢慢淡化对课堂的不感兴趣,要做到持之以恒,提师生之间课堂上的交流,以及学生日常生活当中。

(3)提高课堂上的活跃,保持课堂上的和谐气氛,改善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教育方法是采用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的一种方法,而传统教学方法是只讲究结果对课堂上的各个细节不够重视,对学生越严厉,导致学生越怕。这种传统方法一直延续到至今,由此证明这种方法并非是最优秀的教育方法。一直在提倡改革,提倡与学生做朋友。鼓励式教学法强调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鼓励应该是平等的、和善的,而不是严肃的甚至是严厉的,而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信心、主动性。

(4)鼓励教育方法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实验对照发现,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传统教育方法的学生提出,同一课堂上,老师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表示肯定,而没有做出解答的学生给予错误的肯定,并提出重要的严厉批评,因此,使学生的兴趣达到消极的状态,缺乏自信。从而体现出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学生的自信上。

参考文献:

[1]徐丽丹,陈峰,白静,等.针对当代医学生的特点进行激励式课堂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2008,15(3):72.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创新 方法

一、引言

创新是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动力,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创新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能力。因此,探讨课堂教学创新教育之法对推进创新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二、课堂教学创新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非常迅速,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统的继承性、传授性转变为探索性和创新性。因此,创新教育不仅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的必然选择。学科作为学生接触最早且影响力非常深远的学科,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学生创新思维,使创新慢慢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性思维。课堂教学创新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重要方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仅要重视想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其素养,更应重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培养能力;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语言教学,更要在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又学习到文化知识或者科技知识;在学科教学方法上,不仅要研究自身的教法,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所研究,才能有助于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创新的方法

1.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

宽松的教育环境才能使学生放松神经,放开思维,大胆假设,因此,课堂教学创新在方法上要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思维创新创造条件,提供土壤。正如著名的教育教陶行知先生所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具有对学生无比的期望意识,才是营造宽松教育教学环境的前提。在民主、和谐和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得以增强,其创造能力和潜能才能得以激发。在面对学生的质疑或问难时、在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或者是在学生调皮捣蛋时,老师不是责怪而是用微笑的神情、鼓励的眼生或者是亲切的语言,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适时的点拨和提醒,尽量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打开思维,或者积极假设或者冷静思考,从而不断提高,不断超越自己。

有一位教师曾记录了这样一件课堂教学小故事:当他刚开始担任初中一年级某班级的教师时,在一次课上,班里的一名平时被同学们称为“弱智生”的同学,竟举手想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位老师微笑着亲切地让他作答,开始他回答问题的声音很低,但这位老师又用鼓励的眼神微笑着让他大声一点。当他大声回答了问题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为他鼓掌,这位老师也借机对他进行表扬。此时,这位曾经的“弱智生”脸上出现了自豪的表情。这个小故事说明,学生的积极性是在宽松的课题氛围里逐渐养成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慢慢获得的。

因此,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时,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宽松的教育环境能使师生间的感情更融洽,心理距离更近,更容易沟通,学生才会更积极地学习、思考并愉快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激发其创造欲望、发挥其创造潜能的有利条件。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首先教师就需要打破自身教学上的固定模式,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疑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也是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非常重要。爱因斯坦曾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另外,我国北宋的哲学家张载也曾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假设、鼓励学生有怀疑意识,大胆质疑。多向学生问几个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及时发现和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教材,鼓励他们对一些已有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大胆质疑,探索求异,从而逐渐培养起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老师不应即刻对其进行否认批评,而是鼓励其大胆地说出理由,如果理由正当合理,还可以对其创新思维进行表扬。学生提出的符合逻辑的独特见解,其实就是一种创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开展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式。因此,教育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时展的必然选择,。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大环境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改变。教师在课堂上要应用适应信息化环境的教学模式,认识并熟悉网络环境,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教学同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素养,教会学生学会寻找有用的信息,更为高效地学习。

目前,我国一些教师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能力还不太强,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课程教育存在比较大的困难。课堂教学创新需要开展信息化。因此,教师们需要树立信息化的意识,逐渐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四、结语

总之,教师在课堂创新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机会,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质疑并推行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伟胤.教学创新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07,(33).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学生评价方式;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4.166

现今新课改中对于初中生美术教育仍有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眼下的美术教育学生评价情况来看,构建新课改中与新课程相适应、合理、科学的美术教育学生评价体制来达到新课改中美术教育培养及评价的目标,以此实现师生全面发展,改善教学实践活动还有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美术教育评价方式的现状,找出问题,研究相应对策。

1初中美术教育学生评价方式的背景

1.1美术教育评价的含义

狭义上的美术教育评价是老师通过学生学习中的个性与共性在特殊领域中进行评价,从而收获特别的或者相同的结果。广义上的美术教育评价是根据教育方案及其目标对美术教育中的全部领域作为对象进行评价,科学合理的评估与判断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质量和发展水平,从中发掘美术教育的规则,以便更好的展开美术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有效的受到指导。

1.2新课改中美术教学的要求

推动学生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美感能力,从而达到全面发展,是美术教育的重点目标。但是这一目标只是过于理想化状态的追求,是对美术教育作用和意义的揭示,并不是完善初中美术教育中教学效果真正的关键性因素,实施有效的美术教育课程与建立完善的美术教育学生评价体系才是关键性因素。美术教育的学生评价能够保证美术课程的顺利实施与进行,所以,初中美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改善,非常需要构建合理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让学生认识自我,收获自信心,发展潜能,以此实现推进学生全面发展,致使我国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1.3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

科学合理的美术教育评价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兼指导者;让学生在完全认识自我与认清美术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了解自己对运用美术技巧方法的能力;让学生不仅有效掌握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收获对艺术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艺术表达自我感情的能力,体现自我思想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审美、表现、鉴赏与创造等这些能力上都能够全面发展。

2初中美术教育学生评价方式的问题分析

从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出发分析初中美术教育学生评价方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术教育学生评价方式的评价内容片面。传统教学评价的方式过于偏向笔试和画工表现,即过于重视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以及技巧表现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方法的评价,以及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评价内容不足以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状况。第二,评价主体单一。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中大都认为教育评价就是老师的评价,学生处于被动位置。但是教育的参与者有学生、教师、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评价也应该被这些对象共同加入,相互作用,才能更全面分析学生能力,发掘其存在的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评价方法和尺度上过于注重作品效果。传统美术教育评价中多以作品与对照物的相似程度来作评价标准,只把目光放在了表面上。学生想要表现的思想感情都没有深入赏析,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力以及创造力,加强学生的艺术品位才是艺术教育对学生培养的侧重点,而不是培养美术的匠工。第四,评价方法和尺度上过于追求理性。传统美术教育评价教师过于用符合生活常识和科学原理的标准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可是对于美术这门艺术学科而言,具有太抽象的元素,难以用唯一的答案和一项标准的评定手段对美术教育中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因此教师不必过于理性的评价学生做作品,完全可以任由学生发挥想象,自我随意创作。第五,评价太过于主观。很多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多从于主观意识的喜好上作为标准进行评价,让学生以老师的风格要求进行美术创作。时间一长,致使同学在美术上表现能力都趋于雷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就落了空。

3对于初中美术教育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对策

3.1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是一种判断价值的过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不管是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在这个过程中,都应该是平等的主体,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可以采取自评、他评及师评等方式相互结合,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达到自我反思能力的形成,调动学生参与学术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创作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提升教师评价能力和自身素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及美术教育目标。

3.2评价标准多元化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致使对美术的审美、鉴赏与理解都各不相同,所以在美术教育学生评价方式上,教师不能够只单方面以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评判学生作品,而要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与不同年龄和生活经验以及心理特征出发,只有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欣赏学生的作品,深入品味作品内涵与学生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其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3.3评价方法多元化

3.3.1鼓励评价

教师应用欣赏的目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多给予学生赞赏与鼓励,发自内心的与学生交流,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习兴趣及能力。

3.3.2引导评价

在鼓励评价的基础之上,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引导,鼓励和引导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所以在鼓励赏识学生同时加以引导,让学生获得启发,进行思考,从而不断进步,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得到发展。4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育学生评价方式需要发挥所有人的力量,拥有多方共同的努力和支持才能成功改革传统教育评价方式,实现美术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贾长礼.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学生评价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田波.初中美术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及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2,(24).

鼓励式教育的方法范文第5篇

1创新教育观念,构建创新教育模式

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学校要开展创新性活动,给予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学校要对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如建立学生创新基金的科研竞赛,对立项的项目给予基金资助以及提供奖励授予证书。学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改变用学业考试成绩的高低评价和管理学生的评价体系。要提高创新型人才,必须改变死板的理论考试模式,建立新的考核标准和新的考试模式。学校应该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在考试的设置中,降低理论考试所占的比重,侧重于考核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要不断引导学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学理念,肩负起重任,为国家、为社会不断地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2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

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调研式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给职成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发现与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教师应给学生更多发表意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推断,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学中着重对学生进行强化技能训练,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打基础。

3优化师资队伍,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在观念上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散创造性思维,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允许学生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不同经历,站在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不同的理解、感受、体会和看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一味地照本宣科,要不断地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把繁杂的内容简单化、生动化。教师的授课形式要多样化,而且要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主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师要从自身认识到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