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激励教育的作用

激励教育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激励教育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激励教育的作用

激励教育的作用范文第1篇

一、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是实施激励教育的前提

时代越发展,科技越进步,人的因素就越重要,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就越不能忽视。部队建设的难题,会在集思广益中破解;教育管理的难点,会在官兵的参与下化解;军事训练的“瓶颈”,会在官兵的攻关中突破。单位之间全面建设水平的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挥官兵主体作用程度的差距。可以说,官兵积极性、创造性的高低,直接决定部队建设的水平。广大官兵的聪明才智是一座“富矿”,但要能充分开采,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一是要维护好官兵的民。官兵在部队建设与管理上,享有推荐权、建议权、监督权、知情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自觉接受官兵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解答官兵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当前,要以推行连(队)务公开,特别是敏感事务公开为切入点,进一步增大官兵行使民利的力度。近几年来,多数基层单位坚持连(队)务公开,公开选改士官、公开评选先进、公开经费物资使用等情况,一些单位还公开选拔任用干部,这些都是维护官兵权益的好做法,应该继续发扬,不断完善,确保官兵的民利落到实处。

二是要给官兵更多的自。有的单位领导机关有越位揽权的现象,使得一些基层职权、官兵权益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如基层单位工作安排自、干部休假权没有很好地得到保障。作为领导机关就应当依据条令条例,积极协调,做好还权于基层官兵的工作,切实保障基层单位有工作的安排权、人员的使用权和财物的支配权和官兵个人的休假权、休息权等。

三是重大决策要问计于官兵。部队建设实践证明,凡属正确的方针政策,都是坚持从官兵中来到官兵中去的群众路线,充分反映官兵利益和意愿、集中官兵智慧的结果。不察下情,安有上策?重大决策问计于官兵,就要在了解兵意、顺应兵意、实现兵意上下功夫、用实力、使长劲,多办顺兵意、得兵心的好事实事。要深入官兵,察兵情、听兵意、集兵智,同官兵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到真诚地听官兵讲真话,让官兵讲真话,特别是勇于为官兵讲真话,用真诚换取真心,使各项决策符合兵意,把事情办到官兵心坎上。

二、满足官兵的心理需求是实施激励教育的动因

情感激励是非物质激励的重要方式,古话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就是对有效满足官兵心理需求的一种描述。在部队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要用真诚的阶级情、兄弟爱关爱官兵,积极培育官兵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爱岗敬业情感,在为人处事、生活、工作、学习成才等方面对官兵倾心相助,给官兵最大的理解信任,帮官兵解决最实际的困难。实践证明,管理者的真情是官兵积极性的最好催生力量。

一要注重表扬激励。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部队各级领导的肯定,表扬的催化力量是无穷的,“表扬出才干”,准确、有度、得法的表扬会使长处越来越“长”,优点越来越多,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被人看重,被人承认,被人欣赏。因此,要坚持把表扬作为一种常态,少竖食指、多竖拇指,敏锐地发现官兵的长处,及时恰当地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官兵在得到别人的表扬中激发工作热情,激发内在动力。

二要注重人文激励。要把官兵利益无小事的要求落到实处,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和,主动倾听官兵呼声,了解官兵情绪,关心官兵疾苦,体谅官兵困难,切实把关心官兵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努力找到开启官兵心锁的那把“钥匙”,让官兵困惑有处说、困难有处解、愿望有处诉、需求有处提,真正让官兵感受到部队就是个大家庭,在暖兵心、稳兵心、得兵心中打牢官兵主动工作、自觉奉献的思想基础。

三要注重信任激励。运用信任激励时管理者应做到:要适时给官兵以信任的语言激励,如“你能行,我们相信你有能力完成任务”,等等,给官兵以精神鼓舞;要善于宣扬官兵的长处,激发官兵的进取精神。

四要注重参与激励。应做到端正态度,相信官兵,善于听取官兵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培养官兵的参与意识,对于参与意识淡薄,缺少热情的官兵,应多予以鼓励;要营造听取参与者意见和建议的良好环境,忌一言堂和个人说了算,挫伤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激励教育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教学 教育心理 意义及作用 提升措施

一、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的意义及作用

1.意义

一是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校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等,无论哪种类型,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都比较高。在高等学校的教育课程中教学中,教师运用教育心理学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将教师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教学相结合,使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提升整体水平或综合素养。[1]

二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一样,在教学的整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的配合。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中,适当、适时的运用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及氛围、主动的调节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与学中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此外,还可以丰富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是有助于推进教学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是向着科学、全面、合理等方向发展。教育心理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助力部分,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甚至于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教育教学也要进行新的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大部分只注重应试方面,对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研究较少。进入新时期,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

2.作用

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理论上,是对教育心理的学习。联系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越来越适应学生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课程体系的完善同时又促进了教学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再学习。另一方面是实践上,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教于心理有助于教师随时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改变课程教学中的不合理部分;有助于指导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整个教育教学的质量。[2]

二、提升措施

1.创设心理疏导机制

学校创新心理疏导方法。高等教育中的课程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课程,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开放的教育课程中容易迷失。因此,学校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方面应创设一种新的疏导方法或心理机制。而且这种疏导方法或心理机制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大体的范本,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自我解答,而且这种疏导方法或心理机制要使得教师与学生都适用,以使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两个方面都获得长足、优质的发展。

教师从实际出发进行的心理辅导。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是教的主体,在课程教学中占据主动地位,对学生课程学习的提升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实际,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情感方面的变化,随时改变教育教学策略,要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心理方面的辅导。

2.教师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第一,明确教师自身角色,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教师角色不再单一,新时期的教师不仅是教书匠,还是学生的朋友;不仅是知识的集大成者,还是实践的先行者。在新时期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教育心理融会贯通与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就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随时把握好角色的转换,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课程教学的发展,存进教育心理的发展。[3]

第二,科学有效的组织教学。能动性、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是教育心理研究的一大方面。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要优化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育心理的作用,教师要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教学组织,促进课程教学的发展。在课程设计阶段,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预评估。在课程教学阶段,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手段,最大程度的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在课程的总结阶段,要做好教学反思,以使课程教学更加科学化。

第三,用好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心理研究中主动性、情境性研究占很大部分。因此,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适时、有效的激励策略,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用好激励策略要求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性,比如,提问法、奖励法、激励法等。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新时期课程教学中数不胜数,例如,多媒体教学法、情景创设法、悬念法等。[4]

第四,有针对性的采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课堂教学方法。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是有针对性的采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采取或灌输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不仅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心理的发展。

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的定义是指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综上所述,在进行高等教育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驻中国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心理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进行高校教育课程教学的提升方面,学校要创设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机制;教师要实事求是的进行教育心理方式方法的调整、改进,以使教育心理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琦,刘伟伟.建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7:64-65

[2]廖琳.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03:63-64

激励教育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教育;体育教育;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从当前我国体育的实际情况看,体育大至可以分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以及学校体育三部分,而学校体育被作为全民体育的重点与基础。大学教育的职能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甚至在提升全民族的整体素质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然而,在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仍然还存在部分不尽人意的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对此,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一、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笔者通过对当前大学体育教育的分析研究,发现在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大学体育教育师资团队的整体水平还有必要提升

老师是课程教育的执行者,同时还是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当前,在我国大学体育老师团队中,学历普遍偏低,教育理念还不够先进,专业知识没有更新使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出现问题,学术研究水平不高等等问题。由于当前的体育老师在他们接受体育教育时,接受的知识教育很多都是竞技体育方面的,很少受到理论方面的教育,使得他们的理论水平不高,也就使得自己的课堂教学也缺乏理论指导,这显然不能促进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不利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了。

2、大学教育对体育教育的定位不到位

从总体上来看,造成我国大学教育对体育教育的定位出现较大偏差主要是由于教材的组织、课程的设置、教育方法及教学模式等等因素引起的。具体来看,就是教材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又十分的繁琐,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教学手段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显得有些滞后,教学的形式也相对单一,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机制也不十分健全,没有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对大学体育教育的准确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体育教育是否能够健康快速发展的大问题,因此,作为大学体育老师的我们必须要正视和重视这个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缺少必要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断层现象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程度越来越快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许多观念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那些具有娱乐性、健身性以及休闲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已成为人们在业余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的时尚性项目了,然而大学的体育教育又显得还十分单调和死板,缺乏活力,与社会体育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致使大学体育失去了全民体育的基础意义和作用,也大大地弱化了大学体育教育的社会作用。

4、大学体育教育的设备设施还不够完善

能够顺利有效开展大学体育教育,必须具备场馆设施和教学器材。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的大幅度地扩招,致使整体学生人数猛增,班额也随之而增大,最终造成了体育教学资源不能满足,人均量太小。

5、体育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没有被重视

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中,严重弱化了体育理论,具体表现就在:现行教材中理论所占的比例太低,教学的课时也安排得太少,教学内容过于侧重于那些原则问题和纯概念的东西,整个教学显得缺少明显的针对性,也没有长远的考虑,因此这样教学的实用性不高。

二、改进高校体育教育的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对大学体育教育进行准确定位

大学体育教育涉及了社会和自然两大范畴,且具有方法体系和相应理论体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精神和意志品质,也还要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分析具体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它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运用内在规律,采用特殊的训练方法,将大学生培养成体魄强健、德才兼备、心理稳定性强、敢于竞争、勇于开拓的现代综合型人材。所以,大学体育必须在教育观念、教育作用、建设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等主面进行准确定位。

2、教学模式要创新,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特色

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以及课程建设任务,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促使其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促使其准确掌握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促进个性的健康全面发展,促使他们的身心都健康发展。因此,设置课程要做到创新,突出特色,使其具备娱乐性、文化性、实用性以及生活性。比如增设体育选修课程,延长学制,建立和完善课外活动的评价激励体系;积极主动地尝试一些时尚先进的教学方法。

3、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有深度和宽度的理论教学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体育课必须包含实践和理论两部分,理论的学时必须不低于总教学时数的12%,但在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中,理论教学时数还占不到总时数的10%。还有,现实的大学体育教学教材的质量不高,部分内容缺乏相当的实用性,条条框框的内容太多。如此情况下,大学生很难获得有一定层次和高度的养生、健身的原理和知识性的方法。所以,必须将体育理论教学高度重视起来,在教学时数要努力控制在总时数的20%左右。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做到丰富,要具备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以及指导性。

4、努力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健全体育场馆的设施设备

为此,大学领导以及各级主管部门要做到多渠道筹备相应资金,积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尽最大努力地加强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的建设的力量,加快完善体育场馆设备设施的建设。在此这过程当中,来需要对体育资源做到科学的配置和规划,使所有的体育资源既要有效地融合到整个学校当中,也要将它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出来。

5、优化教师结构,提高师资团队的整体水平

体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学体育老师必须具有现代体育思想和理论,高度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对目前大学体育老师的现状分析,主要集中做好下面的工作:第一,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管理部门要重视提升体育老师的思想道德标准,促进他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使之成为一支业务精、思想强、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大学体育师资团队。第二,加强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当前大多数体育老师属于训练型和技术型,必须使其转变为科研型和教育型,要努力激励体育老师去参加在职进修,使其理论水平能得到大副度的提升。

总之,大学体育教育的内容不但要着眼于满足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还要着眼于努力实现现代大学生的终身体育的长期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力求从多层面实施有效措施,以促使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事业蓬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宇.关于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研究评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

[2] 高斌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3.

[3] 李米环.农村体育人力资源问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科技信息,2010.

[4] 邹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培养研究[J].体育科学,2002.

激励教育的作用范文第4篇

一、何为情感教育

从理论上分析,情感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是情感教育的载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情感与教育相互融合,便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创新中成长[1]。

二、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1.提高凝聚力与向心力

在班级中假如缺乏了凝聚力与向心力,那么难以将学生团结起来,也无法实现对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因学生的生长环境不同,个体差异较为明显,为将学生团结在一起,则离不开凝聚力与向心力。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能够对学生实现感情教育,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对学生情感需求进行关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2.加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学生之中有着一定的威望,且对班级管理的效果有所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认同感,那么则会提高学习热情,支持教师的各项工作,相反,学生则会与教师对立,产生怀疑。面对这种情况,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能够稳定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公平的对待下感受教师所给予的关爱。同时,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还能拉近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

3.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

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在学习中都要实现身心的发展,而判断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关键则是看学生的身心是否得到良好发展。在班级管理中积极融入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引导学生摒弃错误的理念,抛掉坏情绪与负能量,同时还能做好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的双重指导。

三、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运用策略

1.明确情感教育在小学阶段的目标

毋庸置疑,在学生学习进程中情感教育需要贯穿其中,在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心智发育的关键阶段,情感教育的实施更加重要,对此教师需要明确其目标。其一是通过情感投入的方法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并接受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其二是要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准确的情感表达方式,并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其三是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关心与关注,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对每一位学生的性格进行分析,深度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如此才能为因材施教而奠定基础。其四是教师需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情感,分析学生情感中所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开展问卷调查,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善于隐藏自己的情感,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学生能够消除顾虑,表达自己的情感,便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

2.对学生实施情感激励

表扬与惩罚是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可以达到激励的目的,同时也是维持班级管理有序的重中之重。其中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尽可能多地应用情感激励,以此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其一是要加强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激励,教师可以私下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心态加以了解,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够直面困难与挫折。其二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励,应用多种方式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对学生之中所存在偏离现象进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心与求知欲望。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关乎教学质量与班级管理的效率,在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下,师生关系需要以平等、尊重为基本目的,在情感教育当中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重中之重,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了解,在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当中和蔼可亲,关怀学生,给予学生温暖,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以朋友的身份进行相处,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放下防备,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激励教育的作用范文第5篇

新课改也期待教师成为学生评价的激励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出版的《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强调激励思考。”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由“教”变成了“导”。

学生的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与否的惟一或决定性依据,他们的情绪、态度、学习兴趣与动机等情感因素,在学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正确使用课堂评价用语是调节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1、赏识和激励相结合

人的交流离不开语言,它能帮助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要依靠语言,而对学生的评价也离不开语言。

“要让每一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本着这一教育目的,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用科学、规范、赏识、激励性的语言做出评价,而少用或慎用批评、责备性的语言。教书育人的种种迹象表明,对学生优点、长处的欣赏、赞美,可以使一个人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成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何况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呢?对于他们,更需要一种赏识、激励性的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适应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愿望,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愉快、和谐地发展。

(1)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

评价具有激励等功能,通过即时评价,教师可以把握课堂学习状况,调控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但是有些时候即时评价不仅不能发挥其功能,不但带来负面效应,甚至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激励发展的评价语高效应用。

学生的潜能需要教师用口语评价来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并引导学生将这种成功感转化为新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鼓励质疑的评价语应用

学生敢于质疑,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不再“唯书”“唯师”,教师适度的赞美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催化剂。

(4)关注合作学习的评价用语应用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的课堂教学里被广泛应用。在评价时,将小组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及时反馈,把握最佳评价时机

(1)当学生回答正确时

当某位学生的回答刚好是教师心中的答案时,教师往往会立刻对其大加赞赏,这似乎在暗示着其他同学:这位学生的回答近乎完美,不可挑剔。这时,即使其他同学有另外的想法和见解也不敢说出来,一种无形的压力扼制了他们回答的欲望。因此,老师应该先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可以转过头来问问其他同学:“你们是这样想的吗?”“还有谁愿意来向大家陈述你的想法。”等大家的意见达成共识后再进行肯定性的评价。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他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很有见地,有时教师不得不为他们的独特思维而拍案叫绝。可此时如果马上进行评价,就有可能教师知道了,而其他学生还云缠雾绕的,听不懂。此时,教师可以将评价的权利让给其他学生:“他的这种方法,谁听懂了?”“你觉得他这个方法怎么样呢?”然后接着问:“好在什么地方?”

(2)当学生回答错误时

当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发生错误时,教师在课堂上倘若过早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终结性评价,势必会阻断学生的探究与思索的欲望,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此时如果能把握好评价时间的度,合理推迟评价,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围绕问题展开自由的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师再相机进行评价,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教学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当学生表达不清时

学生在表述计算题的算理或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时,很多时候学生心里知道,可是站起来发言时却是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这时,如果教师用厌烦的话语打断了学生的发言,学生就会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甚至会蒙上自卑的阴影。如果教师能耐心地倾听,及时用评价语“别急,慢慢说”鼓励他,或者用提示性的评价语“先要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再按要求解答”启发他,再给他一次机会,学生往往能顺利地表达出独到的见解。

(4)当课堂遭遇尴尬时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常常会“节外生枝”,出现尴尬的场景。教师要善于用灵活机智的评价语将尴尬巧妙地化解。

(5)当遇上特殊学生时

在课堂中,特殊学生同样有渴望被认同、被赞赏的内心需要以外,他们也需要从教师那儿得到尊重、宽容和教诲。

3、有的放矢,强化评价的针对性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要因人而异,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富有针对性,不能用“一把尺”衡量全部学生。对学生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当然,在表扬激励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的评价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参与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

4、让作业评价成为改变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