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暴力的社会调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2年2月7日,记者从市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召开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座谈会上获悉,3月16日前各微博网站要完成规范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工作。未通过真实身份信息比对的微博用户将不能在微博上发言、转帖,只能浏览相关内容。”(《北京日报》2012年2月8日)
是否推行微博实名制,在官方和坊间一直存在巨大争议。一方面,实行实名制有利于遏制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另一方面,实名制有可能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影响微博的推广和生命力。是否实行微博实名制,可谓是各有利弊。从北京、上海等地推行微博实名制的情况来看,其效果还有待观察,就此断言微博实名制是好是坏为时尚早。但有一个问题却是明确的,那就是微博实名制必须以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得以保障为前提。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便捷的信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的隐私随时处于泄密的危险中,公民个人信息越来越容易被向公开暴露并被大量利用,因此而遭受的麻烦和骚扰随之产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某网,对2422名公众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88.8%的人表示自己有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遭遇困扰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切实可靠的措施和严密的制度,微博实名制能否保证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人们心中存有疑问。
【关键词】 中职生 网络 教育
中职生因学习任务不重,自由支配的时空较大,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为中职生上网创造了条件;学习生活孤独寂寞、空虚急需寻找寄托和排泄,网络是实惠最佳的选择;中职生职校的网络建设较完善,为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的基础,所以中职学生上网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家、校对学生的上网缺乏监管引导,多数中职学生依恋网络游戏或者聊天。
社会调查结果表明,电脑网络侵蚀着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调查统计我校中职学生60%上网玩游戏,30%与网友聊天。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班主任必须指导、引导学生正视网络健康上网,保证中职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一、网络信息对中职学生的负面影响
开放的网络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渗透力强,是一柄双刃剑。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网络文化对中职学生的冲击影响大。电脑网络的虚拟性和没有时空限制,可自由便捷的沟通交流,为学生情感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中职学生孤独感强、渴望与人交往、了解社会,网络可让其自由对话,非法、黄色、暴力网站和各种信息影响伤害着孩子,网络给孩子负面的影响越来越多。
1、繁杂的网络信息易让中职学生思想道德错位。网络是信息的宝库和信息的垃圾场,黄色暴力、伪科学、不健康的信息垃圾泛滥,潜移默化的“污染”着身心理处于发育期、社会经验不足、评判自控力低的中职学生,致使道德观念扭曲。我校有学生为了与网友见面离校或离家出走、有学生轻信网友传言陷入传销陷阱。
2、隐蔽传播的网络信息侵蚀学生的道德意识。网络具有高度的隐蔽性,人以虚拟的符号出现,在网络上没有“他人”的压力,“快乐”支配着个人欲望,学生被压抑的人性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发泄,导致部分同学受到错误思想侵袭后迷失方向,做出有违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事情。
3、虚拟的网络交往交往致使中职生违背道德规范。网络交往以计算机为中介实现人、机对话,中职学生热衷于在网上无压力自在交流,忽略亲情和友情培植,所以许多中职学生上网后产生了精神孤僻、冷漠、情绪低落、缺乏责任感、与家人和朋友疏远、人生观价值观错位等不良心理现象,甚至在网上做出违背道德和违法的事情。
4、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职学生上网成瘾。网络到处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的增加着。特别是网络游戏的声形并茂,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职学生有着魔力,导致中职学生形成网瘾,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我校有个学生忘我的在网吧渡过48小时,从网吧出来神志不清以致发生安全事件。
二、中职生依恋网络的原因
1、网络的魔力。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为中职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
2、学生自身和家庭因素。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容易受电脑网络负面影响。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5~17岁之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同步、身心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不协调,渴求独立,但由于不成熟,经济上不独立,人生困惑多,迫切寻求情感友谊的支撑
3、学校社会原因。学校忽视了学生的网络知识方面的教育引导,信息课部分教师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和指导;社会上网吧营业者为了牟利,不顾法律和道德,投学生所好,营不当之业。
三、消除中职学生依恋网络的对策
1、正视网络,发挥教育引导的正能量。掌握信息技术是时代要求,家长和教师的意识要具有前瞻性,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理念。家长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情感问题,平等民主与孩子进行沟通,在了解孩子想法后予以引导。对上网不能蛮横的“堵”,要心平气和的“疏”,正视现实,家长和教师参与到孩子们的网络当中去,与孩子一起学习更新知识体系,引导孩子在网络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孩子的上网内容、时间进行监导,借助网络优势帮助孩子们成才,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
2、建设校园健康网站。学校建立绿色安全的校园网吧,提供学生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网络上鱼龙混杂的现象,建设校园绿色网站,在网上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弘扬主旋律,用健康的内容吸引中职学生、服务中职学生,凝聚中职学生,感召中职学生。强化网络监管,我校学生上网由教师专人全程管理指导。
第一,学校重视不足。开学安排课务时,思想品德课永远充当主课的配角。首先体现在排课上,上午第一、二节课从来不会排思想品德课,一般都是排在上午最后一节和下午,有时甚至排在第三节课体育课之后,上课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某些学校的领导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都象征性地带一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遇到开会、出差等情况时直接让学生自习。长此以往,学生都可以“自学成才”了!还有,很多学校为照顾即将退休的教师,让他们改教思品,一个思品教研组里,竟然有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师,而且整个思品教研组严重“老龄化”,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第二,教师流于形式。由于地处偏僻、信息闭塞等条件限制,乡村中学教师外出听课和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加上缺乏竞争意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难以提高,难以适应新时期时政教学的要求。甚至一些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十年前,平时上课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照本宣科,考试前发几张讲义让学生背一背,考出高分就行。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做法,定会造成时政教学效果欠佳。
第三,学生自身的限制。乡村中学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多由爷爷奶奶等长辈照看,由于无力监管,一部分学生整天沉溺于网络和游戏,导致兴趣爱好错位,失去主动接受时政教育的家庭氛围。还有部分学生是住校生,但乡村学校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学生获取信息途径相对不足,信息来源匮乏,导致学生只能抱紧课本,“死读书,读死书”。
由于以上几方面因素,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毫无兴趣,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效果的发挥。为此,乡村中学教师需要正确对待时政教学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教师要从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关心时政。时政内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时政教学就必须及时、准确地反映现实,紧紧把握住时代脉搏,同时紧密联系教材内容,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乡村中学时政教学策略
时政教学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经过多年探索,把时政教学大致分为两大类:课内时政教学和课外时政教学。
(一)课内时政教学
课内时政教学形式大致有报道型、评论型、结合型等。
1.报道型。课前进行5分钟“新闻报道”。在课前,由教师吩咐学生课后看新闻,搜集资料,内容大致包括国内外大事和本地区要闻。搜集资料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获取,也可以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能够引起思索的事件,这些都是报道的素材。报道的角度是多方位的,可以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呈现。这种方式一经推出,就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上课时,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发言。短短的五分钟,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参政议政、关心国家、热爱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2.评论型。即针对某一重大时政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从而达到认清社会现实,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目的。课前,笔者通常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了解当前的一些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经分析后找出对学生有教育意义或有一定吸引力的信息,在上课时,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主发言,畅谈自己的感想。如:你怎么看待《中国诗词大会》爆红?你如何看待中国人抢购日货现象?因为涉及的信息都是学生耳闻目睹的,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找到了交流见闻的空间,在学生们中间也营造了学习时政的良好氛围。
3.结合型。时政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教师都把精力放在书本知识的讲授和记忆上,造成课堂上“老师喋喋不休,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将时政内容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能完成教?W任务,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社会实际问题进行思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保护智力成果》一课时,笔者播放了自己剪辑的一段视频资料《王老吉和加多宝的“红罐”之争》,学生在看得津津有味的同时,明白了知识产权的价值,也明白了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课外时政教学
时政教学的课外活动形式更是丰富多样的,主要有举办时政知识竞赛、开辟时政园地、举办图片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
1.举办时政知识竞赛。由教师将一定时期内的重大时政编制成多种形式的赛题,如填空、选择、辨析、问答题等,要求学生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回答,回答方式为抢答、必答、轮答等,教师依据回答的正确程度评分,然后以得分多少决定名次。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喜欢关心时政的学生可以从中找到自信,他们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时政知识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自觉性。
2.开辟时政园地。先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由学生们自己推选出有书法、绘画特长的同学担任组长,各组每周轮换一次。然后,在每班教室墙壁的醒目位置划出一块专区来作为时政园地,各组成员负责搜集各种时政资讯,书写或粘贴在时政园地内。到了期末,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评比出优秀组。学生从这小小的园区里汲取到了很多新鲜的新闻,课后他们还会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如: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如何应对校园暴力?这种形式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
3.举办图片展。组织学生搜集各种与时政有关的新闻图片、新闻的背景材料、名人轶事等,然后将这些东西粘贴在一起,放在橱窗面向全校展出。最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根据作品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美观度等方面评选出优秀作品。2016年神州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九(4)班第二小组的学生就制作了一组以“飞天梦”为主题的图片展,图片涵盖了从“神一”到“神十一”成功发射的场景和历任航天员的照片,并配上文字讲解,图文并茂,展出后轰动了全校,吸引了一拨拨的学生前来参观。
4.参观访问。由教师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展览馆或者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参观访问。参观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参观访问,最好设计好一些问题,这样才能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活动。这种形式能够使学生对某个时政问题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和比较深刻的感悟,也可以让他们接近现实,明白道理,激发斗志。几年前,笔者带领学生到我们本地某知名企业参?^访问。通过参观,学生对企业的高科技成果啧啧称奇,无不兴奋难抑,摩拳擦掌。此举不但让他们明白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白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也激发了他们长大以后创业的激情。
近年来,笔者通过主持研究省级课题“新时期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健全学生人格,构筑“网络心理防护墙”也有了基本思路。
一、享用“网络”便利,警惕诸多负面影响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学习、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给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网络成瘾导致学业荒废。有的中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强,上网很容易成瘾,常常在网吧熬到深夜,甚至夜不归宿,这不但影响了当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正常学习。课程落下很难再跟上,长期下去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以致沉迷于网吧而置学习于不顾。
上网易受不良信息影响。不少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含有内容,许多网络游戏非常暴力,聊天室中的内容也不太健康,学生沉迷其中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被引上犯罪的道路。
网上交友不慎易受骗。许多中学生喜欢网上交友,而且特别看重友谊,他们过分相信情感并且涉世不深,很容易被社会不良人员利用,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若处理不当会留下终身遗憾。
沉迷网络者身心俱受创伤。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时间久了还会出现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身心憔悴,精神萎靡。个别中学生由于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而不愿意与别人交流,性格孤僻,脱离集体,心灵游荡不愿回家,也找不到停泊的港湾,人生之路变得阴暗,整个家庭从此蒙上阴影……
二、探寻根本原因,明确克服网络成瘾有效策略
为什么有的中学生会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这其中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原因,更有自身的原因,其中心理发展不完善、人格发展不健全是导致中学生网络成瘾最根本的原因。从理论层面上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克服网络成瘾至关重要。
首先,从时展的客观趋势和要求来看,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都证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时代的变革必然产生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事物,健全的人格是人们主动、积极地调节自我适应转变的根本保证。有很多中学生之所以沉迷于网络,往往与他们人格不健全有关。而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沉迷于网络的学生从网络世界中走出来,心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从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现状来看,长期以来,“假大空”的德育内容和枯燥灌输、外在强制的教育方式,不仅导致学生抗拒接受、德育效果不佳,而且还不断造成青少年认知和行为的脱节,甚至形成“双重人格”。一般认为,良好的人格品质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和谐统一与发展。重视认知的教育无疑是正确的,这是良好人格形成的前提。但不能指望仅靠认知教育就能顺利产生良好的行为,实现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忽视了情感、意志这些把“知”转化为“行”的中间环节,往往会造成知行矛盾的恶果,这也是造成当前不少中学生虽然认识到上网有害,但仍然沉迷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三、健全学生人格,构筑“网络心理防护墙”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帮助中学生戒除网瘾、远离网吧,需引导他们建立起有效的心理防范机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通过“五个结合”来完善学生人格,构筑“网络心理防护墙”。
(一)“知、情、意、行”相结合
近年来,我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留守学生”越来越多,网络成瘾现象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更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意在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健全学生人格,并建立心理防范机制,让学生从心理上远离网吧,戒除网瘾。一是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远离网吧,戒除网瘾”的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手抄报)评比。每学期开展有关戒除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增强他们自觉抵御网瘾的心理防范意识。二是成立留守班,选聘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在学习上分层施教、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在心理上进行疏导,实施关爱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三远离”(远离网吧、远离、远离)主题教育活动、“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感恩(父母、老师、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三是通过新生军训、“英语疯狂周”、励志讲座、晨起跑步、课间跑操等系列活动,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四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教育教学岗位服务和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行网络成瘾社会调查,让学生亲身感受过度上网的危害;参加远离网吧签字仪式,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戒除网瘾。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家庭、社会的作用往往大于学校。我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特别注重家校联系,并积极寻求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每学期学校都要邀请优秀社会人士到学校作报告、讲座。辖区派出所、消防大队的领导是学校的常客,“关工委”的几位老人也常到校与学生谈心,安庆一中、合肥八中等校的名师经常向学生传经送宝,全国知名的励志专家也来校为学生鼓劲打气。同时,我们还通过举办家长会、家长开放周、家访等途径,引导家长们认识到:治疗“网络痛疾”不能“堵”只能“疏”。很多家长,一提到网络,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网络一棍子打死。实际上,根据调查显示,有13%的家长对孩子上网,“坚决反对,发现了就训斥”,43.9%的家长则是采取“严格控制时间”的办法。常听到一些父母哭诉:苦口婆心的劝说失效后,就把孩子关在家里,甚至看着他不让他出门,但是孩子仍然能找到借口或办法“逃出”家门,紧接着是更长时间的不回家。这些家长都没有认识到造成孩子网络成瘾的原因并不是网络本身,在它的背后,有着更深层的原因。网络成瘾的孩子,无法控制自己,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责备。人机对话代替不了师生对话,也代替不了亲子关系,这需要父母、老师更细心地关心这部分孩子的学习、生活,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成瘾”这个迷阵。
(三)各种心理教育力量相结合
健全学生人格,心理教师责任重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寻求校园内各种心理教育力量的配合。教导处大力倡导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生喜欢的、易于接受的教学风格,比如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等。另外,教学内容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组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思考探索的氛围。课堂吸引力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加,对网络的兴趣就会减少。
中学生迷恋网络或厌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存在着学习障碍或人际交往障碍。教师如果不能关注到这些孤独脆弱的孩子,采取措施让他们融入班集体,这些孩子就很容易成为离群的孤雁,为寻找有价值的地方而躲进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为此,学校政教处、团委会引导班主任有目的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社团活动、歌咏比赛、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辩论会、篮球赛等,提高大家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教学中,老师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探究学习任务;认真开展课外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结识更多朋友。同学关系好了,沟通的时间多了,虚拟的网络世界自然就会退居“二线”。
(四)外部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再好,对学生而言都还只是外部教育。要使教育真正有效,还需把外部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他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学校发出了“远离网吧,戒除网瘾”倡议书,并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网络的黑板报评比、征文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假期社会实践,调查了解中学生上网及网络成瘾的情况,对学生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在学校政教处和团委会的领导下,学生会、各社团、青年志愿者等学生团体,以及校报、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橱窗等媒介在学生自我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不同形式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健全人格方面,学校心理咨询室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心理咨询室利用开展省级课题“新时期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的有利时机,努力尝试通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引导中学生远离网吧,戒除网瘾。心理咨询室常年、全天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排忧解难,舒缓心理压力;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沙盘游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经常利用教室小喇叭、校园橱窗、校园网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揭开学习上的困惑;多渠道与问题学生家长联系,并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在学校教导处、政教处、团委会的帮助下,取得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理解与配合,促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整合……
当然,彻底解决中学生网瘾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学校和教师所能独立解决的。但学校和教师可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占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制高点,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社会的帮助和学生的认同,通过不懈的努力助力学生走出“迷网”,筑牢“网络心理防护墙”,打赢这场心灵保卫战,让网络成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
晋升资深主妇后,我们几乎都会第一时间发现老公们的怪癖:每每上床,但凡躺下即可入眠。随之,小火车就轰隆隆地开动,好不酣畅。留下莫名委屈的你,满腹心事又不胜其扰,夜半失眠,小脸蜡黄蜡黄。早起,你抗议他的“小火车”,或许他还会“幽默”地狡辩:火车经过的地方总是要有人居住的呀。然而想到要相携多年的漫漫人生,难免悲从中来:夜半私语哪里去了?恋人间的交心哪里去了?作为忙碌的主妇,每天几乎只有睡前的时间才能静下心来做一天的梳理,难道接下来的旅途,我们就要从彼此的隔膜和忽略中度过么?
睡着之前,你们聊天吗?
我们对100名已婚男女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
1. 睡前聊天这件事很必要吗?
有必要 72%(女性) 30%(男性)
没有必要 10%(女性) 45%(男性)
无所谓 18%(女性) 25%(男性)
2. 如果聊天的话,都聊些什么?
没什么主题,就是打闹或说笑一阵 25.38%
对各自的家人或朋友的进行评头论足,包括回忆以前的事 19.08%
把话题回归自身,互诉衷肠,表达对伴侣的爱和珍惜 11.07%
进行性方面的交流,而且多半进而就提出相关需求 6.11%
在床上抱怨对方做得不对的地方,发发牢骚。例如,有些妻子抱怨“洗碗很累,你也不帮忙” 3.82%
因一些不愉快的小事争吵起来 1.34%
此外,几乎所有拥有孩子的夫妇,只要保持睡前聊天习惯,孩子永远是绕不开的中心话题。
3.如果太太主动挑起话题后,而你入睡愿望强烈,你会怎么办?
跟她说明自己的状态,请求她让我睡,然后入睡37.4%
没有办法,依着她吧,不过第二天有必要提早上床,补充睡眠22.5%
管她呢,困的要死,睡了再说 12.3%
勉强回答一些问题,然后逐渐入睡 11.9%
其他 16.1%
4. 如果先生提出聊天,而你入睡愿望强烈,你会怎么办?
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60.5%
跟他聊,结果他睡着了,我却兴致很高 25.3%
不理他15.2%
5. 入睡前采取怎样的睡姿?
各自平躺互不干扰 37.8%
随意,但醒来后发现是背对背的,或至少一方背对另一方 19.8%
相拥入眠 2.5%
亲爱的,沉睡前让我们聊一聊
美国金赛性研究所的专家在2004年的一项社会调查中欣喜地发现,一些美国夫妇开始尝试睡前回忆爱情的美好瞬间,并相互对这些回忆进行补充。专家认为,这样做有助于增进夫妻间的感情,“还有什么能比享受伴侣的甜言蜜语更幸福的事呢?”而中国婚姻问题专家的调查结论则富有中国特色,东方人的夫妻感情比较含蓄曲折,有时埋怨、倾诉、打趣都是爱的表示。“只要是交流,就是一种关注”。
但是,倘若你的老公偏偏是“但凡躺下,即可入眠”、且从来不顾及你渴望倾诉欲望的主,那该如何是好呢?
支招一:眼泪,眼泪,竟是眼泪!
当老公习惯性地给你一个背脊,或者喃喃恳求你赐他一个安静睡眠的时候,不知道你有没有动用过女性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呢?在婚姻中生活久了的女性往往豪迈指数上升,温柔指数下降。贾宝玉说,女孩子婚前是珍珠,婚后沾了男子的浊气变成鱼眼睛了,无非是讲女性她们心肠变硬,不多愁善感了。该撒点“泪豆豆”就撒点儿,不要忘记,这是妇女权益。当然,有必要先思考一下睡前交流究竟在你们的关系中处于多么重要的地位后,再采取眼泪攻势吧,因为哭得太随意也会削弱眼泪的长效威慑力。
眼泪能唤起他对女性柔情的记忆,也会对这样的诉求印象深刻;眼泪也可以将心中的悲伤和郁闷抚平,泪水一流,很多事情就可以面对了。妻子的眼泪通常能将丈夫从强烈的入睡愿望中拉回。深夜是最好的敞开心扉的时机,凭借柔情婉转地告诉他,每当他独自睡去的夜晚你都倍感寂寥,请他思考为什么明明在一起你还会觉得很孤独呢?他是否知道漠视妻子被称为“冷暴力”,是家庭暴力的“极品”呢?纵使神经再大条的老公只要爱还在,想必都要被柔肠百转的眼泪揉碎心肠的吧。
重要的是,切忌默默流泪,这既不解决问题,也不利于疗伤,可能早起你的大条老公还会嘲笑你的莫名其妙呢。
支招二:不要困了才去睡
面对老公要睡觉的恳求,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两难境地:同意吧,委屈自己;不同意吧,未免心肠太硬,不近人情。可是,有没有想过,你们就寝的时机可能有问题?
随着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房屋的功能区域也逐步被细分。卧室应该是一个灯光柔和、身心放松的私密场所。建议不要布置网线、书架、文件柜等与工作有关、调动神经紧张的家装。了解一下老公的睡前习惯,无论是看电视、听音乐、喝点红酒还是健身,看能不能将这些习惯转移到床上完成?
除了睡觉,床的休闲功能有很多,“马杀鸡”(按摩)、看电视看碟、健身运动都可以在这里实现,睡前应该是个游戏时间,挑选适合两人共同完成的项目,逐步改变老一粘枕头就呼噜连天的误区,通过相互配合来达到交流的目的。或许对床垫、被褥的选择也要做适当调整,有时不是老公的主观意志,而是它们,嗯,过于颓废了,才给老公催了眠。
如果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同时吹灯拔蜡的机会很少,那可以将睡觉看成一次郑重的约会,早早上床,好好聊一聊。你知道,睡觉前的谈话往往是最坦诚相见,最有指导意义的,把这点告诉老公吧,你们都该在静夜里听听对方的心跳。
支招三:今晚,我们能不能不严肃?
虽然我们提倡开诚布公,夫妻间应该是彼此最信任的人,但基于睡眠直接影响人的精神状态进而影响他的健康,我们不鼓励睡前聊过于沉重和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作为心思细腻的女性,如果被提问,则不免陷入思考;如果主动提出这样的话题,而得不到圆满解答对方就睡着,则会引发多疑、揣测等不必要的心理矛盾,正常的睡眠也要泡汤了。所以睡前聊什么,也应该有所挑选。
闺房逗趣 这历来是磨合夫妻关系的剂,自古为文学家们所津津乐道,如沈复的《浮生六记》。有意识地分头准备一些小笑话,不失为好的选择,手机和网络都是这些笑料的来源。什么样的笑话能使爱人发笑?俗话说,睡前笑一笑,做梦也好笑。事实上,这是一个增进了解的机制,也是一个取悦对方的捷径。
性生活探讨 男性对自己的生理能力比女性更为关切,这可谓投其所好。
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 明星八卦、股票涨跌等,一对夫妻经过漫长的磨合才走到一起,彼此应很有默契。有时,一个乍听上去无关紧要的小话题,也能让双方饶有兴致聊上许久;只要能开始说话,一些平凡的话题甚至能平滑过渡到性生活。如果老公是个奋斗在前沿产业的工作狂,你的谈话内容也要紧跟形势,不然逃避跟你谈话可能是产生夫妻关系裂痕的前兆哦。
一些不涉及具体细节的家庭建设憧憬 虽然是空想,却能直接带来美好的梦境。太过细节会费脑力,适当留白,给了梦境填补的空间。虽然在现实中持续的时间只有几秒,但梦境对人情绪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支招四:小心爱人变病人
他常常没有选择性地收看电视持续到深夜,并宁可在沙发上睡着也不上床,变得越来越“不对劲”。你的直觉可能告诉你他是不是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出轨了,但健康专家提出,这些症状很可能是他男性障碍(俗称ED)的信号,只因为出于男性的自尊他不愿意开口说出。这时,作为妻子,需要给予他足够的关怀和帮助,鼓励他为了婚姻家庭生活的幸福,及时就医。
TIPS:留心丈夫的一些“小症状”
莫名其妙地不时因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发脾气;
下班回到家,就埋头喝茶看报纸,或沉溺在电视机前,不愿意别人干扰;
越来越爱抱怨身体疲乏和不适,诸如腰酸、胃痛、头痛之类;
等你睡着了才上床,要么在你上床前就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