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政治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集中支付 国库管理 建议
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库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国家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辽宁省于 2003年在试点单位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此后又逐步扩大,截至2007年底,已有5千多家预算单位进行了改革,我们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是提高了财政部门对资金调度和管理的能力。2007年财政资金支出时间较2003年有了明显变化,2003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波动变化较大,且在一月份有突击用款的现象,而2007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呈规律性的递增(见图1),具有预见性和计划性,主要原因是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施后用款单位在一定额度内根据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用款,对于用款单位尚未使用的财政资金都集中在国库,这样就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使库款调度更灵活。
图1 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前后一般预算支出变化
(注:为使两年数据具有可比性,根据2007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长比,2003年数据同比增加3.73倍。)
二是提高了国库部门对财政资金支出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的能力。建立财政集中支付系统后,人行国库部门能够掌握各支出部门和支出单位每一笔资金的用途,杜绝了不合理支出,督促财政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辽宁省除鞍山市国库集中收付业务由市人民银行外,省级和其他市级、县级业务均由商业银行(见图2)。
在业务检查中我们发现行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
1、零余额账户性质设置不规范。根据《辽宁省省直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银行支付清算办法》第十二条有关规定,资金清算行根据省财政厅的书面通知,依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为省财政厅开设财政零余额账户,账户性质为专用存款账户;承办行为预算单位开设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账户性质为单位基本存款账户;按有关规定为预算单位开设特设专户,账户性质为专用存款账户。由于财政体制上的原因,部分预算单位的基本存款账户未撤销,所以商业银行只好将预算单位将零余额账户性质设为专用存款账户,这既与相关制度不符,又不便于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监督。
2、未拒绝办理预算单位的违规转账或提现。根据《辽宁省省直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可以办理转账、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可以向本单位按账户管理规定保留的相应账户划拨工会经费,以及经省财政厅批准的特殊款项,不得违反规定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和上级主管单位、所属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但实际上许多预算单位违反规定,存在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划拨资金或大量提现情况,使零余额账户成为“过渡户”。
三、探讨问题存在的根源
第一,从银行角度看,一是由于办理此项业务收益少,人力、物力投入成本大,有时因时间等原因还需为财政垫款,导致银行此项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开展培训、检查辅导相对较少,虽指定专人办理,但对各项制度不能准确把握,难免造成错误操作。三是行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想方设法与预算单位搞好关系,对预算单位有求必应,所以存在一些违反规定的事情。
第二,从人行和财政角度看,一是财政体制自身存在的缺陷,使改革进行得不够彻底。如预算单位基本账户迟迟不能取消的问题。二是与改革配套的法规制度细则的出台具有滞后性。三是各部门间缺乏沟通,不能及时了解业务开展情况,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四是监督检查力度不到位,对银行的宣传力度不到位,奖惩不分明。
第三,各系统间缺乏衔接造成了业务操作的随意性。由于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系统与银行自身核算系统没有制约关系,银行业务操作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不需垫款,仅凭网上财政信息就可以从人行申请到上千万的资金,所以改造相关计算机处理系统势在必行。
四、进一步完善改革的建议
1、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配套改革,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和控制体系。一是进一步细化关于对账、手续费等事项的制度法规,明确违规罚则,使国库集中收付业务做到有章可循、有益可奖、有误可罚。二是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同时加强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定期对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相关业务进行内部审计;人行国库部门要履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责,强化对行资金清算业务的监督;审计部门要结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检查,促进政府部门和其他预算执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国库收付制度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典籍;概念体系;佛经汉译;圣经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217-01
文化交流传播中,经典典籍的翻译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我国典籍传承了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记载了古人对于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的思考。对于我国典籍的英译有利于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虽然人类基于相同的人性,相似性大于相异性,然而由于地理环境,语言习俗的不同,东西方人民在认识模式,思维模式上都存有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东西方文化典籍中呈现出来,造成翻译上的困难。而要解决这个困难,完成中西典籍中的概念体系建构是不可逾越的一步。
一、中国“礼仪之争”的启示
明朝万历年间,基督教随传教士来到中国。如何向中国人民传授耶稣福音,如何翻译基督宗教中的一些宗教名词引起了传教士内部的一些争议。为了便于传教,利玛窦引用中国人熟悉的概念“天”“上帝”来翻译God;而利玛窦的继任者龙华民认为中文中的天是“义理”,指苍苍之天,而“上帝”一词也不是代表创造万物的主宰,因而主张废除“天”,“上帝”,“天主”,“灵魂”等词,一律采用音译,主张将God音译为“陡斯”。正式由于对于中国文化和基督教中概念体认的不同引起了双方的争议。
二、佛经汉译的启示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已经融入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些佛教思想作为潜意识已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代中国人的头脑中。佛经的翻译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公元148年安世高译出《安息般若三昧经》到北宋1111年大规模的佛经汉译结束。这900多年间,佛经汉译也是在实践中一步步发展完善,在中国文化中建立起自己的概念体系,使汉译佛经成为我国宗教,哲学和文学艺术典籍中的瑰宝。
佛经汉译的活动走过了一条归化―格义―会通―异化的历史道路。在佛经汉译初期,佛经的翻译经常是节译,译者主要为外国来华僧人。对于佛经的翻译,他们往往比附道家的概念术语。这种附会法机械套用中土的名词概念,追求形式上的对应,并未经过深层次的佛理考究,时常貌似而神离。随着佛经翻译规模从节译到全译的扩大,概念术语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由于附会法对于佛教义理的歪曲,这是大多数佛经译者都摒弃了以往比附道家的习惯,开始采用格义法翻译佛经中的概念术语。格义法不拘泥于文辞层面的对应,而是以义理诠释的高度寻求两种文化的契合点,使两者融通交汇。而由于格义法多纠缠于局部概念,常常违背佛理的本来精神,导致理解上的障碍。到鸠摩罗什时期,为求得原初义理,罗什放弃了格义法,创设了许多佛教的专用语汇,极大地增强额汉语的表达能力,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三、《圣经》翻译的启示
西方《圣经》的翻译也经历了由直译到意译,再到直译,意译相协调相统一的过程。最初额圣经翻译就是以直译为主。基督教神父认为《圣经》是上帝的默示,为了避免在翻译中的主观随意,译者就只好在词序和措词等方面采取死译,字字对译。到公元5世纪,在罗马教皇达马苏一世的授命下,哲罗姆分别从希伯来文和希腊文本把《旧约》和《新约》翻译成了拉丁文《圣经》,成为了拉丁文读者的标准《圣经》译本。在哲罗姆的翻译中,他认为各种语言在用词风格,表达习惯,句法以及语义内容方面都互为区别,因此不能采用逐词翻译的方法;同样他也认为宗教经典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还是以直译为主,但不绝对排除意译的成分。
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者威廉.廷代尔是《圣经》翻译中采用意译的代表人物。廷代尔的《圣经》译本兼顾学术性,简明性和文学性各方面的需要,以通俗易懂为重点,尽量采用大众化的英语词汇和普通人叙事表情所惯用的主动而又具体的表达形式。这种翻译方式的转变是于翻译目的和对象有关的。宗教改革运动促使普通大众也有权利阅读学习《圣经》,为了让教义被大众所理解,必然要采用人民大众的语言。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认为现代的《圣经》译者们在下列翻译原则方面达成了共识:
1.采用希伯来语和希腊原本。
2.根据最佳的学术判断确定释义。
3.译作应能被目标读者听懂并接受,达到既定的使用目的。
4.不把背景信息省去或写入译本中,而融入注释,导入和词汇表中。
四、构建典籍英译概念体系
综合中西佛经,《圣经》的翻译史可以发现,典籍翻译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佛经汉译之初的附会,还是《圣经》翻译肇始的直译,译者不是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式就是以宗教神启的名义采用异化的方法。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及宗教,哲学等文化概念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典籍的翻译也逐步走上了正轨,建立了双语对应的概念体系。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强大,中国典籍的英译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要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被世界人民所理解,首先要打好典籍翻译的基础,即构建汉英概念体系,树立典籍概念体系英译意识,编纂相应辞书,确定文化承载词的确定释义,减少一词对应多种译语的混乱现象。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4.
论文摘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发挥地方政府在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借鉴西方国家财政分权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并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我国目前在财政体制上应采取适度分权的地方分级财政体制。
一、西方财政分权理论
(一)乔治·施蒂格勒的最优分权论。
为了回答地方政府分权的必要性问题,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George Stigler)首先从公众需要和更好发挥政府职能的角度进行了论证。施蒂格勒在1957年发表的《地方政府功能的有理范围》一文中,对于为什么需要地方政府这一基本问题作了公理性的解释,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于自己的选民,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加了解他所管辖的公民的效用与需求;第二,不同地区的居民有权对自己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种类和数量进行选择。按照施蒂格勒的两条原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 事关满足居民公共需要的决策,应当在最低行政层次的政府部门进行,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分配的公平性。
(二)埃克斯坦的“按受益原则分权”的理论。
美国学者埃克斯坦(Echesten)认为,应当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来有效地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并依此作为分配财权的依据。因此,那些有益于全体国民的公共产品应当由中央政府来提供。另有一些公共产品虽然只惠及某一阶层或某些人,但因对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也要由中央政府提供,如对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对特困地区和受灾地区的专项补助等。但是,为了维护局部利益,地方政府也应具有一定的职权和财力。从伦理的角度讲,为了保护个人的充分自由,政府的权力应当最大限度地分散,而且,因为管辖范围越小的政府单位,其决策结果与合理的市场决策越接近。因此,小规模的政府单位所作出的决策比大规模的政府单位所作出的决策往往更有效率。
(三)奥茨的财政分权理论。
奥茨(Wallace·E·Oates)在1972年出版的《财政联邦主义》(《Fiscal Federalism》)一书中,为地方财政的存在提出了一个分权理论。奥茨所运用的是福利经济学的方法,根据福利经济学的观点,一种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应使社会福利达到极大,即帕累托最优。在达到帕累托最优之前,资源配置的方式是可以改进的。根据帕累托最优理论论证,奥茨提出了财政分权定理:“对于某种公共物品来说———关于这种公共品的消费被定义为是遍及全部地域的所有人口的子集的,并且,关于该物品的每一个产出量的提供成本无论对中央政府还是对地方政府来说都是相同的———那么,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它们各自的选民,则总是要比由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得多”。据此,可以引申出的结论是:中央政府只应提供具有广泛的偏好相同的公共产品。
(四)蒂博的分权模型与“用脚投票”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蒂博(Charles Tiebout)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了财政分权模型。蒂博认为,在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存在大量辖区政府、各辖区政府税收体制相同、辖区间无利益外溢、信息完备等假设条件下,由于各辖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居民们可以从不能满足其偏好的地区迁出,而迁入可以满足其偏好的地区居住。形象地说,居民们通过“用脚投票”,在选择能满足其偏好的公共产品与税负的组合时,展现了其偏好并作出了选择哪个政府的决定。蒂博模型说明由地方政府分散提供公共产品不仅可行而且有效,该模型为财政分权和财政竞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后,大量关于财政分权和财政竞争的文献涌现出来。
上述的几种西方财政分权理论对政府间分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政府间财政职能和财政工具的分配、政府维护市场的激励机制设计等问题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表明财政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有利于减少信息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遏制政府规模的扩大、引入竞争和创新机制,完全否定行政性分权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不仅如此,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着财政分权的必要性,应将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供应职责分配和指定给某级合适的地方政府,而该级地方政府则仅代表该地方性公共产品影响所及的那些民众。因此,全国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范围大小不同的地方性公共产品由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
二、我国实行适度分权地方分级财政体制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中央集权过多,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发挥地方政府在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了解和借鉴西方国家财政分权理论中的合理成分,是有一定启示作用和积极意义的。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在财政体制上采取适度分权的地方分级财政体制是有益的。
第一,适度分权有利于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从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看,由于大部分公共产品属于地方性公共产品,与中央政府比较,地方政府更贴近企业和居民,更了解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及其数量、质量、结构等信息,且获取信息的成本低。从公共产品的有效需求看,由于各地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和结构不同,若公共产品均由中央政府提供,全国统一的公共产品的种类和水平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地居民的需求。
第二,适度分权有利于使公共产品提供的成(下转第282页)(上接第208页)本费用分摊与受益直接挂钩,可以提高地方居民对政府事务的参与程度,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当地政府的责任感。反之,如果实行高度集权的体制,公共产品提供的资金均由中央政府拨款,而非本地居民纳税,由于缺乏本地纳税人的直接或间接监督,执行公共项目的地方官员往往不关心项目的成本与收益,地方政府花钱也没有像花“自己的钱”那样精打细算。
第三,适度分权有利于创新。高度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没有或很少有决策自主权,地方官员是中央政府行政命令的执行者,各地的支出、税收、工业政策及执政目标等均由中央决定,地方政府无法利用政策创新来与其他地方竞争,体制和政策僵化使得政府缺乏应变能力,管理效率低。而适度分权则有利于地方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第四,适度分权有利于税收征管。从组织财政收入的角度看,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接近纳税人,更了解税源和征税对象的情况,从而在税收征管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防止分散、零星税款流失方面的优势则更加明显。
第五,适度分权有利于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的监督。高度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长官往往由上级政府任命,这种体制使得地方政府长官只关心如何迎合上级的意图,而忽视地方居民的呼声。而分权体制下,公民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参与度,政府花的钱也主要来自当地的纳税人,地方政府往往比较注重顺乎民意,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形成政府与民众相互信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我国地方分级财政体制的改革方向
省级政府适当集中财权和财力,提高中观的宏观调控能力,主要负责本省内资源配置的职能、具有宏观性的与收入再分配有关的事权和主要的经济服务性事权。与此相适应,将营业税、社会保障税、环保税等涉及社会结构调整和环境改善方面的税种划为省级税收。
市(县)级政府主要负责本地居民的生活服务性事权和一部分经济服务性事权。市政府的经济服务性职能主要是对跨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建设、农业等基础产业设施的管理。县政府主要负责县内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如农田水利设施)以及配合省、市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市(县)财政的固定收入包括:不动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遗产及赠与税、教育税和契税等流动性较低、信息要求较细、适宜由基层掌握的税种。
另外,可将基础教育、卫生防疫等涉及国民素质、国计民生方面的支出作为省和市(县)政府的共同职责,以便省级财政能在全省范围内统一规划、统一调控、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恒龙,陈宪. 当代西方财政分权理论述要. 国外社会科学,2007(3)
[2]甘行琼,汤凤林·美国财政分权的效率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2004.
[3]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1995.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主要课程为: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等;
三、新闻学主要课程为: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大众传播学、新闻摄影、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等;
四、法学主要课程为: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
五、国际政治主要课程为: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概论、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当代国际关系等;
六、英语主要课程为: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等;
2015年1月自学考试的秘诀!点击免费查看>>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
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
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
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
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
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
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
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