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点之一,而德育的重要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些德育内容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在各科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在教学中学生不仅学到各科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受到其中的德育知识和情感的感染和熏陶,给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面深刻的影响,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因此,化学教学是渗透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德育工作的渗透又将促进化学教学效果的改善。

一、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化学科学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中学化学教育中德育的核心和首要内容。

培养学生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观点。当讲解物质时,使学生深刻了解自然界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然后逐步深入研究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等,尽管肉眼看不见,但许多事实证明它们确实存在。而且是永恒不息地运动变化着的。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客观存在。通过讲解物质的溶解、扩散和物质的三态变化,胶体的性质,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等,可向学生揭示微观粒子的运动,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的运动观点。

培养学生关于事物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量变,化学元素的性质呈现由金属到非金属,由化学性质活泼到不活泼的元素等质的变化。

培养学生关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通过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分类、氰酸铵转变为尿素说明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相互联系。通过讲解工业上合成氨的适宜条件选择,逐步分析温度、压力、催化剂三者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寻求最适宜的生产条件,但在实际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设备材料和操作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关于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观。通过讲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如: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中和与水解、酯化与皂化等。说明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观点。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作风,能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克服主观性、片面性和全面性。有助于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提高。最终为培养合格化学人才铺平道路。

二、以化学史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爱国精神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即对世代相传的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21世纪的人不仅要“学会生存”,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更要“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关心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问题,形成科学的社会观、伦理观。其中关心祖国、热爱祖国是核心。而且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时代的呼唤。

运用我国有关化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如举世闻名的火药的发明、造纸术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等都是世界上最早的,使学生感到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勤劳勇敢的,而且是智慧的民族,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利用建国以来我们在化学及化工生产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又在1981年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酶核糖核酸,得到了国际上的赞誉,以及我国近几年的化工产品居世界前列。这些都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三、巧妙利用一些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品格

如在讲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时,氢原子和氯原子各拿出一个电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在讲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时,钠原子甘愿失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而形成稳定体系,赞美钠原子的奉献精神,教育学生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像氢原子、氯原子、钠原子一样奉献自己的爱,整个社会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在讲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时,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树立全球意识观。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在我们身边常发生一些难于理解的事情。如教室扫地一人一排,撮垃圾一人,倒垃圾一人,分工很细,其中一人不到,清洁做不了;派人去扳资料,大家都往边里走,或者捻轻怕重;学生打群架;更有甚者,遇一点挫折,服毒、跳楼随意轻身等。这些现象的发生,归根于学生德育知识的缺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树造学生的灵魂,德育必须贯穿传授知识的始终。

参考文献

[1]《化学教学论》刘知新主编

[2]《化学教学中的德育与美育》西南师大出版社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一、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回溯

20世纪是西方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状况都发生重大变化的年代。在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人们从其不同的立场、观点出发,为当代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答案。关于师生关系,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流派与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对于师生关系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对立。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师中心说”,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者要为儿童的未来着想” ,同时儿童时不时会表现出一种“不服从的烈性”,因此他主张教师可以采用诸如威胁、监督、命令、禁止和惩罚等手段来管理学生,尽管他也认识到这些手段是消极的,甚至还提倡把教师的权威和爱结合,但是,“那种试图完全排除体罚是徒劳的”。因此,传统的师生观是以提倡教师的绝对中心和权威为基本特征的,要求学生的身心发展完全依赖于教师。

而杜威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他提出了“儿童中心论”,要求把一切措施围绕儿童转动,力图削弱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主张把教育的中心由教师转到儿童。他主张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依照儿童的兴趣组织各种活动,教师要以一个成员的身份参与其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人的价值,要考虑受教育者的爱好、愿望和感情倾向等,特别是要重视学生现在生活和生长的需要。“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从做中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继承发展

1. 进步主义、改造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对师生关系的主张。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继承和发展了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思想,认为教学活动应该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认为是儿童而不是传统的学科内容和价值观决定学校的课程和活动,强调儿童的自由、儿童的创造性,重视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因此,教育应该是主动的。

此外,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流派还认为儿童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学习,“进步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反对从外面的灌输;自由活动,反对外面的强制纪律;从经验中学习,反对从教科书中学习;反对以训练方法获得某种孤立的技能和技巧;尽量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反对固定不变的目标和教材。”所以,教师与其作为一个有权威的人物不如作为一个指导者或顾问来行动。因此,教师的职责并不是依靠权威来指挥学生学习,教师只是学习的向导,起了协调的作用。

改造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布拉梅尔德,他自称,改造主义是“危机时代的哲学”,从教育改造社会的总目标和必须培植“社会同意”的重要任务出发,提出教师对学生所灌输的东西,是允许学生公开进行辩论的,他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理论,学生对这些理论接受还是拒绝,要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学校教育必须体现“真正民主”的新社会秩序,最根本的就是教师应该用民主的方式去说服、劝说学生。

2. 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对师生关系的主张。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在师生关系上重申了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从反对进步主义者倡导的“儿童中心主义”出发,认为必须恢复教师的“权威”地位,使教师把握教育的主动权。他们认为,只有教师才能把人类的历史遗产、民族文化的共同要素以及成年人的世界介绍给儿童,而单纯依靠儿童自身是不能理解他必须学习的一切。他们认为,在重视儿童的兴趣和有目的的活动方面,他们并不比进步教育要求得少。但是,儿童的兴趣与能力则必须由教师给以发展。在使儿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以及情感、道德人格的成长方面,教师都要直接负责对儿童的教育、指导和管理。他们还明确提出:“‘把教师放在教育体系的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树立教师的权威。如果学生对‘要素’的学习不感兴趣,就应该强制他们学习。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自由不能当作手段,而应看作过程的目的和结果。”

关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永恒主义教育家也有着自己的观点。他们反对学生中心说,认为其过分夸大了儿童的兴趣和自由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在永恒主义看来,教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理智的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只有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才能掌握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他们的理智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同时,永恒主义认为,不能只向学生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应该给一切人以更多的教育,这不是熟练的技术,不是知识,而是自制的能力,抵制意气用事的能力”。这种教育是一种效果持久性很强,促使学生不断发展的教育。好的教学方法的主要标准取决于它是否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选择教学方法的关键是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学习对象,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抽象能力以及不同的学习对象来选择教学方法。

3. 存在主义、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对师生关系的主张。上世纪50年代,作为直接从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理论中新产生出来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他们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帮助人去做“自我发现”,发展人的个性和自由,其自我生成论的教育观是其师生关系观的基础和出发点。如布贝尔所说,人与外部世界有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关系:一种是客观的关系,即“我”与“它”,还有一种是主观的关系,即“我”与“你”的关系。教师是促进学生获得自由、自我完成的人。他的任务是:在学生向着发挥个人才能前进的旅程中,帮助每一个作为一个人的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一种纯粹个人的事业,教育只须使受教育者对自己负责就行了,学生就是要勇于成为他自己。”所以,存在主义教育家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方法。在“对话”中,教师应该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自由和自由发展的人,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人本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一种思潮。“由于受唯科学主义的影响,人们对教学研究的态度主要是‘实然’的,存在比较极端的‘科学化’倾向。走出这一误区,人们提出了教学民主化和教学人文化的要求,进而生发出对教学研究的‘应然’态度,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价值论态度”。在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和学生是作为“人”相遇在一起并建立一种人格平等的关系,不是异化的“工具”或“手段”。教师要重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价值,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中给学生以启迪。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其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向与情境共存。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三、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师生关系观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

无论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他们的利弊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凸显出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寻找建构一个新型师生关系,以满足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

1. 建立平等与民主,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不少教育家的论述中,都体现了民主、平等、合作的观点,张宗麟指出,“无论何物,能经过师生合作而成者,愈有意味”。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师生人格上的平等,教师的民主平等意识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水平和能力,更体现了教师的品德和修养。因此,师生在人格上应置于对等的平台,主客体对立的师生关系不打破,真正的对话就不可能实现。

传统观念中的教师是机械的知识传播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者,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对其在知识上的依赖感,所以,要扭转这种不平衡的状态,教师则应主动地与学生对话,塑造自己的民主形象,注重发扬教学民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双方都作为完整的、独立的个人而交往,相互之间可以真诚地进行平等对话。同时,在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心态平和,师生容易沟通。做到理解与合作,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 学会尊重与信任,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和信任是人的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人来看待,特别是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因为这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驱力和精神支柱,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表现。其次,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相信他们经过努力都会取得成功。

目前,在我国学校内,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负担,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变化,都使学生感到迷茫,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便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测试普查,咨询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发展。

3. 加强理解与合作,构建新型的对话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要在深入熟悉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理解他们, 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在此基础上,同他们建立一种合作关系,让他们时刻感觉到教师是在同他们一道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就是他们的朋友一样。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财经案例;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35-03

一、研究背景

知识背景的交叉已成为科学家打破习惯思维、取得原创性成果的重要源泉之一。据统计,上世纪的一百年中,自然科学类有466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有41.63%的获奖者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绝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哲学与人文修养、既专又博的科学知识结构(郝凤霞,2001)。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称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它既是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也是一种大学理念。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包括主要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思维方式和主要内容,在拥有基本的共同知识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或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当前,通识教育已成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诸多高校在积极开展通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分布选修课项目(HASS-D)、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东南大学的吴健雄学院,等等。东南大学是以工科见长的综合型大学,如何利用财经类通识课程教育,完善工科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财务金融基本素养,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现状

当前,通识教育理论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关于通识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比如龙跃君(2013)总结的通识教育从精义论、均衡论、进步论到联结论的理论发展过程;殷小平(2007)总结的我国从传统儒家、道家和法家教育观到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发展过程。第二,关于通识教育的比较研究。比如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欧洲博雅教育、美国通才教育及港澳台地区通识教育制度的比较与借鉴(马早明,2016;王晓阳,2015)。第三,关于通识教育的课程实践研究。主要包括国内外著名大学通识课程所占总学分比例、类别结构、修习制度等相关教学实践研究(於荣,2015;庞海芍,2016)。

综上,学者们已在通识教育理论的制度建设(宏观)和课程设置(中观)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具体到某一通识课程教学方面(微观)的精细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拟从《财经概论》通识课程的问卷调查入手,研究学生选课动机、生源结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因素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并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东南大学《财经概论》通识课程是供全校非财经专业各年级学生选择的公选课。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非财经专业的学生系统讲解财经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实务知识。教学过程,讲解了财政与税收、会计与审计、金融与财务等几个主要的财经专业领域的理论与实务知识,每个专题讲解相关的财经案例,并在教学中穿插播放相关财经类视频;课程布置了三种课后作业供学生选择,包括完成商业策划书、参与证券模拟交易或者完成财经书籍读后感,任选一种;课程考核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

通过在2015-2016学年《财经概论》通识课的两个班级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共设计了15个问题,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基本信息、学习动机、课程满意度、课后参与度,等等。共发放了152份问卷,剔除未提交问卷、空白问卷、答案不规范等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40份,问卷有效率达92.10%。问卷回收后,通过问卷星网站(http://)进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单因素特征分析

从性别特征来看,全部有效样本中,男生共73人,占52.14%;女生67人,占47.86%。剔除作为必修课的医学专业学生,在自由选课班级样本中,男生38人,占77.55%;女生11人,占22.45%。考虑到东南大学整体男女比例约为5:1,选课学生的男女比例与全校男女总体比例基本一致。

从籍贯来看,华东地区学生比例最高,占67.14%,华中地区、华北地区次之,分别占7.86%,其他依次是西南地区6.43%,华南地区5.71%,西北地区3.57%,东北地区1.43%。由此可知,处于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学生对财经类课程的兴趣更浓厚,但同样来自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华南地区学生选课动机并不显著。可能因为东南大学地处华东地区,招生过程中本地生源比例较大。

从年龄和年级层次来看,选课学生中以19岁为主,占48.57%,20岁学生次之,占26.43%,18岁学生占19.29%,17岁占4.29%。从年级来看,全部为大一新生,这与学校教务处选课规则有关,公选课主要开放给大一学生选择。

从专业类型来看,医学专业91人,占65%,工学专业47人,占33.57%,理学专业1人,占0.71%,其他专业占0.71%。原因是,医学专业是整个班级分配选课,非自由选择;除医学专业以外的情况来看,学生主要来自于工学专业,这与东南大学特色有关,说明工科生比理科生对该门课的兴趣更大。

从选课动机来看,“完成学分”是学生选课的最主要因素,占选课人数的61.43%。此外,“对财经知识有兴趣”的学生比重也很高,达到了57.14%。这说明,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除了完成学分的刚性需求外,对财经知识的兴趣也是非常浓厚,选课自发性动机也相当高。

从学生对课程各部分内容的兴趣来看,学生对《金融与财务》章节的内容最感兴趣,选择“很有兴趣”的比例占47.86%,选择“有一点兴趣”和“很有兴趣”的比例高达89.29%。这说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非财经类学生对金融、财务管理、资本市场等方面知识求知欲很浓。相对而言,学生对《会计与审计》章节的内容不太感兴趣,与其他章节比较,选择“没有兴趣”的比例最高,占12.8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会计与审计相关问题过于理论,理工科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多,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从教学方式来看,学生对于讲解“讲解财经案例”普遍有兴趣,关注度高达65.71%。对于“观看财经视频”的关注度也比较高,兴趣度达到44.29%。而对于“讲解财经理论”普遍不太感兴趣,对于讲解理论部分有兴趣的同学仅占2.14%,与其他选项的差异明显。因此,后期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将理论讲解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在讲解案例过程中穿插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

从课后作业方式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完成通识课程的作业,仅有7.86%的学生不喜欢课后作业。约占一半的学生喜欢以“读后感或观后感”的方式完成作业,而另外有近一半的同学喜欢具有参与性的方式完成作业,比如有24.29%的同学喜欢采用“商业策划书”的方式,20.71%的同学采用“证券模拟交易”的方式。这说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选修通识课程具有一定的参与感,希望通过课程学习和课后思考,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从课程考核方式来看,65%的同学不喜欢考试的方式完成课程考核,希望采用开放式考核方法,即完成大作业等方式。出乎意外的是,有29.29%的同学认同现有开卷考试的方式,说明也有相当大的比例同学能够接受考试的方式完成课程考核。

从课外阅读来看,学生课外对于财经知识学习主动性非常强烈,有69.29%的同学课外阅读教师推荐财经书目或视频材料,说明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对于该领域的知识需求强烈。因此,任课教师有必要也有责任推荐经典、通俗易懂的材料供学生课后学习。

从学生后续学习和教学效果来看,调查结果显示,71.43%的学生在本课程结束后将会继续关注财经知识,65.71%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的学习很有收获。这说明通过本门课程的学生,能够较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财经问题基本的分析思路、提供学生学习财经知识的学习习惯和路径,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指标间交叉关系分析

从专业类型与选课动机来看,工科学生比医学学生对财经知识明显更有兴趣,工科学生选择“对财经知识有兴趣”选项的比例达到82.98%,远远大于医学专业的42.86%。这说明,自由选课的学生,大部分除了完成学分需要,也对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兴趣。而医学院虽然把此课程列入必修课,很多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并不高。

从专业类型与课后作业方式来看,“商业策划书”和“证券模拟交易”这两种课后作业方式相对于单向的“读后感或观后感”更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性,工科学生选择“商业策划书”和“证券模拟交易”的比例53.19%明显多于医学专业的41.75%,说明工科学生不仅仅对财经课题知识有兴趣,课后也会积极主动收集资料、巩固和理解课堂知识。

从专业类型与后续学习来看,各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愿意课程结束后,继续关注财经问题,继续学习财经知识。但专业间横向对比,工学学生后续继续学习财经知识的意愿更加强烈,工学学生继续学习占比91.49%,远远高于医学专业学生的61.54%。

从性别特征、专业类型与教学方式偏好来看,工学专业的学生,无论男、女生都更倾向于案例教学,而相对不喜欢视频教学。比如工学男生喜欢案例教学的占78.38%,高于视频教学35.14%;工学女生喜欢案例教学的占90%,明显高于视频教学的30%。而医学类的学生,无论男、女生对案例教学和视频教学的喜好程度相差不大,比如医学男生喜欢案例教学的占65.71%,喜欢观看视频教学的占48.57%;医学女生喜欢案例教学的占53.57%,喜欢视频教学的占50%。上述状况,可能因工学学生罗辑思维能力强些,更偏好带有问题分析性质的案例教学方式。

从选课动机与教学效果来看,“对财经知识有兴趣”的学生其教学效果(70.00%)明显高于“完成学分”的学生(66.28%)。而认为本课程学习没有收获的学生中,基于“完成学分”动机的学生(5.81%)高于“对财经知识有兴趣”的学生(3.75%)。由此可知,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

从年龄层次和教学效果的关系看,选课学生集中在17-20岁四个年龄阶段,各年龄段选择本课程“对自身有帮助且会影响你的职业规划”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0%、59.26%、67.65%和67.57%。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社会认识的加深,财经知识理解力也会逐步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则更好。

从考核方式和教学效果的关系看,选择“闭卷考试”方式的学生100%都选择了“对自身有帮助且会影响你的职业规划”,说明很多学生习惯于传统考核方式,认为闭卷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四、结论与建议

1.精准定位财经通识课程的开设目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上下掀起了创新创业热潮,财经知识储备是创新创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从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选择财经通识课,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分的需要,同时也对财经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东南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高等学校,财经通识课程应定位培养既懂得理工专业技能、又掌握财经基础理论的复合型人才。

2.精细改革财经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问卷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精细化改革现有课程教学方式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教务部门放宽选课限制。调查显示,作为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必修课,教务部门可以进一步放宽课程选择限制。此外,由于年龄增长有利于教学效果提高,教务部门可以引导高年级学生选课。(2)任课教师重视学生基础资料。由于性别特征、学生籍贯、专业类型、年龄层次等因素,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在课程开始前,任课教师应汇总了解学生的基本特征,有针对性组织教学工作。(3)任课教师改革现有教学方式。比如学生普遍对讲解财经理论知识没有兴趣,教师应考虑如何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精心设计财经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结果可知,绝大部分学生课后愿意主动学习财经相关知识,而且认为课程全部结束后,还会继续学习财经知识。财经通识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我们认为,财经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培养学生具有财经知识基本理念与素养,其次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财经知识的路径与方法,最后才是讲解具体的财经专业基础知识。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詹徵薇、杨欣同学对本文也有贡献,在此感谢!)

参考文献:

[1]郝凤霞,张春美.原创性思维的源泉――百年诺贝尔奖获奖者知识交叉背景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9):55-59.

[2]龙跃君.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

[3]殷小平.中国有通识教育传统吗?[J].复旦教育论坛,2007,5(1):30-33.

[4]马早明,高皇伟.大学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与转向[J].教育研究,2016,(4):52-60.

[5]王晓阳,曹盛盛.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挑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4):17-25.

[6]於荣.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一致性问题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32-37.

[7]庞海芍,郇秀红.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回顾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16,(1):12-19.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 Southeast University

CHEN Hong-tao1,SUN Heng2,HUANG Wan-ying1

(1.School of Econmics and Management,Southeast University;

2.Dean's office,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18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