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理念

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理念

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理念范文第1篇

一、创意法教育理念概述

1、创意法教育理念就是把学生平等看待,平等教育。教育要实现数学优等生向形象思维转换,差等生向逻辑思维转换,最终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创意法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重大冲击,但必须认识到创意法教育理念是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对于明确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目标有重要指导和参考意义。创意教育理念是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教育理念,不仅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由其正对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创意法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了教育的真正主体,以完善学生人格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相对于以人才选拔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式,创意法教育理念更能保障义务教育的教育成果,在广大中小学中应大力推广。

2、郭成志先生在提出“创意法教育理念”同时,也提出了创意法教学模式用于指导具体的教育实施。即横向操作模式和纵向操作模式。前者是以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根据学生基础分别指导教育,后者是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常采用综合两种模式的操作模式,形成了纵横教学操作模式。纵横教学操作模式因为综合了二者的优点,能实现优差等生的平等教育,很好的发挥教育的作用弥补二者的缺陷,可以在各个学科中广泛推广。小学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创意法教学的黄金时间。首先,这个阶段的学生表现出来的以先天的思维模式为主,便于教师区分针对性的教学。其次,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还是有很大的好奇心,教师只要稍作引导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最后,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重视学生并平等对待教育对学生心理影响的效果最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六年级的创意法教育理念实施策略

1、以创新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投入注意力到课堂上,才会用心参与到更多的教学内容中。只有学生参与了,才能实现创意法教学。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在课堂开始先讲一个包公办案的故事,引入一道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类似的有很多著名的数学轶事和典故,史料,内容可以是天文地理,也可以通古今,更可以是花鸟虫鱼,包括日常生活中数学事件都可以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引子,带领学生走进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模式中。讲故事,设悬念等等都是现在创意教学中常用的手段。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关键是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同时在课堂上用丰富的语言,表情,表演制造出生动的故事情境,悬念情境,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其中。

2、创意教学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楚的了解。能准确掌握哪些学生的水平是思维模式上的差异造成的,哪些学生是思想态度上懒得造成。清晰了解学生状况之后,合理实施分层次教学。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魅力的打造。通过高超的问答技巧,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多向学生表达“很好。”,“能有这样的想法,你进步了!”等等陈赞的语句,不断肯定认可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对于学生的提问,首先要尊重学生敢于质疑的表现,其次,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多方位,多观念的鼓励学习自己思考解决。在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评论时要把握展示“最差生”创意思维,修复“一般生”创意思维,激活“最优生”创意思维的原则。

3、创意法教育的原则是把每个学生个体作为一个待修补的教育对象通过各种方法实施能力思维上的提升教育。每个学生虽然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有针对性的指导,但在教学过程中,创意法会把学生分层三个层次:优等生,一般生,差等生。创意法教学的目标最终是要实现三层次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上提升。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教学案例,调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首先,立足教材案例,开展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各个学科在教育中为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利用好教材组织学生探究式学生是可以实现的。可以把学生分层小组,每个小组由优等生,一般生,差等生三个层次组成。让优等生引导小组的探究学习过程,锻炼优等生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针对一般问题,先让差等生思考回答,给到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展示,稍深入的问题就有一般生解决,这样对他们是很好的提升锻炼,疑难点问题有优等生思考解决。其次,立足于教材但也要不拘泥于教材,引导学生反向思维和创新思维思考。

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班级管理模式;自主管理

常言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里所说的“爱玩”是指孩子的探索欲、求知欲。小学生刚刚脱离了父母,来到学校,十来岁的孩子,外面的一切、书本上的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刚刚接触,正是他们探索欲、求知欲最强的时候。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为了更好地释放孩子的天性,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应该选择适合孩子的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确立生本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以学生为主的班级管理中,使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和谐、友好。

一、生本教育的内涵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提出并开展的。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生本教育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把以往教育中的教师灌注式的教,逐步转变成学生自主的学,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

1.生本教育理念下班级管理要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建立起鲜明的班级文化,构建起合理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这里说的自主管理模式不是说一味地放任学生不管,任由学生自由、开放。而相比较传统的一些教学方式,现在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更加放开,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探索、实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创设有情趣的学习意境。如,在讲课的时候,可以讲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学习内容向外拓展,学习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可以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释放学生的学习天性,让学生自己自主、自觉地学习。

2.生本教育理念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创造学习环境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应该以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应该让学生感到受到教师的尊重。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地去实践,从小培养学生不怕失败的精神。应该时常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如,“了不起、你们真棒、太好了、就是这么做”等一些鼓励的语言要时刻挂在嘴边,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作为小学生来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没有什么是比得上得到教师的称赞更高兴的事了。教师的肯定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不准打骂学生,用批评教育的方式设法让这些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使这些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所以使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变得和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在教师的领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就像以前有一句话所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未来的花朵”。只有园丁辛勤的修剪、施肥,花朵才能够茁壮地成长。

3.生本理念的班级管理模式是要学生自主管理,教师要组织所有的学生参与和讨论,制订一套合理的、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班干部的选举中,要实行民主选举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共同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成立各种兴趣、学习小组,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的环境下学习,养成良好的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生本理念的班级管理模式。

总之,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社会的进步,是教育的进步。它了以前以学习成绩论天下,一切为了考试的传统教育理念。树立了一切以学生为本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不再居于自己的考试成绩,而是提高了本身的综合素质,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减少一些只会学习的“书呆子”的出现,为社会培养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媛媛,杨维靖.小学班级管理中生本理念的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39.

[2]徐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J].中国民族教育,2011(Z1):67-68.

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理念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而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在教学改革中也要与时俱进。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这一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已经被积极的运用到现代教学中。而体育教育同样要在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同样要在新的教育思想中做积极的调整,以便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 现代教育思想 体育教师 知识能力结构

一、现代教育理念

(一)现代教育理念综述

现代教育理念是一个“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贯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具体要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理念、创新理念、素质教育理念、个性化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性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系统性理念等。这些全新的教育理念构成了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主体是学生

传统的教学理念都是以老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老师主导教学的内容,学生作为听课的工具,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使得学生缺乏主体能动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新时展的要求。而现代的教育思想则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到学生需要、学生的个性,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并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使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转换成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主体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为此,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

二、体育教师的特点

体育教师作为教师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与其他科目相同的特点,但同时由于体育的特殊性,体育教师也有着与其他科目教师明显的区别。

(一)教育性

体育老师作为老师中的一类,主要的目的也是教书育人,同样肩负着传递文化知识的责任,将体育相关的文化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传递给学生。不仅包含智育的内容,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教师重要的教育内容。

(二)教育内容的广泛性

素质教育要求现代教育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还要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而体育教师在现代学校工作中,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有的体育教师作为班主任还要负责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同时,学生的早操、课间操等都需要体育教师的参与。

(三)教学形式的直观性

与其他学科老师不同的是,体育老师除了在室内讲解理论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在户外对传授的体育技能、体育动作进行直观的示范,要求语言讲解和动作示范同步进行,是一个言传身教的综合过程。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与高高站在讲台上不同的是,体育老师经常与学生亲密接触,手把手的指导体育动作,一起与学生参加体育游戏和体育比赛等等。

(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体育老师传递的知识不仅包括体育的理论知识,还要包括健康知识,思想道德知识,以及体育专业技能知识等。在教学工作中,不仅需要脑力活动,还需要体力劳动。体育教师主要的上课形式就是在户外操场上的体育技能传授,因此需要体育老师具有很高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技能知识储备,对体育老师的身体素质也要有很高的要求。

三、体育教师的现代教学理念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往的体育教学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也是以体育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体育知识,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具体要求。另外,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观念中对体育课程都不重视,体育课经常被其他语数外等课程占用,体育课程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摆设。而现代体育教学理念,不仅要打破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模式,同时要改变对体育课程的偏见。现代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综合考虑进行课程设计。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发挥体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播,同时还要包括体育技能教学,健康知识的传递,思想美德教育等内容,使得“德智体美劳”在体育课中全面展现。体育课程内容不仅仅是传统的体育游戏,还要包括篮排足、体操、田径、羽毛球等专业知识的传播。将体育全面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三)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尊重个性,正视个性差异,张扬个性,鼓励个性发展,它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主张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在体育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实现体育教学从共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给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的生长空间。对个别学生在体育中表现出来的特长要积极的鼓励并提供专业的指导,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得学生在体育中的特长得到发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

(一)全面的掌握基础知识

体育教师作为教师中的一类,和其他教师有着共同的特点,在教学基础知识上面,同样要求掌握全面的教育基础知识。不仅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基础学科内容,同时也要具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能力、备课能力、课程组织能力以及学生管理能力等。另外,除了基础知识之外,在思想道德上面,体育教师同样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等等。

(二)过硬的专业知识

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要有过硬的专业学科知识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而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体育教师不仅学习体育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技术技能。体育教师不仅要学习篮排足、田径、体操等专门的体育知识,还要学习人体解剖学、保健学、人体力学、运动心理学等等。更重要的是,还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专项技能上要有较高的运动水平,在各个体育项目中要有一技之长,同时对其他的体育项目都要了解熟悉。例如篮球专项的体育教师不仅仅会篮球技术,还要懂得田径技术、体操技术等等,不仅会打,还要会教。

(三)熟练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也开始应用到了学校的教学中。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学校教育中全面铺展开来。而在体育教学中,同样运用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将理论与实际想结合,利用多媒体更加生动形象的进行体育技能的教学。另外,在进行健康知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将运动解剖学以及人体力学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直观的传递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人体结构和运动过程中的各个系统的运行情况。另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与学生建立起联系,对学生的所思所想能够及时的了解到,从而根据学生的主体性来安排教学,更加体现了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另外,现代心理学科学在体育教学中也是普遍使用的,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体育心理学知识要求体育教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及时的解决学生在心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同时,现代教育心理学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精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具有较强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使得体育教学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紧急情况。在最近几年中,体育教学事故屡见不鲜,这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保证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出现安全问题。在出现问题后,要利用科学的知识将学生伤害降到最低,同时在第一时间能够与学校和家长沟通,将紧急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五)与时俱进的教育价值观

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许多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讲究“棍棒出成绩”,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体罚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成绩。而现代教学中要求严禁利用体罚手段和变相体罚手段对学生进行人身伤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价值观,利用更加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措施来管理体育课堂,用更加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来引领体育课堂的教学。

五、总结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全面教学理念和个性化的体育教学理念来指导体育教学的过程。在知识能力结构中,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的调整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从而积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环境下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科学发展,而且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谭俏丽.现代教育理念对体育教育的优化作用[J].体育与艺术教育.2012(1):6-7.

[2] 汪晓琳.优化地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研究[J].自然科学.2011(10):44-45.

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理念范文第4篇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中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提高中学音乐教育水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学音乐可以帮助学生表达内心情感世界,领悟生活中的美好,使中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得到提高,综合全面发展中学生的素质。但是现阶段,中学音乐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教育理念的落后、师资教育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中学音乐教育还有许多弊端没有解决。我们应当探寻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来激发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促进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中学音乐;教育;激发;兴趣;培养

一、中学音乐教育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分析

(一)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新课改非常重视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推动素质教育,实现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暴露了小学音乐在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弊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影响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1.忽视了学习的主体中学生的能动性

在新课改的教育方式中,中学音乐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绝对的主体地位,但是现在的中学音乐教育还是以教师为主,教师来播放和音乐课程相关的歌曲,讲解音乐的基础乐理知识,介绍音乐背景相关的内涵,无法使学生也积极参加到课堂中,无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中学习对音乐的兴趣不高、课堂氛围十分乏味,上课的效率也不高。

2.中学音乐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和落后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中学音乐老师不够重视培养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在学习中思考,创新的能力。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来培养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中学音乐教育一般只进行简单的歌曲播放,教学和介绍音乐知识,无法将音乐的内涵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缺乏趣味性和启发式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相对来说不够先进的教育理念阻碍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激发。

3.改革需要较长的时间逐步完成

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尤其是相对于别的课程来说,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是因为目前大家都习惯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法,导致课堂上的教育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同时改革的方法和途径应也还存在缺陷,不够完善。导致了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在相对于其他课程的改革来说速度更加缓慢。

二、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如何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一)开展定期的专业培训活动,提高师资教学水平,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

中学音乐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素养,对中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得作用。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定期组织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供机会让教师之间可以相互经交流经验,开展专题讲座,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这对提高中学音乐教育,激发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二)情境创设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通过特定的情境介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音乐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主要情感和传达的价值观及生活中的真善美,促进课堂学习氛围和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高,结合音乐的主题内容、风格和类型等的不同,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和兴趣爱好营造出适合小学生自身特色和年龄特点的情景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置情境创设的不同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的提高。

(三)改变师生关系,打造新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在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中,应当注重发挥孩子们童心和天性,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方式,从中学生年龄阶段对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行为出发,制定新的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用歌声和语言共同抒发自己对世界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情感传递,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不从自己的审美和认知水平来评价中学生的音乐世界,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我世界,展现自我思维能力。在不断加强学生创造力的音乐教育改革中,教师不再是评价的权威,而是引路人,帮助学生发挥出他们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潜能,不断创造。教师也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意识,给学生留下最为宽广的想象空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热情。

(四)课堂的评价体系应该以鼓励为主

中学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来说还属于起步阶段和启蒙阶段,中学音乐是学生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的课程之一,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生活的真谛,学会以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在中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方法和所激发的对学习的兴趣,还关乎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建立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在对学生的鼓励中调整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心。而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和某些语言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生所展现的学习热情,从不同的角度以鼓励为主、鞭策为辅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孩子的表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和好胜心。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积极的思考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兴趣的养成。

结论

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有关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确立。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充当着重要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当利用多种形式,在中学音乐教育中以丰富多样的上课方式激发中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为中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建立启发性和艺术性的课堂,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

作者:徐珊珊 单位: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高宇.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音乐时空,2014,13(11):234-237.

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理念范文第5篇

1.通过本课题研究,达成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从“能力本位”出发的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本课题研究,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实践活动从“知识本位”逐步转变为“能力本位”,牢固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将“以知识为目标”的传统教育理念逐步改变为“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的教育理念,逐步探索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和当前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

2.探索在双元制“理论重实践,实践重体验”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双元制”,它不单单是一种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更应该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来加以吸收和借鉴.“双元制”教育理念注重“理论重实践,实践重体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体现.在这种教育理念下的基础学科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知识点认识,更应该是一种方法论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教育(包括对于学科内容的拓展能力和探究能力等),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服务.结合课题研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应“双元制”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了解、分析现在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习基础和能力.

2.在“双元制”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的整合.“双元制”的实质体现在四个方面:从教学角度落实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协调统一,从课程角度落实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协调统一,从办学角度落实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协调统一,从管理角度落实发展规划和学校管理的协调统一.从上述四个方面出发,“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结合点”研究是核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协调”是目标.

3.综合上述的两个研究内容,在双元制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关注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探索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双元制”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而是主动地获取者,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研究成果与分析

1.了解、分析现在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习基础和能力,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寻找切实可行的运作方案

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进入中职校学习的学生无论是在入学成绩、学习基础等方面呈现越来越差的趋势,这是客观事实.

2.理论研究成果

(1)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

①对“双元制”的再认识:“双元制”教育在中国实践20年来,我们对“双元制”实质的研究经历一个不断深入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双元制”既是一种教学模式、教育策略,更是一种教育的思想理念.“双元制”理念下的职业教育和我国传统理念下的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相应地,“双元制”教育理念下基础学科的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还是在教学评价等方面,和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此,有必要对“双元制”教育理念进行再认识.

“双元制”体现了“理论重实践,实践重体验”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发展观”的思想.

“双元制”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元”,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对统一的整体.相对独立,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确立两个“元”同等重要的平行地位;所谓统一,就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彼此以对方作为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目标.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由低层次的模仿性学习,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创新性学习.这是一个循环向上的发展过程,是创新的必经之路.

在“双元制”教育中,教育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个体不断融入社会的过程.

②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更新:“双元制”是一种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要求“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双元制”的优越性也就体现在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出的人实用、实干,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要将职教界中的“双元制”教育理念运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课教学中,它不再单单是一种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而应该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来加以吸收和借鉴.

“双元制”教育理念注重“实践重体验,理论重应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体现.在这种教育理念下的基础学科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知识点的教学,更应该是一种方法论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教育(包括对于学科内容的拓展能力和探究能力等),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服务.《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力图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探索适应“双元制”教育理念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等,以期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等方面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要达到上述的效果,除了对目前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以及对德国“双元制”教育理念具有深刻透彻的认识和理解以外,对于本课题而言,更为关键的是教师个人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更新.这种观念的更新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无时无刻地得以体现和贯彻.

3.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近期中等职业教育中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引导提示法、行为导向法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下面一种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

(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变被动“告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主动“探知”的方法,既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实践教学的全方位“面”的层次上,从能力教学的定方位“点”的层次上,以及“点”“面”相融合的能力培养的角度加以重视.

(2)在基础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练分别代表理论、体验以及实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每个学生都有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数学能力的培养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数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4.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评价方式

课程教育(教学)评价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能够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使教育(教学)的评价与学科内部的三个纵向发展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1)改革现有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学生通过有利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主动进行知识的拓展.

(2)在保证基础性考核内容的整体完整性的同时,拓展考核内容,将学生主动的拓展学习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考核内容的延伸.

相关期刊更多

敦煌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中国诗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诗歌》编辑部

诗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