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

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

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护理; 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而由于经济不发达,老年福利体系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老年护理体系,提高老年人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已成为我国老年护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1老龄化社会

1.1定义

WHO 对老年人的定义为:发达国家年龄>65岁者 ,发展中国家年龄>60岁者为老年人。老龄化社会是指65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数的7%或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数的10%[1]。

1.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

1.2.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82年的4.9%上升到2003年的7.5% [2]。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1.3亿 ,占总人口的10.6%,按国际标准己进入老龄化社会。200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 11%。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2.84亿,占总人口数的19.3 %。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增加到3.7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4.48 % ,进入老龄化高峰期[3]。国际上通常用65岁以上人口从占全人口7 %增长到14 %的时间 ,来衡量一个国家老龄化的进程。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也用了25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4]。

1.2.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高龄、高速、数量大的特点[ 5 ],即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①发展速度快,来势猛;②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最;③人口未富先老,给经济带来的压力大;④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全国31个省份中已有13个省份达到了老年型人口结构 ,接近一半。 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更为严重 ,如北京、 上海等城市老年人口比例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6]。

2 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

目前我国存在3种基本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也称共助养老,主要由家庭成员或邻里提供帮助。在我国 ,照顾老年人被看作是家庭首要和最基本的责任。家庭成员是给予老年人身体的、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和经济方面的支持的主要来源。自我养老亦自助养老,通过老年人自己的努力来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在过去,自我照顾养老并没有被认为是中国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方式。社会养老即公助养老,在我国养老机构包括养老院、医院、 托老所、疗养院和临终关怀院等[7]。

3我国老年护理的现状

现在我国许多医院都开展了某种形式的社区老年人护理。如家庭护理、护理专家门诊、社区卫生服务等[8]。其中老年人社区护理内容有:为老年人义诊,系统治疗各种疾病 ,重点对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调节和心理疏导等社区护理干预;对需要上门服务的老年人进行个案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另外,某些城市还开设了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及农村成立的敬老院等。社区医疗服务的开展帮助老年人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保健意识,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9]。但社区老年护理工作的现状离老年人的要求还相距较远,目前我国的老年卫生工作的特点主要有:①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忽视了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②以大中医院为中心,忽视了基层老年卫生保健工作。表现在社区老年卫生服务方面,则是没有健全的卫生服务体系,存在大量的欠缺。另有超过20%的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而目前实际能提供的服务与老年人的需求相差4-5倍。50%的老年人愿意在所居住的街道卫生服务站接受一般疾病的防治和一般医疗护理服务,但还有接近半数的老年人因为这些医疗服务设施在医疗条件、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而表示不愿接受这种机构提供的服务[10]。

4我国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

4.1老年护理的理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将老年护理与老年病护理相提并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老年护理是针对老年人的某种疾病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1]。

4.2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

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目前这3种传统的养老方式越来越遇到很大的问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4-2-1”金字塔型家庭结构的出现;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照顾者主体--妇女的就业率增高;另外人口迁移和流动(如子女外出工作),这些都使得家庭不能满足养老需求。“空巢”家庭的出现更加弱化了家庭养老模式。慢性病的高发使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大大减低,中国的退休体制使老年人自我表现照顾能力更加减弱,影响了老年人的自我养老;同时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加深了卫生保健的不平等性 ,那些失业的、下岗的、自谋职业的以及没受过很好教育的老年人不能享受很好的卫生保健,也是对社会养老的冲击[7]。

4.3老年护理需求的增加

在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呈现高龄化的趋势下,老龄化社会进展迅速,人口老龄化伴随着老年性疾病的增多,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并衍生出一系列医疗保障、 生活照料等问题,给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龄化的需求,整个社会对老年护理的需求必然会增加。吕探云等[12]的研究显示:老人慢性病发病率高、认知功能减退,社会独立生活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相当一部分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和自尊低下,社会支持减少,老人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在身体、心理、社会支持等各方面的长期护理需要量增加。宋伟利等[9]的研究也显示:老年人的社区护理需求日益增多,一半以上的老人院老人的移动和排便需要依靠他人; 在社区65~74岁的老年人中,13.5%日常生活活动需要协助;而85岁以上老年人依赖他人的比率是65~74 岁的3倍。肖功莲等[13 ]在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高龄老人10年健康及护理需求的追踪调查中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加, 高龄老人对护理人员家庭访视、上门服务的需求明显增加。希望家庭访视和电话咨询分别由1996年的23%、32% ( 1996年)变为95%、26% ( 2006年),对康复指导和上门护理的需求由11%、16%( 1996年)分别上升到68%、79% ( 2006年)。王春梅等[14]对山东聊城区780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19.4% (151例 )的老年人认为身体不佳,慢性病患病率68.5% (534例 ),他们中的大部分迫切希望社区护理人员走进他们的家庭。田国栋等[15]对上海上海市老年居民护理需要量及供给量状况的调查显示: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的总体规模仍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要 ,老年护理医院的供给量只占了需要量的 20%左右。

4.4老年护理控制评估体系

目前,老年人需要接受何种医疗或护理服务,没有严格明确的标准。造成不能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级分流,以至综合医院、康复院、护理院、敬老院、社区护理界限不清、职责不明,造成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中资源的浪费[10]。

4.5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现状

4.5.1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

20世纪我国老年护理学科发展几乎是一个空白,1999年中华护理学会成立《老年专业委员会》,我国老年护理尚处于萌芽阶段,起步晚、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1985年我国天津市才成立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1996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才倡导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区老年护理;1997年上海市成立了老人护理院,随后深圳、天津等地成立了社区护理服务机构[16]。老年护理学课程才在几所高等护理学院开设,且尚未在全国普及,《老年护理学》的本科教材2000年12月才正式出版。目前我国尚无一所护理院校专门开设老年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教育严重滞后。虽然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老年护理的内容,但只占其总课程的5%左右[17]。

4.5.2我国老年护理人员的现状

我国几乎没有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从事老年护理的护士大都学历低、人数少,且没有接受过老年护理的系统教育,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且只能从事一般的生活和医疗护理,缺乏专业性,因此也不能称为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国护理硕士、博士教育中专门从事老年护理专业研究的人员也不足,因此老年护理的高级专业人才更是缺乏[16]。

4.6老年护理的资金保障

老年护理的特殊性和费用的不确定性,使得整个社会有必要在老年医疗之外,建立独立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而从我国目前的保险现状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仅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改革还未完全成熟,且存在许多局限性,还无法覆盖所有老年人,它仅提供给工薪阶层,而无法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18]。

5关于如何发展我国老年护理的思考

5.1树立正确的老年护理理念

树立老年护理理念是我们发展老年护理事业的根本和当务之急。我们在护理老年人时,要树立注重老年人功能健康、预防残疾、致病的护理理念,更应重视功能的状态,重视能力的发挥,要重视保持和增进老年人自己胜任日常生活的基本管理,尽可能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期,让老年人病而不残、伤而不残、残而不废。同时,注意从老年人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们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尽可能维护个体的独立与尊严[11]。

5.2 建立老年护理控制评估体系

建立一套独立的考核监督指标体系。目前可以建立一个各级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医院的老年患者的出入院的相应的标准,界定老年保健、医疗、康复、护理各项服务之间的界限[10]。

5.3 合理设置并利用卫生资源

在医院、社区、家庭之间应构筑无缝隙的护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护理服务[11]。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医疗护理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和服务内容,建立一支服务人员队伍,把老年人的大部分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解决在基层,解决在社区。根据不同年龄老年人群的需要,有计划地发展家庭护理、日间老年护理中心、托老所、短期住院的老年护理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社区护理服务网点,以及教育老年人群如何利用社区已有的护理服务是提高社区服务利用率,满足社区低收入老年群体长期护理需要。我们应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遵从老年护理伦理、法律和道德要求,建立和完善系统的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预防保健护理模式,不断提高老年护理质量,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5.4健全卫生保健设施

需要建立创造性的、 形式多样的老年护理机构以满足各层次中国老年人的需求。

5.5加强老年护理教育,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建立老年护理教育的“基层普及、高层突破”战略。应在全国中等、高等护理院校中普及老年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增设康复医学、家庭护理学、临终关怀等课程,有条件的院校开办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的专业护士。培养我国的老年护理专家,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增设老年护理的硕士、博士授予,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19]。在我国建立老年护理资格证书的考试,对这一资格证书的考试将有助于通过要求老年护理的教学内容而快速发展中国老年护理[7]。对于老年照料者(护工、志愿人员、家庭照料者等) 也必须进行必要的培训。如对护工可采取岗前教育、岗中带教、岗后考核的方法[10]。

5.6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确保老有所医

老年医疗保健的法律化、制度化是老年护理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必要前提。因此,应该制定我国的老年福利法和老年医疗保健法,大力发展老年医疗保险事业,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力量,确保老有所医[20]。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明显“未富先老”的特点,老龄化速度较发达国家快得多,老年护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发展老年护理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应成为发展老年护理事业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

[2] 刘腊梅、吕伟波、周兰姝.美国老年家庭护理现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护理杂志,2007,24(1):39.

[3] 沈若玲、郑春芳、寻晶晶.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区护理现状.现代护理,2007,13(12):1117.

[4] 张英远.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适应社会老龄化进程.江苏卫生保健,2007,9(3):39.

[5] 曾毅. 中国人口分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9-70.

[6] 季文琦、董 沛、米光明 等.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区健康护理.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23(1):79.

[7] 万宏伟、于 放.人口老龄化使中国老年护理面临巨大挑战.现代护理,2007,13(7):589-590.

[8] 郝春香、贺润莲.老年人健康及其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6,20(5):1331.

[9] 宋伟利、缪景霞、罗宇玲. 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现状现代护理,2004,10(12):1161.

[10] 丁 俭、王 峥、白姣姣.老年护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护理杂志,2004,21(5):42-43.

[11] 孙 红、郭 红、蔡 虻.老年护理进展.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39-41.

[12] 吕探云、杨英华、曹育玲.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要.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565-568.

[13] 肖功莲、师清莲、刘瑞贞.虎门农村高龄老10年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变化趋势.护理学报,2006,13(7):7-9.

[14] 王春梅、李军.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45-46.

[15] 田国栋、熊建菁、张、胡海霞、吕旭飞. 上海市老年居民护理需要量及供给量状况.中国全科医学,2008,11(4):555-556.

[16] 王玲.我国老年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中国护理管理,2007,7(4):13.

[17] 张娜、蒋银芬.我国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护理,2006,12(15):1404.

[18] 阮小玲、康又乐、石红妮.老年护理需求与护理教育改革的思考.护理研究, 2005, 19(10): 2057-2059.

[19] 王晖、戴红霞.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想.当代护士,2003.6:28-29.

[20] 姚海明.国外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现代经济探讨,2006,6:41-43.

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第2篇

1 社区护理人员的一般状况

1.1 年龄构成 被调查人员242人,40~49岁组人数最多,占40.5%。<20岁的所占比例为0,绝大多数为中青年人。

1.2 学历构成 242名社区护理人员中,中专学历所占比例最高为87%,其次为大专占8%,无正规专业学历的占5%。

1.3 职称构成 护师职称最多占58.4%,初级职称比例为24.6%,高级职称占0.0083%;主管护师占17%

1.4 从事护理与社区护理工作年限 从事护理工作10年以上者,占38.2%。而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在l~3年所占比例最高,占51%,其次为2~3年。

1.5 结论分析 社区卫生护理是一新生事物,尽管被调查的护理人员多数有十几年以上的临床护理经历,但从院内专科护理转入社区护理的时间不长,经历有限;护理人员社区护理的经验不足,年龄偏大、急待于培养新生力量

2 医学基础、护理分支专业学习情况

2.1 普遍学习过基础医学课程。

2.2 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亚健康护理学的所占比例分别为40%,40%和25%,60%以上没有学习过卫生保健、营养与膳食、心理学,人际沟通、计算机应用等知识:而人际沟通、老年护理、亚健康护理等是社区护理中最为重要的,这些知识又是从事社区护理急需和必备的。

2.3 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事的护理工作内容 目前开展服务项目的比例依次为注射、输液95%,换药30%,家庭护理14%,健康教育、社区康复等服务项目,主要还是由医生承担。亚健康护理几乎没有开展。个别护理人员甚至认为,社区护理工作还是以治疗为主,如同个体私立医疗诊所的功能,大部分护理人员观念转变不到位,变革的主动性迟滞,习惯于将自身职责界定在“执行医嘱”的工作上。社区护理服务缺乏规范化管理:缺乏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技术操作规范、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可以说还是一项空白,至今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门的社区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3 根据调查分析首先设定了护理分支专业教学带教的理念

3.1 教育观念的纽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带来的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社区护理队伍的现状。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现代护理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是当前的医学模式,护士应具有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能力。护理教育者也要积极转变观念,看清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对社区护理等护理分支专业的教学带教给予高度的重视。

3.2 引导毕业生择业观念纽转 扭转护校毕业进大医院工作的观念,增加对社区护理、老年病护理、亚健康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社区护士必须要有满足社区内卫生服务需求的责任感。同时应运用社区内可利用的资源,发挥护理功能,以满足社区内居民的健康需要。社区内的弱势团体(老弱残障)应列为优先的服务对象。社区护理关系人类的幸福,其对象是不分种族、宗教、年龄、性别或其他任何特征的。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在健康、心理、社会、经济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他们将逐渐从社区生活中退出,照顾自己的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因此老年人的健康照顾非常重要,故在社区护理中应重点维护老年人的健康。

4 培养目标

为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培养适应未来21世纪护理需要的社区护士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护理教育家林菊英老师也特别提醒,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时,要重视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的同时培训,并形象地比喻“医护是两条腿,如果一条腿长,另一条腿很短,必然会是跛行。”改革护理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注重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要通过严格系统的社区或公共卫生护理教育,并具有国家承认的相应学历,敏锐的贯彻及护理评估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健康的身心,还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老年学、伦理学、行为医学等边缘学科,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修养。美国护理专业4年级时要为学生提供300学时的家庭护理实习,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卫生行政部门还出资对社区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和海外研修[1]。形成体现现代教育观和护理观的全新的护理课程体系。建立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病例讨论,小组讨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的可行途径,填补我国社区护理的空白,特别是乡镇社区的空白,对完成基础护理教育的并有志于从事社区护理的护生,进行社区护理理论学习和在本市较好社区护理中心经过实践能力培养,使之既具有社区护理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社区护理工作的能力,将来成为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为此提出方案“社区护士增加一年授课及实习时间完成社区理论的学习,加强几个能力的培养,作为社区护士准入考试的条件。”

4.1 综合分析能力培养 由于社区护士的服务对象不仅有患者,还有健康的人,服务内容不仅是疾病的护理,还有老年群体护理工作,社区人群的亚健康护理等,这就要求社区护士必须具备综合分析能力。

4.2 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社区护士常常要直接提供护理服务,要得到服务对象的信任,具有熟练、准确的专业技巧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工作往往是独立进行的。例如家庭巡诊、家庭输液要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否则工作就没法进行。

4.3 健康宣教及亚健康护理的能力 健康宣教是社区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护士要能够清楚、准确无误地教给人们必要的知识。亚健康教育是改变借于其健康与疾病的状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建立科学的、符合健康要求的卫生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5 社区护理、老年病护理、亚健康护理教学带教质量控制方法

5.1 理论课实施方法 改进授课方式方法建立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组织教师参与社区护理实践,组建社区护理师资队伍,争取政策支持,对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实施方法等进行研究,使理论课生动、真实、易接受、记忆深刻。编写制定社区护理技能考核标准,统一招生、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管理的模式是目前较好的社区护士培养模式,为社区护理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2]。

5.1.1 多媒体教学

5.1.2 自制动画课件

5.1.3 插播老年疾病录像片

5.1.4 实例教学 结合身边的常见病的实际病例,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老年睡眠性呼吸暂停、老年性关节炎、疲乏无力、情绪低落等情况。使学生学的真实,记得扎实。

5.2 实践课授课实施方法

5.2.1 实验室 学生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完成各类患者各系统疾病的患者角色、护士角色,教师参与指导。

5.2.2 聘请有经验的社区带教老师 规范带教程序、方法、要求:明确带教老师资格,须持有社区护士培训上岗证者担任。社区带教老师固定, 1位老师指定带2名护生。据问卷调查统计,91%护生认为1位教师带2名学生最佳。2名同学一起便于解决路途偏远、家庭访视安全等问题,也有利于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锻炼能力[2]。学生走进社区、老人院、康复医院实际观察人群各种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的表现,完成对常见疾病和问题的护理工作。

5.2.3 学生走访社区、家庭老年人,实际了解社区群体、老年人群的常见心理问题,根据具体对象做好对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心理健康、适当运动、平衡膳食、合理用药)

5.3 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亚健康护理教学考核方法

5.3.1 理论课教学考核方法

5.3.1.1 随堂测验 每一单元授课总结完毕,重点问题随堂测验,记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 %。

5.3.1.2 阶段考试 每学期阶段考试3次,阶段复习后进行考试,记录成绩,占总成绩的10%

5.3.1.3 期末考试 课程全部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5.3.2 实践课教学考核方法

5.3.2.1 学生走访社区家庭,分别完成社区一般疾病、老年疾病、亚健康人群健康教育的报告。考核标准占10%。

5.3.2.2 学生走访自己的祖辈,邻里,完成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评估、计划、诊断、实施、评价)占总成绩的10%。

5.3.2.3 期末实践技能考核 随机抽签,完成对社区一般疾病、突发疾病、老年疾病、亚健康状态(模拟患者)护理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25%。

5.4 评价

5.4.1 对教师评价内容

5.4.1.1 理论课教师 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案准备、分层教学。

5.4.1.2 社区带教老师 每年接受培训>50学时、带教计划、对每位护生带教指导意见。

5.4.2 对教师评价方法 集体备课、(社区带教老师每周参加2学时集体备课)学术委员会听课、检查教案、学生评课、学生座谈会,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带教老师担任着既是护士又是教师的双重角色。带教老师的护理质量会对指导学生有一定影响。

5.4.3 对学生评价

5.4.3.1 评价内容 课堂纪律、出勤情况、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5.4.3.2 评价方法 课堂提问、讨论,课堂笔记、随堂测验、阶段考试、课后练习。

6 小结

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要把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强化护理专业设置的改革,在继续巩固现有普通护理专业的同时,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开拓以适应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创办新的护理模式。教学改革要顺应医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改革护理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增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内容,开设心老年护理、社区护理、亚健康教育、心理学、伦理学、人际沟通、营养与膳食等课程,形成体现现代教育观和护理观的全新的护理课程体系。建立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病例讨论,小组讨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制定相应的社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完善护理分支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出合格的护理分支专业社区护理人才现对在刚的社区护士进行了三批培训、在校开社科社区护理课,在过2~3年的培养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合格社区护士将充实到乡镇社区护理的一线去。因此应挑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积极参与护理教育改革,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且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68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生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医疗保健事业的投入也不断加大。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也使得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例如疾病的防治以及其带来的经济压力。为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区老年人的护理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针对社区老年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实施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1我国老年社区护理必要性

1.1空巢老人日益增多

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人口年龄机构已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并且老年人的人口增长率不断加快,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多,占总人口的1/4左右。社区护理中的老年人占多数,作为特殊人群,其生理、心理特征、年龄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的转变,使其社会适应能力逐渐降低,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的空巢老人的比例已经达到49.7%,大中城市为56.1%,农村老年家庭的空巢率已高达38%。

1.2患病率逐年增高

随着年龄的增大,生理功能不断退化,使得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不断下降,造成行动不便或者身体残障等,因此就需要专门的照护。2012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当年我国居民患病率为15.3%,其中65岁以上老人的周患病率是一般人群患病率的2―9倍,占总患病率的18.9%,同时,老年人的残疾率和因病卧床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1.3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不断下降使得其自理能力不足,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等严重的情况,就会在老年人的心理上产生严重的影响,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一些人甚至出现抑郁、焦虑、孤僻、轻生等不良的心理行为。根据相关机构2010年的随机抽查的结果显示,调查的老人中有11.4%(2200万人)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3%(约500万人)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很差。

二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的现状

2.1社区护理的管理组织

在当前的社区护理技工中,社区护理的管理均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使其依然从属于社区。在我国,一般都由医院建立、承办、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以经常会出现轻社区护理、重临床护理,轻保健及康复护理、重疾病护理,轻家庭护理、重院内护理的现象,使得社区护理工作不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2.2社区护理人员的配置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中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至少要有9名注册护士,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生,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护士的配置不合理,低于规定中的要求,导致社区护士的工作辛苦、工作压力大,使得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到社区护理的质量。

2.3社区护理人员的素质

当前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在专业素质上普遍较低,一些是从从临床护理岗位转调到社区护理工作岗位,虽然经过全科护理培训,但在疾病预防、家庭保健以及康复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大多数护理人员以中专学历为主,以临床护理和基础护理为主体知识结构,不能够满足现实护理的需求。

2.4社区卫生服务投入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缺乏,补偿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政府对社区护理宣传、提倡的力度不够,有关政策及财力方面的支持有限。社区护理所需要的交通、通讯、护理仪器和设备欠缺,这些因素势必会制约着社区护理的发展。

3我国老年社区护理展望

3.1建立独立于医疗保险体系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由于当前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缺乏独立性,因此,建立合理的、可持续的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老年护理保险办法,包括合理界定老年疾病,长期护理的支付标准与支付方式,对老年护理进行评估分级,根据不同等级设立不同支付或补贴额度、支付项目、支付比例及支付时限等。

3.2提供先进的护理设备器材和完善的护理服务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为老年人提供先进的护理设备器械,将电子技术充分应用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另外在社区护理中的居住环境、饮食搭配等方面均以老人的安全、舒适为服务目标,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对于我国来说,有些方面依然比较落后,因此,我们应强化科研意识并及时将科研成果传播、转化,开发出经济实用的老年护理设备器材,为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3.3培养社区护理人才

社区护理工作逐步发展壮大,就会有大批综合性、高技能的护理人才加入。所以,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建立社区护理的综合教育体制;第二,大力培养综合性的社区护理人才;第三,对社区服务人员的教育力度也应该加大,不断改进社区护理人才的专业技能。

4讨论

4.1老年人社区服务的本质

社区护理工作着重根据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需求,为老年人解决具体的躯体护理和心理护理方面的问题,同时解决因老龄化引起的医疗护理需求剧增等问题,所以意义重大。将治疗、教育及康复三个方面合为一体进行考虑,使其在健康及预防方面均发挥作用。

4.2老年人社区服务的意义

社区护理作为公共服务网络体系中的网底地位、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它以促进社区人群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维护与促进个人、家庭、人群身心健康的护理活动,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及时、连续、经济、方便的护理保健服务,对于改善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改进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第4篇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发展老年教育,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江苏老年教育在国内起步较早,初步建立了老年教育体系,但在发展中存在参与人数少、发展不平衡、教育模式单一等不足,须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挖掘整合老年教育资源、改进老年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促进江苏老年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人口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自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江苏自2000年迈入人口老龄化行列之后,人口老龄化呈加速态势。老年教育作为缓解人口老龄化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以及老龄化社会中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活动,其积极作用日益显现。本文针对江苏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推进江苏老年教育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教育

1.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根据国际惯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中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922.15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6.2%,意味着江苏成为全国老龄化最早的省份之一。据《江苏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白皮书表明,江苏人口老龄化呈加速状态,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江苏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至1300多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7.4%。截至2013年底,江苏60岁老人已超过1494.7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9.65%,比全国高4.85个百分点。

2.老年教育成为发展战略选择。老年教育是指以老年人为主体,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宗旨,通过增强老年人生存发展能力,推进老年人全面参与社会,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为老年人服务的活动。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全面推进老年教育成为有效化解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要战略选择。一是发展老年教育,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是人生各个年龄段、各级各类各种形式各项内容教育的总称。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这对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是发展老年教育,促进了个体需求的有效满足。通过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活动的开展,既可引导社会人文关怀流向老年群体,让老人寻求到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同时,也能在增强老人自身生存能力的基础上适当减轻老年家庭经济负担。三是发展老年教育,满足了积极老龄化的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老龄化的题中之意,就是要通过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老年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推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二、江苏老年教育发展现状

1.行政管理格局。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积极响应国家“老有所学”的号召,一批离开工作岗位的老同志积极兴办老年大学,成为江苏较早的老年教育的办学形式。1998年,江苏省教委专门向省政府发出《关于明确老年教育管理工作职责的请示》,建议省政府明确老年教育工作归口管理的部门。之后全省形成老年教育宏观上由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各级老龄委和老干部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则作为业务主管的管理格局。

2.实施类型。目前江苏省老年教育实施的类型主要有正规老年教育(老年大学)和非正规老年教育(社区老年教育)两种。正规的老年教育多为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江苏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相对规范的具有传统学校特点的老年大学;第二类是利用现代远程传媒为主要教学载体和手段,以分散学习为主要形式,以教学点辅导为辅助的空中老年大学。截至2013年,江苏已形成了省、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老年教育网络,并形成以各级正规老年大学为骨干、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远程网络教育为重要形式的教育体系。

3.办学主体与办学经费。在办学主体方面,一是以各级党委老干部工作部门举办的老干部大学(老年大学),硬件设施建设好,经费有保障,参加入学的老人主要是离、退休老干部;二是教育、文化部门和老龄工作部门举办的老年大学,经费有一定的保障,学校面向社会老年人开放,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三是社区以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为平台的社区老年学校,经费由社区自己筹集,社区老年人基本是免费(或只收取很少学费)参加学习;四是民办老年学校,主要依靠市场经济的方式运作,一般经营比较困难。从目前来看,江苏老年教育中,老年大学和社区教育是老年教育最重要的办学形式。

4.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是老年大学的中心工作,各校在创新教学理念、加强大纲与教材建设、规范考核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也积极利用现代传媒发展老年教育。

5.老年教育研究。江苏老年教育研究相较于国内其他地区,起步是比较早的,以南京金陵老年大学为首,于1994年即创办了老年教育刊物《实践与探索》,2005年又新创了《金陵老年大学学报》,2006年又创办了《学术通讯》。总体来看,江苏老年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三、江苏老年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参与人数少。20世纪80年代至今,江苏老年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白潮”,这样的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比较滞后。截至2013年,全省各级老年大学(学校)共9468所,在校老年大学(学校)学员130余万人,仅占全省老年人口的8.7%左右。这意味着全省约有91.3%的老年人没有机会接受老年教育,不能享受老年教育的权利。

2.发展不平衡。江苏老年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部分地区积极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参与人数多、吸引力强;而苏北地区的社区教育较为滞后,老年教育办学经费欠缺,办学条件不足,覆盖面不广。从全省范围来说,城市老年教育和农村老年教育发展也存在差距较大。

3.教育模式单一。江苏各地老年大学课程种类单一,主要开设一些大众知识类的课程,如书法、美术、摄影、声乐、舞蹈等,未能根据当地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开设一些地方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老年教育规律的探索。

4.导向作用不明显。目前,作为全省老年教育推动主体的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都还没有设置明晰的老年教育工作指标任务。也就是说,老年教育还没有被各级党委、政府真正作为化解人口老龄化社会风险问题的重要举措来抓,没有作为硬性指标任务加以落实,对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高。

5.教育投入不足。虽然在省、市级层面上,目前都已有了相应的老年教育发展计划、规划,乃至责任主体,但实际无论是在人力还是在物力上,无论是相对于江苏人口老龄化加快的现实,还是相对于江苏教育大省的地位,教育经费都严重不足,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四、江苏老年教育发展对策

1.发挥主导性,树立积极的老年教育观。在老龄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老年教育要提高到完善老人生命意义、唤醒老人生命自觉的高度,如此老年教育才富有价值。一要注重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从国外老年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江苏省老年教育的发展现实来看,各级党委政府在引导社会认识、强化服务管理、建立分层有效的老年教育投入机制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二是要注重发挥相关部门的主导作用。教育、民政、财政、卫生、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以及老干部局、老龄办等要加强协调配合,努力形成对加强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和管理的合力。三是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主导作用。要以扩大老年教育的社会基础为目标,大力普及乡镇、街道、社区的老年学校,注重调动社会办学积极性。

2.体现超前性,挖掘整合老年教育资源。一要注重规划引领。江苏省老年教育方面虽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等,但要真正体现依法治教、发展老年教育工作,还应从更高的层面制定老年教育法和江苏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推进江苏老年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二要注重整合挖掘。要向社会开放各种教育资源,构建一个社会化的终身学习体系。要从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多个方面来拓展和完善老年人学习的渠道,充分保障老年人的各种学习需求。

3.突出多样性,改进老年教育教学模式。老年人群体不同于其他学习群体,在教育教学方式上应该讲究多样化。首先,在教学形式上,要关注老年群体需要的多样性,让课堂教学成为第一课堂,社团活动成为第二课堂,社区活动成为第三课堂,发挥各种教学方式的作用。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突出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和老年人的需求性,把技艺学习、知识更新、文化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次,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江苏各地的情况开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教育课程。最后,在教学方法上,要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他们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老年教育作为老龄化社会中一种积极的为老年人服务的活动,其发展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江苏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先导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发展老年教育,必将对全国老年教育的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作者:刘宝萍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淑芹.论老年人的价值、需求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3.

社区老年教育的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荆州;老年体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前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社会重大问题。2010年荆州城区老年人口为7.69%,少年人口比重为18.77%,老少比为41%,中龄中位数为31岁,这一组数据标志着荆州城区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荆州社区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开展,老年人已经成为全民健身中的一个稳定且重要的部分,体育也成为老年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对荆州城区一些小区和公园的老年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荆州城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荆州城区社区十个小区的部分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2、数据统计法。将收集好的一些资料,进行运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3、文献资料法。在图书馆的期刊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4、访谈法。针对本研究向社区居委会等有关人员进行面谈,听取他们对本研究所涉及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三、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及时间特征分析

老年体育即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和陶冶情操等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现就荆州城区社区的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

由表1表2可知: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次数比较少,锻炼的时间也比较散乱,只有23.5%的老年人每周参加3次或者3次以上的体育活动,39%的老年人每周进行1―2次体育活动,37.5%的老年人每周低于1次的体育活动。而且这些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多集中于晨练和晚练。

(二)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动机

根据调查显示: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动机比较明确,那主要是预防和治疗疾病,增进健康为主,占锻炼人数的69%;延年益寿、延缓衰老的占47.5%;改善精神状态,娱乐身心的占35%;结交朋友、促进交流的占18.3%;摆脱孤独寂寞的占9.7%。

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作为增进健康、医疗康复以及娱乐身心等手段已经广泛引起老年人的重视,可以促进生理机能的改善或者提高,祛病健身,扩大社会交往,寻找精神寄托,来满足身心健康和精神需要。

(三)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体育锻炼地点分布

根据调查显示: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集中在公园与广场、社区公共体育场所、住宅小区等一些免费体育场所。

(四)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的体育活动项目和锻炼形式

1、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项目

根据调查表4表明,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还没有完全的呈现多样性。一些具有健身性、保健性、娱乐性、社交性的活动已逐步在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中开展起来了。

(五)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体育消费情况

影响老年人消费的因素有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情况,领取退休金和生活费的多少等。尤其是老年女性这种特点尤为明显。

由表5可见,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在体育消费的水平还较低。其次,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体育消费行为在动机上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把钱花在购买体育器械,运动服装,体育书报杂志等几个方面。

(六)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1、荆州城区社区影响老年人锻炼的主观因素

由表6可知,主观因素中家务重、事务多和没兴趣,占到调查人数的70%还多。其次是没兴趣的比例近30%,造成这些的原因大都是受教育程度低,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2、荆州城区社区影响老年人锻炼的客观因素

影响老年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场地和设施少,排在第一位;体育指导员少和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少,排在二三位,其他因素所占比例比较少,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荆州城区社区部分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有体育活动参与时间随意性、间断性等因素。

2、长走或跑步、太极拳或气功、民间舞蹈等其他项目是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最喜爱的运动项目。

3、年龄特征、运动强度、体育传统、场地设施等因素是影响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选择体育项目的主要因素。

4、与家人、朋友、同时一起锻炼是荆州城区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活动场所较固定,以附近的公园、广场和社区公共体育场所为主且老年人体育消费比较低为300元以下为主。

(二)建议

1、加强老年人对健身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是这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扩大社区健身指导员队伍。需要专业的社区健身指导员,及退休的教练员、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发挥余热作用。

3、加强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视。相关管理部门积极有效的组织老年人体育活动。

4、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老年人健身活动所需的环境和条件。在居民社区和公共场所建设足够的体育健身设施和场地,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和一些公共场所的体育设施,提高它们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