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沟通技巧

初中生沟通技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沟通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沟通技巧

初中生沟通技巧范文第1篇

一、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领导者,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完善都有着重大责任,而要从根本上确保班主任沟通工作的成效,首先要求班主任能够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以便在沟通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和示范,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另外,形象是整个人际交往环节不可忽视的内容,班主任的形象更是能够直接体现出教师的素质修养以及品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当班主任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后,班主任在沟通当中的话语会更加具有说服力,在学生心目当中树立一个坚不可摧的指导者形象,能够让师生沟通的整个过程事半功倍。对此,初中班主任自身要加强素质修养,提高自己的品位,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善于为学生树立行为典范和榜样,运用榜样力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另外,初中班主任还要在沟通当中有意识地增加自身的亲和力,注重从多个角度为学生着想,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使得整个师生沟通的过程更加和谐,真正发挥沟通的作用。

二、注重知识沟通技巧

知识沟通是初中班主任沟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一环节同样需要注重对沟通技巧的把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沟通技巧来增强师生互动交流的有效性。在整个教学环节,其核心内容是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而且只有把教学和学习进行完美整合后才能够真正达成教学目标,这也直接诠释了知识沟通的重要性。初中班主任不仅仅需要对学生以及班级进行日常管理,也承担着知识教学的任务,这就需要班主任能够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识沟通技巧掌握能力,切实保障好沟通质量。一是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增强自身的知识素养,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传递大量的知识,切实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二是引导学生在沟通当中积极配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三是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并且认识到方法在知识沟通当中的重要性,以便在知识沟通当中运用正确的指导以及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有效强化心理沟通

心理沟通主要指的是班主任从学生实际出发,真实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并以此为依据与学生展开除了知识沟通以外的沟通,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降低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就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来说,他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心理,但是这样的心理素质还没有走向成熟,此时学生容易出现心理误区,甚至形成难以解开的心结,甚至会形成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班主任与学生展开心理沟通就显得尤为关键,这也是每一个初中班主任必须要意识到的一个问题。在心理沟通环节,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学生的了解工作,从日常的学习以及和学生的接触当中初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沟通方案,并且赢得学生的积极配合,愿意和班主任打开心扉,表述自己的心结。班主任也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并鼓励学生经常与班主任沟通,从而方便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指导,切实解决好学生发展中的难题。

四、贤ㄗ⒁獗硌锴闾

初中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而此时的他们也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在与学生沟通互动时过多地对他们进行批评,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也会让学生逐步丧失对自己的信心,难以形成一个和谐有效的师生沟通环境。对此,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互动时要善于表扬,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最真诚的赞美,与此同时可以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给出适当的建议,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接受对自身的要求和建议,并促使学生努力的改正缺陷以及不足。除此以外,初中生的思维和想法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但是他们的想法往往得不到尊重或者认可,这也会形成对学生的一个打击,进而影响到班主任和学生的无障碍沟通的实现。因此,初中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中要注重掌握倾听的技巧,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设身处地地着想,在换位思考当中,也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促进班主任完善沟通技巧,保障学生工作的质量。

初中生沟通技巧范文第2篇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在这一成长时期,亲子冲突作为一种不良的亲子关系状态,会对初中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初中生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学习三个方面。

1.对初中生自我认知的影响

自我认知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正确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对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非常重要。初中阶段的孩子,个体的自我意识更加地强烈。如果在这一时期经常与父母发生激烈的亲子冲突,初中生会产生自卑、羞耻等比较负面的自我体验,从而对自己做出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如果初中生对自身的评价与其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的距离过于悬殊,不利于初中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2.对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亲子冲突属于一种人际冲突,初中生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往往反映着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一些亲子冲突比较严重的初中生,因为与父母关系的不融洽,会更加依恋同伴群体,更容易受到不良同伴的影响,从而引发偏差行为。另一方面,亲子冲突使得初中生与其父母长期处于不良的交往状态中,不正确的沟通、交往方式势必会使初中生在与他人交往中遇到一些障碍,比如人际交往中的恐惧感、无助感以及错误的交往方式造成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打击等等

3.对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良的亲子关系无法为初中生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和舒适的学习环境。处于亲子冲突家庭中的初中生,更容易产生焦躁、忧虑等负面情绪。这不仅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情绪的排解上,促使“问题青少年”的产生;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进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间接地影响到学习成绩。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会工作是用于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对于亲子冲突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的介入无疑是一种新的可行方法。以下将从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方法对亲子冲突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策略。

(一)小组工作:促进亲子间的双向正面沟通

沟通是影响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很多的亲子冲突也大多是因为父母与孩子都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而引起的。因此,可以在小组工作者的协助下,以培养正确的亲子沟通方法为目的。

1.开展家长教育小组

对于家长来说,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更好地了解初中阶段的孩子以及掌握与青春期孩子正确沟通的方法,所以,针对家长的小组活动就是以这一内容为目标来开展的。在亲子教育专家的指导下,首先由家长讲述自己所遇到的亲子沟通的问题,然后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最后由专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通过小组的互动和讨论以及专家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帮助家长获取更多专业有用的亲子沟通技巧。

2.开展亲子沟通小组

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要有良好的亲子互动,亲子沟通小组就是要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游戏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家长和孩子在指定的问题、场景、条件中模拟表演。这个活动可以让家长与孩子换位思考,通过移情的方式去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达到互相认识的目的。通过亲子游戏,让家长与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同时让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被影响,把游戏中学到的沟通方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促进亲子间的双向正面沟通。

(二)社区工作: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在社区层面的具体体现。解决亲子冲突问题,除了家长和孩子自身的努力外,也需动员社区的群众,大家组织起来,共同解决问题。

1.开展家长教育讲座

社区可以时常的对家长进行讲座培训,以“如何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如何面对亲子冲突”等为主题,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解决父母们共同遇到的亲子问题的苦恼和困惑,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亲子沟通方法,学会多赞美、多肯定孩子。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亲子交往的方式方法。

初中生沟通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 管理方法 管理技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学校都由数量众多的学生组成,如果学生管理工作都无法做好,那么学校教书育人的教学宗旨就更无法实现。所以,每个学校都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让学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班主任就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只有每个班主任都做好自己班级的管理工作,整个学校才能有良好的校风,学校里的学生才能在良好的风气中茁壮健康地成长。

1.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直以来,担任初中班主任的都是比较有资历的教师,他们通常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表现,学校在选择班主任时也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的,选择出来的班主任人选的确是老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但是这些教学方面非常出色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不一定能做得非常好,面对一个班级里的几十个学生,班主任经常会面对不知道如何管理才能让学生更好发展的情况。所以,现在的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某些班主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味地认为严师才能出高徒。所以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不问缘由,不顾学生的想法,就开始严厉地训斥、体罚。这样粗暴的管理方式并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甚至有些时候会引起学生的心理排斥反应,让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形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种距离感的形成会让班主任失去学生的信任,久而久之,学生会躲避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只能难以开展。

2.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2.1注意日常沟通技巧

初中生相对于小学生而言有更多的主见和自尊心等性格特征,但是相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不太成熟,而且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比较难管束。所以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耐心,同时注意管理技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日常沟通,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都及时掌握。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先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在沟通开始时,老师要用温和的态度,先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点,之后在提起学生犯的错误,问清事情的缘由,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之后决定是否要针对学生犯的错误加以惩罚。另外,班主任在惩罚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初中生的自尊心已经初步形成,老师在惩罚学生的过程中不能使用过于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方式。当然,在学生没有犯错误的时候,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学生交流。因为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当学生主动找到班主任时,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倾听并尽力给予帮助。而当学生表现出异常的时候,应该及时发现,并且帮助学生解决烦恼。这样及时沟通能很好地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

2.2注意管理工作中的教育公平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一直坚守在我国教育事业的一线,他们用一生的心血教书育人,身上承担着我国百万学子的未来。初中班主任身上的重担更是不容许工作中出现偏差,他们工作中的一点错误都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所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其中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公平管理受到广大家长的关心。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班级学生数量比较多、学生性格差异、学习成绩差异、班主任精力有限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很多班主任会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在管理班级学生的时候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对那些本应该享受同等教育资源,却被班主任忽视的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失职。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应该秉持一视同仁的态度,对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认真对待,不放弃班级里任何一个学校成绩不好或是不易管理的学生。

2.3完善班委会和班级制度

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繁重,很多老师都会在工作中感觉到自己精力有限,管理班级有些力不从心。所以仅仅依靠班主任自己的力量管理好班级几十号学生是很困难的。这时,班主任应该考虑到,借助外力的帮助开展好班级管理工作,这里说到的外力就是班委会和班级制度。班委会和班级制度是相辅相成的,班级制度是管理班级的规章,规范着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而班委会是制度执行的监督者,他们让班级制度不流于形式。班委会和班级制度缺一不可,只有两者在班级中同时健全地存在时,才能帮助老师分担管理工作,让初中班级管理更有秩序、更高效。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制度的过程中,要多听一听学生的意见,制定更能被学生接受、遵守的规定。在制定详细明确的班级制度之后,班主任在班委会的选取任用的过程中,要听取学生的意见。班级干部的任用应该经过班级学生的推举和投票,让更能得到同学认可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只有学生自己选出来的同学,才能在同学之间有话语权,其他同学才能听班级干部的管理。

3.结语

初中班主任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健康地成长学习,班主任一定要重视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初中生沟通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初中生:心理课

青少年期既是个人性格形成、人格完善、个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又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巨大变化的特殊转折期。自我认同的危机、依赖与独立的矛盾、接受与拒绝的冲突都是青少年时期存在的问题。此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论是立足于发展性层面还是治疗性层面,都意义非凡。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逐渐兴起的、能有效解决学生个人发展问题的心理教育形式,刚好符合学校班级制的客观特点,不仅能使参与者在团体互动的条件下,通过自我体验、相互学习交流,促进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规则和技能。而且还能帮助整个团队(班集体)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合作能力。

我在学校从事初中生心理课教学实践,通过对全班学生的书面调查发现:90%的学生都一致期望在心理育课上能多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多一些交流和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以及形成健康的心理。目前,上海市初中生心理课一般在预备年级或初一开设,目前的心理课教学,虽然也融人了一些游戏和活动,但常常流于形式或者一阵热闹过后留不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我认为,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课教学现状,将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到初中生心理课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在游戏和活动中感受、体验、分享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主体,在团体中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成长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初中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可以选择以下四大板块。

一是自我完善篇。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等相关内容,具体可以选择“认识我自己”、“自我保护”、“控制自己的行为”、“责任心培养”、“应对挫折”等主题。

二是人际关系篇。主要包括如何掌握沟通技巧、如何更好地与人进行交往方面的内容,具体可以选择“了解他人”、“宽容待人”、“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合作”、“男女生交往”等主题。

三是情绪情感篇。主要包括如何更好地了解情绪情感,更好地调控自我情绪、培养美好情感的内容,具体可以选择“认识和掌控情绪”、“合理宣泄情绪”、“自信心训练”、“学会分享”、“学会感恩”、“珍爱生命”等主题。

四是学习认知篇。主要包括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应对于学习相关的一些普遍问题,具体可以选择“了解和提高注意力”、“学会记忆”、“培养创造性思维”、“学习策略”、“应对学习(考试)焦虑”等主题。

对于以上这些主题内容,心理课教师(辅导者)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因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始终是团体心理辅导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初中生F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环节

严格来说。团体心理辅导全过程大致都要经历五个阶段,即团体的创始阶段、过渡阶段、规范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而每一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一般可以 分成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部分。针对初中生常规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的现状。在实际运用中,每次团体心理辅导可以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1.预热。这一环节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活动开始前的热身活动,一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达到活跃气氛、营造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或揭示主题的目的。常见的一些热身游戏包括“大风吹”、“松鼠和大树”、“解手链”、“传话筒”等,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以保证接下来主题活动的充分进行。

2.主题活动体验。根据每次不同的目标和主题内容,可以设计1~2个全体学生参与的游戏或活动。如“自我意识”这一主题内容常见的活动有“价值拍卖”、“背后留言”等。也可以借鉴一些班会活动形式自行创设一些适合青少年的主题活动。在这一环节中,尽量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

3.交流与分享。在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了活动的基础上,辅导者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交流活动的心得体会。这是一个开放和分享的环节,辅导者可以事先从活动中提炼几个讨论主题,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分享;也可以让学生先围绕活动自由展开讨论,最后辅导者进行总结。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学生说、教师听。例如在“生命线”这一主题活动中,学生完成活动后,辅导者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过去的事情对你现在或未来有什么影响?现在的事情是不是和未来的理想 有联系?对比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没有需要调整和改变的地方?

第二和第三个环节是团体的核心活动,两者之间有时候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点,常常是交叉进行的。

4.评价。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束阶段一般都要进行总体效果评估,通过一些相关量表和测验,评估学生是否在相关方面得到发展。每一次活动结束后。辅导者可以给予学生一定评价。通过评价,可以总结该次团体活动,激励学生期待下一次的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评价可以是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也可以是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分类可谓五花八门,归纳起来适用于初中生心理课上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纸笔练习。纸笔练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通过特别设计的练习用纸,学生用书写的方式完成全部练习,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例如“生命线”这一活动就是利用了纸笔练习,要求学生在一根“生命线”上划分出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首先回忆过去最痛苦、难忘和快乐的事情并写在纸上,然后思考最近三个月要做的事情,按“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两个维度分别写出三件事情,最后设想一下未来,按照“我20岁、30岁、40岁”等不同年龄阶段写出自己计划要实现的事情。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由学生通过扮演日常生活问题情境中的角色,真实表达情绪和内心感受,是引导学生进行换位 思考、提高移情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形式。例如,在“认识和掌控情绪”这一主题活动中,通过情境剧表演,让学生真实体验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从而能宣泄和应对消极情绪。

3.行为训练。行为训练就是通过特定的练习。学习并强化适应行为或者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这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成长的方法。例如在“自信心训练”这一主题活动中,通过“说出你的优点”这一练习形式,给每个学生一个再次认识自己的机会,学会发现和欣赏自己的优点,可以重塑或增强自信心。

4.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也是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坦诚的、深入的团体讨论达到交流思想意见、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几乎每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都可以运用到这一方法。例如在交流与分享这一环节中,其实主要就是使用了小组讨论这一方法。

5. 娱乐游戏。娱乐游戏常在预热环节使用,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些有趣的集体游戏,达到活跃团体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增进学生之间互动的目的。除了预热环节常用的热身游戏,在主题活动中也常常使用游戏的方式。例如在“学会合作”这一主题活动中,采取“拼图游戏”、“踩报纸”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懂得合作的意义和策略。

6.媒介应用。媒介应用就是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物,如道具、磁带、录像、幻灯片等,达到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这一方法是其他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有效补充,运用时注意适可而止。例如在“应对挫折”这一主题活动中,通过经典幻灯片“胡萝卜、鸡蛋和咖啡豆”的演示,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了三种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

此外,团体心理辅导一般要求参加人数在10~20人为宜,最多不要超过25 人,但一个自然班有时候人数多达40人以上,这时可以利用分组来解决这一矛盾,同时分组也有利于开展小组讨论和进行小组评价。一般可以随机分成每小组 4~6人,也可以根据活动需要将小组合并成大组。或者按性别、特质等进行分组。学生最好按小组围坐成圈并面向辅导者,便于营造课堂轻松氛围以及_展活动和 交流。辅导者还可以给每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取一个有意思的名称,如“用好我的耳朵”、“我的地盘我做主”、“果汁分你一半”等,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心理课或团体心理辅导小组,但很多活动的开展都缺乏计划性与连续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不同阶段心理培养的需求与应该达到的任务目标,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或心理课没能充分发挥其效果。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急需专业与实操的指导,同时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性团体心理辅导书籍、活动道具、活动光盘等的支持。在此笔者推荐京师博仁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包,它的设计以人际沟通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团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总结归纳各个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主题,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心理课堂、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配备了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手册、活动光盘,为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操作性强、可变性大的特点,配套光盘能够更直观地授予心理老师以渔,帮助老师更好地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技巧。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即无传统的纸笔作业,也不需要期末考试,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体验者,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秩序维护者,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自由,收获了成长和发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当然,团体心理辅导也存在一定局限,由于在团体情境中难以照顾到个体差异。对于一些自我封闭、人际交往焦虑过高的个体,通过团体辅导形式难以收到期望的效果。所以,辅之以个别辅导和咨询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樊富珉.清华出版社,2003.12

2、《积极心理学》 彼德森.群言出版社,2016.6

初中生沟通技巧范文第5篇

本研究旨在为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指导,补足家长由于文化教育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与子女沟通不畅、教育指导不到位的“短板”。在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家庭教育氛围和亲子互动平台,激发家长开发家庭教育潜能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农村地区初级中学班主任促进家长与子女沟通的有效模式。为此,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本校七八年级学生与家长的沟通现状进行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七、八年级的学生与家长,每个年级选取150名学生及其家长,七年级学生与家长有效问卷分别为124份与144份,学生男生68人,女生56人;八年级学生与家长的有效问卷分别为134份与126份,学生男生85人,女生49人。

我们通过查阅文献,根据前人相关研究的条目和论述,以及听取部分专家的指导意见,编制出《农村初中生与家长沟通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家长卷),从学生与家长两个角度分别调查学生与家长的沟通现状。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农村初中生亲子沟通现状

调查显示,在258名学生中,经常和父母有亲密接触的占11.2%,有时和父母有亲密接触的占58.9%,从来没有和父母有亲密接触的占29.8%。数据表明,农村初中七、八年级学生与家长沟通大部分不存在亲密接触,即亲子沟通不畅。

调查还显示,153名男生与父母有亲密接触的程度均值为

2.2484(越接近1表示越亲密),105名女生与父母有亲密接触的程度均值为2.0952,经T检验,亲子沟通亲密接触的程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1.977*,p=0.049),即农村初中女生与父母的沟通明显要比男生强。

调查也显示,124名七年级学生与父母有亲密接触的程度均值为2.1210,134名八年级学生与父母有亲密接触的程度均值为2.2463,经T检验,亲子沟通亲密接触的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t=1.646,p=0.101),即农村初中七、八年级学生与父母的沟通程度差不多。

2.沟通方式对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共同活动中,有27.6%的学生经常和父母有亲密接触,21.1%的学生有时和父母有亲密接触,只有10.4%的学生从来没有和父母有亲密接触;在餐桌上,有20.7%的学生经常和父母有亲密接触,20.4%的学生有时和父母有亲密接触,46.8%的学生从来没有和父母有亲密接触;在谈心方面,34.5%的学生经常和父母有亲密接触,23.7%的学生有时和父母有亲密接触,只有19.5%的学生从来没有和父母有亲密接触;在其他方面,只有17.2%的学生经常和父母有亲密接触,34.9%的学生有时和父母有亲密接触,23.4%的学生从来没有和父母有亲密接触。经卡方检验,不同的沟通方式对学生与父母是否有亲密接触存在极其显著的影响(X2=23.710***,p=0.001)。在共同活动和谈心中,农村初中生比较容易和父母有亲密接触,即在沟通方式方面,学生比较愿意接受与父母共同活动和谈心。

3.学生心目中的家长角色

学生心目中的家长角色(裁判、警察、严师、朋友、保姆)与家长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呢?调查显示,父母认为自己是孩子心中的裁判的,只有14.3%得到孩子的认可,28.6%

都被孩子认为是保姆;父母认为自己是孩子心中的警察的,只有7.7%得到孩子的认可;父母认为自己是孩子心中的严师的,有27.3%得到孩子的认可,42.9%都被孩子认为是保姆;父母认为自己是孩子心中的朋友的,有56.3%得到孩子的认可;父母认为自己是孩子心中的保姆的,有0%得到孩子的认可。总的来看,有半数的学生与家长认为他们之间是朋友关系,但是也有相当多的学生把自己的父母当成保姆。

4.影响亲子沟通的因素

调查显示,经检验,父母的教育角色、父母对学生上网的管理、平时对学生交友的管理、学习上的管理与陪伴、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亲子沟通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影响(回归模型的R方=0.628,F=7.419***,p=0.000);从回归模型系数来看,其中“父母对学生上网的管理”和“学习上的管理与陪伴”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64(t=3.168**,p=0.002)和0.155(t=2.954**,p=0.003),说明了两者对亲子沟通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影响亲子沟通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父母对学生的上网管理,二是学习上的管理与陪伴。

四、讨论与建议

1.农村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

(1)我们学校处于城郊,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亲子沟通认识上有偏差,大多数家长需要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指导;同时,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关系,极少时间陪伴孩子,导致与子女的沟通在时间上无法保证。

(2)初中学生逐步进入或正处于叛逆期,生理与心理会发生重大变化,然而极少家长能认识到子女的青春期变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无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与教育。

(3)当前学生的成长环境比较复杂,孩子能从多方面接触各类信息,而家长的沟通方式却跟不上孩子的变化发展。

2.目前我们采取的措施

(1)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关于亲子教育和亲子沟通的系统培训,积累亲子沟通方面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2)利用微信、校讯通、QQ等通讯工具,以教育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与家长进行互动,在实践上指导家长提高认识,为家长与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帮助。

(3)通过主题家长会、主题亲子活动等形式,指导家长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促进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与了解。

3.对家长的建议

(1)家长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首先,家长本身要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家长文化程度无论高低,都应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家长勤学,子女也就会上行下效。如果父母在业余时间不爱学习,以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等消磨时间,自己不长进不说,还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恶劣的影响。例如,多读一点科普读物、历史或文学知识刊物,以及报纸等。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自己,也有助于指导子女扩大知识面。

(2)时间上的陪伴。父母是孩子的未来,我们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据我们所调查,大部分的家长周末都要加班,孩子要么自己在家,要么是老人家看管,孩子的周末时间基本上是放羊状态,更谈不上陪伴了。亲子有效沟通需要具备以下互动的因素:共有的时间、同一的空间、互动的双方或三方或多方、连接点――事件,而共有的时间是首要的因素,因此建议家长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互动,比如说一起打打球,看场电影,共看一本等,加强与孩子的互动,才能有话题可聊,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

(3)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方式。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沟通。家里只有孩子、爸爸和妈妈,没有老师,没有领导。要认识到,孩子应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都希望父母能够给予他们尊重和平等,希望与父母进行朋友式的沟通。但是事实却是这样的:父母讲,孩子听;父母说,孩子做。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次,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自信心是健康成长的基石,是成功人士立足于社会的一种个人基本素质。现实中,我们很多家长都只是看到孩子自身的缺点而没有看到优点,例如有些家长经常会拿自己的孩子与人家的孩子或同班的孩子进行比较,或者是与乖巧的哥哥姐姐妹妹等去比较。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家长应更多地关注自家孩子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充满自信。

参考文献:

[1]郭东艳.初中生问题行为与亲子沟通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