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语文;兴趣培养;主动学习
语文是国语,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作为主课开设,按照正常推理,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应该达到较高的程度,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大学生经过十二年语文课学习,应该培养起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积累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事实也并非这样。笔者通过对某高校工科一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发现50%以上的大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虽然语文基础较差,希望提高语文素养和读写能力,但不知从哪儿下手。因此,作为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利用大学语文的平台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精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感悟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想方设法打破对中学语文课的思维定势,激发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寻根探源——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哪里去了
从伢伢学语的孩子到踏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人们每天都在运用语言,学习语言。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生,之所以打怵学习语文,对学习语文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长期应试教育的功利性抹杀了语文课本身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小学还好,从初中到高中,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使得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语文课本身的特点,而是围绕中考、高考内容组织教学。考试考什么,老师教什么,考什么题型就练什么题型。为了应试,有的中学不得不按照出题的概率和形式来学习语文,管它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都统统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枯燥材料。
(二)多年语文教学的程式性取代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从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语文课教学的模式大体相同。从文字入手,学习生字新词,然后分析课文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通过什么表达什么”成了固定的理解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少思考的空间,师生站在同一平面交流探讨的环节很少。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自己的观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性就这样失去了。
(三)教师思维方式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教学目标要求和教育大环境影响,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仍然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每篇文章的分析讲解上。没有站在文化的大背景上,从文化、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去研究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学。教师的思路和思维方式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以致于学生提起语文课脑海中就出现习字词,背课文情景,枯燥乏味。即使是抒写真情实感的作文课,也由于“三段论”、“微言大义”的束缚,蒙上了编造故事,东拼西凑的阴影。难怪有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第一次自我介绍的习作中写到:“多年来,第一次可以自己做主写真实的情况和想法,真的很兴奋”。
二、对症下药——重唤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对没有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不会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系统。而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首要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以“大学语文”为载体,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是大学语文课的关键,同时是大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中自觉提高文化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必要条件。为兴趣而学,为应用而学,大学语文才能担负起传承人文教育的重任,大学语文才有发展前途。
转贴于 (一)由应试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
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还学生想象的空间和独立思考的自由,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这是大学语文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字词句段,篇章结构是其形式,文化、风俗、思维方式,人情、冷暖、精神品位是其灵魂所在。只有将语文的本来面目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领悟,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化、文学的感染力和语文课的实质,学生才能有兴趣学习语文。
(二)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按照学习心理的一般规律,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跳一跳,摘桃子”,要让学生通过努力有所收获。同样,语文课涉及的范围较广,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非一日之功。目前,大学生,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的理工科学生,不知道怎样提高语文水平。因此,大学语文课必须改变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课内与课外结合,举一反三,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从发展的眼光教授大学语文。学生掌握了方法,领会了要点,才能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由传授知识向提高能力转变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某方面的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有需要才有兴趣,有成果才能巩固兴趣。刚刚步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怎样恰切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怎样在与人交往中受到尊重和欢迎,如何恰如其分地推销自己。学生一步入高校,首先发现的就是自理能力和语文能力的欠缺。培养文化素养、传承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责无旁贷,与此同时,还必须担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应用语言文字,提高表达效果的重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确定能力本位思想,把培养语文能力作为大学语文的主线,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体验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效果,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逐步提高。
(四)由定向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变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不尽相同,大学生与中学生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愿望的增强。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的延续,它的工具性逐渐淡化,而人文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是其主流。大学语文一定要成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表达思想和观点的主阵地,创造机会,营造氛围,让学生表现和发挥,让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的提升。如《大学语文》(孙昕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诗歌单元的《山鬼》中的“山鬼”形象,小说单元《围城》(节选)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只要能站在时代的背景上,能自圆其说,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都是应该认可的。而在习作中,也同样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写实情,只要大范围切题,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就是好的作文。
大学语文任重道远。通过大学语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从想学、愿学、乐学,到有意识主动学习,就达到了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语文 医学生 德育 影响
目前,国内医学类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思想倾向。很多学生价值观不明确,公德意识不强、道德意识弱化,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这些问题作用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身上直接导致了医德作风问题。在学生道德修养急剧滑坡的形势下,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将德育的主要任务交托给了“两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且“具有直接和鲜明的目的性”。他们虽然肩负着学生们德育的主要任务,但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却颇为有限。在调查中,在被问及“你认为学校现有的德育课程对于你有什么影响”时,仅有5%的学生选择了“受益匪浅”,而53%的学生选择了“影响不明显”,42%的学生选择了“没什么作用”。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现行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够理想。这一方面是由于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较强且空洞、枯燥、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于这类目的性较强的显性德育课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排斥。
尽管大学语文从学科分类上主要属于文学,但“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的内容涉及各方各面,其中包含着作家们对人生、对自然的关注和对崇高人格、高尚情操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人生的强烈责任意识。这些方面对涉世不深的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研究中我们对于珠三角地区几所医学院校(包括开设医学专业的非医学院校)在校生进行了调查,在被问及“你(希望)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多选)时,有41.9%的人选择了“文学常识”,54%的人选择了“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有63%的人在选择了其他项的同时也选择了“道德修养的提升,灵魂的升华”,而只有3%的人选择了“一无所获”。这个数据同前文提到的数据相比较不难看出:虽非专门设置的德育课程,但是大学语文对于医学类专业的学生道德层面的影响却是不可小觑的。如在“以后在择业时对你而言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学习过大学语文的学生中有36%选择了“职业的社会意义”,而未学习过该课程的学生只有24%选择了该答案。而对于“工资水平”一项,前者有41%的学生选择,后者选择此项的则有49%。而另外一个问题为“假设你工作时遇到了一个急病患者的家属,家属由于焦急而迁怒于你,并对你出言不逊,你如何看待?”,有63%学习过相关课程的学生选择了“可以理解,这是人之常情”一项,而没有学习过的学生有54%的人选择了这一项。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大学语文》教材当中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如对于《我与地坛》这篇文章,47.2%学生的回答与对“生命的态度和看法”有关,有58.2%和35.3%的回答里分别涉及了“伟大的母爱”和“坚韧”这样的关键词。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深沉的情感和对于生命的思索准确地被学生捕捉了,而这样的结果正是我们期望看到的。
这些情况表明,大学语文的功能实际上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的使用,更有强大的德育影响力。这种“无心插柳”,恰恰说明了大学语文对于医学生德育方面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实践型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04-03
Structure of Practice Type College Chinese Course System
Abstract: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 of College Chinese course contents and the tentative study on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aims to find an effective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mode,so as to improve the validity of Chinese teaching,and strengthen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The professional spirit will be emphasized during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specialized courses,and students'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to adapt themselves to new posts will eventually be cultivated.
Key words:practice type course system;teaching mode;humanistic quality
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高职教育阶段,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学生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言语技能。这就要求高职语文教学不同于中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不再侧重对文章字、词、句、音、结构的分析和掌握,而最为重要的是把学生多年积累和掌握的语文知识更多地运用起来,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构成自身的职业素养,以便日后在工作岗位上施展出来,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刻不容缓。
一、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1.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提高语文运用能力。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实践性和应用性在高职教育中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只有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之下,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达到高职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2.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专业——服从专业,为专业建设服务。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专业需要,为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高职《大学语文》应构建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服从于专业需要,为专业建设服务。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要以实用为先导,注重高职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培养,为专业成才搭建平台。
二、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之因
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应用性文章的写作能力等等职业素养。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要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使《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实用为内容,真正发挥《大学语文》服务作用。因此,“大学语文”应该还其“语文”的本色,将言语技能的训练这一内容置于《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地位上来。
(二)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之路
高职院校的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应当是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线,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言语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实践为核心,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于实践之中。
1.以实践为主线的语文言语、写作技能训练之路。任何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经过艰苦的系统训练,个人言语、写作技能的提升,同样要经过专门的系统训练。没有训练,没有实践,就没有知识的真正掌握。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淡化课程系统理论学习,以“实用,够用”为课程教学原则,走以言语、写作技能训练为主线的课程学习之路。
2.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养成之路。人文素质的教育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践行”是最为主要的。高职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有完备的“人文精神”内容,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要素,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之重
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在课改的指引下,课程的总体思路是,将《大学语文》视为一个课程群概念,而不仅仅是一门单一的课程。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审美性、应用性、和工具性的课程目标进行分解,分别由不同的课程来承担,下设《大学语文——文学欣赏》、《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等等课程。本校各学院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课时等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2.改革教法。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更是如此,脱离学生的实情,去追求理想化的教学,那就只会是曲高和寡,只有教学的“形”,而不会收获到真正的“质”。
现代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它主张“学”重于“教”。这种“以人为本”的现代国际高职教育理念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就要求高职语文改革教学方法。(1)侧重以应用写作教学为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高校的学生,无论是在校的学习,还是毕业后的工作、生活,都涉及应用文的写作。因此,培养学生学好应用文,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并通过典型的范例分析,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应用文体的特点,让“格式化”写作的感性认识深入学生的头脑中。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们对应用文体形成的要领及语言美感有所理解、体认和感悟,从而提升其语文修养和语文运用能力,最终达到在工作中能说擅写,得心应手,获得职业发展。这么多年下来,笔者总结了自己的学生主要有四点:一是不太会学习,学习方法不佳;二是自信心不足,内心缺乏鼓励;三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性学习欠缺;四是管不住自己,内心静不下来学习。针对学生的“四缺”情况,我采取“十八个字”:展开抓“心”教学,提倡“快乐”学习,建设“和谐”课堂。一简化课程,减轻压力。多年的教学让我把这门课浓缩为五个字“格式化写作”。课前通俗告诉学生这门课就讲这五个字,把格式学好了,再多的同类应用文体也就是换汤不换药。随后整门课程就围绕这五个字开展,把这五个字牢牢地灌输给学生。二创造教学点,鼓励学生,快乐学习。众所周知,在人的成长道路上,如果缺少鼓励和赞扬,只是一味的责备,人就会变得不自信与自卑,人性就会变得不健康。知透了这一点,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创设教学点鼓励学生,在教学互动中,让学生擦出“火花”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在赞扬中找到成功感,收获一份认可的满足,体味一种身心的愉悦和快乐。三教学环节细致入微,从细微处改变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获取知识太重要了。它包含有多个方面,比如预习、认真听课、集中精力、不开小差、不抄袭作业、上课带好教材、笔和笔记本等等。多年来我所教授过的班级,能做到以上这些的学生有,但并不是太多。其他不说,就拿最基本来讲:上课带好教材、笔和笔记本。可有些学生习惯上就是上课书、笔不带,光带人来教室,如此情形,不能视之不见,置之不理,这些学习习惯缺失的学生更需要我去关注和研究,以便采取好的方法给予改正。四让学生多动笔,少动“机”。学生们现在手上的“机子”种类很多,俗话说:丧志。有些学生是一刻也离不开它,从进教室那一刻至下课,一门心思,都在那上面,即使说说两下,过不到一会又拨弄起来。心不静,身不安,如何有心思集中精力在学习上。做教师可不能干着急啊!得想办法解决这种状况。如何能让他们的手有控制地离开这些机子,我至今能想到的办法不多,只是让他们动手练习,让他们的脑子暂时忘掉那些机子上的内容。仅此而已,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办法帮助他们。(2)侧重口语训练教学。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是社会交往对人们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了解别人,介绍自己,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无论是择业面试或者是走上工作岗位,对大学生来说,口语表达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作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个重点,把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大学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从教学内容上,课时安排上给以充分保证。(3)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拓宽《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容量。多媒体技术大大提高了教学信息的容量和宽度,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直观问题。为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这种学习渠道,给学生学习《大学语文》提供巨大的资源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4)坚持并积极推进课内授课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布置课外阅读的重点书目,并要求做读书笔记。另一方面,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学习。在教学中,随时留心学生们的需求。记得在上课时,投资理财专业2010级的卢欣欣和崔汉平同学向我请教学习书法的事情,我把他们找来,让他们向学校团委申请成立一个书法社团,组织一些爱好写字的同学来共同学习,我利用每周三晚上义务为他们教授书法知识。(5)精讲多练。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中,就要改变讲得多,练得少,理论多,实践少的做法,加大对应用能力训练的力度,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组织多样生动的实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掌握应用技能。例如,笔者教授《应用文写作》课时,每一章节内容,我都有一张练习纸,根据应用写作文体来设计内容(格式+模拟场景),练习前我先给学生开个头,然后学生们根据我的格式思路往下写;同时鼓励学生把多年的语文知识好好运用与发挥,给好时间,当堂完成,当堂批分,按要求表现好的学生多加分等。
3.更新评价。《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打破常用的考核方式“一次考试分优劣”、“重期末、轻平时”的做法,应确立一个新的评价标准,比较全面地测试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语文课考核的方法要遵循一个原则:突出平时,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平时成绩要力求占到学生总成绩的70%左右。此举才有利于改变“临时抱佛脚”式的应试考试模式。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中,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直面挑战,建构基于实践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院校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才是一条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朱玲.谈大学语文的定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5).
[2]彭庭松.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08,(5).
[3]陈厚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理论的发展及中学语文教学面对现实的反思[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易敏.关于大学语文改革教学的调查报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巧虹.谈谈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6]艺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2,(4).
第一,文学理论和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理论是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文学理论指导的语文教学活动是苍白无力的,是肤浅的,大学语文教师要时常关注新的文学理论信息,阅读有关的文学理论书籍,更新完善自己已有的文学理论知识体系。大学是一个新思想相互碰撞的地方,是一个学术研究的高地,大学的语文研究必然会触及到大量的文学评论,面对文学评论方面纷繁复杂的学术争端,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独特的评判能力,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学评论角度,不能一直被已有的东西牵着鼻子走,要给学生以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
第二,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
教育学系统地揭示了教育领域里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表现等,教师学习心理学,有利于准确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便于师生沟通。正如一个缺乏坚实古文基础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考古学家一样,没有深厚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功底的教师,很难成为优秀的教师。语文教师除了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娴熟精通之外,还需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理论,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第三,专业技能。
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不仅包括大量的语文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掌握,还包括操作技能的具备,如普通话、写字等。在此意义上来说,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普通话的要求要比其他科目的教师要高,钢笔、粉笔字、毛笔字的书写也比其他科目的教师要高。有人说,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像播音员和主持人那样富有魅力,而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甲等。可见,普通话水平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是多么重要。在普遍使用PPT代替板书的今天,语文教师要谨防写字功力的下滑。
第四,文化视野。
语文是一个基础科目,大学的语文同样如此,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其他科目服务的,为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的养成服务的。因此,教师不应该只关注读写技巧这些比较突出的语文知识,应该放宽自己的视野,丰富各种其他的文化知识,比如说字画的鉴赏知识、文本的历史背景知识、信息知识、时尚文化知识、创意文化知识等。
二、大学语文教师文化养成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语文教师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更是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此意义上来说,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教师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文化传播、审美教育和师生沟通。首先,利于文化的传播。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是教育他人的资本和前提。在“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教育理念早已升级为“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长流水”的今天,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渊博的知识以及良好的品行。文化的积累就好比是种子,没有种子怎么能播种?又如何去收获?其次,利于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美学原理和法则,结合教材中的课文来塑造人的教育。教师的文化素养在审美教育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有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做基础,教师才能顺利开展高质量的审美活动。再次,利于师生沟通。当今信息时代,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修养,具备文化敏感性,以自己丰富的文化涵养、多元的文化价值判断作为师生双方的纽带去联结和影响学生。
三、大学语文教师文化养成的途径
第一,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就必须依赖于读书和学习,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成倍的吸收书中的精华,有助于教师提升和凝结教学艺术和教学经验。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读书习惯,而且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首先应该善于读杂书,特别是读专业之外的书。大学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关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法律等诸多方面的知识。鲁迅先生就建议读杂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其次,应该养成边读书边做批注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一生治学的经验之谈。无论是哪一类的书,都要写读书笔记,只有这样,当向学生推荐或者学生询问起来时才有把握向学生们介绍这本书的内涵及自己的感受。
第二,保持较高水平的师识师能
师识师能,即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这属于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师的知识主要包括对文学常识、文学理论的掌握、文学创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再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库,丰富自己的涵养。语文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以及汉字的书写能力,后两项是语文教师特别要重视的,也是区别于其他科目教师的特殊要求,语文教师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对于说好普通话和写好规范字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教师只有保持保持较高水平的师识师能,才能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
第三,提高文化学养
文化学养是指有丰富全面的文献方面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对文献和相关书籍资料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有着丰富的期刊、图书等文献资源,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和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理论修养。大学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积淀才能在课堂上厚积薄发、应用自如。不仅要研究诗词歌赋,还要研究野史奇谈,不仅要读十四行诗与神曲,还要细品《悲惨世界》和《堂•吉诃德》。
第四,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
一个语文教师不应该将自己的精力和学术视角仅仅放在语文课本上,应该拓宽自己的视野,将对知识的追求延伸到其他相关领域。知识是相通的,没有哪一个科目是独立而存在的。当一个教师在其他的相关领域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就会扩大知识范围,增长自己的独到见解以及文化储备,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的吸引力。现在大学中的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比如说研究易经、佛学,擅长毛笔字、国画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培养人文情怀,陶冶情操,同时也给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第五,参加学术研究活动
学术研究是大学教师的必修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寻求自身的突破,并且还能丰富整理已有的知识,对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大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大学的语文教师大多都有自己的主攻领域,有的是古代文学、有的是当代文学、有的是古代汉语、有的是现代汉语,还有的是美学、语言学、写作学等。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同人文学科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学术研究,相互推荐优秀书目,拓展彼此的学术视野,启发综合研究的思路。具体来讲,大学的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综合学术技能,就需要积极组织和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学术活动,例如参加全国大学语文研讨会、发表大学语文研究的相关论文、编写大学语文的教材等。
第六,培养文化敏感性
关键词:高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09-02
艺术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由于学生常年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在专业课程上,致使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这一点体现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就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学生无论日后成为艺术家,还是合格的基层艺术文化工作者,都需要相应的人文素养,大学语文课程势必要承担起这项重任。
目前,全国多所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与进行情况参差不齐,大部分院校的情况令人担忧:有的院校认为学生不喜欢,已经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有的院校把大学语文课程从必修改成了选修,还有的院校大量缩减大学语文课课时。市面上大学语文的教材多达几十甚至上百种,令人眼花缭乱,各个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与不足。各校的具体情况又不尽相同,教师也无所适从,难以选择。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大学语文课程要在高职教育中发挥其重要性,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更要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并塑造其审美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为己任。那么,面对现实情况,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就势在必行。我院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从设想到规划再到落实,历时两年时间。下面笔者谈谈这次课改的心得体会。
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课,建国前已在各大学一年级大学生中普遍开设,建国后一度中断,直至1981年才重新开设,随后大学语文被列为大学本、专科必修及各类自学考试必考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大学语文课程有双重性质: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大学语文绝不是简单地罗列介绍文学名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深厚的思想内涵,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构建其新的世界观。
文学与艺术密不可分,艺术类学生今后大多从事与表演相关的工作,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与特色对他们的艺术演绎至关重要。试问如果不深刻理解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阐发的人生与宇宙的哲理,想象不出该诗如梦幻般空的景色,体会不出游子与思妇的思恋之情,又如何将该古曲演奏得淋漓尽致呢?所以,在高职阶段大学语文担负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我们也把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定位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
教学思路的大胆创新
大学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无外乎是介绍文学名篇,历时一学年,教学的顺序要么以文学史为主,要么以专题为主。这种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未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足够重视,很多学生认为这与中学语文并无差别,戏称为“高四语文”。再者,既然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大学语文的终极目标,那么仅靠介绍数量有限的文学名篇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联系当今社会现实,大学生信仰缺失、责任感淡漠,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大学生自杀、道德沦丧的现象,如果在校期间能够很好地落实人文素养教育,相信上述现象只会成为个案。大学语文教学如果是成功的,应该使学生具备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并使每个人的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都达到和谐状态。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由此可见,人文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院把大学语文教学分为四个模块,两学年完成。每个模块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各不相同,这四个子模块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大的系统,每学期侧重提高学生的某方面素质,最后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逐步深化的。
教学内容与教材的新设计
根据我院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专业特色,我们把大学语文的四个模块分别设置为:国学经典导读、唐诗宋词鉴赏、中国古代文化介绍、中外现当代名篇赏析。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中国艺术的大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源流、掌握中国文化的实质内涵,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今社会上掀起了国学热,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都呼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当今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财富急剧增加,背后隐藏的却是精神文化的日益荒芜,传统文化中重视礼仪修养、重视道德自律、重视集体大众利益、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四书五经的书目学生如数家珍,可真要是涉及核心内容,学生又是不知其所以然。国学的内容浩瀚如海,篇目众多,我们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周易》、《论语》、《庄子》、《老子》。在具体教学时不是仅仅选择其中个别篇目,而是采取导读式的教学模式。首先从宏观上把握著作的精神内涵和历史地位,其次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使之从中受益,再次让学生在课后有选择地阅读原文。以《周易》为例,我们在教学中涉及10个问题:(1)《周易》的性质;(2)《周易》的成书和编撰;(3)《周易》题解;(4)《周易》的一般概念和常识;(5)《周易》的内容;(6)《周易》的占筮方法;(7)卦的用处,解读乾卦、坤卦;(8)《周易》中的哲理浅析;(9)破解命运、超越凶吉;(10)《周易》之名言选录。
唐诗宋词鉴赏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诗词鉴赏不仅有助于理解作品丰富深刻的内涵,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通过此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丰富语言,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接触古诗词、理解古诗词、记忆古诗词,最后赏析古诗词的情趣与意境,欣赏古诗词的美。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既是名诗,也是名曲,同时也是经典舞蹈,在具体教学环节上,教师通过讲解赏析此诗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再结合他们各自的专业,让舞美系的学生画出心中的春江花月夜,让音乐系的学生用乐器演奏,舞蹈系的学生用肢体演绎。这样一来,结合了他们各自的专业,激发其学习兴趣,达到了双赢的教学效果。唐诗宋词的篇目繁多,我们不求全但求精,选择各大流派中著名诗人的经典篇目,再结合艺术学生的需求,重点放在美育的教学目的上。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中国古代文化介绍课程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历程,继承弘扬文化传统精华,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我们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了10个专题:中国古代的礼仪、婚姻制度、丧葬习俗、书法艺术、书籍制度、礼器、日用器物、交通工具、传统节日、职官与科举及饮食文化。
在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之上,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我们在第四模块为学生开设了中外现当代名篇欣赏课程。此课程的开设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作品的认真研读,掌握其要义与艺术特色,并提高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我们在选择所读名篇时兼顾到中国和外国的比例,选择了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课堂上教师就作品的要义及艺术特色进行评析,课后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量。学习本课程,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赏析文学名篇的能力以及养成良好自学阅读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意识到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稍差,学习持久性也有待加强,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契合,不能预期太高。我们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组织教师重新编写教材,降低难度。教材以讲义的形式印发给学生,每堂课的教学讲义现教现发,这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手段。在讲义中留有大量空白,让学生记录笔记和学习心得。每学期结束时,要求学生将一学期的讲义装订成册,封底要写上该学期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这一环节在期末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
教学手段的丰富多彩
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对学生而言,语文课应该是一种精神漫游。应针对不同的模块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学生如果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教师讲得就要稍微多一些;现代文、外国文学名篇,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容易,就要积极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以点拨为主。
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音乐、图片、朗诵等多种形式,形声并茂,音画同步,给学生以美感和新鲜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可向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同步的Flash诗文音乐作品。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了诗歌与音乐在情感上的交融共同性,将诗、画、乐、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形象生动地将诗文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深层的情感体验状态。此外,还可以走出课堂。如2010年冬天适逢北京大雪,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俞平伯的《陶然亭的雪》,在讲解文意的基础之上,教师带领学生亲临陶然亭大雪的美景之中,事后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学习热情高涨。
把讲座、演讲、辩论等形式引入课堂也是一种新思路,尤其是研讨式和演讲式教学,能够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锻炼学生的能力。在讲授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前,为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安史之乱前后的唐代社会现实,我们专门请历史教师做了相关讲座。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去赏析诗圣的作品,得到了学生的共鸣与呼应。我们在课堂上还就杜甫的人生价值取向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学生反映热烈。
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以往的考试形式是一张试卷定乾坤,这种做法不适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很难把一个学期学过的内容全部测验出来,更难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我们在这次课改中重在把握学习过程本身,加重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形式,比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为所学的诗词谱曲吟唱,舞美系的学生可以画出作品所表达的画面,舞蹈系的学生可以为作品配舞。这样一来,既使学生兴趣盎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此外,教师设置教学网站,把课堂上没时间讲的相关知识介绍到网站上,要求学生课后以跟帖的形式阅读、提问、写心得体会,最后确定学生的期末成绩。
加强课外延伸工作
人文素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大学语文也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仅靠课堂教育恐怕很难十全十美,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提升的选修课课程建设,形成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有机联系。比如,在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四个模块的基础上,可以开设一些诸如“明清小说选读”、“文学名篇赏析”、“西方文明史”、“文学名著与人生成长”、“影视艺术鉴赏”、“语言交际美学”等选修课,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并有针对性、计划性地长期开展系列讲座,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平台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我院的大学语文改革初见成效,学生反映良好。我院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人文性来明确课程定位,并从社会需要、生活体验及学生心理需求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兼顾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最终目的是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艺术人才,为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步高,何二元.大学语文教育与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陈洪,李瑞山.母语・文章・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陈庆元,温儒敏.中国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柯晓扬.悦纳与超越:高职院校学生人格陶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