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上课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道路工程;专业英语;线上教学;网络
一、背景
道路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但道路工程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又不简单地等同于两门课程相加,它在教学手段、目的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较好地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国外专业书籍和英文文献,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各个开设了道路工程这门课程的高等院校也一直在探索把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的方法,因为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了不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教育部倡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线上教学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便利,但在实践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本文结合道路工程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特点,探讨在疫情影响下的线上教学,为实现本门课高效有序的线上教学提供借鉴[1]。
二、线上课堂
“互联网+”是未来各个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对教育行业也同样如此,故对道路工程专业英语进行线上教学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将线上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去,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能力,改善他们的外文阅读表达水平,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所用课本和教师的教案就已经决定了所要学习的知识框架,但线上网络教学就使得这一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案,网络上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如果利用得当,将会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专业视野以及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把线上教学应用到道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来,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较大的区别[2]。这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上,也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备课、资源选取和课堂管理,这都与传统的课堂有所差异。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线上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与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不一样的是,教师和学生是不在同一个教室里。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扰[3],因为不能直接看到学生,所以接收不到学生的及时反馈。很多时候让教师感觉自己一个人在对着电脑唱“独角戏”。并且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约束更小。教师不能像平时线下课堂中那样关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更少。这对教学来说是不好的现象。并且线上教学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网络问题。在线上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网络卡顿延迟现象,这对教学过程的持续性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影响教学质量。
(二)课程特点道路工程专业英语一般开设时间较晚,一般都是毕业班才开设。这个时候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得相对较好了,但英语课程一般大二就已经结束。如果不准备考研或者英语四六级的同学,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接触过英语。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又开始学习英语,很多同学可能都不能一下子就适应过来。另外,很多同学的英语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特别英语是他们从小学到大的一门课程,学习了近二十年,很多都对英语有一种抵触反感的情绪在里面。道路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英语课程,还跟以往的英语课程不一样,词汇与翻译较难,还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吃力,这也跟不同的学生基础有关系。而且道路工程专业英语的任课教师一般都是专业课程的教师,对很多专业知识跟不上[4]。但通过采取线上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好网上的各种丰富视频音频资源,这能很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这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5]。做到在外语的学习中掌握专业知识,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提高外语水平,且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动态前沿知识,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交通复合型人才。
(三)课堂互动课题课堂互动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一个很关键的环节[6],英语更是一门需要开口说出来的课程。只会看,不会说,是“哑巴式”英语。我们这个专业的很多学生以后可能有出国工作的机会,土木工程现在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海外项目,很多大的工程都是在国外。这就更需要我们不仅能看会做,更要能说,架起沟通的桥梁。传统的课堂互动就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是比较被动。教师在线上上课的时候更需要掌握课堂节奏,更好地引导学生投入进来。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积极地与学生互动,邀请学生主动地阅读课文语句,布置任务让他们对课文疑难句进行翻译。这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口语水平,锻炼他们的胆量,也可以令课堂气氛更加活跃[7]。在提问的时候,因为不知道教师会叫谁回答问题,所以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需要集中注意力,避免出现手机或者电脑在放着视频上课人却不在旁边听讲的情况,这就类似于一种特别的课堂点名形式。
三、课后线上答疑
线上教学的一个很重要部分就是答疑,道路工程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知识点零碎,并且很多课文内容翻译都会涉及到专业词汇和术语。这对于学生们来说确实比较困难,所以当有同学上课走神或者其他原因没听课时,就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和课后复习[8]。传统教学时,大学教师与学生的课后沟通特别少,这一现象特别普遍。其中一个很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跟老师接触交流的机会少,很多课程在结课后,甚至出现了学生不知道任课教师姓名的现象。因此,就算学习出现了问题,也很难及时解决,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答疑解决这一问题,来弥补网络教学的不足。学生们通过QQ、微信或者教学平台留言等多种联系方式,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教师约好时间,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来统一解答。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同一个问题不用多次重复进行答疑,还能让教师对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做到心里有数,从而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调整和改善[9]。
四、作业课后作业是学生们用来巩固学习拓展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10],教师也需要利用作业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道路工程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因为其课程特色和对专业培养的重要性,必须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进来。在布置作业时,应更有针对性。可以安排学生制作相关段落的PPT,然后经过对比,挑选做得最好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对每一个同学来说,能被挑选到课堂上进行讲解是一种荣誉,学生在完成相关作业的时候,会特别认真用心。且在课本后面也有相应习题,每次学习完课文后布置课后作业练习,在下次上课的时候进行复习。这样,每个同学都深度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在讲解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口语和胆量,同时还掌握了PPT的各种操作,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有裨益。
[关健词]:激发 学困生 兴趣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的学生兴高采烈的来到学校,而初二的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以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启蒙学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础差异,且与其它学科联系不大,就象百米赛跑一样,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都是我的新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同一起点,同一教师同样教学,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象历届学生,努力争取成功。”列举最近读过的一些其它学科很差、而物理学得较好的学生来鼓励“学困生”,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上新课前采用几个典型的实验把学生带入学科的大门,在上课时对学生说我们先来看两个魔术,然后将一个用插头接好的电灯插亮,故意在线上上好“引言”课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困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上此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留下一个很松的接头,轻轻一拉就不断的冒出火花,然后问学生谁敢站在地上用手直接来把这个线头接牢,此时再用手轻轻拉动电线,使接头不断的昌出火花,增加紧张气氛,过一会看看没有人回答再说:“教师敢“,然后故意装做很害怕的样子,手要触到电线又立刻缩回来,反复两次,最后很自然地把线头用手直接接牢,用胶布包好,然后再三警告学生这个实验目前大家绝对不能做,是有生命危险的,到学了安全用电以后,大家知道注意事项就可以做了,然后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让学生检查一下是不是普通的杯子和纸,然后装满一杯水,把纸放到上面,再问学生,杯子倒过来后纸会不会落下,水会不会流出,让学生议论一会后,再做出倒杯纸托水实验,此时学生都会发出赞叹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和喜悦,这些直观的演示,可激发“学困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高涨的情绪,为新课的讲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成功体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使成功的体验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有兴趣才会主动,然而学习兴趣的持久取决于成功的体验,着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兴趣就是花少量的时间得到一个好成绩”。一般说来,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销蚀原来的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测验中试题的易中难比例尽量简单些,使“学困生”也能得到一个好分数,并且每次考试后不纯看分数只要看到进步都要进行表扬、鼓励;平时上课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如在讲长度测量时可让他们回答,长度的主要单位是什么?长度测量的工具是什么?2米等于多少分米等,他们回答后说这些也是今后检测的内容,你们能回答出很不错,这些问题在中考中也会出现,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用“肯定、承认和赞扬”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用“一个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的单一性关注,采用多元智力理论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从而多几把尺子,开发学生多种发展潜能,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困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马克吐温说:“我能为一句赞美之词不吃东西”,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便却反映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他人的肯定、承认和赞扬,只要不是过份的吹捧,人们听了都会心花怒放,赞美之词如同照耀人们心灵的阳光,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说明他上课时很专心,他勇敢大胆,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如有一次学生在室外出黑板报,上课时才匆匆收场,他是一个学习较差但粉笔字写得很好的学生,我看了一会说黑板字写得不错,比我写的还好,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行行出状元嘛,后来这位学生学习开始认真起来,一个学期后成绩大有起色。慷慨地赞美学生,让学生开心,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时时提醒自己就能做到。
四、以名人学习的曲折经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大科学家学习的曲折经历,在平时我就注意收集学生较为熟悉的伟大物理学家的学习历程,如爱迪生曾被学校教师一致认为是一个笨蛋,智商太差,不是读书的料,他在班上读书不到三个月就被学校教师一致通过让他退学,他失学后通过自学最终成了发明大王。爱因斯坦读小学时除了物理外其他功课成绩都很糟糕,被同学戏称为“憨直农夫”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了。他们的学习也是经历了曲折和失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管任何人都会遇到曲折,关键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有些同学虽然现在很差,但将来说不定你就是“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但要成功同学们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
五、以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少,教师在生活中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习了物理知识,也掌握了生产技能,使即使升学无望的“学困生”也能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讲授密度应用时,可通过计算水的质量是多少?从而引出农田喷雾器上标识8L、10L、15L的含意,若要兑农药千分之几应怎样计算放药量。在讲扩散和温度关系时,可引入腌菜时放盐为什么好长时间才有咸味?而炒菜时放盐后一会儿就咸了?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在冰箱中储存蔬菜、瓜果为什么要加保鲜膜?
六、重视实验课教学,以一些典型有趣的实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七、精心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困生”与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翻转课堂 视频 食品 课堂
引言:
2000年,美国Maureen Lage等在论文《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中介绍了他们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翻转教学”的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绩,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翻转课堂式”或“翻转教学”的名词[1];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 的化学老师 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 开始使用视频软件录制PPT并附上讲解声音,他们将录制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为缺席的学生补课,不久他们进行了更具开创性的尝试――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进行问题辅导,或者对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使用[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方法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并引起争论;在国内,曾经有类似的教学方法,但被冠以“高效课堂”,典型的案例包括1998年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所尝试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与当前的翻转课堂不同,这些模式中,学生并不使用微视频和在线做题,而使用导学案,课本和习题册[3]。
目前的翻转课堂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主要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这种模式的推动,要打破原有的由老师来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传统做法,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的评价机制。学生在跨校修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地选择观看所有老师的视频来学习,只要能顺利通过学习,就应该计算学分。这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翻转课堂的认识误区和实质
目前对翻转课堂的普遍认识是:视频取代面对面授课,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自主时间与教师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之所以叫翻转课堂,是将过去的“讲课”通过微课、视频的模式由学生在课堂外完成,而“课外作业”却被拿到课堂上共同探讨完成。但是对于成功的翻转课堂教师来说,以上的做法还不能够代表实质的“翻转课堂”。关于翻转课堂是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还存在争论,翻转课堂的常见误区包括以下几点:
1.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现代的家长、同学一听说翻转课堂,第一个念头就是在线视频,其实富有成效的面对面互动学习活动才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核心价值;
2.用视频替代教师:视频不能替代教师在翻转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即使是名师的录制视频。
3.在线课程:在线视频相关的知识点、作业、练习,是为了充分考察学生的吸收效果,不能用在线课程这样的方式表达翻转课堂,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方法。
4.学生没有教师指导:学生不但有老师指导,能得到更好地指导,翻转课堂是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模式。
5.学生整堂课都盯着电脑屏幕:在线视频都是比较简短的,甚至几分钟、十几分钟,强调的是知识点的浓缩和集中。
6.学生孤立地学习:很多人认为翻转课堂模式的学习,学生没有社交和互动,事实上,在跨校修读的过程中,可以随意发帖提问,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且都能获得个性化教育。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多年前人们就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但并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多大的冲击,而现在的翻转课堂却倍受关注,这是由于跨校修读翻转课堂模式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教学视频是知识点的浓缩。萨尔曼?汗的数学辅导视频,以及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的化学教学视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都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应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学生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教学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形式,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及个性化学习。
同时,用于翻转课堂的跨校修读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最大的不同在于,视频中不会频繁出现教师的头像、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等严重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镜头。
2.学生重新建构学习流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提供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课堂上通过各种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3.复习检测方便快捷。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每一个视频后面紧跟着的作业和练习,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根据自己情况反复观看。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也能及时通过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跨校网络修读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
三、《食品工程原理》教学实例的优缺点
优点如下:
1.打破传统教育学生认为“课程枯燥、提问式互动”的痛点。
2.课程质量方面有所改进,集中了不同的师资力量,是一大突破点。
3.顺应“互联网+”形式下教育的机会,教育O2O互补模式,将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互补共存,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线下优质的教学资源最大化的在线分享。
4.实现个性化教学,对于传统教育的诟病在于,对待不同的孩子搞“一刀切”,教学、考试都是如此,这使很多成绩一般的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消化水平定制出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较之传统线下教育的模式,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利用大数据,使教师借助在线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授课。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IT新技术的变革,加上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改变,有望推出智能化学习系统。
5.建课老师、用课老师和学生是平台上的关键三方,这种模式很新颖,同时也有望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更多地激发教师线上主动性和责任感;翻转课堂是不是降低老师上课作用,新课老师不讲,课上主要讨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慕课专家吴志宏教授对此进行阐释:“慕课强调的是课前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它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并不是降低老师的作用,而是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6.通过提供手机app练题和知识点测评的“服务”,通过智能算法对学生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一对一智能出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如猿题库。
缺点如下:
1.最大的困难是学生执行力欠缺:从学生角度说,翻转课堂的模式是否真正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从老师的角度看:翻转课堂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答疑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在翻转课堂中,要求老师能够通过设问、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这对其职业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习惯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老师群体,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自身的转变。从家长、教学质量评价机构的角度看: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去量化?虽然有些家长及教学监管部门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了更加新潮的观念和更为开放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始终不变,就是如何量化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过去通过考试来为学生排名次,为老师测评,但在素质教育观念影响下,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对于翻转课堂来说,要翻转的不仅仅是教与学过程中的顺序,相对应的还要有最终的效果评估机制。
翻转课堂虽然将学习的掌控权给了学生,但是应该看清目前中国学生的情况:不擅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这两点直接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效果。
2.某些建课方将线下授课内容和模式直接复制到mooc平台,比较粗糙,需要针对在线教育的特征做深入的资源整合;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要求老师创建教学视频,这对老师借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是一大考验。个人经验,做一个视频至少要花3个小时,做视频是对老师来说十分耗费精力的一件事。
3.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与平台交互的门槛高,需要经过较多次数的使用培训和适应,耗费时间。
4.在线教育存在明显的被动性,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至线上学习的动力不足,分为两种极端,1/3―1/2的同学非常喜欢也相当积极,总有1/6―1/5的同学没有兴趣(即使课堂面授也同样没有兴趣),这就导致了在线学习,很难在规定的时间所有人如约完成任务点,给作业批改、反馈、总结、归纳以及翻转课堂带来一定的难度。
5.学生在家看视频效果如何把握?回家看视频学新知识点,上课则不讲新课直接讨论,翻转课堂将教学由“教―学”模式变成了“学―教”模式,这对中国式课堂来说,可谓是“本末倒置”,因此也有一些教师、同学及专家提出质疑。比如,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能力有差别,学生做作业可以有书面显示,教师比较能把握学情,而看视频学习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6.该模式的互评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四、《食品工程原理》跨校修读(翻转课堂模式)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1.在线教育流程需要进一步优化,卡机、提交不上作业、提交后作业消失等现象时有发生;存在一定的作业互抄现象,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点。
2.要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很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和习惯。实施“翻转课堂”,必然要打破自己和教育环境之间原有的平衡状态,让自己处于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之中。
3.要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多数的教师对电子产品了解不够全面,平时使用电脑就是上上网、编写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等,其他的软件和技术涉猎较少。虽然视频平台可以是商业化模式的,但如果教师不具备与教学视频编制相关的系列技能的话,要推动“翻转课堂”改革是很困难的。
4.要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实施“翻转课堂”,最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课堂上的时间。课堂的对话和讨论,需要教师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课堂讨论所带来的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
5.做好角色转换。首先,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教、授角色转变成引导角色;其次,学生的角色更加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和必要的主动性,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主动性,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无法进行,必须需要学生的主动操作和主动思考;
五、总结
跨校修读中的在线学习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微视频及匹配知识点的练习题和作业题,老师把讲的内容、知识点编制成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以外自己看,这种自行观看微视频的最大好处就是形象生动、方便记忆。并且,学生在家里看的时候可以自己掌控节奏,不断地看、反复看。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在课堂上直接教学,老师需学进度与要求,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而跨校修读中用视频的形式在课前让学生先去看,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充分全面地起到了预习的效果,是个性化教学的体现。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可以使老师能够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互动交流、自主思考,课堂上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学生,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提高了老师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和认识。
目前,通过对《食品工程原理》跨校修读结合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及探讨,发现,每一门课都可以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学,但是每一门课都必须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 曾明星,周清平,王晓波,国民,董坚峰. 软件工程专业“翻转课堂”云计算教学平台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08):26-31
[2]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04):46-51
[3] 张明坤.杜郎口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教育的思考[J].教育求索,2010,12:26-31
一、基本情况
我们这次考察了德国的法兰克福、亚深、特立尔、巴登和斯图加特等地,考察了那里的部分大学(黑森州教育学院、卡斯卢尔大学、慕尼黑大学)、中学(欧洲联合学校)、电教管理部门(巴符州文化部)和企业(全球较大的电教公司:斯玛特公司)。以下重点介绍我们进行考察的几个单位:
1、亚琛欧洲联合学校。学校所在的亚琛市位于德国最西部,毗邻荷兰、比利时,所谓"金三角"地区,一般称欧洲区域,这是学校名称的原由。欧洲联合学校是一所非公立学校,在德国是很特殊的学校。
对于在早期进入职业教育,后来改变选择,需要完成高级中学培训任务的学生来说,欧洲联合学校是恰当的选择,这所学校就是这样一所面向再教育的学校。对于完成10年中学教育,进入双轨制职业教育的学生,4天在学校上学,1天在工厂工作,可以通过在联合学校实习,然后取得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也有从欧洲联合学校升入大学的非职业青年,一般是十年级学生,因为欧洲联合学校的毕业证书等同于高级中学毕业证书。
学生一般入学要接受入门学习,以班级形式上课,学习规定课程,德文、英文必须学习,法文、西班牙文、荷兰文,还有艺术课、社会学、历史、地理、哲学、国民经济学。在数学自然科学领域学习数学、信息学、物理,也可选学宗教。
考试通过进入第二阶段,分为两年四个学期,可学感兴趣的专业进一步学习。不喜欢的课程也可以不学习,这种学习比较难。两年以后报考高级中学证书的学习,可以是全日制的,也可以是在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在职又有深造愿望的学生特别有利。
对于想来学校读书的学生,学校也提供预科学习。如:毕业很久的学生,通过预科学习班,学习德文、英文、数学,插班也可以。如果已经工作了,其中的一些人想获得大学入学资格,可越过初级阶段,直接进入主要阶段。
高级中学毕业要有外语基础,他们特别重视外语学习,插班生一般要接受外语测试,测试西班牙或荷兰文后,方能学习。
语言教学中,他们大量采用了电化教育方法,用软件和INTERNET进行教学。
Giesbrecht校长说,运用电化教学方法,使教学变得灵活。他强调说,每个人的愿望、要求,可能是不一样的,10个小时在学校面对面学习,其他时间在家学习,称在线高级中学。目前德国有七所这样的学校,明年就有正式的在线高级中学。
SCHUMACHER女士认为,多媒体教学有两个目标,一是让学习者获得同网络打交道的能力,学习鉴别网络内容:二是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这样就需要学校有校园网。以支持网络学习、视频会议、所有电脑必须配置一致,和企业网络一样复杂,学生通过WINDOWS或LINUX学习,所有电脑都装有两个系统,连接中央服务器,有一台(服务器)上网,学生在家里可以学习教学内容。网上有信息课内容,学生在教室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学习网络运用,寻找资料,建立个人网页等等。
SCHUMACHER女士认为,市场上的软件很难应用于教学,对于学生自学还不太适用。因此,在教学中他们用互联网资源上课时,一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都有学习主题,学生先在网上查询资料,然后交流学习成果。学校建有光盘库可提供学生查询资料。
在德国每个州都有主域服务器和相应网站,有不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作者的著作和作者情况的内容,有可听到朗读声音的诗歌网站,可选择欣赏。
2、卡斯鲁尔大学多媒体中心
卡斯鲁尔大学位于卡斯鲁尔市中心,在校学生15000人,是一所工科大学。该校信息学院(信息系)在德国处于领先地位,在该学院申请读信息系的中国留学生就有2000多人,但是目前该系每年容纳学生只有400多人。(Deussen教授80年代是中国XX大学特约顾问教授)该多媒介中心建于96年,学生总数2500人,信息系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是卡斯鲁尔大学所在州的虚拟大学,有六所大学参与此项目。Deussen教授介绍说,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建立基于网络的教育系统,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节约培养成本。其具体目标是:
建立卡斯鲁尔多媒体信息中心,把所有的图书馆和计算机联系起来;
通过多媒体方式支持教学;
支持在职教师的培训;
把虚拟大学的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去,使卡斯鲁尔大学成为教学港。
该校目前应用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支持、协助,远程教育正在研究之中。学院目前建有一间多媒体教室(约80平方米左右),新建教室准备全部采用无线上网。
3、德国西南广播电台(SWR)电视教学部。
西南广播电台(SWR)由法国占领军建于1946年,从15人到今天1500人的规模。西南广播电台(SWR)是德国的一个公共电视台,电视台每年投入20亿马克,来自德国国民每个月交纳的每部电视机的33马克费用,其广告收入只占6%左右。
西南广播电台(SWR)是德国电视台所属的十个地方电视台之一,由SWR和斯图加特电视台合并,位于十个地方电视台之二。每年制作1600小时节目,主要是娱乐节目。
主管多媒体的Hauke先生介绍西南广播电台电视教育栏目开办的情况:
西南广播电台的电视教育栏目的教学内容由电视台和地方教育部门共同制定,学校协同制作,全部是义务性质,节目以电影、DVD、CD形式制作。旨在通过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在一起重点探讨了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电脑是否是可以提供所有的信息万能工具,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如何协调教与学;软硬件问题及学习的地点以及在教与学中,媒体、环境的可能性。教与学在多媒体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比较特殊的,除了传统传播知识的作用外,还有以学习结果为目的的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老师要提供解决方法及说明和练习。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师给学生一个具体方案模式,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方法。
老师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中,作用扩展了,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不光是按进度学习,还要求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要很强,自己制订计划,自我决定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学生会获得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了解问题和进行探索。个人决定学习时间、内容、目标,也离不开合作学习方式,还要求有综合学习的团队。访问巴登-符腾堡州教育部,该部官员介绍了情况。
巴符州是德国十六
个联邦州之一,有1000万人口,中小学生150万,教师数10万。巴符州年度预算600亿马克,其中100亿用于教育。
州教育部下辖六个部门,分别负责教师培训和再教育、学校建设、学校组织管理、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青少年事物和体育以及欧洲事务和媒体等。
州的教师继续培训学院按照州的要求,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学院和州教育和课程设置研究所密切配合,使教师及时了解到教育发展情况。
媒体管理委员会主任霍克介绍课程中利用多媒体的情况。从84年开始该州中学以上就要求有信息学的介绍,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原理、技术基础、在学校计算机室开展教学。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学校教育也发生了变化,不光是技术方面,也包括开展教学,也包括把电脑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课程中。
霍克先生认为,电脑本身不是目标,它只是工具、方法,同黑板、粉笔一样都是工具。
电脑知识的普及是最大的挑战,不是财力。并非是要多好的设备,主要是教师的培训,教师、教育学和电脑信息学是两个桥头堡,后者主要是工具,这是教育学上的问题。资源建设采取把教师自行开发的,愿意提供成果的,可向州政府直接要求经费,州政府可提供更多的设备支持。这些资源都放在州教育服务器上,州已经支持了2300个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各学校都设立了工作站,来支持教学。也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软件学习内容,包括印刷品、声音、视频及计算机作品。多媒体教学不光应用在某些课程,而且应该在所有的课程中应用,除了专用的计算机室,还希望在教室设置学习岛。
最近州和地方达成协议。2002年地方政府要为学校教室配置电脑投资1亿马克,州也设立了特别计划要有5600万马克资金,州用于教师培训和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建设,在电脑养护方面州投资了3000万马克。研究所正在开发州教育网站,希望找到一些好的模式。
霍克先生强调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庞大的任务,需要时间,多媒体真正成为采用的方法还需要很多时间。财政、师资、都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时间,它要和学校发展同步进行。
二、有益的启示
德国历史上的三次国家振兴归功于高质量的教育,德国是教育兴国的范例。目前的德国教育体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反法西斯改造”和结构调整,逐渐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和继续教育等。
按照德国宪法《基本法》的规定,国家负责监督整个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鼓励私人办学。国家实行九年普通学校义务教育,柏林和北威州为十年。对此后不满十八岁的年轻人还规定了三年的非全时制职业学校义务教育期。
与其它西方国家相比,德国的教育体制具有下述七个明显的特征:
1、“教育管理多中心”和“多样化中的统一”是德国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
按照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德国16个州享有文化教育自治和自,主管各类学校教育。联邦虽设立了教育部,但其职责有限,高等教育原则问题由各州通过各自的教育部实施。各州在《基本法》的范围内独立管理及发展其学校教育事业,颁布专门的法规,包括:各级学校的设立、维护和发展;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学费和教材费的减免以及教育补助等事宜。由此导致德国各州的学校教育各具特色。为保证全国教育的统一性,各州文教部长组成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共同协商各州以及各州与联邦在教育制度和教育发展方面的合作;凡涉及变动教育标准和考试等问题须提交联席会讨论。该联席会在波恩设有秘书处。
2、小学后的“分流制”。
经过4年共同的小学教育之后,学生要分流到三类教学目标不同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理中学。这种纵向三分流的中学教育,具体为:主体中学毕业生主要是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成为技术工人。实科中学毕业生有资格进入各种全日制职业学校,成为中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文理中学毕业生则有不同形式的中学,因此,入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
3、“双元制”职业教育颇具特色。
德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基础前提条件之一便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国家和私人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的投入,使职业教育体系以其形式多样、注重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等特点闻名于世,为德国社会和经济各部门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
目前,德国约有30%的适龄青年人上大学,那些不能或不愿上大学的年轻人绝大多数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其中又以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为主(约为70%),也就是说,双元制培养的人员是德国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正因如此,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外界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4、德国几乎所有学校都是半日制的。
半日制学校一般早晨8点钟开课,通常到中午1点至2点钟结束。课后的活动大多是教学大纲以外的选修课。德国中学是世界上上课时间最短的中学之一,每年只有800小时;而法国是1040小时;西班牙是1300小时。近几年将13年学制缩短至12年,同时开始实行全日制上课,已成为德国基础教育改革最热门的话题。
5、德国实行普通与职业双义务教育制度。
普通义务教育从六周岁开始,年限一般为九年;之后是职业义务教育,直到满十八周岁成年为止,即凡是不在完全中学就读普通高中课程的年轻人都必须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或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职业义务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
6、高等教育
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68年。十九世纪,按照"洪堡精神"成立的德国大学更是以其教学与科研统一及学术自由等特点被奉为欧美各国高校发展的楷模。在经历了法西斯统治时期的劫难后,德国高等教育在二战后得到恢复和进一步发展。到1998年,全德共有高校344所,其中综合大学92所,师范学院6所、神学院16所、艺术学院46所,应用技术专业学院152所,行政管理学院31所、综合大学1所。目前在校生约180万。德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约占就业人口14%。高等学校绝大多数由国家主办,但国家也鼓励私人和民间组织办高等教育,并给以必要的指导和资助。德国1998年有民办高校75所。
国没有全国或全州的高校入学考试,13年制或相当13年制完全中学的毕业生,在其中学毕业的同时即获得普通大学入学资格。按各州达成的协议,高校有义务接受所有取得这一资格的年轻人上大学。目前有三分之一的适龄青年上大学,每年新生约25万人。
一般来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所学专业,但随着入学人数的逐年增加,不少专业已人满为患,导致某些专业不得不实行入学名额限制,这主要涉及医学、法学和心理学等热门专业。设在多特蒙的“学习位置分配中心”负责在全德范围内分配上述专业的新生名额。
那些没能上完全中学,而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有上大学的可能,前提是他们在职校毕业后还须上一年的职业高级学校,之后方可获得应用技术专业学院的入学资格。如今,应用技术专业学院以其学制短、学习内容实用性强及就业方便等特点吸引了许多具
有上大学资格的年轻人到此就读。
7、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事业近年来受到更多的重视,因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过程加快,大学毕业生在校时学到的知识可能在离校时业已陈旧。因此,德国各界的共识是,学校正规教育不应偏重传授知识,而应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知识社会要求。鉴于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德国政界目前正酝酿制定相应的法律,以保证这一事业的发展。
三、考察收获与体会
欧洲国家电化教育起步早,电教市场平均每年翻一番。德国80年代开始进行电化教育,电教设备的投入由政府给钱,大学、中学比小学开展得好。在信息技术中,他们做到三个重视、两个结合。即:重视培训、重视开发、重视应用。两个结合是传统教学设备和现代教学设备相结合,开展培训和远程教育与计算机宽带网和卫星教育网相结合。大致作法如下:
1、重视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尤其重视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培训。他们采用各种方式,如:各州教育学院组织分期分批的培训;教育部门与企业、与公司联合、与电视合,以便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目前,他们正在研究、实验利用网络和远程教育方式进行教师培训。
2、重视教育教学资源的研究、开发。州文化部(教育部)专门成立机构研究开发信息化教育资源,有行政部门与教育电视合开发的,也有委托企业公司开发的。大学专门设立科研项目进行数字化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对开发的成果统一收到州教育服务器或州教育学院服务器上供各学校使用。
3、重视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黑森州教育学院让所有教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输入到服务器中,建立了统一的标准化形式,以利资源共享。欧洲联合学校进行的"坦德姆"教学法(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交互教学的实验)在德国学校中比较普及。卡斯卢尔大学把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实验的成果与平时的课堂教学内容相整合的作法也颇受师生赞赏。
4、教育是政府行为。德国学校的硬件装配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投入,软件及资源建设仍是政府投入,资源由教育服务器在统一的技术标准格式下管理,免费供教师、学生使用,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
5、德国在发展信息技术的同时,同样重视投影仪等常规电教媒体手段的应用。考察中所到之处的教室配备的投影仪等,教师都在使用。
德国的电视节目中,经常播放一些适宜中、初等教育的内容,建议我国应引进一些这样的节目。德国的电视台是“BAYERN”,台标是“BRX”。
在电化教育考察中,我们体会到德国人在几个方面的观念较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体为四个方面:
一是时间观念强,德国人非常遵守时间,计划几点钟开会、参观,准时开始,会前准备充分,介绍情况只是有关人员参加。二是法制观念强,德国有4000多项法律和法令,司法组织分工细,专业性强,有普通法院、行政法院、福利法院和财政法院等,从官员到群众都按法律办事,未见行人、汽车闯红灯。三是质量观念强,德国重视产品质量,工艺精,包装好,有不少产品是世界名牌,经济效益好。四是开放观念强,国家之间可以自由往来,商店自选商品,自觉付款,大学没有围墙,塑像、画像到处可见。当然也存在不好现象。如:男女青年在大街上公开吸毒,女孩抽烟现象严重等劣迹。
四、思考与建议
德国电教虽然起步早,但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目前,有关领导的重视程度和一些学校的硬件设备还不如我国的一部分学校。学习德国的经验,有以下建议:
1、关于投入问题。电教设备、教材建设需要大投入,德国主要由政府投入,我国国情虽然与德国不同,借鉴德国的经验,我国的电教投入也应以国家拔款为主,多渠道进行筹集,包括政府制定优惠政策。
周末,难得清闲。清如照着镜子,发现白头发又长了出来,不由自主地感叹起来,人这一辈子真可谓是弹指一挥间,一晃就四十岁了,如果能活到八十岁的话,半世人生已经过去了。
想到刚刚四十岁就要靠焗油来掩饰,心情不免黯然。清如轻轻地叹了口气,心里想,怎么能不老呢,美丽是需要精心呵护的。早生的华发,似乎在向清如昭示着青春的远去。
自从到了上海,每天的生活就跟打仗一样,节奏大大加快。
清如说学校是第一战场,家里是第二战场。
每天,闹钟把清如从睡梦中唤醒,简单洗漱之后,一面往脸上抹着玉兰油,一面往厨房走去,用微波炉热了面包和牛奶,匆忙吃几口,然后就上班去了。她必须在7点30分以前到学校,进教室上早自习。除了上课、批改作业,课间还要对学生个别辅导,到下班的时候已经精疲力竭。
在回家的路上,清如一边乘着公交车,一边策划着晚餐。下车后,跑菜场、做晚饭,振作精神投入第二战场。
儿子做完作业,完成了陪读任务第二战场才能结束。清如每天的感觉就一个字“累”。
有人说现在社会上的女人分三种,一类是有闲有钱的女人,傍着大款享清福,每天靠到美容院、商场打发日子;二类女人是有闲无钱的女人,虽然下岗了,坐在弄堂口搓搓小麻将,悠然度日。第三类女人,也是活得最累的女人,就是像清如一类的职业女性,既无钱也无闲。就像一只上满发条的钟,从早到晚忙得是四脚朝天,工作、家庭那一方面也不能耽误。清如每天都努力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忙得好像都丢失了自我,仿佛只有晚上睡在床上的那一刻,才能找回自己。
年轻时不知道生活是什么,那时清如觉得男人婆婆妈妈的缺乏阳刚气,不懂得找一个体贴的丈夫也是一种幸福。
办公室的张老师是女老师们羡慕的对象,有一个好老公,是那种新好男人,家务事几乎老公一个人全包,据说吃水果还要老公把皮削好。怪不得保养的那么好,四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就像三十几岁。看着人家,清如好像才明白日子也可以这样过。羡慕归羡慕,日子还得过下去。
一个家庭一种模式,十几年来形成的模式要想改变,只能是自寻烦恼。
丈夫苏成属于典型的大男子主义,最多饭后洗几只碗,其它的事一律不管。清如和苏成是大学同学,那时的清如以为只要有爱就可以代替一切,就稀里糊涂把自己嫁了。结婚后才知道光有爱情是不够的,婚姻是由诸多婆婆妈妈的琐事组成的。少女时代的理想呀、追求呀被婚姻这台机器碾得粉碎。
晚饭后,清如打开电脑,准备将没写完的教学案例写完,学校要开教学研讨会,明天是最后的交稿日期。苏成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说:“你再这样下去,我们就没法活了。”清如想,就洗个碗还怪话连篇,就赌气说:“现在才刚刚开始,希望你做好思想准备。”清如经常为这些家务事和丈夫怄气,在苏成的眼里,家务事就应该女人干,男人天生就与此无缘,男人是干大事业的,还美其名曰: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的支持。
男人在结婚之前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结婚之后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连洗几只碗也会废话连篇,难道真的是诺言如风吗?
古人曰,四十不惑。可是清如过了四十却越发地困惑起来。她经常思索着,爱情到底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爱,是不是真的像杂志上讲的,爱情的存活时间只有十八个月。可惜,人生不可能重新来过。如果能够重新选择,还会选择苏成?还会来上海吗?
二
小雨时断时续地下着,仿佛一个失恋的小女子不停的啜泣。清如站在窗前,望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心里暗暗骂道,这鬼天气。据气象小姐预报,最近北方没有强冷空气南下,所以云雨还要在这里徘徊几天。
冬天下雨,屋里屋外都是阴冷阴冷的,清如真的有些不习惯。
清如开始怀念起金城,在那儿冬天是不会下雨的,只有漫天飞舞的雪花。尽管外面是冰天雪地,可屋里有暖气,暖烘烘的。
清如第一次听说冬雨这个词还是在金城的时候,知道了冬天也会下雨。那时她听到了一首名叫《冬雨》的歌曲,哀婉柔美的乐曲,如泣如诉的吟唱,让清如把冬雨与浪漫联系起来,她想,在冬天的雨中散步,肯定充满了诗情画意。到那时,一定不要撑伞,让轻柔的雨丝,拍打在脸上,体验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不过,现在清如可没这份雨中漫步的心情。目前首要的问题是找一个合适的房子。刚才房东打来电话,希望清如尽快搬走,因为房东找好了买主,准备将这套房子卖掉。看看雨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清如只好拿着伞出了门,她想到附近的几家房屋中介公司去看看。
实际上清如住到这儿之前,已经搬过两次家,使她对居无定所这个词儿有了深刻的理解。刚到上海时,市教委和市人才交流中心为引进的外地教师举办了培训班,请了许多专家、校长来讲课,其中有一位知名度较高的校长在讲话中说,他所在的学校是上海市最早引进外地教师的学校,所以比较了解引进教师的生活,他说你们刚到上海,首先要适应上海的快节奏,其次,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中也许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接着他讲了他们学校有一位女教师,一个星期搬了三次家的经历。清如当时想,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的倒霉事儿。清如做梦也没想到别人的故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现在也在重复着找房、搬家、找房、搬家的故事,不过她觉得自己比起那位女教师要幸运,毕竟没有一星期搬三次家。
别看满世界都是房屋中介公司,要想短时间内找到价钱适中、离学校的距离又不太远的房子还真难找。清如转了几家中介公司,也没找到中意的。要么太贵,煤卫齐全的一室一厅也得要一千块一个月,清如觉得这笔开支太大。要么就是没有卫生设施的老式住房,没有卫生设施,整天在房间里放一个马桶,清如实在不能接受。
马不停蹄地忙了几天,终于找到了一处可以接受的房子,这是一间由废弃的校舍改的房子,所以价钱比较便宜。
搬完家,清如如释重负地长长的出了口气,总算暂时安定下来了。夜里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她想着金城,想着过去的同事,他们得知清如调到上海时,都羡慕极了,上海在他们的眼中就如同中国的纽约,令人向往。清如想,他们哪里知道我在这儿受洋罪,人们总是看到别人多彩的一面,却忽视了绚烂的背后意味更多的付出。
清如甚至怀疑当初调到上海来是不是值得,放弃了安逸和舒适的,一切从零开始。
三
清如自小生活在金城,这是西北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金城取自于金汤若固之意。清如虽然不太喜欢这里的春天和冬天,但从来就没有想过离开这里,即使是当年考大学的时候也是这样。春天的金城,有时会有沙尘暴,黄土弥漫的,到处是土腥气。冬天,空气污染严重,污染指数总是五级。两山夹一川的地形,使工业废气和取暖的煤烟释放不出去,天总是灰蒙蒙的,整个城市就像扣了个大锅盖。关于金城曾经流传过一个笑话,据说有一天美国人发现金城神秘地消失了,在卫星监视器上,找不到金城,引起了美国佬的高度重视,还以为中国人用了尖端技术将城市隐藏起来了,后来才知道是空气污染的结果。
清如的父亲是个上海人,当年响应国家的号召,支援大西北,一呆就是四十年。
能够回上海是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上海人的愿望,这种上海情结,是任何身居他乡的外地人都没法比的。因为,任何地方都无法取代大上海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上海在他们的心中不仅仅是故乡,是他们的天堂,是繁华与富有的象征。离开上海在他们的心中与古人充军发配差不多。尽管许多人在当地生活得很舒适,甚至是令人尊敬的,但是仍然难以割舍上海情结,他们会放弃宽敞的住房,哪怕是一家人挤亭子间天天倒马桶也要回上海,只要有机会。
每次回家,父亲就念叨着,谁谁家的儿子回上海了,谁谁谁全家都回上海了,看得出父亲对人家的羡慕。看着日渐衰老的父亲,清如决定试试,为父亲圆一个梦。
凭着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清如终于调到了上海。
那天出了火车站,清如感到有些茫茫然。上海太大了,大的让人发怵,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让她有点底气不足,本来方向感就不好,站在路口不知道该往什么方向走。看看前面有一个东方书报厅,清如走过去,问老板941路在什么地方乘车,老板右手往前一指,用上海话说:“前头,前头。”老板说了什么,清如感觉云里雾里的没听懂,不过还是沿着他指的方向走去。清如觉得好像到了外国似的,不就是中国么,怎么连话也听不懂了。
清如好不容易找到了伯父家,她先暂时住在这里,然后找房子。
这是一栋解放前的老房子,一进门就是凌乱的客堂间,墙壁上挂着陈年老油,地上摆满了煤气灶和四五张饭桌,每家饭桌上挂着一盏灯,屋顶还挂着几个吊篮,总体感觉又脏又乱。这里原本是清如爷爷一家人住的,现在变成了四家人住。
伯母领着清如穿过客堂间,来到后面的一间小房间,告诉她:“你就暂时和妮妮住在一起,房子小,没办法。”妮妮是伯父的孙女,上学去了还没回来。清如打量这间房,也就是七八平米,一张床占了半个屋子,听父亲说原来这里是厨房,后来人口多了,就把这里改成了卧室,外面的客堂间就变成了厨房。拉了会家常,伯母说:“你坐了两天车,累了吧?好好休息一下,我去烧饭。”伯父伯母就开始在厨房忙起来,清如要帮忙,伯母说什么也不让,清如只好看电视,只是老听见伯母叫伯父切咸蛋,清如奇怪切几个咸蛋怎么这么长时间。
吃晚饭的时候,客堂间里几家人家围坐在自家的饭桌前,吃着说着,叽里呱啦的,满耳的吴侬软语,清如觉得好像到了外国似的。清如压根儿没想到,到了上海还要过语言关,亲身体验到了中国土地之幅员辽阔、语言之繁杂。一边吃饭,清如一边用眼睛找咸鸭蛋,清如左看右看也没有看到咸蛋,就问伯父说:“刚才伯母为什么老让你切咸蛋。”伯父一听就笑了,伯母不是让他切咸蛋,而是让他尝咸淡,原来清如又把“吃”和“切”的发音搞混了。笑过之后,伯母说,你到上海了,就要学上海话,入乡随俗。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海人在一起,他们肯定会用上海话交流。当然大家跟清如讲话的时候用普通话,一转过脸自然又用上海话。
好在有一些父亲的基因,没过多久就能听懂基本会话。不过有时,上海话的发音在清如听来很相似,好像都一样,比如外孙和外甥,姓王的和姓黄的。办公室里有一位姓吴的老师,还有一位姓胡的老师,大家好像都叫他们“吴老师”,更奇怪的是,有一个姓夏的老师,人们也称他为“吴老师”。清如经常被“吴老师”的称呼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叫哪位。清如觉得有点儿像侯宝林的相声段子,因为胡老师、吴老师、还有夏老师,听起来都是“无”老师,也就是没老师。
来到上海清如觉得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全新的环境,一切都那么陌生。在金城,清如住的是三室一厅的房子,到了上海只能租房子,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有时清如觉得自己特没用,走在马路上,连东南西北也分不清,还要“阿姨”、“爷叔”地问路。虽说父亲是上海人,但离开上海几十年了,还能与这座城市有多少联系呢,有几个亲戚也是各忙各的,他这个上海人的概念已经停留在过去式上。
四
社会上好些人以为当教师是比较稳定的职业。现在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越来越多,工作自然也难找,许多人把中学当成就业的最后一块阵地。他们那里知道教师这碗饭是已经越来越难吃了,铁饭碗已经一去不复返,老师们捧着泥饭碗,惴惴不安。上海这些年人口连续呈现负增长,学生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合并,老师早就富余出来了。
清如所在的学校是区教育局人事改革的试点,学校已经连续三年实行了以工资总额承包为中心的校长责任制,合同是一年一签。在金城虽然校长也喊着要改革,但缺乏像上海一样的实质性内容。清如捧惯了铁饭碗,感觉一下好像从平缓的溪流掉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只有拼命扑腾,才不会淹死。
星期五下午两节课后,照例是政治学习时间,一般情况下都是全校大会。今天是星期五,黑板上早就写着开大会的通知,清如上完两节课,到了办公室放下课本,急忙喝了两口水,就往五楼会议室赶。清如一边走一边想,不知今天校长会不会扔重磅炸弹,清如每到这个时候神经总是比较紧张。
校长在会上先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工作,然后接着说:今年的招生形势不容乐观,与去年相比整个区的小学毕业生少了将近一千人,平均分摊到各个学校,我校今年至少要少招一个班。接着,校长加重语气,恳切地说,一个班呀,就意味着要多出九个老师,又一枚重磅炸弹。校长在开会时总会适时地扔出一枚重磅炸弹,当然校长在老师的心目中也会陡然高大许多。
老师们从表面上看比较平静,但是重磅炸弹冲击波的威力很快显现出来了。老师们的积极性空前调动起来,主动给学生补课,几门主课老师可以说是见缝插针。4点30分,下班之后,还可以看到老师在讲台上诲人不倦的身影。清如自然也加入了无偿补课的队伍,毕竟初来乍到,过去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要想在新学校站稳脚跟,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对于无偿补课,有人称之为自觉革命。大家都寄希望于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能种瓜得瓜,班级的平均分高一些。
老师们自觉地加班加点为学生补课,最满意的当然是校长,这说明校长治校有方。开始家长也很高兴,在铜臭遍地的今天,不用花一分钱,老师就给补课,当然求之不得。但不久,家长就不满了,你想呀,每个主课老师都补课,本来属于孩子的时间就不多,现在不就更少了,回到家要做许多家庭作业,11点以前别想睡觉。老师们都知道学生的精力就那么多,谁抓的紧,谁的成绩就高,所以都不肯放松。
不知是那位家长,心疼宝贝孩子,往教育局打电话告状。
清如中午去食堂打饭,看见食堂门前的黑板上写着大大的紧急会议通知。等清如赶紧吃完饭,来到会议室,已经有许多人来了。清如小声问旁边的赵老师:“什么事,召开紧急会议。”她可是消息灵通人士,赵老师神秘地说:“听说,家长告到教育局了,说学生负担太重。”果然,校长在大会上说,请大家把时间还给孩子们,从今天起全校按时放学。并让教导主任在放学后负责清校。
校长的话肯定要听,不听校长的话,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现在是校长负责制,校长的命令在学校里等于圣旨,惹恼了校长,小心哪天炒你鱿鱼。现在清如已经听到许多老师把校长不叫校长了,而是称老板。清如觉得这些人真会赶时髦。
补课风暂时停了,不过自觉革命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很快就会死灰复燃,真有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劲头,因为快期中考试了。老师们又开始分文不取地奉献开了。当然又有家长告状了,校长于是在全校大会上讲,希望老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对于校长来讲当然希望老师们卖力点,希望学校成绩在全区能名列前茅。因此校长说,没有家长告状,我就是近视眼,如果有家长告状,我就要拿放大镜看你了。清如听后心里感到不是滋味。
虽然,教育局一再申明不排名次,但每次区统考后,校长总是能知道本校各科成绩在区里排的位次。
按照常规,考试之后,学校总是要在全校大会上由教导主任进行质量分析,宣布全年级的平均分在区里排了位次,指出超过区平均分的是哪几个班,低于平均分的是哪几个班。尽管没有点任课老师的名,但某人教的哪几个班,大家还是心知肚明的。班级考的好的老师自然是心中欢喜,考的不好的老师,心里就敲起了小鼓。
清如教的班级这次考试成绩在全年级属于中等,清如松了口气,总算没白费功夫,凭良心讲,清如已经尽力了。她心想班级平均分没有倒着数就已经不错了,班里有几个孩子是多动症,上课时能做到不影响别的同学就不错了,成绩自然上不去。
校长最爱说的话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谁都知道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老师的努力要通过学生才能显现出来,清如想,让你来教一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清如虽然恼火这几个调皮学生,但也觉得现在的孩子也真可怜,整天被作业束缚着,连玩的时间也没有,能不厌学吗?
五
时间就像长着飞毛腿一样跑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已到初夏时节。清如在城市花园买的房子终于交房了,是一套复式结构的房子,这样把父母亲接来一起住方便一些。清如用分期贷款的方式买的,整个房子要一百万,首付是三十三万,可以说把他们前半生的积蓄全部花光。房子——意味着真正意义的家,房子有了,一颗悬着的心,可以放下了,清如自从来到上海第一次有了踏实的感觉。
星期天,清如、苏成和儿子欢天喜地的来看新房子,两口子策划着新房的装修,儿子更是楼上楼下地跑来跑去。
老师们都说清如是大手笔,还开玩笑叫她百万富翁,嚷着要百万富翁请客。清如笑着说,百万富翁不假,但不是富有的富,是负债的负,是百万负翁。
尽管一个月要花三千元还贷供房,但清如认为凭两个人的收入还款不成问题,所以才敢买了这套房。现在人们不是常说,用明天的钱来享受今天的生活。
这几天老师们都在议论着评选骨干教师的事儿,清如想,这星期的教工大会上校长对此肯定会作主题演讲。
星期五下午依旧是教工大会,清如刚找好位子坐下,就见校长表情严肃地走了进来。校长的面部表情总是这样,比较单一,给人的印象是庄严肃穆,高高在上,大概是想取得不怒自威的效果。看着校长这副模样,清如忽然想起了昨天的报纸上关于“老板”的词语新解,不禁哑然失笑。报纸上说总裁就是老是裁人,老板就是老板着脸,经理就是经常修理人。看来学校里的许多人把校长称之为老板也挺贴切。
校长向全校教师宣布,接教育局通知学校将开始评选骨干教师。
为了加大改革力度,教育局决定拉大教师收入的差距,根据教育局要求,要按教师比例评出10%的区级骨干,20%的校级骨干,区级骨干最高奖励为每人每月1500元,校级骨干每月比老百姓要多400元。校长宣读完文件后,接着说,大家会后将自己五年来的工作写一个小结,下星期二交给组长。另外为了公正,学校制订了考核表格,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工作如实填写表格。也许历来牵扯到钞票的事都比较难搞,更何况这笔钞票对于工薪族来讲数目不小,校长也感到问题比较棘手,所以校长开始做思想工作,他说,请老师们摆正心态,以大局为重,注意团结,今年评不上,明年争取。最后宣布,除骨干教师外,每个教师可以拿100元的从教奖,校长撒起了胡椒面,安抚人心。
清如对评选骨干教师有些不以为然,老师们已经够卖力的了,工作起来就像拼命三郎一样,干吗非要把人分个三六九等。
自从竞争上岗以来,表面上大家客客气气的,实际上暗中叫着劲,很多人悄悄印练习卷给自己的学生做,还叮咛学生不许外传。表面上每个年级都有备课组,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老师们往往为班级均分零点一、二分之差叫劲,其实均分差零点一、零点二能差多少呢,几乎没有差别。上星期数学单元测试,清如教的班比其他班高了零点二分,对面坐的刘老师就拉长了脸,好像清如做了什么对不起她的事儿似的,刘老师一贯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有一丁点好。背后还跟同年级其他数学老师说:“她年纪轻,精力旺,我们几个老太婆吃人参也比不过她,到最后我们都要被她拖死。”
本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比较紧张,现在又要评选骨干教师,简直是人为制造紧张空气。
这会儿清如越发向往陶潜“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向往那种与山、与菊、与诗、与酒为伴的洒脱。不再为生计而苦恼,没有世俗的纷争,没有为班级均分高低而产生的烦恼。
清如特羡慕那个能羽化成蝶的庄周,梦想着有朝一日变成美丽的蝴蝶,在大自然里做一个自由的翩翩舞者,不为别人,只为自己而舞。
学校门前是一块大型绿地,早上上班的时候,清如每天都要经过这里,步履匆匆的。许多人悠闲地晨练着,有练剑的,跳扇子舞的,有几个人随着西班牙斗牛士的舞曲亢奋的扭动着身躯,跳着交谊舞。在绿地中间有一群人打着太极拳,一个清瘦但很精神的老头,好像是这群人的头,每天穿着中式的黑衣黑裤站在队伍前面领着大伙打拳。整个绿地就好像是一幅动感的市民晨练风俗画。赶着上班的清如每每经过这里都要被这儿轻松的气氛感染着,特别想换一种活法,搞一个提前退休什么的,加入有闲阶层的行列,然后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再为生计奔波忙碌。清如幻想着有一天有了属于自己的花园,种上梧桐树和棕榈树,在树下放一把长椅,坐在上面读书,感觉一定不错。清如常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幸福,幸福就这样被她简化了。
考核表格发下来了,清如一看倾向性已十分明显,自己肯定没戏。上面规定担任校级领导可以打10分,中层领导比如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可以得7分,大大小小的“长”们多多少少都有分数。看着表格清如的心如明镜似的,谁能成为骨干,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平常那些八面玲珑的人自然少不了。清如想就是一年到头,也比不上那些大大小小的“长”们,因为费了许多功夫上节区级公开课才加2分,费了老大的劲参加区教学评优比赛,得个一等奖才加4分,当个班主任,忙个四脚朝天也不过4分。清如做好了思想准备,拿那100元的从教奖。尽管许多老师觉得打分的标准不合理,但没人公开表示不满,存在就是合理。
当然把这次骨干教师的评比看得很重的,还是大有人在。好多人开始努力争取,并且开始上下活动,评不上区级骨干,评上校级骨干也行,毕竟评上了每月可增加许多钞票。
关键时刻方显出英雄本色,像刘老师这样的人名利面前是决不含糊。好些人仔细地写着五年来的工作小结,搜肠刮肚地回忆着五年来自己所做的好人好事,比如从经济上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啦,谢绝学生家长的礼物啦,无偿帮助学生补课啦,等等,等等。工作小结中把自己写的跟雷锋叔叔一样。
骨干教师终于张榜公布了,榜上有名的自然心中窃喜,清如和大部分人一样,拿那100元的安慰奖。
六
转眼已经六月份。六月是学校里最忙的一个月。
首先,学期快要结束了,期终大考马上来临,大家更忙了,学生们不停地做着那似乎永远做不完的练习卷,清如也没完没了地批着这些练习卷,唯一的希望是大考时学生的成绩好一些。历史、地理等副课老师的课全被语、数、外三科老师瓜分完毕,三科老师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抓紧点滴时间,对学生轮番轰炸。
六月的忙,还有一层意义就是又到了校长跟老师们签下一学年合同的时候了。大家一边忙着手头的工作,一边等着校长的召见。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在这句话好像也可以套用到学校。闷热的天气,似乎更加重了人们的烦躁不安,不知自己是“升级”还是“留级”,校长说过如果所教的班级升级,而你留级了,你就该反思自己了。
人们也寻思着不知谁会彻底“下课”。当然,也有炒校长鱿鱼的,不过都是些小青年,清如真的很羡慕他们,年轻就是资本,在这里干的不顺心,可以重新选择。现在最吃亏的是中年人,改革对老年教师有照顾政策,大不了提前退休。而四十岁左右的人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若论照顾政策吧,靠边站,太年轻了。去应聘吧,岁数有些大,人家都要三十五岁以下的。按说清如也教了将近二十年书,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可是心里总是不踏实,有种危机感。
学校给每个教师发了竞聘意向书,清如觉得自己不是做班主任的料,就壮着胆子,没有在竞聘书中班主任一项上打勾。校长曾在大会上说过,是否安排做班主任要看学校的需要,但个人不在意向书上班主任一栏打勾,就是态度问题。
别看这天底下最小的主任,要想当好,也不容易。你得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才能得到认可。俗话说:三分工作,七分关系。
当好班主任,你得处理好十大关系。比如,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关系、班主任与年级组长的关系、班主任与教导主任的关系、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班主任与后进生的关系……首先你要与任课老师搞好关系,否则他们就会向领导讲,这个班有多差,这么差的班级能取得如此成绩有多么不容易,以此来表明他们工作有多努力。你也要与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搞好关系,否则工作再卖力,没人认可,也是白搭。学生家长也不可忽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疼爱至极,个别家长对孩子的话偏听偏信,到校长哪儿告一状,也够受的。
可清如就不会搞关系,她只会埋头教书,是那种老实巴交的人。这年月,老实人是什么,就是没本事。清如有时觉得自己挺失败的。
办公室里清如正在批着模拟期末大考的试卷,批着批着,心中掠过一丝惊喜,终于批到一个全对的了,再一看名字,不由地摇了摇头,心里想肯定有标准答案,一个平时在及格线上下徘徊的学生怎么会得满分呢,更何况后面的两道大题有比较大的难度。她把试卷抽了出来,放在一旁,准备下课后找这个学生谈谈。心里想,现在的学生真是鬼精,不管什么样的练习卷答案都能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