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数据与财经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对于数据处理方面的挑战
由于数据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而且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给财务数据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数据处理方面。数据以飞快的速度增长,对存储空间的要求越来越大,同时对能源的消耗以及对存储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要求,除此之外,企业在大数据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除了要收集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数据外还要确保数据的处理不会出现错误,例如对于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等,因此对于用来存储数据的空间的大小要求越来越大,使得企业在这个数据处理上面遇到不小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及时、准确、完整地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并且根据所得数据拟定一套相对较好的决策方案对于企业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例如2012年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陈尚义指出:“百度每天处理的数据量几乎有100PB,相当于5000个国家图书馆信息的总量。”如果从前面的一个数据“100PB”中无法看出数据的多少的话,那“5000个国家图书馆的信息总量”就应该很形象了吧,在这样规模的数据之下,现有的存储空间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办法对飞速增长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因此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是非常严峻的。
2.对于数据安全方面的挑战
由于数据的数量太大,因而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有效判断,从而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大数据”的理论依据是“数据都是事实”,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没有人能够保证所有的数据都是真实的,这就有可能导致企业收集到错误的财务数据,一旦收集到错误的财务数据,给财务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依据就是错误的,从而使得企业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
除此之外,虽然是大数据时代,但是很多数据都是涉及隐私的,例如与个人或者企业财产相关的数据。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所涉及的隐私数据就比较多了,如何确保所收集的这些数据的安全性,是企业所要面临的问题。从国内对不良数据的扫除中就不难看出,数据的安全性一点也不容乐观,例如在2015年360安全检测平台扫描各类网站共231.2万个,其中出现安全漏洞的就有101.5万个,快接近于扫描网站的一半,并且这只是单单一个安全检测平台扫描的,假如这些出现安全漏洞的网站是企业进行重要数据存储的网站,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由此可见,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泄露是企业面临的另一大问题。
3.对于有用数据收集的挑战
大数据的到来使得信息量暴涨,给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难题,那就是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收集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用的数据!从2012年宣布大数据时代到来开始,数据的增长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而企业对于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手段还以缓慢的速度进行改进,无法赶上数据增长的速度,这就使得企业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去分析筛选有价值的数据时面临着无比挑战。并且,存储、统计并分析PB量级的数据所需要的成本是巨大的,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承受,要是分析、存储有用的数据还好,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存储了大量没有用的数据,而有用的数据只占一小部分,这就使得数据的处理成本额外增加了很多,这就使得数据的价值密度较低,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4.对于技术革新的挑战
上文提到,企业分析处理数据的手段跟不上数据增长的速度和方式,因此无法准确有效地从中获取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用的数据,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量级不是以前的手段所能够处理的,因此必须要对数据的处理手段进行革新,要研究先进的数据分析手段,创造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而使企业分析处理数据的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高,便于及时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效依据,从而使得企业及时做出有效的决策,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问题的思考
从上述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可以看出,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不仅非常之多,而且这些问题在当下来说是不容易解决的,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全方面的思考,去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下面笔者就根据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1.建设专门的、系统的、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创造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
从上述遇到的问题来看,最大的问题还是对于信息的处理。由于数据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企业所能处理的能力范围,所以企业无法高效率地从海量的数据之中筛选对财务管理所有用的信息,当然这只是针对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手段,因此企业必须构建先进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以提高数据筛选的效率和降低筛选的成本。对于这个问题企业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使各类的数据都能够集中在一个系统里进行处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方便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对比,从而得一套最佳的方案。其次,可以将企业各项信息到企业公共的信息平台上,通过设置访问权限给相应的工作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化,便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的收集与筛选。再次,为了防止数据的失效,企业不同部门之间要建立起交流沟通的平台,及时讨论收集的数据,以最快的速度对数据进行处理,防止因为时间的延长使得所收集的数据失效,同时为了使得信息的传递井而有序,必须得统一为各部门进行编码命名,以保证各部门都能够及时参与讨论。
2.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为了顺应大数据发展的潮流,企业必须培养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才能够将大数据这个“工具”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财务管理中来,据估计,未来几年里在大数据分析行业中会持续出现人才的空缺,也就是说大数据的发展速度远超过了对人才培养的速度。企业财务工作者要想在这个大数据的背景下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进行综合的培训,努力成为复合型的财务管理者。例如不仅要培养对财务的核算要求、对成本控制技能,最最重要的还要培养跨越财务思维的全局战略观,从而用长远的目光去制定计划,只有拥有灵活的思维和长远的目光,才能够适应大数据的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清楚,计算机和财经管理知识培养厚此薄彼的问题,构建了培养具有财经特色的计算机专业综合能力的知识框架。根据财经类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建立培养这种能力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合理课程体系。知识体系的科学设置将有效提高学生解决财经领域实际问题的计算机综合能力。
关键词:财经院校;计算机科学;综合能力;课程体系
0引言
当前计算机学科发生的巨大变化对计算机专业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历史上看,计算机学科发展早期,数学、逻辑、电子学、程序语言和程序设计是支撑学科发展的主要基础知识。20世纪60、70年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编译技术、操作系统、程序设计与程序语言、数据库系统原理等成为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20世纪80年代,并行与分布计算、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开始成为新的学科内容。近几年,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学科内涵和外延又发生了深刻变化,数据科学和智能技术在计算机学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前计算机专业教育应将这些变革性技术纳入其中[1]。作为财经类院校中的计算机学科教育,与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计算机学科教育存在明显不同。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具有鲜明的管理、金融和财经特色,毕业生大部分从事经济、金融、管理和会计等领域的工作。目前我国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学科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楚的问题,一些院校遵从通用的计算机学科培养方案,忽视财经类背景知识,而另有一些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财经管理类课程过多,弱化了计算机核心知识体系培养,这导致了学科重心严重偏移,名不副实。因此,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学科教育不能完全照搬综合类或理工类院校的计算机培养模式,而应该平衡计算机与财经两类知识结构体系的比重,结合当前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学科培养方案,实质性地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能够适合于各类应用领域,包括财经金融领域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1财经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综合能力
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学科毕业生大多从事财经和管理领域的IT工作,例如银行、证券、保险、咨询、IT公司、事业和政府部门等。这些工作需要的计算机专业综合能力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⑴计算思维能力[2-3]:形式化、模型化描述和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用计算机求解一个问题之前,程序设计者的头脑中已形成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处理逻辑和方法。
⑵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建立系统模型,分解解题步骤,分析并优化算法复杂性。
⑶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求解问题,设计程序执行过程,用软件或硬件实现。
⑷系统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从系统的全局看问题,利用软件工程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实现系统级优化。
⑸财经系统理解能力:掌握经济和金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理解财经系统的运作过程,特别是对其IT系统运作原理的掌握。学科基本概念涉及计算机和财经两个领域。其中计算机学科重要概念有:时间排序、空间排序、复杂性分析、安全性、一致性与完备性、重用等;财经学科重要概念有:稀缺性、机会成本、公平性等等;两学科的共有概念有:问题抽象、效率、分层结构、折衷策略、形式化模型、演化等。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这些共有概念对计算机和财经的综合能力培养意义深远。对这些概念简析如下。①时间排序。以时间作为参数,进行进程同步和资源调度,时间序列在财经领域中也应用广泛。②空间排序。表示局部性和近邻性的概念,可进一步分为网络拓扑和存储空间等物理性空间、软件的耦合和内聚等概念性空间。③复杂性分析。度量不同数据规模、问题空间和程序规模,是算法性能度量的重要指标。④安全性。软件和硬件系统在异常和攻击性环境下的安全性保障,如系统承受灾难事件的能力。⑤一致性和完备性。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和可靠性等概念。⑥重用。所采用的技术和系统可在新环境下继续使用。⑦问题抽象。对具体问题进行合理抽象描述,用之对具体问题恰当表示。⑧效率。对空间、时间、人力、财力等资源消耗的度量,在计算机系统和财经管理系统中均需重点考虑。⑨分层结构。在处理复杂事物和系统时,所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相邻层次之间交互,避免跨层操作。这种结构在计算机领域的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企业管理中的分级管理等方面应用广泛。⑩折衷策略。在多因素组合问题中难以求得最优解的情况下,通过多因素间的折衷方案获得次优解,这是求解现实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如算法研究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折衷,金融投资中收益和风险的折衷等。11形式化模型。对问题进行形式化、特征化、可视化,这是计算机问题和经济金融问题求解的最典型方法。12演化。系统对用户需求和周围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系统随时间演化或进化的能力。13稀缺性。表征资源的有限性,例如调度算法中的资源受限性和经济领域的投资组合问题。14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15公平性。在计算机中的进程调度和经济社会中财富分配方面的重要概念。要掌握这些概念,需要用到的典型方法有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①数学方法是指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推导形成解释和判断;②系统科学方法将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力争系统的整体优化。一般遵循整体性、动态、最优化、模型化等原则。
2财经院校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构建
计算机本科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构成。①普通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体育、实践训练等。②专业教育。学科基础、学科专业、专业实践训练等。③综合教育。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在财经院校中,加强普通教育中的“经济管理”部分,重视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培养。我国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4](简称“计算机教指委”)和美国计算机协会ACM[5]分别对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知识体系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例如计算机教指委将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知识体系划分为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共14个知识领域,132个知识单元,总计560个核心学时,其中的知识领域对计算机学科课程设置指导意义重大。本文将二者归纳总结成表1所示(前4列)。财经类院校需要学习管理、经济和金融方面的课程,因课时限制,无法全部覆盖计算机教指委和ACM推荐的知识领域。我们的思路是:计算机核心课程保质保量完成;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关系不够密切的知识可合并讲授。例如财经院校偏重于系统设计、开发以及数据处理等课程,因此可考虑减少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人机交互、信息安全、并行与分布式系统、软件开发基础等课程内容,将其基本知识融合于其他相关课程。例如,并行与分布式系统是云计算、大数据、C/S系统、B/S系统的基础,可在基于平台开发和软件工程课程中讲授。另外,增加了管理科学、经济管理和数据分析三个领域知识,以突出财经院校的特点,财经院校的知识领域分布如表1所示。
3财经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
知识体系只是一个学科的知识框架,而要实施这个框架需要合理建立该学科的课程体系。根据以上财经院校的知识领域,结合院校特色,本文给出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共同课、专业课、个性化培养课程、课外学习与实践等五个知识模块构成,可分为基础知识模块、背景知识(管理、经济学)模块、原理知识模块、技术知识模块四个部分。值得说明的是,与理工类院校相比,财经类院校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应重视开设实验性课程,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具体课程体系设置如下。
⑴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文史哲学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课程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概率论、数理统计、高等代数等。
⑵学科共同课。强调信息类专业的硬件、软件技术基础以及具有财经特色的管理经济基本理论,主要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字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信息系统导论、财务管理、运筹学、普通物理、计算机理论算法与复杂度等。
⑶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计算机基本理论、思路、方法和工具,主要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⑷个性化培养课程。从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长的角度开展,涵盖管理、财经、计算机多领域交叉类课程。主要课程包括:软件工程及实践、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管理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决策仿真、会计学、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ERP)、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会计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Web程序设计、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分析等。
⑸实验和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重视实验课程建设,建立综合实验集成平台,将学生学习的各阶段课程通过实验环节建立起一个有机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主要课程包括: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综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机器学习实验等。
4结束语
本文综合借鉴了ACM和计算机教指委对计算机教学的指导意见,平衡计算机和财经类课程内容设置,较系统地梳理了财经院校的计算机学科的知识领域构成,探索计算机和财经两个领域之间的共性概念和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经多年教学结果发现,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计算机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本文提出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及其课程体系,为财经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在今后教学中,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建立财经领域的问题库,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财经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锰,左建安,陈雅.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构建[J].图书馆,2015.4:90-95
[2]putationalThinkingandThinkingaboutComputing[J].CommunicationsoftheACM,2006.3:33-35
[3]蒋宗礼.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11-14
[4]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方向)专业规范.[2015-8-20].shtml.
关键词:校企协同;经管类专业;高职教育模式;优化;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作为培养实操型、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契机。然而,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经管类专业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一定能适合市场需要,而企业紧缺的人才在学校难以发掘。许多高职学生都是磕磕碰碰走上工作岗位,在工作中锻炼了几年以后,才能比较适应本职工作。还有一些学生通过几年的高职学习,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可是走上社会却发现,这些专业知识已经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的岗位上的实用性较小。上述悖论为高职经管类专业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学校投入不少、师资队伍优秀、家长学生重视,却培养不出市场需要的人才。高职经管类专业路在何方,应该如何进行优化发展?
带着问题导向,本文进行了经管类专业高职教育模式的优化研究。以校企协同为视角,主要论述了校企各自为阵对职业教育的危害,校企协同办学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优化建议,希望对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一、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模式优化的必要性
(一)校方实践经验不足
经管类专业同其他理工科专业一样,也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专业内容涉及到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营销售后、金融财会、投资融资等各个环节,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还需要掌握信息处理、大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业务知识,每一个流程都要亲自操作后才有深刻的体会。在企业中从事经营管理的人员,绝大部分都有一线工作经验,都是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因此无论小到快件打包,大到合同签约都有经历和体验。而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从学生转变而来,理论知识很强,但缺乏丰富的一线工作经历,也就难以指导学生完成具体业务的经办。
(二)企业教学动力不足
不少企业对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特别是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培养人才的功能了解不深,认为高职学生没有普通高校学生聪明勤奋,缺乏校企共建的动力。这些企业以追求利润为根本,较少参与教学等公益性质的活动,没有意识到高职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源优势,将会为企业输送巨大的潜在利益,因此也对职业教育缺乏参与性和责任感。与此同时,如果在政策方面得不到扶持和保障,那么企业可能不愿独自承担高昂的教育负担成本,企业可能少量地、专项性地支持高职教育,但难以形成长效机制,长时间地投入和参与办学。另外,企业忙于具体的生产经营,对教学的侧重性、针对性,学生的心理特征、职业需求等内容不甚了解,难以因材施教,因此对于培养人才这个周期性很长的工作缺少信心和动力。
(三)教学问题导向不足
高职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特别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要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适应力,具备财务、会计、金融、物流、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技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着重大变化,一二产业的比重下降,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提高,城镇化步伐随之加快,金融、商贸、文创、物流、信息、中介等产业蓬勃发展,电子商务、健康养老、人力资源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在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高职教育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新兴产业也没有在特色课程的设置上得到体现,这样的办学特点将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针对性和导向性都有待提升。
(四)学生专业能力不足
一些高职院校把工作重心放在招生上,注重“招得来、留得下”,而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为了节约成本,一些学校聘请校外老师授课,这些老师甚至是还没毕业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受限于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只能进行理论化的授课,难以承担起高职学生的培养工作。对于经管类专业而言,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远比书本上多,某些问题是经济、金融、法律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纸上得来终觉浅,按图索骥、照本宣科的学习,无法完全掌握经管领域的专业技能,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专业化的指导下实现。许多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缺少规划,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明显欠缺,这些也都是专业能力不足的体现。
综上所述,校企分离的办学模式造成了各种弊端,校方实践经验不足、企业教学动力不足、教学问题导向不足、学生专业能力不足,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职业需要,无法产生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给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都带来了困扰。只有采取校企共建模式,才能优化高职经管类专业办学模式,促进办学成功、企业成就、学生成才。
二、校企协同下的高职经管类专业模式优化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刻领会“校企合作”办学的理念。高职院校应认识到:在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中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关系到自身生存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应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关心和注重合作企业的发展并视同自己的事,并能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引领企业与学校开展长期的合作,能找到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共同之处;凡是有益于校企双方利益提高和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各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都可以先行先试;高职院校应将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和使命感贯彻于学校工作全过程和全方位,承担起相应责任,确保职业教育所做一切准确对接企业需求,让学校成为企业发展的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二)实现产学结合
德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共建举世闻名,德国的“双元制”从企业需求出发,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校企协同的基础是市场的需要,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师资培训和课程设置都应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选派教师到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实习,通过在经济管理一线的锻炼,迅速掌握专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重点需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丰富教师工作经验,为培养实用型的经管人才打好基础。同时,还要适时调整经管类专业的课程,增设切合经济新增长点的课程。特色专业是推动高职教育的动力,经管类专业规划上要以产业背景、岗位需要为基准,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特色专业要把握市场热点,在当前,电商运营、人力资源服务、物联网、大数据开发等岗位市场需求量较大,传统的学科设置中缺少这样的内容。高职院校就应当适应产业调整的需要,设置相关专业,提高与市场的契合度,实现产学研的无缝隙对接。
(三)进行订单培养
服务社会是高职教育的功能之一,应当以社会的需要做为指挥棒,培育市场热门的实用型人才。采取订单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的需要开展“私人定制”教育,定向培养人才。订单培养把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要求,直接与教学对接,根据企业人才规格“量体裁衣”,实现高职教育与经管工作的“零距离”。高职毕业生直接进入订单企业工作,实现市场供需有效对接,更好地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人才定制”不仅要考虑企业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职业发展。经管类专业应当将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从招生环节开始,制定详尽周密的培养计划,规划调整科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合理的培养周期,从校园“孵化器”中培养合格的高职经管学生。在此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要紧密沟通,根据企业的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避免教与学“两张皮”、校与企“两盘棋”的情况出现,以免使“订单”失效、联合培养流于形式、学生职业生涯受到掣肘。
(四)打造实训载体
校企合作需要平台,高职院校应当打造生产训练基地、孵化器这样的技术平台,提供良好的实际操作环境,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培养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与理工科专业不同,经管类专业不需要动用机器设备和流水线,实训载体的设置以虚拟平台为主,例如虚拟交易系统,财会信息系统,以及模拟的商业运营平台、数据处理平台等。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财经、计算机、数学建模能力,提升实训平台的培养层次。加强实训平台建设,由学校牵头,校企合作,由企业将经营管理模拟平台引入高职院校,学生在工作中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按照岗位目标要求,接受企业的培养和管理,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完成实训项目,在完成具体目标的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性想法也可以得到展示和发挥的平台,借助实训平台把新点子、新创意推行到实际生产环节中,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推动在产业调整中不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取得持续快速的发挥。
(五)建立反馈机制
校企联动的优势和不足需要及时总结,建立协同反馈机制可以汇总经验、汲取不足,适时调整行动计划。要建立校企联席会议制度,每学期召开例会,通报经管类专业的培养动态、获奖情况、实习情况,提高联合培养的效益。对于专题项目,及时召开分析会、总结会,由教师、学生、企业三方代表陈述协同机制下取得的成绩,以及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打算。对于“订单式”培养的人才,由企业反馈意见,提出人才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补充哪些经管类专业知识,补足哪些综合素质。对于校企联动的实训平台,由学生和教师提出意见建议,需要进行哪些优化调整,希望与哪些企业联动共建,平台的专业性能还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拓展。还可以邀请政府部门、经管业内资深人士、新闻媒体参与座谈会,为校企协同“问诊把脉”,支持校企协同的办学模式,将资源和政策向协办的经管类专业倾斜,对校企共建大力宣传,取得各方的有力支持。
(六)完善师资建设
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原则,逐步满足校企合作中的教学需求。为此,满足经管类专业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可从下面几方面开展校企合作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并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工作、考核和保障机制。依托校内人事分配规定、教师聘用规定等相关制度,建立并完善教师工作考评体系,科学考核教师赴企业培训或定岗实践或学习具体表现,将考评结果与职称评定、薪酬管理、职务升迁等相联系,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二是注重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鼓励教师参与培训和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专业教师专业素质。三是专业教师在职培训和引入校外符合双师型条件、博学善讲、有教师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准教师是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有效途径。这样,不仅能使教学需要得到满足,还能有效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三、结论
实行校企合作共办高职经管类专业的重点是找准两方利益,将企业的利益点与校方的办学思路相结合。在经管类专业中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任教,宣传企业的品牌,为企业培养适合实践需要的人才。通过企业的培训,丰富校方的办学经验,打造社会需要的实干型经管人才。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彤,黄一茜.高职教育教学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实践[J].青春岁月,2013(23).
1.1教学内容不合理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软硬件更新快速增长,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然而在现在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却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导致教学内容比较稳定、知识陈旧,教材和教学相关的软硬件环境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尤其是教学内容没有和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紧密结合,未能达到课程内容为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1.2课程体系与专业脱节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第二个学期理工类专业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文史类专业开设《VFP程序设计》,同一课程采取同样的教学大纲,统一学时。导致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切实解决专业的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堂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未能达到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
1.3教学方法简单
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是模式上,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但教学效果不够明显。没有采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模式,不能满足实现讨论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目标。
2教学改革
针对以上问题,依据“互联网+行动计划”,对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如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讨。
2.1课程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充分考虑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别性,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时、学分依据理工、经管、文法、艺术、师范等类别进行了区分设置。坚持从“工具论”上升到“方法论”,从单纯的“实用技能”转变为“思维训练”与“能力训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理念,以“互联网+”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互联网思维能力和解决专业问题能力。
2.2构建课程体系
由于“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行动的推进,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将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所有的专业共同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依据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的课程。理工类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财经管理类专业和文法类专业开设《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艺术类和师范类开设《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根据专业的目标,后继将要开设1—3门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师范类专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学专业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有关算法的课程、自动化专业开设有关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课程、制造类专业开设有关物联网技术方面的课程、财经管理类开设有关电子商务网站的课程。通过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的应用能力。
2.3教学内容改革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中,理工类专业课程内容侧重信息检索技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跟踪学科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经管类专业课程内容侧重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文法类课程内容侧重Internet基础与应用,培养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能力;艺术类课程内容侧重多媒体技术,培养音频、视频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增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开设的第二门课程应依据专业类设置不同的课程,为了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尤其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等有关的专业,探索与互联网+的实际应用问题,通过算法实现和设计满足专业需求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求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
2.4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案例来组织课程讲授知识点,以应用为主线加强能力训练和思维训练,坚持理论够用和注重算法实现的原则;采取案例驱动教学方法,在实验室进行互动教学,边讲边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巩固学习效果。课堂教学通过精彩教学案例带动知识点,讲、学、练相结合,实现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物联网等有关最新技术发展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最新应用技术,开阔了视野;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精讲”。针对专业不同开设的实验项目,如In-ternet实验、高级排版实验、PPT多媒体作品实验、电子表格实验、多媒体应用实验、迭代递归算法实验、二分查找实验、计算积分算法实验、数据库应用实验等项目。通过实验项目完成相应的案例,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采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方式,探索“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结束语
1.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
2.本科论文写作过程细化性分析
3.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
4.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探索
5.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从高校本科论文环节浅谈本科评估与教学管理
7.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8.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思考——以历史学为例
9.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创新性研究
10.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11.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形式与选题研究——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视角
12.本科论文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3.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4.对艺术类本科论文的几点思考
15.自学考试本科论文预申请管理系统设计
16.护理本科实习生毕业论文回顾分析
17.对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思考
18.基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导师制运行模式探索
19.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动因、困难及出路
20.跨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初探
21.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平议
22.本科论文的创新性与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23.金融学应用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以某地方财经高校为例
24.“全过程”本科论文写作中科学素养的培养——以法学专业为例
2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论文选题的分析和思考——以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论文选题为例
26.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因素探讨
27.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
28.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本科论文质量
29.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建议——以钦州学院为例
30.关于图书馆服务职能与本科毕业论文的几点思考
31.二类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外审制度利弊及对策浅析——以陕西榆林学院为例
32.中日化工类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环节教育方式比较
33.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
34.工商管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35.理工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36.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动机研究及其启示
37.略论大数据时代下本科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网络交互平台的工作机制
38.护理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撰写的相关态度和行为调查
39.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40.体育专业本科论文写作不应取消而应加强
41.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现实思考
42.以案例分析为创新路径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
43.论“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对当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
44.强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应用
45.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46.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
47.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索
48.关于提高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