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第1篇

【摘 要】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顺应了新课程的改革要求,真正践行“知识来源于生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回归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教育理念。通过对课程资源进行的创新和整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知识、社会经验的结合点的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课堂,使信息技术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发展的空间,使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贴近生活;培养能力;做法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一名培养信息社会合格人才的信息技术教师,在面临“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如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信息素养即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重点是将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从单纯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培养学生鉴别信息和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对其今后的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而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的责任。

本校部分孩子由于家庭经济的制约,他们只有在信息技术课上才有机会使用一下电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达成这一目标,这几年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摸索,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创新和整合,利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点我的体会与做法。

1. 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才会有求知探索的欲望,才不会觉得学习信息技是一件枯燥事,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

有些农村里的孩子,平日里很难有机会和电脑频繁接触,有的同学认为电脑很难学,一时半会是学不会的,而且有些偏远的农村学生在小学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到了中学是第一次学电脑。而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理论知识较枯燥、抽象。如果单凭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去教学,学生学起来容易困乏,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计算机教师的特长,充分利用多媒体加强对知识的演示,并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及背景材料。同时,对信息技术的一些概念与定义,则采用打比喻的方法,将生活中学生常能接触到的事物和枯燥的计算机语言联系起来,利用两者在功能上的相似性,进行类比,学生由此及彼,自然便有了深刻的印象。比如硬盘相当于人的“胃”,是用来存储东西的;主机相当于人的“大脑”,能够记忆,完成各种计算和处理任务;数据线就相当与人体的“血液”,用来输送一些营养物质;而“回收站”相当于家里的垃圾桶,用来存放垃圾,在垃圾没有真正倒掉时,还可以捡回来用。这样的比喻通俗易懂,便于他们的学习掌握,使他们不至于见到专业术语就头疼,无从下手。另外,我还指导学生把学生感兴趣的图片、 flas等在校园网上共享,开展兴趣小组,让学生主动上网获取所需信息,并学习 flas制作,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而在讲PowerPoint方面的知识时,我教给学生怎样插入自选图形,然后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合理的插入各种各样的图形,并加以修饰。将一些富有创意的作品广播给其他同学看,同学之间经过比较,其他同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学用结合,提高应用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说:七年级学生学了word的基本操作后,对于文字编辑、图片插入、简单图形的制作、艺术字的处理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新年来临之际,我布置同学们利用word制作一期“红红火火迎新年”的电子小报,同学们兴致高,上网查找资料,下载图片,设计自己迎新年的版面。版面要如何设计才漂亮,图片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如何放?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运用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再通过问老师,问同学,这样就学得较牢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单是复习计算机知识,而是在应用信息技术为日常生活服务,并不断地获得了生活的成就感,使信息技术教育日常化、生活化,大大激发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再比如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网查找资料的方法后,对于“5月12日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我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的搜索引擎,查找地震的相关信息: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发生的情况、救灾的情况、地震中自救的方法等等。学生很积极的参与,通过不同网站的信息,分析、探讨、总结、归纳。不仅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一些知识,也学到了抗震救灾的一些相关知识,并深有感受,国难当前,我们虽不能到前线帮助灾民,但我们捐出我们的零用钱帮助灾民,好好学习,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3. 体会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提升教学主题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回归生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而信息技术回归课堂,就是指信息技术教学要以人为本, 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借助生活经验学习信息技术,通过实践掌握信息技术,最后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增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的能力,为今后的人生奠定基础,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学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原则。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师范语文;师范生;人文素质

1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高校师范是培养教师的基地,而教师的个人修养会影响着无数的学生,因此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比其他专业院校的学生要求更加严格,其他专业的素质教育影响的是个人,而师范生的素质影响的是多数人。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包含一般道德和职业道德。一般道德是指在生活中,要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在个人修养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工作认真,生活勤劳节俭,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工作中与人为善,团结他人,能够诚信谦让,大公无私,尊重他人。职业道德要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来影响和引导学生成为诚实,正直的人,在工作中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出身或者智力因素来歧视他们。在言传的同时,更要用身教来引导。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方面。身体素质要做到勤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身体健康,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要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像抽烟喝酒,彻夜上网或者打麻将,这样不仅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也违反了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多与人沟通,具备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会因为生活挫折就一蹶不振,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专业知识是自己所从事的教学专业的知识,这些知识仅仅依靠学校学习的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才能做到“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要准备一桶水”这样的境界;教学技能是教学的技术和方式,技能没有统一的模式,全靠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创造相应的方式,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创新意识。文化素质是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师在掌握自己专业的同时,还要掌握相应的跨科知识,像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法律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涉及每一门学科,在当前网络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还要掌握熟练的信息化知识,这样才能满足教学需要。

2师范生的人文素质结构和素质教育的意义

2.1师范生的人文素质结构

师范生的人文素质结构主要由人文知识、道德品质、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和心理教育组成。人文知识包括哲学,中国文学史,中外历史、地理、文明史、科技史和伦理学,除了这些必修科目外,还要学量课外知识,这样才能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道德品质包括传统道德和职业道德,传统道德包括我国的儒家思想,尊敬长辈,爱护他人,诚实守信,具有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等。职业道德是指在工作中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将学生培养成有礼貌,讲诚信,有高度责任的高尚人才。审美教育包括广义的审美和狭义的审美,广义的审美教育是指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狭义的审美是指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美。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艺术方面的学习,像通过美术、音乐、戏剧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来增加生活情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心理教育是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来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掌握了心理学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也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来解决教学中的矛盾,帮助有心理隐患的学生解除烦恼。心理教育是培养人格教育的重要环节,完美人格不仅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和丰富的学识,还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才能勇敢面对。

2.2师范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掌握,是具备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而高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因此在培养师范人才的同时,要将高素质放在首位,让这些教师用自己的素质去教育和影响下一代这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对于教师而言,具备多种人文知识,看问题就是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避免单一化。教师的工作和其他专业不同,面对的是具有思想的学生,这也是因材施教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今后的从业者,将和上世纪的人才要求大不相同。上世纪培养人才是单一化,掌握一项技能后,可以依靠这种技能生活一辈子。但新世纪这样的方式和社会发展不相符,在学校学到的技能,很可能在人到中年就失去了效用,这就需要每个人都要掌握综合性知识,才能在生活中不断学习新的技术。而综合性知识需要长期积累,这就要不同阶段的教育长期进行综合性知识渗透。能做这项工作的只有中小学教师,因而教师自身具备综合型人文知识就至关重要。

3师范语文教育与师范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3.1语文中的人文素质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不仅因为它是母语的载体,还因为语文具有综合性。在语文教学中,涉及到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还有关于艺术方面的知识,如诗歌、戏剧、美术等,更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语文中的人文知识和专业的历史、心理学不同,语文中的这些学科知识大多蕴含在文学作品中,通过阅读来体会,具有“寓教于乐”的效果,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故事情节,比直接陈述更加让人容易接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习人文知识,通常更容易理解。像勇敢面对挫折,如果要阐述这个道理,就会显得晦涩难懂,但在语文中,通过诗词,散文的体现,让人感受到这种精神境界。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赤壁之战的追思,抒发了对周瑜的敬仰。再联系到苏轼的生平,他有周瑜的才华,但一生蹉跎,到老也无所建树。造成这种境遇,并不是苏轼的过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最后,那句“一樽还酹江月”既表现了他的无奈,也表现了他的豁达。就这样一首词,不到一百字,却和历史、政治、心理学文学都有关联。这就是语文的综合性特征。道德教育作为单独的科目,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做到有气节,有民族情怀,从专业层面上很难达到。但从语文中的文学作品中却能将这些思想渗透到学生心灵中。像儒家经典中的的《论语》、《孟子》通过一些小故事说明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一些文学作品中,通过诗歌、小说歌颂了气节、责任感的可贵。心理学也是这样,通过文学作品反映的,比直接传授的印象更深。像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通过稳重例举的古人事迹,充分诠释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这些世纪不仅给了司马迁力量,也给无数生活在困境中的人带来了希望。这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强的重要依据。

3.2师范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的方式

利用语文教学来培养师范生的人文素质,主要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写作中来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课文中蕴含的人文知识讲解分析给学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阅读方式是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反映人物情感,以及一些创作方式来突出故事情节和蕴含的道理。掌握了阅读方式,就可以方便学生自己阅读。课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补充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可以涉猎到其他人文知识,像中外文学作品,中外历史,这些在课堂学到的都是有限的一部分,大多数需要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来完善。比如文学作品中的名著阅读,课文中只能选择一个章节,完整的作品还需要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体现,写作需要将平时学过的语文知识投入到运用中,也是学生性格、爱好的重要体现,每个人在写作中都要反映自己的人格特征。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写作来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活动,可以针对性地对这些不足做出补充。教师在写作方面,要让学生放开手脚,写真事,说真话,这样才能发现学生真实的内在情感。让学生写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能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道德观念。除了要求讲真话,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无论是写自己身边的事,还是写想象力丰富的诗歌或者小说,都要用到各种人文知识,像历史知识,地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这样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去学习这些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写作,教师要在评论方面给予真诚地鼓励和帮助,在评语方面要真诚地和学生交流,鼓励他们抒发真实的感情,摒弃大话套话,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只有个性鲜明的人,才能成为有担当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丁钢,李梅.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J].教育研究,2014(11).

[2]郝佳.高师院校师范生人文素养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投资心理学;证券市场;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132-01

一、对证券投资者进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

投资心理学对于证券投资来说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应用的,因为证券投资的心理学其实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在投资中的具体表现。证券投资者所投资的工具是流动性很强的金融工具,而不同于商品经济领域的投资行为,后者所遭受的心理波动明显小于前者。如果经济稳定增长,投资收益也是稳定的。然而,随着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证券投资者的投资损失在投资心理异常症状越来越突出,过去由于通讯工具和人际关系的限制,投资者心理异常无集中爆发或者被掩盖,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不正常的负面因素,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论述如下:

二、证券投资者的心理症状分析

(一)投资者早期症状分析

我们专门跟踪了某IP地址固定的股吧发帖言论,该人士在早期发言中完全正常,从基本面和技术面对自己看好的一证券品种发表看法,在下跌到一定阶段表现出镇静,比如认为下跌是属于“庄家”洗盘,投资者应继续持有,公司没有发生变化。但随着2009年很多热门个股上涨,该人士持有的品种却出现大幅下跌,而且下跌表现为毫无理由和反弹的趋势,这属于典型的系统风险和恐慌性下跌,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此人开始在股吧对他人进行辱骂,将其他网民做为攻击对象。从发言时间来看,帖数超过正常人的作息时间,一直持续到凌晨,并且反复的灌水和发表“口水贴”。但总体来说还没有出现心理异常,只不过是将上网发帖作为精神寄托。

(二)投资者中期症状分析

其实这时候投资品种的上涨是最好的心理治疗药方,但由于股市在2009年和2010年中整体表现仍然属于弱势市场,许多品种表现为漫长的阴跌,随着反弹一次次的失败,心理异常者出现更加失望的情绪,往往在暴跌后的收盘中出现新的过激言论。我们对此请教了神经学科专家,他们指出医学上分析是右脑前叶处触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强迫症使然,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抑郁症”。为什么一只股越不涨,患者的亢奋性语言会增加?专家表示这仍属于患者认为在虚拟世界的假想敌已经败退,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条件反射,并且股票的横盘会给患者造成要大涨的强迫性压迫,从而进一步促使病情加重。

(三)投资者晚期症状分析

此时应注意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激反应或犯罪行为。这往往也是伴随证券市场的多度下跌带来的极度失望反应。由于“该涨不涨”的次数越发频繁,往往市场仍然出现接二连三的利空,投资者账面损失几乎达到原来投资金额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这时候从收市到晚间,患者反而出现兴奋现象,在电脑前进行“分析”后进一步认为是“庄家”故意捉弄股民,而事实是证券并没有上涨,因而失望情绪加剧。甚至开始手舞足蹈,见人会出现攻击倾向。

三、通过网络地址的跟踪访查和治疗手段的实施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应主要应用投资心理学的原理和医学辅助手段对投资者进行心理疏导并配合医学治疗,其中,网络心理治疗利用医患的特殊人际关系,应用投资心理学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理论指引

根据投资过程中的“少数定理”,能够获得成功的总是属于少数人。因此,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并非爱好风险,也就是说其实不存在风险偏好者和风险中立者的划分,因为人们并非厌恶风险,而是厌恶亏损。所以在投资学理论和心理学分析上应该假设起一种桥梁,也就是用反向投资方法去指引证券投资者的实践,并设立一种方向投资学说,以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成功率。这是正面方式,也就是预防或者补救方式,反面方式则仍需进行以下综合治疗。

(二)过程实施

为了更好的通过环境分析排查病因,我们找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认识该投资人的人士,他们均表示患者在生活中其实性格孤僻,不爱说话,这就说明了网络也许给了该类患者解压的一种方式,但并不等于可以治愈病情。为此,我们要求患者家人陪同实施以下治疗措施:第一,可服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包括文法拉辛、胺非他酮;第二,建议热门证券论坛实行网络实名制,配合治疗患者网瘾症,目前各大城市医院正在进行治疗网瘾门诊,应在家人陪同下进行治疗。第三,多进行户外活动,暂时远离股市。患者在很多情况由于生活事业的挫折感会加重病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是最好手段。鼓励多参加现实生活中的演讲和交际活动。因为生活中忙碌的人应该没多少时间上网,也就是说,网络提供了内向的人疯狂说话的机会,所以此人实际在生活中冷漠孤僻,生性多疑,人格反应呈现有时抑郁,有时狂躁症状,但外表看起来正常。也就是说,最关键的还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俞文钊,当代经济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第4篇

由于我国教育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了充分挖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应该把生活实例带入到小学数学,从而将抽象的数学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数学的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生活实例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回归生活,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了解知识的来源,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实现全方位的发展。通过对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生活实例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太少,单一讲解书本知识,学生缺少实际应用能力,下文从小学教学实践出发,对生活实例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1.生活实例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数学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做什么,都与数学具有紧密的联系。以往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公式的讲解和练习做习题为主,却很少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导致学生的数学知识并不缺少,缺少的却是实际应用能力。

1.2培养学生的??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时代能够不断的进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创造能力,就会停滞不前,落后挨打。培养和挖掘创新能力需要具有合适的环境。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为主,将数学教学的空间局限于小小的黑板上,而放弃了广阔的天地,这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增强生活实例在小学数学中应用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提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将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地以生活中的实例对其进行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索、交流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1.3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有动力去了解,去钻研,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将学习当做是娱乐的重要形式之一。增强生活实例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将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搬"到生活中,使其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学习,又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中生活。

2.生活实例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实施

2.1生活实例在小学数学数字内容、课堂形式、课后作业三方面的应用形式:

(1)生活实例在数字内容上的应用。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融入生活实例,寻找生活元素和数学的最佳结合点,有利于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

(2)生活实例在课堂形式上的应用。以往的数学课堂形式都是老实讲学生听,然后做。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更不利于创新。因而,可以将课堂从教室搬出去,进行是外教学,从生活实例出发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也扮演一些角色全身心地参与其中,这样能够巩固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

(3)生活实例在课后作业上的应用。课后作业是一个加强巩固这一天所学知识的过程。但是巩固知识并不是一天巩固终身受用的,只有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了解了知识的来源,并知道了知识如何运用,才能让学生终身不忘。

2.2生活实例在教学用具上的应用。教学工具多种多样,但是长期接触一种就会产生疲劳感,因而将生活实例作为道具代替教学用具肯定会让学生耳目一新,记忆深刻。教师的教材是基础,将教材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是对教材的灵活应用。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与生活相近的学习内容易被接受。小学生具有比较固定的生活环境,因此教材中与其生活较远的内容会使学生感到陌生。

2.3创设多元的生活实例。情绪心理学表明:个体情感对认知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因而教育家们十分看重情境教学,在创设的环境中实施教学。小学生天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所设的情境会感到好奇,从而就有了学习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在这些生活实例中更认真的学习,也就强化了认知,即强化了他所学到的知识。最后在生活实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所需来进行调节,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就大大增强了。教学中应该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进行开放式教学,通过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来提高学生的猜想和实验能力,不断积累丰富的数学应用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使用丰富的实际案例来扩展学生的思维视角,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第5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个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使这些只有懵懂思想的初中生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状态,很多学校开展了符合初中生心理的教学,在遵循心理学的有效教学中使学生不断地发展自我,培养自我意识,减少青少年的不良心理,使他们能在阳光心态下学习。那么对于心理学在初中教学中的培养和运用主要有哪些呢?心理学在初中教学中有什么重要性呢?又要如何培养学生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到初中学习与生活中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初中心理学的课堂,让心理学在课堂中绽放光芒。

一、心理学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发现,近来,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地出现,所以学校为了使初中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应该将心理学引进课堂。在学生和家长当中,很多人都认为心理学在初中课堂中的作用性不大,甚至没有什么用处,家长和学生都一味的追求学习的成绩,尤其是主科成绩。很多家长忽视了心理学的重要性。心理学在初中学生中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一些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遇到情感、家庭以及学习上出现的极端心理,其中很多问题是因为家长和孩子沟通不好而产生的问题,有了心理学的辅导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在初中课堂上引入心理学科,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心理学在课堂上的有效教学

要使心理学融入到初中课堂和学生中去,就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心理学感兴趣,并且能将心理学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将心理学知识灌输到学生的思维中去,让他们自主思考遇到的问题。

1.案例讲解

教师在讲解心理学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案列去分析青少年的心理,让学生在聆听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融入自己。例如,一则案例: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的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那么学生就可以分析这则案例,教师也可以通过这则案例的有效点评来达到让学生认识心理学、喜爱心理学的目的。

2.心理纪录片放映

在初中学生中,很多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逆反心理特别的强,尤其是现在的初中学生,几乎每家都是独生子女,都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中长大,叛逆心理更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将知识剪切到实际当中,教师可以放映一些关于心理学知识的纪录片,让学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能正确的处理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不至于使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走到极端的角度。

3.谈谈自己

在课堂上,教师一味的讲解很难真正的走入学生的心里,只有走进学生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此时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们自己去分析,分析以后,学生可以从自身出发,讲讲当自己遇到一些心理或者情感问题的时候,是如何去抉择的,大家畅所欲言,最后大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进行相应的点评。这样教师能更好的了解当前学生的心理状态,也能更好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4.定期调查

在初中课堂中,心理学知识的讲解并不代表就能有效地对当前的初中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以及遇到的生活学习问题,教师可以定期的采用一些调查方式。一般来讲,教师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谈话法、侧方面调查、观察法等等。问卷调查方法和谈话法经常被教师们所采用。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学生学会了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当遇到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心理问题的时候,那么教师就要了解当前他们的心理状况,以便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问卷调查法可以帮助学生吐露心声,学生们不需要表达,教师就能很好的了解学生们的当前思想和情感。同时,对于谈话法也是非常实用的,在师生相处的状态下,学生基于对教师的信赖,会将自己遇到的情感问题讲解给教师,寻求教师的帮助。这样就能直接地帮助学生处理他们遇到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充当一个朋友、一个知己、一个指路者。如此,学生就能用一种更阳光的心态来解决当前遇到的棘手问题。

三、初中心理咨询站建立

在初中课堂中,教师经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传递着无限的心理知识,帮助学生在成长、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掌握自己的人生,但是课上的知识很难有效地对在学生发生心理变化的时候进行合理的解决,只有在学生们出现一些心理变化的案例中才能帮助他们,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诸如早恋、逃课、打架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也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学校最好成立心理咨询站。有些学生不愿意将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大家分享,也不愿意将自己遇到的心理问题和父母说,那么就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站来帮助自己。心理咨询站务必替大家保守秘密,学生才能真正的在这里得到心理帮助。

四、学会自我调节,减少忧虑

在经过课堂上的学习和实践以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遇到一些心理问题以后,就可以自我调节,减少生活中和学习中带来的烦恼,那么教师就要从侧面去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当中模拟一些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自我解决,学会有效的自我调节,在此之后,才能正确地处理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即使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能正确的处理一些心理问题。所以教师有效的模拟一些情景,让学生有个历练,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反馈

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教学,学校和教师都非常想知道学生们在遇到了哪些生活和学习问题及处理状态。为了对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学校组织对学生进行定期反馈调查。在一次家长会上,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询问。在询问中,教师指导孩子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为人处世,孩子能力提高了,就会像一个大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或者是考试失落的状态下,自己也能快速得到调节。原来很担心学生会出现叛逆心理,现在看来也不需要担心了。看来心理教学在初中学生中还是很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