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也称球麻痹,其发病率为30%~65%,主要由于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或与吞咽有关的神经核或核下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重者滴水难进,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不能进食者一律用鼻饲管来供给营养,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而且也影响呼吸,长期鼻饲可造成患者鼻咽部黏膜糜烂等其他不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常因并发吸入性肺炎、营养失调而导致病情加重,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2006年7月至今本科开展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以来,其中对40例分成两组,经过15天~1个月的康复训练观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7月—2010年12月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药物治疗加康复训练组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康复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62岁;脑梗死患者18例(其中包括脑干梗死6例),脑出血2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60岁;脑梗死16例(其中包括脑干梗死4例),脑出血4例。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

2训练方法[1]

2.1间接训练

2.1.1口唇、面颊部肌训练

让病人做张口、微笑、反复发“八、八、拍、拍”声、吹肥皂泡、鼓腮、闭唇、持唇的位置,持续5~10s,然后再恢复到原静止状态,每次训练5~10次,每日3次。

2.1.2舌部运动训练

舌做前伸、后缩、左右运动、上抬、抵后硬鄂、在口唇环绕,反复进行5~10次,每日3次。

2.1.3咽部训练

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

2.1.4咳嗽训练

有意识地进行咳嗽训练。

2.1.5 呼吸训练

(1)腹式呼吸;(2)缩口呼吸;(3)声门闭锁训练。

2.1.6门德尔松法训练

当病人吞咽时咽喉上提,让病人在上提拉时停止吞咽动作,保留3~5s。

2.1.7构音障碍训练

(1)下颌、舌、唇的训练;(2)发音训练;(3)减慢言语速度;(4)言辩训练。

2.2直接训练方法

通过调节食物形态、数量、进食、进食方法,来进行训练。

2.3饮食的注意事项[2]

2.3.1进食的姿势

通常采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50°角),颈部前屈,头偏向健侧,病情许可的病人也可以坐位饮食,陪护人员在健侧给患者进食。

2.3.2 食物的性状

给有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食应首选:糊状、蛋羹状(如:芝麻糊、米粉、稠粥)、馒头泡菜汤、蛋糕泡牛奶、豆腐脑等。病情好转后,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禁忌给予干硬、难咀嚼或容易粘在黏膜上的食物和太滑溜的食物,有窒息的危险。

2.3.3食物的温度

对有吞咽障碍的病人冷食比热食好。

2.3.4进食量及速度

每次以3~5ml较为适宜,然后酌情增加。速度应由慢开始,不宜快,避免2次食物在口中重叠现象。

2.3.5进食后残留食物的处理

吞咽后咳嗽、饮极小量的水(1~2ml),这样有利于刺激诱发吞咽反射,清洁口腔。

3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4讨论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不论是真性球麻痹,还是假性球麻痹,均会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窒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康复训练,并且严格遵守饮食的注意事项,将大大降低患者的误吸、窒息的危险,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使绝大多数患者能自主进食,保证了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大西幸子.康复实用技术(吞咽障碍的代表性间接训练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61.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康复护理 脑血管意外 吞咽障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3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53-0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非常重要的并发症,由于吞咽障碍可影响患者进食,导致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早地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训练,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很有必要。我院自2012年6月~2012年12月对28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以我院神经内科56例住院首次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42~78岁,平均56岁,所有入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经CT确诊脑出血18例,脑梗塞40例,排除神志不清、生命体征不平稳、有明显听力障碍或理解力障碍者。

2 分组及康复训练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于起病72h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于8~12天开始进行训练。

2.1 吞咽障碍程度的评价标准。参照洼田氏咽水试验[2]。正常:5s内30ml温水一饮而尽,无呛咳;轻度:5s内30ml温水一次饮尽,有呛咳;中度:5~10s内30ml温水两次饮完,有呛咳;重度:呛咳多次发生,10s内30ml温水不能饮完。

2.2 康复护理训练方法。

2.2.1 康复训练的时机与时间。多数学者强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应早期评估和治疗。对脑卒中后不能经口进食者首选鼻饲饮食,但长期鼻饲刺激,可造成吞咽肌群的废用性萎缩。所以目前较多观点认为,如果患者短期内不能恢复经口进食,插鼻胃管2周后应改为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2.2.2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脑卒中发病急,且多种障碍并存,尤其是合并吞咽障碍时,患者最基本生理需求受到影响,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因此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康复训练环境,对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与疏导,从生活、功能训练各方面给予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和精心照顾;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心,取得病人与家属的积极配合。

2.3 摄食前的训练。

2.3.1 舌肌的训练。指导病人做舌部前伸、后缩及侧方摆动和舌背卷曲运动。若病人不能运动,对吞咽障碍的病人用干净的湿纱布裹住其舌部做不同方向的牵拉运动,有力时可用压舌板给予阻力,以强化肌肉力量,扩大可动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2.3.2 软腭的训练。寒冷刺激可有效强化吞咽反射。使用冰冻的棉棒沾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病人做空吞咽动作。从而诱发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康复护理,有利于吞咽动作。

2.3.3 喉肌的训练。用手指握住喉结做上下活动,点头空咽动作,通过吞咽肌群的感觉,诱发吞咽反射,发“啊”音有利于咽缩肌开放。

2.3.4 咀嚼肌的训练。可做开闭颌关节,空咀嚼,空吞咽,吹气,鼓腮,缩唇,微笑,吸吮等动作。

2.4 摄食训练。当病人吞咽功能有明显好转后,即可以进行摄食训练。

2.4.1 。摄食的是起到保护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适用于病人的并非完全一致,要因人而异。对卧床病人可抬高床头30度,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垫枕,因该容易引起咽下反射,且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对能坐起的病人取坐直头稍前屈位,身体可向健侧30度,可使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管,有利于吞咽,如头部转向偏瘫侧80度,此时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防止食物误咽。

2.4.2 食物形态的选择。根据吞咽障碍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糜烂食物最易吞咽,固体食物最难吞咽,糊状食物不宜误吸,液体食物易误吸,如能使用食物粘度计来检测流质食物的浓度则可以增加安全性。食物的理想温度为40℃~60℃,太高会导致黏膜烫伤,太低则易引起腹泻。

2.5 评价方法。将患者训练前及训练第4周末进行洼田氏咽水试验,提高9分以上或得10分为痊愈;提高6~8分为明显好转;提高3~5分为好转;提高1~2分为无效。

2.6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3 结果

实验组28例中,痊愈15例,明显好转8例,好转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28例,痊愈8例,明显好转6例,好转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1.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38,P

4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康复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是一个较复杂的训练过程,康复效果的好与坏直接与病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目前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有报道表明,大量的脑卒中患者早期存在的吞咽障碍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回归家庭的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差。因此今后应加强相关方面薄弱环节的研究。

参考文献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的观察。方法将56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康复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观察康复训练15天~1个月后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康复训练组有效率为92.86%,药物治疗组有效率仅为71.43%,两组差异有显着性(P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也称球麻痹,其发病率为30%~65%,主要由于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或与吞咽有关的神经核或核下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重者滴水难进,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不能进食者一律用鼻饲管来供给营养,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而且也影响呼吸,长期鼻饲可造成患者鼻咽部黏膜糜烂等其他不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常因并发吸入性肺炎[1]、营养失调而导致病情加重,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2010年7月至今本科开展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以来,其中对56例分成两组,经过15天~1个月的康复训练观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药物治疗加康复训练组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康复组28例,其中男21例,女7例;平均年龄62岁;脑梗死患者24例(其中包括脑干梗死6例),脑出血4例。对照组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平均年龄60岁;脑梗死22例(其中包括脑干梗死4例),脑出血6例。两者差异均无显着性。

2.1 康复方法[2]

2 .1.1 心理治疗 应针对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和社会阅历等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讲座,向患者讲解吞咽机理,告之训练方法,使其积极主动配合训练。

2.1.2 呼吸训练 先让患者颈肩部肌肉放松,练习鼻吸气,以口呼气,于呼气末以手按压其腹部加以辅助,并练习屏气,使进食时呼吸与吞咽运动相配合,5分每次,每天3次。

2.1.3 口腔训练 如伸舌,鼓腮,笑,吹气等动作训练,以改善面部肌肉运动。患者不能做到时可进行被动或辅助运动,使其能充分摄食。同时加强发音训练,舌前伸,后缩,然后左右转动,舌尖抵下齿后转抵上齿,转动并发音,反复发“k”,“a”音。

2.1.4 咽部训练 (1)咽部冷刺激 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舌咽后壁,然后让患者做空咽动作,每日2次,每次30分钟。(2)吸吮及喉上抬训练 让患者将戴胶套的手指放入口中模仿吸吮动作,反复练习。喉上抬训练让患者低头抬高舌后部,做到吞咽动作或将喉头向上推拉,促进吞咽。(3)闭锁声门练习 患者双手压住桌面或墙壁的同时,练声发“啊”,以训练声带闭合,可有效防止误咽。(4)声门上吞咽 让患者充分吸气憋气,进行吞咽运动,其后呼气,最后用力咳嗽等一连串训练,排出喉头周围残存的食物。

2.1.5 进食训练 (1)进食的 能坐起取坐位,不能坐起取半卧位,30-60度。(2)食物的形态 根据吞咽困难程度选择不同食物,流食易吞咽,固体食物较难,米类不易吸入气管,胶冻食物易吞咽不易吸入气管,因此,可按以上4类食物依次训练。同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温度适宜,因为冷刺激可有效强化吞咽反射。(3)食物的口量 应先以少量试之,然后再酌量增加,偏瘫患者由健侧喂食,待完全吞咽后再送入食物。对能咀嚼而舌不能将食物送入口腔深处者,用汤勺将食物送至舌根处,便于患者的吞咽。

2.2 评价方法:护理一月后根据吞咽功能恢复状况及洼田氏试验[3]对康复护理疗效进行评价。洼田氏试验时,患者取坐位,在常温下饮水30ml,5s内1次饮尽,无呛咳为Ⅰ级(正常);>5s,1次饮尽,无呛咳或分2次以上饮尽,无呛咳为Ⅱ级(可疑);能1次饮尽,但有呛咳为Ⅲ级(轻度异常);分2次以上饮尽,且有呛咳为Ⅳ级(中度异常);常呛咳,难以饮尽为Ⅴ级(重度异常)。吞咽障碍症状基本消失,饮水试验提高1~2级,营养状况良好为显效;吞咽功能改善不明显或无变化,饮水试验无变化为无效

4 讨论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不论是真性球麻痹,还是假性球麻痹,均会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窒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康复训练,并且严格遵守饮食的注意事项,将大大降低患者的误吸、窒息的危险,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使绝大多数患者能自主进食,保证了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谢娟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7,6(3):31-32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脑梗塞 后遗症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237-02

脑梗塞是因脑部血管组织出现循环障碍而引发的一种疾病,脑梗塞发病急,病情相对较重,常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失语、偏瘫等。临床表现症状为单侧上、下肢体;上半身;下半身或全身均无力、麻痹现象,多发病于中、老年患者,致残率极高,临床医疗表明,脑梗塞患者治疗和恢复时间较长。在我国,脑梗塞病人发病率较高,而且经常留有程度不同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误咽,近年来康复医疗对偏瘫患者的功能治疗愈来愈明确,其功能障碍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亦与康复护理极为密切,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指导进行护理和功能锻炼,出院后康复工作多由家人担任,如何能很好的进行康复锻炼,对患者的康复的程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1 资料

本科2010年月1月至2012年月10月,共收治脑梗塞患者56例,女30例,年龄54~82岁;男26例,年龄56~84岁。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人院时有意识障碍者20例,肢体瘫痪者27例,失语或言语不清22例。平均住院10~23天,全部好转出院。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

脑梗塞患者多有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几种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有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康复护理计划的顺利实施取决于患者对训练的合作态度。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很有必要,应当让患者知道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各种功能障碍可得到最大的改善,大部分患者生活能自理。耐心照顾、体贴患者,给予温暖和关心,做患者坚强的心理后盾。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每个康复阶段善于做自我总结,并制订新的康复计划,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争取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家人应比平时更多的关心爱护患者,不要让患者产生一种被嫌弃的感觉。

2.2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脑梗塞引起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易造成营养不良和误咽、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影响患者的康复[1]。

(1)选择合适的进食。可取半卧位,即让患者躯干上抬30。仰卧位,头部前屈,亦可取坐位进食,这样易引起吞咽反射,减少呛咳误咽的发生。进食时环境安静,注意力集中,避免干扰因素。

(2)选择合适的饮食种类。轻中度吞咽障碍的,指导患者及家属选择密度均匀,有适当粘性而不易松散、易变形、不易在黏膜上残留的半流质食物。应注意每口进食量不宜过多,以1/2或1汤匙为宜,速度不宜过快,要给患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咀嚼和吞咽,每次进食后嘱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以便食物全部咽下。由于反射迟缓,进食流质易引起呛咳,普食类难以咀嚼吞咽。对每次的进食给予表扬和鼓励。

(3)鼻饲是目前常用的重度吞咽困难患者的进食方式,此种方式由于进食模式和舒适度的改变,患者失去了正常的味觉,进食的积极性容易受影响。由于对食道刺激明显,易出现胃反流现象,且容易发生误吸,长期应用的话则会导致吞咽肌群萎缩[2]。所以,应该鼓励患者自行进食,或者两者相结合,以防止废用减退。带管出院的患者,教会家属做好导管的护理,定期到医院复诊随访,接受指导。

(4)吞咽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伸舌做上下左右的伸缩训练,从发音和语言器官考虑皆和咽下有关,可用言语进行康复训练。如属患者发音,吹蜡烛、吹哨等动作。训练一般安排在患者休息后进行,以不感到劳累为宜,锻炼活动每天坚持,不要间断。也可通过被动锻炼的方式对咽部进行冷刺激,使用冰冻棉签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3]。

2.3 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脑梗塞是常见疾病,致残率高。随着急救医学和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许多原来无法挽救的患者得以生存,但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病后3~6个月是康复的最佳时期,半年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很大[4]。所以肢体的康复锻炼需早期进行,并遵循“由小到大、先轻后重、由近及远、先下后上、循序渐进”的原则,并配合药物和物理疗法辅助治疗[5]。

(1)脑梗塞初期,应尽早进行肢体按摩活动,包括屈曲、伸展及抬举等活动。活动幅度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范围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千万不可操之过急。训练时间和次数要视病人具体状况而定。如果患者身体不适或精神不好时应暂缓。

(2)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尝试做抓握抬等动作,鼓励患者进行力能所及的事情如穿衣、吃饭、洗脸等,不能使用筷子的患者可选用调羹进食。从患者的需要出发,以个性为主,为患者安排适合的环境和活动方式。自己不能完成者需有家属照顾提供补偿性护理。

(3)做好安全护理。在家庭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患者因行动不便跌倒、摔伤等意外发生。对于能部分自理的患者,准备轮椅、拐杖等以辅助活动,患者日常情况应在家人的视力范围之内,防止意外情况出现。

(4)在康复过程中,应遵医嘱坚持药物后续治疗,改善神经功能。配合物理疗法,如针灸、按摩将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2.4 语言沟通障碍的康复护理

轻病患者病后2周是语言恢复的最佳时期,1年后语言功能的自然改善已近消失[6]。所以2周后应对患者进行康复方面的训练。鼓励患者做伸舌、鼓腮动作,并发不同的啊、伊音,并做不同的吹、吸动作以锻炼唇肌。在和患者的沟通过程中,照顾对象相对固定,相互之间了解后相处比较默契,容易明白双方表达的意愿。对于言语模糊的患者,应鼓励患者语言交流,并配合手势、纸笔,有书写能力的患者可准备写字板,必要时文字交流。完全失去语言能力的患者,将常用的事项写于卡片上,有需求时,拿出不同的卡片让患者看,并通过表情来选择和决定患者的需要,及时满足其需求。

2.5 家属的康复培训和指导

出院后,患者的康复过程都要由家属和患者配合完成,出院时应给予家属书面和口头的知识指导,并制订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在家庭康复过程中,如有意外或疑惑的地方应及时去医院和医生沟通解决,遵守医嘱定期复查。有基础疾病的应坚持治疗。

2.6 总结

脑梗塞是中老年高发疾病,尤其在城市边缘地区,疾病的保健意识比较淡薄,发病后医疗条件不如城市优厚,恢复期多在家里或地区医院进行,所以,患者后的康复指导需等加强和提高。患病后不只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还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生活状况,随着大众的健康意识增强,和国家对社区医院发展的重视和提高,将为类似慢性疾病的恢复带来良好的前景。

文献参考

[1] 于瑾.脑梗塞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9):727-728.

[2] 韩雪.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198-199.

[3] 张群,张蕊,李家宁.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J].临床医学,2001,30(29):71.

[4] 陈莎莎.浅谈脑梗塞病人的护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20.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63―0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还可因呛咳、误吸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因此对吞咽功能的正确评估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对我科56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6例患者分别于发病2小时至7天入院,均经头颅CT确诊,男32例,女24例。年龄36岁~78岁。其中脑出血型30例,脑缺血型26例,住院时间14~70天,首次发病34例,再次发病2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

1.2 吞咽障碍诊断 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按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评估:患者饮30 mL温开水,观察全部饮水完成的时间及过程。一般可分为:a、一饮而尽,无呛咳;b.2次以上喝完,无呛咳;c、一饮而尽,有呛咳;d、2次以上喝完,有呛咳;e、呛咳多次,不能将水喝完。判断标准:正常a且用时5 S;异常c,d,e。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虽然经过抢救,生命得到保障,但多数都有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容易产生失望、沮丧、无用感甚至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反应[1] ,早期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向患者讲解吞咽机理,告之训练方法,使其明白吞咽障碍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有耐心坚持不懈进行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是能恢复功能的,充分调动患者的配合意识和训练积极性。通过心理暗示,赞扬、鼓励的语言劝导,加强其康复信心。

2.2 鼻饲期间的康复护理:存在静息性误吸危险、处于昏睡或觉醒状态下的患者容易发生误吸,而且通常无咳嗽症状,不利于临床观察,应首先选鼻饲。鼻饲时尽可能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卧位,喂食时不宜过快过量,喂食后保持进食30min~1 h后,方可进行翻身操作及经口喂水、试食等早期康复训练,并做好口腔护理。在观察患者经口进食量恢复一半以上,连续2 d无呛咳时,则可拔除胃管,避免长期鼻饲所致吞咽、咀嚼系统的废用性萎缩[2]。

2.3 间接吞咽训练(基础训练)

2.3.1 口腔肌群的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口唇、舌、颊的主动及被动活动,如发i、u音,龇牙、微笑、吹吸水管、鼓腮、吹气球。舌向前伸、向上抬,舌抵压硬腭,舌尖在两侧嘴角间来回摆动,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舔上下唇。被动活动时可用手、棉棒或压舌板进行,每日2-3次。

2.3.2 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用棉棒蘸冰水放在前腭弓部,左右交替摩擦5~8次,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冷刺激可提高吞咽发生的敏感性和速度,使吞咽功能得到强化。

2.3.3 吸吮训练:可让患者将戴手套的手指或奶嘴放入口中,模仿吸吮动作,反复练习,直至产生中度吸吮力量,每次训练20次。

2.3.4 喉上抬训练:是让患者微低头,抬高舌后部,做吞咽动作或将喉头向上推拉,促进吞咽,协调一致,即产生吞咽动作,循序渐进,直至唾液不从口角溢出,达到逐渐恢复吞咽功能。

2.3.5 咳嗽训练:指导患者努力咳嗽或按压腹部,加强咳嗽练习,以加强腹直肌的肌力及咳嗽发射,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防御反射,每日2-3次。

2.3.6 屏气-发生运动:患者坐于椅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屏气,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生。次运动可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3]。

2.4 直接吞咽训练(摄食训练)

2.4.1 取利于进食的:①半卧位:躯干上抬30°,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护士位于患者健侧,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利于食物向舌部运送,减少逆流和误咽。②坐位:头稍前屈,身体可倾向健侧30°,可使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管;如头部能转向瘫痪侧80°,此时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以防误咽。

2.4.2 食物的性质 :根据吞咽困难程度选择食物形态,从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随着吞咽功能改善和体质恢复,可将食物做成胶冻样、糊、粥状利于食用及吸收。容易吞咽的食物其特征为密度均一,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在粘膜上残留。

2.4.3 进食的协助 ①把握好一口量: 进食时应把握好进食量及进食速度,一口量过多会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残留导致误咽,过少则会刺激强度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动作,一般以3-4ML开始,酌情增加,餐具选择采用薄而小的勺子为宜,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②进食时应把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颌部等感觉食物的位置,有利于食物的吞咽;放入食物后可将勺背轻压舌部一下,以刺激患者咽部;每次摄入后,嘱患者反复吞咽数次,以使食物全部通过咽部。

3 结果

患者出院前进行训练效果评价,吞咽障碍、症状基本消失,饮水试验提高2级,进食量增加,进食时间明显缩短为显效,19例;吞咽症状明显改善,饮水试验提高1级,进食量增加,进食时间缩短为有效,34例;吞咽障碍无改善,饮水试验无变化为无效,3例。

4 讨论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达45%,占全部吞咽功能障碍的25%[4]。吞咽功能障碍能导致患者脱水或营养不良,影响康复进程,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经过早期积极康复,85%以上的患者吞咽功能可以得到恢复或减轻症状;如不能及时治疗,丧失最佳康复时机,有可能导致终身鼻饲进食[5]。在患者意识清醒、身命体征平稳\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即可开始康复训练。对轻度吞咽障碍患者以摄食训练为主,对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需经过基础训练产生一定的吞咽能力后方可进行摄食训练。进食训练前应嘱患者放松精神、保持轻松、愉快情绪;进食时引导患者再识记摄食、咀嚼、吞咽等一系列吞咽动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运动传导通路的重新建立,鼓励患者使用健手进食,增强其成就感,有利于患者自我把握进食量和进食速度,减少误咽的发生或对他人的依赖;进食后要及时清理口腔。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需要个体化的训练计划和摄食方案,并将其延伸到家庭,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海英.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心理分析[J].护理当代医学,2010,16(7):117-118

[2] 杨锦媚,潘慧珍,李桂萍,莫艳玲.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64-465

[3] 吕新娟.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59-61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康复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教育厅

心脑血管病防治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