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网安全概念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们发现,在意识到了这一结构性问题后,决策层在放缓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向战略新兴产业寻求转型。不难看出,转型性投资将接替过去传统的基础建设投资,成为2011年投资的主力,而归纳起来,未来决策层将会更多的考虑将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到“三张网”中去,即“高速铁路网”、“新型智能电网”和“移动互联网”。
传统模式之弊
“十一五”是我国历史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速度最快、成效最大的五年。这五年间,我国加速编织立体交通网,公路、水路、民航均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建设热潮,并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日前在国新办新闻会上表示,2010年全国共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4.7万亿元人民币,是“十五”期间的两倍多。
在陆上,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五年新增63.9万公里。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里发展到7.4万公里,新增3.3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全部建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基本贯通;在水上,沿海港口五年建成深水泊位661个,达到1774个;新增通过能力30亿吨,达到55.1亿吨,基本建成煤、油、矿、箱、粮五大专业化运输系统;在空中,民航基础设施五年投资2500亿元,相当于前25年民航建设资金的总和。定期航班机场达到176个,5年新增35个,改建了一批机场,初步形成了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机场体系。这一串串统计数据,意味着我国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成形。
但透过这些亮丽的成绩,我们也需要冷静正视一个事实:在2008年四万亿投资政策的带动下,基建投资带动了大量下游产业的发展,钢铁、水泥和工程机械的需求增长都较为明显。在政府四万亿大规模投资陆续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增速回落的趋势将会是比较确定的。此外,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公路、港口和机场建设得比较多。在城市化中后期阶段,大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未来投资总量今后会有所下降。我国基建的投资需要从总量上的一致性扩张转变为结构性差异化增长。比如当前东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已经面临趋于饱和的问题。
从历史数据看,近10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30%左右的增长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实际上,这种单纯依赖“钢筋加水泥”拉动GDP的发展模式,一直为人所诟病。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结构性问题,在放缓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向战略新兴产业寻求转型。不难看出,转型性投资将接替房地产投资,成为2011年投资的主力。
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以高铁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据了解,2010年-2012年我国计划高铁投资将超1.38万亿元,年均投资达到4600亿元,拉动投资增长4个百分点。近期高铁概念股受资本市场追捧在情理之中,反复活跃。基于“基建转型性投资”这一思路,我们把握首次提出由高速铁路网、智能电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构成的“基建新三网”的概念,看好这三大概念板块未来的广阔发展空间,梳理行业脉络,并试图挖掘其中孕育的巨大投资机会。
高速铁路网:“四纵四横”新版图
从去年年末至今,高铁概念股在A股市场风光无二。
2010年12月9日,为期三天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闭幕,当天铁路板块、铁路基建板块整体上涨2.27%,高铁概念普涨逾6%。其中晋西车轴(600495)、华东数控(002248)和天马股份(002122)涨停,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晋亿实业涨幅都在6%以上。
2011年1月初,市场爆出“南车、北车即将合并”的传闻,称合并后的南车、北车将成为世界级的高铁巨头。1月4日,南车、北车股票应声双双涨停。南车不得不立即于1月5日“澄清声明”,称“中国南车没有讨论和研究南北车的整合事宜,近日有媒体南北车整合传闻,经核实此消息与南车无关。”
随着1月19日进入春运高峰期,当天A股市场的交运设备板块走势异常活跃。截至收盘,交运设备股领涨大盘,整体涨幅6.02%。其中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晋西车轴纷纷涨停。
早在媒体对高铁进行全面报道之前,资本市场对“高铁概念股”的追捧,就已经将一条市场化的高铁产业链完整地呈现在投资者面前。从水泥、钢材等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到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车辆制造商,再到负责基建的中国中铁(601390)、中国建筑(601668)等。还有与高铁工程与电子信号设备相关的中小型上市公司,如生产高铁弹性元件的时代新材(600458)、高铁工程桥面防水层材料提供商东方雨虹(002271)、射频识别(RFID)行业龙头企业远望谷(002161)等等,都由于高铁概念而成为备受关注的明星股。
中国式高铁后来者居上
时速486.1公里――这是目前为止世界上的火车所能跑出的最快时速。而这个速度,是属于中国的。曾经落后世界潮流30年的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正在重塑自身的高速铁路产业体系,乃至影响未来世界铁路产业的格局。
2010年12月7至9日,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自1992年国际铁路联盟(UIC)发起该会议以来,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举行。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大会上,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一口气用了“五个最”。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国大规模高铁建设逐步进入收获期: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运营;2010年2月,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5月,承载着汶川震后重建重任的成灌快铁开通运营;7月,沪宁高铁开通;10月,沪杭高铁开通;11月16日,京沪高铁完成铺轨,预计2011年就将建成通车,“4个小时从北京到上海”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2010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58公里,在建里程1.7万公里,无论是运营里程、运营速度还是建设速度,均居世界第一。
从时间上看,2004年-2008年,中国高铁经历了孕育、阵痛、生长期;到2010年,随着京沪高铁时速486.1公里的国际“第一快”,中国高铁真正进入迅速壮大阶段。中国高铁用不到7年的时间走完了国际高铁强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此轮补旧账式的铁路大投资将推动高铁装备行业进入第一轮高速增长期。
近日,铁道部已从美国采购了一套时速350公里的列车全仿真台架设备,进行国产设备台架试验,预计将在今年一季度末调试成功进入测试阶段。这标志着高铁的国产化进程即将进入进口替代国产测试阶段,预计在2012年初,将逐步完成相关产品的测试工作。
摊开一份中国地图,5149公里的新建高铁已经穿越了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吉林和海南18个省市,轨迹遍布大半个中国。2011年,包括京沪高铁在内的众多长大高铁干线将贯通,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将突破1.3万公里,初步形成覆盖面更广、效应更大的高铁网络。
7000亿“极速”产业链
这还只是中国高铁创造奇迹的冰山一角。2011年伊始,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部长表示:“2011年,全国铁路安排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同时还明确了高铁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高速列车领域,除了推动主机企业外还要培育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培育世界一流的高速列车产业集群;二是高铁工程建造领域;三是高铁通信信号领域;另外还有高铁轨道设备领域和高铁电气化设备领域。而高铁工程建造领域,包括桥梁、隧道、铺轨、钢材、水泥等企业都将从中获益。
7000亿元的投资,再次令这个庞大的市场兴奋不已。据业内人士预估,“十二五”期间铁路投资将以每年7000亿元的势头增长,5年共计3.5万亿元。
中信证券将受益于高铁的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间接受益的建筑材料企业。由于高速铁路对线路的平整度要求高,因此桥梁和隧道的密度明显高于普通铁路。据测算,高铁每公里耗钢3000吨(不包括车辆等),是普通铁路每公里耗钢量的10倍,由此带动钢铁企业的发展。第二类是铁路专用材料公司。包括生产铁轨、车轮、轴承、车厢等的企业。而高铁产业发展的后期包括车辆、铁轨等所有基础设施内的养护维修也是产业链中亟待改善和发展的环节。
国都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魏静表示,行业内的一个说法,一列列车维修的成本是它整车成本的1.5倍,所以随着动车保有量的增长,维修这一块的市场非常广阔。根据铁道部的规划,未来10年的投资都会保持增长的状态。魏静预测,如果现在的动车组有800列,以每列2亿元计算,就是1600亿元,有两倍的价格就是3000亿的市场,市场空间值得期待。“而且维修的毛利率跟新造的毛利率是一样的。”
综合来看,“高铁概念股”体现在与高铁生产、制造相关的各个环节:上游原料环节包括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601186)、中铁二局(600528)、隧道股份(600820)等为代表覆盖工程机械、桥梁及隧道专用钢铁水泥电力、建筑材料的企业。高铁机械车辆环节类的代表是占据国内铁路机车制造市场95%份额的中国南车及中国北车。还有基建环节类的中铁、铁建、以及粤水电(002060) 与隧道股份。以中国北车为例,公司目前在手订单1350亿元,其中动车组700亿元,订单占比超过50%,未来两年将处于动车组交付的高峰期,预期收益具有较高的确定性。
然而成长性最被市场看好的当属部分具有研制高铁零部件的上市公司,如已经投入高铁刹车片研发的博深工具(002282)、铁路紧固件晋亿实业(601002)、铁路新材料的时代新材等。以时代新材为例,预计2011年公司将正式对国内动车组制造商供货,开始进口替代过程,2011年时代新材完成30%的进口替代,获得1.2亿元的动车组弹性元件收入;2013年可完成几乎全部的进口替代,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
年初至今,高铁概念股已经让投资者获得了一定的超额收益,短期或存在一定的回调压力。但从中长期看,高铁的相关行业仍然会是投资的热点之一,具有极强的政府色彩,且相应的上市公司业绩成长存在确定性。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高铁概念股仍然可以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
“三步走”迈向坚强智能电网
“十一五”期间,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蓝图徐徐展开,标志着我国的电网建设进入了智能时代。为加快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在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近日各地方电力公司纷纷优化“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将重点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十二五”期间投资将过千亿,打造全国最大省级电网,相当于再造一个四川电网;海南电网将投入250亿加速电网建设;重庆将开工建设投运智能变电站116座;山东将开建电压等级高达百万千伏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福建省将投资超过900亿重点发展智能电网;云南将投666亿建坚强智能电网;广西将投入413亿建设智能绿色电网……
中电联的“2010-2011年度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为7500亿元左右,其中,电源、电网工程建设分别完成投资4000亿元、3500亿元左右。中电联预测,随着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我国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全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4.7万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12%,但较2010年14.56%的增速有所回落。报告还强调,把智能电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用电需求的同比上涨、增速回落,说明我国的经济仍处于不稳定的复苏当中,这就形成了电力需求增速回落的情况。但是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发电、跨区电网建设及农村电网改造将进一步带动电力投资;预计全年电力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在7500亿元左右,较去年7051亿元的投资增长约6%。这对于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板块将带来较大的增长,也是市场未来将关注的重点之一。我们认为,对于整个电力板块以及电力设备板块的关注点应重点放到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发电上,国家未来的大规模投资保证了这部分企业将会有良好的业绩表现。
未来10年将迎来建设黄金期
我国的智能电网定义为“坚强智能电网”,涵盖发电、调度、输变电、配电和用户各个环节,是一个闭环系统。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即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并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在供电安全、可靠和优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清洁、高效、互动的目标。智能电网是实现各类发电能源能够安全、可靠入网的保证,随着我国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实现“接入”能力迫在眉睫。
《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战略支点。据介绍,到201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为受端,以西北、东北电网为送端的三大同步电网,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此外,西部能源大区新疆的智能电网规划试点也将逐步推开,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根据《新疆智能电网规划》,2011年当地电网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各环节的智能化及通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将进一步展开。目前新疆智能变电站可研设计已完成内部审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开始试点,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已进入验收流程。
根据规划,2009年-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再加上特高压“三纵三横一环网”的建设,未来10年我国电网将迎来建设黄金期。同时,智能电网将拉动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到2020年智能电网带来的各项效益相对传统电网增加约1890亿元。未来10年我国电网将迎来建设黄金期,“十二五”期间将建成“三纵三横一环网”的特高压交流线,并建设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资高达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投资虽略有放缓,投资额度也达到2500亿元。
不久前美国电力公司主动向国家电网抛出“橄榄枝”。1月23日,国家电网公司与美国电力公司签署协议,将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推进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介绍,双方将从电网及其智能化、先进输电系统、先进输电设备、智能电表,一直到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六个方面全面和美国电力公司建立合作。
特高压电网建设全面启动
网架建设、尤其是高端电网建设是“十二五”电网投资的核心主题,主要集中体现在特高压环节。目前,一些输配电设备企业已经开始加快特高压设备研制。1月17日,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与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特高压设备研制。作为战略合作的第一项成果,双方正式签订特高压交流升压变压器研发项目合同。
1月20日,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特高压电网建设的起步工程,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设备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该工程将进一步验证特高压交流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能力,计划今年3月完成全部设备的设计审查和验证,4月确保首批变压器、开关到达现场,5月首批特高压串补组部件到达现场。这标志着我国已全面加快特高压扩建工程设备研制与供货。
随着我国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建成投运、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全线带电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走在了世界输电领域的前列。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2011年将完成淮南(皖南)―上海、锡盟―南京、淮南(南京)―上海、蒙西―长沙、靖边―连云港等五项特高压交流工程,以及溪洛渡―浙西、哈密―河南等两项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核准工作。针对这一部署,许多地方电力公司都相继出台了相关规划。
例如,2011年山东将开工建设锡盟―济南―南京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工程,输送给山东500万千瓦负荷;特高压被写进《江西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此外,特高压也给国家电网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我国“十二五”将投资5000亿建特高压输电网架,随着世界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扩建以及“三纵三横一环网”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陆续开建,特高压变电工程环节涉及的变压器、电抗器、GIS组合电器,以及输电工程环节的电缆、绝缘子、铁塔、串补装置等企业将直接受益。
多维度筛选智能电网个股
智能电网涉及的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链上受益顺序和机会各不相同,下面我们提供三个选股角度。首先,可以从智能电网的建设阶段来选股,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分三步走:①2009年-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及各环节的试点工作。显著受益上市公司有特变电工、平高电气、天威保变、国电南瑞、思源电气、荣信股份、科陆电子(002121)。②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建设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显著受益上市公司有特变电工、平高电气、天威保变、国电南瑞、思源电气、荣信股份、科陆电子、许继电气、国电南自、长园集团(600525)、东方电子(000682)。③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次,我们分析智能电网的具体环节,在七个环节中,发电端和变电端企业可能最为受益,其中发电端的主要产品是光伏逆变器和风电变流器,变电端的主要产品是变压器、高压开关、换流阀、电站综保系统等。我们更为看好发电环节和变电环节的理由是:发电环节的核心设备提供商不仅会享受智能电网投资带来的收益,而且能够享受到相关产品国产化带来的超额收益;特高压建设将利好变电环节投资。在输电环节,推荐天威保变(600550)、特变电工(600089)、中国西电(601179)、平高电气(600312)、荣信股份(002123)、汉缆股份(002498)等个股。在变电环节,我国智能变电站将成为新建变电站的主流,未来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第一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46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28座;第二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80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50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48座;第三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77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44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60座。推荐国电南瑞(600406)、国电南自(600268)、四方股份(601126)、许继电气(000400)、理工监测(002322)等个股。
最后,可以参考一下中金公司的筛选思路。中金公司研报认为,从二次设备占比、进入壁垒、电网建设迫切程度、电网认可程度以及新业务对原业务的冲击等五个维度给相关上市公司打分并排序。前五名受益于智能电网的个股依次是荣信股份、理工监测、比亚迪(01211.HK)、思源电气(002028)和国电南瑞。以受益智能电网程度最大的荣信股份为例,柔性输电在电网的渗透率目前很低,智能电网给荣信的柔性输电产品带来的新市场将远大于目前工业节能市场,来自电网的订单已占09年新订单的20%。高压变频产品市场份额强劲提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余热余亚发电业务增长迅速也是荣信股份未来的亮丽看点。
移动互联网:进入盛宴初期
2010年有两个词特别火,“Iphone4”和“围脖”。一个代表了手机的终端,微薄则是目前最流行的移动应用。当他俩走到一起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来临了。因此,2011年也被称为移动互联网“元年”。
如果说互联网引发了通信业的一场革命,那么移动互联网将掀起通信业革命的第二次浪潮。移动互联网是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直接合二为一,必将带来信息通信业的新一轮洗牌。移动互联网有两个关键词:“移动”,描述的是它的随身性和方便性;“互联网”描述的是它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移动互联网摆脱了个人电脑的局限,将连接扩展到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甚至汽车、地铁以及各种信息采集终端和传感器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移动互联网远远超越了原有互联网的外延。这种外延的扩展也成为推动行业洗牌的重要力量。
移动互联网规模将超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周期刚刚开始,这是过去半个世纪的第五个新技术周期。其实,从2009年中国3G起始,在三大运营商和众多终端厂商、整体行业链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3G用户以一种令人欣喜的速度在不断增长。整个3G产业链,从操作系统到终端品牌到应用,甚至是应用商店,都快速增长,产业链结构的完善,为行业发展夯实了基础。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国内蓬勃发展和各平台对创业团队扶持力度加大,移动互联网展现前所未有的前景。
易观国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2.88亿人,环比增长18.52%,较去年同期大增41.48%。2010年全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收入同比增长66%,市场营收达633亿元。分析预计,2009至2011年全国移动互联网收入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0%,至2012年突破6亿,超过互联网用户数。
基于IP的超级终端以及相应的应用服务也正在增长和融合,并将支撑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增长。终端方面,Android系统被众手机制造商追捧,众手机制造商对于智能手机的重视使得智能手机性价比有效被提升,大大刺激了用户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同时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竞争开始往大屏幕延伸,Ipad的推出,使得平板电脑成为硬件厂商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新机会。而2010年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也逐渐随着应用商店的遍地开花现象而不断丰富,游戏、阅读等纯娱乐类移动应用的使用已逐渐成为用户习惯,同时移动互联网应用也开始由娱乐类往社会化应用发展,Check in模式的位置服务交友应用成为服务与移动化特性结合的首例。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互联网电脑网民规模已达到4.69亿,手机网民的数量已达到3.26亿。预计到2013年,中国手机网民将达7.2亿,手机网民占中国人口比例将达52.9%,首次超越电脑网民,移动互联网市场将呈现井喷发展。同时调查数据认为,在5年之内手机市场格局就将彻底颠覆,智能手机销量至2013年份额将高达51%,非智能手机将逐渐淡出市场。
或成最吸金行业
在资本的躁动下,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热浪正如10年前的互联网一样扑面而来,已成为国内“最吸金”的行业之一。嗅觉敏锐的资本们显然已经蠢蠢欲动,大型的网游厂商也纷纷向这一领域投入重金。业界2月17日传来消息,继国内大型网游厂商网龙与九城相继成立移动互联网产业基金后,盛大网络旗下的盛大资本也宣布正式成立,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早中期投资。而在2月15日,酷讯创始人陈华正式离开阿里巴巴,开始第二次创业之路,这也是春节以来继盛大边锋总裁许朝军之后的第二位离职创业的互联网高管,巧合的是,双方选择的领域均是移动互联网。目前,已经有越来越的企业和创业者将移动互联网作为创业方向,天使投资人雷军和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都将移动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投资方向,传统的互联网企业也在加速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转移。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移动互联网这一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为23起,16起已披露数据的总投资额高达2.16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近1300万美元。清科研究中心分析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加之充足资金,预计2011年移动互联网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将进一步提升。
Gartner咨询公司调查表示,目前手机用户下载的应用软件近80%都是手机游戏,手机游戏产业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最亮丽的子行业,2011年全球产值将达到65亿美元。移动互联网另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就是搜索引擎,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同样潜力巨大。不止是手机游戏、移动搜索,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不断拉长和衍生,移动互联网由最初的工具化移动应用发展到娱乐化应用,再转到商务类乃至政务类应用,其中重大的机会主要来自移动支付、移动阅读、手机LBS、广告投放媒体、手机SNS、视频翻译等领域,仅以移动支付产业链来说,就涉及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芯片、手机、终端等多个产业链环节,发展和投资空间都很广阔。
从移动互联网用户数、3G用户数、智能手机数量、数据业务流量和移动应用市场规模来看,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增长在即,而投资的临界点也会随之而来。2011年移动互联网行业仍将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2011年全年,创投青睐的前十大行业,移动互联网排在首位。相信随着3G普及的加速、三网融合全面深入、政策利好不断颁发实行等多个有利因素,将推动电信运营商对光通信、无线网络优化及移动商务的进一步投入,这也将全面促使更多移动互联网内容的开发与应用推广,移动互联网及增值业务市场将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相关投资机会也将不断涌现。
细分领域亮点频现
在移动互联网的盛宴初期,以“基础设施”为主的投资机会仍然高于“平台”和“应用”,因此我们以此为基础,在行业向好的确定趋势下寻找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2011年中移动互联网有四大投资主题:3G与全业务竞争下的无线覆盖及网优主题,智能手机高增长带动下的产业链主题,国家战略和运营商拉动的WLAN与IPv6网络设备及服务主题,突破临界扩散后的创新移动应用服务细分市场主题。
在四大投资主题下,我们按照“细分行业龙头”、“细分市场高增长确定”、“核心竞争优势”和“市场利基”四大原则选择投资组合。分别重点推荐:
一、无线覆盖及网优投资主题。3G建设与数据业务推进中,行业持续高景气。看好产业链内部实施纵向一体化,有核心竞争力和下游客户吸纳能力的企业,如三维通信(002115)、世纪鼎利(300050)。
二、智能手机高增长投资主题。在芯片降低门槛、运营商补贴等多重利好下,未来智能手机的高增长确定性高,我们看好其产业链中上游的细分优势龙头,如信维通信(300136)、顺络电子(002138)。
主题一:水处理前景最富想象力
水处理涵盖了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海水净化3大领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国家信息中心制定的《2008-2020年中国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我国“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废水治理投入将分别达到10583亿元和13922亿元,其中用于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分别达到4355亿元和4590亿元。而目前我国每年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仅仅300亿元。
资深投资人士指出,未来水处理板块的市值也许会大得惊人。碧水源(300077.SZ)和万邦达(300055.SZ)的上市,让投资者着实领略到“水概念”的疯狂。碧水源上市发行价69元,上市后最高冲至175元。该公司掌握的MBR技术可将污水一步到位地处理成高品质再生水,被公认是当今世界最前沿、高效的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之一。万邦达是工业水处理领域的优势企业,上市后股价也很快冲过百元。
工业废水大多采用分散式处理,生活污水均采用集中式处理。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渐稳定,2008年已经达到了92.4%,未来的增长在于处理技术创新和集中化工艺革新。城镇污水处理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年均增长率约为20%,规模扩张是成长动力,处理率和处理价格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污水处理龙头企业有首创股份(600008.SH)、创业环保(600874.SH)、南海发展(600323.SH),其中创业环保历史最悠久,2009年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63.5万立方米/日,位居国内前列。今年以来股价翻番的蓝星清洗(000598.SZ),仰仗的也是转向污水处理的重大资产重组。
海水淡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行业,未来10年国内规划产能是现有的5倍。其中,双良股份(600481.SH)海水淡化业务即将为公司贡献利润,预计2010-2011年每股收益为0.80元和1.08元。拥有反渗透膜聚酰胺薄膜材料生产能力的领先企业深圳惠程(002168.SZ)也值得关注。
但是,水处理个股已普遍遭爆炒。卸尽浮华方是真,何时介入,尚需耐心观察。
主题二:固废处理最具发展潜力
固体废弃物是浓缩态最高的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形成过程表现为迟缓性和曲折性,可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和工业固体废物。银河证券认为,固废处理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环保细分产业,未来5年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固废基础设施建设商和设备供应商将最先受益,产业年均增长率将至少达到30%。“十一五”期间固废处理投资规模约2100亿元,“十二五”期间预计将快速增长。
5月初,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共同组织编写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对垃圾焚烧技术的适用性、焚烧厂建设技术要求、运行监管要求等做了详细规定,严控二英排放。
合加资源已经正式更名为桑德环境(000826.SZ),该公司已经在固废领域实现全覆盖,包括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污泥处理及研发储备中的电子垃圾,能因地制宜的设计垃圾处理工艺模式。固废处理占该公司主营收入62.18%,毛利率高达35.32%,今年一季度营业利润增速高出同行业20%。
深圳能源(000027.SZ)拟斥资逾2.5亿元增持子公司能源环保,将持股比例增至92%。该公司拥有深圳南山、盐田、宝安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2450吨,年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可达90多万吨,2009年营业收入2.55亿元,净利润为4379万元。
电子垃圾、核废料等高危处理也备受关注。九龙电力(600292.SH)是目前惟一一家具有核废料处理能力的上市公司,行业壁垒非常高,竞争者少。格林美(002340.SZ) 是最具市场前景的电子垃圾处理龙头企业,能从废旧电子产品中实现“二次钴镍”循环利用,把废旧家电中的非金属材质转化为塑木型材。
在垃圾处理中,回收环节最重要,分类回收能从源头上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难的问题。通过物联网概念,以积分激励,实现人们主动处理垃圾的模式,在国外已经成熟。近期,记者接触到经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方氏兄弟”,它的经营领域分别涉及软件开发和生物降解,设想是每人拥有一张卡,处理垃圾前先刷卡,智能系统按垃圾重量或数量积分,积分可用于消费。目前公司的计划已经得到风投资金的支持,正在申请政府扶持资金和筹备试点工作。
主题三:除尘领域重点看“两脱”
废气脱硫技术和工艺日臻成熟,产业市场空间开始扩大。脱硫除尘领域的优势上市企业有龙净环保(600388.SH)、菲达环保(600526.SH)。其中,龙净环保是我国环保除尘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国内机电一体化专业设计制造除尘装置和烟气脱硫装置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大型研发生产基地,企业实力和产品的产销量均位居行业龙头地位。
据公告称,龙净环保于2010 年6 月11 日中标印尼约10亿元电站总包项目,打响海外总包市场第一炮。后期具体的商务、技术洽谈及正式合同签订后,将对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在2010年中国能源战略与环保高峰会上表示,氮氧化物的减排有极大可能纳入“十二五”污染减排的任务,这意味着脱硝产业极有可能重复脱硫产业往日的故事,会出现一轮爆发性的增长。
据银河证券测算,脱硝有望发展成为下一个“脱硫产业”,年均增长率将达10%以上。申银万国分析师余海预计到2010年底,国内脱硝催化剂生产能力将达到5-6万方/年,一旦相关政策出台,我国的脱硝市场将快速启动,届时催化剂的年供需缺口将在10万方左右,市场空间广阔。目前,九龙电力(600292.SH)是惟一一家在脱硝领域拥有催化剂生产线的上市公司。
主题四:合同能源管理恰逢“天时”
合同能源管理是国家力推的节能新模式,2010年中央财政已安排20亿元支持该领域的发展。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是一种以减少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投资的节能投资方式,客户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允许客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实施节能项目。这种节能模式适用于合同金额较大、能源计量便利的用电用能大户,主要应用领域是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这恰恰契合目前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
工业节能空间巨大,电机节能首当其冲。我国工业耗电约占耗电总量70%,其中电机耗电又占工业耗电的60%-70%,这比发达国家45%的占比高出很多。变频器产品日趋成熟,电机变频调速可平均节能30%以上,企业投资积极性高,加上政策刺激,该领域有望高速增长。据申银万国测算,高压变频器市场潜在规模约810亿元,而目前已经配置变频器的高压电机不到10%,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将在45%以上。申银万国看好高压变频器领域具有技术和品牌优势的合康变频(300048.SZ)、九洲电气(300040.SZ)、荣信股份(002123.SZ),建议关注智光电气(002169.SZ)、卧龙电气(600580.SH)、国电南自(600268.SH),以及中低压变频器领域的英威腾(002334.SZ)、科陆电子(002121.SZ)。
随着国家积极推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工业余热余压利用产业也有望步入黄金发展期。在余热锅炉设备领域具有技术和品牌优势的海陆重工(002255.SZ)、荣信股份(002123.SZ),在热泵领域具有技术优势的双良股份(600481.SH)、烟台冰轮(000811.SZ),受到多家机构关注。另外,川润股份(002272.SZ)风电用液压系统和余热锅炉订单双双快速增长,华光股份(600475.SH)的特种锅炉业务成长较快,垃圾焚烧锅炉等节能环保产品前景广阔。
建筑节能并非近期市场热点,但该行业的一些重点公司值得长期关注。如泰豪科技(600590.SH)、南玻A(000012.SZ)、赛为智能(300044.SZ)、海螺型材(000619.SZ)、烟台万华(600309.SH)等。
主题五:智能电网处在“爆发”前夜
2011年智能电网将进入全面建设期,二次设备是重中之重。据中金公司估算,国家电网未来10年电网投资总规模将达3.1万亿元,其中二次设备投资约3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占电网设备投资的比重将由目前的5%提升至未来10年合计的11%。
进入2009年以来的股市反弹也令开放式股票基金表现较为被动,从前两月的基金净值数据看,指数型基金净值涨幅最高达到15.79%,超过上证指数14.39%的涨幅,但低于沪深300接近18%的涨幅,其它主动投资股票接近表现更弱,开放式股票型接近净值上涨10.60%,开放武平衡型基金净值上涨8.47%,各类型基金净值表现的差异也反映出各基金类型的风险收益差异。09年股市反弹对债券基金影响较大,债券基金平均净值增长为负,与08年股债表现完全相反。
估值偏低的大蓝筹公司未来的回报率将可能超过中小盘公司。在逆经济周期,行业的龙头公司会比整个行业的平均表现要好一些,是相对来说更安全并具有成长性的标的。逢低积极增持行业龙头对于一些蓝筹大型企业,它的盈利状况很难脱离宏观的情况,相对而言中小型企业可能机会更多。风格依然偏向中小股票,大股票仅是提供安全边际,缺乏向上空间。结构上仍然以中小盘为重点,主题投资将会贯穿全年。以国内产业格局的整合为主线配置主题产业,并始终保持较高比例固定收益产品,做好防备市场进一步震荡的准备。
指基发行推动风格转换
股市的反弹带动了基金发行的回暖,从股票基金平均发行规模看,2009年1月股票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超过前几月,平均募集规模超过9亿份,但由于前期基金发行情况较差,很多基金都推迟发行,所以自2008年10月以来股票基金成立数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2月没有新成立的股票基金,这将为3月股市资金供应方面产生一定负面作用。但目前在发基金较多,且预计在3月底前成立的基金数量达到15只,其中股票类基金有10只,债券基金5只,这将对后期基金的资金供给产生较大正面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基金的资金面在3月偏紧,而4-5月份将有较大改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成立和正在寡集的基金中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金较多,已经成立的广发沪深300指数基金募集规模6.54亿份,新成立的工银瑞信沪深300指数基金募集规模达到36亿份,而南方沪深300和鹏华沪深300均在募集期,将在3月底前成立。如此密集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发行成立,必将对大盘股表现起到较大推动作用。
资金面供给短期偏紧
影响基金资金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金的申购赎回情况,由于基金1季报还未批露我们无法获知基金的实际规模变动和申购赎回情况,这里我们采用了申银万国证券营业部统计的营业部客户申购赎回数据,从一个点来大致了解基金的申购赎回情况。这里统计的数据包括首次认购基金以及申购赎回基金的份额或金额,统计的范围包括股票基金以及债券基金,不含货币市场基金。从数据上看,自08年10月股市反弹以来,基金的净赎回开始有所增加,并且环比来看,09年2月份净赎回量超过09年1月,分开看基金申购量(含认购申购两方面)和赎回量都有所增加,表明资金分歧有所加大。从目前基金投资者持有情况分析,后期股市反弹可能会增加基金赎回量,特别是股市反弹到一定水平接近基金发行高峰时期的绝大多数持有人的持有成本时,基金的赎回量可能会放大,这可能也是制约股市反弹高度的重要因素。
从新基金发行提供的资金供给看,由于2月没有新基金成立,3月基金的资金供给偏紧,但3月预计成立的股票基金数量较多,因此4月之后基金的资金会逐渐宽裕;股市反弹会加大资金的流动,赎回量可能也会随之加大,这相应制约了基金操作空间;近期沪深300指数基金发行较多,而且均是大基金公司发行,因此发行规模值得期待,这可能成为股市风格转变的一个因素。
大盘维持区间震荡
资本市场所面临的最消极的一段时间确已过去,“两会”之后整个经济会持续恢复性的扩张。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市场信心,体现出政府在维护资本市场的坚定信心。从宏观经济形势看,目前是内需提振计划与外需滑落之间的较量。目前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有望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内需,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分配体制有助于提供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这些因素的有利结合将构建支撑中国资本市场的地基。宽松的货币政策仍然是政策主基调,政府财政政策和银行信贷投放的大力推进将在很大程度上缓冲经济下滑的速度,甚至使经济出现反弹。下半年实体经济没有这么难看。通货膨胀到下半年有所恢复,到下半年是不是还可以看到这样宽松的货币状态很难说的。
两会后出台新的刺激政策的可能性偏低,反周期政策的边际效用正在逐步降低,市场过于期待短期内经济发生实质性改变并不现实。未有国内经济反转的明显信号。低迷的数据将会提醒市场,经济也许不会如想象中那样很快V型反转前期高点附近的巨大成交量以及估值水平对市场会有压制作用,有效突破前期高点的难度比较大。不排除短期内市场存在一定的回调压力,特别是偏概念股和有报表压力的公司。关于大小非解禁所带来的压力,从实际解禁的个股的表现来看,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来,对于大小非,我们认为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其给市场带来的扩容压力,这种供给的巨大冲击会限制股票的上涨空间。从国际经济来看,次贷危机不但没有缓解,而且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美国的经济危机还没有明显见底的信号,对大型金融企业的救助还在继续,也将对国内市场有不利影响。国际经济在2009年内能否见底和恢复,存在很大疑问预计外需恶化下,出口将继续走弱。预计大盘仍将维持区间震荡行情。
策略转向攻守兼备
投资逻辑将从炒预期落实到真正的基本面渐次复苏,由强调进攻转向攻防并重。近期投资策略以加强型防御为主导,会选择一些更加有防守性的股票作为配置。坚持控制股票仓位,关注市场调险,关注点重在价值发现,对无基本面支持的概念类个股应回避。对于没有得到实际业绩支撑的个股,不应参与短期的炒作。策略上就是整体仓位不偏离行业平均水平,通过行业配置的转换和个股的精选来获取超额收益。
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1月2日公告称,公司原董事长王炳华因工作调动,已于2008年2月1日起卸职。其职务将由公司副董事长李小琳接任。
现年45岁的李小琳,拥有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2004年3月以来一直担任中国电力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自2004年8月起全面负责该公司投资及风险控制委员会工作。她在中电国际电力事业发展中闪现出骄人的光彩。
标本兼治的变革
从“创业治业,十年一剑”的艰难岁月里走来,中电国际女掌门李小琳因“中国电力”在香港股市的成功登陆而一举红筹独秀。这不仅提升了红筹和中国概念股的价值,而且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企业的领路人,李小琳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她更了解,要发展好这个境外融资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将会面对严峻的挑战。“审视自身,找准定位;明晰战略,加快发展;人才强企,团队兴业;持续创新,推动变革;静水深流,构建文化”。40个字的基本工作思路掷地有声,凝结了李小琳坚持改革、发展、管理和创新的思行观。
李小琳善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她看来,对内深挖利于企业精细管理的体制制度,练就自身“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内功是关键。她从长计议:从体制改革入手,首先在人员最多,包袱最重,观念转变最慢的辽宁清河发电公司进行试点。由于措施得力,效果显著,2004年,体改分离后清河检修、清河实业全面完成了考核指标,在集团公司和同行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于是,公司又在其他发电公司中进行了主辅分离、运检分离的全面推广。
直面体制改革这道弯,李小琳由点及面,统领全局,从而顺利推进了中电国际制定的“主辅分离,运检分离,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总体思路。
在完成体制分离的同时,李小琳与领导团队进一步深入分析,及时组建了中电国际检修工程公司。凭着优秀的检修队伍、稳定的检修市场和较好的企业品牌,中电检修赢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2005年,实现收入3.6亿元,其中外部市场收入1.1亿元。这是中电国际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品牌、技术和资源优势的成功之举。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制度是企业规范的载体。李小琳自2002年任总经理以来,坚持“工作流程化、权责明晰化、措施具体化、考评定量化”的基本理念。由此,她在中电国际展开了庞大而缜密的制度体系建设,目前已建立并完善了“授权管理、财务预算和内部控制”的三个重要体系。
在中电国际,大家对“制度定了,就要执行”这句话再熟稔不过了,而李小琳本人就是制度的执行者。她身体力行,恪守制度。在涉及投资、资产收购、改革等重大决策中,她严格履行程序,严细可行性研究过程,加强决策的法律支持和风险控制,从而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投资管理决策机制。李小琳认为,“只有按程序办事,才能充分体现组织意图和企业利益。”
在李小琳的带领下,中电国际还坚持制度创新,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结合基层实践,确立了基于风险预控式的理念,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包括18个子系统、200多个制度的体系。这正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取得的成果。
由于系统内企业的历史情况不同,发展也不平衡,因此,李小琳特别关注老企业,关注困难企业的问题,她提出把握“两价一量”(煤价、电价、发电量)经营主线的思路,在具体工作中,强化了煤炭价、质、量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力求降低不断上涨的燃料成本,尤其是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电量工作理念,度电必争,最终克服了电煤价格上涨导致成本急剧上升、多项政策性收费提升等诸多困难。并通过“责任追究”制的落实,确保了安全生产。就在2005年,公司系统许多经济技术指标刷新了历史纪录。系统两个企业机组经增容改造后经济效果明显,供电煤耗均下降了14克/千瓦时左右。系统内一些科技创新项目获得了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电国际控股总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其中在建机组容量420万千瓦,拥有的总资产达到208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4.68亿元,资产负债率46%,在电源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保持了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没有比头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李小琳以创业的信念、治业的远见,以不断策划、程序、修正、决策的理念,静观默察,研修智慧,在知行并进中带着她的管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引领着中电国际健康快速地发展。
绩效杠杆撬动团队活力
“百年企业,基业常青”需要一种亘古不衰的活力。李小琳对创新企业的运行机制笃信不疑:“我们要借鉴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确立‘目标明确,绩效导向,激励与约束并举,战略与文化共进’的管理理念,这其中的核心内涵就是发挥团队精神,培育全员强烈的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从而提升公司的凝聚力、执行力、竞争力。”
认定了的事情就竭力去做。李小琳严肃而坚定地说:“与公司战略实施相配套,我们加快建立系统内统一规范、符合境外上市公司要求的绩效管理体系,使绩效管理渗透到每个岗位,实现公司发展目标的细化和落实。”因此,中电国际初步建立了一套“全员绩效考评体系”,这是在集团公司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绩效导向的重要举措。
李小琳在这个“全员绩效考评体系”中,颇费心思,大做文章。体系中突出了以三项责任制为目标的核心内容,这是承前启后,不断完善的过渡之举。体系中还利用“价值树、敏感度分析、平衡积分卡”三种专业手段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与此同时,体系的精彩之笔还在于“三个联动”,即“强化个人与团体绩效联动、前后工作流程绩效联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联动”。由此,全员联动起来,整个中电国际也动起来,活力四射,团队无价。公司还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制定、改善绩效计划;边认同,边实践,以实践促进认同,以认同推动实践,从而使绩效导向体系确立并逐步完善。通过两年两轮的竞争上岗、绩效考评,充分调动、激发了员工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机制改革初见成效,绽放出了活力。
李小琳说:“我们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全员绩效考评体系,新的体系中能力、敬业、实绩成为主要判定依据。我们通过员工竞争上岗和对本部员工、高管层试行年度综合业绩考核等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也注意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奇险共生的发展之路上,人们看到一个不断攀登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女企业家在孜孜以求、兢兢业业地创造业绩。
“红绿蓝”三色平台
李小琳不断地寻找和开拓事业中的“高山”、商海中的“平台”,从而找回立于高山上的那种俯瞰全局,辐射未来的高度;找回那种极目远眺,无限风景尽收眼底的感觉。在中电国际,李小琳正憧憬着打造“中国电力、电力和新能源”这三座平台。她正为旗下积极策划的三座平台着上红、绿、蓝三元色彩,即三座高耸的平台将以红绿蓝的视觉形象展现于世,拥抱社会,走向国际。
对红、绿、蓝的三元色彩,李小琳自有她的道理。激情涌动的红色永远会焕发出勃勃生机,所以对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力”这一红筹股,李小琳的呵护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我们的红色平台,我们对这个平台实施一系列的规划和建设。在这座平台,我们要坚持‘收购’与‘新建’两个轮子滚动发展,继续运营和扩充中国电力平台。同时,我们要培育中电国际的优质资产进入中国电力,全力推进资本运营,使‘收购年’有明确的目标、有操作的重点、有灵活的策略、有实在的结果,特别是在中国电力业绩上有所体现。”
目前,明确的平台建设规划正全面展开,其属下的平圩、姚孟、大别山及清河“大代小”的7台60万千瓦机组,已全面开工建设,进展顺利;与此同时,芜湖、常熟、平圩、姚孟、神头扩建以及清河、贵溪“以大代小”等超过1000万千瓦项目的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在对外的大举“收购”之年,中电国际的资产收购在加速推进,李小琳认真悉数起目前工作的进展:“我们对境内一些资产的收购正进入关键时候;在南方的电源布点取得了重要突破,对广东顺德的收购项目待集团公司批复后即可操作实施,广州、东莞等电源收购项目正稳步推进。”
李小琳憧憬的绿色平台亦充满着鲜活和洁净:“我原来在能源部、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中电投,后来又到中电国际,可以说走的路、经历的事情很多。当我看到很多农村因缺电而缺少光明的时候,就想在全国各地多多建设电厂。可是,我们也看到了由于科技进步而带来城市污染的现状,所以还要建设绿色能源、清洁能源,不但带来光明,还要还一个美丽洁净的天空,服务于社会,奉献于社会。这即是正在建设的第二个平台。同时这也是做好可再生能源和相关产业的开发的重要平台。”目前,公司正以已有的沙溪口作为水电开发的龙头,加快水电开发步伐;公司还将积极开发风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等发电项目,建立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统一运作的体系;同时,公司还将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环保产业等相关产业链的业务,从而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循环机制。2007年2月28日,中电(洪泽)生物质能热电公司在江苏洪泽成立。与此同时,甘肃安西、江苏大丰共计3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前期工作也进展顺利。
当热情奔放的红色、清新自然的绿色大放异彩的时刻,宁静而开阔的蓝色又步入了中电国际,公司将在蓝色的大背景下,以大海的胸襟走向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是打造业绩优良的蓝筹股的必经之路。李小琳坚定地说:“我们还要打造蓝色平台,这是中电国际以电力项目为基点,加快拓展境外实业的创办与发展平台。我们已经到了香港,还要走进东南亚、印度,以至欧洲。在蓝色的天空下,蓝色的大海上,我们在建设蓝色的企业。”
中电国际已与南方电网公司合作成立了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它将致力于向香港输电、配电、售电等新的领域发展。此外,它还将尽快实现发、配、售业务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关注南方电网和华东电网区域,积极寻找电源点。
红、绿、蓝三色平台的明晰轮廓在李小琳的运筹下,成为中电国际辐射未来的坚实的港湾,足见她对于建设蓝筹和管理运营业绩卓越的企业的良苦用心。
她说:“我们有国际资本运作平台和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为五大发电集团范围内唯一一家在海外注册、上市(红筹)的企业,这种结构将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融资的灵活性。而且我们力所能及地主动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义务,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我们的母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是五家全国电力集团之一,我们希望在母公司的支持下,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并构、融资,实施产融结合,使‘中国电力’健康、快速、持续地有机增长。”
行如其人,在追求卓越的同时,李小琳对企业的困难和局限很清醒:“虽然有了‘中电国际’和‘中国电力’的品牌,但是在资产规模、结构、机制、人才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能否建立并完善一整套适应资本市场监管、电力市场竞争、国际化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人才工作机制,都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山高仰止,人梯为峰,李小琳引领的中电国际,以全力打造的红、绿、蓝三色平台,定会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新的跨越。
静水深流
近年来,中电国际正着力培育一种具有中电国际特色的“静水深流”企业文化,为的是凝心聚力,打造团队,并通过不断的历练和培育,逐步形成公司“责任、诚信、智慧、价值”的核心理念。
李小琳苦心孤诣:“责任既有企业对投资者、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也应包含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同时,也是员工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有了责任才会有目标和使命,才会有对事业、对国家、对企业的激情。”
深深的责任感在李小琳身上可以亲见。在姚孟、平圩等下属企业,经常能看到李小琳深入调研的身影。她与基层企业领导亲临现场,共探讨、谋发展。当姚孟电厂一度陷入经营困境,李小琳亲临一线帮助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当清河公司面临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巨大压力时,李小琳鼓励基层领导知难而进,并积极引导处理改革与稳定中的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终于打开了清河发电厂经营发展的新局面。
“价值”是中电国际企业文化体系的终极追求。企业运行的目的就是要努力为投资者、社会、国家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企业的使命;同时公司也要为员工创造事业的平台、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在此过程中,李小琳希望的是“每一个人都有所知、有所得”。
静水深流爱无垠。从小深受祖母的影响,古典文化的积淀使李小琳多了些许厚重的底蕴。《大学》里“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名句,在李小琳的心底埋下了种子。如今,企业发展壮大了,她没有忘记肩负的社会责任,更没有忘记回馈养育自己的土地和人民。
李小琳追忆起从前:“说来,也是人生的机缘。小时候,我去过很多山水秀美的地方,包括一些很偏僻的没有电的小山村,我亲眼看到学生们就着煤油灯那昏黄的光,看书学习。那时,我的意识中萌生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有一天做个光明的使者,把光明播种到中国每一个缺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