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中的逆反心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学生;逆反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161-01
目前,提到“逆反心理”,人们并不陌生,特别是为人师,为人父母者,更是深有体会,他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善意的和正确的意见,却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越想要他们这样,他们就越不这样,总是和大人对着干。”这种常常让教育者感到头疼和无可奈何的现象,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种心理呢?
中学生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又不能束手无策,而是应该积极对待。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那么克服和消除逆反心理,也不是只靠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实现的,这需要中学生自身和外界的相互努力和作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中学生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逆反心理的主体是中学生自己,要想克服逆反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帮助,积极配合参与教育活动。
这要求我们中学生能全面的认识自己,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会与父母老师相处,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并且要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进而作出合理的选择和行为。
二、改善外界刺激
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方面存在不足,很容易刺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因此,我们要注意对外界刺激的改善和应用。
针对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我们为人父母者,应该注意的就是优化家庭教育。
1.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不能一味的操办,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主,不要总是把他们当着孩子来看,应该给他们足够的自由,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总是处处被管制,遇到事情,多给孩子商量的余地,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
2.给“不准”一个充分的理由。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常常不准孩子这样,不准孩子那样,却不给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不准,采取强制的方式对待孩子,这反而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为人父母者,凡事多给孩子一个理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明白你们为什么这么做,这也能一定程度的减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3.给孩子充分的鼓励和赞扬。虽然“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是,我们人总是喜欢听好听的,赞美自己的话。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评价,希望得到好评和赞美,特别是在最亲近的人之间。然而我们的很多父母,总是喜欢把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总是爱说孩子的不足,尽管他们想以此来刺激孩子,让他们改善自身的不足。可往往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很多的孩子在父母的数落中,很容易接受消极暗示,认为自己真的很差劲,进而表现出冷漠,逆反等心理。因此,我们要减少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多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4.加强沟通,增进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如果“需要”长期没能满足,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因此,对孩子内心需要的了解是父母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这就需要父母,平时多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与孩子的共同爱好和兴趣,在活动中增进对孩子的了解,掌握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及时化解孩子内心的矛盾,从而消除逆反心理滋生的土壤。
再者,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改善学校教育,加强教育者的反思和改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1.转换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自己陈旧的思想,树立教育的新观念,对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不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改变以往的题海战术,为学生减压,切实的实行素质教育,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从而消除学生因疲劳和不满而造成的逆反心理。
2.改变“严管”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的管理中,改变以往“管制”的方式,创建民主的氛围,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参与进来,讨论,商量制定班规,自己管理自己,让学生感到被尊重,满足“成人感”和独立的需要。
3.注意处理问题的方法。教育是一门艺术,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总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中学生在性格上各有不同,因此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找寻适合的方法,这就需要教育者平时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增加对学生的了解。而且,在对学生教育中,教育者应该有一个公平的态度,对任何学生不抱以偏见,处理问题时,实事求是,有一个同一的标准,做到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也不冤枉任何一个学生。
总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根据学生的实际对症下药,就能克服和消除逆反心理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从而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解翠玲.青少年逆反心理探微[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2).
1. 学生方面的因素
1.1 挫折、紧张与发泄。
学习中学语文已经不再局限于课本,因此对待学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行为的各种要求,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顺利地达到了教师的要求,屡屡成功;而有的学生则连遭挫折,面临失败威胁,挫折、失败会使学生产生紧张情绪,而紧张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发泄、对抗。
1.2 寻找注意与地位。
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发现自己无法在学习上获得老师与同学的肯定,故常以问题行为寻求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争得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
1.3 过度反应倾向
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常有情绪的冲突,他们容易对刺激产生一种过于敏感的反应倾向,对于与课业无关的刺激立即以过度活动的方式做出反应。他们的活动过度使自己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课业上,从而产生敌对性和破坏性的行为,扰乱课堂常规。
2. 教师方面的因素
2.1 纪律上的误区。
有的教师认为:纪律是学生在课堂里产生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时,所给予的惩罚,纪律是通过强迫顺从或服从命令来监督学生行为的。所以,对学生就该专断地严惩,以维护纪律。殊不知,这样的权威主义纪律就使学生产生对立怨恨情绪,有可能诱发出攻击性或退缩性的问题行为。另一种纪律观是让学生自由地调节自己的课堂行为,教师不必过多地干涉。显然,这种放任的纪律观会导致课堂纪律的涣散,教学效果的下降。
2.2 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恢弘的知识空间区别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其深远的影响延伸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他们终身的生活质量。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别于其他学科,要求有更多更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师生参与互动。而有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缺乏新意,教学内容太难或太易,对学生期待过高或过低,有过多机械模仿,教学语言平淡,进行无意义重复,易使学生感到厌烦,因而寻求刺激,以示不满。
2.3 师生间缺乏沟通。
很多语文教师都充当班主任一职,但有的教师由于缺乏课堂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学生的纪律问题忧心忡忡,经常担心学生违反纪律,干扰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样,教师就把学生看成了威胁教学的力量,对学生采取生硬的措施来控制学生,课堂上常引起学生不满的情绪。其实,语文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拥有较大的优势,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重要作用。一方面,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一个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是很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教师的语言要能够叩开学生紧闭的心扉,使他们能把自己的苦闷和烦恼,希望与追求,向老师和盘托出。这样有助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心理倾向,有利于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课堂起凝聚的作用。语文教师语言要活泼、生动、流畅,能悦于耳,入于心,对学生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并产生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效果。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驾驭课堂,更可树立教师威信和良好形象。因此,语文教师要时刻锤炼语言,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语言产生新鲜、优美、风趣的艺术效果。学生自然也喜爱这种语言方式;语文教师的语言还要深于传情,要传真情,要亲切,要向学生传递健康的、高尚的、积极向上的情;要工于达意,要准确无误、简明、严谨,词汇丰富;要巧于启智,善于点拨、引导、启发。
2.4 教师对学生的不公正处理。
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听说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即使“差生”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教师也不道歉。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处理具有不轨行为的学生应掌握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策略。教师应当用教师的体态语言(表情、眼神、身体姿势与动作)和真诚的语气向受导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你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你是我现在关注的唯一目标”。关注是尊重学生的基本体现,也是成功辅导的前提和基础。很多教师对所谓的“差生”听之任之,其实他们不知道,差生需要更多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争取成功,树立起他们的自信。比如举手发言优先点儿,课堂教学互动中参与多一点儿,给予的表扬机会多一点儿。
3. 家庭方面的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1 溺爱。
父母给予孩子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和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
3.2 家长专制。
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3.3 父母不和。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品德;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41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身上经常发生的一种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育的反感、抗拒,进而反教育要求而行之。初中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初中生自身因素,又有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育因素和其他的外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那么,中学生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并且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逆反心理表现得尤为明显呢?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中学生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
1. 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中学生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2. 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中学生,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他们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3. 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中学生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教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中学生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二、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学生正处于个体生理迅速发育直至达到成熟的青春期阶段,该阶段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著的变化,他们极易产生逆反心理。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1. 主观因素: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中学生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1)中学生思维的快速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中学生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中学生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这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中学生追求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教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中学生在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而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子,许多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改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中学生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的引导。于是这些学生因需要不能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3)中学生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发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中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迷信、不盲从,具体较强的求知和探索精神,正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的“禁果逆反”。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驱使中学生有时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也许不甜的禁果。
2. 客观因素: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态,它的产生是受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的。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长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生等方面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中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中学生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中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由于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教师的言行与教材中宣讲的观点不一致,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和体验,教材中宣讲的观念与社会现实反差太大,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由于初中生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往往富于理想,向往美好的前程。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较差,自调自制能力不强;同时由于知识贫乏,辨别是非、识别真伪良莠的能力较差,因而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有时是非混淆,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正确的宣传和教育,直接产生对立情绪。不良的社会风气、舆论、文化环境,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同伴不良群体的教唆、都可能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从而使他们对教材中宣讲的观点表示怀疑。
三、如何消除逆反心理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负效应
1.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
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掌握教育的艺术,发掘“闪光点”和积极因素。要针对学生消极心态的特点,进行心理疏导,保护自尊心,树立自信心,缩短心理距离,从而促进教育的积极效果。
(1)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的感染力是由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的以身作则所构成,教师对学生的爱,会起到“以情感人”的作用。教师以身作则,做到“为人师表”,学生在接受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衡量自己,并以教师的行为去印证,对照教师所教导的真理,从而转化成自己的信念。同时,良好的师生交往,亦具有教育和影响学生的心理效能。那么,对教师的教育和批评就会虚心地接受,从而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2)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加以注意的。一般说来,教师在上课时,当教师确认学生的某些行为是由于“逆反心理”而产生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不当众批评,个别交换意见。②采用诱导教育方式,切忌粗暴。③对小事不过分追究,使学生产生“这么做教师不屑一顾”不使其逆反心理得到满足。④和学生谈心,但不干涉其内心“秘密”,即使知道,也装作不知,给学生保留他们自己的天地,满足其“独立感”的愿望。
(3)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思想政治课教师实施教学,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能顾及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既注意教材的联系,又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练习方法实行多样化,要有趣味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学会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消除逆反心理。
2. 从中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讲
(1)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努力地升华自我。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和不足,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既要看到自己不断成熟,又要看到自己尚且幼稚,教师和父母毕竟在知识、经验、阅历等方面要比我们丰富,他们的教导总体来讲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是有利于我们成长的,尽管可能有时在某些方面不很准确,但出发点是好的,我们应该认真地接受教师和父母的教育,从他们身上获取充分的营养,促进自我健康成长。
(2)要学会对自我心态进行自我调节。比如,用心理换位法来理解教师和父母以及他人的心情,减少对别人的埋怨和责难。八十年代,有一句名言曾经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同,这就是“理解万岁”。的确,人与人之间只要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什么矛盾、隔阂都会迎刃而解。
(3)要把自尊心引向积极的方向。逆反源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尊心是自我意识的核心。但有的中学生的自尊心把握不当可能会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一个极端是形成自我中心,偏执自负;另一个极端是自抛自弃,破罐子破摔。这两个极端都是逆反负效应的表现,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较高层次的自我意识应该表现为自立自强,自重自爱,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中学生应该把自尊心向着这一积极的方向发展,把逆反的负效应转化为正效应。
论文摘要:通过在快乐中学习、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努力培养学生自信心,实施“绿色批评”等措施,有效预防和纠正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更是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从小学升到中学后,学习科目增多,学习时间延长,接触社会面扩大,自身生长发育加快,会感到有许多不适应,从而产生种种困惑,极易出现青春期逆反心理并有一些反常表现。怎样预防和纠正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为今后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从培养好的班风和学生健全的人格人手,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快乐、欣赏、赞美”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中学的数学课与小学的数学课比,课程难度加大,思维模式改变,必须做大量的巩固练习,学习相对枯燥无趣,而此时的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有一定的求知、求新欲。针对这个特点,作为担任主课教学的班主任,应在初一、初二起始年级学生还未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时,就尽量用快乐调整整个班级的情绪,创造机会让学生们表现自我、欣赏自我,在掌声和喝彩声中激起他们的成就感,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把数学课设计成“挑战擂台赛”,将黑板分成二到四块不等的面积,用彩色粉笔画出漂亮的花边作界线,根据学生人数或性别相应地分成二至四个小组,在相同的时间里,各组派出一名代表(不能重复)在黑板上做题,本组其他人相互讨论、相互帮助,还可以给本组的代表找错,上讲台去帮他纠正。如果代表做对一题就会给本组赢得一朵彩笔画的鲜花或一个笑脸,结束时奖品最多的为胜方,败方在下课前一至二分钟上台为胜方表演节目。这种做法让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下课,使他们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在既紧张又活跃中渡过45分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互相帮助、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目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激发并保护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高层次的享受,从而为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并拥有健康的心理和性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创建教室愉悦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阵地。教室环境作为班级文化中的物质组成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引领学生们共同创建优美的愉悦环境,营造优良的班级文化。
要始终坚持带领全体学生按时值日,认真打扫室内外卫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学生在整洁美观优雅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班委带领能写会画的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布置教室。可以每学期贴出同学们自己总结的班训,如“我们是一家人”、“环境美人更美”、“比学赶帮超”、“健康团结拼搏”等等。开辟“青春风采”专栏,贴上放大的班集体照片,并在下边贴上每个人设计的图文并茂的挑战宣言。再次,注重办好黑板报,利用宣传主阵地培育学生的良好风气。除定期出版学校规定的内容外,还可以让学生们把整个板面设计成一幅幅大型的积极向上而又优美的风景画。在和同学们一起欣赏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给他们加上旁白:当画面是郁郁葱葱的一棵大树时,预示着同学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当画面是秋天火红的枫叶时,预示着这学期同学们努力学习会有一个好收获;当画面是临摹的徐悲鸿大师的八骏图时,预示着班里每一位同学在学习上奋勇拼搏努力争先,等等。只要班主任理解和鼓励,加上同学们欣赏的愉悦,班委和美术骨干们就会干得更带劲。
3多一些“甜言蜜语”,努力培养学生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是受到赞美,人们大都愿意和赏识自己的人在一起,那样会心情愉快、信心倍增。他会喜欢给他赞赏的人,喜欢被赞的那件事,那门学科。正因如此,处在初三、初四年级阶段青春期发育最迅速的中学生,对他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就更为敏感。鉴于此,教师应不吝好言,经常利用各种机会,用真诚的赞美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鼓励学生们追求真、善、美。
经常在课间和学生们交流,在肯定他们的每一点成绩的同时,更注重引导他们认识到充满健康活力、富有丰富知识才是最大的美、更长久的美。在批改作业时,不仅批对错,还要经常写上鼓励的评语,如“你这段时间表现很好,如继续努力会更加优秀”、“你很聪明,再刻苦些,明天会更好”、“喜欢你刻苦钻研,你是老师的骄傲”等等,让一份信任和一份亲切感动学生,促使学生默默自醒自强。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真诚对待和帮助个别自卑感强、行为徽散、学习效率低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一时不能正视现实,不愿与同学沟通,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自尊心又极其敏感,是极易出现逆反心理的一个群体。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不应正面与他们发生冲突,而是要想办法从小处着手,多给他们以关注的目光和微笑,找机会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因时而宜、因人施教,从一点一滴中挖掘他们的渴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兴趣。初四年级时,某班分来一个被称为“拧拧头”的学生。在此之前,班主任老师已耳闻目睹这个学生的行为:学习差、行为习惯差,而且极不愿意听老师的批评。他到该班之后习惯依旧,没有要改变的表现。班主任老师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留意观察。有一次他迟交了作业,却拿了作业本兴高采烈地走进办公室来交,因为他毕竟是完成了,班主任老师及时说了一句:“当你笑时真是阳光灿烂,很漂亮噢!”他不好意思的同时有点惊讶,没想到新班主任会说这样的话,因为他以为自己是个后进生,根本没有人在乎他、注意他,心里有所感动。此后,班主任老师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不断找他谈心,经常在学习、生活的细微之处关心和照顾他。终于有一天他突然对班主任老师说:“老师,我很后悔没有好好学习,现在想学又学不会了。”班主任老师心头一热,多日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从这个一直自暴自弃的学生嘴里听到了悔过之言,就马上回答:“一点也不晚,我们可以一切从头开始!”他认真地点了点头。从此逐渐改正了原来的不良习惯,能听进老师的批评了,上课也认真听讲了,脸上开始挂着快乐而自信的微笑。
关键词: 中学生 逆反心理 减轻 消除
新课程标准在我国已全面推行实施,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满足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然而,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学生的怪异、偏激的思想和行为困惑,因此埋怨学生桀骜不驯,难以教育,导致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极不合拍。引发中学生这种思想和行为的心理原因,我们通常称之为逆反心理。那么什么是“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在教育实践中表现为: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或传统定势与特定教育情境发生差异,产生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主要表现有八种类型。
第一,超限逆反。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如家长总要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其他毛病,而不给予理解或帮助;教育者不分对象的觉悟层次或问题性质,一概过高的“上纲上线”、批评指责),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主体执意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让他东他偏西,叫他打狗他骂鸡”。
第二,情境逆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如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却津津乐道,布置大量作业),自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主体心不在焉或根本听不进去说教或做其他事情,如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以示不满。
第三,信度逆反。表现为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如教育者所谈及的内容无可非议,而本人的人格却不端正;或本人的人格无可非议,而传播的内容却是虚假的(或含虚假的成分);再则,其人格及传播的内容无可非议,可对内容的表达分析不能(或不能充分)说服学生。这样,都会引起受教育者对施教者本人或传播的内容(甚至对其本人连同内容)产生怀疑,拒不遵从。
第四,禁果逆反。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往往成年人向他们郑重宣布禁止的事物,他们反而越想接触。如故意违校纪校规、早恋、喝酒、吸烟甚至违法犯罪等,实属禁果逆反。
第五,自主逆反。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如家长或老师虽动机良好,却用呵斥、讽刺、打骂、强行禁止等简单、粗暴手段对待学生;或从相反的角度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学生,等等,都会引起主体对施教者的不满、抵触,引起双方互相呵斥、打骂,或互不理睬等。
第六,归因逆反。即他人的说教、做法并无错处,而动机不良引的逆反心理。如教育者无意表扬了一位做了好事而动机不良的人、或尽管他人的言行有助于主体,但其动机不良,就会引起这种归因逆反。
第七,失衡逆反。信息传播者的言行或实际与其传播的内容背道而驰,失去平衡。如教育者的言教无误,而身教差矣;学校说教与社会实际相差甚远等,其说教内容就不可能被学生接受,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第八,在教育实践中还有一种人格型逆反。即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如执拗、怪僻、暴躁、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主要是老师、父母或同学)。这种人格型逆反的学生多见于男生,而且他们的家长(特别是父亲)多有同样的倾向。
而导致学生这种“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是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当决定了他们特别易于产生“逆反”心理。这是因为他们处于由少年期到青年期过渡这一人生的特殊阶段,在此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日益强烈,迫切希望摆脱成年人的监护。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在交流上的不平等。因此学生态度上有抵触也就不足为奇了。面对学生态度上的反常,我们必须冷静。要分析原因,一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及时与学生沟通疏导,切实解决他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要讲究方法,切忌冷嘈热讽,切忌大声呵斥,切忌体罚或变相体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冷处理都是好方法。二是现在的青少年都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生活在物质文化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对中国的昨天他们很少知道甚至不知道。对先辈们曾经受过的磨难他们认为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隔膜不可避免,冷漠也自然而然产生。同时身处社会转型时期,他们耳濡目染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诸如拜金主义现象,社会黄黑现象,家庭变异现象,尔虞我诈现象,等等,在幼小的心灵上促成了他们对于人情的淡漠、冷漠。父母溺爱、父母百依百顺、隔代养育等让他们认为受宠理所当然,人人为我天经地义,至于我为人人根本不可能。因此习惯于我行我素,至于他人如何教育,一句也听不进去。要根治这种贻害无穷的弊端非一日之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教育工作者理当负起自己的责任,更应当视学生如亲子,给他们阳光,给他们雨露,使他们茁壮成长。三是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而增强,自我表现的欲望很强,在有关自我管理上,在和异性的交往上等,他们的自我意识都很强。要知道,他们这个时期很稚嫩,对世间的善恶是非很模糊,有些根本就茫然无知。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他们当亲人看待,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必不可少,但也应允许他们犯错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要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创设各种情境如参观烈士纪念馆,走访弱势群体家庭,让他们体验生活的艰难,有时甚至可以进行一些挫折教育。恰当的情境教育比空洞的说教更能感化人,更能淡化逆反心理。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适策略明确了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掌握了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这为我们制定调适学生逆反心理的策略奠定了基础。
1.全面评价学生,努力挖掘“闪光点”。自尊和受人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学生更是如此,一旦他们有了进步,就应该立即表扬。否则,学生的心理得不到强化,就会丧失信心。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教师就更应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恳切地提出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程,进步得更快。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当教师努力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时,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烟消云散,就会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
2.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对那些遇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则要给予他们更多安慰和关怀。教师应学会理解学生,要尽量缩小“代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做到同学生心理相容。师生感情越深,学生的逆反心理越小。
3.优化教育手段,讲究教育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不应该是一个不动感情的只按某些公正性的条条办事的审判官。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教育手段,讲究教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