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周期 相关性 延展性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增长沿着其一定的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整体上呈现出“高位平缓”的特点,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经济增长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千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总结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点、分析引起这些新变化的深层次原因、预测今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以及总结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对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有极为重要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

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和我国学者研究经济周期问题的通行做法,本文选用GDP增长率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指标来分析问题。采用“谷―谷”法(从经济增长率的一个最低点到另一个最低点)可以把我国改革开放后的GDP增长率划分为四个周期:1982-1986年为第一个周期;1987-1989年为第二个周期;1990-2001年为第三个周期;2002年至今为第四个周期(见图1)。

从图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波动幅度大,周期短,前两个周期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创造了12.3%的波幅,正如图1中出现的“高位―平缓”型波动。“高位”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力”增强,“平缓”说明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增强。

下面简要分析一下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刀阔斧让持久封闭的中国经济一时难以接受,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政策成效开始显现出来,百废待兴,以至于在1985年经济增长达到16.2%的高位,迫使中央“急刹车”。第二周期是第一周期的延续,其动力同样源自于改革开放释放出来的无限活力,但由于1989年经济自由化思潮的蔓延,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急速下滑。在第三周期中,市场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又一次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注入了巨大的动力,推动了国民经济长达十几年的高速增长。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下滑。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前三个周期主要是由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造成的,那么第四个周期则是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无限机遇,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中国全面国际化的开端,从此中国走上了一条稳健而高速的国民经济增长之路,不断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神话。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性

自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时间里,我国经济经历了从大幅波动到高位稳定增长的一个优化过程。在这期间,中国经济同时也经历了与世界经济相磨合的过程,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以及代表世界经济方向的美国欧盟经济的发展的相关性经历了一个从几乎不相关到相关性小,再到相关性大的过程。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予以分析。

首先,对1980-2007年世界及主要国家地区GDP增长率折线图进行分析(如图2)。

图2清楚的描绘出了1980年以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甚至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整个20世纪末期所表现出的大幅震荡与世界经济总体走势很不协调,只有在进入新千年以后,其走势才出现趋同的迹象,也就是说,新千年以后我国经济才成为世界经济的一角,才真正开始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

为了再次验证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程度,笔者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对中国GDP与世界及主要国家地区GDP的不同阶段进行了相关度检验,分析后得出的相关系数R2(见表1)。

表1相关系数反映出的我国与世界及主要国家地区经济的相关性正好与第一个模型所显示的趋于一致。在上世纪末期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很低,其发展的趋势几乎没有趋同性。而在新千年,即第四个周期开始后的几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达到0.7019的水平,欧盟的相关性也达到了0.5772的高位。之所以与美国的相关性没有显示出来,是因为次贷危机给美国造成了最为直接的经济下滑,这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是个特例。经济周期不能全面的反映两国经济的相关性,但这并不能否认中美两国经济存在高相关性的事实。

第四个周期高相关性是有原因的。新世纪的到来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积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效,政府的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法律法规也得到了补充和完善,这一切让国外资本看见了中国开放的诚意,同时有WTO协议的保障,再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FDI开始大量流入(如表2),并且带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由于中国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使外来者获得了真正的实惠,于是便出现了良性的循环,其他各种与国际相融合的项目也快速发展起来。就国内而言,全面融入世界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比较优势,也看到了比国内市场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以及国外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诱使国内企业大胆的尝试“走出去”战略。出口进口大幅度增长(见表2),技术、管理、理念的革新,人才的交流如火如荼。所以新世纪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保持着极大的相关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官方网站,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依据当年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外汇中间价(人民币兑美元)计算得出。)

在当前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下,这种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与相关度能不能延续下去,能坚持多长时间呢?在我国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要分析这个问题,必须结合国内外多种因素。

国内因素。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化体制改革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无限的活力,特别是市场化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产品、技术等)。中国内地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内需增长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空间大,这些都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会在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另外,中国的特殊体制,决定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这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是达不到的。所有这些因素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国际因素。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2002年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经济增长屡屡突破历史高位,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美国,通过降低储备率等措施以及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进口的增长已经填补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损失(第三季度GDP增长3.9%)。日本从“失去的十年”中刚走出来,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欧盟一体化进程加速,资源整合效果凸显,经济增长同样强劲,2006年出现3.2%的高速增长,预计2007年不会低于3%。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超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金砖四国”2006年的增长贡献率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东盟经济发展前景明朗,非洲经济也出现的久违的好转。所以,在未来的几年世界经济只会平缓的波动,预计2007、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5%和4.5%。这给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新一轮周期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波动性将会与世界经济保持更加紧密的关联性。世界经济的增长会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和空间,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合轨迹。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个巨大的经济体,但同样会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会与美国一样决定世界经济的走向。尽管在今后的几年我国经济形势可能进入温和调整期(明年下半年或后年),但新一轮周期将会延续,我国经济将继续在高位平稳波动并与世界经济的波动遥相辉映,并将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铂金:宏观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 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Nordhaus W: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J].Reveiw of Economic Studies,1975.

[4] 王少平:我国实际GDP的时间趋势与周期演变[J].经济研究,1999(7).

[5] 邹卫星、房林:我国经济增长的特征、可持续性与潜在增长率估算:一个综述[J].经济学家,2007(4).

[6] 王守坤、常云昆、梁文凤:中国GDP年度数据的周期性分解与制度阐释:1978-2005[J].经济学家,2007(4).

[7] 刘恒、陈述云: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J].管理世界,2003(3).

[8] 任志祥: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

[9] 姚红烈: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研究[D].四川大学,2006.

[10] 崔友平: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7(7).

[11] 浪南、刘宏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7(4).

[12] 余芳东: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测度以及中国贡献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7(10).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范文第2篇

原苏联经济学家康得拉季耶夫(以下简称康氏)对英、法、美等国从1780年到1920年的140年经济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西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着40-60年的周期运动(亦称长波),每个长波又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时期,各持续20-30年。根据统计,从1780年到1920年西方经济已出现过两个半长波。他预言第三长波的下降期开始于1920年。后来的世界经济运行的结果正是如此。人们据此推断,第三长波的结束期为1945年,并以此为起点开始第四长波的运行。

当前对世界经济第

四、第五长波的起止点存在疑问,作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摘要:第一,是将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看成同步,如均以1945年为起点;那么,其结束的时间自然就要一样了,如此,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就自然不能成为其经济周期的新起点。第二,是将世界经济周期等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那么,在20世纪90年代日、欧各国经济不振的情况下,自然不能说世界经济已开始新的长波了。

本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世界经济第四和第五长波的转折点。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冷战结束之前,世界经济运行周期主要反映发达国家经济周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解体,并转轨市场经济;同时,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一大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扩大对外经济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世界经济的体系中来,世界市场空前扩大。这些世界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变化。例如,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汇率计算1970年为3.4万亿美元,1980年为11.8万亿美元,1991年猛增至24万亿美元,2000年为32.3万亿美元。因此,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根据经典的周期理论,世界市场的扩大必然影响其经济运行周期。因此,20世纪90年代初期应该是世界经济运行第

四、第五长波的转折点。

二、发达国家经济各自周期及和世界经济周期不同步

(一)发达国家各自经济周期的不同步

1945年二战结束,世界经济掀开了新的篇章。因此,将1945年作为世界经济第四长波的起点是无疑的。康氏长波也正好指向这一时期。英、法、德、意、日等国经济因在战争中遭受重创,战后,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重建国内经济。因此,这些国家的经济周期的起点和世界经济同步,都以1945年为起点。

然而,美国经济的新一轮长波也是从1945年开始的吗?

第一,二战结束时,各参战国经济遭到重创,而美国经济非但未受到创伤,反而大发战争财,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当时,美国的工业制成品占世界工业制成品的一半以上;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一;黄金储备占世界的59%。美国正是凭借其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强大政治、经济实力,才在战后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中取得主导地位。显然,1945年不是美国经济的转折点。

第二,从世界及各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看。从1966年起,美国经济开始走软,而在同期,其它西方国家,尤其是西德、日本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在许多领域超过了美国。如在世界工业制成品市场所占份额中,1970年美国降为18.9%。而日本则从1950年的3.4%上升为1970年的11.7%。这说明了发达国家经济运行周期是不同步的。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1989年到1993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情形更加明显。危机之后,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各国经济增长放慢,日本则在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长久的衰退中。而美国经济很快走出危机,并保持近十年高增长。这更加证实了各发达国家经济运行周期的不同步。

(二)发达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周期的不同步

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长波的幅度更长,大约是60年左右,而世界经济的长波却是50年左右。其原因有以下两方面摘要:

一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产业升级换代后,将淘汰了的机器、设备、技术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继续使用,从而延长了它们的使用寿命,并以此拓展了其产品的销售市场,从而也就延长了本国的经济周期;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实行跨国战略,大量使用别国的资源、能源、廉价劳动力等,获取巨额财富,减少了国内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某种程度上亦延长了国内的经济运行周期。

另一方面,世界市场作为各国竞争的大舞台,谁能获得领先优势,谁就占据了有利的地位。各国激烈竞争的结果加快了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从而缩短了世界经济运行周期。

世界经济周期是各国经济周期的有机构成,而各个国家经济运行周期是不同步的。若世界经济第四长波的起点是1945年,经过大约50年,结束时间的指向正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三、世界经济周期运动的动力源仍是创新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世界经济长波的出现,往往和重大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关。因为造成经济波动的深层原因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产业的生命周期决定经济运行的长波。康氏第一长波和第一次产业革命相关;第二长波则和第二次产业革命联系;第三长波和电力、化学工业及汽车相伴;第四长波则和原子理论、航天科技、计算机技术相随。那么,第五长波的出现,一定要伴随着重大的创新出现。事实上,这些创新已经出现了。

20世纪90年代,发端于美国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在推动美国经济长久繁荣的同时,迅速席卷全球。知识和技术创新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世纪初的5-20%提高到现在的70-80%。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不再是简单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而是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并且,知识经济在创造一系列新部门、新产业的同时,将使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部门发生深刻的变化,使社会生产各部门成为知识生产、传播和运用的载体,使整个国民经济知识化。知识经济将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支配21世纪,并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的时代。

这一时期,科学家破译了人类基因密码、出现了克隆技术;人类的触角已伸向火星;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出现一系列重大的科技发明创造,如纳米技术等。

以上如此众多、如此重大的系列创新在20世纪90年代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表明一个新的产业革命时代的出现。标志着世界经济第五长波的来临。

四、世界经济长波影响中国经济

到了2009年,中国经济从1949年算起将运行整60年,从1979年起亦运行了30年。而到那时,中国将面临政经体制改革的新问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问题,金融深化的新问题以及经济发展中所积累的系列新问题等等,在经济周期的影响下,可能会发生波动。同时,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其波动也必然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探究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对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范文第3篇

1984年和1985年,我国经济超高速增长之后,开始出现滑坡,乌家培和刘树成等人最早把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有没有周期波动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提了出来。刘树成首先论证了中国的经济周期。同时,杜辉也发表了论证前苏联社会经济增长的长波运动和短波运动的论文。宫着铭第一个运用经济计量方法,为我国建立了一个供给模型,测算了波动指数,较为系统地论证了我国的经济波动。这场始于1985年的理论大突破,为我国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

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研究经济周期,首先要明确我国从建国到现在经历了几个经济周期。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的划分基本上是相同的。

施发启(2000)用转折点检验和自相关系数检验的方法对经过平滑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得出的结果证明了我国经济增长率确实存在周期性波动,而且周期长度主要为四到五年。根据从波谷到波谷可以将我国GDP增长率划分为九个周期: 1953 —1957年 ,1958 —1961年,1962—1968年,1969—1972年,1973—1976年,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1999年。

刘树成(2000)的划分除了最后一个周期是1991—1998年外,其余的与施发启完全相同。

刘恒和陈述云(2003)完全采纳了上述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有一些学者对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惠琦娜(1998)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1976—1981年,1981—1986年,1986—1990年,1990—1996年。黄桂田(1999)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4次经济周期: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和1991—1999年。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建国后经济周期的划分问题已经达成了共识。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周期长度极不规则,但是有逐渐变长的趋势;周期发生频率高。我国经济周期的长度长短不一,长的达9年(1991—1998年),短的只有4年(1958 —1961年,1973—1976年),平均长度5.2年,离差为1.7年。改革开放前,我国1955—1976年按照“谷—谷”法划分的5轮经济周期的平均波长为4.2年,改革开放后,我国4轮经济周期的平均波长约为6年。

波动幅度较大,经济周期呈现收敛趋势。振幅最大的达到48.6,最小的也有6.4,平均振幅15.0,离差为13.7。

刘恒、陈述云(2003)认为,我国1953—1976年的5轮周期波动中,有3轮为古典型周期,即在周期的谷底,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为负增长。从1977年到现在的4轮周期波动中,年度GDP增长率都没有出现绝对下降,而仅仅表现为增长率的下降。这说明,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的经济周期是在相当显着的波动过程中展开的, 1978 年前的波动标准差达到10.48 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开始变得平缓起来, 1978 年后的波动标准差为3.01 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周期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古典型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型,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和稀缺资源在国有与非国有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为主要内容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进程,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 我国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在削弱转轨型波动的同时使成熟的市场经济波动逐步表现出来。

从经济周期波动的波形看,我国经济周期实现了由非对称性周期向对称性周期转变。1996年之前,我国已经实现的经济周期大都是非对称性的,即经济周期中呈现出经济增长率的缓升陡降或者陡升缓降的非对称过程。这些非对称性表明经济增长速度没有接近或者没有稳定在自然增长率水平附近,经济增长率变化的突发性较多,即出现过经济增长的“”和“急刹车”等奇异行为。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在1996年至2002年的经济周期当中,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水平的态势,这意味着经济周期的对称性正在逐步恢复,预示着未来经济周期将以稳定的增长速度进行对称性波动。

我国经济越来越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实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 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日益显现。张兵(2006)以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为标准,通过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的方法,说明了中美两国1981—1986年、1986—1990年、1990—1995年以及2001—2005年的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较强的同步性。中美经济出现同步性的原因是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两国之间日益紧密的贸易和直接投资联系是同步性的基本传导机制。秦宛顺、靳云汇和卜永祥(2002)采用HP滤波的方法对不变价格水平的美国、日本和我国季度GDP进行处理,计算了中美和中日周期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出的结果表明,中美经济周期的联系为弱相关关系,中日经济周期的关系为负相关。但是任志祥和宋玉华(2004)认为,由于我国经济的开放度较低、汇率机制实质上是固定汇率、资本帐户实行管制再加上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需拉动、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等因素,中国经济周期与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 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仍然较弱。中美经济并不存在周期性的衰退和复苏的同步性。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一)投资波动

梁军(2000)认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影响。在这三个因素中,投资又是最直接的因素。在我国,投资是国家控制社会的经济资源、指挥经济活动的最重要手段。比如,1977年,投资增速开始回升,达到4.65,1978年达到21.96,有力地拉动了当年的经济增长,形成了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随后,投资增速下降,1979年和1980年只有4.58和6.65,到了1981年跌入谷底,投资出现负增长。198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6.64,经济增长加快,投资增速其后逐年回落,1983年是12.62,直到1985年出现投资高峰,经济回升,投资增速高达39.39。

刘金全(2003)利用我国1992年第一季度到2001年第四季度数据,研究了我国投资波动性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得到三个基本结论:在水平值和波动成分上,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之间没有显着的格兰杰影响关系,但是它们的趋势成分之间存在显着的双向格兰杰影响关系,这意味着投资和产出之间仍然存在长期的均衡联系,投资波动是诱导经济周期的重要原因;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存在方向上的差别,存量水平上的投资率增加并未显着地促进经济增长,现阶段实际产出中的投资品成分也未明显膨胀;流量成分的投资需求增加作为GDP的统计成分形成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投资需求仍然是扩张总需求的主要对象;投资波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率“减损效应”和“溢出效应”,最优投资路径应该具有一定的光滑性。如果频繁地扩张投资或者抑制投资,都会具有一定的社

会成本。 李延军、金浩、王竞和高素英(2003)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经济波动的成因,认为从总体经济的构成来看,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波动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导力量,从社会需求来看,最终需求的增长以投资拉动为主,因此投资波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最重要因素。

(二)制度冲击

胡鞍钢 (1994) 利用二阶自回归动态方程模拟政治动员的冲击影响,其结论认为,党代会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作用,经济的扩张与历次党代会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与人代会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杜婷、庞龙和杨灿(2006)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制度冲击改变我国经济周期特征进行了检验,并通过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水平和开放度三个制度冲击变量检验了其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其结论证明在我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的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三)总需求冲击

施发启(2000)认为,在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相同。改革开放前,由于物质产品短缺,我国经济增长波动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波动。总需求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一直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因此总需求的波动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的波动。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总需求波动,即总需求扩张导致经济增长加速,但是瓶颈产业和高通货膨胀的约束又使得经济被迫调整,经济增长回落。引起需求扩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工业化阶段还未完成,并且需求扩张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

(四)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

简泽(2006)考察了1952—1999年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统计规律性,概括出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事实:我国经济波动具有持续性,只是到了2—3年后才表现出回归趋势的倾向;所有的变量都呈现出显着的周期性波动,但波动程度存在差异,消费、资本存量、就业和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小于产出波动,而投资、政府收入、政府支出、进口、出口和货币供应量的波动远远高于产出波动;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就业和全要素生产率与产出共变,并表现出强烈的顺周期性,资本存量领先于产出的变动,而是工资则滞后于产出的波动;货币供应量和一般价格水平是反周期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与其基本相似,只是我国周期波动的幅度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吕光明和齐鹰飞(2006)采集了23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运用CF滤波,分解得到他们的周期性成分,得出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资本形成、财政支出、进口、出口、价格水平和M0的波动性大于总产出的波动性;从业人数、全要数生产率、消费、国内贸易、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工资总额等的波动性小于总产出的波动性;劳动生产率的波动性与总产出的波动性大致相同。从业人数、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消费、资本形成、财政支出、进口、出口、国内贸易、名义工资总额、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M1是顺周期的;M0和价格水平是逆周期的。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价格总水平、成本推进、周期交汇

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价格总水平加速上升的走势,从价格动态上表明,我国经济已经走出自1997年以来的通货紧缩状态,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景气周期。但是,与此同时,国内投资的超速增长,也使得国民经济有可能出现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那样的过热状态。这种喜忧参半的心情,反映了人们对这次价格总水平上升所预兆的宏观经济趋势和所隐含的内在动因仍然心存疑虑。那么,我们对当前我国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应当如何判断,伴随价格总水平上升而来的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周期有什么新的特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阐述一些自己的判断。

我国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因

从成因上讲,我国当前的价格总水平出现的明显上升是近年来总需求不断增大所致。为了克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通货紧缩,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从1998年起,我国政府连续6年对国民经济采取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放宽货币供给,鼓励出口,改善投资环境大量吸引外资等宏观和微观调控。这些举措不仅使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低迷的国际大环境下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也因此积累了总需求迅速扩大的潜在能量,到2003年终于使我国经济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上都表现出强劲的增长。以CPI表示的价格总水平走势全年平均上升1.2%,今年一季度同比上涨2.8%,出现了自1997年以来的明显的正增长。与此相应,GDP在2003年增速也高达9.1%。这表明,我国经济已经走出通缩,进入景气上升阶段。

但是,分析我国近年来反通缩的路径,可以看出国内总需求增长的构成特点是,投资需求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激励下越走越快,而消费需求受农村经济和城市就业的影响增长缓慢。边际消费倾向不足,积累率很高。这样,在我们用来观察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的指标中,就隐含了这样一个事实:以终端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为基础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所反映的价格总水平走势,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基础产品和中间产品价格上升的状况,在较低的消费价格指数背后,隐藏着较高的基础产品和中间产品价格指数。

种种迹象表明,近年来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已经将国内的生产要素价格拉高,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力量和作用方式,有可能由投资需求的拉动转向成本上升的推进。

价格总水平上升由需求拉动转向成本推进的转换,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就是当总需求增长拉动产出增长进入总供给的瓶颈区时,需求增长拉动的就不仅仅是产出的增长,形成产出的供给商品的市场价格也开始上涨。这又会刺激投资,促进形成新的供给能力的投资增长,从而导致投资品价格的率先上涨。我国的情况正是这样:CPI指数去年8月份由负转正,而在此之前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就已经有6个月的连续上升;同时今年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4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75.8%(钢铁、水泥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07.2%和101.4%)。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特别是投资品价格的持续上升,表明了价格总水平上升已经度过了成本缓冲期,原有价格下形成的库存已经耗尽,企业经营开始进入成本上升期。当要素成本被普遍抬高之后,总供给曲线就会向上移动,即使总需求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也是必然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出现,就表明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进入了成本推进型上升阶段。而我国当前的价格总水平,就正处于这样的动态下。

造成我国企业成本上升的因素,有相当部分还来自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原油和初级产品价格近年来大幅上升,也通过进出口贸易,抬高了国内初级产品价格,扩大了国内能源、原材料、粮食等初级产品供给不足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影响。

成本推进型价格总水平上升表明,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已经从需求转向供给。我们看到,当前市场价格上升较快的商品,几乎都是资源约束型:如能源、电力、钢材、有色金属、建材、粮食、植物油、地产等等。而某些工业消费品价格低迷和某些服务类产品价格(如电讯价格)的下降,并不能表明总需求不足。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受到抑制,是因为当前不少工业消费品供给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过剩,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的影响还难以通过工业消费品价格明显表现出来。

因此,尽管有些人指出我国经济目前并没有出现过热,甚至有人认为我们仍要防止通缩。但我认为,目前我国的价格总水平正在呈现出加速上升的态势,成本的快速上升,可能会逼迫消费品价格在今年后半年或年底出现明显的升势,通货膨胀,已经出现。

国际国内景气波动周期交汇

另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当前我国的价格总水平上升和经济增长的变动周期正处在国内、国际范围不同、特征不同的经济周期和价格水平周期上升曲线的交汇区间上。

从经济周期角度讲,价格总水平变动情况也是反映经济景气循环波动周期的基本指标。而按时间长短不同划分的短周期、中周期、中长周期和长周期则反映了一国和世界经济增长过程中,短期和长期运行所表现出的规律性特点,是我们分析和预测经济未来走势的重要参照。

如果我们仔细加以对照,就会发现,当前我国价格总水平的上升的周期性趋势,正处在世界经济与我国经济景气循环中具有不同特点的中波、中长波甚至包括长波的交汇期。

以价格总水平波动表现的我国经济从1993年至2003年的十年中波周期。以10年为单位来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可以将经济增长划分为上世纪1980年至1991年和1992年至本世纪2002年两个“中周期”。统计资料显示,从1992年至1996年的第二轮景气上升的高峰期中,1993、1994、1995年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示的价格总水平变动,分别比上年上升13.2%、21.7%和14.8%。1996年价格总水平涨势减缓,1997年四季度开始出现负增长,1998年为-2.6%。直至2003年,全年消费者价格指数才出现正的增长率,比上年上升1.2%。进入2004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升3.2%,2月份消费品价格同比上升5.7%。由于投资品价格已经先行上涨,与我国近年GDP走势联系,新的价格上涨应该是新一轮景气上升周期出现的反映。

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波动为代表的1993年、1994年至2003年、2004年的10年中波周期。与我国这次价格上涨相联系的经济周期,还有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周期。资料显示,国际市场原油以外的初级产品,包括农产品、矿产品、煤炭燃料、钢铁、有色金属等,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一直需求不振、价格下跌,1998、1999年跌至谷底,直至2000年以后才开始好转,进入2003年,出现了明显的升势。从时间上看,也恰好是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一个10年左右的中波周期。

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波动为表现的从1980年起,至本世纪初期以来的20年中长波周期。与这次国内价格周期相联系的国际市场周期性因素,还有国际原油价格。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的第二次石油危机造成的80年代初期高达40多美元一桶的原油价格算起,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经历了80年代的价格下降,90年代初中东战争引起的价格波动,到1998年纽约原油价格跌到每桶只有10美元的谷底。之后,原油价格快速回升,2000年2月原油价格冲破每桶30美元大关,今年5月17日纽约交易所当天每桶原油收盘价攀升到41.55美元,创23年以来的最高价。这个形势很像70年代中东石油输出国提价所引起的世界市场油价波动,它带来的油价上涨也有些像80年代初期的形势。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这一周期波动的时间,正好是20年左右,里面包含了90年代初的一次投机性短期波动,与经济周期理论中“库兹涅茨”经济“中长波”周期,相当吻合。

更为巧合的是,如果放眼更长时间,就会发现,从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到本世纪初正好是一个50年左右的时间,与“康德拉梯也夫周期”所阐述的经济波动“长周期”所经历的时间相吻合。在这个周期中,世界经济发生了从50年代初期起,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石油危机止,大约20多年的快速增长时期。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我国的这次价格总水平上升,恰恰又是与一个“康德拉梯也夫周期”的新的上升期相关联呢?

从上述判断我们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变动现在所处的加速上升期,恰是以上四个周期中所提到的中国经济和价格总水平波动的10年中周期、世界经济10年波动的中周期、世界原油价格波动引起的经济波动的中长波周期、甚至世界经济50年长波周期,这四个经济景气循环和相关物价水平波动周期的上升阶段上。这样一种变动的态势,对于中国经济来讲,具有不同景气周期同处上升阶段的“同向合力作用”特点。这种合力作用,一方面会推动我国经济出现较快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会推动市场价格水平的加速上升。

加强经济调控

我国价格总水平一定时期内持续上升的走势已是不可避免。这与短期的需求波动不同,即便总需求增长得到控制,也有一个成本释放过程。而且,如果世界市场价格上升势头延续下去,我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也难以摆脱这种影响。就像我们不得不接受1997年以后的通货紧缩一样,现在,我们也不得不接受今后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而来的通货膨胀。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规律范文第5篇

对于房地产经济进行周期性的分析研究,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房地产业健康、理性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周期波动规律可以为宏观调控提供参考性依据,使政府能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包括制定更准确完善的房地产相关政策,以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研究房地产业经济的目的是避免遭受因周期性波动而造成的损失或衰退产业的危害.

2房地产业周期现状及其主要特征

宏观政策本身应存在着周期.由于房地产政策受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同样也会出现周期性波动.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宏观经济增长率与房地产业发展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我国房地产改革以来的实践也表明,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呈正相关态势,宏观经济增长率越高,房地产业发展越快.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有所区别.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业既处于产业恢复期,又处于宏观经济高速成长期,需求极其旺盛.除了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之外,房地产业投资过快扩张的,引起宏观经济失调,使得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等因素,都同样对房地产周期波动有所影响.对于经济周期的释义,简明的定义为,每一次国民经济的“衰荣更迭”形成一个经济周期.“二战”以前的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经济衰退和危机阶段、经济萧条阶段、经济复苏阶段、经济繁荣阶段.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发展中完整地出现以上四个阶段,才叫一个经济周期.“二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也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不断提高,经济周期出现了许多变动,多数专家主张经济周期分为萧条和繁荣两个阶段.也显示出5~7年为一个周期.在每一个周期内呈现萎缩与停滞、复苏与稳定发展、高速发展五个阶段.房地产业周期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2.1房地产业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趋势基本一致

一般说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周期性波动对房地产这类具有独特性质的消费品和投资品的供求关系会产生较强的影响,结果使得宏观经济周期与房地产波动呈同向变化趋势,但在波动时序上略有区别.房地产周期起点略早于宏观经济周期起点.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期时,一旦政府通过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在这一外部因素冲击下,同时在房地产价格需求弹性和房地产收入需求弹性等房地产特有的产业扩张传导机制作用下,社会资源向带有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等产业特征的房地产业转移.由此导致并推动房地产业率先开始复苏,带动宏观经济步入扩张期.当宏观经济进入高涨期后,政府通过提高利率、紧缩银根等政策冲击,由投资、消费构成的房地产需求分别在宏观紧缩政策影响下出现降低.同时又由于受房地产投资被抑制、房地产泡沫因素等特有的产业收缩机制的影响,使得社会资源率先从过热的房地产领域退出,结果使得房地产市场先于宏观经济进入了收缩期.

2.2我国各地房地产业发展周期的差异性,与宏观调控政策的统一性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

当前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都有所不同,也有着发挥各地经济特点的侧重性,特别是东、中、西部差异很大.房地产业极其明显的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使得各地房地产业发展程度不一.由此不难看出,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周期特征上来讲,既拥有着全国性的周期,也有着各地的发展波动周期.应当看到,当地居民基本收入水平才是以消费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基础,当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脱离于当居民实际收入水平,那么这个价格就不会被市场所认同.如何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同各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实施,才能有效地缩短市场周期的萧条期、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2.3房地产业周期波动具有明显的波峰,易受内外部条件影响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从2000年到2008年这九年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平均增长率达到24.1%,而一阶段内的GDP平均增长率为9.6%,比之高出了足有14.5个百分点,并且在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当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稳定在17个百分点左右.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世界经济格局对于中国的经济尤其是房地产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但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发展,也波及到世界经济状况,并且同样对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些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房地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人民币受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而不断升值,也会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尽管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是个负面因素,但从长远来看,却利于房价整体水平的上升.另一方面,大量外来资本的涌入,也对中国房地产在价格方面形成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因为房地产业的独特性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周期性波动对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将会产生较强的影响,而同样的,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也会通过对建筑的、建材、冶金等其他上下游产业的影响,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周期波动产生作用.然而,提高利率、抑制通货等紧缩性政策却会使社会性资源迅速从房地产领域中退出,使房地产市场先于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产生进入到行业紧缩期.

3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性剧烈波动的原因

3.1人口周期变化的影响

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首先受到人口周期变化的影响,与人口周期变化有着惊人的吻合度.如2005—2007年这轮房地产业发展的高峰就与人口的周期变化密切相关,我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的现象,这段时间出生的人口到2005年刚好是结婚、建立家庭的时候,对房地产产生极大的需求,直接导致房地产业的繁荣.

3.2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有明显的周期特征,房地产业周期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的周期波动对房地产业的周期会产生较强影响,使宏观经济周期与房地产周期呈现同向发展趋势.

3.3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11年的约51%,全国的城镇人口已有6.5亿人.城市化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社会进步和现代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化进程必然增加房地产业的有效需求,促使房地产业快马加鞭地发展.

3.4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影响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会增加房地产的需求,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上涨7.2%,特别是近几年来,企业工人工资水平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收入不断增加、离退休人员待遇进一步改善,居民得到真正的实惠,这些是房地产业的这一轮飞涨有直接的关系.房地产业周期剧烈波动的危害主要表现:(1)房地产消费的持续低落会影响宏观经济整体消费,使经济增长失去动力,进一步例宏观经济增长减缓甚至衰退,但房地产过度扩张会耗尽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严重破坏经济正常运行的各种均衡关系.另外房地产消费增长过快,占用了过多的消费购买力,也会造成对其他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2)房地产业的过度波动会加大处于调整期的我国经济的不稳定性或不确定性,使社会生产力严重受挫.(3)房地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其持续低迷状态将会加剧我国内需的不足的症状,但如果大炒房地产业,泡沫越吹越大,一旦链条断裂,将会造成连锁反应,使刚刚有所恢复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再次受到重大冲击.(4)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如果房地产业继续低迷,必然导致金融行业的活力和效益降低,并且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会对金融系统和经济形成冲击,这对我国原本脆弱的金融体系会造成更大的压力.

4避免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剧烈波动对策思考

4.1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政府宏观调控对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宏观调控的紧缩政策与宽松政策交替变动构成中国房地产业的“特有周期”刺激经济出台,房地产业迅速升温,出现过热甚至形成泡沫.为抑制经济过热,国家又实行宏观经济紧缩的调控政策,由于调控力度不当又导致商品房因资金短缺而出现投资迅速减少,商品房大量积压,房地产业跌入低谷的恶性循环.笔者认为,国家对经济发展实行调控是必要的,但应当将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应建立一套符合房地产发展的监测预警系统.这一系统应当包括:(1)对房地产经济运行过程和增长实际进行全程监控,包括房地产信息、数据整合、土地供应、开发投资、商品房买卖与二手房交易,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2)研究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规律和特点,及时进行政策微调,减少波动的幅度.(3)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一致.土地和金融信贷政策应相对来说持续平稳,防止忽松忽紧,大起大落

.4.2加强房地产立法,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的房地产业运行环境

我国房地产业秩序混乱的状况是导致我国房地产波动和缺乏稳定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我国房地产立法工作还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需要,与房地产相关的法律规章还不够了周密、完善.在司法实践中急需补充和加强有关房地产金融、市场交易、中介服务、物业管理、市场准入等相关的公共性法律和专门性法规;房地产法律仲裁和法律服务体系也尚待完善;要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进行严格的市场监管.健全房地产信用体系,建立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公开、平等、自主、互利的契约制度.

4.3合理选择调控手段,适时调整房地产投资政策

一般来说,对于房地产经济总量和结构问题,可以采取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宏观经济系统的经济手段来进行直接调控;对于房地产经济运行过程中和房地产企业的微观经济行为,则主要以经济手段为主进行间接调控,同时加之必要的行政性管理.房地产投资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应特别注意以下情况:一是房地产投资规模与宏观经济规模相适应.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的比重要合理,防止比重过大或过小.二是研究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化.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职责不明,很容易形成一种“扩张欲望”,自我约束机制相对薄弱;相比之下股份制、民营企业风险约束机制较强,决策比较理性,有助于平抑房地产周期的波动幅度.

4.4规范土地一级市场管理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于土地一级市场.数次房地产周期波动中,导致房地产开发失控的直接原因就是土地一级市场的秩序混乱和供给总量失控.不少行政划拨的土地通过隐性市场流入开发用途,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应实行总量控制,严格审批行政划拨用地.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不规范行为的管控能力,使城市土地在市场机制的调控下不断得以优化配置和重组.对于土地增值效益,确定合理的分配比例,资金投向应以城市建设行改善民生为主.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和危陋住房比重,提高城市低收入群体居住质量.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设立专门进行土地交换的固定场所,组建和培育土地交易市场.土地交易范围应涵盖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三个层次.土地交易方式按市场规划运作,通过招标、拍卖、挂牌三种方式公开进行土地交易,杜绝协议批租方式.适当提高进入土地市场的门槛,获取土地的开发商必须达到一定的实力.从而使土地的后期开发有一定的保证.

4.5加快房地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