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内部监督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 财务内部控制 问题 建议

我国各级教育体制的深度改革、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筹资渠道和方式的日趋多样化等等原因的存在,使得高等院校的经济活动、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化。如何适应高校的财务管理需求,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与资金使用效率,防止院校资产流失,提高院校的办学效益,进而保障高等院校实现稳定、持续、高效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共同关注的一项焦点课题。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参照2001年6月份财政部所制定与颁发的《财务内部控制规范》来实施,相对来言,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财务内部控制体制建设才处于初始阶段,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解决。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经费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在管理上更容易存在重使用轻效益、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风险与效益意识都比较低下。比如说,高等院校在校办企业的投资与管理方面、教育科研规划方面以及学校后勤体系的变革与发展方面等都比较缺乏系统性的决策与规划体系,同时相对应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制也不够健全与完善。究其根本性的原因在于高校领导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上认识比较模糊,在这方面既缺少专业性的分析与评估,同时也害怕因为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影响了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尽管目前有不少高校都在实施财务内控制度,但是却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诸多经济业务的开展存在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使得制度形同虚设,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意义。

(二)财务内控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高效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高效经济业务的日趋复杂化,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财务内控制度做出匹配性的调整,但由于我国高校财务内控建设起步较晚,迄今依然存在着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与实际需求不配套、系统性和操作性比较缺乏等等问题。以高等院校的对外投投资内部控制体系为例,其主要的问题在于对外投资决策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和不规范,这往往使得对外投资的风险大幅度上涨;也有不少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财务核算工作人员的监督比较严格,但是对于校办企业和后勤体系的核算管理人员约束能力不强,致使学校的资金管理比较紊乱,甚至存在“小金库”、“账外账”等现象;这往往使得学校整体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管理不成体系,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漏洞。近年来,不少高校在招生、建设与投资中频发财务管理问题以及在诸多环节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就很好地说明了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给财务管理带来的严重危害。

(三)内控制度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建立事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高校不但需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同时还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对单位内部的控制进行监督,发现问题时及时地进行纠正和调整。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诸多高校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以及监督机制,并且内部审计部门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往往隶属于财务等一些部门,缺乏独立性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有效执行的“绊脚石”,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审计监督作用。

二、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进行的分析,我们有必要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相关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有效的措施,以保障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全面、规范的建立与健全起来。

(一)加强财务内控意识,规范财务内控程序

加强高校财务内控意识,不仅只是从学校领导与管理阶层入手,同时还应当对财务、人事以及行政等全体单位、部门的工作人员普及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知识,向他们申明财务内控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们自身利益的重要意义。具体的措施可以采取,定期由财务人员针对各岗位工作人员实施财务内控基本常识的培训,并建立起相关的监督与考评、奖惩机制,让学校全体工作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规范的财务内控程序,是高校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可靠保障,具体的举措主要有:首先,确立此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与重要环节,通常包括财务内部控制目标的确定、标准的制定以及确保目标实现的各项制度这几个方面。其次,建立起相对应的监督机制,随时关注内部控制实施的轨迹与效果,以便于及时的将信息汇总与传递给决策层,进而起到查漏补缺、不断优化的目的。最后,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影响因素的不同影响程度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措施,以保障制度实施的稳定性。

(二)健全内控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制,是保证高校全部经济活动、经济业务高效有序开展,确保资金安全、资产完整,预防舞弊及差错,进而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根本前提。因此,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实施与建设过程中,确保内控体制的健全性,都是我们必须做到也必须做好的一件事。因此,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必须遵循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将合法性作为首要遵守的原则。二是必须从高校的财务管理实际需求出发,并保障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约束性。三是制度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相互牵制与制约的基本原则。四是制度还必须符合成本效益的经济性原则。五是制度必须是能保障信息的动态传递与反馈,并且符合闭合管理的要求。

(三)增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职业判断能力

在人本管理理念作为现代化管理体系核心思想的今天,良好内控制度的执行还需要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做支撑,需要会计人员拥有相对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一方面要具备处理规定业务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还要在规定不明、模糊的业务出现时能够清醒分析,做出合理、准确的决定。然而,在会计工作长期实践过程当中,高校普遍采用的还是过去陈旧的会计行业制度,会计相关从业人员仅仅单纯依靠刻板的条款来办事,缺乏了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要积极适应改革需求,转变从业观点,认清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剔除按部就班、单纯请示上级的思陈旧思想,强化自身职业判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工作人员更能符合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的基本需求。

(四)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为内控管理提供标准

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内部控制高效实施的主要参照标准,因此加强预算管理能力,可以说我们为内控管理提供良好标准必须实施的一项举措。具体的措施主要有:首先,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将校内综合预算与部门预算很好的统一在一起,预算编制必须的做到科学、全面、准确、合理,同时还应当避免预算的盲目性。其次,将全面预算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理念和体制,引入到高校财务预算实施的过程中来,以此推动高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最后,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全面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根据实际需求,建立起预算执行的跟踪、监督、分析与评价等相关机制,以保障预算的严谨、科学和发展性。

(五)强化经济责任制,建立起内控制度监督体制

经济责任制的建立首先应根据责任与权力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的可以从健全校长经济责任制开始,依次对各部门负责人、各岗位工作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制,同时在每一年的年终工作总结或者是年初工作计划分配中对经济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奖优惩劣,以此提高全体人员的责任心和内部控制意识。

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起健全的监督体制,将专门监督机构、群众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很好的统一起来,依托这种立体式的监督体制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完整的监督模式。

三、结束语

关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在此我们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总的来说,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项比较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项目,这需要我们根据学校所处的外部财务环境以及内部各经济业务的实际需求、学校的各相关条件来展开综合性的分析。但是,遵循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原则、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并结合学校的具体需求来实施高效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是我们在制度建设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李克勤.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23)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措施;执行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引言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保证财务工作合规、合法、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国家电网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纲要》,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财务制度建设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公司系统分层的、实用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保证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进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这和企业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

2.财务管理是价值形态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财务管理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国家电网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纲要》,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财务制度建设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公司系统分层的、实用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措施

1.学习、掌握国家和上级有关规章制度,促进本单位制度创新

近几年,财政部、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相继出台了很多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基层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依据和指导,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规定的精神和原则,对照本公司实际,查找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不足,健全和完善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

2.注重全面规范会计工作和企业经营行为

制度建设一是突出“全面”二字,制度建设要考虑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避免出现制度真空;二是突出“规范”二字,用制度规范各项会计工作,用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用制度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3.体现强化管理、细化管理要求

根据强化管理、细化管理的要求,制定修编各项制度,对资金管理的组织机构、现金流量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加强票据及印章管理、对账管理、资金报表管理等,建立预算咨询制度及预警机制。

4.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的标志,通过制定修编预算管理制度,对相关预算指标进行考核,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整合和导向作用。

5.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如何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一直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修订财务管理制度时,就需要注重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原来的管理制度中对财务指标的考核规定得比较简单,只有“考核结果与单位奖金挂钩”的内容,但具体操作中,如何考核,如何兑现,不容易操作,为此,需要制定《财务指标考核办法》,对预算完成情况规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奖惩额度,使财务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四、如何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

1.做好财务管理制度的宣传贯彻工作

要把相关制度贯彻到基层单位,甚至每一个职工,让广大职工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用制度规范企业职工的行为,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2.领导带头执行财务制度,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制度之上

公司领导以身作则,模范遵守财务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层干部严格执行、认真把关,使财务管理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3.严格考核

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以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4.处理好内部控制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不执行规章制度,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出问题,但长此下去总有一天是要吃亏的,所以,要处理好内部控制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统筹安排,合理分工,使各项工作协调进行。

5.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及时发现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结语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并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怡,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J].新疆财经,2011.

[2]徐小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2.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控制度;高等学校;监督与评价

一、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理论难点

现代的内部控制理论都是针对于企业的,与高校的实际情况有显著差别。一方面,高校与企业最显著的差别在于非盈利性。高校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每年的招生计划和科研课题都是在国家和政府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制定的,其大部分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自主的营收占比非常少。这就动摇了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前提。另一方面,高校的情况千差万别,在排名、教资队伍等方面就有显著差别。在资金来源方面,有的高校是直属于教育部的,有的高校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这就决定了资金安排上的差异。因此,高校的内部控控制制度存在很大差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普适的理论进行建设。

(一)控制论

控制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信息的传递来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通过信息的反馈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纠偏。单层的控制行为实际上一种内部牵制,随着企业业务种类增加,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单层的内部牵制会演变成多层网络体系,进而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由此可见,控制论下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要素是信息。然而,在高校体系内,由于各个学院各自独立,教学及科研任务几乎互不相关,不具有盈利企业各业务模块彼此衔接的特征,信息之间的传导和链接被人为地割裂了,导致控制理论在高校内部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被动摇,自然也不能具体应用于高校内部建设中。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在则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上的,解决的方法是激励相容机制,委托人通过一系列的合同契约用来约束人的行为,尽可能地使得人与自身利益一致,在激励和惩罚之间平衡,找到成本之和最小的最优合同体系。随着合同契约体系的完善及固化,逐步形成稳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虽然我国的高校体系中也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利益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委托关系,如政府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院之间,老师与行政人员之间,但这些委托关系相对比较独立,难以形成全局性的契约关系。并且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目的不一,不像企业有盈利的统一目标,契约体系要平衡各个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合同契约体系更加复杂,也加大了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难度。

二、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实难点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高校普遍都是事业单位,目的是培养人才,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它的目标是科研成果、师资力量及招生规模等,这与企业管理目标存在一定的区别,目标不同,这就会导致高校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与企业有显著区别。一方面,高校内部控制执行人员主观上就对此重视程度不高。学校管理层乃至内部控制执行人员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甚至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还会出现工作岗位分工不清,岗位职责界定不明晰。另一方面,执行人员的主观意识会影响实际的执行力,在执行中略显被动。在实际中,部分高校还会存在有制度但轻执行的问题,导致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流于形式。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随着高校合并和新建,高校的经济业务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仅局限于基础建设、修缮维修、物资采购、后勤管理等方面,还会涉及到投资、筹资、外债。有些高校还会有很多附属机构,如为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而建立的校属企业等。这些方面都会增加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的复杂性。高校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收支审批管理制度、科研及教学经费管理制度、出差管理办法等一般性内控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业务,没有覆盖到的方面必然会出现控制缺失。特别是资金的使用方面,高校现有的管理制度还停留在过去仅关注资金收支的问题,对于筹资、投资、举债等方面的控制制度建设不够。部分高校在治理结构上还存在重大缺陷,科研与行政体系重叠,二者之间的权责分配失衡。

(三)内部控制监督及评价体系不健全

监督与评价体系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审计的独立性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保证。而现实中,许多高校都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导致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完全缺失。并且很多高校重科研,轻行政,为了缩减人员编制,甚至会出现身兼数职的情况,工作人员和工作流程上有重叠,达不到内部控制制度中不相容岗位分离的要求。高校还普遍缺乏内部控制制度考核评价机制。由于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体系中没有明确责任主体,会出现评价主体缺失。内部控制的评价对象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而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又会导致评价对象的缺失。

三、高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全体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要从顶层入手,首先,上级领导要重视,提升内部制度建设的战略位置,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做,将其上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到其与科研、招生等发展目标一样重要。其次,内部控制建设是全局性的、联动性的,需要全员的参与。学校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将内控制度的学习和培训常态化,在提高全员认知高度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实践能力,提升执行人员的执行力。各人员也要更新理念,跟上形势,加强业务水平,对相关制度烂熟于心,增强工作责任心,各司其职,合理分工,把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制度设计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根本是完善管理和治理结构。在治理方面,明确各业务模块的责任人,合理分配权责。在管理方面,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要完善,如不相容岗位设置、授权审批制度等。另外,随着高校业务的多元化,要及时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校办企业的管理,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直接如何协调和平衡,财务信息管理是否统一,高校能否给企业投资、筹资方面的支持等。随着各方面制度的完善,各部门、各人员相互制衡的内控体系也会随之建立,这也有助于内控体系中监督和评价机制的建立。

(三)完善内外部监督及评价机制

为了加强内控,高校必须设置稽核等岗位,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出来,维护保证相关业务人员的独立性,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随着高校经济业务趋于复杂,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业务实质理解到位可以有效降低内部稽核工作中出现纰漏的可能性,尽可能降低会计处理失误。在评价机制方面,首先,要明确评价主体。内控制度的评价主体是上级权力机构,要明晰学术体系与内控体系之间的界限,合理分配内控制度中的权责,明确相关的评价主体。其次,从制定评价控制方案、到组织评价工作组、认定控制缺陷,再到汇总评价结果,至少保证每年实施一次完整的内部控制流程。最后,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制定改进措施,让内控制度的评价真正发挥作用,不断完善内控体系的建设。

四、结语

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完善的内控制度会加大高校廉政、财务等方面的风险敞口。因此,高校必须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不仅在制度设计上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执行上将每项制度落实到位,还要打通后续的监督与评价机制与信息反馈的联动性,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向动态化、常态化方向发展,真正提升财务内控制度的管理质量和水平,提高办学质量,从而促进高校未来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包俊权.高校内控制度建设与廉政风险防范措施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8).

[2]贾创维,李冬梅,夏午宁.高校内控制度建设:难点、观念重塑及对策取向[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2).

[3]庞坚,李有权.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4).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监督

一、引言

国内钢铁企业的高速发展造成产能过剩,严重破坏了市场供给平衡,钢铁业进入减量发展阶段。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信息显示,截止2017年5月,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但也造成铁矿石需求遭到挤压,且内外矿产双增。据统计,2015年建筑行业全年钢材消费量预计同比下降7.2%,机械行业全年钢材消费量预计同比下降6.5%。截止2017年5月份,铁矿价格期货和现货出现齐跌现象,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提醒矿山企业一方面要缩减成本,另一方面也应改善管理,完善内部控制,降低生产风险和经营风险。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对企业缩减人力成本、降低风险防控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将内控完善与财务监督结合能够从面和点上强化企业的资产安全、改善经营管理。

二、矿山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因素中,忽视财务监督的环境

基础内部环境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基调和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在环境因素的六个方面中,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内部审计及企业文化等奠定了财务监督的环境基础。财务监督对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和资产安全至关重要,但在机构设置上,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在冲突下,管理层倾向保留资金用于在职消费,所有者缺位弱化了治理监督。对内部审计的不重视和流于形式,使得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疏于对风险的过程和结果控制。矿山企业属于高风险企业,在企业文化中强调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十分必要,但现实中,不少矿山企业经营管理粗放,管理层缺乏培养企业文化的意识,执行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强烈,造成事故多发、资产受损、资金压力增大,安全补偿成本不断上升等,尤其忽视财务的监督作用,认为财会部门只负责记账,缺乏财务管理思维,使得财务监督在事前预算编制、事中执行控制和事后财务信息反馈方面都难以发挥效用。

(二)风险评估因素中,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评估

风险评估要求矿山企业全面收集信息,根据控制目标,及时评估风险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作为风险高发的矿山企业,不仅应该关注事故安全,更应洞悉风险本质,所有意外和机会的来临最后都作用到企业资金,风险的解决和缓解都需要企业给予有效的资金支持,在风险评估中同样应该将财务风险纳入评估体系。结合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管理层应将重点锁定在安全生产上,对配套资金的调度合理安排,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资金库,根据企业生产和销售周期合理配置资金。风险一旦发生,紧急调用临时资金很容易造成企业生产链条的中断和财务风险上升。

(三)控制活动因素中,财务监督的执行缺位

控制活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风险防范活动的落实情况,根据内控指引,七大内控措施为:不相容职位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它们都与矿山企业财务监督的执行和落实息息相关。其中,部分矿山企业存在不相容职位未分离的现象,同时,一人身兼多职造成资金管理审批和支付存在舞弊风险,威胁财务安全;在授权控制上,部分矿山企业对资金使用和投放缺乏必要的审批环节,资金的混淆使用、随意投放,造成资金管理的混乱和低效;未能及时更新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使得财务核算系统和生产系统、仓储系统等脱节,造成财务监督链条中断;财产保护方面,未建立专门的财产保护机制,也未明确各个岗位对应的财产保护职责,使得重资产的矿山企业资产流失严重,滞后反应在财务数据上,造成事中监督失效;预算、营业分析和绩效考核控制是以财务数据为支撑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财务控制手段,但预算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会导致总体控制目标的偏差,营业分析和绩效考核不到位,同样影响了矿山企业财务监督的时效性,难以达到安全生产、资产保护和提高经营效率的控制目标。

(四)信息与沟通因素中,财务监督反馈机制不畅

财务监督实质是以财务信息为载体,通过报表报告的格式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为其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在矿山企业财务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向上不通,即执行和业务层面的财务信息和监督结果难以传递到管理层,管理层在决策和管理中缺失重要信息,易造成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向下不达,即上层预算目标分配未能有效传递各部门及人员,导致企业风险文化氛围不强,执行力降低,影响经营效率。信息传递的不通畅造成财务监督反馈机制失效,对风险和意外难以及时防治。

(五)内部监督因素中,缺乏日常财务监督

矿山企业风险性高,项目资金投入量大、周期长,因此,建立日常的财务监督体系很有必要。矿山企业对日常财务监督的执行情况不佳,例如,对账务的处理尤其是现金和银行存款的账务记录未做到日清月结;白条入库、员工短期借款未及时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现金的定期盘点和银行的定期对账未按内控要求执行,全权由出纳一人执行,降低了会计管理的可信度;此外,财务人员在日常控制中的参与度不够,例如,预算编制、合同签订及业绩考评等过程中忽略财务人员的监督作用,造成矿山企业信息流与资金流的脱节,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降低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敏感度。

三、矿山企业改善内部控制和强化财务监督的手段

(一)树立财务监督理念,建立风险防控的企业文化

矿山作业探索性大、风险高,矿山建设前期可行性分析需要的信息量大、工作强度高,即使进入开发阶段,也可能面临着亏损风险,因此,对矿山企业来说树立风险防控意识至关重要,在矿井项目的勘探、开采、闭坑各环节警惕风险的发生。树立财务监督理念,要求矿山企业结合矿山项目的各个阶段,识别可能的风险。首先,在投产初产期,资金初始投资大且基本无现金流入,企业应积极安排筹资渠道来源、债务资本期限结构,降低资金中断造成项目投资搁浅的可能性;其次,在均衡生产期,企业应合理安排还贷计划,降低财务风险并保证日常资金的供应;最后,在衰老期,预留环境修复成本和退出成本的资金需求,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成本。

(二)完善风险评估内容,全面涵盖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风险评估内容广泛,除了外部市场风险、合法风险等,矿山企业应把重点放在内部的战略风险、运营风险、操作风险和财务风险上。财务风险的评估和预防与企业的战略安排、运营情况及操作规范等息息相关。财务资金作为企业的血液,贯彻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因此,财务风险的评估内容要求矿山企业应该结合战略安排,考虑筹资需求和投资计划,根据运营水平和操作情况识别风险关键点,并结合企业财务灵活性和临时资金筹措能力预估战略调整、运营失效及操作失误给企业增加的财务风险。

(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落实财务监督的执行情况

矿山企业首先应该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职责,一方面,积极承担风险管理的评估、预警和防范的职责,指导风险控制部门的人员落实风险防控行动;另一方面,结合风险控制的七大措施,定性并定量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概率和损失降到最低。此外,风险管理部门应与财务部门积极合作,结合财务信息情况和预算执行及考评反馈,发挥财务部门在信息提供和资金管理上的监督作用。

(四)疏通信息沟通渠道,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着企业管理的技术手段,会计信息系统提高核算效率,ERP系统将企业各业务环节对接起来,完善了整个业务链条和经营管理信息传递的渠道。通过集成的信息化平台和局域网资源,将安全、生产、调度及人力等各个环节信息实时呈现,形成规范化的信息公示;通过安装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即时广播和视频监控系统等,提高矿山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及时传播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保证全员处于信息系统的信息收集范围中,将被动的信息传递转变为主动的信息收集,从而提高信息时效性,降低信息传递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促进即时信息传递系统与财务资金流转的同步性,资金流转的同时保证相关业务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层,通过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互相补充,提高决策管理层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活动的了解程度。

(五)把握日常财务监督,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

日常财务监督能够化繁为简,坚持预防为主,提高企业在风险面前的主动性。在日常的财务监督中,首先应将基本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落实到位,规范日记账核算、资金管理等程序;其次,企业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应该安排财务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项目计划的全过程,从概预算的编制、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执行及后续监督上,发挥财务人员在内控过程中的监督作用;最后,鉴于矿山企业生产经营极具独特性,对财务人员进行矿山工程和生产环节基础知识的培训很有必要,财务人员要结合矿山工程的发展阶段及各环节特点,识别潜在的风险,降低工程成本。

四、结语

钢铁市场行情不佳、矿产资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铁矿石供需失衡,给矿山企业的发展带来沉重压力,矿山企业在市场风险增加的背景下应从可控的内部风险防治出发,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强化财务监督,积极改善粗放的管理模式,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构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凭借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稳步推进财务内控制度在规范和保障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娟.浅谈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现状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01).

[2]杨艳平.浅析内部控制的作用与治理[J].财会学习,2017(01).

[3]蒋玲.矿山企业内部控制建设[J].财会学习,2016(14).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范文第5篇

一、加强资金管理

财务管理以资金为中心,企业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围绕资金来完成的。(1)增强效益观念,企业经营不善的集中表现就是资金短缺,制约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坚持对资金先筹后用,量入为出,并保持一定的储备是非常重要的;(2)统一管理和使用资金,对单独核算的下属企业,严格规范支用现金,杜绝白条抵库,借资挪用现象,把资金管好用好。(3)坚持资金使用一支笔制度,堵住“:各用各的权、各批各的钱”的纰漏,使资金能集中调度使用,防止乱开口子、巧立名目乱花钱,使有限的资金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作用。(4)加强备用金管理,严格控制购物、出差借款,实行前账不清,后账不借,杜绝借新账不还旧账,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

二、建立考核指标制度

具体内容包括:(1)资本保值增值指标,防止企业行为短期化,维护出资人利益。(2)净利润指标,其中税前利润,销售净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应按不同部门或商品结构比例进行分解。(3)资金指标,其确定原则是与保值和净利润完成率挂钩。

三、强调成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润,成本每降一分钱,就等于利润增加一分钱,只有低成本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如果放松对成本的管理,费用不加控制,成本将不断提高,导致企业走向濒临崩溃的边缘。为此,在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必要的控制方法及相应的分析、考核制度。

1.加强目标成本管理。根据企业总效益目标,首先将目标分解成子目标,要以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为对象,结合生产经营各阶段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层层落实到各经营责任部门,进行管理控制,同时要不断推广先进经验,采取有效改进措施,以求降低成本,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2.建立成本分析制度。首先对目标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其次是分析科技进步对成本的影响,促使科技与经济管理紧密结合;最后是与过去不同时期的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生产条件和实际消耗水平,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正确认识和掌握成本变动的规律,有利于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并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新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3.建立成本考核制度。首先企业将计划成本或目标成本指标进行分解,制定企业内部的成本考核指标,分别下达到各内部责任单位,明确他们在完成成本指标上的经济责任,并按期进行考核;其次,成本考核要与一定的奖惩制度相联系,如完不成任务不得奖,或进行处罚,完成任务进行嘉奖等方法。以调动各责任者努力完成责任成本的积极性。

四、加强期间费用的管理

期间费用主要包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如果放松对期间费用的管理,就会导致当期费用的上升,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其表现为“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因此严格控制费用开支标准,把费用分解到各单位、落实到人,这是向管理要效益的一条途径。同时,企业的技改投资管理,也是财务管理的重点,现在不少企业想搞技改,但不进行技改分析和论证,从而造成盲目投资,甚至造成资金的浪费,这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

五、促进销售,加强资金回笼

即销售部门应根据岗位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规定每个销售人员对每一笔合同业务,必须做到从订合同到回收资金的全过程负责,以彻底改变销售部门只管卖货不管收款的片面做法。销售部门人员负责销售贷款的回笼,有利于减少三角债和经营风险,能加速资金的周转速度,促进资金循环。同时,加快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营销队伍,要求懂经济,会管理有一定经济头脑,能够驾驭市场经济,还有必要对营销人员进行素质培训,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动作中掌握资金的主动,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

六、强调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