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大学语文的理解

对大学语文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大学语文的理解

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第1篇

地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忽视教育服务功能等突出问题,本文在剖析实际工作

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以“柔性管理”为轴的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校管理;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2-0062-01

一、 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我国现行的高校大学生管理普遍是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依托(如国家宏观层面指导性质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学校为适应管理或办学发展需要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具体涉及到教学管理、日常学生管理等),片面强调严格管理的作用,认为只有把学生的一切思想行为纳入制度管理,用严格作保证就可以把学生管理好;过多强调自上而下的层层管理,忽视自下而上的扁平式管理和横向的沟通与协调,具有典型、鲜明的科层特色,以致于形成不和谐的上下级感,学生与管理者之间产生了隔阂,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严重缺失,如把受教育者看成是制度与规范的塑造物,使其成了被塑造的群体;有的就单纯的强调具体行为的训练,如有半点不符合具体行为规范的,学生教育管理者就会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板起面孔进行责备和训骂,丝毫不顾忌学生的承受能力,也不究其缘由。显然,思政工作者没有很好地拿捏和处理教育与管理的关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管理的依托,使得学生管理失去了其教育人的内涵、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主题性价值的尊重,从而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1]。

(二)忽视教育的服务职能

在很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虽然戴着教师的帽子,实际上是干着“政治警察”、“权威者”之类的事情。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从领导者向服务者转变的意识不强,意识是是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动力和方向。我们看到的往往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传道者”,而不是一个“服务者”的形象出现。夸大纪律约束的作用,教育方法变得简单粗暴,在伤害大学生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在情感上往往不易被学生认同与信服,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长期以来,我们教育以控制学生为己任,过分强调学生按照统一的步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规格行动,以“循规蹈矩”为评价学生工作的标准,满足于管住学生而不是服务于学生。实际上,人的行为并非完全按理性的方向活动,人的行为也有感性的一面,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要真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必须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往,把教育人、关心人与管理人、服务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从服务学生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是帮助、支持与服务,全面了解学生,采用“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的“一线工作法”[2]。

二、 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新途径

(一)人本关怀与柔性管理理念赋予学生个体

柔性管理采用的是非强制的教育管理方式,让学生在心目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运用柔性管理思维模式,掌握个别人的特性,把群体和个体的工作方法区别开来,除了用于群体的一般号召,造成舆论、产生轰动效应外,管理者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个体上,点点入心,潜移默化。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必须承认学生之间个性与差异性,他们有不同的志向、爱好和需要,不同的专业特点、年龄差异、特长爱好,有不同的知识、技能和潜力,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若不从这些方面入手去理清个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就很有可能误用有关规章制度的一般原则,很可能误用批评和赞扬这些本来行之有效的方法,甚至因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矛盾而导致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这就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衷,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二)高校学生柔性管理模式的构建

要使柔性管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时代特征、科学合理、完备的柔性管理模式,是柔性管理发挥整体功能、增强实际效果。1. 制定柔性规范。与刚性规范或者制度不同,柔性规范更多起到一种纲领性作用,人本思想浓厚,以成长成才为总的目标。2. 设立柔性目标。柔性含有全能的意思,既具有适应不同情况的能力;还含有坚强、韧性,忍受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能力。柔性目标有一定的权变效应,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3. 实现柔性决策。教育决策是现代教育组织及其领导者和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管理者才管理中也要运用民主科学的柔性决策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是管理目标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不知不觉地实现[3]。4. 运用柔性管理评估思路。管理评价的结论会对被评论者的行为和情绪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因为柔性管理的对象是人,人的思维和行为活动不可能用一个精确的数字表示它,而实施模糊性评价体系恰恰能够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体现人文关怀,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评估活动中来。

三、 结语

刚性管理犹如人的骨架,柔性管理则好比人的肌肤和血肉,有骨有肉才算是一个正常的人体。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前提和基础,如果单纯的强调人性化,放松了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约束,就会使得人性化变成任意化,学校的管理会变成一盘散沙,柔性管理必然丧失其立足点,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者要树立并内化——以“制度奖惩为驱动力”向“责任、学习、成就感为驱动力”转换;以“命令监督为控制力”向“学生自愿向上为引导力”转换的意识。刚与柔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类不同的工作方法,存在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德心.高校学生柔性管理思想的探讨[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

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学习;倦怠心理;对策

近年来,由于招生并轨,毕业生自主选择职业及普通高校扩招严重,不少高校师资资源严重不足,在入校学生素质有所下降的大背景下,教学质量有明显下滑。在学生专业学习中,普遍出现了对专业学习不重视或者不感兴趣的现象。

许多研究表明,倦怠是在许多职业中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并由此影响到个体所在组织的绩效。倦怠不仅出现在工作群体中,在学生群体中同样存在。

学业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价值来源,部分大学生由于人与学习情景的长期严重分离而出现了身心资源衰竭、对学习疏离和负性自我评价的低效学习心理――学业倦怠 。它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可能在同龄群体间具有传

染性,造成潜在的恶性循环。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专业学习的倦怠心理,掌握一定的学习倦怠心理管理策略,并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对高校教师来说,有利于因材施教、合理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合理科学有序的进行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

(一)问题表现

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专业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的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也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活动,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却未真正成熟的过渡时期,导致了其心理呈现出多重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应对心理。

据《人民日报》刊载的一份复旦大学《大学生学习状况抽样调查报告》显示:上午8点至10点这段学习的黄金时间内,只有40%的学生在学习,10%的学生在侃大山,17%的学生在看消遣书,7%的学生在谈恋爱,余下的人在“干其它事”。在某工学院,据初步调查结果估计公共课的逃课率要高达20%,专业课的逃课率达l0%,公选课的逃课率达30%以上。大学生逃学、翘课现象正日益成为家庭、高校、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高校管理、教师上课以及学生正常学习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里有一大三学生曾经写给笔者的一封求助信,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就是典型学习倦怠心理的表现,不妨先看看信的内容:

“我一上课就想睡觉。小向,大三学生。上大学后就觉着解脱了,自己感觉好像从地狱走进了天堂。我现在每天就是不愿意学习,只想玩,甚至连坐着发呆都愿意,就是不思学习。虽然我也知道不应该有这种想法,但这种想法却时时冒出来,导致我总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我周围的同学都认为‘分不在高,及格就行’,所以我也认为无需再为学习成绩而长时间奋斗煎熬。我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变得慵懒,无所追求,没有目标,沉沦麻木。经过了三年大学生活后,我陷入了极度空虚的现状,对已经过去的大学生活我很不满意,对自己长时间的松懈追悔莫及,对自己的空虚状态感到痛苦。”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到,该学生在对大学专业学习上,不仅认知上存在学习倦怠问题,而且在情绪、意志、行为上分别有所表现。具体来说,当前大学生专业学习倦怠心理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专业学习认知上。

由于当前高校扩张的因素影响,据了解,很多学生并不是以自己的志愿在某专业学习,很多学生是被调剂到目前专业上来的,加上一些社会功利因素影响,很多学生对本专业学习兴趣不大,他们视学习为苦差事,害怕吃苦,想到学习,心理上就会产生疲惫感。而当前,社会上下岗、失业人数增多,大中专生就业困难。这些社会问题也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的前途渺茫。学习的信心动摇,兴趣下降。大部分学生存在“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思想,以至于一些大学生认为现在的大学不必再踏踏实实地搞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产生。有些大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影响,缺乏远大理想,目光短浅,在他们看来,学好了不一定将来有出息,索性就放弃了学习,把心思放到了别处。这是大学生专业学习倦怠产生的深层原因,也是在学习认知上的典型表现。

2.在专业学习情绪上。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至23岁之间,社会经历单纯,生活内容单调。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只知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则难上升到理想、信念、人生观的高度而化为自觉自律的行动。种种迹象表明:学习倦怠甚至厌学的现象,不仅是阻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更是阻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杀手”。有学习倦怠心理的学生首先是精力耗竭。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失眠、情绪失落,对于上学有时候易于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具体情绪表现上则为:专业学习上莫名的烦躁,整天六神无主、无精打采。

3.在专业学习意志上。

不少学生因为上述的专业学习认知和情绪表现,对自己的学习常看不到进步,对取得的进步也不会向一般的同学那样兴奋和激动。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不愿意去努力克服,常常产生“破罐破摔”的消极念头。在意志上典型表现为信念丧失,求知欲不强,缺乏毅力,整天无精打采,萎靡不振。走在校园里,在上课前后,你看到的不再是急匆匆超教室奔波的身影,而是懒洋洋地踱步前进,甚至不少学生提着零食或饮料,极不情愿地步入教室学习。

4.在专业学习行为上。

虽然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我国教育的方式有所改变,但变化不大。大学生对传统的传经布道式的“我讲你听,我写你抄,我问你答”的教学模式深恶痛绝。再由于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沿用呆板的老教案,无创新更,无神韵。学生上课时怎能不“身在曹营心在汉”呢?这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行为上逃课现象尤其严重,不少极端者,一学期仅光临考前指导课;一些学生则是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还有的甚至课前不预习,课上不注意听讲,不想做笔记,看其他书刊或睡觉。课后也很少去图书馆,不爱看书、抄袭作业。甚至想放弃学业。

总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促使下,当前大学生专业学习出现倦怠心理,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症状严重者,你发现如下现象也不会感到大惊小怪,如不少学生往往有意减少甚至断绝与周围人的联系,见到熟人也不愿理睬,把自己封闭起来,内心却又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疑心老师、同学在背后谈论、讥笑自己。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别人取得的成绩,怀疑心、嫉妒心强烈,甚至会极端的幻想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发生意外,以便超过他们。

由于学习倦怠使学生在体力、精力及能力上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身心耗竭状态,是学生厌倦和恐惧学习任务的一种心理、生理反应。这里所说的外界要求,可能是他人设定的,也可能是自己设定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学习倦怠不是由某一个事件造成的,而是由日常学习中的挫折、焦虑、沮丧日积月累造成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难以突破的恶性循环。所以当前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存在的这种学习倦怠心理具有普遍性,其表现是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这种腐败学风,并探讨对倦怠心理的管理、对策,不仅对高校教师搞好教学,尤其对高校学生搞好专业学习更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二)对策思考

在应对学生专业学习倦怠心理上,要因人因时制宜,不应一味批评或者批评,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对症下药,合理引导,以尽快摆脱这种心理。据笔者几年来的高校从教经验,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生专业学习倦怠心理的管理策略:

1.对学生在专业学习认知心理上要正确疏导。

要转变对大学学习的认识。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不读大学去学徒也可能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能,而大学不仅仅是学习谋生技能,更重要的是大学让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得到了提高。要帮助大学生提高对专业学习意义的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发展,将使知识的价值得到逐步体现,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也会逐步提高。

而与此同时,社会也在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人事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度在不断完善。

2.校方和授课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做好学生学习心理引导工作。

一方面,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如学生处、教务处,要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好宏观调控。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给大学生带来了哪些冲击和压力,学校应及时了解和研究,及时引导学生利用有利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教师应为人师表,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尊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对学生所做出的成绩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在学习上充满成就感。不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应尽可能采用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勇于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快现代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最终尽量做到消除其厌学情绪,使学生变“不学”为“要学”,变“学会”为“会学”。

3.学生自身要端正专业学习态度,学会目标管理,树立积极心态。

对某一专业的学习信念和理想是学习倦怠的最好解毒剂。因此,坚定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积极的学习信念,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与需要,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形成积极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动机,对防止学习倦怠是至关重要的。

有远大人生目标的人,在学习方面才会有远大的动力,才不至于产生学习倦怠情绪。正确看待学习成绩与未来前途的关系。不把考试成绩当做衡量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尺,要注重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准确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追求才有劲头。日常学习中,要确定大的追求的同时设定小的短期目标。通过一步步实现小目标来最终实现自己的远大追求。这样每一次的进步、成功都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喜悦和成就感。用一次次成功的愉悦,不断培养和加深对学习的情感。在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要继续保持学习兴趣。

同时,作为大学生,要注意加强自我锻炼,优化人格特征。人格因素与学习倦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和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特征,尤其要注重坚强意志和顽强性格的培养,增强对学习倦怠的耐受力。

4.直面就业现实,认清职场形势,把握专业学习方向。

有些大学生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有的当初情非得已,有的当初设想得太美好,发现事与愿违后产生了失落感甚至怨恨心理。其实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不,能操之过急,先调整一下自己目前的学习目标,多想想那些羡慕你考上大学的同学,减轻自己的失望感和愤懑情绪,再了解所学专业的学科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发现新的兴趣点,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时间负责,在这一过程里成长、成熟。

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已经从每年107万增加到多达500万左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进一步突出。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涉猎广泛的知识,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而知识涉猎不一定专,但一定要广!大学是一种文化与精神凝聚的场所。很多学生学到了皮毛却没有学到内涵。专业不是你能学到什么,而是你有没有学会怎么学到东西。职场流行一句话“现在工作不努力,将来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和“书到用时方恨少”异曲同工。

参考文献:

[1]倪士光,理工科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特点及认知行为互动取向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

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第3篇

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大学语文是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显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旨在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推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备中医思维方式是中医院校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在保证教育部高教司规定的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学生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当然,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并不意味着要在大学语文课上讲授中医理论。中医药文化根植于祖国传统文化,而中医思维也源于祖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所以,大学语文课要通过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涵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来达到培养医学生中医思维的目的。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素养的深厚程度决定着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在头脑中建立中医思维。纵观学校所设立的各种课程,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精神方面责无旁贷。笔者对选修大学语文的19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其中79.4%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13.4%的学生选修目的是陶冶情操,只有3.6%的学生选修的目的是学习语文常识。52.6%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对促进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5.9%的学生认为有促进作用,只有1.5%学生认为没有作用。通过调查及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并通过提升人文修养来提升自己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理解能力。

2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突出祖国传统文化目前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品种数量丰富,既有教育部规划教材,又有各行业各学校的特色教材。从教材来看,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选讲。而讲授的内容主要为作者事迹、代表作品、所选篇目的创作背景、内容赏析等。所选篇目有些与高中重复,而讲授内容或思路与高中相差不大,所以也有人说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66%的同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感兴趣,有87.1%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应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在高中时期打下的传统文化基础不扎实、在大学学习中医药知识时面临困难迫切希望补课的心理。那么,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是什么呢?首先,古汉语知识不是重点。虽然学生在阅读古代医学书籍时会遇到很多语言上的困难,但这个问题由《医古文》课来解决。第二,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应突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选讲,其中包括富有文学价值的传统历史作品和哲学作品。尤其是语言优美的传统哲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所蕴涵的哲理和思辨精神与中医理论的思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讲授过程中应打破“高四语文”的传统模式,首先要结合中国文化发展史对中国传统文学发展史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讲到具体篇目时学生就可以以俯视的眼光对其进行定位,而不被作品所淹没。第三,在讲解具体作品时,要注重挖掘作品内涵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价值。大学语文的“文”既可以理解为“文学”,更可以理解为“文化”“人文”,不能仅注重作品的艺术特色、写作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文学性内容,更应突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3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

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5-0064-04

改革开发以来,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开设了《大学语文》。它既是普通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一门基础文化课和综合素质教育课。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和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育人”成为了大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任务,那么以什么样的文化熏染学生,则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

1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文化理念的突出问题

我国大学发展步入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文化育人”的理念指导下,通识教育课程得到重视。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彰显,但在文化选择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梳理和辨明。

1.1 强化实用功能,淡化文化功能

大学语文作为一种母语教学,课程本身具有文化功能,担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与设计还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要突出民族文化的特色。课程要选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了解固有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提高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教育规划纲要》在论及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时提出:“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文化,发展先进文化。”[1]大学语文同时又是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能力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进入社会各行各业必备的能力。大学语文兼具进行文化文学熏染与提高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功能,并且主要任务侧重于文化文学熏染,这也是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主要区别与提升。综观目前各大院校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后者做得较好,前者则明显不足。近些年高校的课程改革出现了一种淡化大学语文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理工类大学或专科大学认为大学语文没有什么实用性,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二是一些大学虽然保留了大学语文,但把大学语文的性质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大学语文实际开设的范围和课时大为缩减;三是一些综合性大学开设泛大学语文课程,即把大学语文开成具有专业特点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如应用写作、财经应用写作、公文写作、现代汉语等。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在大学语文的课程理念上的变化:注重语文的实用功能,轻视语文的文化功能。

1.2 重视文化传承,忽视文化创新

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系上,重视文化的传承,忽视文化的创新。第一,以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为例,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先后编写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就编写体例来看,大致分三类:有的是按文学史的顺序编写的,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如江灏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史芳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有的是按文体来编写的,强调写作训练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周庆元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有的按内容编写,强调语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但不管是哪一类教材,基本是文选教材。均以主题的形式组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而其中又以中国古典优秀作品为主;在编写形式上,也借鉴了中国传统语文的编选经验:按时代,选名篇,分文体,组单元,作注释,加评点。总观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值得肯定的是,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优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阐释。但对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与其在新时代的适应性则或笼统模糊或一笔带过,一些经典导读中,“欣赏式导读”、“印证式导读”痕迹明显。“尽管有些思想见解因受历史的局限,明显带有时代烙印,但总体而论,诸多论述结晶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渊深的思想学识,精辟警策,富有启迪和教益,具有普遍性价值,至今仍值得借鉴汲取,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2]这样的导读取向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是主流,缺少文化创新的启迪。第二,大学语文无论从栏目设置还是从篇幅上来看,传统文化内容占绝对优势,弘扬优秀文化这一宗旨坚持很好,但当代文化进入大学语文的形势不容乐观。如大学语文教材中中的中外现当代文学文化作品所占比例偏低,绝大多数教材占比不到10%。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较好,教材打通古今中外,一以统之,以专题组单元,共分为“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乡思亲情、爱情婚姻、人物风神、咏史怀古、写景记游、论学品艺”等12个专题。124篇选文里中外现当代作品有24篇,占19.35%,也不超过20%。这与中学语文中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的占比相距甚远。

1.3 善于文化寻根,疏于文化融合

大学语文课程中,中华文化的介绍篇幅远远大于国外的文化作品,汉民族文化作品的选取也远远高于我国少数民族的作品。从课程的定位来讲,总体来说是不错的。但文化要通过充分的比较才能显现出其特点和优势。目前大学语文课程中文化的纵向比较做得较好,对汉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历史源头和发展现状均作了系统的梳理,不管是以文学史的发展脉络组织单元,还以文体或主题领域组织,构建了一个以时展为经,以名家名篇为纬度的基本模式。但文化的横向比较则较弱,具体表现在:一是大学语文教材选文中外国的经典文学作品数量偏少,文学流派的类型单一。以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流行较广的“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大学语文》为例,全书选文124篇,外国经典7篇,占5.6%;小说5篇,以批判现实主义流派为主;二是这些外国作品虽然与中国经典放在一个单元学习,但从课后的阅读“提示”和“思考与练习”的设计看,没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篇目形成对比阅读,缺少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不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文化心态。

2 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缺失探因

大学语文课程文化功能的缺失既有学科内部原因,如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影响,也有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国学热的浪潮使人们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培养了文化自信,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文化反思力和包容力。

2.1 在与中学语文的衔接上,同质化现象严重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课程功能的不同是大学语文开设的意义所在。中学语文重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着重体现语文“工具性”的一面。大学语文重文化文学的熏染,着重体现语文“人文性”的一面。大学语文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中,应加强后两者,主要凸显大学语文在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上的特殊价值与意义。据调查,目前一些学校大一新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学生普遍反映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与中学语文同质化现象严重,课程的目标不是很清晰具体,课程实施中过分注重阅读与写作的技术训练。一些教学型大学问题更加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大学语文教学传统的影响。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一种认为应有其独自的目的,和高中的不同;另一种认为大一国文不过是高中国文的延长,因为中学程度低落,才来设立这个课程。”[3]并且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延伸的观点普遍得到认同,形成主流;再加上受国际课程改革中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受学校定位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思路影响,大学语文的实用功能不断得到强化,以至于走向偏颇。

2.2 在“国学热”的浪潮下,文化反思精神不足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20世纪的跌宕起落后,在新的世纪绽放出日益耀眼的精神光芒。“国学热”已经成为一股文化浪潮,大学语为一种母语的高等教育,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任务,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课程学习提高语文运用能力,而且要促使学生深切地了解“固有文化”,增加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回顾近年来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在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一点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在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加大古代的文化文学作品分量,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读古文、欣赏中国文学名著的能力,注重通过优秀经典的阅读,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文化功底。总体说来,中国有良好的文化传统,值得继承与推广,但在文化传承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文化自信对文化自觉的遮蔽。文化自信是一种对母语文化的喜爱和敬意;而“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自我觉醒和觉悟”[4],如果说文化自信是民族凝聚之力,文化自觉则是民族振兴之魂,一个理性的民族需要不断地对民族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反思,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文化反思精神的不足,导致了文化创新的缺乏。

2.3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包容性欠缺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任何一种文化要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在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中发展。文化包容性是指,“一方面,它吸收了历史上一切积极的文化因素而摒弃了消极因素;另一方面,它也吸收了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因素而摒弃了落后因素。这样就使它比起一切旧社会的文化形态和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来,具有更为丰富和鲜活的内容。”[5]大学语文课程应面向国际,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对人类文化精神建设做出贡献,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西方优秀文化精神。总观我国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在价值追求上课程的文化包容性不够,除在传承历史中吸纳时代特点不够外,更表现为文化融合中姿态被动,整体上呈现出的文化态度是:重视民族性,忽视国际性;重视统一性,忽视多样性。这就导致大学语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上有失偏颇。大学语文通过严密的课程结构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进行了全面而有序地展示,并通过“导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发展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而对其他民族与文化涉猎不广,介绍不多。在有限的教育内容中也没有营造文化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面对其他文化体系与自己所属的文化体系的差异中,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思考。缺乏了横向的文化关照,学生易在文化寻根的陶醉中不自觉地形成唯我独尊的文化封闭心态。

3 文化观照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立足于课程的文化功能,通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模式的重构,促进学生提高文化反思与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文化素养。

3.1 凸显文化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进行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针对以往大学语文理论建设中过分注重语文的实用功能等理念偏差,应该在文化视域下构建新的课程理念,在大学语文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功能中,突出课程的文化功能。大学语文是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课程。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更高一层,即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同时,增进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更高的文化自觉。大学语文重在引导学生在国际文化视域下对中华文化的全部历史有所自觉,形成理性的文化态度。

3.2 把握时代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文化创新

大学语文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先后编写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从编排体例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文学史为线索编写。以时代先后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重在培养阅读和鉴赏能力。二是以文体分类为线索编写。按照文章的表达方式分类,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是以思想内容为线索编写,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这些模式摆脱不了工具性的束缚。在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上,应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线索来编排大学语文教材。在文化内容选择上,以中国文化为主;在文化性质上,以传统文化为主;以文化态度上,以文化创新为主。教材的知识系统可运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营造容易引起价值冲突的问题情境。助读和练习系统借鉴美国语文的编写方式,注重“文化与当下生活的联系”,凸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意义。

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营造开放而又有文化关怀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突破传统的单向度的“授-受”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讨论-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在社会重视“国学”的大环境下,一些大学语文课堂往往是以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为目标,较少文化创新的启迪。“我们应对‘国学’采取扬弃的态度,并结合当前媒体对‘国学’的弘扬,给学生展示一个公平、客观地理解‘国学’的立场,让大学生科学、冷静地看待当今‘国学热’的文化现象。”[6]

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场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对话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倡导国际理解,引导学生构建开放的文化心态

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社会在物质、资金、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圈无限制地扩大。人在国际环境中要想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必须重新定位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形成理解不同价值体系的能力,具备开放的文化心态。大学语文应该从文化教育的角度,帮助人们在国际化时代提高国际理解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化态度。1990年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的个人演讲中提出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国际理解的最好诠释。一个民族或一个人应有的文化态度是,在弘扬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懂得欣赏他国的异质文化,共同促进国际文化的繁荣,这种平和谦虚的文化心态,有利于处理民族文化冲突,也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大学语文应努力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包容其他民族和世界的先进文化。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文化,应重新构建以“文化熏染”为核心的大学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突出语文运用能力的考查,亟待改革,应向文化反思与包容能力的考查转向。评价重点从评价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转变到评价学生的文化反思与创新能力,评价的方式由标准化的终结性评价转向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7.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3]徐中玉.关于大学一年级国文[C]//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913.

[4]张德江.文化育人:大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14-16.

对大学语文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 《大学语文》 ;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I206.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248-02

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走过一个漫长的曲折过程,由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语文》进入各高校的课堂,各专业纷纷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到后来的教学改革使《大学语文》边缘化,令人感到十分地惋惜。2006年9月,中办、国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应该是重新振兴《大学语文》的一个转折点,国家的重视文化的传承又给《大学语文》一个新的希望,可是作为高职院校重工具实用主义出发,还是不能还原给《大学语文》一个应有的地位。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大学语文》,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传统应试《大学语文》教学基本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教师手拿一本教材,文言文教学逐字逐句串讲,一字不漏;学生把老师讲解的内容记下来,课后背下来。这种灌注式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对《大学语文》的厌学心理,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能力。

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没有发挥出来,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比例偏大,偏深偏难,其结果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我们应该正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教学的解决方法。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乏,而《大学语文》在人文教育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黄高才先生是一位一直从事《大学语文》课程功能研究的,他曾经说:“汉语的运用能力对每一位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首先应该保证足够的课时开好《大学语文》课。”[1]《大学语文》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它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构成,它所承载的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明成果。

目前,高职院校大都没有开设《《大学语文》》的课程,有些只是为了迎接专升本,临时抱佛脚考前开设《大学语文》,教师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虽然有的加了PPT教学,也只不过照本宣科的蓝本,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循规蹈矩,做做练习题和试卷,还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难以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提高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文学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当今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时代、图像化时代,文学的存在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但文学是永远不会消亡的,因为它是语言的艺术,任何时候人们都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2]高职院校专升本的《大学语文》,提升人文精神,塑造良好的人格。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

要让课堂生动起来是教师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采用一些多元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教学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处于愿学、乐学的学习状态,是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效率和效果的好方法。

基于上述原因,改革高职院校的专升本《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必要和及时的,也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教改课题,我们将认真研究。

二、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双重任务

“高职院校专升本《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始终要紧紧围绕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瞄准培养目标,正确定位,因材施教,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这是研究的重之重任,这样才能在高职院校专升本《《大学语文》》教学这块土地上收获累累硕果,让高职学生感受到与高中应试教育截然不同的《大学语文》教育和熏陶。” [3]

普通高校一直以来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比较重视,也可以说他们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使大学生插上了科学与人文的双翼,让学生在事业上飞得更高、更远;而一些高职院校却急功近利,把《大学语文》只当作工具学科,甚至从眼前的需求确定人文的价值,因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上出现偏颇,认为学习点古文一点用处也没有。西安联合大学黄高才教授说:“同样是《老子》,在思想博大的人看来,它是一部人生哲学,细细研读能够从中去获得极其丰富的思想营养;而在思想浅薄的人看来,它只是一部古书、几篇古文而已,读与不读都一样。对于《大学语文》课的认识,道理与此相同。”

《大学语文》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语文》又是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培养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观;《大学语文》还是人格教育,意在用文学和文化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大学语文》教育可以是一种互动式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大学语文》教育还可以是一种延伸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大学语文》既包含了深刻的哲理,也蕴藏了儒释道的美学原理,体现了“中和之美”,呈现了“见素抱朴”返璞归真的自由境界。《大学语文》是国学中的经典选摘,又是现当文学的发展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因此,不能单单把《大学语文》看作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塑造学生的高尚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应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应根据培养对象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一是要从培养目标的需要了出发,特别关注高职学生这一批次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二是要从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出发,《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宝贵财富;三是要从语文这个工具学科出发,没有语文的基础,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发展。从这些方面考虑,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必须人文性、工具性与科学性并重,《大学语文》的教学必须是应用性和文学性同行,把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并行。

《大学语文》要表现出“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文学形象的激励、感召和影响,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团结协作、与人和谐相处的品德;二是利用文本所承载的思想,培养他们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与顽强拼搏的精神。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大学语文》课具有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改善学生思维品质的功能。这主要源于两点:一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促使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二是文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4]

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把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教学研究相结合,在专升本《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然后在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是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是解决提高高职学生《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问题。研究如何改革高职专升本《大学语文》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提高专升本《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二是解决提高高职应试《大学语文》学生考试成绩的问题。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专升本《大学语文》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答题的技巧,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成绩。

三是解决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问题。专升本《大学语文》课程不但要教给大学生知识,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更应当融合高校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提升人生境界。使他们读懂人生,学会做人。

“健全人格是认知(知)、情感(情)、意志(意)三方面高度平衡发展的结果,那么《大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在每一个教学行为中,着重对学生知情意培养的探索。”[5]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研究专升本《大学语文》教学策略,首先要改革传统的不适宜的教法,探索《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其次要研究学生事半功倍的学法,指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同时要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达到良好的《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是以端正的态度和责任感对待课堂教学活动。

1.研究专升本《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同时研究相应的教材,覆盖所有考试的知识点,以点带面,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

2.研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师自身也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被学生所尊敬和接受。

二是培养学生专升本《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1.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内动力,激发学习专升本《大学语文》的兴趣,把应试教育,变成有兴趣的学习,改变学生以往的有压力的学习。

2.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变以题海战术,精讲神练。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虽然是专升本,《大学语文》教材承载着许多知识,需要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教师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以有效方法。

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

首先,课前运用信息化平台或教学网站教学。按教学计划,把每周的教学任务以学案的形式传到平台上,先让学生自行解决字词等基本问题,使学生能够阅读经典的课文,并且了解时代背景和文章大意。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既训练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又可以很好地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体悟出更多的文化内涵。

其次,课中教师运用PPT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张力,同时又使教学变化了形式和增加了趣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或答疑,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选取启发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等,同时也可按着考试题型分析试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可以把问题引向深入。强化了学生记忆的知识,也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再次,注重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情境和人文意境,使学生把握了经典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古代文人的“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近代大师们改革的坚强意志,鲁迅“立人”思想的划时代意义,现代作家对人生的把握,给高职学生以很多教育,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诗歌的意境美,散文的哲理内涵,小说对人物的刻画,戏剧的语言对话及角色扮演,诸多的艺术性,都给高职学生以艺术盛宴。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对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及对情感的感悟能力。

总之,在当今信息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大学语文》教学不仅使高职学生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大学语文》经典文章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领悟能力,进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构筑精神家园,为学生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也为高职学生插上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翼,愿他们能展翅飞翔!

参考文献

[1]黄高才.大学里很重要的一门课[M].《大学语文》.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修明、胡铁成.《大学语文》课程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2(9):30、31.

[3]宁朝红.新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4、5.

[4]王冰.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学的几个问题J,职业教育,2008(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