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校合作存在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信息交流单向性
交流意味着合作。所谓合作,应该是合作双方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达成目标的过程,合作的前提应是合作双方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家校合作是以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为基础的,然而,在我们家校合作的实践中,出现的状况却是信息以学校为源单向流向家庭,以传达代替了交流,以灌输代替了沟通。
以中小学家校合作最常用的形式――家长会为例。家长会的惯常模式在全国几乎是通用的:首先由学校领导讲话,向家长介绍学校情况,宣传学校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传达学校对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要求,或灌输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这类讲话往往是家长们耳听详熟的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和随处可见的套话,家长们不仅很少认真听,而且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校级家长会后接着是班级家长会,通常也是班主任向家长讲话,一般以通报学生的成绩为主,其结果往往是成绩好的家长颇觉欣慰和光彩,而成绩不理想的家长会陷入尴尬、烦恼和忧虑中,使家长会始终处于一种隔膜的氛围中,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降低家长对学校的信任,使家长会越来越流于形式。
二、双方地位不对等
由于分工不同,家庭和学校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但双方不论作为社会单位还是教育力量,在地位上都应该是平等的。而家校合作能否顺利进行,保证双方在合作中的对等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条件。但目前我们家校合作的现实是,在合作中应起主导作用的学校,往往以教育权威的姿态出现,把“主导作用”转换为“领导地位”,对家庭进行教育“训导”和“恩赐”,而非教育对话和协商。家庭在合作中处在十分被动的地位。家庭失去了在合作中的发言权,也就失去了主动进行合作的动机。这一点可以从我们家校合作的形式上反映出来:我们所较常采用的合作方式都属于以学校为中心的“校本模式”,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开放日等,更多地考虑学校的需要和便利,往往在活动举行前通知家长参加,家长一般没有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妥善安排个人事务的时间,常给家长带来许多不便,家长只能疲于应付。家访,这个最能拉近家校距离、极富人情味的合作方式也逐渐被“上所施”的“电召”“传唤”所代替,家长们听唤而至,有时甚至还要接受教师的质问和训斥。更令人心痛的是,这样的事实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许多家长都曾有过的经历。
三、关注重心背离
学生是连接家校的纽带,家校合作毫无疑问应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这是合作的初衷和目的。但是由于家长
和教师的角色不同,他们对于如何接触和看待孩子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教师更加关注孩子的共性,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孩子是
老师眼中的林,父母眼中的树。家长对孩子的评价高于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家长更易对孩子报以高期望并更易失望。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独子文化中尤为突出,反映出家校双方在合作中对孩子关注重心的背离,一边是学校的宣讲和倡导,一边是家庭的淡漠和排斥,使双方都感到对方缺乏合作诚意,结果容易使双方失去对合作的信心和兴趣。
四、目标主体表面在场和实际缺席
家校合作的中心是学生,学生的发展始终是家校合作的目的,有效的家校合作必须始终指向学生这一目标主体。合作双方应切实为了促进孩子和谐、全面的发展而排除偏见、达成共识,共同致力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科学合理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但是,家庭和学校在合作的过程中却常常围绕学生却又不为了学生,出现了学生这一合作的目标主体表面在场和实际缺席的矛盾现象。这主要表现为,家长和教师在合作中都更容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往往忽视或偏离了学生的需要,最常见的有两种看似相反但实际同质的做法。一种是相互指责、推委责任,把注意力放在谁为孩子的问题负责的追究上,而不是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合作就等于是家校双方以一种特殊的合力把学生推出了合作现场,合作的目标主体在此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另一种做法就显得“愉快”多了,家长和教师站在一条战线上,双方互通有无相互支持,对学生施行“共管共治”,力求把学生的所谓不良倾向消灭于萌芽状态,完全无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尊严,像教师截留学生信件交给家长,家长偷看孩子日记并择要向教师汇报的极端做法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学生便成了合作的受害者,要么成为家长、教师互相指责的“替罪羊”,要么成为家长教师手下的“嫌疑人”“被改造者”,使得许多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接触持恐惧、反对甚至是敌视态度。这种目标主体实际缺席的合作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当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五、交流内容单一、狭隘
我们目前的家校合作,从校级的合作来看,总是集中于呼吁家长对学校进行支持和监督。从班级的合作来看,教师和家长往往只局限于就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违纪问题进行交流。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家长、教师的交流内容十分集中,双方对学生学业的高度重视,家长尤甚;双方就品德方面的
交流是值得肯定的,但实际上这方面的交流却往往集中于讨论孩子的违纪问题,只有在孩子犯错时,双方才会在孩子的品德方面寻求合作;孩子在身体、审美、劳动方面是否和谐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至于家校合作本应重视的各个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家庭中存在的特殊情况、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的特殊需求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经历,几乎被排除在合作范围以外,很少得到教师和学校的关注。
六、家校合作随意性、低频性
目前,我国的家校合作还处在即事、即时的阶段上,属于“救火式”而非“防火”式,合作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即兴而定。很少有学校把家校合作纳入整个学校制度、写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即使是进行了家校合作工作,也大都没有总结,不留记录和档案。没有制度和计划的保证,家校合作便表现为随意性强,极易导致考虑不周、准备不足、组织不力的情况,如校领导只从全局考虑而没有考虑级部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教师们缺乏物质和心理上的准备,致使双方的合作积极性都受到挫伤。随意性必然导致低频性,家长和教师除了通过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或家长学校进行接触外,几乎常年不联系,即使是班主任老师,也只限于在家长会上和家长交流或是为了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才会和家长有所接触。这对于双方全面了解学生情况,进行有效家校合作十分不利。
七、家校合作程式化、机械化
家校合作大多采用校本模式,即以学校为中心的模式,最常见的合作方式是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在很多学校,所谓家长学校形同虚设,流于形式。近年来新兴的开放日应该算是家校合作领域的新事物,却并无多少新意,充其量只是家长会的“图文版”:宣传栏里张贴有关学校业绩、学生成绩及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可以供到校的家长阅读,变家长会的“听”为开放日的“看”。也有不少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督教团等组织,这本是有利于家校合作的,但这样的组织往往不是参与学校的决策而只是教师工作的又一层评价和监督机构,犹如为教师又加了一层“紧箍咒”,颇令教师反感,家长们往往也颇觉为难。这种程式化的合作很难引起家长积极参与合作的兴趣,使合作徒具形式。
合作的机械化表现为学校在合作中不能想家长所想,使合作缺乏人文关怀的气息,让家长望而却步。例如,有一些家长由于来自自身的压力而没有精力参与家校合作,如婚姻危机、生计问题等,学校理应对这样的家庭表示支持和了解,但实际上他们却常常被忽视或受到谴责;再如,很少有学校设有专门接待家长的场所,家长到校只能在教师的办公室进行交流,使这种面对面的私人交流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家长很难做到放松和坦诚;另外,教师和家长在这样的场所进行交流,只能是在教师舒适的办公桌旁边加放一张供家长就座的凳子,这种位置本身就造成了家长的窘迫心理,是一种拒绝合作的暗示。这样的细节在家校合作中俯拾即是,它们就如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一样,虽然重要却常常容易被人忽视,就更不用说教师们在合作中对家长的态度所产生的作用了。家校合作活动的后续工作,如写信或打电话向家长表示感谢或询问意见、感受等,无疑会使家长体会到教师的关切和合作诚意,这在美国已成为传统,在我国的家校合作中还是十分罕见的。
注释:
[1]彭茜,郭凯.家校合作的障碍及其应对[J].教育科学,2001(11).
【关键词】:家校合作;德育;方法策略
中国分类号:G621
一、引言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整体的德育状况是不容乐观的。而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加受到重视。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仅仅靠学校或者家庭单方面是很难推进和完成的,需要双方加强合作,共同整合资源,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这种家校的通力合作有助于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策略,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家庭作为开创教育氛围的“红地毯”,双方的协调统一,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利用“高校合作”的理念,并结合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二、 当前高校家校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一)合作层次低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就不需要操心了,对孩子学习的监督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由此便会疏忽对孩子的学习、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这种状况便会造成学校和家庭不能够真正的合作。另外一方面,学校中很多管理人员及教育工作者并不主动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他们认为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会为其管理带来更多的不便和问题,阻碍学校正常的管理进度。两方面在合作方面均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此种的原因造成学校与家庭难以合作,即使合作停留在极浅的层次。
(二)合作缺乏实质内容
在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方面,其经常缺乏明确的计划性和系统性。虽然已经建立起“家校合作”的相关模式,但经常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内容。很多学校只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的形式来进行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交流时间很少,简单的合作形式无法达到家校共同合作管理和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就目前情况看,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缺乏实质性内容和基本的计划与系统。
(三)合作渠道阻碍多
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学校与家长都站在各自的角度考虑问题,立场的不同经常造成沟通的不畅。很多情况下,学校与家长之间互相挑剔多,而彼此合作少。一方面,双方对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家校不能做到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这就会导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与挑剔多,而合作与沟通少,直接影响到双方合作的效果,也难以达到双方合作最初的目的。
三、家校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水平低下
首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之一,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的思想品德之一。但目前很多家长都会子女进行“非诚信”教育。即在外做事最主要标准是不能使自己吃亏,要学会变通。这种不正确的教育也影响着学生的德育水平。
其次,家庭教育中,更重视知识,而经常忽视德育。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很多家长都对唯一的孩子寄予极大的希望。十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而忽视了对孩子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就使得学生本身更加看重学习成绩,家长与学校及老师的沟通便仅仅停留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讨论上。
(二)学校方面对“家校合作”认识不到位
首先,极大的升学压力造成学校方面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仅仅注重学生的升学率而忽视其除学习成绩外的其他方面。这种“重学习”的教学观念便会导致学生在德育等其他方面的学习极其匮乏,从而影响学生的德育水平。
其次,很多学校都将“家校合作”看做是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近况的主要方式,而其内容也仅仅停留在学习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变化、在某次考试中失利、某一学科不够优秀拉低了学生总成绩等等,都是“家校合作”的交流内容。而双方之间很少或者几乎并不交流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这不仅是家庭方面对“家校合作”认识的局限,更是学校方面对学生教育的缺陷和不足。
四、“家校合作”开展德育的相关策略
(一)开展“远程家访”
在很多中学中,由于很多学生的住处距离不一,教师逐个进行上门家访是不现实的。而面对“家校合作”的发展趋势又使得家访活动不可缺少。在这种情况下,“远程家访”就可以发挥其作用。学校与家长可以通过打电话、网上聊天、互发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及时的交流。在家访的对象选择上,可以有所重点。如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扰学生、成绩优秀学生等,不同的学生群体在德育方面都有不同需求和不同特点,具体学生具体对待。
(二)开通家校合作专线
为有效进行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学校可以开辟专门的家校合作的热线电话。学校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解答家长提出的关于学校课程、学生活动以及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同时,该热线电话还可以在假期发生作用。假期中学生出现何种问题,家长与老师都可以及时互通,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和采取措施,以保证学生在假期中的安全,也能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三)开展“家长俱乐部”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建立联系。制造轻松而又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平台,可以在网上联系的同时,建立线下的“家长俱乐部”。有计划的组织活动,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下,形成良好的家校联盟。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之间的联谊会,各家长互相交流教育经验,为更好的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探索更有效的方式。同时也可以以讨论会的形式,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内容等进行广泛讨论。
五、结束语
家庭和学校都是进行教育的两个重要平台。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缺少家庭与学校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为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促进青少年在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家庭与学校需要形成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家校合作,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玉秋.家庭教育问题亟待解决[J].理论界,2006(3).
[2]毛志远.试论小学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第十七卷第一期.
[关键词] 大学城; 快递; 现状; 对策.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购的迅速膨胀,中国互联网已由 “网民”和 “网友”时代转入 “网商”时代,为“网购”提供配套服务的快递服务也快速崛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感叹生活已经离不开快递,快递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形式和新型的服务业态。大学城是城市新区的教育中心,高校云集,是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大学城主要聚居群体是老师、学生,他们文化高、素质高、极易接受新鲜事物,网购和快递已成为高校师生重要的生活与购物方式。加之,大学城远离主城区,各种配套设施尚未最终建成,师生的购物还不是很方便,快递也自然成为了高校师生与外界沟通和联系的主要途径。
1 大学城快递服务市场现状.
大学城快递业务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业务量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师生希望得到门到门收发件服务,但是现有的快递公司不能满足。大学城快递服务市场的具体现状如下: 快递服务已被大部分师生使用; 师生收件频繁、快递量大; 大学生网上购物将进一步带动大学城快递业务量的迅速增长; 快递量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随着大学城师生对快递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进驻大学城的快递公司也逐渐增加,数十家快递公司在大学城开展快递服务。由于大学城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消费人群、特殊的管理制度,尽管快递公司采取了许多办法来适应师生的需要,但绝大多数快递公司的服务还是满足不了师生的需求,快递服务中 “滞留件”、“超区件”、“分散件”的现象普遍存在。
2 大学城快递服务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2. 1 快递公司与师生间取派件时间难以匹配.
大学师生作息时间最大的特点就是上课时间不确定、上课时不能随意请假,对便利性十分敏感。高校师生会出现上课或其他原因没有时间或办法取件,快递员送快递的时间与师生间取派件时间难以匹配,导致快递公司经常出现滞留件和超区件。
2. 2 快递公司各自为政,运营成本高.
每个快递公司的派件员每天要到各高校送几十件快件,各快递公司的这些零星快递业务长期重复占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精力等资源,运营成本高。
2. 3 点的服务质量、规范性和安全性较低进入大学城的快递公司,为解决分散件和滞留件的难题,不得已在高校寻找一些小商店作为临时点,但这些点不能提供大学城师生希望的门到门的及时、便捷服务,普遍存在服务不规范、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3 解决大学城快递服务市场存在问题的对策.
现在的快递配送模式是各快递公司都需要向收件人所在学校送件,送到学校后收件人又必须自己按照快递公司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去取件,如果收件人不在学校,就会产生滞留件,这就造成了快递公司送货成本增高和收件人满意度下降的状况。
新的校园快递联盟配送模式———高校快递联盟驿站:在 “集中散件,统一配发”的经营思想的指导下,建立高校快递联盟驿站 ( 大学生创业基地) ,通过 “联盟和共同配送”两种具体形式,从前向和后向两个方向拓宽与快递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完成最初或最后的 1000 米服务,在集中各快递公司散件后,采用统一配发的方式,开展规模化经营,以节省人、财、物、时间、精力等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与效率,实现门到门服务。
新的校园快递联盟配送模式———高校快递联盟驿站发展模式的优势: 一是通过联盟实现双向合作。高校快递联盟驿站与上游的各快递公司合作,整合各快递公司的快递业务,实现规模化经营; 与下游的各高校合作,实现“门对门”的服务。二是发挥共同配送的效应。以高校快递联盟驿站为平台,发挥中间桥梁的作用,把各快递公司零星的快递业务集中起来,按照收、派点进行集中配送,在大学城区域实现快递公司难以做到的共同配送,最大限度地整合快递资源,降低快递成本,形成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形成互助、合作、多赢的发展态势。高校快递联盟驿站,有效解决快递公司滞留件、超区件、分散件的问题,并通过门到门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快递公司形象; 选聘各高校的贫困学生担任快递员,解决各高校安全管理上的难题和贫困学生的帮扶问题,最终形成互助、合作、多赢的发展态势。
4 解决存在问题对策的可行性分析.
4. 1 高校快递业需求量逐年上升.
大学城是一个新建的教育中心,大学城的消费者以大学生为主,消费人群大,消费水平较为稳定; 大学城的主要聚居群体是老师和学生,极易接受新鲜事物,网络需求量大,网络卖方通常选择快递为其寄送物品。另外,每逢学生入学或放假的时候,学生们对行包托运也有着较大的需求。再者,随着大学城建设的逐渐完善,企业、商业居民小区入驻人员也不断增加,高校快递业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新的校园快递联盟配送模式———高校快递联盟驿站的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4. 2 高校师生对上门取件派件服务的需要.
现在的大学大部分都集中各地的大学城,而大学城一般离城区较远,商业配套相对落后,但大学师生的消费需求却非常旺盛,因此网购成为他们的经常性选择。在这样的前提下,师生们的收件量会增加。但因为每个学生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不确定,以及现在的大学一般面积都较大,在快递公司无法提供上门送件的情况下,每天的取件工作就成了师生们的一个较大的麻烦。新的校园快递联盟配送模式———高校快递联盟驿站的创建,解决了高校师生对上门取件派件服务的需要的难题。
4. 3 快递公司想要满足用户需求,却难以实现.
快递公司在面对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都想用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来争取更多的用户,但是在高昂的租金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各高校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开设点必然造成成本增加,虽然各个参差不齐的点能够解决部分滞留件的问题,但仍然难以做到门到门服务。
现在的快递公司对派送员的派送时间都有限制,不能按照收货人的时间送货,导致了滞留件和超时件的大量产生。而大学城高校快递联盟驿站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新的校园快递联盟配送模式———高校快递联盟驿站接收各快递公司的邮件,再通过电话或短信的形式获取收货人或发件人的具体地址和时间,重新组合派送邮件的方式,按照收件人的要求提供门对门的收、发件服务,用更少的时间把快递送到顾客手中,为快递公司节省大量的成本。
4. 4 高校快递联盟驿站为高校大学生创建了实习的基地与创业的平台.
新的校园快递联盟配送模式———高校快递联盟驿站不仅可以为在校的贫困同学提供兼职的岗位,还可以成为大学生实习的基地及创业的平台,让更多的大学生分享与感受创业的成功,激发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激情和兴趣,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家长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6
一、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研究的现状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
马忠虎教授认为家校合作教育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二)国内外的研究
国外: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埃斯特认为,“家长参与”指发动家长的潜能以主动或被动地帮助其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但在家中而且在学校。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专家埃普斯坦从社会组织的角度为有关学校和家庭合作影响个体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出家庭和学校在合作关系中的平等地位。
国内:陈P在《家校合作:一种特殊的交往》中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依据,构建了学生、学校、家庭主体互动的家校合作模型,从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阐述了家校合作的问题。黄河清副教授编著的《家校合作导论》,全面论述了家校合作的理论、国外和港台家校合作、我国的家校合作和发展等,为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以上海金桥中心小学(金粤校区)二(4)班为研究对象,该校是上海的普通小学,本地生源少,外地生源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所处地位的问题
家长没有平等参与。如二(4)班学生小程在学校课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告知家长回家补好,并希望家L监督完成,第二天交给老师。可是,第二天,小程的作业依旧如此,拿回去怎么样,拿过来还是怎么样,丝毫没有做过的痕迹。在此过程中,家长没有负责监督,老师要求配合做的也没有落实。父母的行为,抛弃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也放弃了平等参与教育的权利。
(二)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沟通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面狭隘。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主要围绕学习。沟通面的狭隘,使班主任和家长都忽视了孩子成长中的其他部分,如道德、身体、心理健康等等。
2.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效率低。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难以得出有效的方法。沟通像聊天,就算就事论事,难以共同得出解决方法。沟通多数成了班主任老师向家长告状或者反映情况,家长只是听,也无后续行动。从解决事情的层面上看,学生的问题依然存在。沟通只是达到互相知晓的程度。
(三)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参与的问题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基本可以保障,那么,沟通之后的合作呢?以下是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参与的问题。
1.家长没有时间参与
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参与合作。
2.家长没有能力参与
家长的文化水平的因素,难以参与合作。
3.家长没有意识参与
家长的教育意识的落后,难以参与合作。
三、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结合案例二(4)班学生小程,父母的无视班主任老师的沟通内容,也不提供积极的辅助行为,任其孩子的作业依旧。其原因从两方面分析。
(一)家长方面
1.家长的文化程度的因素影响合作想达到的目的。
小程同学案例中,小程的家长文化水平是小学毕业,想要帮助孩子在家辅导完成作业,可能会遇到题目,难以解答。
2.家长的自身想法的浅薄影响合作想达到的目的。
小程的家长觉得孩子的课堂作业没有完成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任由孩子到家不补完整。
3.家长的教育意识的落后影响合作想达到的目的。
小程家长的教育意识中班主任老师是主体,对于教育孩子问题上,只做个旁观者。
(二)班主任方面
1.班主任找家长合作的“点”太单一
班主任老师找小程家长,告知补完整课堂作业,只是停留在作业上,没有深入谈到作业没按时完成背后的原因等。
2.班主任找家长合作的态度太强势
班主任找小程家长合作,其态度过于强势,也没有听家长想法。
3.班主任找家长合作的意识不坚定
班主任找家长合作不成功后,应后续联系,沟通情况,跟进处理。
四、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策略思考
基于小程同学的案例,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策略思考如下:
1. 成立班级家委会,以点到面带动全班
班级委员会的成立,积极合作的家长来带动类似于小程家长,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2. 鼓励家长在家校合作时提出建议
家长在合作中的难言之隐,可以坦诚相告,促进合作的有效和真诚。
3. 利用网络等信息手段,多样化即时沟通信息
网络信息时代的优势,可以促进信息的快速传达。家校合作也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展开多种沟通方式,促进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
小案例透出大道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意义重大。笔者会继续结合切身工作经历,研究家校合作,从实际问题中,实践探索更多的可行性策略。
【参考文献】:
[1] Epstein, J. L.(2001).Building bridges of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The importance of desig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 (JESPAP),6(1), pp:161-167.
[2] Sheldon S.B and Epstein. J.L. Improving students behavior and school discipline with family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J].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002, (35):4-26.
【3】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根据市教委党委统一部署和我校党支部的安排,我校全体党员参加了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集中学习、自学、调研等活动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各项任务,对我个人来讲,也是一次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的大好机会。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已有了深刻的认识,确实使自己在灵魂深处受到了一次洗礼,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并撰写了个人思想剖析材料,主要从个人各方面的问题及存在的原因、今后努力方向及整改措施等方面向大家汇报,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存在问题的表现
在这次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中,我结合个人工作、思想实际认真进行了自查反思,查找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有所缺陷。虽然制定了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但由于平时在工作中业务性工作多,总以工作忙、任务重、压力大等借口,没有把学习放到首要的位置,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时紧时松现象。
2、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不足。平时的学习中,看的报刊、杂志较多,网上浏览较多,看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较少;看消息新闻类较多,看党员学习的书籍较少,学习停留在表面上。
3、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不足。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没有对进行的学习 “回头看”。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通过学习来研究解决问题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4、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形式主义问题,对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动员会议开过了,文件学习了,却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把他们具体化,做事处理方法简单。
5、工作不够深入。如在校长管理、指导教师、了解学生等方面,深入教师深入班级中的调查研究不够,对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真正解决,只停留在以会议落实精神,工作落实计划上,实质效果不显著。
6、关心教师不够、各种活动开展较少。听取意见建议还停留在表面上,对教师的思想了解不深入。在工作之余,教师需求的教研活动开展不多。很多时候,都以工作忙为自己找托辞,实际上是关心教师群众的呼声不多不具体。在引导教师学习做研究性骨干教师方面,工作力度较小,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系统性,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还不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存在的以上问题,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身存在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主要表现在:
1、对提高政治学习、业务能力、加强研究方面还很欠缺,落实教学方法还不够严格,对业务学习抓的不紧,以工作多为理由,把学习的时间挤了、占了,总之还主要是认识上需要提高。
2、在策划整体工作方面。主要是对学校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有认识上的差距,校本教研工作的创新性方面的策略还不够,对工作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还不够。
3、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不够。主要是对发挥师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作用认识不足。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整改措施
1、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策划学校教育教研管理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高素质的教育教学氛围。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职,解决教师、学生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学习与学校整体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5、进一步转变学校领导作风,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家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边整边改,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