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线上课堂教学总结

线上课堂教学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线上课堂教学总结

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在线教育;课堂教学;融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

一在线教育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线上教学给传统教学带来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有其突出的特点,首先艺术设计专业本身是一个考验设计者创新能力的专业,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方面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线上教育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突出的优势,其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同时帮助学生收集素材,为学生的设计提供灵感和设计元素。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技术不断革新,数字化网络也带动着教学领域的各方面改革,拓宽了艺术设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当今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完善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教学体制,丰富相关的教学资源。近年来,教育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探讨建构主义的相关观点,产生了在线教育的教学理论,并将这种理论逐渐运用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上逐渐推广和实践。对于课堂时间的安排,教师们不应该把时间全部浪费在教学内容上,而是应该让学生主动组织安排相关活动并使用相应的解决策略。比如通过听音频、看视频以及阅读电子资料等网络方法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把自己的困惑以及收获和同学老师分享交流,达到所需的教学效果。这和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这种模式中,老师以及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互换,课堂的主导核心变成了学生,而老师只充当组织者以及协作者。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去查找需要的学习资料,这种方法也可以提升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碎片化的认知学习行为可以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发掘学生潜在的学习时间,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信息化是教育的有效手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落实教育改革,以完善教育领域体制。受到资源条件的约束,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受到了阻碍。但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下,职业教学体制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越,仅用几年时间就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硬件到云端的巨大转变。在对高职教育信息及其改革方面,其相关的要求和标准也会相应地提高。教育工作者在面临改革时的首要任务是将网络信息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精准的定位教学的方向。在实际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操作过程中,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做好提前的调查和总结,通过完整的体系建设弥补教师经验不足所产生的问题,并且还要注意学生的发展特色,将教育计划细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的特色。将大数据的信息作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其发展的方向。

(三)新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网络的飞速发展在给学生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在艺术设计教学实验时也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培养和辅导,要让学生学会选择,根据相关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会学生使用艺术设计专业类型的软件,制定出属于个人的学习计划和安排,提高学生基本的学习技能。借助这次教学改革,再利用网络的便捷性,能够让学生全面的了解课程知识,深入的探究最新的设计思想理念,可以保证学生与社会保持同步。课程教学的方法可以选择图文同步,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高职院校在线教育和课堂教学融合的实践

短小精悍和使用灵活方便的线上课程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而且线上课程的制作成本并不高,所以很多的一线教师比较青睐于线上课程。另外一个方面,在线上课程的推广方面,一些学校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媒介。如今,在中国的高职教育范围,已经出现了新的在线教学的形式,效果显著引人注目的当属慕课以及线上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MOOC等慕课形式在中国高职院校被广泛推行,拥有很高的影响力。但是,在学分认可、身份认证、制作成本、社会认可、教学模式和长期效应等方面,很多问题出现在慕课的教学实践中,而且不宜解决。如何在高职院校中推广在线教育,使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完美融合,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教师方面

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既负责组织课堂,也是课堂的实施者以及主导者,同时也负责传授教学内容。在线教育的出现正逐渐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线上教育不再是以老师为主,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导者,教师只组织和协调课堂氛围。但新模式并不是说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们要做得更好,例如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中,对于各种信息化技术的掌握,还要懂得在大量学习资源中寻找合适的资源。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个性化教学十分重要,教师在运用线上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在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内容,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出发,对课堂内容进行灵活调整。至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不能仅仅依靠一张试卷,而是要通过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来考核评价,给出合理的成绩,同时收集学生在线上学习的相关资料,作为评定成绩的参考。所以,教学改革的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要想快速顺利地进行教学改革,拥有强大的专业知识储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学好现代化信息技术,方便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和在线教学。

(二)学生方面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收集资源并进行自主学习是学生必备的技能,学生要将学习变成无所不在无时不能的习惯。在上课之前,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自主学习,了解个人的时间安排以及真实学习能力,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选择学习。学有余力的时候,再进行补充性的拓展学习。无法理解的要整理笔记,上课时向老师提问,这样学生的疑问就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讲解,同时教师可以以设计为主题将这些问题作为课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传统课堂相比,学生所了解到的知识已经不仅仅来自教师,在线教育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学习时间也由学生灵活掌握,平时生活中就可以利用排队、坐交车以及睡觉前等时间使用手机进行碎片化的在线学习,这样便可以使以往单一的课堂学习过程变为动态、多元性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对艺术设计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设计经验,使艺术设计教学更加个性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师以及学生沟通的媒介,在当今社会,网络教学平台普遍存在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实施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措施就是建构网络课程体系以及改造校网络教学平台。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特点,学生主要不断在网络中寻找新的设计元素,只有充满灵感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应当提升网络课程平台的资源更新速度,而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更新速度不快,而且功能单一,更新教学资源的能力也很差,无法更好地推广在线教学。因此,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完善校网络教学平台,丰富在线教学资源。在中国,线上课程已经逐渐渗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其会逐渐替代原有的课堂录像。呈现出教学内容的形式多种多样,课程质量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于艺术设计课程而言,老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各自特点,运用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平台在在线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既是学生学习的平台,也是教师沟通学生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并考核学生,不断丰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的内容。同时要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对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改善,让在线教学更加便捷,使线上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三结语

线上教学现在还处在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阶段,在线教学以及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合理安排,学生通过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堂前后的教学活动如何有效推行等问题还需要通过不断地思考实践对其教学平台进行完善,真正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在线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作者:马娜娜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O2O方法;创新实践课;数学建模;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01-02

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通过建设创新课程体系,运用创新理念和方法,才能实现创新教育目标。近年来,各高校教育非常重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实践课程,有关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不少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如课堂上讲授内容多、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意识差,只能完成事先设计好的实践方案,无法实现课程创新教学的目标[1-3]。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最早起源于美国的电子商务在线与离线的协同交易中,这种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拓展教学时空、整合教学资源等。由于它的教学形式多样性,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从而可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4]。O2O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正处在起步阶段,这就要探索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规律,重新认识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定位和职能,将传统教学(线下)与现代网络教学(线上)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本文借助“数学建模”课程,基于O2O方法,整合线上线下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探索研究O2O方法下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新教学模式下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和实施方案。

一、基于O2O方法的创新实践课程教学

模式的构建

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综合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以数学建模课程为平台,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数学建模课程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

(一)组织线上课程教学

1.线上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在线上学习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云教育平台,学生面对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及提供的相关资料来学习。理论内容难易适中,不宜太专业化,便于自学,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内容还要具有课堂教学承上启下功能,能服务和巩固课程;实践环节要选取模仿和自行设计相结合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并体会学习的乐趣。数学建模线上课程选择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数学软件以及简单的建模案例等。

2.线上反馈互动教学法:通过测试及回答问题了解学习动态,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反馈,调整在线学习内容和检验方式。建立数学建模辅导答疑平台,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建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数学软件以及简单的建模案例等,汇总共性问题可留在课堂统一解决。

3.线上学习的管理:在线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弱化了教师的角色,学习环境在网络空间中,不受时空局限,容易受到信息迷航,放养式教育,太过自由反而难以驾驭,建立自由学习下的约束机制,因此要通过测试、线下课堂回答问题等考查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二)组织线下课程教学

1.线下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活动是线下学习的主要任务。课堂教学要深化线上学习内容,通过案例介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知识的普及性;内容要具有实用性、方法性,能够指导创新实践。对于数学建模课程通过精讲经典案例、实际建模案例,介绍基本方法,侧重于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引入、建模的过程和模型结果的运用;介绍常用数学应用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和编程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可设计多种形式,如,综合大作业、数学建模竞赛。学生可以根据接受能力及兴趣选取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

2.线下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启发式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线上思考问题并动手实施,调动学生积极性;合理融入讨论式方法,抛出问题,组织学生深入研究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发挥学生主动性;适当引入案例式方法,通过讲解实际案例使学生接近现实问题,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数学建模竞赛培训中,适时推进翻转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通过师生互动使教师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消化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线下学习的管理: 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讨论问题,提交大作业、参加竞赛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不定期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

课程成绩评定机制应注重学习成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考试要充分体现网上自学与课堂教学效果。线上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其学习效果要通过线上个人测试检验。线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方式,每种类型考试的权重见表1。

(四)实践问题的解决

实践是创新实践课程培养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教学环节,建设具有不同功能的实践问题是满足不同阶段教学需要的必要保障。

1.基本数学模型的实现问题。利用相关模型求解方法,借助计算机及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包括解析求解、数值求解、图解求解等,为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2.数学建模实践问题。针对数学建模的实践性和数学模型求解的复杂性特点,设计数学建模问题,使学生结合问题完成问题的分析与假设、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型的分析与改进以及模型的结果检验与应用全过程。

二、基于O2O方法的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成效

创新实践课程能够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学思结合,是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一种系统有效的教学途径。我们通过对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数学建模课程为检验手段,动态调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O2O方法下的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一)创新实践类课程现状分析

分析国内外创新实践类课程的发展现状,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借鉴当前各学校创新实践课和O2O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经验与不足,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传统课堂延伸到互联网中的线上课堂和实践课堂中,构建创新实践课程的O2O下的教学模式。

(二)创新实践课程O2O教学模式实施的准备

1.线上学习材料的选取。线上学习材料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选取的学习材料要难易适中,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可以对创新实践课程的基本方法有初步了解,对课程的基本思想有基本把握,并对课程的应用有初步了解。

2.线下学习材料的选取。线下学习材料主要用于课堂的讲授,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开展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利用线下学习材料巩固和提升线上内容。因此,线下学习材料需要系统、深入地体现课程内容的本质和内涵,需要教师甄选典型案例开展课堂教学,从而实现巩固和提升线上学习的目的,为学生课程内容应用于实际打下基础。

3.创新实践问题的选取。线上题目类型不易太难,选取线上学习的模型计算问题,基本方法的建模问题,让初学者通过模仿,或用所学过的知识独立完成实践练习。线下题目可选取基本方法、综合方法的建模问题,题目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建模案例,筛选历届竞赛中有代表性的题目。

(三)创新实践课程O2O教学模式的实施

创新实践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开放性的思维模式。基于O2O教学特征和教学目的,将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线上自学和实践,能够了解和掌握部分学习任务,但对难点的理解程度需要通过网上答疑和线下课堂讨论来检验。线下课堂教学,教师合理安排课堂内容,既要巩固和衔接学生线上学习内容,又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整个过程更加依赖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实施。在线下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实践、研究探索、自我管理,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形成。教学中既为学生营造高层次的研究空间,也扩展了教师的研究领域。根据具体的创新实践课程的内容,合理安排学时,分别开展线上和线下学习。

(四)创新实践课程O2O教学模式的效果检验

教师对创新实践课程O2O教学模式的检验分为阶段式检验和期末检验。阶段式检验主要在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阶段实施。首先,教师针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设置自测题目,实施检验。其次,教师根据线下课堂教学设置线下作业,实施检验。阶段式检验实现了对学生线上和线下各个环节表现的评定和检验。期末检验,利用创新实践课程的期末考试或是参加竞赛活动实现学习效果的检验。最后,借助阶段检验结果和期末检验结果,总结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

O2O教学模式下的丰富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从不同层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晓萍,余涛,廖青等.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2).

[2]林健,符寒光,吴中伟等.高校实践创新课程的教学与体 会[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起源于2006年美国的两个典型案例:一个是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实验,另一个是可汗学院的创始人可汗的翻转课堂实验。他们不约而同地采用录制教学视频的方法,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及时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稳步提升。翻转课堂是把传统教学结构颠倒,学生学习知识是在课外,内化知识是在课堂,这促进了师生之间良好有效互动,而依然遵循从学习知识到内化知识的一般规律。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1.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精细化,以知识点为单位的微视频,内容简短精彩,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时间碎片化,充分运用动画、视频、PPT 等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把课程内容趣味化,创造出新兴的指尖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2.有助于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

翻转课堂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课下观看教学视频,自主支配学习时间,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深度学习探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释放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实践。

3.有助于课程教学管理实现信息技术化

翻转课堂的实现需要教师通过视频和学习管理平台,提前将自己选取和录制的教学视频和预习自测题上传至服务器,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在独立预习教材和观看完教学视频的基础上进行在线学习测试,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有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

依托网络平台,借助微信的优势,教师进行线上交流、答疑和布置作业,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线上线下良好有效的互动。学生用微信等形式上交实践作业,将完成作业的过程用照片记录,上传到微信后与教师交流。这样既可节约资源,又简洁高效,教师在第一时间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可以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前准备

第一,教师设计与制作教学微视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行选择与录制教学视频,也可以选取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典型的微课视频形式是“老师的讲解+多媒体课件”的演示,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帮助自己理解知识。教师自己录制视频,视频时长最好为3~9分钟;教师的语速较快,声音清晰,讲话有激情,幽默风趣;微课课件设计很重要,画面应简洁明了,字体、字号、行间距规范。总之,微课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短小精悍,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制作精良,学习效果好。

第二,教师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的实践任务单。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用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它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教学目标,把教学重点和难点转化为问题,坚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探索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学生的协作与交往能力、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达到学习目标。

第三,学生进行组内课前预习交流。学生在观看视频阶段出现的问题,先由小组讨论、消化,消化不了的问题再由小组长在课堂上提交给教师进行解答。学生观看完教学视频后会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团队的探究协作,以任务为动力开展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知识保持率和学习效果。最后通过小组推荐,选取代表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2.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对学生进行合理拆分班组,角色划分。上课前两周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命名,确定口号。同时要选任一名善于协调,有很好的组织能力的组长,选任一名记录员,并选取一名监察员和计时员。

这样合理拆分班组之后,教师面对的是组,而不再是学生个人。为了使每位同学都能够得到锻炼,小组长也可以实行轮值。由组长协助教师安排实践教学任务,开展实践教学的各项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分工,各司其职,互帮互助。

第二,课堂上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的前5分钟要对学生进行小测试,针对学生课前网络视频的学习过程来提出问题,或者是让学生创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最终展示学习成果。如果学生上课前不看教学视频,就无法参与到课堂讨论环节中去。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全面了解和跟进学生的线上学习状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项目任务驱动法的课堂实践活动。项目学习是一项主题来自真实情境、具有一定挑战意义、需要协作研究来揭示原因、探讨解决方案、着手解决问题并展示协作探究成果的有反馈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翻转课堂要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在于通过课堂活动实现知识内化。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把知识的内化过程融入课堂实践中,完成相应学习任务,既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第四,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进行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成果的展示,是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的高效教学策略。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成果的展示大约占到1/3的教学时间。教师要在班级中培养模范学生,让他们走上讲台以项目实践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模范学生的带动下,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更好。

当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指导,组织其他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推动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内化。

第五,总结提高。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之后,小组首先对自己本组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再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互评,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在学生个人总结和小组总结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浅层认知达到深层认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思维

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最突出的成就就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过去“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普遍,然而,随之而来的“满堂问”的现象却越来越普遍。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互动的最直接的途径,通过提问,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然而,由于缺乏技巧性,很多教师容易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出现“满堂问”,使得提问无法发挥有效的功能。由于提问过多,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如何把握提问的技巧,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呢?

一、提问要目的明确

课堂教学仅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在这四十五分钟里每一分钟都异常宝贵,因此,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每个问题的设计都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使得每个问题都要发挥效用,切不可随心所欲的提问而浪费课堂时间。例如,为了教授学生如何画平行四边形,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和对角线几方面进行提问,从而使得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平行四边形具有的一系列特征,从而学会画平行四边形。

二、提问要把握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往往具有这么几个功能,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重难点、总结知识点等,对应这几个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往往会集中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么几个时间段,课前的提问可以起到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课中的提问往往可以使得学生对于所学习的新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而课后的提问则可以起到巩固知识、总结知识的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发挥提问的功能。例如,为了引起学生对于“圆的概念”的兴趣,我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回忆一下大街上跑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学生回答,“如果我们把车轮设计成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多边形,大家想一想大街上的车子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同学们听了以后纷纷笑了起来,很多学生说道:“如果是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之类的车轮,车子就无法滚动了。”“如果把车轮设计成椭圆形的可以滚动吗?”“可以滚动,但是车子就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为什么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呢?”教师再接着追问,学生在思考了一段时间以后得出结论:“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因此,不会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就这样,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在不知不觉地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出了圆的定义。

三、提问要注意把握度

很多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一个问题抛出来往往会使得班级中的学生立刻变得鸦雀无声,教师的提问之所以无法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这与教师提问时没有把握准确的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有效的提问既要注意把握问题的难度,又要注意把握问题的梯度。在提问的过程中,所提问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难,而是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得所提的问题既不会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又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思考行为,这样所提的问题才能行之有效。另外,教师所提的问题还要注意梯度,所设置的问题要注意由浅入深,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讲授“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这个规律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组具有层次性的问题:(1)过一点可以画几个圆?(2)过两点可以画几个圆?(3)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能够画几个圆?能否确定所画圆的圆心?就这样,在层层的提问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四、把问题同动手操作相结合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都是由于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样,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尝试着把问题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问题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动手机会,增强他们对于知识的兴趣。例如,为了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我就在上课的时候准备了很多长短不一的木棒,然后从中任意抽出三个进行组合来组成三角形,结果发现,有的三个木棒可以组成三角形,而有的则无法组成,这时候,我就开始提问:“满足什么条件的三根木棒可以组成三角形?”而学生就可以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寻求答案,得出结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在课堂教学中,几个有效的问题往往能够迅速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说,提问技巧也是反映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结合着本班学生的实际,科学的设计提问环节,努力通过有效的提问来提升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国新.浅析初中数学探索性问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年第06期

[2]王晓杰.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提问[J].青年文学家,2009年10期

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成长 品课 教学艺术

一、聆听

在了解教材与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仔细聆听师生对话。即听上课老师是怎样引入新课的?怎样启发学生思维的?怎样指导学习的?怎样巩固知识的?怎样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练习是怎样设计的?难点是怎样突破的?只有这样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对本节课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客观分析和比较,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在课例《不在同一点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教学过程中,有两位老师的引入分别如下:

甲老师:画图的关键是确定圆心和半径,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1)过一点A可以画几个圆。老师在黑板上经过点A画出几个半径不等的圆。得出:过一点可画无数个圆。

(2)过A、B两点可以画几个圆。仍在黑板上过A、B两点画出几个半径不等的圆。

得出:过两点可画无数个圆,且圆心都在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过不共线的三点A、B、C可以画几个圆呢?仿(2)画法,得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乙老师:同学们,你们会画圆吗?好,现在研究一下,画圆首先要确定什么条件?

学生:总结得出圆心、半径。

问:过一点能画几个圆?

让学生上来板书,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得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

问:过二点能画几个圆?

再让学生练习,得出同样结果。

问:过三点能画几个圆?过四点呢?

让几位学生上来板演,讨论为什么?

显然乙老师所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能使学生终生难忘。

二、观察

认真观察上课教师教态、表情、肢体语言、板书,所用教具及学生反应与表现。看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分配,看课堂上是否全过程让学生参与,老师如何与学生打交道,如何将教材活起来,使之成为学生愿意和喜欢学的活知识,用智慧的劳动不断去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看是否坚持做到了“六个一点”,即“起点低一点,覆盖宽一点,台阶密一点,坡度小一点,反复多一点,要求严一点”,对例习题的精选是否坚持“四性”:一是针对性,题目的内容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题目的形式符合训练目的,题目的难易切合学生的实际;二是迁移性;三是延伸性;四是整体性。

三、思考

边听边认真思考,把授课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自己考虑的方式方法作比较。即思考这一节课有什么特色?教学结构是否科学?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灵活?新课程理念是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教学效果怎样?如果换成自己去上,对教材又该如何处理?

思考上课教师是怎样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自己对学到的闪光点应怎样进行活学活用?如何控制课堂节奏?如何应对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并与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扬长避短,汲取精华,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前提,追求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追求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记录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全面、具体、详细。记录包括情境创设、点拨引导、师生交流过程、练习设计、教学反馈、教学中的亮点与失误等以及听课者的评价与灵感。记本节课教材的处理方法,记对这节课的简要分析,记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情况,要记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学生探究过程是否积极主动,教师是否应对了学生的需要,是否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环境,学生在课堂是否成为一个主体,每位同学是否都投入到学习中,还要记录学生的发言、动作、行为、表情以及师生交流情境,以使课后回顾探讨。

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