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专硕毕业后就业方向

计算机专硕毕业后就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专硕毕业后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专硕毕业后就业方向

计算机专硕毕业后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一、武汉市会展人才供需现状

(一)武汉市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现状。第一,学历教育以高职为主,人才起点较低。从国外会展教育的经验来看学历教育是会展教育的主体。会展发达国家重视会展人才培养,并形成会展教育体系,如美国会展教育以硕士、学士为主。武汉市会展教育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武汉仅六所本科院校招收会展专业,分别为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武汉商学院,其中武汉商学院只在专科招收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这六所高校无一为985、211院校。专科学历招生层面,武汉市共10所高校有着会展专业的招生计划,其中高职院校共9所,分别为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占武汉市高职院校总数的

28.12%。硕博层面,湖北大学开设会展节事管理方向、武汉纺织大学开设会展与项目管理方向。人才学历层次上以高职院校为主,人才起点低,缺乏高学历人才,完整的会展教育体系尚未建立。第二,专业招生规模小,人才培养数量受限。从近三年会展专业招生情况来看,招生人数有限,招生规模多为1-2个班级,

同时部分高校的招生状况出现一定波动,如武汉纺织大学在

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停招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2011年招收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后,2012-2014年连续三年停招该专业。招生人数少,招生规模偏小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才培养数量受限,高校人才培养周期长,本科培养周期为四年,专科培养周期为三年,较长的培养周期、较小的培养规模,使得武汉市会展行业的人才供给出现了严重不足。第三,依托专业门类分散,专业定位不明晰。我国会展学历教育最早以专业方向的方式进行招生,后经教育部批准,在《普通高等学科本科专业目录》公布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艺术与技术”等本科专业。我省公布的《湖北省省属高校普通专科(高职)专业目录》中允许高职高专院校层次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在会展专业开设中,体现多学科、依托多种专业门类进行培养的特点,如武汉商学院会展专业开设在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会展专业开设在人文学部,湖北青年职业学院会展专业开设在艺术系。这反映出高校在会展人才培养上的差异性,也说明我国会展学科在归属和门类划分上出现了不确定性,导致人才定位、培养方式等内容上不明晰。第四,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制约专业人才培养。武汉市会展教育正逐渐兴起,但会展师资力量却仍显薄弱。当前教师的理论水平有限,我国2004年正式出现第一批会展相关专业,现任会展教师在教育背景上有管理学、旅游学、社会学、广告学、艺术设计等多门类、多学科,缺乏对会展理论的系统性掌握,理论水平欠缺;教师实践能力有待考量,会展行业对实践具有极高的要求,而任课教师却往往缺乏实践经历,造成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讲授空洞,无法使学生对会展行业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

(二)武汉市会展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在会展企业看来,会展人才可分为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人才、会展支持人才,其中会展核心人才可从事发展战略、高层策划、市场营销、业务管理等工作,会展辅助人才主要从事会展物流运输、展示设计、展台搭建、器材生产与销售等工作,会展支持人才则主要为会展活动提供相关服务和产品,如旅游接待、展会翻译等。为弄清会展企业的人才需求,笔者对58同城、赶集网等招聘网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招聘信息进行了分析。

信息梳理中发现目前会展企业招聘的多为招商专员、销售专员等岗位,而高校着重培养的会展策划人才招聘较少,企业对此类人才有着较高要求。同时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也具有一定的需求共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对工作经验有着一定的要求,工作经验的时间要求多为1-3年,这意味着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较少,当然,企业这是从人力成本的角度考虑,希望聘用的员工能尽快“上手”,节约企业的培训投入。第二,对专业技能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文字写作功底、计算机基本技能、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部分岗位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除熟练掌握OFFICE外,还需熟练掌握平面制图软件,如CorelDRAW ,Photoshop等。第三,良好的自身素养,具体体现在团队协作精神、敬业、责任感等方面,当然,这些自身素养需求在当今被大多数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所看中。

二、会展人才供需匹配间的矛盾

会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高校全力培养、精心打造,另一方面企业大呼“高校培育的产品与需求严重脱节,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已是不争的事实”,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失衡?笔者通过对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现状以及会展企业人才需求现状进行分析,试图对这种矛盾进行解释。

第一,高校毕业生无工作经验,会展企业需要工作经验。对会展企业而言,招聘过程中希望招聘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这样可节约企业人力成本,但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往往无工作经验,这种工作经验的空白却无法受到会展企业的青睐,这种矛盾其实并不仅仅体现在会展行业中,在其他行业里也同样存在。第二,高校毕业生希望从事策划等管理岗位,会展企业缺乏大量销售人员。会展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希望从事会展策划等管理岗位,当然这与目前大多数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如诸多高校将会展专业定位为会展经营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并试图通过会展策划师之类的考试,加强学生的就业信心。遗憾的是,会展企业大量缺乏的是营销类人才,许多毕业生毕业后所面临的岗位选择是招商专员、招展专员,这与策划师、管理者的定位相差甚远,容易造成学生心理落差与消极情绪。第三,高校课程设置重理论,会展企业工作重实操。课程设置上,高校对理论知识颇为重视,如湖北经济学院主干课程中涉及了诸多管理学、经济学的通识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涉及了会展经济学、会展项目管理、会展运营管理等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专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则更为丰富,实操元素更多,但却无法深入,如仅凭一名课程展览设计,是否学生就会真的学会如何设计展览了呢?这是值得思考的。会展企业的要求很简单,文字功底好、计算机过关、英语熟练、自身素养过硬,对是否是会展专业反而没有过高的要求。当然,高校会展课程设置上,也无法使该专业学生具有特别的优势。

三、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策略

第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会展学历教育,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递进的会展教育体系。硕士、博士以及研究型大学本科主要培养会展高端人才,侧重管理、运营,主要面向大中型会展企业、会展研究机构、高校,应用型本科应着力培养会展实用人才,高职与中职院校将培养会展基层人才作为主要定位,同时积极与国外的会展教育体系相靠拢,学习、借鉴他国的教育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实施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推进会展教育学历层次体系的同时,在保证培养质量基础上,适当扩大培养规模,施行“宽进严出”,为会展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量的人才储备。第二,推进多种培养模式。在中职与高职层面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边学习边工作,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真正了解行业性质、行业需求,掌握职业技能,并及早进行职业规划,制定个人发展方案。本科层面推进“产学研”培养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行业资源、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相结合,通过实训基地、孵化平台、成果转化研发平台等内容的建设,促使学生获取长足的进步。第三,改进人才培养方案。首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会展人才应该是熟练掌握会议、展览的策划、组织、运作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会展设计、管理的实践操作技能,熟悉会展业的政策法规,了解国际会展市场运作的惯例,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协调能力,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和良好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将这种理念向学生进行灌输,指导学生制度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其次围绕定位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在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同时,增强专业实操部分,如项目运营、现场管理、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体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适应会展企业需要。第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教师教学是人才质量培养的关键。目前高校会展教师多非科班出生,这造成了课程教授是“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颇为必要,并可从以下着手:第一,推动高校教师企业“回笼”,借助挂职锻炼、校企合作等方式,让教师下到企业,了解行业动态,掌握会展一线工作技能;第二,促进教师队伍主体多元化,引进行业人士担任专任教师、客座教授,建设一只精通会展理论、具有实践能力、年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会展专业师资队伍;第三,加强师资培训,一方面加强理论培训,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合作,以座谈会、知识讲座、课题申报等方式,加强教师理论建设,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行业培训,以促使专业教师紧跟行业发展,促进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提升。

计算机专硕毕业后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本;独立学院;就业

近年来,由于各类高校不断扩招以及新生的独立学院的高速发展,促使大学生就、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强大呼声,另一方面是人学牛因为缺乏就业指导、职业素质和规划而导致就业困难甚至失败。作为一名的独立学院的思政辅导员,我想就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做好此项工作的意义,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三本学生面临的就业现状

1、用人单位乃至社会的误区

首先,正因为三本是新兴的高校,在社会中还不被认同,或者说很多人还不了解独立学院这样的办学机构,过分追求校效应,过分重视学历,宁要本二本并不优秀的学生,也不要本的尖子生,忽视了就业应聘者本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实际上仃就读于三本学院校的学生仅仅是为高考失利的结果,而他们在毕业后用于市场竞争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并小比一本本的差,甚至有的会更好。其次,地方保护主义的参与。曾经有一位学生,他在回乡就业时,竟遭到当地就业部门的排斥,原因是他们的就、职位是要留给他们当地的生源的。另外,有一些利用关系网络的现象出现,也导致了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

2、独立学院自身的问题

第一,众所周知,独立学院的学费昂贵,能够在独立学院就读的学生家境大部分都富裕,有很多是有一定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因此,有的独立学院在就业工作完全寄希望于家长。第二,更有部分独立学院的老师和管理者们在思想意识上就认为三本的学生文化素质低、学习能力差,因此,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偏见和负责任的情况出现,课程满常灌、课后辅导、考试不严格、纠错不认真。第三,部分独立学院就业指导系统不够完善。由于独立学院的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有些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漏洞,管理体制还不健伞。目前不少独立学院在队伍建设上都存在着人员不足、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的问题,有的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老师是由思政辅导员兼任,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离“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3、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正是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境相对较为富裕,在加80、90后基本都为独身了女,这就使他们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在就业择业上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环境相对较差的地方去,不能吃苦贪图亨乐,且家长也不愿意他们到环境相对弱的单位去就业的思想影响了他们在就业中的合理定位和选择,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其次,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这就促使在校不刻苦努力的学生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用人单位的初步信任,这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三,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四,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2004年7月23日)报道,2004年第二季度本科生最难找工作。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人专、本科、硕上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人倍率分别为0.96、0.92、0.91,0.87, 1.42。即100名初中生竞争96个岗位,而l00名本科生只有87个岗位可供竞争,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牛‘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第五,求职途径把捧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 “找门路”以捧“铁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成就就业。

二、独立学院就业指导的方向

1、独立学院先应加强管理,创立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型”大学。独立学院的学牛与学校本部学生有较大差别,管理起米也相对困难。而且大多数独立学院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材使用、教师队伍甚至是考试标准和方式等方面都与校本部基本相同,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点,这不仅不利丁独立学院的发展,而且以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往就业中占优势,因此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其次,要建立自己的师资队仉。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都是由校本部的教师构成的,这固然节省升支,但很多本部的教职员工在观念上歧视本学生,他们不自然地就将这种情绪带到了课堂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独立学院应着力打造自己精良的师资队伍,强抓“教风、学风、考风”,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促考风,以考风督学风和教风,在这样长久的良性循环中,才能培养将三本学生培养成为不输一奉奉的优秀学生,才能使其在就业大潮中有立足之地。

2、独立学院应注重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并开展相天工作

(1)要做好学牛就业指导工作,关键就在于培养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就、指导工作队伍和就业咨询中心。因此,学校应该在人力、财力、物力、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方而给予充分保证把好入关口,疏通出口关,完善竞争与保障配套、激励与约束结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管理、培训、提高机制,不断优化这支队伍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尽快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积极推行毕业生就业指导师和职业咨询师制度,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构建一个校院结合、上下联动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这是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相关刊物,提供计算机网络,提供完善的网络资源及各类测评工具;建立专业的职业咨询顾问团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专业的建议;召开专场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独立学院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实行了招生和就业分离,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领导一辅导员一就业中心”三位一体的负责制,确保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阶段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和训练,每学年开的课各有侧重、形式多样、贯穿始终。让大学生从入学一年级开始,便对自己的专业,自身情况有一定认识。这就要求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理论基础,要求就业指导人员在多个学科领域都要有一定的钻研。

计算机专硕毕业后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加合作领域不仅广泛而且深入。中加高等农业教育的合作是在有利的环境下展开的,其主要表现是中加高等教育合作广泛,中加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贸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加农业科技合作有着良好的历史传统,加拿大高等农业教育有其独特的经验,值得中国农业高校借鉴学习。

1.中加高等教育合作广泛

从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上了解到,目前中国在发达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累计分别为美国20余万人、加拿大3.5万人、澳大利亚2.5万人、新西兰近2万人,到加拿大留学的人数仅次于美国[1]。根据加拿大大学及学院联合会(AUCC)的统计显示:从1994年到2007年间,有394项加拿大高等院校与中国(包括香港)高等院校之间的行政和教学人员互相交流、合作研究、合作召开会议、本科硕士学生交流、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和交流等方面的合作[2]。在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合作上,加拿大始终视中国为重要合作伙伴。据加拿大大学及学院联合会对全国91个专业学院所做的调查发现,2001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加拿大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地,到2004年,加拿大专科以上学院注册的全日制中国留学生约1.5万人,占总数的23%[3]。从1994年至2009年,中国经国家教育部、省和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中加合作各类项目达140个,覆盖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贸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加方统计,2005年加拿大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12.91亿加元,其中中国对加出口3.99亿加元,从加进口8.92亿加元。2007年,加拿大对中国的农业出口增加了33%,达9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农产品及海鲜的五大供应国之一。加拿大是世界上第四大农业出口国,而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双方贸易的潜力很大。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农业贸易的扩大更会促进双方农业科技交流的加深。

3.中加农业科技合作有良好历史传统

加拿大是一个农业强国,在农业科技上具有很强的实力,特别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粮食生产、食品质量和安全、牛奶生产等方面都是世界上的强国,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也有相当强的竞争优势。自1970年10月13日中加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起,中加两国在农业领域的科技交流与经济合作发展迅速,特别是1983年10月以来,中国农业部与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双方共开展了28个农业项目,总金额超过1.17亿加元(约合7亿人民币)”[4]。2000年以来已完成的中加农业发展项目有11个,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1个。可持续性农业发展项目主要目标是在通过建立技术推广和直接的技术引进、示范以及可持续农业管理措施的应用,特别是在放牧管理和保护性耕作方面,促进内蒙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双方各投入350万加元,Ⅰ期任务已完成[4]。中加农业发展项目历来强调对加拿大技术、经验的借鉴和转化,以服务于中国农业发展,服务于中国的农民。

4.加拿大高等农业教育的借鉴与学习

加拿大的农业教育主要有以下4种形式:中小学学校教育,专科文凭教育,大学本科教育和硕博士研究生教育。另外,还有一些非正式的拓展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农民与科学研究人员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中小学农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们对复杂的现代农业有一定的认识。高中之后的大专及以上教育和拓展教育活动是加拿大农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5]。加拿大高等农业教育主要依托各种公立机构,农业专业存在于综合大学或专门的农业大学中。加拿大的农业专业和以农业为主的大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相应改革与调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农业教育中的“拓展”项目,即在加拿大农业科技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农业代表服务机制,使农业大学的教学和实践密切结合。所谓“农业代表”即农学院毕业生,成为农民与农学院之间的最直接的桥梁。农业代表不仅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发现问题,而且把这些问题向农业科学家反映。同时,农业代表还时常帮助科研人员在生产第一线进行科技实验。加拿大还改造部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使其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场所,使农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6]。

二、中加高等农业教育合作形式与问题

自1983年10月中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定以来,中国农业部与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其中1982年至1987年计划的8个项目中主要内容已包括了农业教育。自此,中加高等农业教育有了良好的开端。加拿大著名的农业大学与中国大部分农业大学或相关大学的农业专业都进行了合作。如康克德大学与东南大学的高级制造工艺项目;华中农业大学与曼尼托巴大学以及奎夫大学环境与生物学系、萨斯卡彻温大学的农业及食品部;阿尔伯塔大学与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林业大学的合作;曼尼托巴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的合作办学等[7]。

1.中加高等农业教育合作形式与成果中加高等农业教育合作成果丰富,形式多样,呈多元化态势:有“2+2”合作办学项目,中加农业大学校院长论坛,成立中加合作研究中心,以及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即中加农业科技周和食品周活动等。

(1)“2+2”合作办学项目:所谓“2+2”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大学与加方大学联合招收本科学生,采取在中国学年然后再到加方大学学年,完成双方规定的课程学习,毕业可获得双方大学分别颁发两国政府承认的大学毕业文凭。联合办学采取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中方还聘请加籍教师到中国大学直接用英语授课,同时配备青年教师作为教学辅助,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外教教学。合作的专业相对都是中方农业院校需求迫切的专业,并且以中方南北方地域需求为特点。合作有通过政府联系的官方合作,也有通过学校自主联系的民间合作。例如,2003年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和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正式实施“2+2”合作,至今共有35名学生申请了赴加留学签证,31位同学获得了签证,通过率高达88.6%。内蒙古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阿尔伯塔大学合作项目也采取“2+2”模式。合作的专业有以食品学为主的营养及食品学专业、以农业商业管理为主的农业/食品商业管理专业、环境及维护学专业,以农场和牧场管理、动物学、农作物学为主的农学专业等。“内蒙古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从2005年到2008年共招收4届学生,现已派出2届,2005年招生26名,派出10名,占38.46%,2006年招生47人,派出13人,占27.66%,2007年招生74人,2008年招生22人”[1]。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00年开始建立了与曼尼托巴大学食品科学与农学院的本科生“2+2”联合培养项目。食品加工学院每年聘请2名马尼托巴大学的教授来南京财经大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两门专业课程,自2005年到现在,共选派“2+2”联合培养学生40名,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加拿大相关农学专业继续深造,部分回国后借助于加拿大的留学经历和良好的中加合作教育,就业渠道较为广泛。

(2)中加农业大学校院长论坛:自2005年10月,“第一届中加农业大学校院长论坛”在加拿大渥太华举办,该论坛以加强中加两国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合作为目的。2006年11月“第二届中加农业大学校院长论坛”在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这次论坛上,中国教育部和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决定2006年联合资助18位农业院校的在读博士生赴加拿大从事博士课题研究;同时,国内有5所农业大学获得了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合作项目资助。2007年“第三届中加农业大学院校长论坛”在加拿大UniversityofAlberta举行。来自中加两国31个农业大学、研究机构及政府主管部门的91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交流的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动物养殖技术与疾病控制、食品加工与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等的宏观研究和发展战略;二是中加两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教育及科研能力。2008年“第四届中加农业大学院校长论坛”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成功举办。中加农业大学校长论坛的连年举办,在中加农业教育与发展、中加农业合作科研项目与推广、中加大学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及人员交流等方面影响深远。

(3)建立合作研究中心:2007年11月在江南大学创立了“中加食品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是中加农业教育合作项目的成果之一;同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建立了“中加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心”。2008年内蒙古农业大学与加拿大农业与食品部列桥研究中心签署了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建立“中加特色作物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同年,在曼尼托巴大学的Jays副校长和张强教授的帮助下,南京财经大学食品学院与曼尼托巴大学建立了“中加储粮生态研究中心”和“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科研合作平台。另外还有“中加燕麦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中加旱区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饲料工业中心项目”等相继建立。这些研究中心一般执行期限为5年,主要职能是加强中加合作研究与管理,开展科研方面的合作。

(4)农业科技合作成果展示:“中加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周”活动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创新举措,包括了“中加农业科技合作圆桌会议”、“中加农业技术及产品展”、“中加合作项目推介会”等,加深了双方在高级人才交流、学生培训及学术项目上的合作,展示了加拿大先进的农业技术、科技创新及双方农业合作成果,促进了中国50多家机构和企业集团与加拿大相关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另外“,加拿大农业食品周”宣传两国的贸易与投资,讨论食品安全相关问题,以促进双边的合作。

2.中加高等农业教育合作办学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中加高等农业教育合作发展很快,形式多样,成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农科专业占比较小,学费昂贵,高层次教育偏少等。

(1)农科专业合作占有比例小,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化需求不相称中加高等教育合作专业有60项,以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为主,所占比例达57%;工程、技术类占27%;农、林业及园艺类占6%;环境与地球科学类占6%;人文类占5%;农业类在双方高等教育合作中占比相对较小。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受到普遍关心和重视,中国农业现代化依赖于高等农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需要更多引进加方的现代农业科技,需要更好更快更多地培养具有高、精、尖知识和技能人才。中加高等农业教育合作应进一步加大与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为主的农、林业环境与资源和园艺等专业,还应在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方面进行规模化的合作。

(2)学费高昂,合作艰难中加“2+2”合作办学培养学生项目在大部分合作中成效明显,社会影响较好,但同时也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如2006年南京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开展了“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加入并启动了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组织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但是到2010年9月一直未招到学生。笔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员,分析了一些实际原因。南京农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建设的研究型大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拥有国内外在农业方面许多知名专家和学者,科研能力在农业高校中名列前茅。但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他们无法考虑参加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加方每年的收费是17,400加元,还有中方的项目管理费是2,300元人民币,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经济负担过重,他们更多地考虑先在国内读完本科,毕业后再通过自身努力去国外读研究生,接受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教育。

(3)高层次(博士、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少虽然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合作项目没有全面统计,但是相对来说还是较少。例如2006年中国教育部和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联合资助18位农业院校的在读博士生赴加拿大从事博士课题研究。另外,南京财经大学食品学院与曼尼托巴大学食品科学与农学院合作也同时包括了研究生的合作培养和教师的交流与进修等。在为期五年的项目合作中,目前去曼尼托巴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仅4人,仅有3名教师前往马尼托巴大学进行了1年以上的科研交流。

三、中加高等农业教育合作改进建议

农业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中加高等农业教育合作以来,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合作前景仍然广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取得更好的成绩。

1.继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在中加合作办学的农业院校中,内蒙古农业大学先后引进加拿大等国家的高水平大学课程18门,在“一本”学生和项目学生中实行“双语”教学,由加方教师授课,引进了发达的教育资源,对改善教育资源的匮乏,增进国际交流,培养高水平农业人才和提升内蒙古高校办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国内学者以福建农林大学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的中加合作办学“2+2”模式为研究依据,从中加两国高等农业本科教育出发,就入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学生科研、教学评估和学生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中国高等农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措施,为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8]。

2.增加更多高层次农业教育和科研交流活动

加拿大农业院校可在中国农业新兴、急需、薄弱和空白的学科领域开展更多合作办学,鼓励在中国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更广泛地开展合作办学,并通过具体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加拿大更多教育机构与西部地区高校合作办学。中加合作还可对中国各农业大学的学科规划、专业设置、数量布局以及高等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两国政府还应切实增加人才培养项目经费,使“2+2”合作办学更加健康发展,向有利于人才培养方向发展;增加高层次的农业人才(如博士、硕士)培养项目以及提供更多双边科研交流活动。

3.开展“拓展”教育项目

加拿大农业教育中的“拓展”项目———“农业代表”服务机制,可以全面深入地引进至中加高等农业教育合作中。中国农业高校毕业生大部分都以各种方式留在城市工作,并没有成为农民与农业学院和大学农业院系之间的最直接的桥梁。中国农业院校可在今后与加拿大农业教育合作中建立起加拿大的“农业代表”服务机制,在适应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情况下调整,以促进更好的农业推广。这样农科大学毕业生不仅学有所成,解决就业问题,而且学有所用,真正发挥农科学生的优势,使农业生产的第一线问题及时反映到农业科学家那里,并且帮助科研人员在生产第一线进行实地科技实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地使中国的农业大学教学和实际相互促进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