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校园创建奖惩机制

绿色校园创建奖惩机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校园创建奖惩机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校园创建奖惩机制

绿色校园创建奖惩机制范文第1篇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总纲,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要求,努力把我校办成市、盛国家级“绿色学校”。并以此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目标和要求

1、“绿色学校”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

2、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

3、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在头脑中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

4、全校师生人人从关心学校环境到关心周围,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并在教育和学习中学会创新和积极实践。

5、通过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师生的环境素养得以提高,学校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要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带动公民更广泛的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6、以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为载体,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懂环保、爱环境,塑良好形象的养成教育,让绿色的“种子”在更多的孩子们心理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7、综合以上各项目标要求,真正把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辅导、后勤等各方面的工作之中,使之形成全方位的一体化工程,最终实现“绿色管理”、“绿色教学”、“绿色环境”、“绿化育人”、“绿色活动”的学校特色。

8、全校上下共同做好创建“绿色学校”的各项过程管理,抓出成效,争取进入市、盛国家级“绿色学校”的行列。

三、计划实施时间和工作进度安排:

(一)20xx年3月,学校做出关于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启动创建工程,成立领导机构。

《吉铁二小关于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指出:要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管理之中,形成与素质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格局。并在争创中不断上档次,上水平,向着更高目标,向着省级、国家级“绿色学校”迈进。

(二)制定创建“绿色学校”计划

1、为了计划切实可行,学校在计划前对照“绿色学校”创建指南及评估标准对学校内部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具体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座谈等方法,了解情况,分析调查结果,为制定计划提供依据。

2、根据调查结果,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在人力、经费有保障的条件下,从课程渗透、课外和校外以及社区活动,学校环境管理,校园绿化、美化四方面来考虑制定创建“绿色学校”的计划。

(三)实施创建“绿色学校”计划:

1、制定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吉铁二小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在此方案指导下,从管理的角度建立了《环境教育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创建“绿色教室”标准》《环保活动小组章程》《环保知识十知道》等多项制度要求,真正把创建活动纳入制度化管理,当作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来抓实抓好。

2、组织培训:教职工是环境教育的推动者,教职工的环境知识和能力直接涉及到创建“绿色学校”的成效。因此,学校将积极为教职工提供各种环境教育培训的机会。具体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培训: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绿色学校”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按各自职责分工学习和掌握应会的理论知识,以承担起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的义务。

3、开发校本课程,定期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讲座、观看环保专题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关环保基础知识,自身与环保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达到亲和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珍惜生灵的目的。

4、结合有关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如植树节、爱鸟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和环保意识,主动为环保做贡献。

5、利用班队会、晨会、广播等,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信息。通过收集、自编、创编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受到教育和陶冶,发挥自身的能量为环保尽责出力。并设立以环保为话题的讨论活动,利用每天早上的晨会时间进行,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理,提高环保道德,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6、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办环保小报”、设“环保之声”广播栏目、办“我们身边的环保”电视节目,写“环保征文、儿歌”、“自创环保标语”、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清除白色垃圾”、“回收废物”、“变废为宝”以及冬夏令营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活动中成长,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7、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切入点,抓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开展“一月一个好习惯”的活动,建立“我们承诺好习惯”评比机制,评比板,对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做到有考核、有评比,采取自评、班评的办法,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班级采用“星级中队”制,激励各中队向“绿色中队”迈进。

8、设立“环保监督员”、“环保检查组”开展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做到日检查、周小结评比、期末总结表彰,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我为环保做贡献”的好公民意识。

9、开辟环境教育阵地,创建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和具有人文性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环境设施的特点。创造高品位、充满寓意的校园文化,让墙壁活起来,让它成为一个无声的老师、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0、搞好校园的美化绿化,让学校绿起来,起到环境陶冶人的作用,让校园靓起来,为学生创造雅洁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幸福健康的成长、长大。

四、经费预算及分配: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所需要的资料及设备必须得到充分地保证。按照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筹措和划拨资金,充分更新教学资源,具体在以下方面保证投入。

1、环境类资料内容购置投入:

①书籍、报纸、期刊投入4000元。

②幻灯片、录像带、专题教学资料或教学资源库(光盘、挂图、标本、计算机、实验仪器等)教学设备等项投入:280000元。

2、环境改造建设内容投入:

①活动场所建设器材投入:198000元。

②校园环境改善及布置:426000元。

通过以上的投入,充分开发校园条件、资源,开展环境教育,最大限度的保证“绿色学校”创办活动有效开展。

3、信息交流和工作宣传投入:15000元。

五、检查考核的方法和要求:

1、日常工作按照学校《环境教育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网络》分工进行检查督导,评价创建工作各项指标的落实情况,具体要求过程管理严、细、实,主管人员要认真留下督导工作纪实,活动轨迹,掌握评价的第一手材料,以做到评价的公平、公正、真实可信。

2、按照《创建“绿色教室”标准》的5项条件量化打分,每学期评选出各年级的“绿色教室”和教职工“绿色办公室”,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和办公环境。

3、按照《环境保护制度》中“五要”和“六不”要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规范孩子们的环保行为,每学期评出“环保小卫士”以典型带动全体队员自觉环保,积极上进。

4、在教师中评选环保知识“勤奋好学标兵”和渗透环境教育“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调动教师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进行环境教育的积极性,努力探索学科育人新方法。

绿色校园创建奖惩机制范文第2篇

2018年,是我们xx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关键年,在提升整体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素养方面,作为学校,有着非常关键的桥梁纽带作用。

作为学校的负责人,首先我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并且带头履职尽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学生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中的生力军作用,在抓好学校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创建工作氛围。我们着眼创新,注重实效,现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1、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建全

为扎实开展创城工作,加强责任意识,发挥主动性,我校成立了由校长段苏梅为组长,副校长江志杰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创建省级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组”,然后根据年级情况进行了详细分工。具体工作分配到年级,并落实到人。对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中考察学校的项目进行了细致分工,每项内容都有分管领导并制订了项目标准要求、完成时限、分管部门和负责人。这样,工作分工明确,落实到位。

2、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调度和动员会情况

校长开会结束后,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就本次创城的意义进行了详细说明,强调工作意义,增添了责任感,明确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是值得自豪的,树立了主人翁意识。然后,领导就工作分工情况进行了明确和部署,同时强调这些工作平时就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中心,这就要求我们抓好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注意搜集和完善日常过程性材料,展现出学校有序良好的发展态势。最后,提出了要求,加强团结合作,教导处负责牵头,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等,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做好保障。

新学期开学后,学校要召开全校师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就创城工作明确四点: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要有主人翁意识。二要抓好重点工作目标落实,配合协调其他责任目标落实。三要注意收集、采集信息资料,建立健全各项资料。四是加强督查,促进创城工作圆满完成。

二、工作实效和不足

1、主要成绩

1)、重视工作氛围的营造,动员宣传工作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校园网络、横幅等宣传舆论媒体,大力宣传和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同时,少先队和学校环保小组积极组织在校园内进行宣传和文明劝导,教导处还在校园的重要部位制作了专门的宣传橱窗栏,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整治氛围,全校师生的知晓率和参与度高,有力地推动了创城活动的顺利开展。

2)、以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城活动;

①、开展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

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打扫卫生活动,对学校周边的道路以及道路两边的绿化带进行彻底大扫除,使同志们认识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的同时,自觉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各班主任利用微信群向学生宣传教育,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使家长也受到感染,能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自觉保持公共卫生,让家长和社区的人都知道“创城”,大家都应该为营造整洁、优美、有序的环境出一份力。

②、“文明礼貌,从我做起”活动

班主任向同学们讲解了文明礼仪的渊源、文明礼仪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文明礼仪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等内容,使同学们对文明礼仪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

③、“创省级文明城,做文明人”

举办“创省级文明城,做文明人”主题班会,老师带领全体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讨论,学生们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了反思,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谈吐,知礼仪,懂礼仪,懂得感恩父母,学会友好交往,快乐地与人相处,将文明习惯落到实处,使班级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为争创省级文明城做出自己的贡献。

④、“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宣传活动

进一步加强学校、社区、家庭对未成年人网络教育和监管力度,培养未成年人文明上网意识,正确、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激发未成年人对文明、美好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促进未成年人绿色上网,健康成长,利用信息技术课堂倡导和鼓励同学们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认清网络善恶美丑的界限,唤起同学们对于网络道德的关注,唤醒沉迷在网络游戏中的学子,使学生文明上网的自觉性增加。倡导网络文明新风,使用网络文明语言,不沉溺于虚拟时空,自觉抵制各种虚假、消极内容,营造校园网络文明、健康的环境,创建网络文明新气象,争做文明学生,为“创城”做出贡献。

⑤、美化校园,制作展板,传统文化进校园

学期末,我校进行了校园美化、净化工作,截至目前,我校每层楼道有主题,层层楼道会说话,每个主题鲜明,教育意义深刻。特别是绿色环保文化主题进校园,是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加强检查、及时指导,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按照要求,采用明查暗访的形式,组织教导处少先队、环保小组等相关人员,多次对学校相关区域进行了检查。

通过明查暗访,采取一看二问三查的方式,及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个别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同时他们还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

2、存在不足

1)、整个创城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尤其是个别人员对做好创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动作比较迟缓,效果不够明显,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2)、校园环境卫生存在死角,在部分偏僻地点存在脏乱差的现象;部分办公室物品摆放零乱,办公用具、文件、作业本的摆放缺乏条理性;个别教室卫生还较差,多次检查后,改善情况不够明显。

3)、创城工作的长效机制还亟待加强建设。工作机制、奖惩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如何真正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还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

三、工作反思和打算

学校将以建立创城工作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保障,以引导师生自觉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为重点关键环节,以营造校园优美育人环境为根本,整体推动创城工作的开展。主要任务:

1、进一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重点抓好“三乱”现象。“三乱”工作的内容是:“乱吐、乱扔、乱倒”,即:随地吐痰、吐口香糖等脏物;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随意倾倒(堆放)垃圾、污水等废物。

2、大力开展以“树新风、扬正气、讲礼仪、倡文明”为主题的学生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教职工要起好示范表率作用,要把创城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岗位。

3、进一步强化依法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创城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使之进入到学校工作的常态化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的风气,把校园建设成“整洁优美、节约环保、文明和谐”的美好校园。

绿色校园创建奖惩机制范文第3篇

1、加强生态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的基本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既要正确利用资源,也要切实保护资源。因此,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

2、加强生态建设是白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白河县地处山区,工业欠发达,但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然而多年来,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生态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工业主要以资源型工业为主,资源消耗大、加工水平低、污染排放多、附加值不高。因此,白河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能充分发挥地方生态资源优势的县域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

3、加强生态建设是改变白河县落后现状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白河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的窘境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制约发展的“瓶颈”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县域经济还缺乏永续的支柱产业和重大项目支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要彻底改变落后现状,必须破解白河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吸取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老路子。只有紧紧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才能尽快地走上一条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石泉贫困落后的面貌。

二、统筹白河县域生态产业发展为建设美好白河筑牢产业基础

1、发展生态农业。根据我县农业资源和地理条件,对全县农业发展进行生态功能区定位,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大力开发优势特色农业,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做强以蚕桑、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做优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山林经济,做足以水资源开发为主的涉水产业,做精以蔬菜、烤烟、中药材、茶叶为主的特色产业,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天宝、中营两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户圈沼菜、林产药养加,三位一体的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壮大绿色产业。

2、发展生态工业。按照“绿色、循环、节能、环保”的要求,坚持横抓产业集群,纵抓链条延伸,整合优势资源,坚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形成以电力能源、蚕茧丝绸、生物医药、特色矿产、新型建材为重点的新型工业体系。坚持集中、集约、集聚的原则,加快白石河工业园区和红石河工业园区建设,探索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吸引优势企业入驻,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带动效应,着力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快速腾飞。

3、发展生态旅游。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最佳结合点。白河山青水秀,景色宜人,随着襄渝复线、十天高速公路大交通格局的形成,只要突出山水特色,坚持发展生态旅游,就能真正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我县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实现旅游产业的新跨越。并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三产及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4、构建生态家园。发展生态经济要利用城乡建设这个平台,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蓝天、碧水、青山、人文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建设绿色城镇。一是要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按照生态平衡理论,以创建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抓手,持续开展造林绿化、水源治理、生态修复等生态环境建设,确保全县生态总量有一个稳步增长。二是重点抓好县城环境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大县城绿地建设,实施借地生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建设居民休闲公园,让绿色拥抱县城。三是坚持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实行县城与集镇建设两轮驱动,集中打造中心城区,建好重点集镇,和农村生态社区,充分发挥城镇在促进循环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推动作用。

三、完善生态建设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成美好白河保驾护航

1、把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作为“切入点”。大力弘扬生态文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绿色校园,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基地等创建活动,使生态文明家喻户晓,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念。?

2、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相互配合,协同完成环境宣教的各项任务。

3、建立生态保护优先的考评机制。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推行绿色GDP考核指标体系,制订可以定量评价标准,把生态环境等指标,纳入各镇各部门,企业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培训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绿色校园创建奖惩机制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林业改革为动力,以加快生态建设为核心,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务求实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努力构建生态、产业两大体系,提升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目标任务

全区全年造林任务为1.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9500亩(包括宜林荒山造林4000亩、疏林地补植5500亩),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500亩,非规划林地造林5000亩。造林任务根据各乡镇、街道及罗溪林场的实际进行分解落实(具体任务详见附件1、2)。同时,要以可绿化里程绿化率为主要指标,建设绿色通道5公里;要抓好校园绿化示范建设,创建绿色校园5个;要推进绿色屏障建设,完成“三沿一环”造林绿化面积1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亩;按照《省绿色乡镇标准》及绿色村庄创建要求,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全面完成年度绿色乡镇、绿色村庄创建任务。

三、资金安排

(一)省、市补助政策

省委、省政府对今年造林绿化工作高度重视,准备对开展荒山荒地造林和疏林地补植的,每亩补助苗木费80元;非规划林地造林的(指使用绿化大苗并且连续一亩以上的),每亩补助300元,并要求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参照省级标准安排配套补助经费。因此,今年造林绿化经费将按照省、市、县1:1:2的比例安排配套补助资金,不足部分由造林业主承担。

(二)区级配套经费

按照省、市的补助比例计算,我区将获得省级补助资金226万元,市级配套资金226万元。经区长办公会研究,区政府决定加大区财政补助力度,共补助资金452万元。以上三项配套补助资金共904万元,具体安排如下:宜林荒山造林与疏林地补植等9500亩,每亩补助320元,需要配套补助资金304万元;非规划林地造林5000亩,每亩补助1200元,需要配套补助资金600万元。

四、工作措施

1、合理规划,科学推进。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全区大规模造林绿化总体规划,在最大限度保护原生植被条件下,认真做好各项具体规划设计工作。在造林方式上,坚持以造为主,造封结合的方针,采取针阔、阔阔等混交方式,大力推广混交林。在整地方法上,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采取不同整地方法,山地主要采用块状整地,田地采用大坑整地等方法。在造林季节选择方面,要集中在春、雨(夏)、秋三季造林,合理安排造林计划,使每个季节都有造林重点,协调有序推进全区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在林种设计上,以生态林为主,商品林为辅,突出生态效益,统筹兼顾特色珍稀树种基地、生态能源林基地建设。在树种选择上,培育与引进优良品种,重点发展本地适应性强的香樟、火力楠、降香黄檀、花榈木、柏、香椿、桂花、天竺桂、枫香、罗汉松、无患子等阔叶树种,在统一树种区域内,品种要相应改变。在组织形式上,采取以专业队造林为主、个体造林为辅、全民参与的多种造林形式。

2、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主要以区内主要公路、铁路(含拟建)沿线、大小江河两岸以及村屯城镇迎面山作为绿化重点,造林主要以人工造林方式为主,营造混交林,重点部位营造桂花、罗汉松、枫香大苗,突出景观效果。造林重点工程建设必须打造成高标准、高质量的一流精品工程,每个乡镇(街道)都要建设多处200亩以上的高标准重点工程,使工程项目有亮点、工作有重点,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其他村、组、农户积极参与造林绿化活动。对造林任务重、实施难度大的重点乡镇(街道),要加强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区政府将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支持。

3、加强管理,巩固成果。一要加强技术培训。各乡镇(街道)要加强技术培训,注重科技推广,不断提高技术干部和林农的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实用科学技术,切实提高造林质量和造林效率。二要加强种苗管理。推行种苗定点供应方式,严格规范林木种苗市场,坚决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苗的非法行为,确保苗木质量和苗木供应。三要加强造林管理。全面加强造林工程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落实施工承包责任制和技术承包制,明确规定工程进度,质量标准等。四要严格资金管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用好、管好大规模造林专项补助资金,做到专户、专款、专用。特别要严格资金拨付程序,资金的拨付按施工队与乡镇签订合同起至开工前拨付工程款的40%作为第一年购买种苗与施工费用,初检成活达标后按面积拨付至60%;第二年复检达标后按面积拨付至80%;第三年终验达标后按面积拨付至100%。五要加强施工监管。认真执行国家林业局《造林质量管理办法》和《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追究制度》的规定,抓好造林前指导、造林中检查和造林后验收工作,对发现的各种质量问题要立即纠正,确保造林质量。

五、组织领导

1、建立机构。区政府成立区年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区长任总指挥,主管副区长任副总指挥,区政府办、林业局、财政局、经贸发改局、农水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分局、监察局、教育局、科技局、人事局、交通局、环保局、外经贸局、总工会、妇联、团区委等区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以及区人武部、区委宣传部、组织部、区直党工委相关领导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全面负责造林绿化组织领导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林业局,具体负责处理工程实施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林业局局长兼任,区林业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名单详见附件3)。

绿色校园创建奖惩机制范文第5篇

Abstrac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ment to develop and carry out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construct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from the angle of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firstly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to promote the further work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olleges.

关键词: 高校;节能减排;意义

Key words: college;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meaning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245-01

1高校节能减排的意义

1.1 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示范作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教学的根本任务,在高校中开展节能减排行动,并将其与学校管理、学生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可以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和体会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使节能减排上升到理念、落实到生活。

1.2 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必然要求自从我国高校进行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使得一些高校纷纷建设新校区,改善办学条件,这就需要消费各种能源、资源。据研究发现,40.4%的全社会总能耗由建筑能耗产生,因此,控制建筑能耗是节能减排一个重要的举措。另外,很多高校在办学扩张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节水、节电、节煤、节气、节油、节地、节材等还需在师生员工中进一步深化。因此,高校的节能减排,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必然要求,开展节能减排,不仅有利于建设节约型校园,也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辐射社会。

1.3 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物质生产角度来看,高校占全国人百分之二的人口,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节能减排问题上,人们未足不够重视消费环节的节能减排。而众多的研究表明,若不从消费环节解决节能减排问题,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且实际上,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比生产方式的转变更为困难。高校作为与社会政治、经济机构鼎立的文化机构,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它的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有机的组成部分。

2高校节能减排的现状

2.1 节能减排意识薄弱现阶段,我国高校扩招,学校增加学校建筑面积,购买教学实验设备,使得高校的能耗量逐年增加。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和教学实验设备是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且大部分高校没有意识到降低能耗的重要性。另外,高校的师生对于节能减排的意识不够强烈还可以表现在一些高校校园里,教室白天不关灯,水龙头滴水,空调24小时打开等现象。据调查发现,高校每年的水电费支出以200万元左右的速度递增,递增速度30%左右。

2.2 尚未形成节能减排机制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全面实施,原鼓励节能减排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要求。如现有的节能减排管理机构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供水、供电、供暖的管理制度中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不多,像耗能设备的数量、运行状态、节能减排等还缺少科学的统计和分析,未建立节能减排项目论证、立项和对节能效果的评估机制,节能效果收获不大。

2.3 节能减排改造资金投入不足在高校的节能减排设备改造工作中,遇到的资金不足是其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高校后勤保障部门用于正常支出的费用还算充足,而用于节能减排改造的资金远远不足,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节能减排改造的工作因为资金不足尤为落后。

3高校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培养师生节能减排意识高校的节能减排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只有每个人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节能减排的举措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高校应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节能减排意识。

3.2 完善节能减排机制高校节能减排行动的开展,需有一套相适应的监督与激励机制进行监管。如建立有效的评价和考核体系,把节能减排作为考核各单位和个人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实行节奖超罚等手段来提高师生节能减排的动力和积极性。如把师生奖惩与其节能意识、节能态度、节能效果等节能工作充分结合,教师与评优挂钩,学生班级和学生与精神文明建设、奖学金评定结合等挂钩;对于资源浪费严重行的,责任到人,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惩罚。就拿华南理工大学来说,作为全国首批十二所节约型高校建设示范单位之一,十分注重校园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制定了节能减排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奖励办法,鼓励创新。

3.3 丰富资金来源,加强节能减排工程力度对于节能减排改造工程资金不足的高校争取取得国家项目经费的支持,加强学校自身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再如华南理工大学在教育部节能专项等有限资金的支持下,利用自己的一系列节能减排的科研技术成果,建设了校级空调节能集中管理控制平台,完成了该校南北校区四十七栋重点能耗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并将能源监管和空调节能控制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实现了从学校到建筑到房间的三级用能监管、各类建筑空调的集成管理优化控制以及末端空调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有效地实现了学校的节能减排工作。或者通过与相关的企业或者个人展开合作,成立专门的节能减排基金,吸引社会人士或企业为高校的节能减排活动做贡献。

综上所述,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文化重地,它的节能减排行动对学生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样作为一个文化机构,也是当今我国上下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创建节约型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高校上下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加强节能减排机制建设,积极构建节约型校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和努力,在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宏伟.节能减排的意义、障碍及实施路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