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整体思想;意元体;参照系;整体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6-1291-02
整体心理学是在东方整体思想文化环境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现代心理学的优势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学体系。它是以研究功能整体为基础,研究人的参照系与功能整体的关系,从而研究意识的起源与进化,研究意识的结构和自我的发展以及社会中人的本质等,和现代心理学相比,整体心理学有3个不同特点,完全的唯物论、整体思想和功能本体论。由于定义的整体含义不一致,整体心理学与格式塔心理学本质上也不一样。与中医心理学相比,是中医学在心理学上的继续发展和创新。
1 唯物论
坚持的认识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心理学上的主体地位,坚决否定一切唯心主义思想;意识、心理活动都是功能本体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功能本体是物质高度发展下的人脑的结果,意识和心理活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形式;继承维果茨基的主体心理学的优秀思想,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客体关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这种关系的实现却离不开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在思想和东方整体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延伸发展,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心理的功能本身――本体,人的心理、思维活动的功能本身,在研究本体的功能、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心理,探索脑、本体、人格参照模式的相互关系。
世界观是一个心理学派的主导和灵魂,它决定了一个心理学的最终走向。现代心理学则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意识形态、机械唯物主义或者其他唯心主义思潮下产生的,这种思潮下产生的心理学不可能是完善的,而且也会误导人们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它主导的心理学则可以科学的正确认识意识和心理的本质。
中医心理学必须由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走出来,接受科学的指导,才能真正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并且指导人类未来的发展。
2 整体思想
人与自然是统一的,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以及人的心理是在自然界的进化中发展过来的,自然界的变化必然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人的生理活动和意识,客观世界不但形成了心理的本体而且也成为心理、思维的对象,这是人的自然本质;人与社会也是统一的,社会是形成人的意识的基础,人从出生开始,正是社会促使了社会的人和意识的形成,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段引文着重阐述人的社会特征。整体心理学建立的目的也是为了阐述人与社会统一的生理基础和本质。
而由还原论主导的心理学对于百亿计的神经元细胞和更多的突触联系而组成的功能整体是无能为力的,也根本不可能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更不可能解释人的社会本质。
3 功能本体论
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意元体是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脑神经细胞通过突触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种功能整体。神经细胞的特点是除了在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有吸收、排泄实体物质功能外,还有接收和发放信息的功能。当神经细胞聚集到一定程度而形成脑时,可以把每个神经细胞接收的局部信息整合成整体信息,对具有反映特性的脑功能整体,称之为脑元体。当脑元体能进一步抽象形成概念,并能用概念进行思维时,称之为意元体,这就是心理的本体,这是人的思维、意识以及其他心理活动的本体,人的本我。人的本我是神经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神经元细胞大量连接而现成的统一功能整体。
中医学的元神则是功能整体与后天形成的人格参照模式的统一体,婴幼儿的元神与意元体有些类似,但是婴幼儿的元神包含着空白的人格参照模式,即使是空白也是有。中医心理学开创了整体心理学的先河,是中医现代化的开端,但是由于中医心理学拘泥于传统模糊的观点,则不能真正揭示心理与意识的本质,不能与现代科学真正接轨。
脑的生理基础是形成意元体的物质条件,是意元体形成的基础;但是脑与意元体是有一定区别的,神经组织是意元体的有形体现。意元体是人的本能体,是人与自然、社会相平衡而独立存在的本我存在。这与佛洛依德的本我是有本质区别的,也是与当代心理学主要区别。现代心理学的本体则是脑本身,当代心理学从结构出发则不可能找到认知的主体和人格的本质,而从整体出发则是中医药学的优势。有很多脑实体出现了损坏而可以正常思维的病例,这是当代心理学不能解释的。
4 整体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整体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界的整体心理学亦称“整体主义心理学”。与元素心理学、原子主义心理学相对,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论观点和理论取向,而非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和研究领域。基本观点:(1)坚持整体观,反对元素主义;(2)主张整体先于和大于部分,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表现其实质和作用;(3)人的心理现象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并非单纯决定于个别刺激物(元素)的性质及其相加的总和。凡是以现象学、存在主义和解释学为哲学基础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取向,基本上都属于整体主义心理学的范畴。从德国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狄尔泰的理解心理学开始,斯特恩(stern,w.)、斯普兰格(Spranger,E.)等人的人格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机体论心理学,一直到美国人格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非常强调研究整体的人(全人)和人的整体(人格),采用现象学方法、整体分析方法和个案研究。整体性原则是心理学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整体心理学建立在东方传统整体思想的基础上,整体的概念与现代心理学界的整体心理学定义的不是一回事。中医药学的整体概念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气”的体现;在结构上是相互联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组成的,在功能上是相互作用而统一的。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整体是局部的整体,局部是整体的局部。整体心理学是基于本体、人与社会、人与观察对象的统一,研究的对象不但包含了心理本体的整体性,而且也包含了所观察现象的整体性,人的意识的社会性,这是当代心理学所不能相比的。
5 整体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整体心理学是基于功能整体――意元体和参照系的统一的;对于人来说,有同样的功能基因,而差别的只是调控基因的基因序列,因此功能基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功能整体也同样差别很细微,因此人的本性是一样的,整体心理学不是将功能本体简单定义为人格的组成,而是定义为人格幕后的真正操纵者;而真正有差别的是后天所形成的人格参照模式,整体心理学则定义为参照系,由于个人生活环境的千差万别,所形成的参照系也是千差万别的。
人格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性、社会性、整体性以及个体特异性,而人格心理学没有完全注意到。整体心理学研究的是在社会整体中人的参照系的形成,人的本我与参照系之间的矛盾统一以及人的社会本质。人的发育成长伴随着的是参照系形成的过程,从空白到逐渐形成,直到一个独立的人的形成。参照系是调控和定向意元体的功能形式,也决定了一个人喜怒哀乐思的形式,这些形式形成了精气神平衡模式,也就是人体的应激模式,因此又决定了个人的健康。中医心理学的阴阳人格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
6 整体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
认知的主体是功能本体,而不是神经结构。人脑的主要功能在于接受、处理和储存信息,信息的储存单位只能是基因序列,不可能在蛋白或者其他大分子,更不可能是唯心主义的空间。脑功能基因组之间处在相互调控中,相互联系的手段就很有可能是短分子的基因序列,相互传递也只能是文化信息基因序列。传递的过程也有基因组之间传递的内容决定。至于神经元细胞之间传递的文化信息如何排列,这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大量研究。这也是中医药学的理论优势。
华东师大林龙年和美国波士顿大学钱卓两位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大脑记忆的编码单元与大脑密码的解读方法。数字化的编码形式使科学家们能对不同个体乃至不同种群动物的大脑活动进行直接比较和分析。但是他们没有深入脑基因组研究。最近科学家发现RNA与记忆相关,但是RNA与DNA、突触信息传递的关系却没有揭示。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将是人类解译大脑密码的捷径。
【关键词】幼儿;亲子阅读;家长
幼儿阅读对于幼儿后天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奠基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注意到对于孩子们早期阅读活动的培养并没有引起家庭足够的重视。很大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开展早期阅读对于2—3岁的幼儿来说有点过早,也有一部分家长认识到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仅仅把早期阅读理解为认识几个简单的汉字、会说几首简单的儿歌。如何指导家长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发展的特点,给予幼儿科学合理的早期阅读的指导,就是我们本文的首要目的。
一、阅读的方法我先知
先知即引领家长了解阅读本身是一种互动游戏,应让阅读变成幼儿的本能。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培养、激发家长对亲子阅读的了解和兴趣,采取相应的策略并找出适宜的阅读方法,促进其兴趣的形成,达到阅读的方法我先知。
(一)多姿多彩的家长课堂
做为一名幼儿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协助家长了解亲子阅读的方法;首要目的就是帮助家长树立幼儿正确、科学的幼儿阅读观。通过开展家长课堂,引领家长参与幼儿园阅读活动,了解了教师指导语及阅读小策略,激发了家长对幼儿阅读的关注,真正发挥家长课堂的作用!
(二)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
我们都知道幼儿在阅读时,兴趣是首要具备的条件,是孩子的老师。而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学习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指导家长做好家庭、幼儿园阅读环境的创设。如:温馨、和谐的阅读氛围;安静、开放的阅读空间;科学、舒适的阅读方位。精神环境对于幼儿阅读习惯的形成是有很大帮助的,从幼儿生理行为习惯来分析,2~3岁是幼儿开始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开端,这时候如果我们加强对幼儿认知世界的环境氛围的营造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帮助。
(三)安全、丰富的物质环境
大量图书的提供有利于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家长、老师应充分并合理的利用家庭、幼儿园现有的活动空间,在图书的选择上应以幼儿兴趣为主;并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充满游戏化、动态化的绘本;图书的种类要丰富,应提供不同类型、层次的图书,并根据幼儿兴趣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更新图书的种类;图书的摆放应易于幼儿取放、触手可及。
二、焦点的问题大家谈
焦点常被比喻是事情的关键所在、是人们争论、关注的集中点。每次亲子阅读活动后,家长们都会围在一起讨论阅读过程中困惑的问题,我们便把家长们的困惑收集起来变成每日活动后的焦点话题。通过说焦点、议焦点、解决焦点、变焦点为下次活动重点等方式,给家长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及展示成果的舞台,交流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鼓励家长展示、交流阅读活动的成果;在全体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经验的共享。
三、好听的故事大家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又不是真正的老师。通过“好听的故事大家讲”这个环节,不同层次、文化水平的家长均可扮演老师的角色,变原来只面向个体讲为面向集体讲,变原来对单一的问题回应为集体的问题应答,提高了家长们回应孩子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及时、又适时的聆听孩子阅读愿望的方法。
四、亲子阅读活动中指导家长有效策略
(一)如何指导不同层次、文化水平的家长
家长是幼儿学习的第一桥梁,因此对于家长的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指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与家长交流时的态度问题,年轻的父母对子女期望值很高、付出很大、但往往收获很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不具备一定的经验,在处理孩子问题的时候缺乏耐心,恒心。所以对于一些年轻父母,我们抱着循循善导的态度,秉着了解在先、方法在后、肯定紧随的思想,协助他们做好孩子的阅读活动。而年长一些的父母相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对孩子教育问题会存在操之过急的心态,我们抱着尊重为先、建议在后、鼓励紧随的思想,采取更为谦虚、恭敬的指导,并用实际的事例向他们说明原因。
(二)如何更好地调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孩子除被动接受外,同时也应有主动学习的机会。如何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及调动学习兴趣是阅读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应该在阅读材料上下功夫,对于2~3岁的婴幼儿而言,并不一定要求特别讲究阅读物阅读,完全可以在生活中索取任何婴幼儿感兴趣的资源进行阅读。在生活中,孩子们会对许多的事物产生好奇、提出问题,教师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及时准确地把握婴幼儿阅读的契机,对孩子进行引导。
(三)如何向孩子提问以及如何应对孩子的提问
2~3岁的婴幼儿进入阅读情境需要教师、家长特意创设一些问题,将婴幼儿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2~3岁婴幼儿的思维非常具体,且生活经验有限,所以在情境中提问题时应尽量将问题提得小而具体,贴近生活,且带有一定的启发性,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激发幼儿产生想阅读的欲望。在应对孩子的提问时,不能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应该经过耐心的思考后,变直接解答孩子的问题为与孩子一起探讨,共同得出结论,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以一种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回答孩子的问题。
(四)充分挖掘图画书的教育价值
我们应该充分把握、挖掘读物本身的游戏性,提高婴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许多的读物本身带有游戏性,教师指导家长及看护人仔细挖掘读物本身的游戏性,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设计有助于婴幼儿阅读效果的游戏,在读物以及游戏中逐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五)指导家长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对于2~3岁的婴幼儿而言,并不一定要求特别讲究阅读物阅读,完全可以在生活中索取任何婴幼儿感兴趣的资源进行阅读。在生活中,孩子们会对许多的事物发生好奇、提出问题,教师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及时准确地把握婴幼儿阅读的契机,对孩子进行引导,即紧贴生活资源,丰富婴幼儿阅读的内容。
亲子阅读活动应体现出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我们在从事亲子阅读活动中应该留心生活,生活是一切兴趣的根源。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素材,使得我们的阅读更加贴近生活,并且在生活中用游戏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实现幼儿阅读兴趣最大化。
文献参考:
[1]蒋静.早期阅读教育中读本的选择和价值[J].学前教育,2008(6)
[2]余珍有.日常生活中的早期教育阅读指导[J].学前教育研究,2010(1)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喜欢吮吸手指是孩子潜意识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一种补偿行为,渐渐的成为一种习惯。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吮手指,让孩子有玩耍的方式而延续下去。 从心智理论的角度来讲,是长期这任意行为,没有得到制止,而物积所致。造成小孩子吮手指,其实可以不必着急的,只要家长进行有意识的阻止,就会解决的。但如果长期下去,形成了一种依赖,那就成真正的问题了。
孩子习惯性吮手指引起的原因主要有:
1. 孩子饿了,而家长没有及时提供食物;
2. 因为没有人陪伴,孩子感到孤单;
3. 孩子在焦虑紧张的情况下,无意识的行为;
4. 孩子刚开始吮吸手指玩时,家长没有及时纠正;
5. 孩子身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
6. 孩子为了吸引家长关注的故意行为;
7. 无聊,自己找事情玩;
8. 突显自我与众不同;
孩子婴期吮手指是智力发展的正常表现,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会自然消失,家长不必在意,但如果吮吸手指的频率过高,时间过长,甚至伤害到孩子的身体,或者孩子很大了仍然有此习惯,遭人耻笑,由此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就应当引起重视了。同时,孩子心中没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概念,只是觉得好玩或感觉满足。所以,我们要常常明确的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用。仅管,我们知道孩子的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但如果家长没有告知孩子,那就一定是家长的失职了。因此我们建议:
1. 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父母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2. 根据需要,适时补充微量元素;
3. 家长经常对孩子给予、拥抱、亲吻;
4. 家长应告诉孩子相关的卫生知识,让孩子了解吮吸手指的不妥之处;
5. 发现孩子有吮吸手指的行为时,家长应通过玩具、游戏等,转移其注意力;
6. 让孩子多跟小朋友玩,在玩耍中,他会忘记吮手指,从而减少其次数;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病理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精神分析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取向。进化心理学将进化生物学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应用进化的思想解释人类心理及行为,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综合观点。进化心理学家把人类的思维看作是为了应付特异的环境挑战而数百万年来不断进化的信息加工装置,具有模块性和适应性的特征。进化心理学把“过去”看作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把适应和压力看作心理进化的动力,认为心理机制是由“模块”构成的,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行为是心理机制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进化心理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而是采用进化的方法看待和研究所有的心理现象,所以进化心理学可以和所有的心理学分支发生作用。
临床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896年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但临床心理学的思想及心理治疗的思想,很早就出现于哲学和宗教的传统中。从这个角度而言,临床心理学的实际存在早于这个名词被确立下来。事实上,临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探究和实践,在18到19世纪的欧洲,已经逐渐在神经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中开展开来。作为这场运动的体现和成果,精神分析是临床心理学的第一个范式,产生了对病理心理学的系统理解及干预方面的全面革新。自此之后,临床心理学逐渐独立于精神医学,开始探究自身的范式。临床心理学的诞生受到诸多历史、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作为重要的时代精神,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巨著《物种起源》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思想源头。100多年以来,进化理论和临床心理学都经历了长足的进展,当代重要的进化理论——进化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的影响,及二者的交互增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进化心理学的兴起和基本观点
进化思想源远流长,西方的进化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 611—547 B.C.)。进化思想成为一门系统化的科学开始于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划时代的工作。随后,进化思想深入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他的名著《心理学原理》中首次使用了“进化心理学”这个名词。1989年人类行为和进化协会成立,并出版了《进化与人类行为杂志》(Journal 0,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标志着进化心理学的诞生。其主要创始人有David Buss、Jerome H Barkow、Leda Cosmides和John Tooby。在进化心理学的框架下,相关的研究在不同的领域内展开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如性选择与亲本投资理论、认知模块理论等等。进化心理学认可并采纳所有已存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并将这些研究方法置于进化的大背景下,构建出某种元心理研究方法。这样一来,无论是人类的认知过程、个体差异,还是社会文化心理,都可以从进化的角度探究,以探明它们在种群的进化过程中解决了何种适应问题,以及以什么方式解决了该问题。
进化心理学一经创立便迅速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相融合,如进化社会心理学,进化认知心理学等等。国内专家叶浩生、许波、张雷、熊哲宏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进化心理学的进展并翻译了相关著作。这些著作及文章的发表,推动了进化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进化心理学的知名研究者,University of New Mexico的Geoffrey Miller曾著文指出,亚洲的进化心理学研究将会后来居上,取得更大的成果。由于没有基督教意识形态因素对于进化思想的阻碍,而且中国传统思想中本来就包含了丰富的演化思想,开展实证工作将会有较小的阻碍,这些结果可以与西方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丰富对大尺度的心理进化的研究。可以预计,进化心理学未来在中国会有更好的发展。这对于中国的心理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包括临床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1)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这里所说的“过去”,不只是指个体的成长发展经历,更主要的是指人类种系进化史。今天活着的每一个人,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都是进化的产物,是保存完好的“活化石”,能帮助我们了解祖先的过去,能从中找到进化在现代人身上留下的印痕。(2)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适应是演化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的某种特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可靠地、有效地、经济地、精确地解决某种适应问题。心理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去发现、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机制,而确定、描述和解释心理机制的主要方法是功能分析。(3)生存与繁殖问题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个体的生存与繁殖对种属的存续、发展非常关键,更因为个体存续、发展要依存于诸多社会关系,所以,在此基础上演化形成的心理机制在性质上必然具有许多重要的社会特征,这些特征由于对群体的繁衍有积极意义而被保存下来。(4)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演化物。(5)模块性是心理机制整体组织的特性。人的心理是由一些认知模块装配而成的,每个模块都有特定的功能,当然,特定范围的机制的存在并不排除性质上更一般意义的机制存在。(6)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
从这些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进化心理学强调了心理现象的时间性和历史性,从而内蕴地在所有心理结构和功能中探究其适应于既往环境的意义;其次,进化心理学尝试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大框架下思考心理问题,研究某种心理机能如何相应于大脑的功能回路,而这个回路又是由于何种基因突变而产生,产生于哪个时期,该时期又面对着何种适应问题。该问题或是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挑战,或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变迁带来的影响;再次,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含有某种解释的属性,这会影响到进化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也会刺激其发展出更为系统的研究范式,会丰富与之相应的科学哲学的讨论。
二、进化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的影响
进化心理学提供了对于人类认知、儿童发展、社会文化等心理学诸多分支的新视角,是一种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远因解释”(ultimate causes),即在所有可以获得的科学证据下所做的最为终极的解释。进化提供了最广泛看待人类的可能视角,一种“范式转换”,从进化的起源和基本的发展需求的角度界定人类天性的基本组分。与此相应,现代进化心理学可以为临床心理学提供一个更适合的整合框架,正如Glantz和Pearce所说的,进化可以提供一个心理治疗的统一基础。这对于目前建基于不同的哲学内核,以风格迥异的方式实践,日益采用彼此无法理解的语言阐述理论的临床心理学诸流派而言,会是一个走向统一范式的机会。
进化思想在临床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中一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将进化思想应用于个体差异的研究,成为现代人格理论的鼻祖。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曾经在进化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人格的驱力理论。其后继者荣格则进一步将人格奠基于种系发生的历史,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原型等概念。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削弱了进化思想的影响,与此相应的行为治疗也不看重人格形成的发展方面与进化方面。不过,由于行为主义的这种简约性,得以孤立并精细研究多种心理机能的特征,这对于从进化思想到进化心理学的过渡,做了数据和研究方法上的准备。随后,进化心理学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视野,可以审视这些曾被孤立研究的诸心理过程是如何被整合并封装起来,形成人类独特的适应器——“意识”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感知觉,及异常的心理现象如恐怖症等,都可以从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方面得到新的理解。大量的相关文献得以涌现,我们以“evolution”及“clinical psy-chology”为关键词在PsycINFO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在1885年到2011年间共有1448篇文献,而从1991年至2011年间则有1097篇文献。
下面,我们将从异常心理形成机理和进化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实践的影响两方面进行阐述,并以临床心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精神分析为范例,探讨进化心理学对其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的影响。
(一)病理心理现象的进化心理学解释
进化心理学对病理心理提供的是一种“远因解释”,即病理心理何以作为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某种机制而在基因库中保存下来,并在下一代生物体中作为表现型(phenotype),在相应环境刺激出现时而呈现自身。其中一些心理障碍可能是由于进化设计(evolutionary design)与新的环境不适配(mismatch)所引起的,并由此区分缺陷(defects)与防御(defenses)。其中,缺陷是一些生理或心理系统的功能缺失,没有任何的作用;而与此相反,防御是自然选择的反应,用以保护有机体免于外部的威胁。适应性的防御需要有机体能够察觉到其所在环境中的威胁,并以合适的方式做出应对。由此,这些防御机制的作用使得有机体免于危害,并减少未来发生危害的可能性。这些防御机制包括对潜在的威胁和丧失保持敏感和警惕,并在合适的时候激活生理心理系统用以应对。而适应性的作用也会转变为不够适应的,如过度的或不适当的反应则产生病理心理症状。从这个角度而言,没有“天生”的异常心理,除去进化过程的“噪声”所带来的非适应过程之外,或许大量的异常心理都有着、或者是曾经有积极的适应意义。这一观点对于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二分法提出了并非基于道德而是基于科学的挑战,这是一种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
焦虑障碍是重要的精神心理障碍,在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手册(DSM-4-TR)和国际精神障碍分类诊断(ICD-10)中都是重要的项目。严重的焦虑障碍可以限制个体的社会功能,极大地消极影响个体的主观感受。焦虑障碍有很多表现:特殊恐怖症、惊恐发作、广泛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强迫症等等,其核心是对恐惧的病理性回避。从进化的角度看,恐惧在哺乳动物的进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一个恐惧模块(fear module)可能在进化中被选择保留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为一心理一神经系统,专门用于解决潜在的生命威胁情境。某些情境(如流血、高空、陌生人、可能存在天敌的旷野或狭窄通道)对人类的先祖非常具有威胁作用,对于今天的人类则成为某种进化的负担,发展成某种特殊恐怖症,如对血恐怖症、高空恐怖症、对人恐怖症、广场恐怖症或幽闭恐怖症。这些恐惧模块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逐渐具有了选择性(selectivi—ty)、自动性(automaticity)、封装性(encapsulation)等特性,并由专门的神经回路控制,这些回路更可能定位于皮层下组织甚至是脑干区域。这样的特性使得病患即使意识到恐惧的不合理性和非适切性,也仍然难以用意识活动加以控制。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的症状也可以得到进化的解释。强迫症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由进化而来的规避危险策略的连续统(continuum)中的一极,一种病理性的对未来情境的元认知表征(cognitive meta-representation),即对于自身想法和行为的后果的表征。这种“元表征”能力在人类进化中具有积极的适应意义,有助于人类先祖更好地预测未来及自身行为的可能后果,失去弹性地使用这种表征能力将使个体产生强迫的症状。
抑郁症对人类健康有着莫大的危害,这使得抑郁可能由进化所保留并对个体有所助益的观点很难理解。尽管大多数抑郁可能是功能不良的,而能够体验到一定程度内的抑郁感受将有助于适应一些特殊的情境,这使得它也为自然选择所保留。不同的抑郁症状用于应对不同的适应问题:抑郁症状中的内疚、反复思考、疲倦、悲观会使个体保存能量,并丧失进一步犯错误的可能性与动力;而哭泣、悲伤则有助于吸引到社会帮助以渡过难关。抑郁可能有助于当事人更多地关注社交风险,对来自他人的社交威胁保持高度的敏感,并规避可能带来更多社交风险的行为,如屈从、放弃对高自尊的追求等等。特殊的抑郁症,如产后抑郁,可能是向其他妇女发出求助信号,以征求帮助共同照顾新生儿。季节性的抑郁则有助于哺乳动物在食物匮乏的冬季增加睡眠,减少活动以保存能量。不过,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尚无法从利于个体的角度做出合理的解释,或许是某种群体水平的调节,但这其中存在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
最严重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的进化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因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较少可能结婚并生育后代,所以为什么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会保存在基因库中难以理解。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人类获得语言能力的一种代价,或者是进化过程中不必要的副产物,但这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进化心理学对心理治疗的启示
当今的心理治疗可以分为许多流派,但总体上可以分成精神分析一精神动力学派,认知行为学派与存在主义一人本主义学派。不同的学派对心理治疗的界定、功用、理论取向、目标、治疗师的作用、治疗关系等等有不尽相同的看法。其中,精神分析一精神动力学派与进化理论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留待下文详述。当代的进化心理学思想也为认知治疗师所看重。传统的认知治疗侧重于发现来访者与症状相关的自动思维(automatic thoughts),并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技术深入到来访者内心的适应不良的图式(maladaptive schema)。但将大多数的适应不良图式放在进化心理学的框架下却是可以被理解的。比如向恐怖症的来访者解释道,当事人对于特定物体或场合的恐惧,既非由于人格之脆弱,也非理性之缺乏,而无非是被放大了的正常心理过程,这样的话,来访者便不会因对自己有苛刻的批评与责难而引发新一轮恶性循环。Paul Gilbert在其主编的《进化理论与认知治疗》一书中附有大量实例,提供了矫正患者不良信念的一种更广阔的视角。
针对抑郁症的进化心理学理解,Toney J.Carey发明了一种围绕病患所体验到的“无用感”的“多维度途径”(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着力于改善病患由于更多地关注社交风险而持续地强化自身的无用感而带来的退缩症状,并发现该种途径使得病患恢复更快,并有较少的复发率。除了抑郁症外,基于进化心理学理解的认知治疗还广泛地应用到特殊恐怖症、边缘型人格障碍中。进化心理学所提供的“元认知”思路,有助于病患从超出个人的框架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这种变化了的思维方式将带来情绪、行为、人际等一系列的变化。
进化心理学对于心理治疗的影响是多层面、多维度的。从治疗的伦理学角度,从某种程度而言,进化思想在本质上撼动了心理治疗的“校正”观念。正常与异常的截然划分,在进化心理学上是站不住脚的,这有利于消解某种内隐于心理治疗理念中的对病患的歧视。其次,这还会引发对心理治疗的哲学思考。“治疗”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治疗关系的本质又是什么,有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心理治疗“金规则”,如何看待心理治疗的文化负荷等。从具体的技术而言,使患者接受进化心理学的理念,而得以从不同的维度审视自己的问题,通过理解人在群体的进化史中的位置和作用而彰显出存在的意义,这是一种深刻的积极心理学取向。最后,从心理治疗的整合而言,进化心理学也可以提供一个大的背景和对话平台,这对于不同心理治疗流派之间加强沟通、保持心理治疗体系的持久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三)进化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影响
19世纪末,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这是心理治疗的第一个系统的范式。弗洛伊德的思想先驱有布伦塔诺、叔本华与尼采、赫尔墨霍茨、布罗伊尔、沙可等,最重要的应该还是由达尔文所创立的进化论。早期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驱力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类有生命保存的本能和性本能,而达尔文也曾经假定过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和通过性选择的进化两种途径。前者强调个体的生存,后者强调种族繁衍,这与弗洛伊德双重本能的说法是一致的。与弗洛伊德同期的另一位精神分析大师荣格也从进化论中汲取了灵感。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即种系发生的历史。我们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以某种方式感知到某些东西并对它做出反应,是因为这些东西早已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之中,而原型(archetype)是这些进化遗迹的体现。在弗洛伊德之后,美国精神分析理论家哈特曼丰富了弗洛伊德的后期思想并创立了自我心理学(ego psychology),提出了“自我的无冲突区域”,指出自我(ego)并非只是冲突协调的产物,而是积极适应外在环境的工具。当代的自我心理学家进一步引入进化心理学的思想,认为自我通过对感觉和情绪的加工,从而更适应主体和客体的需求。此外,进化思想和进化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影响,还表现在逐渐丰富和改变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如本能、驱力等等。
当代精神分析注重与实验心理学、认知科学、人类学和婴儿研究的结合。英国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比将进化理论再次引入到精神分析中,提出了当代精神分析的重要分支——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依恋理论认为,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进化的重要策略,依恋模式的异常是很多精神心理障碍的诱因。在依恋理论的基础上,英国学者福纳吉进一步将心理化(metallization)的概念引入到精神分析临床实践中,指出心理化是重要的进化成就,有助于婴幼儿发展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这是婴儿逐渐发展出主体间的参与能力,从而进入并参与社会行为的极其重要的适应机制。该机制的紊乱会带来与人际关系相关的障碍,采用特定的方法训练并重新启动该功能的发育,是治疗此类障碍的关键。目前,福纳吉和他的同事已经发展出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基于心理化的治疗方式。
进化心理学还为整合精神分析的不同分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元理论。在进化心理学框架下,当代精神分析的两大范式——驱力理论与关系理论得到了一个有效的通约。在进化的视角下,个体的生物属性并不仅仅包含着驱力的原始成分:性和攻击,还内在地包含着与他人发生关系的心理潜能,关系内在地包含于驱力中,驱力的层级展开必定包含关系的维度,关系则为驱力的实现提供前提,二者都是进化的结果。从事临床工作的精神分析师们也利用进化心理学来丰富对被分析者的理解,指出浪漫的激情与安全的依恋之间存在着适应性的辩证关系。这一视角将有助于从病理性的个案中理解人类面临的共同冲突,从而从更深刻的角度理解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婚姻和家庭模式以及社会文化现象。
三、小结及展望——临床心理学的积极转向
[关键词]早期读写;常规读写;读写知识与经验;阅读准备;读写萌发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5-0001-06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学前期是儿童读写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学前期获得的读写经验将直接影响儿童进入小学后的阅读成绩,学前儿童早期读写经验的获得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例如,美国儿童早期教育学会和国际阅读学会将学前儿童读写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促进儿童“读写探索意识(awareness and exploration)”和“尝试性的阅读、前书写技能(experimentalreading and writing)”的发展,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建议;我国2001年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在语言领域专门提到早期读写教育的目标和实施的原则要求。
近些年来,在早期读写发展和教育方面,我国学者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如探讨早期读写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其他发展领域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但是在目前有关早期读写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鲜有学者对早期读写的概念、早期读写能力的构成等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幼教界长期存在的将早期读写等同于“提前识字”的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因此,本文拟从早期读写的概念、能力构成和早期性特点人手,分析早期读写概念中“早期”的具体含义,以期为有关早期读写的理论研究和在实践中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的要求提供参考。
一、早期读写概念的演变
按照传统的理解。读写开始于学龄期准备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时。直到20世纪20年代,研究者才开始关注早期读写。1925年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提出“阅读准备”(reading readiness)的观点,并将0-6岁看作是“为读写作准备”的时期。阅读准备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儿童在进入小学开始读书写字之前需要具备一些有关口语与读写之间关系的知识经验。
20世纪50年代前,阅读准备一直是早期读写的代名词。被看作是正式阅读开始前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本技能。是因生理和心理成熟而形成的一种准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只有在身心发育成熟的前提下才能正式学习读写。阅读准备概念的提出,目的在于通过测试发现具备读写准备状态的年龄或通过诊断筛选出在读写方面尚未准备好的儿童。此时的研究只关注儿童读写准备经验的自然获得过程和不同年龄儿童的读写准备水平,并不关心如何借助外部的帮助提高儿童的读写准备水平。
20世纪50、6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阅读准备不是因生理和心理成熟而产生的一种能力,而是因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读写准备经验,儿童读写准备经验的获得不是自动的过程,而是对成人或环境影响的被动反应过程。相关研究的重点也从关注何时才能对儿童进行正式读写教育,转向探讨儿童是如何主动获得读写知识和经验的,以及如何提供优质的教育。促使儿童在学前期获得读写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准备。
Teale和Sulzby认为。这种观念的改变除了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环境决定论”或者“教养说”的影响外。以下几个因素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人们发现,在小学一年级中普遍使用的读写准备练习和测试对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读写经验远比之前人们想象的要多。
(3)西方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前苏联心理学的研究,对西方(特别是美国)当时教育中的“等待儿童成熟”而不提早干预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4)一些倡导社会地位平等的人士指出,大批少数民族儿童因为自身文化背景与主流社会不符,所以只有等到上小学后才有可能弥补发展上的不足,这显然对他们将来的学业发展不利。
当人们还在争论早期读写能力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获得的时。有学者开始对阅读准备这个概念提出挑战,认为持阅读准备观的研究者努力寻找的儿童准备好学习读写的时间点是不存在的,从早期读写到常规读写(conventional literacy)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这些学者认为,早期读写能力既不是儿童自动获得的,也不是成人直接教会的,而是一个儿童主动参与其中持续习得的过程。因此,阅读准备这个概念已经不能概括早期读写发展的特点。clay首先明确使用了读写萌发(emergent literacy)这个概念,用以表示幼儿在“读书”和“写字”时的一些并不完全是常规意义上的读和写的行为。她还针对当时读写准备只关注阅读而忽视书写的倾向提出质疑,她认为,在早期读写发展过程中。阅读、书写与口语是相互影响且密不可分的,没有发展的先后顺序之分。遗憾的是。Clay的这一观点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逐渐得到普遍认可。
持读写萌发观的研究者反对以往严格按照年龄区分读写技能准备和常规读写的观点,主张将读写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读写萌发的过程中,学前儿童“不断提出有关文字的假设,然后检验这些假设”,从中获得初步的文字理解和运用技能。因此,研究者反对将早期读写仅仅局限在读和写的初步技能的学习上,更反对将读写指导直接指向念读字母、重复书写字母、为通过读写准备测试而进行机械练习。他们也不同意早期读写能力发展完全受制于生理成熟的观点。他们提出,尽管生理成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儿童可以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有关文字的知识,从而实现对生理因素的控制和调整。近20年来。因为社会文化心理学和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影响,研究者进一步发现,读写能力的发展不仅受到个体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受到个体的家庭、文化背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虽然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在描述早期读写现象时使用的概念不一,对其内涵的理解也不尽一致。但是以下有关早期读写的假设或观点已经得到普遍认可。
(1)早期读写不是超前读写或读写准备,而是常规读写的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系列与常规读写有关的行为、技能以及有关文字的概念、知识和经验。
(2)读写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开始于接受正式读写教育之前的婴幼儿时期,而且已经融入个体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过程之中。多数学前儿童已经能够理解文字的特点和功能,大部分2-3岁儿童甚至能够辨认生活中的一些标记和符号,也能在游戏中有意识地使用一些符号和文字。
(3)读写经验是在儿童主动参与的有意义的读
写实践之中获得的。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儿童的读和写具有明确的交往目的或意图。如阅读街上的标记或符号,扮演医生为病人写处方,等等。儿童是在与不同书面材料接触过程中主动形成对文字材料意义的理解。并学习使用这些文字材料来表达自己的交往意图。
(4)文字丰富的环境是促进儿童读写能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与文字和其他书面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
从严格意义上说。目前通用的“读写准备”“早期阅读”等词均不能全面概括学前期所有的读写现象。“读写准备”关注学前儿童在学习读写前应当获得的与早期读写有关的经验,但是否认早期读写本身就是人生读写发展过程的起点:“早期阅读”只是指一种早期读写现象,不能涵盖另外一种早期读写现象――“早期书写”。因此,笔者认为,使用“早期读写”或“读写萌发”指称学前期的读写现象更加合适。
二、早期读写能力的构成
对早期读写概念的界定始终伴随着对早期读写能力内涵的解释和分析。最早出现“阅读准备”概念时。早期读写仅仅局限在对字母和文字的辨认和意义理解上。持读写萌发观的研究者认为,早期读写能力包括在掌握常规读写技能前获得的一系列与常规读写有关并能预测常规读写能力水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但是,因研究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的研究者对早期读写能力构成提出不同的见解,有些研究者关注读写的外部行为技能,有些研究者则关注与读写行为有关的认知技能:有些研究者只将早期读写限定在图书和文字的解码和编码上,有些研究者则将早期读写的内容延伸到读写和口语之间的关系上。
Gunn等人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34个有关早期读写的研究。并从早期读写的不同领域对这些研究获得的成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大致勾勒出早期读写构成要素的基本轮廓。即早期读写能力包括读写知识和读写经验两部分内容。
直接关注早期读写知识的研究涉及早期读写知识五个方面的内容:文字意识,即了解文字的常规、目的和功能;有关口语与文字之间关系的知识,即知道口语和文字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文本结构知识,即知道文本有多种风格,每一个文本都有一些相同的构成要素(如故事发生的情景、情节、语言组织的特征、人物特征等);语音意识,即知道说出来的一个词可以分解为多个音素;字母知识。即了解字母的命名和书写规范。这些知识是进行常规读写的前提,因此倡导读写准备的研究者将其看作是早期读写的全部内容,直到现在仍将其作为早期读写评价的主要内容。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读写知识并不是儿童在个体成熟过程中自动获得的,而是在使用文字实现一些实用目的的活动之中主动建构的,因此,一些研究者将读写知识学习的具体情景纳入早期读写能力的范畴,认为图书阅读、社区和家庭阅读以及与本民族文化有关的阅读过程构成了早期读写的过程经验。与读写知识不同的是,读写经验并不主要表现为认知技能,而更多地表现为与读写有关的情感态度,如对周围环境中的文字产生兴趣等。也表现为个人特殊的读写经历,如形成固定的与成人每天分享阅读、与成人讨论书中相关内容的习惯等,还表现为与本人所属文化、社区、家庭有关的特殊经历,如社会鼓励的读写习惯、成人对早期读写的期望等。
从读写知识与读写经验两个方面认识早期读写能力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方面。早期读写知识是进行常规读写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学前儿童读写的习得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读写知识的掌握始终离不开具体的情景。学前儿童对读写知识的建构发生在真实使用绘画、模拟书写等方式与他人进行互动的过程之中。
在认识早期读写能力的构成要素时需要防止“窄化”和“泛化”两种倾向。“窄化”倾向是指只将读写知识纳入早期读写能力的范畴,而将读写经验仅仅看作是影响早期读写知识建构的因素。这种倾向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教师只注重直接指导儿童学习读写知识,却忽视了儿童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以及在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其他有意义活动时获得的情感体验。“泛化”倾向则是指将与读写能力发展有关的所有其他能力均归为早期读写能力。例如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归为早期读写能力等。的确。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可能对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不加区分地将所有与读写发展有关的内容纳入早期读写能力,既不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早期读写的发展规律。也可能对教育实践产生误导。
三、早期读写的早期性特点
之所以将学前儿童的读写冠之以“萌发”或“早期”字样,是因为学前期已经是一个人一生正式读写的开始,在这一时期获得的读写知识和经验是“读写能力发展之根”。但与常规读写相比,学前儿童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尚处在“萌发”状态和早期阶段。
早期读写的萌发性意味着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行为表现。目前国外的研究对早期读写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表现的描述比较清晰,例如在Snow等人有关优秀阅读者早期读写的行为表现和美国“爱荷华州早期学习标准”列举的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年龄达标水平中。对“前图书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等读写知识发展的描述很多,但涉及早期读写经验的内容相对较少。从研究者对早期读写能力行为表现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与常规读写相比,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早期性特点非常明显。这种早期性特点至少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前儿童读写能力发展明显不完善。要准确而熟练地进行读写,个体需要熟悉本民族书面语言系统的实用性知识,如英语国家的学龄儿童需要认读和拼写字母、了解字母构成单词的基本规律等,而学前儿童的读写能力尚未达到这一水平。例如,3-6岁儿童能在听到熟悉的内容或者读自己写的文字时指认对应的文字,能复述、扮演或表演全部或部分故事情节。但无法一字一句地念出完整的故事;他们试图使用涂写、图画、模拟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意图,但是如果没有他们自己的解释,他人很难理解他们的意图和表达的内容;他们可以告诉他人自己绘画和模拟书写的意图和目的。但无法用文字写出自己的想法;他们知道单词中的字母顺序代表读音顺序。知道许多字母和读音的对应关系。但还没有掌握基本的字母组合及读音规则,也不能根据字母组合规则读出一个单词。
(2)早期读写能力与其他领域的能力尚未完全分离。常规读写中阅读和书写技能之间、读写技能与口语技能之间尽管存在内在的联系,但已经相对独立和分化。而相关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阅读、书写和口语是同时发展的,而且在同一读写环境中是相互影响的;早期读写能力中还融合了视知觉、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例如,3-6岁儿童能够有目的地涂涂写写,画出像字母一样的图形,学习使用各种各样的书写工具或其他可操作的物体自发地进行涂鸦,告诉他人自己绘画和模拟书
写的意图和目的,通过复述、表演等方式表明自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等,这表明口语、艺术、思维、想象、动作等方面的技能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表现为一种整体性的能力,涂鸦、绘画、表演、复述、告知、想象等看似与读写无关的行为成为早期读写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学前儿童尚不能独立获得早期读写能力。自主阅读(independent reading)是指在没有他人帮助的前提下个体能熟练而轻松地阅读,而且很少出错,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也比较准确。自主阅读是优秀阅读者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对学前儿童来说,他们很难达到完全自主阅读的水平。早期读写能力是儿童在与他人的日常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在早期读写能力发展过程中,成人的指导和帮助必不可少。成人为儿童创设一个有意义的文字丰富的物质环境,鼓励儿童为了真实的目的而模拟阅读或书写。鼓励儿童参与多种形式的口语交流。这些都是促进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四、结论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