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跨境进口电商的盈利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央行日前透露,正在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国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等相关议题,将在支付系统中增加跨境支付清算功能。央行方面还表示,在与商业银行等市场主体进行深入的技术论证后,将在近日组织有关方面在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随着中国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对于获得更加便利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央行将为境外接受和使用人民币的市场主体提供相应的清算便利。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央行对跨境支付关注的背后,是第三方支付企业对整个跨境支付市场的觊觎。快钱支付就在早些时候宣布采用在线反欺诈管理解决方案,以期提升跨境支付业务的安全性。支付宝、银联等业者也都已在这一市场布局多时。一方面是国内支付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另一方面是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日新月异,跨境支付已成为第三方支付企业下一片蓝海。但还处于发展初期的跨境支付面临着政策不完善、监管缺失等诸多问题,这都需要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谨慎面对。
墙外开花
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拥有庞大的全球电子支付市场和快速增长的跨境交易规模,由此带动了跨境第三方支付、物流、外海仓库租赁等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内支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类收单业务的利润空间也一再压缩,在此背景下,第三方支付企业顺理成章地将目光投向跨境支付业务。
作为线上支付的“老大哥”,支付宝在跨境业务上的布局极早。早在2007年8月,支付宝就与中行等银行合作,推出跨境支付服务。随后,从2009年开始,支付宝先后和维萨(VISA)和万事达卡(Master)进行合作,这两大全球发卡机构在港、澳、台地区的持卡用户都可通过支付宝在境内的淘宝网进行购物,从而完成双向的跨境支付服务。目前,支付宝的跨境支付服务已覆盖34个国家地区,支持包括英镑、美元、瑞士法郎、欧元等在内的十多种海外货币结算。
具有官方背景的银联的跨境支付之旅起步更早。它们在2004年银联卡开通香港、澳门地区服务就实现了其国际业务的“破冰”。到目前为止,银联卡可在中国境外12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跨境支付。而无论是依托国内庞大的持卡用户群,还是在国外不断延伸的受理网络,银联卡都具有先天的优势,其业务增长空间让人期待。
后起之秀财付通在去年9月牵手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双方共同开发的网络支付服务能够方便用户经由美国运通前往跨境在线购物平台globaleshop,畅游美、英两国热门购物网站。
快钱则从去年年底开始高调推出适合外贸电商用户的一揽子跨境支付方案,通过与西联汇款的合作,实现自动化的汇款支付处理,帮助外贸电商消除繁琐的结汇流程与规避风险。目前,快钱能够支持维萨、万事达、美国运通及JCB等国际卡支付,在全球范围内覆盖4大国际卡组织的近15亿张信用卡。
新兴市场
第三方支付企业在跨境支付上深耕细作的背后,是整个国内第三方市场趋于白热化的竞争。
自央行陆续发放三批支付牌照之后,行业中的正规军规模已达到101家。获得通行证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大多经历过披荆斩棘的草创年代,如今每一家都不乏存活的根基。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企业业务的准入门槛低,业务模式容易复制等问题,也成为行业性的难题。在此背景下,各第三方支付企业强势介入新领域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彼此之间的竞争,从而导致利润率低下。尽管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还是通过收取手续费的模式来盈利,但手续费率逐年走低已是不争的趋势。
有数据显示:1999年时每笔网上支付,支付公司从中收取的手续费是3%,2003年至2004年间手续费就大幅下滑至1.3%-1.6%,随后银行网关手续费继续大幅下滑至千分之五左右。在业内人士看来,第三方支付企业在很长时间一直在赔本赚吆喝,摆在支付企业面前最大的问题是盈利模式欠缺。在此问题暂时无解的情形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无疑是整个行业的当务之急。支付宝公司副总裁樊治铭表示,第三方支付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必须要产品创新,如拓展增值服务等。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进出口的快速发展,外贸电商的巨大市场空间迅速吸引了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眼球。对网购消费者而言,国外部分商品的价格便宜,部分高端产品与国内相比,款式上也存在着差异,为了能买到国内没有的款式商品,网上购买成为不二的选择,而跨境支付就成为了完成交易的主要渠道。伴随着人们跨境购买消费习惯的日渐养成,跨境支付的未来增长前景相当可观,拓展跨境支付业务因此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必然选择。
“跨境支付正是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在同质化竞争之下出现的新兴市场。”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对跨境支付的前景表达了良好的预期:“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潜在规模要比现在1万亿的规模大很多。”
蹒跚起步
尽管业内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涉足跨境支付的前景看好,但仍处于蹒跚起步状态的跨境支付难以在短时间内为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利润。
以支付宝为例,由于支付宝的主要客户群依然聚焦在以淘宝为核心的C2C业务中,其跨境业务并未呈现出实质性的增长。
与并不景气的业务量增长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第三方支付企业在跨境业务形式上的探索已初显峥嵘。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监管层面对于支付企业的跨境业务仍未有更细致的法规出台,这使得各家支付企业都格外谨慎。
按照国家对外汇管理的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处理客户境外支付申请时,必须通过与合作银行的系统对接,将消费者的购汇信息录入国家的个人结售汇系统。这也使得支付企业在开展跨境支付时多少显得小心翼翼,以确保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进行。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无人不知,但电商行业还有个与前述马云没有任何关系的小马云鲜有人知。他毕业于清华,是中国内地首批大学生创业者。他在互联网行业打拼18年,创办了“妈妈说”、“麦乐购”等知名网站。
2017年3月21日,麦乐购(香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马云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母婴行业只是看上去很美,任何花俏的商业模式都无法逾越安全红线。只有电商、消费升级和大数据才是核心竞争力,而安全是根本。”
轻公司别做跨境母婴
在名为“爱他美”的会议室,马云说,“母婴行业要保障食品安全,就要笨一点、慢一点,轻公司做不来。”
2016年,母婴电商行业规模已达1000亿元,但在飞速发展中,“价格战”、“以次充好”等乱象也不断显现。马云说:“用低价吸引来的用户是对价格很敏感的用户,很难沉淀。电商们终究要回归本质,不可能永远依靠低价。”
自麦乐购上线以来,一直围绕食品安全进行布局,马云说:“我们出售的婴幼儿食品都是直接和品牌方或者当地的经销商、商合作,并进行大批集装箱采购,保证产品出现问题,厂商会负责。”
据马云介绍,大批集装箱采购的两个好处:首先能拿到最好的价格;其次是一个集装箱的全部奶粉生产批次是一样的。关于货品检查,公司要求十分严格:首先是厂家首先提供生产报告;其次是委托当地第三方抽样检验;最后在中国入海关还要检验检疫。
“奶粉上都有二维码,实现了流通过程的全称可追溯。消费者可以随时了解到产品的生产时间和出厂时间、进入了什么地区的仓库、什么时候进入保税区、何时配送等信息。”马云说。
马云觉得,海淘、代购等买手制可能更适合服装鞋帽等时尚品。因其很难确保母婴用品在物流过程中不被二次污染。
据介绍,截止目前,公司已有6万平米库房,虽然积压大量资金,但却做到了全部商品的安全可控。在新西兰、美国开设了分公司,在欧洲和日本也有员工常驻,主要负责拓展当地品牌。
马云常说:“我做事情要不就不干,要干就想把它做好。”而走上母婴跨境电商这条路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有关。
“当时,浙江有位母亲在‘妈妈说’上记录了自己有关遭遇。这件事极大地触动了我们,我就想一定还能做点什么。”马云说。2009年麦乐购正式上线,目标就是为妈妈们提供安全的食品。“在电商里我们只做跨境,在跨境里我们只做儿童食品、健康相关产品。”他说。
“8年来没出现一起安全事故,但资金投入巨大。”马云说,这也注定了我们不可能是一家轻公司。
从“赚差价”到消费升级
作为一家“重”型“小”电商,除了保障食品安全这条红线,马云还清晰地意识到,跨境母婴电商的商业模式绝不仅仅是“买和卖”这么简单,锁定消费升级、提供营销服务和向上游拓展才是利润增长点。
在千亿元母婴电商市场份额中,天猫和京东占比约80%,“而我们去年的销售额只有约10亿元,量不如人决定了我们的商业模式无法依赖‘赚差价’。”马云如是说。
而他对盈利模式的思考是贯穿于创业始终的。
1999年,北京“清华园”,马云等五位大学生停学创业,成立校园门户“易得方舟”,该网站一度成为教育网内最大的个人网站,并迅速拿到百万美元投资,风光无限。但由于商业模式不清晰,问题也迅速显现。2000年6月,互联网泡沫破裂、资金链断裂,“易得方舟”迅速归零。
马云回忆道:“我们从一家所有人都说好的公司,变成了发不出工资、人去楼空的公司。这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幼稚,做公司商业模式必须清晰。”
自公司成立以来,已完成两轮共5000万美元融资,但马云宁愿步子小些也要先确定商业模式。在电商们大打价格战时,公司已开始另辟蹊径。
古籍《管子》说:“士农工商四民者。”马云的理解是,当市场越来越成熟和透明时,“商”居于最次,利润最低,必须向其他方向拓展。他首先瞄准了“工”,同时立志成为连接全球各种品牌和中国8000万个有0-6岁婴幼儿家庭的桥梁,即所谓消费升级。
就在《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马云前,他正在跟美国几家品牌商跨洋视频。“孩子吃的维生素,有机防蚊液,美国监测孩子饥饱的智能硬件等,很多品牌都想进入中国。”他说。在一般贸易方式下,国外商品很难进入中国,但商品只要符合原产国标准并满足一系列条件,跨境电商就可以销售。
“我们帮助这些企业进中国,赚营销服务费,2017年希望可以达到利润一半。”目前,公司已与国外上百家企业签订了总协议,今年还将与国际营养保健品集团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达成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进行生产。
电商的人口红利已逝,如何挖掘用户潜力是当务之急。垂直电商的优势恰在于提供优质、全面和多样性的服务。
健康数据挖掘必由路
仅靠食品安全、注资进入上游生产领域、服务国外品牌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马云的回答是“No”!他对母婴市场的理解很另类。作为清华的学霸,他早就将目标锁定于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为保障数据安全,早在2013年,就组建了一支专司儿童健康大数据分析的百人团队。
马云表示,公司在过去8年里已积累了上千万用户的消费记录,这些信息都来自于官网。“我们对一些产品的销售组合非常清楚。例如购买这个配方奶粉的用户会购买怎样的辅食或者营养品,都可以做数据挖掘。”他说。
马云还说,公司将来还将继续收集孩子的年龄、身高、体重、智力差异等信息,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每个孩子画像,个性化地向其推荐特定的配方奶粉、辅食、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的剂量,并制作其在同龄孩子中的身体素质情况报告。
为了搜集更多稻荩公司还将触角下沉,进入二三线城市的母婴门店。“现在母婴用品门店只能销售国产奶粉,而国外品牌奶粉又只能在线上销售,这就形成了互补。”马云说,“我们将销售终端置于这些门店,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据了解,以这样的方式与其合作的店铺已达约2000家。马云说:“不仅帮助线下实体店扩充进口品类,还可以完善最后一公里。更重要的是,还有助于大数据分析。”
为了能科学地对海量儿童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公司还与清华大学、美国伯克利大学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并将这些数据和用户的购买行为关联。
关键词:电子商务;外贸企业;应用
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我们不仅生活在现实世界,还生活在互联网创造的虚拟网络世界。新的商业模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电子商务,所谓电子商务,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商品交易的经营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在网上开展商务活动。它的出现使全球商业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开展了电子商务,然而不同的企业适用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因此,正确的选择电子商务模式是每个企业能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外贸企业和其他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都各不相同,以下就具体分析外贸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一、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1995年电子商务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子商务迎来了“黄金时代”。电子商务正在为外贸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新的机遇 ,并加快了外贸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步伐。北京、上海、长三角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外贸企业多数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贸易,而我国中西部较落后的地区企业用电子商务进行贸易就相对较少,这与当地的经济环境、政府的支撑和投入量有关。2008年我国交易总额为23000亿元,其中B2B交易额为20000亿元,到2011年交易总额为60000亿元,B2B交易额为49000亿元,这四年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在不断增加,加入电子商务行业的外贸企业也随之增多。
二、外贸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的问题
1.外贸企业原有渠道受到威胁
电子商务下的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展示和销售自家商品,商品通过物流就可以从生产商直接到消费者手中,这样不仅减少流通环节,也降低商品的成本。但企业传统的销售渠道是生产商―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传统销售渠道不仅增加了商品的流通环节,还增加了商品的成本,而且交易的效率也大大的折扣,部分企业可能会放弃原有的渠道。
2.带来网络安全和法律法规问题
网络安全问题是阻碍电子商务向前发展的一个最大绊脚石。因为电子商务必须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如果企业建立的电子商务网站本身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一旦遭到黑客攻击网站,大量用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就会被窃取。病毒感染、黑客入侵、网上诈骗等让人们不敢相信互联网交易的安全,这会使电子商务发展停滞不前,网络安全问题急需解决。
与电子商务发展速度相比,我国关于网络与电子商务立法明显落后,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我国出台的电子商务立法缺乏纲领性,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二,政府对电子商务不能很好的管理:要么放任不管,要么死管。三,电子商务法规不易操作,缺少可操作性。滞后的法律法规,各种标准欠缺,贸易纠纷就不能得到很好有效的解决。
三、外贸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1.外贸B2B运营模式
B2B是Business to Business的简写,是一个互联网市场领域的一种,进行电子交易的双方都是商家或企业。B2B模式是外贸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主要的外贸电子商务模式。外贸企业将供需信息发到B2B平台上,国外商家与外贸企业通过网络进行商讨最终达成交易。我们熟悉的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等都是B2B平台。
2.外贸B2C运营模式
B2C是Business to Customer的简写,翻译为“商对客”。这种商业模式是商业零售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外贸B2C模式使中国中小外贸企业直接与国外的消费者进行交易,省略了国际贸易中间进口商的环节。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减少商品流通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也降低了商品的成本,提高价格的竞争力。
3.外贸C2C运营模式
C2C即Customer to Customer,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也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用语。外贸C2C模式,是国内外贸企业作为卖方与海外买方通过敦煌网、易唐网、阿里速卖通等外贸平台进行交易。外贸平台的提供方作为外贸C2C模式的第三方,它的盈利方式与其他不同,它是在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的佣金作为它的收益。
4.外贸服务提供商模式
外贸服务提供商模式与B2B、B2C、C2C模式不同,是参与外贸公司电子商务建设,以赚取外贸企业支付的服务费的盈利模式。
四、结语
21世纪的市场上,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这句话清楚地说明电子商务强势的到来,我们在互联网做全球的生意,个人创业也不在受到地c、时间的限制。外贸企业B2B、C2C、B2C运营模式,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电子商务不断成熟,这些问题也将会被解决的,这些模式也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苏丽琴. 互联网+时代小微外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必要性[J]. 天津科技. 2015(10).
[2] 冯亚楠,刘丹.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创新路径[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31).
[3] 萧雨. 我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问题浅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3(22).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 经济金融 影响 策略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全文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其中金融领域最受关注,方案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根据《总体方案》的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12月2日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提出了30条意见。对于与上海密切接壤的苏州来说,既有地缘优势带来的机遇,也有自贸区强大的聚集功能带来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分享改革开放以来又一重大“红利”,是摆在苏州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上海自贸区及金融改革的相关概述
根据《总体方案》,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改革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
在金融改革方面,《意见》提出,自贸区将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着力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等领域改革试点。其具体的内容和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海自贸区将成为离岸人民币市场,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意见》提出,试验区内将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账户、境内区外的非居民账户、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以及其他居民自有贸易账户之间的资金可自由划转。居民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内区外的银行结算账户之间产生的资金流动视同跨境业务管理。以及在自贸区内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完善区内居民自由贸易账户和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资金利率的市场化定价监测机制等。这些措施表明上海自贸区内的人民币,它的利率及汇率等价格形成机制、使用范围都将和境内人民币有重大区别。目前境外人民币的归集地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而上海拥有全国最全的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和要素市场,自贸区的有利条件将使上海有可能成为人民币回流最大的目的地和集散地,成为离岸人民币的交易、定价和使用、储备中心。
《意见》还提出,条件成熟时,居民自由贸易账户及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内的本外币资金可自由兑换,这表明在上海自贸区的试验田里将进一步探索完善人民币的全球循环路径,并且最终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打通资本账户,进行双向投资、相互渗透,实现金融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二)上海自贸易区将为企业提供贸易、资金高效运作的平台
《意见》在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措施,主要包括对外投资便利化、对外融资便利化、放开资本市场、支持试验区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简化相关手续等内容。
这一系列措施表明,自贸区内将促进跨国企业全球资金集约化运营,降低资金成本,规避汇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自贸区为区内客户全球贸易和跨国资金管理活动提供更便捷的新平台。自贸区一系列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出台和配套的金融开放创新,使之成为连通境内外市场、覆盖本外币业务的天然纽带,构建一个区内与境外资金自由流通的金融市场,为企业跨境融资、跨境资金流动、全球投资布局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等贸易活动提供更丰富选择和渠道,促进贸易方式创新和金融创新,使企业能快捷地安排贸易活动,更自由地实现资金流动,更为方便地选择交易币种,更充分地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
(三)上海自贸区将呈现金融集聚和金融创新特征
《意见》提出,试验区内中外资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可按规定从境外融入本外资金,试验区内机构可按规定在区内或境外开展风险对冲管理,试验区内机构可开展集团内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以及进一步简化外币资金池管理。这些措施将促进上海自贸区实现更大程度的金融集聚和更高水平的金融创新。
从目前来看,境外资金普遍比境内资金便宜很多,国内的很多企业会寻求在自贸区内设立财务公司,来接受境外的美元、日元、离岸人民币等资金的贷款。而一些有海外业务的大企业也更愿意将一些总部功能尤其是财务中心、结算中心等放到自贸区,这将进一步促进上海自贸区实现金融集聚,再加上自贸区内资金与境外自由流动,并直接参与国外市场的投资、融资以及风险对冲,也将促使自贸区内实现更高水平的金融创新。
二、上海自贸区成立对苏州经济金融的可能影响分析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对全国的经济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对于苏州来说,上海自贸区的启动不仅意味着可以凭借地缘优势分享更多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短期内不可避免的虹吸效应、冲击效应以及更高的转型要求。
(一)面临的机遇
1.上海自贸区可能成为苏州众多企业境外投资最便捷的“首选地”。上海自贸区在扩大服务业方面的意义巨大,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权比例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苏州外向型经济发达,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上海自贸区的服务业开放将为苏州企业带来较大的投资机会:一是苏州本地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如与外资合作)到上海自贸区设立各类投融资主体;二是苏州本地许多实力较强的建筑企业将直接参与上海自贸区房地产投资及工程项目承包;三是原来设立在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的苏州企业投融资平台性质的分支机构有相当部分可能会“回归”到上海自贸区。
2.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逐步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从金融制度创新内容看,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有利于企业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上海自贸区成立后,苏州企业除可从上海原有的金融机构、银行间市场、资本市场等渠道引入资金外,还可以更加便利地在自贸区实现跨境融资。从自贸区直接间接从国际金融市场筹资低成本资金的主要渠道可能有:一是有利于苏州企业从自贸区内的中外资银行机构融入信贷资金;二是有利于苏州企业直接或间接从自贸区内的银行间市场交易平台融入资金;三是有利于苏州企业从自贸区内的资本市场融入资金。比如,实力较强的苏州企业可以通过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窗口”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将发债所筹集到的低成本资金调回省内使用;四是苏州当地的法人金融机构可以争取到上海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利用自贸区的政策红利;五是对于部分融资平台企业来说,在当前控制地方债务融资规模的大背景下,也给这些具备条件的融资平台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3.扩大进出口规模,有利于苏州经济转型升级。上海自贸区是一个平台,将起到衔接中国和世界的作用。苏州企业可以利用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利用上海建设自贸区的契机和政策,一方面扩大出口、稳定外需,自贸区内开放度提升,外汇管制相对宽松,跨境资金流动相对自由,将大大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多元化,尤其是离岸人民币市场和在岸人民币市场的有机结合,能为苏州企业带来更大的便利,有效提升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苏州企业可以利用自贸区的“窗口”优势,引进国际最新的技术,尤其是进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所需的现金装备与前沿技术,可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苏州与上海的区域分工和联动发展。
4.学习借鉴上海经验,为全面开放做好充分准备。根据《意见》来看,投融资汇兑便利化、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等政策的放开,外资银行业务的拓宽,将对自贸区本土金融机构带来挑战,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盈利模式都将进行调整,自贸区金融机构的实践,对苏州金融业尤其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另外,自贸区在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之外,还有一些辅的配套措施,诸如建立综合执法体系、“一口受理”行政服务机制、“先入区后报关”海关监管模式、企业“虚拟注册”机制等等,这些配套措施虽然也需要海关、工商等中央部门的同意和支持才能实施,但与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主要措施相比,实施难度较小,苏州可以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积极行动,在允许的范围内深化体制改革,为全面开放做好充分准备。
(二)面临的挑战
中央政府赋予上海自贸区种种突破性政策,比如中资企业可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跨境直接投资与前置核准脱钩、区内个人可按规定在境外投资等等,均是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不具有的政策,这些政策不可避免地会在短期内对苏州的资源产生一定的虹吸效应和冲击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能会影响苏州的进出口总量和税源。自贸区赋予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贸易便利化、金融自由化等优惠政策以及免税、保税、完税等功能,会直接促使苏州地区有海外业务的大企业更愿意把一些总部功能尤其是财务中心、运营中心等放到上海,特别是目前已经在苏州落户的部分大型企业,本身就在上海设有总部或是经营机构,自贸区的设立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些企业把苏州工厂直接变为加工车间,把更多的贸易、进出口、结算等功能移动自贸区内,形成税源外流。另外,苏州本地具有国际业务的民营企业如常熟的波司登、张家港的沙钢集团、吴江的亨通光电以及昆山的AB集团、好孩子等,是否会在上海设立总部或是结算中心,这些也将直接影响苏州的外贸总量和税源。
2.可能对苏州转型升级和发展总部经济形成制约。近年来,苏州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总部经济,苏州的优势在于紧邻上海交通便捷以及比上海更低的成本优势,以及向上争取到的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的政策,在自贸区设立之前,这些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自贸区设立后,其“境内关外”的模式以及区内税收制度的改革等,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如高端服务业、制造业等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这将对苏州实现转型升级形成制约和压力。同时,自贸区在人民币资金池、外币资金池、跨境投融资等方面的便利性,将进一步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削弱已经落户苏州的总部经济企业的竞争力或直接外流,对苏州发展总部经济将形成直接的影响。
3.可能对现有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中新金融合作区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空间形成压缩。目前,苏州地区拥有众多特殊监管区域,包括3家综合保税区(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园区综合保税区和昆山综合保税区)以及4家出口加工区(常熟出口加工区、吴江出口加工区、吴中出口加工区、太仓港出口加工工业园)以及张家港保税港区,并在2013年年初经国务院批复在昆山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上海自贸区不仅涵盖了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综合功能,而且较昆山试验区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和跨境双向借款业务具有更多更全面的政策,这些功能和政策将压缩现有昆山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的发展空间,弱化相关载体的功能。
三、对策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主动接轨、分享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机遇
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苏州与上海两地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一是高度重视,主动对接。苏州要充分认识上海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及自贸区建设对长三角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主动学习上海、接轨上海和融入上海,抓住自贸区建设机遇,深化苏沪合作与交流,实现产业共赢发展,分享难得的改革红利。二是转变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如前文提到的建立综合执法体系、“一口受理”行政服务机制、“先入区后报关”海关监管模式、企业“虚拟注册”机制,地方政府在自贸区政策未全面铺开之前,在这些方面积极探索,转变职能,做好服务,更好的优化市场环境。三是抢抓机遇,加快金融改革步伐。要加快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苏州工业园区中新金融合作试验区的金融改革步伐,争取早日复制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另外,对于苏州已经争取到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以及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的政策,也应加快步伐,抢占先机。
(二)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监测,防范跨区域资金异常流动的风险
贸易自由化特别是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融资自由化是一柄双刃剑,实际运行后,包括人民银行、外汇管理部门等在内的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跨区域(跨境)流动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又要严防跨境资金大进大出可能对苏州经济金融带来的冲击,既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又要防止盲目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苏州经济金融转型升级、稳健发展。
(三)金融机构应加强联系,主动作为,未雨绸缪
《意见》的公布表明,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外汇管理放开等金融改革的突破是大势所趋,上海自贸区金融机构的先行先试,关键在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全国的经验。因此,苏州地区的金融机构要加强联系,未雨绸缪,一是走出去,鼓励苏州地区实力较强的金融机构到上海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二是引起来,要吸引上海自贸区的境内外金融机构到苏州来设立分支机构;三是争取“离岸金融”业务的有关政策,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关金融机构要争取离岸金融业务的有关权限,便利企业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金来源;四是为应对金融的全面市场化蓄积能量。苏州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性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上海金融机构的联系和互动,将它们的实践经验与苏州当地的实际相结合,蓄积应对金融市场化的能力。
(四)企业应积极转型升级,参与竞争